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自得的意思
中秋节传说-关于时间的名言
怡然自得的意思
【拼音】:yí rán zì dé
【解释】:非常高兴、满足。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自得:自我满足。
【近义词】:自得其乐、得意洋洋、踌躇满志、
【反义词】:胆战心惊、心烦意乱、怅然若失、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接龙】:怡然自得→得不
偿失→失魂落魄→魄消
魂散→散兵游勇→勇而无谋→谋财害命→命中注定→定乱
扶衰→衰当益壮
→壮心不已→一败如水
【出处】:《列·黄帝》:“黄帝悟,怡然自得。”魏
明伦《变脸》:“水上漂怡然自得,饮酒抒情。”
【造句】:
1、戈培尔在文学界和电影界中崇敬者的簇拥下怡然自
得。
2、孔子谐弟子游泰山,偶遇友人荣启期坐在树下,衣
鹿皮裘,鼓瑟而歌,怡然自得。
3、他有浓厚的眉毛,腮帮上留着一大片黑胡须,眼睛
不凹,下颏突出,在那样的面貌上,
有一种说不出的怡然自
得的神气。
4、烈日下,一老翁坐在岸边,两眼一动不动的盯著河
面的浮标,从日出到日落,依然两手空空,老翁却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