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经典题》100道及答案(优质)
今年高考状元-大学改名
《100 道教育基础知识经典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的是( )。
A.赫尔伯格 B.怀特海
C.瓦•根舍因 D.克伯屈
2.
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保罗•朗格朗 B.罗杰斯 C.索尔蒙斯 D.布鲁纳
3.
“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
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的教育理论是( )。
A. 个人本位论
位论
B.神学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
4.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认知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知直观
6.
语文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
A.目录 B.课文 C.练习 D.实验
7.
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8.
教学过程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是( )。A.杜威——五步教学法
1
B. 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
C.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9.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
10.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课程改革
高
B.教材改革 C.课程教学改革 D.教师素质提
11.
不符合新课程下教师新角色的是( )。A.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课程执行者
C.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D.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12.
王同学私自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发,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答:
“王同学,
你私自拿了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王同学低头回答说:“第
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
”
“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老师应该从(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
教师采用贴小红星、小红花等形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践锻炼
14.
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
15.
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A.班主任
2
16.
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 )。A.思维
D.联想
B.表象 C.
注意
17.
新教师上讲台慌乱属于(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理智感
18.
某人在商场购物时,既喜欢质量高的商品,又嫌价钱太贵。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B.双避式冲突
C.双趋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 )。A.趋避式冲突
冲突
19.
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A.场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依存型
20.
北方人比较豪爽、耿直,南方人比较精明、细腻。这种区分是(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21.
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够熟练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A.注意分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散 B.注意分配
22.
某学生的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注意稳定持久,办事谨
慎细致,这种气质属
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
23.
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这在皮亚杰
儿童智力发展阶
段中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
3
24.
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25.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并能适时调节学习进程的学生具备了较高水平的(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26.
通过集团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
C.启发式
D.用途扩散法 为( )。A.讨论法 B.头脑风暴法
27.
为了更好地形成心智技能,教师常在黑板上清晰而细致地演算例题,这种学习属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于(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型
28.
甲同学打扫卫生
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
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
A.甲同学错误大
错误一样大
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
29.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A.学习
C.成就动机 D.自我效能感 需要 B.动机归因
30.
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D.考试时监视自己速度和时间
31.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4
32.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33.
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特征的表达是( )。A.行动过程就是研究
过程
B.研究过程不需要理性指导 C.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 D.强调对
行动的反思
34.
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性;二是( )。A.说到做到
心 D.重义气讲交情
35.
教师最核心的职业素养与任务是(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36.
体现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优秀品质是(
)。A.团结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协作 B.爱岗敬业
37.
我国( )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未成年
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A.《义务教育法》
害事故处理方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教师法》 D.《学生伤
38.
我国最早将“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著作是( )。
A.《孟子》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39.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A.动物本能
识模仿
B.生物界 C.生产劳动 D.儿童对成人的无意
40.
我国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把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 )。
5
A.
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41.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要延续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
出申请,由
( )批准。A.学校
B.
市级人民政府或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乡镇人民政府或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
门
D.市级人民政府或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42.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A.教材 B.学生 C.
情境
D.生存
43.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
赏识后常常表现出
积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被称为( )。
A.南风效应
效应
B.皮格马利翁效应 C.巴纳姆效应 D.瓦拉赫
44.
学会写“木”、“石”、“口”,有助于学习写“森”、“磊”、“品”,这是
B.水平迁移
C.一般迁移 D.一种( )。A.顺向迁移
具体迁移
45.
有些
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
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
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采用(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46.
把大目标分为下一级子目标(目的),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是( )。
A.爬山法
法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逆向工作法 D.尝试错误
6
47.
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
48.
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按照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智力活动方式
称之为
( )。
A.绘画技能 B.创造技能 C.心智技能 D.操作技能
49.
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平衡
50.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 )。
A.教学跟随发展
教学等同于发展
B.教学与发展并行 C.教学促进发展
D.
51.
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一种( )。A.替代强化
负强化
52.
人际关系形成与发展的途径是( )。
A.交往 B.情感沟通 C.态度一致
D.亲密行为
53.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他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
A.求知与理解 B.尊重
C.自我实现 D.审美
54.
梦是一种特殊形式,它属于( )。
A.
再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幻想 D.创造想象
55.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
7
B.
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 <
br>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
性之间的矛盾
56.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 )。
A.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生学习内容的优化
B.学生学习习惯的矫正 C.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 D.
57.
下列课程不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活动课程
58.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引导性
B.
C.主体性 D.示范性 复杂性
59.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A.精神文化 B.物质文化 C.组织文化
D.制度文化
60.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说
的学说
B.素质教育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
二、多项选择题 1.四书是指( )。
A.
《中庸》
B.《论语》 C.《孟子》 D.《大学》
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的。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
生产
B.
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8
C.
教育促进社会的变革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3.
学制具体规定着( )。
A.学校的性质与任务
修业年限
B.学校之间的关系 C.入学条件 D.
4.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是( )。
A.支架式教学
学
B.情境式教学 C.抛锚式教学 D.随机式教
5.
下列选项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A.价值观 B.动机 C.能力 D.性格
6.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 )。
A.发展水平差异
性别表现差异
B.表现早晚的差异 C.能力结构差异 D.
7.
与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的特点为( )。A.对象具有客观性 B.执行具有外显性
C.结构具有展开性 D.对象具有观念性
8.
以下描述,属于侵犯教师权利的有( )。
A.拖欠教师的基本工资
修
B.因为教学事故教师被扣奖金 C.不容许教师参与进
D.教师被禁止授课
9.
为促进新教师的成长,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其程序包括( )。A.每天进行回顾
B.
有意义的呈现新材料
C.有效的指导课堂作业
D.布置家庭作业,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10.
《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
部门责令限期
9
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其中
包括(
)。A.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规定给学生补课
D.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11.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 )。
A.评价作用 B.激励作用 C.协调作用
D.导向作用
12.
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悱不发
B.教学相长 C.有教无类
D.不愤不启,
13.
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尊师爱生 B.教学相长 C.民主平等 D.因材施教
14.
教育的民主化是指( )。
A.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
均等
B.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 C.教育结果
D.优质教育机会均等
15.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包括( )。
A.
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氛围 D.学习能力
16.
下列属于身心发展互补现象的是( )。A.盲人一般听觉灵敏
B.
聪明儿童常常学习不努力
C.
坚强的人意志能战胜身体残缺的困难D.失去双手的人能用口写字
17.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学校的精心培养相关。下列哪些
属于学校教育对学
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
A. 校风和班风
C.学校的德育课程
B.教师的楷模作用
D.同辈群体的影响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工
作方针包括
C.提高质量 D.全面发展 ( )。A.育人为本 B.改革创新
19.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 )。
A.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C.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内容
D.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
20.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三、判断题
1.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价值但难以具有延时价值。( )
2.
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
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
3.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4.
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因此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德育。( )
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 )
6.
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癸卯学制。( )
7.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就是要将精力全部放在备教材上。( )
8.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是指要做好优秀生的教育工作和后进生转化工作。( )
9.
阈限越小表明感受性越差。( )
10.
学生在教科书上用水彩笔画出重点,这是学习中运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 )
11.
学习困难者,学生在记忆方面的最大障碍集中于感觉记忆。( )
12.
维果斯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观念,认为教学内容应该脱离与儿
童现存
的水平,这样才能够促进发展。( )
13.
美国心理家罗杰•
巴克认为:人的行为尤其是儿童阶段的社会行为,主要是通过观
察和模仿学习得到。( )
14.
教师专业化是指获得教师资格证。( )
15.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
16.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有命题和命题网络,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有产生式系统。
( )
17.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的主
导教学。
( )
18.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
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有时候功能固着能够对问题解决起积极作用,有时候
起消极作用。( )
19.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重“自律”而轻“他律”。(
)
20.
义务教育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教育。( )
《100
道教育基础知识经典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解析:范例教学理论是由德国教育心理学家瓦•根舍因创立。
2.
【答案】A。解析:在 20 世纪 60 年代,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
育
》报告书的发表,标志着终身教育形成概念化和体系化。
3.
【答案】D。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
社会价值;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
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
指标。故题干描述的是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4.
【答案】C。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B。
8.
【答案】B。解析:教学过程阶段理论形成的标
志是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的四
段教学理论:
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后来由其学生席勒扩充为五段教学理论,即
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
9.
【答案】C。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指的是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
生认识能力
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描述的是杂乱无章
进行施教,打乱条理则会变得
一发不可收拾。这条规律告诉教师在教学中即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进行施教。
10.
【答案】A。解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但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
教育“以人为
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1.
【答案】B。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教师
角色分别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
研究者、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的开发教师。课程的执
行者不是新角色。所以选
择 B。
12.
【答案】C。
13.
【答案】A。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
励或抑制,促
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题干
中小红花、小红星就是一种强化
物促使学生德育行为形成和改变。
14.
【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C。
18.
【答案】A。解析: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
19.
【答案】B。解析:美国的心理学家赫尔曼·维特金的研究最为著名。他认为,场
独立者对客观
事物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因素
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
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因此,答案选
B。
20.【答案】D。 21.【答案】B。 22.【答案】D。 23.【答案】D。
24.
【答案】D。解析: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物理学中的“功=力×距离”这一规则,涉及功与力和距
离之间的关系
。因此,答案选
D。
25.
【答案】B。解析: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
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
程的执行控
制成为可能。
26.
【答案】B。解析:集体讨论又称头脑风暴法或头脑激励法。是由奥斯本于 1939
年提出
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
迅速的联想方法,大量产
生各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3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种主意。
27.
【答案】A。解析:原型定向为了让学生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
28.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儿童道德阶段论。其中处于他律道德阶
段的儿童是以
服从权威为主要特点的。此阶段,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
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
思维具有刻板性,作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应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
是单纯以数
量判断
错误的大小。
29.
【答案】D。解析: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
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
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
30.
【答案】A。解析: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
划各种活
动,
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
括设置学习目标、
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因此,答案选
A。31.
【答案】C。解析: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3
2.【答案】C。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心理辅
导毕竟只是学校教
育的一个方面,其目标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综合多数学者意见,可
以把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 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
会调适是基本
目
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
为主要
目标的心理辅
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因此,答案选 C。33.【答案】D。
34.
【答案】C。解析: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
有显著作影响
:
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有激励作用、生动活
泼,富
于想象并热
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
35.
【答案】C
。解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天职和道德核心,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
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
36.
【答案】D。
37.
【答案】B。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
38.
【答案】A。解析:我国最早将“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著作是《孟子•尽
上》。
39.
【答案】C。解析:马克思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神话起源
说认为教育是
人格化的神所创
造的。
40.
【答案】D。
41.
【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
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
乡
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
育行政部门批准。
42.
【答案】B。解析: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43.
【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体现的是期待效应,又名罗森塔尔效应,又名皮格马利
翁效应。
44.
【答案】D。解析: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4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
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
之中。学会写“木”、
“石”、“口”,有助于学习写“森”、“磊”、
“品”,就属于具体迁移。45.【答
案】A。 46.【答案】B。 47.【答案】B。
48.【答案】C。
49.
【答案】A。解析: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
把刺激整合到已有
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
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
影响。题干中孩子没有改变自己“有生命”这一图式,因此属于同化。
50.
【答
案】C。解析: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倡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因此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发
展,故选 C。
51.
【答案】A。解析: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
52.
54.
55.
57.
强化。
【答案】A。
53.【答案】C。
【答案】B。解析: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答案】C。 56.【答案】A。
【答案】D。解析:综合课程主要有三种形式,把有内在
联系的学科内容融合在一
起而形成的学科,叫做融合课程;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叫
广域课
程;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
科结合起来的课程,叫做核心课程。
58.
【答案】D。解析: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
范性。
59.
【答案】A。 60.【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
】ABCD。解析:封建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四书分别是指《大学》、
《中庸》、
《孟
子》、《论语》。
2.
【答案】AB。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
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劳动力、科学技术知
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实现的。
3.
【答案】ABCD。
4.
【答案】ABC。解析: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模
式有支架式教学、情境式教
学、抛锚式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
5.
【答案】CD。解析:价值观,动机属于个性心理倾向。
6.
【答案】ABCD。
解析: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早晚的差
异;能力结构的差异;性别差异。
7.
【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技能的特点,具体是对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分。<
br>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D 是心智技能的特点。
8.
【答案】ACD。解析:教师拥有按时获得报酬的权利,教育教学的权利,民主管理
的权利,科学研究
的权利,指导评价权利。ACD 都是违反教师权利的行为。
9.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对新教师进行专门训练的程序。题目选项均为正确
选项。
10.
【答案】ABD。解析: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
限期改正;
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
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三)
违反本法
规定开除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5
报名专线:400-6300-999 学生的;(四)选用未经审
定的教科书的。
11.
【答案】ABD。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包括导向、激励、评价作用。
12.
【答案】ACD。 13.【答案】ABC。
14.【答案】ABC。 15.【答案】AB。
16.
【答案】ACD。解析:互补性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某一方面的技能损失或缺失
后,其它的
机能对它进行补充,以保证个体身心顺利发展。聪明儿童不努力学习,并
非某一技能缺失而产生的互补。
故不选 B。
17.
【答案】ABCD。
18.
【答案】A
BC。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提出的工作方针包
括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19.
【答案】ABC
D。解析: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1)开设心理
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
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内容;(4)结合班级、 团队活
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20.
【答案】AB。解析: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一
个维度是学习
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
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
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三、判断题
1.
【答案】×。
2.
【答案】×。解析:题干描述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
【答案】√。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4.
【答案】×。
5.
【答案】×。解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此俗语描述是人才培
养周期较长,即教
师劳动的长期性。
6.
【答案】×。解析: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
个学制是壬寅学制,我国第一个颁布并实
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7.
【答案】×。
解析: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三方面工作:
备教材、被学生、备教法;另一部
分是备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题干描述不
完善,所以是错的。
8.
【答案】×。解析:班主任工作包括一般工作和个别工作,个
别工作包括优等生、
中等生、后进生三种人群。
9.
【答案】×。解析:阈限和感受性成反比,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差。
10.
【答案】×。解析: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11.
【答案】×。解析:学习困难者在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均存在障碍。
12. 【答案】×。解析:维果斯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观念,认为新知识必
须在旧知识的基础
上建构。
13.
【答案】×。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尤其是在
儿童阶
段的社会行为,
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来的。
14.
【答案
】×。解析: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教学发展和内在素质提升的过程。获得
教师资格只是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6 报名专线:400-6300-999
专业化进一步提升的前提。
15.
【答案】×。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儿童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自主性。
16.
【答案】√。解析: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有命题和命题网络以及图式三种,题干说的是有,而不是说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只是命题和命题网络。
17.
【答案】√。
18.
【答案】×。解析: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功能固着总是对问题解决起消极作用。
19.
【答案】×。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重‘自律’,贵‘他律’。
20.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