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根据答句写问句的策略研究

余年寄山水
649次浏览
2020年08月09日 09: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有教无类是谁提出的-捣腾

小学生根据答句写问句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桥头镇中心小学 张金好
【摘要】本研究试图以人的记忆周期及遗忘规律为基本理论依据,把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的根据答句写问句四步法作为训练内容。以实验研究的方式尝试对小学生进行策略训练,并采用访谈、测试等工具,考查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个月的策略教学后,数据结果表明:一是教师的策略指导能促使学生有效的使用学习策略; 二是本实验训练的解题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一般疑问句 特殊疑问句 策略训练 提高 学习能力
【正文】
一、 问题的提出
在多次的小学高年级英语测试后的总结分析中,我们同事之间常有如此抱怨:"第九题根据答句写问句总是失分太多,平时已经很重点教给他们做题的方法,这些题目也经常练,但还是做得差,真拿他们没办法了。"针对这一现状,作为有多年英语教学经验的我决心尝试以实验的方式寻找解决的策略。
本人选取了六年级15名学生(优、中、差各5名)进行"根据答句写问句"的策略访谈,旨在了解学生写问句时的困难所在以及现有的策略。访谈的结果显示:第一,由于英汉语法表达习惯和规则的不同,学生普遍缺乏做题的信心。第二,教师对语法知识的教授采用的是让学生在操练中自己总结,导致部分学生不能熟练掌握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的句式。第三,部分学生,尤其是中下生,不能找准疑问词,往往问非所答。由此得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系统地教给学生一些问句的语法知识,教给学生写问句的策略。
英语的问句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般疑问句(general questions),也可称为"yes/no"-questions(是否型问句);特殊疑问句(special questions),也可称为'wh'-questions,;选择问句(alternative questions);反意问句(disjunctive questions),也可称tag-questions(tag指简短问句) [1]。但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一些简单的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本研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对本校六年级学生近四次测试的试卷分析基础上,得出学生根据答句写问句的能力偏低,是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也是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师颇为头痛的一环。结合多年来教高年级的实际以及前人的教学经验,本人总结出根据答句写问句的四步法。本研究通过对六年级一个班的实验,检验这种方法是否能提高学生写问句的能力,以期帮助学生真正解决难题,树立考试的信心。
二、相关理论
人的记忆周期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第一个记
忆周期是5分钟,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个小时。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更重要的是随后的长期记忆周期。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2]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尤其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具体遗忘的速度情况详见下表:[3]
艾滨浩斯曲线遗忘规律结论表
学习后
的时间20分1小时8小时24小时2日6日31日记住率(%)58443634282521遗忘率(%)42566466727579表中数据显示: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的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由此说明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识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否则,复习起来就会"事倍功半"。
因此,本人在设计本研究方案时,充分考虑到人的记忆周期及遗忘规律,以两者为理论依据,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的根据答句写问句四步法作为训练内容,考查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策略教学的实验,试图探导以下两点:一是教师的策略指导能否促使学生有效的使用学习策略; 二是本实验训练的解题方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实验研究设计
1、实验对象与方法
本实验选取了本校六(2)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共46人。之所以选择六年级学生,是因为他们与小学低、中年级相比,英语学习已有了一定的积累,且即将面临升中考试,急需快而有效的解题方法。为何选择(2)班呢?是因为在对六年级6个班前四次测试成绩及第九题写问句的得分率计算分析基础上,得出六(2)都处于中等水平,又是我自己任教的班,有利于实验的开展。本实验采用时间抽样设计,实施一次性个案研究,对被试在实验前后进行多次测试,然后比较测试结果,观察实验前后的多次测试中产生的变化趋势有没有明显的方向改变。
2、 实验实施过程
(1) 训练前测
在训练前,先选取10道问答题(每题2分,共计20分),让实验班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评卷所得成绩作为前测成绩。
(2)训练过程
基于人的记忆周期与遗忘规律,我设计了根据答句写问句策略教学实验方案,整个实验持续了一个月。首先,我利用4月13-15日连续三天下午第三节辅导课30分钟对被试进行策略训练,以确保训练内容进入学生的长期记
忆周期。训练由讲解示范-扩展练习-讨论释疑三个环节组成。接着,在4月16日,4月23日,5月12日三天的辅导课分别进行了策略复习并测试,都是用与前测中难度、内容相当的题目进行同样的测验。计分方法同上。实验中获得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来推断实验的结果。同时,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当中,我也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策略,让提问策略与语言技能的学习并驾齐驱。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1、结果分析
我收集了前测及三次后测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平均分标准差t值前测12.53.53后测118.565.6716.9218.4610.129.3317.5416.54.8分析三次后测的成绩, 结果显示,每次测试的平均分均高于前测的平均分,作配对t检验, t值均大于2.02, p<0.05 (查t分布表得2.02的自由度为40, 0.05为显著水平的临界值),即这几次后测的成绩与前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中的测试显示了学生经过策略训练后成绩呈现出一个上升的趋势。后测与前测之间的成绩变化就是提问策略教学起到的积极作用。简言之,学生根据答句写问句的学习总的发展方向是在不断地转变着,朝着提高的方向发展。
2、讨论
(1)教师的策略指导能促使学生有效的使用学习策略。
《新课程标准》(2001)指出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的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20世纪70年代以来,外语教育界的很多研究者对外语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Oxford,1990;文秋芳,1995) [4]。策略指导是指教师有意识地教授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策略[5]。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特别是小学生,教师进行适当的策略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的数据表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掌握了根据答句写问句的策略后,三次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对比都有了显著提高。这说明教师的策略指导能促使学生有效的使用学习策略。尽管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自发地形成一些策略,但是不经过教师的指导,而自发形成的策略不一定是高效的策略。
(2)本实验训练的解题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实验的三次后测成绩表明,学生根据答句写问句的学习朝着提高的方向不断地转变着。学生的测试成绩明显改善了,实验收到预设的良好效果,即说明本实验训练的解题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实验的架构来看,本训练符合学生的识记周期和遗忘规律,
使学生的训练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训练的环节来看,讲解示范-扩展练习-讨论释疑三个环节的组成,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并能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实验的结果来看,训练结束后与学生交流中得知,学生做题的信心普遍增强了,这正是学生掌握了学习策略的结果。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兴趣自然大增,成绩肯定就提高了。
五、教学启示
从实验讨论的结果可知,只要教师能结合人的记忆周期与遗忘规律,给予学生恰当的策略指导,本实验所训练的根据答句写问句四步法就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做题信心。以下是四步法的介绍,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启示。
第一步:头脑风暴。"头脑风暴"一词源于英文"Brain storming",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个想象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激活学生的头脑。下图1为一般疑问句的引导词;图2和图3为特殊疑问句的引导词。在训练开始时,对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目的是帮助他们开阔思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图1







图2 图3

第二步:细看答句,作出判断。目的是分辨答句是特殊疑问句还是一般疑问句,让学生明白当答句句首有Yes或No的就是一般疑问句,否则为特殊疑问句。
第三步:如有图片提示,观察图片,从答句中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内容。
第四步:具体问句,具体解答。
1、一般疑问句:
(1) 先看答句中是否有be动词(am, is, are),其过去式(was ,were)或can, would,如有,则把它提到句子最前面。如果答句是用Yes回答,就把后面的照抄;如果是用No回答,则分两种情况:后面没有出现n't(not的缩写形式)的就把答句的相关内容换成图片内容;没有图片时,则写一个反义词或不沾边的词,但要确保是同一类的。若后面出现了n't的就照抄后面的。
如:Yes, he's helpful at home.→Is he helpful at home?
No, she can't cook the meals. →Can she cook the meals?
No, she can cook the meals. →Can she wash the clothes?
(2) 注意第一人称(I,we)和第二人称(you)之间的变换:
Yes,I am a student.→ Are you a student? Yes, we are happy.→Are you happy? Yes,I was sad.→ Were you sad? Yes,we were sad .→Were you sad?
(3)如果句中没有be动词(is,am,are/ was,were)、can、would,须借助助动词do(或第三人称单数does,过去式did)

①如答句中的动词为动词原形,则句前借Do。
如: Yes, Sarah and her parents go hiking on the weekend.
→ Do Sarah and her parents go hiking on the weekend?
②如答句中的动词为第三人称单数,则句前借Does,把动词改成原形。
如:Yes, John often reads books on the weekend.
→Does John often read books on the weekend?
③如答句中的动词为过去式,则句前借Did,把动词改为原形。
如: Yes,John watched TV last weekend.
→Did John watch TV last weekend?
2、特殊疑问句:
(1)观察图片,用适当的疑问词来提问。
(2)将剩余部分改为一般疑问句,方法同上。
如: What did Mike do last weekend?
→Mike cleaned his room last weekend.

六、结束语
根据答句写问句的策略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策略培训是改善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途径。教师的策略指导能促使学生有效的使用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本实验训练的解题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研究学习策略并在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教学活动是当前教师的主流教学法,又是教师必须掌握好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道真. 实用英语语法[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蔡龙权. 学习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大均,等.教育心理学[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程晓堂,郑敏. 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9.
[5]秩名. 论外语教学中的学习策略[J]. 经济信息时报文章页周刊·专栏·专刊

该论文为本人所写,绝无抄袭。获2010年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
??

??

??

??




1



天地交而万物通-激进派


说法英文-洗涤的意思


分数除法怎么算-虚浮


腼腆的意思-驱使


串联电路电压-签署的意思


确保的英文-取决的意思


侯怎么读-宛然


狗的谚语-翁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