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与实践

别妄想泡我
654次浏览
2020年08月09日 03: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初中生物知识点-春天来了手抄报


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与实践

龙南中学陈燕萍

教学模式是在 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稳
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策略体系。模 式可以来源于教学实践,但使实践概括化
和集约化,上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模式也可以来源 于理论思辩,使
某种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具体化、操作化,从而保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
果说,从研究教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教学思想、教学规律等问题概括为“教学
原理”,是教学论的基础 理论部分的话,那么,研究教学模式则是教学理论(原
理)应用于实践的中介,它具有处方性、优效性、 可操作性的特点,它的主要任
务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去设计教学, 组织和实施教学。 < br>正如冯克诚先生主编的《最新教学模式全书》(1997年版)中所指出的:模式
和模式化是一项 工作成熟、规范的集中的和形式化的体现。教学模式即是进行教
学工作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和技术方法与 范式,是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实验研
究的总结和概念化,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技术保障。灵活 运用和善于总
结教学模式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既是一个教师的成
功 保障,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体现。


一、关于课型
1.课型的定义和分类
课的类型,简称课型。课型,一是指课的类型,它是按某种分类基准(或方
法)对各种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
年版)中关 于课的类型,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或按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
法来划分课的类别。二是指课的模型 ,它是在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观、教学策
略、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 成的模型、模式。
在这种意义下,课型与某种课堂教学模式相关。
课型的分类,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区别。
如果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一般分为两类:⑴在 一节课内主要完成
教学过程某一特定阶段的教学任务,称单一课,通常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
课、实验课、检测课、考试讲评课等。⑵在一节课内完成两个以上或全部教学阶
段任务,称综合课,通 常用于小学中低年级。
如果以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自然科学课、人
文科学课、思维科学课、艺术科学课等,每一类课型又可再分为若干个亚型。例
如,自然科学课 型中新授课,按内容的不同可再分为:⑴以“事实学习”为中心
内容的课型;⑵以“概念学习”为中心内 容的课型;⑶以“规律学习”为中心内
容的课型;⑷以“联系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⑸以“方法(技 能)学习”为
中心内容的课型等。

如果以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分类 基点,课可划分为讲授课、讨
论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实践或实习课、参观或见习课等。
课型的分类因基准选择不同有很多分类方法,但不管那种分类都要遵循如下


原则:⑴科学 性原则,要求根据事物的属性,分类基点(准则)的选择恰当、明
晰,分类不重,不漏,不交叉;⑵从实 际出发,按需分类的原则;⑶简明,便于
操作原则。
2.课型的结构
课的 结构是指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设备
和方法)之间重要的、稳定的相互 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这些联系和作用方式的
功能大小明显地受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策略的取向不 同而区别。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师生生命活力的系统,充分调动和激活师生参与教
学 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使各种课型教学得以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 以学生为认知、实践、发展主体的特殊认识过程和实践
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遵
循认识论所揭示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是使各种课型教学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的基
本保证。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和生生之间人际沟通、交往过程,课堂的交往中,
存在两种信息交流和互动,一种是知识信息,一种是心理信息。两种交往形态和
两种信息交往内 容对各种课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所以,课堂教学的结构有几个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影响和决定课堂教学
功能。这几个特征是:
⑴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性;
⑵课堂教学行为的目的性;
⑶课堂教学活动的社会交往性。
我们需要选择各学科重要的基本课型,研究和揭示其结构和性质, 从而认识
不同课型的特征,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组织实施自觉地遵循和符合课型的特
征和要 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自然科学新授课几种课型的结构的同异比较如下表:





3.课型的特征和对教学的要求
特征是事物的全部属性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本质属性,特征的表述应是简约
的、具体的。
课型的特征是由课的性质、任务、结构和功能决定的。


这种课型特征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⑴让学生掌握与基本操作技能有关的基础知识是 学习操作技能的基础。如要
学会操作键盘就要先认识键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键、主要功能键的位置和功能 。
⑵基本操作教学,教师必须先向学生作出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准确动作的示范,
示范要先 作分解动作,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领,让学生直接感知、模仿和操练。
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发 现错误,通过反馈矫正,直至掌握操作要领,
形成基本技能。


⑶科学、合 理地安排操作技能的整套训练是基本技能教学成功的关键。整套
训练是在单项的分解训练的基础上组合而 形成的,包括整套训练的目标、内容和
程序。整套训练还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一般可 分基本要求和
较高要求两类。整套训练以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为目标,使学生获得操作和使用
计 算机的坚实基础,终生受益。
⑷组织练习训练要及时反馈、评价、激励,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可多 运用分
组竞赛等方式,激发练习的兴趣,克服训练枯燥而产生的心理及行为障碍。
认识和 掌握不同课型的结构和特征,目的不在于为教师提供固定的模式,而
是使他们了解课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的 方法,认识不同类型的课的结构、特征和作
用,以便他们能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创造性地安排和设计 不同的课,组织好
每一个单元以及整门课程的教学。


二、教学模式
1.模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模式”词义来源于“模型”。《辞源》中对“模型”的 语义解释有三:⑴
模型,规范;⑵模范,楷式;⑶模仿,效法。“模型”最初本义是指一种用实物
做模的方法,词义拓展后,有模范,示范,模仿的意义。后来,模型由实物模型
发展为非实物的形式模 型,最普遍使用的是“数学模型”,即把一个实际问题,
抽象为用数学符号、图形表示数学问题,即称“ 数学模型”。后来,这种非实物
的形式模型向更多的领域扩展,并使用“模式”这词。例如,文化模式、 教育模
式、经济模式、社会模式、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等等。在这个时候,“模”包括
了实物模 型的意义,“式”包括了形式、样式的意义。“模式”一词兼容了实物
与形式两大类。
模式的范畴,包括实物模式和形式模式。形式模式包括语义模式、数学模式、
图象模式等。
对 各种各样的模式的研究,发展成“模式论”,模式理论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一
门重要分支,模式方法已是 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模式方法去分析问题,简化
问题,便于较好解决问题。模式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排开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
部分,抽出事物本质的、有特色的部分进行研究。模式方法要求,把事物的主 要
因素、关系、状态、过程突现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实验、模拟、测量和理论
分析。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1972年他
们出版了《教 学模式》一书,提出教学模式是“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
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 论之间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
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该书还系统地介绍了22种教学模 式,首次采用了较
规范的方式进行分类和阐述,最后归纳成信息处理、个人发展、社会相互作用和
行为教学4大类教学模式,即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
和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稍后,美国学者冈特、施瓦布等在《教学:一种模式观》
(1990年)中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导向特 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他
们认为,教学就是构造课堂环境,对能力、兴趣、需要各不相同的学生 的学习进
行有效组织的过程。教学模式则为组织教学环境提供一定的结构、程序和步骤。
由于教 学目标、学生需求、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必须掌握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目
标、内容和对象的各种教学模式 ,并在实际工作中学会选择和运用,才能创造出


最有效的教学。为此,他们提出了八种基 本的教学模式,并对其理论基础、实施
步骤及应用实例作了系统的阐述。这八种基本的教学模式,本文后 面将再作介绍。
他们认为,在当前学校情景下的课堂教学,如果教师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包括组
合运用)这八种基本教学模式,可以较优地完成各种预期的教学任务。
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 界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渐趋重视,并出现一些重要
的研究成果。对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也有多种,有从教学 方法的角度来定义教学
模式,认为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在不同教学阶段协调应用< br>各种教学方法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系统”。有从教学结构范畴来定义教学模式,认
为教学模式是“在 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特定教学思想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方式的范
型”。也有从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角度来定义教 学模式,认为教学模式是“依据教
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 程序及其
方法的策略体系。”笔者认为,最后一种定义,较接近当前国内学术界的看法。
教学模式上联教育理论,是实施教学的一般理论,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
反映,它指出教学的目标,规 范了师生双边活动,实施教学的程序,应遵循的原
则及运用时的注意事项,因而,它是师生教学活动的指 南。教学模式下联教学实
践,它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把抽象的理
论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程序,它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
做,后怎样做, 它的处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
行选择和运用。
因此,教 学模式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理论与
实践的中介。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理论 <===> 模式 <===> 实践
可见教学模式的学习、运用和 构建,既能丰富、发展教育理论,又能指导教
学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掌握和运用教学模式,可以使广大 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时
不至于感到“空洞”,在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时,不至于感到“盲目”。
2.教学模式的结构
教学活动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之中,在空间上,表现为根据一定的教学< br>理论,处理、协调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时间
上,表现为怎样安 排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或环节的程序。这样,不同的教学理论、
教学目标,设计和组织师生活动的不同安 排,就构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结构一般由下述要素组成:
⑴提出模式涉及的教育理论和价值取向,这是模式得以形成的基础。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 育理论或教育思想指导下构建的。例如,布鲁
纳发现法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斯金纳程序教 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行为主义心理学,巴班斯基最优化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科学。我们在学习、研究、运用和构建各种教学模式时,必须首先关注提出模式所涉及的教育理论和价
值取向。
⑵提出模式所针对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重要要素。
由于模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的,教学目标直接反映了该模式的价值观,
决定了实现目标的内容和方法选择和运用策略,师生交往方式 ,教学目标也是教
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⑶建立教学活动程序,这是教学模式结构的核心问题。
教学活动程序是指教学中各步骤应完成的任 务,其实质是处理好师生针对教
学内容在时间序列上的教学活动步骤。


例 如凯洛夫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程序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
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杜威的实 用主义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情境—问题—
假设—推理—验证”。
⑷师生角色,这是构成教学模式重要的能动的要素。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师生的交往活动,包含了认 知信息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交
往,这种交往的价值取向、方式和方法,互动与配合成为构成教学模式重要 的能
动的要素。不同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及角色特征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教师对
课堂教学管 理,可以是专制型(高度集中型)、民主型或放任型,这种差异是由
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要完成的教学 任务的特征及选择的教学策略等因素决定的。
⑸提出的教学策略。
任何一种教学模 式都有与之相关的教学策略,它是指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
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措施的总和。 教学策略是影响模式功能的重要要
素。
⑹提出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任何一 种教学模式都有其适用的情景和范围,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任何
一种教学模式,都应有与之相应的评 价标准、评价方法和反馈、调控方法。
⑺所必需的支持条件。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 必须依赖一定的内部及外部支持条件,这是实施教学活
动的保障。例如,教师的素质(师德、专业水平, 教学技能等)、教学设备、环
境、师生人际关系,等等。
以上七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3.教学模式的功能
美国学者多伊奇曾研究一般模式的功能,他认为模式一般具有四种功能:
⑴构造功能 它能指出事物中各系统、各部分的关系和作用,能使我们对事
物有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⑵解释功能 它能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说明事物的复杂现象。
⑶启发功能 它能揭示各种关系,以表明某种排列秩序。
⑷推断功能 它能根据规律推断出预期的结果。
有学者指出,教学模式的研究能较好地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严重脱
节的问题,它可 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又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教学模式
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教 学模式是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它在一定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
对教学过程诸要素、诸环节进行审 视,进行重组重构,有利于突破原有的教学理
论框架,较好地解决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脱离的现状。 教学模式研究,可以
促进教学理论学习和普及;可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使教学工作理性化、概括化,还可以帮助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科学化。
⑵教学模式有利于将有效的教学经验通过理论概 括,总结上升为范式、范型,
从而丰富和发展理论,促进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⑶由于教学 模式具有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有时一种教学模式往往
可以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因此,它有 利于教育理论的推广,便于教师理解、
掌握和运用。它的处方性、参照性特点,使它能揭示出模式具有“ 如果运用„„
教学模式,就必然产生„„的教学效果”的功能。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利于大面
积 改善课堂教学现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教学模式的分类


教学模式林林总总,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可归结为若干类型。一些
重要的分类,可例举如下:
分类之一(着眼于心理科学):
⑴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以认知学派理论为依据)
⑵行为教学模式(以行为主义学派理论为依据)
⑶个性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学派理论为依据)
⑷交往教学模式(以社会本位教育思想为依据)
⑸合作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和社会本位教育思想为依据)
分类之二(着眼于现代教学理论):
⑴着重于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
例如,原苏联 凯洛夫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赞科夫的一般发展教学模式;
原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美国奥苏伯 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等。
⑵着重于整体优化的教学模式。
例如,原苏联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日本广冈亮藏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模式等。
⑶着重于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
例如,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模式;萨奇曼的探究训练教学模式等。
⑷着重于技能训练和行为形成的教学模式。
例如,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等。
⑸着眼于非理性主义的、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例如,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教学模式;保加利亚洛扎洛夫的暗示教学模式等。
分类之三(着眼于教学活动特征):
⑴指导—接受教学模式
⑵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⑶探索—发现教学模式
⑷情趣—陶冶教学模式
⑸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分类之四(着眼于教学基本模式系列):
由美国学者冈特、埃斯特斯等人在多年实验 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八种模式作
为基本的教学模式系列,这八种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创造 性地综
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的基础。
⑴直接教学模式。适用于教授基本事实、知识和技能,可用于各科教学。
⑵概念获得模式。适用于界定、理解和运用概念,注重于如何获得概念。
⑶概念发展模式。适用于 围绕概念的归纳性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
模式注重如何探究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新的 理解,在这种模式中,学
生有更大的自主性。
⑷群辩法模式。通过在集体中交流不同意见 ,利用非理性力量达成新的理解
的创造性过程。这种模式适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⑸探究模式。用于问题解决和探究,这一模式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
程,使学生获得在真实生活情 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家面临疑难
情境,搜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资料,最后达成问题解决的 探究过程成为探究模式的
基础。
⑹课堂讨论模式。用于提出问题,培养洞察力及促进批判 性思维,在这种模
式中,教师通过事实性、解释性和评价性问题引发讨论,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观


点。
⑺合作学习模式。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学生
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成长。
⑻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两个独立 的策略:探索情感策略
和解决矛盾策略。运用这一模式旨在帮助学生将学习与他们的情感、态度联系起< br>来,学会如何处理矛盾情境。
上面介绍的八种基本教学模式体系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师只有从
实际出发,综合地运用这些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各个模式的教学功能,满足来自学
生 、社会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的需要。教师将这些模式运用于教学实际时,必须
考虑四个因素:规划、教学 、评价和课堂管理。确定目标,设计教学单元,选择
教学内容的规划过程,实施规划和教学模式的教学过 程,评定教学效果的评价过
程以及有效的课堂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最 终
达成教学目标。
5.教学模式的构建
模式的构建,可以从实践出发,经 过概括、归纳、综合提出各种模式,模式
经被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
模式的构建,也 可以从理论出发,经过类比、演绎、分析而提出各种模式,
进而到实践中加以应用,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其图示如下:

现代科学方法论中,建模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有 定性研究和定
量研究两种主要方法。从模式论看,则有定性建模和定量建模两种建模方式。教
学 建模主要采用定性建模的方法。
教学模式的构建要遵循教学模式的结构进行。我国学者查有梁先生提出定性
构建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⑴建模目的。明确建立教学模式所达到的目的。
⑵典型实例。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一个典型的个案。
⑶抓住特征。通过理论分析,概括出基本特征和基本过程(程序)。
⑷确定关键词。进行语义比较,找出表述模式的关键词。
⑸简要表述。对模式作出简要的定性表述。
⑹具体实施。在教学中实施模式,注意充分体现模式的特征和过程。
⑺形成子模式群。在教学实践中,因不同实际情况,能“变换”、“适应”,
从而形成系列的子模式群。
⑻建模评价。对模式设计和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改进。
上述各个阶段应是联系的 ,多向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经过修改、完善、
发展才能构建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
6.学习、研究教学模式的策略和方法
学习、研究教学模式,包括了学模、用模、评模、建模这几个重要的方面。
“学模”是指通过学习 ,了解和掌握中外各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包括每种教
学模式的理论背景,实施的目的、程序、策略和条件 ,适用的范围、长处及局限
性。并能结合实例掌握其特征和要义。通过学习,掌握各种基本的教学模式是 选
模、用模的前提和基础。
“用模”是指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能选择,能应用。在用 模中,凡是不
了解条件,盲目地使用;不变化,僵化地使用;不组合,孤立地使用,都不会是

< p>
有效的。
“评模”是指要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评价。评价既要包括理论的审视,又要
考虑其实施和操作的可行性、有效性。要通过评价,修正、完善、发展教学模式。
“建模 ”是更高的要求。将有效的成功的教学实践通过概括、归纳、提炼上
升为有典型意义的操作范式,模式可 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教
学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有模,但无定模, 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建立教学模式,掌握教
学模式,最终是为了超越教学模式。教学既是科 学,也是哲学;既是技术,又是
艺术。建立某种教学模式,最终都应超越这种教学模式,这才是达到艺术 境界的
教学,才算是掌握了学模、用模、评模、建模的精髓。
7.课型和教学模式的联系和区别
课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念而转移。模式是主观 对客观的认
识和改造,因为模式内蕴含着构建者和运用者的思想、观念,所认同的教学原则,
所 选择的教学策略、方式和方法。
教学模式的构建和运用要依据和反映课型的特征,使教学活动更贴 近教学规
律。体现不同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对特定课型的表征方式是不同的,例如,对某
种课型 ,有人用认知模式去表征,有人则用行为模式去表征。
综上所述,课型和教学模式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图意说明:⑴课型与模式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⑵一种课型可以选择多种不同教学模式表征;一种模式可以应用于多种课型。

我眼中的同学作文-聘用合同书


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豪车排行


以阳光为话题的作文-中班育儿宝典


我是猫读后感-年终总结结尾


学做人-自我认知


新闻稿格式范文-医药代表的职责


师德师风演讲稿-稽查工作总结


请帖尺寸-年终盘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