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蒙卦中教育思想
学习标兵-普通话考试朗读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
浅析卦中教育思想
作者:朱万利
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14期
【摘 要】《易经》是我国
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相传八卦为上古伏羲氏作,经过周文王
的演绎变为八八六十四卦,后经春秋时代孔
子整理并做卦爻辞。可以说,《易经》既是先民的
智慧总结,又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所在,在光辉灿烂的华
夏文明中号称“群经之首”。其中包含着
丰富的哲理和自然宇宙人生的智慧,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
生活。〈蒙〉卦是《易经》中
的第四卦,全卦的旨意在于揭示“启蒙发智”的道理,其中既有为师之道,
又有求学之道,对中
国古代教育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易经
〈蒙〉卦 教育思想
《易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
作,相传八卦为上古伏羲氏作,经过周文王的演绎变为
八八六十四卦,后经春秋时代孔子整理并做卦爻辞
。可以说,《易经》既是先民的智慧总结,
又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所在,在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中号称群经
之首。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
自然宇宙人生的智慧,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1]。
〈蒙〉卦是《易经》中的第四卦,全卦的旨意在于揭示“启蒙发智”的道理,其中既有
为师
之道,又有求学之道,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是中国古人对“教”与“学”的经验<
br>总结。
〈蒙〉卦象征蒙稚,亨通,这一卦的卦象为“山下有泉”,开篇阐明旨
意:“匪我求蒙童,
蒙童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不是跟着教,而是要跟着学;初
次求教施
之以教诲,如果接二连三地滥问就是渎乱学务,不复教也。这里确立了一个教育的基本原则:<
br>即受教者必须主动求教,施教者才能适时教导,渎乱则不予施教。具体在儒家的教原则就是
“举一
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就是说如果不能举一反三,教师就不应当继续教授新的知
识,否则就
成了机械的灌输,教育是没有效果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尊师重教”的传统大概
正是由此发端。由此,可以引发我们对中国古
代教育思想的探究。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处理“教”与“学
”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老
师主动追着学生教呢?还是要学生主动追着老师学呢?在一切学生
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中,我们
不得不正本清源,进行一些探讨和反思。由《易经》中“蒙”卦,开启的是中
国的“尊师重教”的
传统。
为什么要尊师重教育呢?历来的贤者都有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