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论语课后答案
手抄报版面-濮阳人事
《论语》课后练习精讲
一、《为政以德》
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
答: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
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
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
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
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2、 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
br>答: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这是孔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
br>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3.依据《季氏将伐颛臾》(16.1)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谈
谈
你的理解。
答:“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无贫”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
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
的纲领,而“均贫富”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
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
含义实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
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
字的理解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二、《克己复礼》
1. 在孔子看来,礼和仁的关系是什么?
答: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
、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
“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
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目的 (12.1);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
;仁是礼指导下的
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1.2)(2.8
)(17.21)
2.宋儒说“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
,臣不得不死”,这和孔
子的愿意有什么不同?
答:(1)孔子说“克已复礼”指的是约束自
己的言行、欲望,使自己的言行、欲望符合社会规范,不出格,
以达到“仁”。“存天理,灭人欲”则将
“克已复礼”推向极端,无视人的正当需求,无视人的存在。
(2)“君君臣臣”强调君要像君,臣要
像臣,即言行要符合身份,对两方面都提出了要求。而宋儒将将君
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了,强调臣、子
对君、父的绝对服从。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1.对陈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
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答:(1)“沐浴”即戒斋,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2)“不敢不告” 既说明孔子
在齐国虽然得不到重用,但仍以一位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也说明孔
子对周礼的虔诚。“反复”则体
现了孔子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心理和无可
奈何的心情。
2.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答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他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体现了孔子以天下为已任,“匹
夫兴亡,天下有责”的伟大抱负,他的这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悲壮色彩的精神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
士为国家利益、民族兴亡前仆后继,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战国时的屈原,面对
佞臣当道的楚国,两次遭遇流放,但仍尽心竭力,为楚国的振兴“上下求索”;南宋的文天祥,在风雨飘摇
之中,仍一心牵挂大厦已崩的南宋王朝,九死一生而不悔,慷慨悲歌:“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死不休。”
;
清末谭嗣同,变法失败,为激励后人,明知危险却毫不退缩,振臂高唱:“有心杀贼,无力回开。”
四、《仁者爱人》
1、
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
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孔子主张“杀身成仁”,管
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
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
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平定天下,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
的仁的标准是一个人对
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节小信。孔子肯定的
是管仲的大节大信,忽
视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通达权变。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存在矛
盾之处。
×2.不要求掌握
3.有人评论15。42“师冕见”一章说:“说得极平实极浅易”,“活
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说说这
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把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
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
脚下,坐下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的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
同?
答:本章生动得益于具体而细微的记述。从“及阶”到“及席”,再到“皆坐”,每一个环节都详
细地记述
了孔子的表现,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关心的无微不至。如果去掉这
些细节描
写,采用概括性陈述,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了。
五、《君子之风》
1.7.16、7.19两章中,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
浮
云”的比喻义?
答:(1)7.16章把高尚的情情寓于相互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
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着
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又运用了一个比喻,
形象地表达自己坚持道义的坚定信念。
7.19以戏谑的口吻,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阐明自己以追求道义为乐的心境。
你赞同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论述吗?你怎样看待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
(2)“浮云”可
使人联想到多种比喻义: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如过往云烟;云高高在上,高不可
及,喻宝贵与已
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2.评价孔子的义利观
答:从“君子义以为质”“
君子喻于义”等可以看出,孔子的价值观以“重义崇德”为特色,但孔子并不排
斥功、利,只是主张见利
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对义和利的态度,君子见利思义,
小人见利忘义。
六、 《周而不比》
1.略
2.结合实际,你认为“周而不比”有那些表现?
答:(1)能与大多数人友好相处,与大多数人联合,为公共利益、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2
)
真诚交往,顾全大局,而耻于和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
2.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2.23)
这两章的要义是否相同?请具体回答。
答:相同,都是阐述孔子的交友观:适度,才能与人保
持良好的关系。不仅对君主和朋友不能反复劝告,
对任何人都是如此。比如对父母、对子女、对爱人、对
熟人、对路人。孔子说“事父母几谏”,也就是说只
能委婉地劝告,父母不听就暂时算了,等以后父母高
兴的时候再择机劝告;若一味猛批父母,那父母面子
如何过得去?对子女也是如此,做父母的教训子女不
能过了火,否则就会导致其逆反之心顿起,更加不听
父母的话了。
3.说说这一课中的交友格言。答:(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3)以直报怨,以德报怨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忠告善导,不可由止
七、《诲人不倦》
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
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答:(1)
前者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观点。后者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
<
br>论观点。
(2)从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来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
2.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答: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因材施教”是指根
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论语》中有许多例子,集
中体现在11.
22章中孔子对待子路、冉有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
3.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答:
(1)孔子的“述”指的是对古代礼乐制度、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作”指的是发挥和创新。
这
与孔子主张克已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的保守政治观念有关。
(2)这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
现代社会的要求。“述”是继承,但时代在变化,如果光有继承,没
有创新,这种文化趋向僵化,就不适
应时代,因此我们倡导既要“述”,更要“作”。
【补充习题】
1.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请阐述此章的要义。
答: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要重视教育和学习对人的作用。
2.子曰:“有教无类。”(15.39)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请简要阐述。
答: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
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
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
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
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
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
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
3.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这个人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教他了。这与“有教无类”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不矛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教
育方式方法而言的,孔子并不觉得
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
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
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
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
,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
而“有教无类”是教育对象而言的,是指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富有与
贫困,不分聪慧与笨拙,只要有心
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分等级,不分地域,
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这一思想的
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
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
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
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
决断。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
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
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5)划线处使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像切,像磋,像琢,像磨。切磋琢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
等加工制成器物。后来引申为
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用在这里形象地说
明了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
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八、《高山仰止》
1.通过本课所学,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学生对孔子怀有怎样的情感?请举例说明。
爱生如子。如颜渊死后,孔子“哭之恸”,伯牛染疾病后,孔子“自牖执其手”等。
2.本课多次出现叠句,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如“天丧予!天丧予!”表现了
孔子在失去他最爱的学生后的极度伤痛,从而七天了孔子这一有血有肉的良
师形象。
九、《沂水春风》
1.请你谈谈对“沂水春风”图的理解?
曾晳的
说法体现了“礼治”的最高理想。曾皙所言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风咏而乐的图画。孔子的太平社
会就是
行仁复礼恢复西周以来君臣有序的等级制度,建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
为了
实现这个理想,他教导子弟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子者言志,或言使有勇,或言使足民,
或
言为小相,都非常契合孔子实现理想的现实步骤,曾皙则用非常明丽图景表达了这一志向。
曾晳的说法体现了归隐的人生境界。 孔子一方面主张积极从政,另一方面,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的
情况下又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表示想要放弃追求去过一种清淡自适的生活,“饭疏食饮
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此次谈话时孔子已经60多岁,孔子一生奔走列国,四处碰壁,最后
只得回
到鲁国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晚年的孔子对世道看得已经很清楚了,他决意不再求仕。而孔子之所以
赞赏曾
皙所言之“志”的关键就在于曾皙所说正合于“天下无道则隐”。曾晳的无意用世之言引起了孔子
的深深共
鸣。
2.抓住文章的言语、神情描写,简要分析各人的性格特点?
子路:
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直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
等国家
,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
可见其
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
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
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
国家,
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
十分谨慎。
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
所能及的事。
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
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
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
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
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
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
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
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
娴于辞令的特点。
曾皙:从容不迫,逍遥洒脱。
十、读《中庸之道》,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事君数,斯辱
矣;朋友数,斯疏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周而不比”“群而不党”
“求也退,故进之。”
2.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和”与“同”,在汉语中可以是同义词,但
在这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
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
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如前所述,孔子鄙视那种
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见人说
人话,见鬼说鬼话,“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孟子.尽心章句下》)
的折衷主义者,称之为“乡愿”
,贬之曰“乡愿,德之贼也”。与“乡愿”迥异,中庸之道反对折衷主义者
的“同而不和”,赞成“和而
不同”。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
3.“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
立态
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
定。
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
子还提
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
“是非”原
则的“乡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