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6章
江西警察学院教务-竞选班长演讲稿
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6章
既然你都找到了这份文档,相信你一定花了很多功夫吧?大
家都是西
南大学苦命的孩纸,我总结的这套习题是2013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
题库,好多书上
都找不到答案,而且老师出题也不系统,乱七八糟的,
我都是在网上找的,不免有些错误。我一直坚信,
找不到的,或是背
错了的答案都是和我没有缘分的,所以又何必强求呢O(∩_∩)O哈!
为逃
出老师的魔爪共同奋斗吧!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
、不
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
1、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2、任务开始之前设定奖赏的方法最好用于以下那种情境( B )。
A、创造性任务
B、常规性任务
C、偶发性任务 D、艺术性任务
3、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C )。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高级学习动机
4、有关学生动机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为学生选择的榜样越优秀越好
B、给学生的建议不应太具体,越抽象越好
C、可以帮助学生把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迁移到另一学科上
D、告诉学生失败都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
5、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6、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
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
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D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7、下列能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描述是( A )。
A.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制定了学习计划
B.老师告诉学生必须按计划学习
C.学生为超越同桌的成绩而发愤图强
D.学生认为自己这次考试失误是因为能力欠缺
8、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 C )
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
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9、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B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10、惩罚的消极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 )。
A.有时,惩罚“奖励”了学生
B.惩罚可以完全杜绝不良行为
C.惩罚的根本目的在于瓦解学生的不良行为
D.惩罚相对于奖励,更具有达到教育学生目的的优势
11、下列不属于内部归因的描述是(
C )。
A、失败是成功之母 B、失败发生在彻底放弃之后
C、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D、性格决定命运
12、七岁之前的儿童具有以下特点( D
)。
A、喜欢把自己的成就归结于能力
B、喜欢把自己的成就与别人进行比较
C、认识到能力与努力呈负相关
D、具有不现实的积极自我知觉
13、皮亚杰提过
一个著名的论断:“智慧来源于动作”,这个论断是以下列哪种心
理品质为前提的( C )。
A、自信心 B、责任心 C、好奇心 D、同理心
14、学习内容难度的设置最好应参照以下哪一标准( C )。
A、学生学习兴趣
B、学生的主观意愿
C、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D、学生的学习成绩
15、外部诱因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对学习动机的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指
( B )。
A、学习动机水平提高 B、内部学习动机降低
C、学习动机水平降低
D、外部学习动机提高
16、某学生自幼就有出国留学的愿望,为此他特别认真地学习外语,他的学习动
机属于( B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一般动机 D、间接动机
17、下列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C )
A、“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C、“读书是一种乐趣”
D、“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8、下列哪句话能反映“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核心思想( D )
A、“棍棒出孝子”
B、“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让孩子跳一跳,才能够得到”
19、判断下列那句话是正确的( C )
A、外部动机是持久的学习动力之源
B、学习动机不存在个体差异
C、外部诱因使用不当会损害内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是不能培养的
20、
当前至少有十项研究表明,为得到玩具而活动的儿童,为获得好成绩而学习
的学生,为赚取金钱而工作的
成人,都避免挑战性行为。这一现象表明( B )
A、人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惰性
B、奖励阻止了冒险性行为
C、当前社会多数人在追求声色犬马的满足
D、这些人的人格发展不健全
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应当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
B、应当尽多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
C、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
D、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不答、少答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
1、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C )。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级的学习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2、榜样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作用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BCD )。
A.榜样的行为非常高尚 B.榜样与学习者有很多相似性
C.榜样的特点突出
D.榜样值得信任
3、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 ABC )。
A.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B.具有坚定信念
C.能够正确归因
D.计较个人得失
4、反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其使用技巧在于( ABCD )。
A.及时 B.经常
C.具体
D.准确
5、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BCD )。
A.奖金
B.荣誉 C.表扬 D.行使特殊权利
6、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策略包括( ABD
)。
A、设置悬疑 B、引发认知冲突 C、给予犯错的机会 D、引起争议
7、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 ABD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8、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能会造成一系列不良
的结果。下列属于竞争直接导致的不良后果的是( BCD )
A、思维僵化
B、压力过大
C、习得性无助 D、人际关系紧张
9、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可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能会造成一系列不良
的结果。下列可以避免竞争直接导致的不良后果的策略
包括( ABC )
A、竞争方式多样化 B、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
C、提倡多种形式的合作 D、提升学生竞争能力
10、下列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项目包括( AB )
A、自主需要
B、好奇心
C、关系需要 D、成就感
11、动机是由哪几部分构成(AD )
A、诱因 B、责任心 C、趣味 D、内驱力
12、价值期望模型包含( BD )
A、动机 B、期望 C、思维 D、价值
13、如何才能做到奖励不仅仅为尖子生而设( ABC )
A、每个学生应该都有平等的获得奖赏的机会
B、让学生知道自己只要投入适当的努力,都有可能获得奖赏
C、奖赏的设置强调自我比较,而不是与他人比较
D、不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奖励标准
14、能促进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策略( ABCD )
A、增强学习自主性
B、提升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C、设置高诱惑力的奖励
D、对学习结果给予合理的反馈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1、简述学习动机的价值期望理论并举例说明(5分)。
学习动机的价值期望理论属于学习动
机的认知论观点(1分),价值期望模型认为
人们在某项任务上的努力程度取决于:(1)看重任务的回
报或参与活动的机会的
程度,即价值(1分);(2)达成目标的预期,即期望(1分)。举例(2分)
:要求
例子契合价值期望理论,否则不给分。
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学习榜样的影响力受榜样自身哪些特点影响。
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
、生动鲜明(1分)。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要有相似性。
(1分)榜样示范的行为对学习者要具有可
行性。(1分)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
可信任性。(1分)是否联系教学实际(1分)。
3、请列举几个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的教学方法并举例说明(至少5条)。
设置悬念,由难题引发学习(0。5分),例子(0。5分)
猜测与反馈,就一问题引发多种
观念,让学生对自己的观念产生怀疑,从
而对问题相关知识产生兴趣。(0。5分),例子(0.5分)
挑战学生知道感,挑战学生自以为掌握了的知识。(0.5分),例子(0.5分)
争议,诱发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观念。(0.5分)例子(0.5分)
引起认知冲突(0.5分),例子(0.5分)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给分,因为诱发好奇
心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不仅限于
以上几条方法,这里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诱发好奇心的技巧)
4、请简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
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
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
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四、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错误(1分)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1分);
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1分
);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并非简单的
线性关系(1分)。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与任务的难度有关(
1分);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增加,
动机最佳水平应该逐渐下降(2分)。
根据答题情况,灵活分配其余的3分。
五、论述题(15分)
为什么说外部学习动机不可靠?外部学习动机
损害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利用外部奖赏?
1、诱因引起或促进个体
学习行为均不是因为个体对学习本身感兴趣,他们感
兴趣的是学习活动所带来的替代性奖赏或其他的什么
理由(2分)。首先,外
部学习动机可能导致的是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降低(2分)。其次,他们会<
br>发展出一种工作心态,做那些以最小的努力带来最大的奖赏的事,而不是尽
可能做好工作以创造高
质量的产品,奖励阻止了挑战性行为(2分)。奖励把
人不当做一个生命体,旨在控制他人行为,当个体
付出了努力但没有得到相
对应的奖励,其效果将是惩罚性的。另外,奖励完成任务的人实际上是对没有完成任务的人的惩罚。奖励破坏人际关系。奖励总是一种稀缺资源。容易
引起冲突和嫉妒(2分)
。
2、损害学习内部动机的不是奖赏的使用,而是事先提供奖赏作为诱因和提供
奖赏的方法使
学生认为:他们参与奖赏行为只是因为他们要赚得奖赏而不得
不做,而不是因为这些行为本身有价值或能
契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因此,在
激发学生外部学习动机时须避免学生出现以上错误的观念(4分)。 <
br>3、关于如何有效利用外部奖赏:首先,运用奖赏时,目标明确,策略清晰的
任务,比那些目标模
糊,学生必须发现或创设新策略的任务来说,奖赏对学
习具有更好的指导效果(1分)。其次,奖赏最好
用于达标性任务的诱因,针
对需要大量操练与实践的技能(比如数学计算、打字、投篮训练等)(1分)
。
再次,在给出奖赏时,要以提供信息反馈、鼓励学生欣赏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的发展,而不是只
想着奖赏(1分)。
六、案例题(15分)
(一)
小明很苦恼,这次
期末数学考试只考了50分,他觉得这次考试失常因为题
目太难,或者是因为数学考试时一紧张,一段时
间内脑袋短路,也有可能是自己
考试早上没吃早餐,影响发挥。另外这学期新换了数学老师,他感觉自己
不太适
应这个新老师,这可能影响到了他数学的成绩。同时,他也感觉这学期自己数学
学习没以
前那么投入了,很少去摸数学课本,做数学题。还有,他觉得自己最近
运气很不好,总是
到处“碰壁”。
小明的期末总结里写到以上好几种情况影响了他的数学成绩。作为班主任,
应
如何诱导小明能让他增强后继的数学学习行为,请结合归因理论进行分析阐
述。
(1)维纳归因理论
个人在行为之后,对行为结果成功或失敗的认知解释。(2分)
解釋自己行为后果时,个人所做的归因是复杂而多维度的。(2分)
個人以后类似行为动机的強弱,取決于其对行为結果所作的归因解
释。(2分)
三维度六因素(2)
归因维度
因素來源 能控制性
归因类别
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 內在 外在 可控 不可控
能力
努力
工作难度
运气
身心状况
其他
(2)研究显示,内部的可控的归因,也即努力程度,往往促进学习动机水平的
提升。(3分)
(说明:以上是学生答题时须涉及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只答了以上内容肯定不给
满分,学生答题
时须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结合案例时须条理清晰,分析契合理论
知识,同时体现出自身的一些想法,在此
基础上,才考虑给满分)
(二)抗战时期,陶行知先生在担任育才学校校长时,当看到一位
学生用泥巴砸
另外的同学时,就上前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一下。放学后,陶先
生
来到办公室时,那位同学早已等在那里。先生没有批评他,反而掏出一颗糖给
他,并对他说:“你按时到
,我迟到了。这颗糖奖励给你”,学生惊疑不定的接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过糖。接着,先生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颗糖,对学生说:“你用泥巴砸人时,我
制止你,你立刻就停止了,我应该奖励你。”学生疑惑万分的接过糖。然后,先
生又掏出了第三颗糖,对
学生说:“根据我的了解,你用泥巴那些男生,是因为
他们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我也要奖励你
。”这时,学生已经激动得留
下眼泪,说:“校长,我知道我错了,我砸得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
”学
生感动的磕磕巴巴的跟陶先生说出心理的感受。陶先生笑了。从口袋中掏出第四
颗糖,对那
个学生说:“这颗糖奖励给你,是因为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好了,
我的糖给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完了
。”
请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故事”谈谈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