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真题)

萌到你眼炸
701次浏览
2020年08月09日 18: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鸡西大学-年会通知


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根据传说,中国古代五帝时出现的学校是( )。
A.庠
B.序
C.成均
D.校
〖答案〗C查看答案
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
A.生物界
B.模仿
C.生产劳动
D.动物本能
〖答案〗C查看答案
3.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出现了养老和教学兼行的机构( ),这种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A.庠
B.序
C.成均
D.校
〖答案〗A查看答案
4.氏族公社时期,主要的教育活动不包括( )。
A.生产劳动的教育
B.生活习俗的教育
C.体格和军事训练
D.六艺教育
〖答案〗D查看答案
5.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关于该时期教育的 特点,下列表述错
误的是( )。
A.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B.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C.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D.男女教育还没有区别
〖答案〗D查看答案
6.氏族公社末期,( )成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A.礼乐之教
B.军事教育
C.劳动教育
D.宗教教育
〖答案〗B查看答案
7.氏族公社末期,( )成为道德教育的新内容。
A.仁
B.义
C.孝
D.信
1


〖答案〗C查看答案
二、辨析题
原始社会末期,教育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答:此观点正确。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氏族公社末期,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 ,形成最初的部落显贵。这些显贵把
权力和财富集中在手里,不断增强其特权,逐渐垄断了文化教育。
(2)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存在,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转为劳心者成为可能。从
政治 需要来看,伴随军事民主制向君主制的逐步转化,培养劳心者成为官吏的需求与日俱增。
(3)适应社 会劳心与劳力分工的需要,教育也逐渐分化为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和教化劳
力者的社会教育两种类型, 前者是教胄子,后者是教百姓。两者都是施教,然而,一是专门
教育,一是社会教育,教育的目的、内容 都不相同。对不同等级实施的教育,势必造成它们
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教育的早期分化,还使 教育设施开始呈现出等级差别。《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
养庶老于下庠。”把庠分为上 、下,安排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显示一定等级。这种养老和教
学兼行的机构,是学校的萌芽。
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
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答案〗C查看答案
2.私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出现
B.“文化下移”和“四民”阶层的出现
C.生产力发展
D.官学失守
〖答案〗A查看答案
3.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是( )。
A.庠序之学
B.国学
C.乡学
D.大学
〖答案〗A查看答案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
A.孝
B.礼
C.忠
D.仁
〖答案〗D查看答案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孔子
2


C.荀子
D.老子
〖答案〗B查看答案
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典章制度教育和( )。
A.武功之学
B.生产劳动教育
C.礼乐教育
D.书术教育
〖答案〗A查看答案
7.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 )原则。
A.启发诱导
B.教亦多术
C.教学相长
D.有教无类
〖答案〗A查看答案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礼、乐、射、辞、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D查看答案
9.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中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克己内省”,也就是说要(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B.“过而勿惮改”
C.“言必信,行必果”
D.“一以贯之”
〖答案〗A查看答案
10.下列说法没有体现启发诱导原则的是(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叩其两端而竭焉”
C.“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D.“君子之教,喻也”
〖答案〗C查看答案
11.西周国学,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 )。
A.明堂
B.国子监
C.乡校
D.泮宫
〖答案〗D查看答案
12.西周家庭教育中,从几岁开始就出现男女有别的教育?( )
A.7岁
B.8岁
C.9岁
D.10岁
3

。 )


〖答案〗A查看答案
13.孔子在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上提出了什么观点?( )
A.因材施教
B.由博返约
C.学思并重
D.启发诱导
〖答案〗B查看答案
14.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
A.都学
B.乡学
C.国学
D.官学
〖答案〗C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庠序[华中师大2004研]
答:庠序是中国古代地方所设的学 校,后来用为一般学校的通称,庠相传起源于虞舜时代,
一称“米廪”,庠就是养育教育的意思。序起源 于夏,有东序、西序之分,是当时贵族子弟习
射的地方。《孟子》指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
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开办庠序的目的在于“明
人伦”,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2.辟雍[北大2003研]
答:辟雍亦作“璧雍”,西周大学,设于王城。西周鼎盛时期,形成了“礼”、“乐”、“射”、“御” 、
“书”、“数”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体系。与此相应,辟雍的建筑也有变化,发展为整齐对称的
四合院式课堂。按方位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各有专名,东面称为东序,又叫东胶或东学;西
面称瞽宗, 又叫西雍或西学;南面称成均,又叫南学;北面称上庠,又叫北学;中间称太学,
又叫中学。总名为辟雍 ,“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学生按季节轮流到瞽宗学礼,到
上庠读书,到成均、东序学习乐舞 和射艺。东汉以后,历代皆设辟雍以存古制,但除北宋末
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仅为 祭祀之所。
3.不愤不启[华中师大2005研]
答:不愤不启是孔子所主张的教学原则之 一,即启发诱导原则。孔子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第一次精辟地表达了启发诱导原则,即“不愤不 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朱熹 《论语集注》说:“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 之有四隅者,
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孔丘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必先
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
会, 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
进行的,启发之后 ,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北师大2003研]
答:“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中的《阳货》,是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
论证教育 作用时提出的一个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
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 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
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这句话表明孔子承认了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
定作用。长期以来,奴隶主贵族迷信天命,坚持先 天决定论或血统论。孔子能够肯定教育在
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是顺应并且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 潮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
4


尤其为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 思想理论依据。但是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
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 下民,这是不科学的。
5.有教无类[东北师大2011研;浙江师大2011研;苏州大学2010 研;徐州师大2010研;
华中师大2003研;东北师大2006]
答:孔丘提倡“有教无 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 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原意是什么,历来就有
不同的理解,关键在于对“类”作何解释。 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
侃说:“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 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
他们都把“类”解释为“种类”。“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 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
入学受教育。“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 相对立。官学以贵族
身份为人学受教的重要条件,以此保证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有教无类” 则打破贵
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实行开放性的“有< br>教元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丘私学成为当时规
模最大 、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
的。“有教无类”是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
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 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简答题
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哪一本著作?如何理解其含义?[北师大2005研]
答:(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中的《子张》。
(2)“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
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 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
没有做官的资格。孔丘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 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
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 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
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元位, 患所以立。”不必担
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有没有把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弟子们受到这种思想 灌输,
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
快说出“不仕元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丘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职务,
但他在 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上了轨
道才能出来做官,否 则宁可退隐。
“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 义。
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学而优
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条件。它适应社会发展要
求,反映了 一定的规律性,直到现代还有实际意义。
2.简述孔子的教师观。[全国统考2007研]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孔丘的教育思想”之“树立教师的典范”。
四、论述题
1.试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北师大2003研]
答: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孔
子从不同角 度论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孔子通过对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关系的分析论述了
教育的 社会发展作用:
a.在教育和政治的关系上,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 工作本
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因为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
5


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 大影响。孔子认为通
过文化教育可以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等社会道德风尚传播开来,达到传播主流文化 、影响
政治、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但孔子同时指出教育工作又不是与政治等同,而是通过传播
文化,培养人们的道德风尚等特殊职能,对政治施加影响的。
b.在教育和经济、军事的关系上,孔 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
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 化。他认为众多的人口、富足的财富和
发达的教育三者兼备,国家就会大有希望。他还把“足食、足兵、 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
甚至认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食、兵都可去,但民信不可失。这里,他强调 通过教育工作取
得民众的信任,使民众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认为这是立国之本。
c.在教育 和法律的关系上,他认为国家只依靠政令、刑律,不如德治和礼教。孔子认为只
有通过教育,使民众真正 把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标准内化在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之中,才能真
正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宁。单纯 依靠外在的强制性的政令和法律,民众意识不到自己
的不当之处,是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思想,遵从政令和 法律的。他认为教育比政令和刑律更加
重要和有效。
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不仅考虑 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而且也非常重
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 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在
人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在这方面,他提出了非常著名的“性相 近也,习相远也”的论
断,即: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 的聪明才
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成为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这句话表明孔子承认了在人的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但同时孔子却
依然承认 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
使他关于教育对个体 发展作用的思想陷于混乱和自相矛盾之中。
(2)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思想的评析
①孔子既看 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在他关于教育作用
的论述中,兼顾了这两方面 的内容,而没有片面地单方面地强调其中的一方,这是非常全面
和十分可贵的。
孔子认为个体 只有在接受教育,懂得事理,提高修养,完善人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而为国家
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贡 献。同时只有通过教育,通过接受了教育的贤能之士才能实现社
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他把教 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统一了起来,认为
二者都是教育的重要作用,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孔子在 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的基础上,论证
了教育对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意义,给我们以重要启迪。
春秋末期,统治者热衷于横征暴敛、苛政酷刑和武力征讨,而造成学校不修、文教不振的社
会现实,孔 子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抬高教育的地位,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历史进步作用的。
同时在长期以来,奴隶 主贵族迷信天命,坚持先天决定论或血统论的情况下,孔子能够肯定
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是顺 应并且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进
步性,尤其为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思想 理论依据。
②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孔子对教育作用的论述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
法律等方面确实有着巨大的作用和重大的影响。但孔子认为在治国治民之中,政治、经济、
军事 、法律和教育相比,最根本的还是教育。这显然是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是他历史唯心主
义的表现。因为在 缺乏经济和政治基础的情况下,教育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
在孔子关于教育对个体发展作用的论 述中,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
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 而不能的下民,这是不科学的。
2.述评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
答: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有价值
6


的教学思想,其中,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孔子重要的教学思想之一。
(1)孔子启发式教学的基本涵义
孔子的启发教学强调“愤”、“悱”的情境,让学生始终处 于一种渴求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强烈
冲动的情绪状态。在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名言中,孔子 首先强调的是启发的时机,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处于“愤、悱”之时,才施以启发之教。
(2)对孔子启发式教学的评价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至今仍闪烁着哲理的光芒,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
具体体现在:
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孔子的启发教学,实际上是把学生自觉自主
地学摆在了教学的首要位置,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他 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教师要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注意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切实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张扬
学生的个性,反对一味灌输,注重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自觉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态度和精神。
②善于把握启发时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愤”表明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而“悱”
说明思维还不明晰,想说又说不清。在此种情况下,因势利导,给予启发,能帮助学生调理
思路,表达思 想。并且,孔子要求学生在启发后进行积极思维,以举一反三,达到使人“欲
罢不能”的境界。
③注重师生相互启发,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孔子一方面注重发挥教师的启发作用,做到
“无 隐”、“不倦”、“善诱”,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向学生学习,他曾赞扬子贡、子夏对自己的启
发促进。教 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师生的相互启发、积极配合、教学相长,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
活动,必须有教与学两方 面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孔子运用的启发式教学,避免了简单的说教,有利于培养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
精神。但同时要看到,孔子这种启发式还是比较原始、比较简单的,主要是 采取相似性联想,
运用的思维方法是类比推理和比喻推理,这都属于“原型启发”。“原型启发”在调动 学生的积
极思维方面当然是有作用的,但因为单纯运用类比法,有时会出现牵强附会的毛病,因此也不能作过高估价。
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劳心 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
点?( )
A.严格的等级性
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C.教育目标明确
D.鲜明的阶级性
〖答案〗B查看答案
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答案〗D查看答案
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7


C.孟子
D.墨子
〖答案〗C查看答案
4.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D查看答案
5.“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答案〗C查看答案
6.“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答案〗A查看答案
7.“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答案〗A查看答案
8.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D查看答案
9.“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B查看答案
10.在孟子看来,教育的主要作用是( )。
A.学习知识
B.“求放心”
C.提高自身修养
D.提高自身地位,以达到“治人”
8




〖答案〗B查看答案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思想出自(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答案〗A查看答案
12.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C查看答案
13.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答案〗A查看答案
14.《学记》中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施教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
A.循序渐进
B.及时施教
C.启发诱导
D.教学相长
〖答案〗A查看答案
1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句话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什么特点?( )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辨证统一
〖答案〗C查看答案
16.《学记》中的“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指的是( )。
A.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的关系
B.主要学习内容和次要学习内容的关系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
〖答案〗A查看答案
17.诸子百家中,被称之为“显学”的是( )。
A.墨家
B.道家
C.农家
D.法家
〖答案〗A查看答案
18.“夏曰校,殷曰庠,周曰 序。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段话语出于哪部书?
9


( )
A.《论语》
B.《尚书》
C.《礼记》
D.《孟子》
〖答案〗D查看答案
19.诸子百家中,以重视逻辑思维训练著称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答案〗C查看答案
20.在下列四个阶层中,称之为“四民之首”的是( )。
A.农
B.工
C.商
D.士
〖答案〗D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浩然之气[复旦大学2003研]
答:浩然之气是指盛大刚直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指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般来说,
“气”多指人的意念或情绪,是不同于理智的心理因素。孟子 认为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
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纯由内心“集义所生”,不待 外求。后世理解为一
种崇高的道德情操的精神境界,孟子把养气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养气主 要是培
养意念和情感。孟子强调理智与情感的统一,认为理智清醒可以控制不健康的情绪情感,健
康的情绪情感可以帮助保持清醒的理智;相反,理智混乱很难保持健康的情绪情感,不健康
的情绪情感 也会扰乱正常的理智。
2.“化性起伪”[华中师大2005研]
答:“化性起伪”是荀子 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意为改造人们恶的天性而兴起人为的善。荀子
认为人生来就有种种情欲,如果放纵 人之性,必然会导致暴乱,因此他指出教育在人的发展
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愚、贫 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同时荀子又
把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他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 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又
指出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和经久 的学习,可以改
变人的本性。
3.率性发展[华中师大2005研]
答:率性发展 是关于个体发展的一种思想,《中庸》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
之谓教。”这是继承思孟 学派“性善论”的思想,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天赋之性是人的一
切行为的出发点。顺应和发扬这种 本性称作“道”,修明和推广这个道,就称作“教”。教育即
修道,而教育的作用则在于“率性”,尽量 把天赋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进而调节
人的日常言行和喜怒哀乐之发,以达到社会的和谐。
4.儒家八派
答:儒家八派指战国时期儒家分化而成的八个派别,又称“八儒”,《韩非子· 显学》:“孔墨之
后,儒分为八。”“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 儒,有
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子张即颛孙师,漆雕氏即漆雕开,为孔子弟子。10


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孟氏即孟轲,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孙氏 即荀况(又称孙卿),长
期讲学于稷下学宫。以上五派的代表人物是明确的,其余三派指谁,则尚难判定 。颜氏,或
曰当是颜渊,梁启超则说:“孔门颜氏有数人(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颜氏弟子共有八
人),最著者为颜渊。然颜渊先孔子卒,是否有弟子传其学,无可考,此文颜氏之儒不知出
谁何 也”。仲良氏亦无可考,或谓即陈良。《孟子·滕文公上》载:“陈良,楚产也。悦周公、
仲尼之道,北 学于中国。”乐正氏一说指曾子弟子乐正子春,一说指孟子弟子乐正克,八派
中影响最大者为“孟氏之儒 ”与“孙氏之儒”。
5.思孟学派
答:思孟学派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一个学派,“思孟”指子 思(孔子之孙孔伋)和孟轲,孟轲曾
受业于子思之门人。荀子评先秦诸子有“子思倡之,孟轲和之”之说 。《礼记》中的《中庸》
篇为子思遗著,阐发孔子的中庸之道。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喜 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倡天 赋
人性论,主张教育应循天性之自然,“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博学
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步骤,认为依此步骤坚持不懈,任何人都可
以获得修养的 “成功”。孟轲明确提出“性善”说,谓“仁义礼智”乃人心所固有,教育的作用即
在存心养性,使处于 萌芽状态的仁义礼智“四端”得到充分发展。相信教育有方,则“人皆可
以为尧舜”。宋代朱熹取《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编著《四书集注》,为从元代开始
科举考试之主要根据。明代更尊子思为“ 述圣”,孟子为“亚圣”,思孟学派因此被奉为儒学正
宗,影响深远。
三、简答题
1.简述墨家教育的特色。(全国统考2009研]
答:墨家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 百家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世称墨子,墨家之名从
创始人而得。墨家教育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以备担当治国利民的职责 。墨翟认为贤士或兼士是否
在位,对国家的治乱盛衰有决定性的影响。墨家所要培养的贤士或兼士,必须 具有“兼爱”
的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又是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
(2)教育内容
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及逻辑思维能力的 培养,还注重实用
技术的传习。更重要的是墨翟的教导不仅是坐而言,而且是起而行。
(3)教学思想
①墨家认为,以“亲知”及“闻知”中的“亲闻”为一切知识的根本,由于“ 亲知”往往只能知道一
部分,“传闻”又多不可靠, 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这对于
人们的认识事物,作了明确的分析。
②墨翟关于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与检查认识的正确性问题,还提出了有名的三表或三法。
墨子主 张用“本”、“原”、“用”三表法,就是上考历史,下察百姓耳目所实见实闻,再考察政
令的实际效果 是否对国家、百姓人民有利。
③墨家重视思维的发展,注意逻辑概念的启迪。为了与不同的学派或学者 论争,墨翟创立了
一些逻辑概念如“类”与“故”,应用类推和求故的思想方法进行论辩,以维护他的论 点。墨翟
重视逻辑思维,辩析名理,不仅运用于论辩,而且运用于教学。
④强调主动和创造的教育、教学方法。
2.简述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及历史意义。[东北师大2005研]
答:战国初年,墨家学派 创始人墨翟确定了一套有特色的教育内容,其中的科学和技术教育
表现出了鲜明的学派特色。
11


(1)墨子科技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以墨子为代 表的墨家学派的自然科学教育思想达到很高造诣,涉及到数学、光学、声学、
力学以及心理学等许多方面 :①墨家教科书《墨经》通过朴素的数学名词的定义与界说,
表达出丰富的数学概念,严密的逻辑推理和 深邃的数理哲学思想,达到相当高的水平。②
《墨经》对力学和机械学规律的探索已相当深入,它对力的 定义与现代力学定义有相通之处。
③光学是墨子科学教育中最出色的部分,墨家最早发现光的直线行进这 一基本光学原理,
由此探讨了一系列光学基本问题,并做了类似“小孔成像的实验”。
墨子的 实用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思想也有出色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器械制造,首先是战争攻防
器械,其次是生产器 械。
(2)墨子科技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墨家思想中最有价值、最有特色、最具有现实意义 的就是墨子首创的科技教育,它包括生产
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思想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思想。墨子科 技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在于:
①在自然科学教育思想方面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许多自然科学概 念虽不说都是首
创,但都被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一方面,通过定义的形式,使这些概念具有明确的规定性 ;
另一方面,这些概念已形成了一定的逻辑体系。第二,《墨子》所使用的主要自然科学概念,
几乎都有相应的定义,这说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了感性经验的范围,有
了明显的理论 性质。第三,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并未停留在单纯的现象记载上,而是在实验
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现象的 分析,从中找出本质联系,概括地反映出某一方面规律的一般原
理。
②在实用科学技术知识教 育思想方面,墨家学派作为先秦时期的显学,与其他学派相比,
最突出的特点是墨子及其门徒除了讲理论 ,还注重动手操作的技艺传授。这种教育思想使得
墨子所进行的科技教育,注重实用与实践,注重发展学 生思维,用逻辑思维来辨析明理,形
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逻辑学。
③在科技教育思想中的道德培 养因素方面,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
的传授,还表现在科技教育中对道德的培养上 。从实行“兼爱”的思想出发,墨子认为教育的
目的应该培养为义的“兼士”,即在社会分工合作的原则 下,各尽所能,在生产劳动中通过“交
相利”而达到“兼相爱”。
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有较高 的科学价值,其中不少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作为儒家教育
思想对立面出现的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教 育思想,包含有不少合理主张,尤其是其科学技术
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 与实行的。所有这一切都使墨家的教
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
3.“四书”指哪4种书?[复旦大学2001研]
答:“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的合称,其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1)《大学》和《中庸》都是 《礼记》中的篇章,《大学》提出了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任
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了一个完整而 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中庸》
的基本思想是发挥儒家折衷调和的思想,即中庸之道。《 论语》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
录,也记录着孔子门徒的言行,共二十篇,《孟子》是孟子门徒万章等 人对他的言行的记述。
(2)南宋朱熹撰成《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合称《四书章句
集注》简称《四书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南宋末年,用作教材,元代开始作为 科举考试
课目,并以朱熹集注为标准。
四书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有丰富的政 治、哲学和教育思想,对当今有很强
的借鉴意义。封建统治者把其作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一方面有利 于人们对它的学习,但
另一方面又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而且随着科举考试的日益形式化,许多士子不 仅经世致
12


用之学不能顾及,就是四书中的许多基本内容也没有 弄懂,四书逐渐失去了其本有的教育意
义。
4.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中山大学2004研]
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礼记》中的《大学》,它是儒家对
大学教育目的和为 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通常被称为实
现大学之道的“三纲领” 。
(1)含义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 明明德),再
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
步并且保持不变。
“明明德”,就是指把人天生的善性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人为学做人的第一 步。但是个人的完
善从来就不是儒家的目标,他们要求凡事都须由己及人,把个人自身的善转化为他人, 尤其
是民众的善,于是高一步的目标是“亲民”,即推己及人,使人们去其“旧染之污”,也臻于善的境界。大学教育的终级目标是“止于至善”,即每个人都应该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
从 “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是一个要求由低至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活动由自身
到他人以 至群体社会的过程,表现了很高的道德要求、较强的逻辑性和易解性、可行性:人
的“止于至善”需要“ 明明德”和“亲民”作铺垫,而唯有“止于至善”,“亲民”和“明明德”才能真正
得以实现。三纲领虽 是三步要求,但又是层层递进、浑然一体的整体要求,舍一不能完成其
他。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 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2)意义
“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止 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明德是立身立己,亲
民是爱人立人,止于至善是起心动念,利益一切众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止于至善”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最明确的概括和表述。 两千年的封建教育基本
上就是贯彻这一纲领,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一般国民的处世立命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5.《大学》在教育史上有什么意义?[复旦大学2003研]
答:《大学》是《礼记 》中的一篇,《礼记》是战国末至汉初儒家学者论述“礼”的著作汇编,
是儒家学派分化后又趋融合的产 物。《礼记》中有不少内容与教育有密切关系,还有一些篇
章是直接记述或论述教育的,《大学》就是其 中之一。自程朱之后,《大学》便从《礼记》中
分立出来,成为“四书”之一,宋元以后的封建教育都以 “四书”为基本教材。《大学》在教育
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提出了大学教育的纲领
《大学》中把大学教育的纲领概括为:“大学之道,在 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
目的在于“明明德”,就是使人们先天的善性得到明复和发扬,这 属于性善论的观点。善德既
明就要做“新民”,并且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所谓“至善”是指“为人君 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其实质就是“尽夫天理之极 ,而无一毫人
欲之私”,这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最明确的概括和表述,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
基本上就是贯彻这条纲领。
(2)《大学》确立了大学教育的程序
《大学》把大学 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这是根据大学教 育的纲领,完成修己治人的教育目的的一套完整程序或步骤。
按照儒家的观点,修己是治人的前提,治人 是修己的目的,这就是封建教育的实质。
在八条目中,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 为了修身,只有完成修身才能
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宋明理学和陆 王心学根据各自
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在教育上产生了两大派别。宋明理学主张格万物、知天理;陆王 心
13


学主张格吾心、知心性。一派强调读经书、道问学;一派强 调静省思、尊德性,两派主张对
教育发展影响极大,这成为研究宋明以后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问题。
6.儒家和道家教育观比较。[华中师大2003研]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使思 想战线空前活跃,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直接
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 局面。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最密
切的是儒、墨、道、法。儒家以孔、孟、荀和《礼记》为代表,道 家以老、庄和之后的稷下
黄老学派为代表。儒家和道家从各自不同的哲学观、世界观出发,形成了不同的 教育观。
(1)儒家教育观
儒家学者从人道观,从“仁”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
容:
①在教育的性质与作用方面,儒家教育观体现为强调教育与 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可分性,
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人格塑造方面的作用。其特别重视教育与社会政治、 经济的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在教育目的方面强调培养有助于社会稳定与 发展的德才兼备的治术之才,强调个体与社
会的和谐统一。儒家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具有两个明显的特 点,一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治术
之才;一是突出其伦理政治观。二者的有机结合,便体现为社会与个体的和 谐一致的大教育
观。
③在教育内容方面儒家强调以德育为本位,兼顾智育、体育和美育,道德 论与知识论的统
一,道德教育始终被置于儒家教育的首位,儒家教育内容主要是经学。
④在教 育教学方法方面儒家教育观体现为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主张“为仁由己”、“反
省内求”,注重学 、思、行相结合的道德修养方法,强调以道德修养方法含摄知识教学方法,
知识教学方法渗透道德修养方 法。一般认为,儒家教育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内反映了教育教学
的客观规律,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最具闪光点 的部分,是其精华所在。
(2)道家教育观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旨归,它的教育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教育作用方面,道家政治 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从而否定教育的社
会功能,主张通过无为不争来达到社会的和 谐与平衡。
②在教育目的方面,不同于儒家力求培养的为求获仁义而杀生舍生的君子,道家主张保存< br>人的朴素天性,把自然无为、物我两忘的“善人”,超凡脱俗、消遥自得的“真人”作为自己的
培 养目标。
③在教育内容方面,不同于儒家以《诗》、《书》、《礼》、《乐》、《春秋》等包括丰富社 会知
识的经书作为学习内容,道家在批判现实的政教文化和伦理原则的基础上,相应地在学习内
容中也抛弃了这些社会知识。道家认为,要使一个人按照自然去发展,就必须直接把握自然
本身及其本质 与规律,必须以“道”为中心。
不同于儒家把仁义礼智作为社会规范的具体的学习内容,道家所要“为 ”的“道”是不可用语言、
概念来把握的。这种道的规律即是自然无为的法则,“为道”的根本便是体验 这种法则,这构
成了道家教育的基本内容。道家也注重人的道德教育,但他们极力反对儒家的仁义忠孝礼 智
信的品德说,提出人应该遵循自然之道,也应无为,保持质朴的本质。
④在教育教学方法方 面,不同于儒家重视对经验知识的积累,道家重视的则是对经验事物
的逐步远离,由外向内,返回内心的 深观远照,排斥间接知识,强调的是一种思辨方式的直
观能力。道家强调的“贵师”、“用反”、“虚静 ”、“道观”等教育教学原则充满了辩证法的色彩。
四、论述题
1.荀况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价值何在?[华中师大2003研]
答:荀况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诸子思想的综合者,以唯物主义哲学观作为
14


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但这种唯物主义哲学观又是不彻底的,但总体来说其 是积极进步的,
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荀况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作为荀况教育思想理论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宇宙间存在着客观 规律。他批判地吸取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思想,否定了“主宰之天”和“意
志之天”,以“天地之变, 阴阳之化”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否定了鬼神怪异的存在,发
挥了无神论思想。他认为宇宙间存在着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天行有常,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并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的思 想。指出人对自然界不是顺从敬畏,而是
进行斗争,使天地万物为人所控制和利用,人定胜天。
②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荀子对唯物主义认识论有重要贡献,他抛弃了道家的不可知论,
肯定世界是 可以认识的。他认为人的认识器官包括感官和心两个部分,耳、目、口、鼻和形
体叫“五官”,各自接触 外界而得的感觉,这是“闻见之知”;心在体内,总管五官,它根据五
官接触外界所得的闻见之知进行审 察,以认识事物的真相,叫做“征知”。荀子肯定知识的来
源是感官接触外界,经过心的审查,分析异同 ,做出结论,才可谓真知,荀子把“行”作为检
验“知”的标准和“知”的最终目的。
不过荀 子有时过分强调“心”的作用,认为“心”似乎是绝对自主的。特别是他把“心”与“君”联
系起来,在 于强调“君”的作用,已经离开认识论的范畴,不得不与其认识论的其他命题发生
矛盾,而陷入主观唯心 主义。
③性恶论。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孔子说:“性相近也 ,
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相近”发展为“性善论”,荀子则强调“习相远”而发展为“性恶论”,他
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性善论与性恶论从本质上说都是唯心主义的,都是
用统 治阶级的道德来衡量善与恶。不过,荀子的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是有进步意义
的,在否定孟子的 “良知”、“良能”说上具有更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在教育理论上有更积极
的意义。
(2)荀子教育思想理论基础的价值
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对他的教育思想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①荀子从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认 识论和性恶论出发,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在
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首先,人的 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
习,同时又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 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
一方面他又看到人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 育和经久学习,
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把这种个人努力学习称为“积”“积靡”。同时他也很重视教育的社 会作用,
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②在教育目的和内容方 面,荀况认为教育的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
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 等各种治术人才,这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论述
起着奠基作用。荀子还非常重视乐教,他 认为音乐能促进人们关系的和谐,但他同时也强调
要提倡健康的音乐,抵制低级庸俗的音乐。
③在教学的主张方面,荀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不同于孟子的“内发”,他强调“外向”。
在学与思 的关系上,荀子则特别重视“学”,他认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利用自然,改
造自然。他把教学或 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
最终目标。孟子曾把学习解释为保 存和发扬先天固有的“善性”,荀子把学习解释为接触外界,
掌握知识,见诸行为,以美其身。
此外,他还提出了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等学习
方法。强调 学习要注意积累、专一,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偏概全,这些也深刻反映了他认
为教育教学要遵循一定规 律的思想。
15


总之,荀子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肯定了教育 在人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在教育作用、教
育目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非常精辟的论证,其中的宝 贵思想至今仍有巨大的启迪意
义。但我们也要看到荀子的教育主张最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且他提出的 性善论虽有一定
进步意义,但却是建立在肯定了“性”先天有善恶的唯心主义观点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 批判
地继承。
2.试评述儒家思想对我国教育思想传统的影响。
答: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战线空前活跃,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
的发展,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 争鸣的局面,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儒家思想是其中影响最大
并且与教育关系最密切的学说之一。
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虽然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确实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而
中国的传统 教育则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形成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儒家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
也对中国的现代化教育有 重要的影响。儒家思想对我国教育思想传统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高度重视教育
儒家文化的道德伦理性,决定了教育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教育对中国人的意
义和 价值,远远超出了功利性的范围。对个人而言,教育具有使一个人安身立命、被社会容
纳、体现自己人生 目的的价值;对家族而言,教育具有荫泽后代,荣耀门楣的意义;对社会
而言,教育具有使社会保持秩序 与发展的作用;对国家而言,具有保江山,稳天下的功能。
儒家文化正是始于教育,并通过教育的中介作 用,来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的延
续服务的。
(2)重世俗而轻神性
重 世俗而轻神性是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特质,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处即表现
出来的思维方法 上的第一个重大差异。中国教育思想传统注重在现实的社会中培养人,又主
张通过培养具有人伦精神的人 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服务,而不以超然处世的目的为教育
的宗旨,表现出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这种 积极入世的精神,使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忍辱负重,
顽强生存,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强烈的生存意识与生 活能力。
(3)重道德而轻功利
儒家是中国历史上最注重道德的学派,中国古代教育理念所 表现出来的重道德而轻功利的价
值观,表现在教育实践上,就是崇尚教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教育的实用价 值。这也是中国长
期以来重道德而轻功利的教育经济思想的原因所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对社会 经济
发展的能动作用。
(4)重政务而轻自然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中这种重政务而轻 自然的特质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格,从积极方面讲,它鼓
励人们介入社会的政治生活,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具 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国家的生死存
亡的关头能不畏缩退避,慷慨就义。从消极方面讲,由于过分强 调了教育所具有的治国安邦、
教化人民的政治作用,虽然在形式上抬高了教育的地位,但实际上却导致了 教育功能的“狭
窄化”,从而限制了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限制了生产技术的进步,也限制了自然科学与 生
产技术的教育
(5)重和谐而轻竞争
和谐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古 代儒家教育思想也贯穿着和谐的精神。重和谐而
轻竞争的价值取向,也对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育方式、方法 产生了一定影响,形成了注重自我
教育和道德反省的传统。如孔子就把能否自觉反省自己作为区别君子与 小人的标志。孟子则
把自我教育与道德反省称为“求放心” ,认为做学问的要旨就是不要舍弃义的必由 之路,放
失“仁”的固有善心,反求诸自身,恢复自然的善德。这种自我教育与道德反省的方法,被宋< br>16


明理学家发展为体系化、程序化的教条如“存养”、“省察”、 “慎独”等,形成了中国古代儒家
教育理念的内向化的特点。
(6)重整体而轻个体
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道德、重和谐中庸、重世俗政务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其教育理念的整体
倾向。儒家 教育的理念将国家、民族、家族、家庭的利益放在前面,而将个人利益放于末尾,
非常强调整体性。 < br>重整体而轻个体的价值取向,对于教育人民讲求国家与民族的整体利益,强化民族的凝聚力,
以及 培养学生的整体系统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家长主义、
主权主义,甚至 专制主义,压抑、约束了人的个性与能动性。这种价值取向既能塑造出虚怀
若谷、尊敬师长、热爱集体的 高尚品质,也可能会培养出谨小慎微、阳奉阴违、自卑自抑的
消极的人格特征。
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
A.南京市
B.北京市
C.洛阳市
D.成都市
〖答案〗D查看答案
2.“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周文王
D.唐太宗
〖答案〗A查看答案
3.初步建立学校系统——官学和私学是在( )。
A.汉代
B.南北朝
C.西周
D.两晋
〖答案〗A查看答案
4.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答案〗B查看答案
5.“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 )出现的。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答案〗B查看答案
6.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 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
17


( )。
A.墨翟
B.孟轲
C.王充
D.韩愈
〖答案〗C查看答案
7.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答案〗B查看答案
8.视学成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开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魏国
〖答案〗B查看答案
9.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
A.董仲舒
B.韩愈
C.朱熹
D.王守仁
〖答案〗A查看答案
10.封建社会地方官学何时开始设立?( )
A.秦代
B.西汉
C.东汉
D.魏晋
〖答案〗B查看答案
11.太学始建于何时?( )
A.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
B.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
C.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
D.东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
〖答案〗A查看答案
12.什么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太学的成立?( )
A.五经博士
B.视学制度
C.博士弟子制
D.察举制
〖答案〗C查看答案
13.一经师的学说已“立于学官”,设立了博士,那么他的经说即称(
A.家法
18

。 )


B.师法
C.经学
D.经典
〖答案〗B查看答案
14.(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
A.太学
B.鸿都门学
C.四姓小侯学
D.蒙学
〖答案〗B查看答案
15.汉代察举制实施时,在郡国推荐的是( )。
A.进士
B.秀才
C.孝廉
D.举人
〖答案〗C查看答案

16.汉代察举制中,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叫做( )。
A.常科
B.制科
C.射科
D.特科
〖答案〗D查看答案
17.下列教育家中,谁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 )
A.董仲舒
B.李斯
C.公孙弘
D.王充
〖答案〗D查看答案
18.对于先秦儒家学者所概括出的五种人伦关系,董仲舒最为强调的三种是( )。
A.君臣、父子、兄弟
B.君臣、父子、夫妇
C.君臣、父子、朋友
D.父子、兄弟、夫妇
〖答案〗B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鸿都门学[北师大2011研;北大2004研;南京大学2003研]
答:鸿都门学创 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
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 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规模曾发展到千人以上。鸿都门学的创办是
统治集团内部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在教 育上的反映,同时也与汉灵帝的个人爱好有密切关系。
由于汉末宦官集团政治势力的膨胀,太学生站在官 僚集团一边与宦官集团展开斗争。宦官集
团便投汉灵帝所好,怂恿灵帝办鸿都门学,利用教育培养拥护自 己的知识分子。鸿都门学的
学生由地方长官或朝中三公举荐,大多在政治和爱好上与汉灵帝相投合。学校 专以尺牍、辞
赋、字画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内容,毕业后多封以高官厚禄。因此,它受到官僚集团的猛烈抨
19


击。鸿都门学的学生在政治上代表宦官集团的利益,但鸿都门 学本身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
义。首先,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 画作为教育内容,
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型形式,为 后代
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2.次相授业法[华中师大2003研]
答:次相授业法是汉代私学所采用的一种转相授受的 教学方法,汉代高等私学一般称“精舍”、
“精庐”。汉代高等私学经师身份大致有二:一是官吏兼经师 ,所谓“居官教授”;二是经学专
门家,所谓“隐居教授”,经师们的教学风度颇有不同,生徒身份也有 区别,有及门弟子和著
录弟子之分。及门弟子,指亲自到精舍,向经师问学,直接从师受教的学生;著录 弟子,是
列名某一经师门下,有师弟子之名份,但不必亲自来受业,没有授受经学之实的学生。史书记载,有的经师门下,著录弟子达数千人或万余人。即使是及门弟子,人数若太多,经师也
不得不采 用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办法,使弟子次相授业。这种弟子间转相授受的办法,
非常流行,形成了以 名儒讲诵为主、弟子们转相授受为辅的教学方法,由此可以说汉代的私
学教学还是个别教授。
3.汉代太学[复旦大学2005研]
答:汉代太学是汉代设在京师的中央官学。为了培养和 选拔精通儒经并能“尊王明伦”的治术
人才,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定儒于一尊,于建元 五年,即前136年在长安
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即前124年置博士弟子。西汉博士以名流 升任,东汉须经
过考试,弟子入学,一由太常于京师地方直接挑选“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一由郡 国选
送“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者。汉代太学没有规定修业年限,只要通
过了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汉武帝时一年一考,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太学作为汉代的最高
学府,统治 者十分重视,形成了视学的传统。
4.焚书坑儒
答:焚书坑儒是秦代统制文化学术、镇压知 识分子的事件。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博
士淳于越抨击秦不师古,而废分封之举。丞相李斯予以 驳斥,认为古今异治,三代之事不是
法。进而建议: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所有《诗》、《 书》及诸子百家书,一律
上交守尉焚毁,惟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除外。此议获准,于是民间所藏书籍多 被付之一炬。
次年,有侯生与卢生相与攻击秦始皇,后逃亡,始皇闻之大怒,使御史拿问诸生,将其中犯
禁的四百六十余名方士及儒士坑于咸阳,并告之天下。后世多认为这是秦代暴政的一条主要
罪证 。
5.文翁兴学
答:文翁兴学是西汉最早兴办地方官学之举。文翁自景帝末为蜀郡(今四川 )太守,及武帝
设五经博士,因感蜀地偏僻,有蛮夷风,欲激励后进,乃从郡县小吏中,选拔张叔等开明 有
材者十余人,派遣至京师,受业于博士,或学习律令。减省太守府私人用度,购置土产馈赠
博 士。数年后,蜀生学成还归,皆予重用,并向朝廷荐举,有官至郡守、刺史者。又兴建官
学于成都市中, 招收郡治以外四郊属县子弟。学生均免除徭役。其才学高者补为郡、县属吏,
次等的亦可获孝悌力田的荣 誉称号而享受种种优待。平时常选学生至官衙,就便座协理政务。
每出行巡视各属县,多以诸生中明经学 、有德行者为随从,使之出入于官府内外,传送教令。
吏民见诸生荣耀显达,争欲为之,至有不惜出重金 以求入学为弟子者。蜀地于是教化大行,
形成好文雅的习俗风尚,集于京师的学者之多,亦不亚于文化先 进地区。武帝令天下郡国皆
立学校,即为文翁兴学的推广。蜀民为其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唐代,其 祠堂尚在成都
城内。
6.经今古文之争
答:经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儒家经学两大派在学术和争立学官问题上的争论。一派所依经籍为
20


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故称经今文学;另一派所依经籍据称为发掘出的先秦 古文字本,故
称经古文学。两派所据经籍,不仅书写字体和字句篇章不同,在治经观点方法和传经学统宗
派上亦不同。经今文学师传严守师法家法,重在探索经籍的“微言大义”,为汉政权服务。经
古 文学重在训诂考索经籍文字典故。前者把持西汉太学,先后立博士14家,后者多在民间
传授。西汉末年 ,刘歆议立经古文学官,招致经今文学博士激烈反对,两派之争自此开始。
新莽时和东汉初,经古文学几 度跻身博士之位,亦均未能成为官方显学,但在学术上则逐渐
居于上风。东汉末年,郑玄不守经今古文的 家法,博学多闻,以经古文学为主干,并吸收经
今文学某些观点而遍注群经,参互各说,以成一家之言,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学的统一,经
今古文之争遂告一段落。
7.设科射策
答:由于 太学里没有严格的授课和年级制度,考试作为一种督促、检查学生学习,衡量学生
文化程度的手段尤受重 视。太学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策”是指教师(主考)
所出的试题。“射”是以射箭 的过程来形象描写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回答过程,正 “科”即是
教师(主考)用以评定学生成绩的等级 标记,从优到劣依次分为甲科、乙科(有时也细分为甲、
乙、丙三科或上第、中第、下第等)。学生所取 得的实际等级是授官的依据,通常甲科(上第)
为郎中,乙科(中第)为太子舍人,丙科(下第)为文学 掌故。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学考试的年
限和设科的标准有所变更,西汉一年一试,东汉则基本上两年一试 。设科标准最后则完全以
通经多少为依据。学生通过考试取得一定的科品,获得相应的官职后,仍可以参 加下届考试,
以获得更高的等级和官品。太学以此鼓励士人博通儒家的“五经”。
三、简答题
1.“教,政之本也;狱之末也”表达董仲舒什么教育思想?[中山大学2004研]
答:“ 教,政之本也;狱之末也”是汉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的论述,表达了他重视儒家
学说,强调儒家道 德教育的思想。
(1)“教,政之本也;狱之末也”。政教即德教,是软的一手;狱即刑罚,是硬的一 手。两
手软硬兼施,本末并用、缺一不可,但又非平均用力,而是德主刑辅,共同服务于政,充当
政的工具。
(2)董仲舒强调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他几乎把一个国家的治乱兴废都归之于礼乐教 化。
他强调政治上首要的事情就是“德教”。王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化。他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指出要用“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对人民加强思想统治,使他们自觉地听从地主阶级的剥削
和奴役 ,达到“变民风,化民俗”、“万民正”的目的。他认为如果不在政治统治中强调教育的
作用,民众就会 为了追求利益,铤而走险,便会形成如同洪水一样的灾难。教育就是要起到
提防社会“奸邪”的作用。
2.王充对学习有哪五点重要论述?[复旦大学2002研]
答:王充是东汉的哲学家与教育家,他关于学习有非常精辟而独到的论述,值得后世借鉴。
( 1)重视学习的作用。王充提出了“在化而不在性”的观点,重视学习与教育的作用。他肯
定性可以变化 ,人性善可变性恶,恶也可变善,重要的是教育。
(2)确定鸿儒为学习的目标。王充把鸿儒作为学习 的目标。鸿儒博古通今,又能著书立说,
是社会的有用之才。他认为当时经学教育之下的“章句之生”对 社会没有用处。
(3)重视知识的力量。王充反对先验论。他反对认为圣人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说 法。
他认为人只有经过学习,拥有知识才有力量。
(4)教学过程分为见闻为和开心意。王充 认为教学过程应包括“见闻为”的感性阶段和“开心
意”的理性阶段。前者指学生要通过所闻所见来获得 感性知识;后者指要把感性知识加以深
化提高。
(5)以“效验”来考查学习效果。王充的“ 效验”是以实际效果来检查知识真伪的论证功夫。
21


他认为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
3.简述独尊儒术政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中山大学2006研]
答:“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是汉武帝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的专
制政策,这一政策由董仲舒提出,被 汉武帝采纳施行。从此,儒学取得了唯我独尊的地位,
并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独尊儒术政策的内容
董仲舒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主张。他前后三次回
答汉武帝的策问,提出三条建议:
①“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董仲舒站在儒家立场上,从《春秋》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
了儒学在封建统治中应居独一无二的统治地 位。
②兴太学以养士。这是为了保证封建国家在统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同时改变统治人才短
缺的局面。实际上,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
促进儒学独尊 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重视选举,任贤使能。针对汉初人才选拔和使用中的弊端,董仲舒提出了加强选举 、合
理任用人才的主张。这些对于促进儒学确立独尊地位也有一定的作用。
(2)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
董仲舒这三项建议被采纳,汉武帝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设立五经博士。“五经”即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种经典。原来设
立 的传记、诸子等博士则因历久不置而废。于是,就迈出了独尊儒术的第一步。
②开设太学。元朔五年(前124年),太学正式设立,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生。
③ 察举制的 完全确立。作为两汉仕进制度主体的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察举发展为
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途径, 其得以真正确立在两汉仕进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则是在武帝时期。
(3)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汉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但对汉代的教育,而且
对汉以后整 个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无论对
养士还是选士均有极大 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
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 。其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①积极影响:
第一,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 ,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
并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培养人才,选拔 人才,对人民加强思想教化。在这个政策指导下,儒
经受到了极大的尊崇,并有了广泛的传播。经学的昌 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学
目的、内容及教材空前地统一起来,学校教育基本上成了经学的教 育。这是汉代教育的重要
特点,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独尊儒术政 策不仅有利于巩固集权主义的统治,还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稳定。可见,
在当时的条件下,儒家学说思 想较为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
②消极影响:
第一,儒学占据正统思想地位,必然黯淡了 其他学派的光芒,久而久之,原本一些很有特色
的思维方式不仅不得光大,甚而渐渐失传,大大压缩了中 国人的哲学思维空间。
第二,独尊儒术使得士人都将精力投注于儒学,最终使儒学越来越精致,但其衍 生的条框束
缚也越来越多,这种文化因成熟过度而走向了极度保守,使中国在向近代科学迈进时步履艰< br>难。
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我国律学设置始于( )。
22


A.西晋
B.曹魏
C.东晋
D.北魏
〖答案〗B查看答案
2.“总明观”设置于南朝( )。
A.宋
B.齐
C.梁
D.陈
〖答案〗A查看答案
3.《颜氏家训》是由( )写的。
A.颜之推
B.颜渊
C.颜元
D.颜真卿
〖答案〗A查看答案
4.中国教育史上于太学之外别立国子学始于( )。
A.汉
B.西晋
C.南朝
D.唐朝
〖答案〗B查看答案
5.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 )。
A.鸿都门学
B.宫邸学
C.四门学
D.国子学
〖答案〗D查看答案
6.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是( )。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养士求贤
〖答案〗C查看答案
7.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在学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设学,设立( )。
A.玄儒文史四馆
B.玄儒律算四馆
C.文史律算四馆
D.文史书算四馆
〖答案〗A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五经课试法(华中师大2004研)
答:五经课试法是魏文帝时期制定的考试办法,由东 汉的“二年试经”发展而来。规定初入学
23


者称为门人(即预备 生);学满两年并考试能通一经者称作弟子(即正式生),不通者罢遣;弟
子学满两年考试通二经者,可 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未能通过考试者,可随下班补考,补考通
二经者,亦得为文学掌故;文学掌故满两年 并能通三经者,擢其高第为太子舍人,不得第者,
也听随下次复试,复试通过者亦为太子舍人;太子舍人 满两年并试通四经者,擢其高第为郎
中,未及格者,亦随下次复试,复试通过者亦为郎中;郎中满两年并 能通五经者,擢其高第
而随才叙用,不通者亦听再试,试通亦叙用。
2.九品中正制(华中师大2003研)
答: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魏晋 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乡亭里地方组织
遭受破坏,致使汉代以来的“察举”推荐制度难以实行。这时豪强 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
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曹丕即帝位之后,听从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行“九 品中正制”:设
置大小中正官,品第人物,依家世和才德区分为高下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 中、
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任官授爵的根据,然后再按品授官,实际上承认了门阀世族
集团的特权。后门阀世族集团势力逐渐走向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抬头并不断扩大,他们在
掌握经济实力 的基础上要求参与政治,分享政治权利,于是九品中正制在对门第出身的要求
方面不断放松,而对考试的 要求方面却越来越严。九品中正制到隋文帝时开始废除,代以科
举考试制度。
三、简答题
颜之推教育思想的特色。
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围绕如何加强 士大夫子弟的教育而展
开,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家庭教育
①教育要及早进行。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
幼儿 教起,越早越好,不要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期。幼年时期性情纯洁,未染恶习,比较容易
接受影响,塑造的 可能性较大,所以说早期教育效果最佳。
②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他强调教子要严,反对溺爱偏 爱,主张对子女爱得其所,爱
得其法,把爱护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他认为把慈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勤于督训,子
女才能成器。
③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他很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 影响,告诫子弟要“慎交游”,
要求审慎地看待子女左右的人,以防导入歧途。
④重视家 庭的语言教育。他认为从小学好语言很重要,父母对儿童学习正确的语言负有
重要的责任,指导儿童学习 语言应注意规范,重视通用语言,而不应强调方言。
(2)注重士大夫教育,主张“实学”
①揭露士大夫教育的腐朽空泛。颜之推揭露士族子弟依仗门第高贵,游手好闲,不学无术,
庸碌无能, 知识浅薄,体质衰弱,既不从事劳动,又不肯学习。他认为当时士大夫教育严重
脱离实际,培养的人缺乏 任事的实际能力。他对这种腐朽空泛教育的批判切中时弊,在中国
古代教育史上很有影响。
② 主张“实学”。颜之推提出“实学”的教育,以代替士大夫腐朽空泛的教育。他主张培养国家
实际有用的 人才。他的“实学”教育内容,除强调读儒家《五经》外还主张兼及“百家之书”,
并要求广泛接触社会 实际生活,应学习农、工、商、琴、棋、射、投壶等以及农业生产知识。
他主张广积生活经验、注重经世 致用知识的见解,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3)重视学习态度和方法
①虚心。颜之推认为学 习目的是“多智明达”,“所以求益”,补自己的不足。他提倡虚心务实,
博学广师,反对骄傲自大,目 中无人。
②惜时。他认为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应该珍惜时光。年幼“固须早教”,少年也不可“失机” ,
24


但如果早年失学,“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历史上有许多 人,都是晚学而获得成就的,不可
“以老废学”。他提倡刻苦钻研,赞扬了许多惜时苦学而有成就的人。
③眼学。他认为学习上最重要的是“眼学”,即亲眼直接观察获得知识。他对专靠耳闻而
得 来的学问持怀疑态度,认为耳闻未实,眼见为真。他反对士大夫那种道听途说的学风。
④勤勉。他 强调学习要勤勉努力,认为即使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可以达到精通
和熟练的程度。他认为只有勤 勉,才能“博学”;只有勤勉,才能对知识“皆欲根寻,得其原
本”。他这种主张寻根究源、反对不求甚 解的思想是有价值的。
⑤切磋。他推崇《尚书》中的“好问则裕”和《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 孤陋而寡闻”的
说法,提倡在师友之间相互切磋,切不可“闭门读书,师心自是”。他认为在学习上好问 求教,
与良师益友共同研究切磋,相互起明,能较快地增进知识而避免错误。
6.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六学二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
A.隋代
B.宋代
C.唐代
D.汉代
〖答案〗C查看答案
2.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始于( )。
A.梁武帝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答案〗C查看答案
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
〖答案〗C查看答案
4.“重振儒术”是哪朝的文教政策?( )
A.汉朝
B.魏晋
C.唐代
D.元朝
〖答案〗C查看答案
5.唐朝科举考试方法中的策问是从( )射策发展而来的。
A.西汉
B.魏晋
C.隋朝
D.东汉
〖答案〗A查看答案
6.诗赋考试始于( )。
A.西汉
25


B.魏晋
C.隋朝
D.唐朝
〖答案〗D查看答案
7.唐朝时,各级学校统一的教材叫做( )。
A.三经新义
B.六经
C.四书五经
D.五经正义
〖答案〗D查看答案
8.隋唐时期设立了专门管理教育的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是(
A.国子寺
B.国子学
C.国子监
D.太学
〖答案〗C查看答案
9.下列学校中,不属于六学的是( )。
A.律学
B.算学
C.书学
D.医学
〖答案〗D查看答案
10.科举制度是由( )设立的。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答案〗B查看答案
11.科举制考试中,生源来自中央和地方官学的考生被称作(
A.生徒
B.诸生
C.乡贡
D.弟子
〖答案〗A查看答案
12.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中,除了进士之外,学子比较热衷的是(
A.明法
B.明字
C.明算
D.明经
〖答案〗D查看答案
13.下列不属于唐朝科举考试方法的是( )。
A.帖经
B.墨义
C.时务策
26

)。

)。



D.诗赋
〖答案〗C查看答案
14.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
A.帖经
B.策论
C.诗赋
D.经义
〖答案〗B查看答案
15.韩愈所说的性三品中,( )的人不适合于接受教育。
A.上品
B.中品
C.下品
D.次品
〖答案〗C查看答案
16.与韩愈的“文以载道”相呼应,共同推动古文运动的开展的是( )。
A.欧阳修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陈子昂
〖答案〗C查看答案
17.唐朝时期,从哪个国家引进了佛学?( )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波斯
〖答案〗B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六学二馆
答:六学二馆是唐代中央官学的简称。六学指国子监所属的国子学、太学、四门 学、书学、
算学和律学。二馆指门下省所属的弘文馆和置于东宫的崇文馆。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 br>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
三学似 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
此外,唐还设有崇文 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
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 位一体的场所。
2.制举
答:制举是皇帝亲诏临时设置的唯策取士的制度,经历了沿袭传统 的问对口试到定型为分科
笔试的演变过程,于高宗显庆时完全纳入科举取士体制。制举考录程序较简单, 一般不定期,
由皇帝临时决定考试科目,应考者自举或被举到京师,在殿庭直接参加考试,登科者可立即
授官。唐代制举考试的方式,有别于科举取士的其他考试,凸显了选拔非常人才的广泛性和
特殊 性。唐代制举既是整个科举取士体制的一部分,又自成相对独立的系统,皇帝亲临主考、
唯令试策和举选 合一,乃是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三、简答题
1.韩愈的《师说》提出了哪些主要教育观点?[北师大2003研,大连理工大学2004研]
答: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学说,提出以儒
27


家的“道统”来对抗佛老的“法统”。韩愈提倡师道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为保 卫儒家的道统而斗
争,为了提倡师道,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其中对教师的任务、师与道、道与业、师 与生
的关系都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1)在关于教师的任务的论述中,韩愈提出“古之学者必 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
惑也”的著名论断。教师这三项基本任务是紧密相连的,重在传道,授 业是为传道服务的,
古文、六经之文只不过是载道的工具,而传道又是通过授业完成的。这体现了“存师 卫道”
的儒家传统的基本精神,把“传道”当作首要任务,把“授业”当作第二任务,把“解惑”提到应
有的地位,这样排列顺序是明确的。
(2)在师与道的关系上,韩愈分析的“师”与“道”之 间的辩证关系也是合理的,指出“道之所
存,师之所存”,师与道密切结合,不可分离。学生“从师”, 就是从师的“道”,传道必有师,
卫道必先向师学习,尊重了师道就可以卫道了。为师是“传道”的,如 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
能成其为师了。
(3)在道与业的关系上,韩愈指出“道”是儒家的 道统和基本精神,“业”是儒家经书,是载“道”
的工具,二者之间,“道”为重,“业”次之,“道” 为先,“业”在后,“道”通过“业”来体现,“业”
是为“道”服务的。如果教师只是“习其句读”而 不传道,那么是“小学而大遗”了,即因“小”而
失“大”,忘记了根本任务。
(4)在师与 生的关系方面,韩愈提出谁先掌握了“道”,懂得了“业”,谁就是教师,教师不
应受什么年龄、地位、 资格等限制。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观点。 这反映了道德知识积累和教学的客观规律,即闻“道”在先,
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业”,以“知 ”教“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总之,韩愈关于教师的任务、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的关系 等问题的阐述包含了朴素辩证
法的因素。提出教师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暗 示教师既要起主
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这些见解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而且对当 前
的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2.我国隋代采用何种方式集中选士大权?有何特点?[武汉大学2002研]
答:(1)我 国隋代采用了科举考试制度也就是采取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
的九品中正制,集中了选 士大权,巩固了中央的统治。
(2)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隋代采用 科举制是为了革除汉代以来的选官制度的弊端,使之更加符合中央集权的需要。
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比秦 汉又有加强,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既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加
强,又不利于合乎要求的人才的选择和 任用,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
新型的选官制度来替代它,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 ,采用考试的办法,终于以分科举人取
代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②隋朝科举 考试制度开创了开科考试的方式。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定十科举人的科目,
大业五年(609)又 将十科减为四科,分科考试选拔士人的旨意越来越明确,其中仍有“文才
美秀”科,即进士科,进士科以 考试策问为主,一般把隋炀帝创设的进士科作为科举考试制
度正式产生的标志。开科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 准专凭试卷,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
所谓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主要的依据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虽也含
有考试,但是以推荐察举为主,而隋以后的科举则以考试为主。隋代以前 是察举,隋代以后
是考试,这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大分界线。
③隋朝的科举制未能发挥出 应有的作用。由于国运短暂,加上隋朝统治者多好佛老而不尚
儒术,所以也不是很重视科举取士。因此科 举考试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直到唐代
才将科举制度发扬光大。
科举考试制度的开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世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
28


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科举考试毕竟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标 准,它轻门第,
重才学,任人唯贤。这在中国古代选士制度上确实是一次变革,是一个进步。科举制度为 以
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维持了1300年之久。
四、论述题
1.试从文教政策的视角谈谈唐代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南京大学2004研]
答: 唐代是我国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的再建和高度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封建教育进一步发展
和完善时期,唐代 的文教政策深刻体现了唐代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1)唐代的文教政策
唐代实 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为了巩固政权,加强控制,儒家思想又成了维护这个制度的主
要统治思想。唐代的 统治者选择儒学作为封建统治的主要思想工具,从儒学中寻求制度、方
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在这种政治 思想的指导下,唐代实行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尊孔。为 了提高儒学的地位,唐高祖武德二年就在国子监立周公孔庙各一所,四时致祭。
唐太宗贞观二年,置周公 祠,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孔子为
文宣王,把孔子捧上帝位,并赠孔门弟 子数十人为公、候、伯。贞观以后全国学校无不遍设
孔子牌位,从此官学就沿袭成习,尊孔以确立思想权 威。
②提高儒士地位。唐太宗未即帝位时,就召名儒房玄龄、魏征、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
共议天下大事。即位以后又置弘文馆,精选天下儒士虞世南、姚思廉等,各以本官兼学士,
常与他们讲论 经义、商略政事,确立了“偃武修文”的指导思想。十四年诏前代通儒子孙,特
加引擢,唐玄宗时在秦坑 儒的地方为遭难的几百儒生立祠宇,以示重儒,同时提高儒士的地
位,以掌握儒术为用人标准。
③皇帝亲临国学观释奠。唐高祖武德七年,幸国子学,亲临释奠,引道士、沙门与博士杂
相驳难。唐太 宗屡次到大学观释奠,贞观十四年,亲率百官至国学,命祭酒孔颖达讲《孝经》,
对祭酒、博士及优等生 分别赐帛。唐代宗自称“尤重儒学“,到国子学释奠,宰相以下的大官
和六军军将都去听讲。这些都表明 唐王朝对学校教育的重视,鼓励师生积极向学,为封建主
效忠。
④重视儒经的整理和研究。唐 太宗命国子祭酒孔颖达等撰定《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以
统制思想。《五经》是儒家全部政治、哲学 、道德思想的集中体现。由于西汉末儒家经典的
繁琐和谶纬神学的盛行,以及魏晋南北朝玄学的要求,必 须重振儒术,对儒经加以整理和统
一。《五经正义》的撰定与颁布标志着儒家经典的统一,儒家思想又居 正统地位,成为统治
阶级有力的统治工具。撰定《五经正义》对于教育和选士也有重要作用,自此教育思 想、教
育内容又趋于统一,科举取士以儒经为准。
唐代的文教政策除了重振儒术之外,还提倡 佛教和道教,即以崇儒尊孔为基本,以佛道两教
为辅助手段。佛教对唐代的教育和学术思想的影响也很大 ,虽然它并未专立学校或设置科举。
为了提高道教地位,唐代还开设了崇玄学,置博士,助教各一人,学 生百人,还立了道举,
加试《老子》。
(2)唐代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唐代文教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深刻反映了唐代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唐代的政治
经济发展制约 着文化教育的进步,同时文化教育又推动了唐代政治经济的发展。
①唐代的政治经济制约着文化教育的 发展,文化教育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
文化教育的进步与完善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政治稳 定的基础上。
唐代结束了五代十国诸侯割据、战乱不断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封建王朝的统一,中央集权 得
到了巩固与发展,强化的中央集权、安定的政治局面是文化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中央
统 治的加强,不仅有助于对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有效地规划,也有助于全国形成比较系
29


统的文化教育体制,有助于学校各项制度、学校行政管理和各项措施的健全,有助于教育 教
学内容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唐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生产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文 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
础。学校的建立、教师的选聘、考试的举行,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社会 经济的发展制
约着文化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进步。
②唐代的文化教育推动政治经济的发 展,文化教育的发展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但
教育自身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反过来又可以对社会 政治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
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出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推动 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进步。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通过教育能造就出符合统治阶级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思想 意识的人才,
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通过文化教育,还能宣传统治阶级的政治纲领、方针、路线和政策,
起到影响大众舆论的作用。唐代采取重视儒术的文教政策,正是为了有力地巩固自身的统治,
推 动经济的发展。
2.从《师说》看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复旦大学2001研]
答:唐代教 育家韩愈针对当时社会中学生不重师道、“耻学于师”,教师也起不到传道卫道作
用的现象,写了著名的 《师说》,提倡师道。《师说》的基本精神在于“存师卫道”。在《师说》
中,韩愈把教师的职责规定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从师与道的关系看教师的职责
韩愈认为师是“ 传道”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为教师。传道须有师,卫道
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 重了师道就可以卫道了。他强调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
学生从师,就是从师的“道”。他指出 不论年龄与地位,只要他有“道”,皆可师之。这就是他
关于师与道的见解:强调“师道”,“存师卫道 ”。
(2)从道与业的关系看教师的职责
①韩愈所谓“道”,是指儒家道统;所谓“业”, 是指古文六艺之业。“道”是儒家基本思想基本
精神;“业”是载“道”的工具。“道”与“业”二者之 中,“道”为重,“业”为次。韩愈认为教师的首
要任务是“传道”,次要任务是“授业”。“道”在先 ,“业”在后,“道”比“业”更重要,而“业”是为
了“道”而服务的。
②“传道”和“授 业”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有许多疑惑之处需要教师
去解释。“解惑”就是教师 的第三个任务。“解惑”是解释“道”与“业”中的“惑”,并不是离开“道”
与“业”去解其他无关的 “惑”。韩愈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指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以“传道”
为主体,“传道”又离不开“授 业”,把“解惑”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很有意义。
(3)从师与生的关系看教师的职责
①韩 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与“授业”。因此,师生的关系,就以“道”与“业”来衡量。
谁先有 “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
限制。韩愈提出 了道德知识积累和教学的客观规律: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
“业”,以“知”教“不 知”。这句话冲破了汉代重师法家法的旧框框,解除了“弟子必不如师”、“师
必贤于弟子”的旧教条, 提出了为师的新标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韩愈的为师的新标准还包含有“不耻相师”, 即“相互为师”的观念,提倡向更多的人学习,
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向比自己有长处的人包括自己的学 生在内的人学习。含有“能者为师”
和“教学相长”的意思,比《学记》所提出的“教学相长”又进一步 :一方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
作用;另一方面又明确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新思想 。
总之,韩愈提出了教师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他暗示了教师既
要起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这些卓越的见解,不但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
的教育思想而 且对今天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师的职责、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
教师与学生等关系也具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30


7.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升舍”制度是( )创立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B查看答案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答案〗B查看答案
3.“学田”制度是在( )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答案〗B查看答案
4.“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B查看答案
5.《白鹿洞书院揭示》是( )制定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答案〗D查看答案
6.程朱理学控制科举和学校始于( )。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B查看答案
7.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
A.韩愈
B.朱熹
C.王安石
D.王守仁
〖答案〗C查看答案
31

)提出的。


8.下列关于“苏湖教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苏湖教法是世界 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北宋崇宁兴
学中得到推广,对中国古代教育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苏湖教法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讲学时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
C.经义斋 学习六经经义,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学习一些应用学科,属“达用”之学,
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 人才
D.学生可主治一科,兼治他科
〖答案〗A查看答案
9.王安石实施变法时,所主持的兴学称为( )。
A.庆历兴学
B.熙宁兴学
C.崇宁兴学
D.中兴兴学
〖答案〗B查看答案
10.熙宁兴学时,作为中央地方官学统一教材的是(
A.六经
B.五经正义
C.三经新义
D.四书五经
〖答案〗C查看答案
11.在王安石创立的“三舍法中”,生员初入学时进入(
A.外舍
B.内舍
C.上舍
D.中舍
〖答案〗A查看答案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崇宁兴学措施的是( )。
A.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B.以学校取代科举取士
C.添设专门学校
D.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答案〗D查看答案
13.书院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B查看答案
14.宋代书院发展中,在学术争辩和讨论中创立了(
A.讲会
B.会盟
C.会讲
D.研讨
〖答案〗A查看答案
32

)。
)。
)制度。



15.下列蒙学教材中,不适合于儿童识字教学的是( )。
A.《三字经》
B.《训蒙篇》
C.《百家姓》
D.《千字文》
〖答案〗B查看答案
16.在朱熹的教育阶段分类中,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的是( )
阶段。
A.幼儿教育
B.小学教育
C.中学教育
D.大学教育
〖答案〗B查看答案
17.朱熹根据儒家经典,编撰了一本书籍是( )。
A.《五经正义》
B.《三经新义》
C.《论语释注》
D.《四书集注》
〖答案〗D查看答案
18.下列不属于朱子读书法的是( )。
A.联系实际
B.虚心涵泳
C.切己体察
D.熟读精思
〖答案〗A查看答案
19.下列书院中,不属于北宋著名书院的是( )。
A.石鼓书院
B.嵩阳书院
C.岳麓书院
D.象山书院
〖答案〗D查看答案
20.熙宁兴学中,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帖经
B.策问
C.诗赋
D.墨义
〖答案〗B查看答案
21.在苏湖教法分斋教学中,仍然注重传统经学学习的是(
A.经义斋
B.治事斋
C.体用斋
D.儒经斋
〖答案〗A查看答案
22.下列传统蒙学教材中,重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是(
33


)。


A.《蒙求》
B.《名物蒙求》
C.《童蒙须知》
D.《三字经》
〖答案〗C查看答案
23.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 )。
A.分斋教学
B.自由讲学
C.注重考试
D.藏书读书
〖答案〗B查看答案
24.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
A.识字为主
B.读书为主
C.学事为主
D.穷理为主
〖答案〗C查看答案
25.“熙宁兴学”之后,宋代太学中曾经普遍实施的一种将学生平时品 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
绩结合考察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称为( )。
A.“苏湖教法”
B.“三舍法”
C.“积分法”
D.“六等黜陟法”
〖答案〗B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三舍法[北师大2013研、2004研]
答:三舍法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时的一条重要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
舍、 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
生或旁听生,外舍 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平时有品行和学业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
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 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内舍生,
每两年由政府派员与学校会同举行上舍 试,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上舍。上舍生
中学行卓异者,可由太学主判直接推荐做官,等于科 举及第。其他人根据学业成绩,可分别
得到免发解、免省试的待遇,等于减少了部分科举考试的程序。王 安石的长远目标是逐渐让
“三舍法”取代科举考试。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 试制度,对学生考检和选拔力求做到平时行艺与考
试成绩相结合,学习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结合。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
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 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
了太学的地位。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他不仅对宋 朝的学校
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用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三经新义》[北大2003研]
答:《三经新义》是经学教材,为宋代王安石撰《周官 新义》,王雱、吕惠卿撰《毛诗义》《尚
书义》之合称,是熙宁变法的重要理论依据。王安石在《周官新 义序》中说明,它训释《周
礼》,意在“立政造事”。熙宁八年即1075年颁于学校,成为法定教材, 并用以取士,统一经
义,以“一道德”。《四库全书总目》说:“新经《毛诗义》凡二十卷,《尚书义》 凡十三卷,
34


今并佚,《周礼新义》即《周官新义》本二十二卷 。明万历中,重编内阁书目,尚载其名”,
今本《周官新义》辑自《永乐大典》,共十六卷,附《考工记 解》二卷。
3.朱子读书法[山东师大2013研;福建师大2013研;南京大学2003研;华中 师大2003
研;华中科技大学2003、2006研]
答:朱子读书法是关于朱熹读书原则 和方法的总结。朱熹强调读书穷理,因此关于怎样读书
他曾提出过重要的原则和方法。他的弟子汇集他的 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
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和居 敬持志。①循序渐进是强调
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和步骤,反对贪多务广;②熟读精思是说读书时必须多读 、记住、背
熟、勤于思考;③虚心涵泳指读书时要探明原意、独立思考、勤苦奋进、保持虚心;④切己体察指读书必须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等结合起来,还要以所读之书的道理来指导
自己的实 践;⑤着紧用力指读书要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乃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读书精神;
⑥居敬持志指读书时要注 意力高度集中,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明确读书的目的。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关于读书方法论述的概括和总 结,集中体现了他的读书论和他的读书经验,
很有见地,后人依据他的读书法,订立了读书程序,在封建 教育实践中影响很大。但我们在
考究朱子读书法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他所说的“书”主要是维护封建统 治、道德教育方面的
“圣贤之书”;一是他的读书法不曾注意到书本知识和实际调查的配合,更谈不到实 验或实践。
4.苏湖教法[陕西师大2013研;河南师大2011研]
答:苏湖教法是北 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讲学时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他提倡
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 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学习六经经义,以培养
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学习一些应用学科,属 “达用”之学,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学生
可主治一科,兼治他科。苏湖教法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创 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
制度,在北宋庆历兴学中得到推广,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5.学田
答:学田是政府为学校置拨的田产、校产,以充办学经费。北宋熙宁兴学 、庆历新政时,实
行由政府向地方官学普遍地划拨一定量官田作为学田,以其租人充作办学经费的办法, 在不
增加百姓赋税的前提下,利用财政外收入巧妙地解决了一个极其重要和迫切的经费问题。此
后,学田成为地方学校的生命线。学田制度,将封建国家和社会私人办学的积极性结合起来,
有效地解决 了当时地方官学的经费问题,扩大了社会教育面。它为封建人才的培养和从文化
教育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为形成多层次衔接的教育体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三、论述题
1.试述书院的特色及其对当代创办“研究型大学”的借鉴意义。
答:书院是中国自北宋到清 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在政治和
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起过重大的作 用。
(1)书院的特色
①书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活动和学术活动研究紧密结合,互相促
进;
②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来书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
行“讲 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
③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学生来去自由,师生之间自由交流;
④书院教学以学 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书院教学多采取问难辩论式,注 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⑤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
(2)书院对当代办理研究型大学的借鉴意义
35


研究 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
层次精英人才为目 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
作用的大学,书院这一古代的教 育形式对当代研究型大学的办理仍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①中国古代的书院是教育教学单位和学术研究机 构的结合体,当代研究型大学的建立发展
也要继承这一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日益走 向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大
学不仅仅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地方,而且要能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研究 社会生活中的
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
②中国古代的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的学者 自由讲学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
精神,这也是建设研究型大学所不可忽视的方面,研 究型大学应该是开放的,不断走向国际
化的。
一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既是该国政治、经 济与社会发展及教育自身发展的产物,同时
也是国际借鉴与交流、合作的产物。在知识、信息的传输与交 流日趋高速、频繁的现代,一
所大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研究型大学,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
③中 国古代书院都非常重视自身特有的风格、内容,当代的研究型大学在创办和发展的过
程中,也要在吸收外 部经验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独有的特色。
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要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办学思想,只有 当一国的众多研究型大学都形
成各自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特色之后,这些研究型大学才能真正全方位 地服务于国家创
新体系、加快综合国力的提升。
2.试述宋代书院的起源及其在组织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北京科技大学2005研]
答: “书院”名称起源于唐代,到宋代有了大规模的发展,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书院,形成了一
定的制度,并且 这一办学形式一直保留到了明清时期。
(1)宋代书院的起源
①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连年征 战,文化教育受到了破坏,许多读书士子学者穷居草野,无
由显身,私人书院开始出现发展。
②宋代统一海内,乱世渐平,文风日起,士子们纷纷要求就学读书,但当时政府尚无暇顾
及教育,没有充 足的实力兴学设校,书院就在这种形势下兴起。它既满足了读书人的求学要
求,又为统治者解决了一个社 会问题,因此一部分书院便兴盛起来并且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和
资助,可以说书院起于私学是有一定道理的 。
③宋以后科举和官学教育趋于形式化,有名无实,造成了人才危机,这也呼唤着新的教育
机 构和教育形式的出现和发展。南宋时私人书院日益发达,几乎取代官学成为当时的主要教
育机构。 ④书院制度的产生还与佛教禅林讲学制度有密切关系。宋代形成了新的理学教学教育思潮,
一些著名 的理学家和知名学者,效法佛教徒于山林名胜之地修道讲习的制度,在一些风景优
美的地方设院讲学。
⑤书院的产生还同雕版印刷的发明有密切关系。五代以后,雕版印刷术广泛采用,印书、
藏书之 风广为流行,这也为书院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
总之,传统的私人授徒讲学,在具备充分的藏 书基础上,在理学教育思潮推动下,演化为一
种高于蒙学的高级的教育组织形式即书院,在宋代真正形成 ,并在明清继续保留。
(2)宋代书院的特点
书院继承发展了古代私学传统、吸取宗教特别 是禅林精舍讲学制度和官学经验,成为与官学
相平行发展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特设教育制度,程度一 般在蒙学之上,或为本地、本省
最高学府,或属于族学、义学、私塾性质,也有专供祭祀先贤、不授生徒 者。
①书院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特点
第一,机构简单,管理人少。往往主持人又是主讲人,一般由著名学者担任。负责人称为山
36


长(也有称洞主、洞正、堂长、山主等),除山长外有的还设副山长、助教、 讲书等协理其
事。有的还分派学生兼任管理。
第二,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主 要是学生自学、讨论。对学生考查,德才兼
顾,注意平时考核,学生有日记册,季考或岁考,其成绩要参 考平时成绩。
第三,学规严密。学规是书院教学的总方针,书院教学的方向、方法和程序多见于书院 所
定的“学规”或“教约”中,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有奖惩制度。
第四,经费自主。 其经费常设院田作来源,此院田或私人捐赠、或由官方拨充。学生来院
听讲,由院供给膳食,教材书籍也 由私人捐赠或官方颁发,开支主要用于教学、购书与研究。
第五,重视自己的特色,每个书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内容。
②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特点
第一,书院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的创建者或主持人,多数是当时
著名 的学者,或是某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每个书院往往就是某一学派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基地,
教学活动和学术 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
和教学,又是学术研究成果得 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 。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
来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的“讲会”制度 ,成为书院的
重要教学形式。这种“讲会”常常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学术活动,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 学
术活动中心。
第三,入学“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 制。书院著名学
者讲学,其他书院和外地书院的师生前来听讲者,书院热情接待,并提供各种方便。
第四,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发展学生的学习
兴趣 。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讲习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间有专攻武学、医学者。
多采问难论辩式, 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名师讲学常把所讲内容整理为
“讲义”,而学者听讲也将老师 所讲认真记录编为“语录”,后世教学中教师的讲义和学生的听
课笔记由此因袭而来。
第五 ,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书院名师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
生,而且以自己的品 德气节感染学生。
3.评述王安石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答:(1)王安石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
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发动了政治、经济、 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其对科
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一,扩增太学校舍。王安石于熙宁四年(1071年)扩增太学校舍 ,基本保证了教学以及
师生工作、生活用房。
第二,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规定除主管官员之 外,增设太学直讲至10人,每两人负责讲
授一经,为了保证质量,增设的直讲必须由中书亲自遴选,或 由主管官员奏举。对于“教导
有方”者,予以提升;而对“职事不修”者,则坚决贬黜。
第三 ,创立“三舍法”。这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最重要的措施,其主要内容为:将太学分为外舍、
内舍和上舍三 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入太学者为外舍生,
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 。外舍生每年公试一次,成绩列入一、二等的学生,升入内舍。内
舍生每两年舍试一次,凡考试成绩达到 优、平二等者,再参考平时的操行和学业成绩,如果
合乎要求,即可升入上舍。上舍生学习两年,举行上 舍考试,由朝廷委派大员主考,太学教
官不得参与,一切手续与科举省试相同。评定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取旨授官,中等免
礼部试,下等可免解试。
37


②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北宋普遍设立州县地方学校,始于“庆历兴学”,但成效不大,王安石执 政后,即奏请恢复和
整顿地方学校。宋神宗接受了王安石的建议,熙宁四年(1071年)“诏诸路置学 官”,“使之
教导”,即专司地方学校的恢复、整顿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命诸州皆设学校,每州学
给学田“四十顷以赡士”,并设立小学教授,为了保证教师的质量,熙宁八年(1075年),又
下诏各州学官先赴学士院考试,“取优通者选差”。
③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
熙宁五年(1072年),在京师武成王庙旧址恢复了已废近30年的武学,熙宁六年,在朝集
院创立律 学,并规定了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同一时期,又对医学进行了整顿。
④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为了统一思想,改变“谈经者人人殊”的局面,宋神宗下诏 设置经义局,训释儒家三部经书:
《诗经》、《尚书》和《周礼》,命王安石主持。熙宁八年六月书成, “遂颁于学官,号曰《三
经新义》”。自此在“熙宁兴学”期间,《三经新义》不仅成为士子必须学习的 官定统一教材,
而且也是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和标准答案。
此外,王安石还主持了对科举考试 制度的改革,根据他的建议,熙宁四年二月,正式下令废
除明经诸科,进士科考试罢诗赋、帖经、墨义, 试以经义、论、策。
(2)对王安石改革的评价
王安石被列宁称为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 革家”,他不避流俗,在熙宁年间对教育所作的一
系列改革,不仅使北宋的教育出现了转机,进入了一个 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使他自己以
一个无可争辩的教育改革家的形象,出现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他的 改革举措,对北宋及后
来的封建王朝教育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在主持“熙宁 兴学”中,他创立的“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
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 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
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
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 位。“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
上的一项创新,它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 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也
有深远影响。
②通过一系列恢复和整顿措施,在“庆历兴学”以后 沉寂了一个时期的北宋地方学校,又得
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学官制和学田制的设立,对北 宋及此后封建王朝学校教
育制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③通过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使北宋的专科学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8.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C查看答案
2.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
A.岳麓书院
B.学海堂
C.漳南书院
D.东林书院
38


〖答案〗D查看答案
3.下列不属于明朝中央官学的是( )
A.儒学
B.武学
C.宗学
D.国子监
〖答案〗A查看答案
4.“四毁书院”发生在( )。
A.汉朝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答案〗D查看答案
5.明朝科举考试中,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的是( )。
A.乡试
B.礼部试
C.会试
D.殿试
〖答案〗C查看答案
6.明朝科举考试中,所采用的文体被称之为( )。
A.骈体文
B.八股文
C.策论文
D.诗赋
〖答案〗B查看答案
7.明朝东林书院在学术讨论上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什么制度?(
A.会讲
B.研讨
C.讲会
D.评讲
〖答案〗C查看答案
8.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提出什么原则?( )
A.因材施教
B.知行合一
C.贵于改过
D.随人分限所及
〖答案〗D查看答案
9.王守仁和朱熹的教育思想不同点在于( )。
A.理是宇宙的本体
B.存天理,灭人欲
C.致良知
D.明人伦
〖答案〗C查看答案
10.明朝官学体制中,属于小学性质的是( )。
39


A.府学
B.社学
C.宗学
D.州学
〖答案〗B查看答案
11.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 )。
A.去除人欲
B.获取天理
C.博通百家
D.求得功名
〖答案〗A查看答案
12.王守仁的修养方法强调“事上磨炼”,其所谓“事”是指( )。
A.家事
B.农事
C.人事
D.心事
〖答案〗C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八股文[南京大学2004研;华中科技大学2003研]
答:所谓八股文,《明史·选 举志二》解释说“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
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八股文还 称时艺、时文、八比文、四书文,它是在宋朝经义
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是一种命题作文,有固定的结构 。一般而言,每篇八股文的结构由破
题、承题、起讲、人手(又称出题、领题等)、起股、中股、后股、 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其中
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这四个部分中各有两股,两 股的文字繁
简、声调缓急,都要对仗,合称八股,八股文之名即是由此而来。
作为一种考试文 体,八股文形成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在产生之初,它对于考试文
体的标准化,促进 人才选拔的客观公正,应该说是有其积极意义的。然而,八股文的负面影
响也同样明显。它禁锢了士人的 思想,严重败坏了士风、学风和社会风气。它对于学校教育
的影响,危害尤甚。因此,八股文遭到许多有 识之士的猛烈抨击。
2.历事制度[浙江师大2011研;南京大学2005研]
答:历事 制度是明朝重要的教学制度和人事制度,即在国子监内,选拔国子监生到京都各衙
门历练政事。明统治者 为了让这些人熟悉各个机关部门的政事,分派他们去干一些实际的工
作,称为“历事”或“习史事”,在 历事部门取得的资格或资历就是“实历”。历事生白天在各司
练习政务,晚上回监读书休息,将读书学习 和做官实践结合起来。换言之,历事制度,就是
国子监学生在各部门的实习、见习,它是明初制定的重要 人事制度之一,监生“历事”的成绩
又往往与被分配官职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
监生历事制 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实习制度,一方面可补明初官吏之不足,另一方面缩
短了监生从学校到任职之间 的距离,使监生在入仕之前,基本上具备了处理庶务的能力。同
时,还可以尽早发现人才,便于将其中学 优才异者遴选进政权机构中去,这就在科举仕进之
外,另辟了一条选官任职的途径。通过历事来选拔人才 的做法,虽属封建典制,其方法亦有
可借鉴之处。
3.社学[南京大学2005研]
答:社学是元、明、清三代设立于城乡的地方学校,有官立、私立等多种形式,以进行封建
伦理道德教 育为主要任务。元制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农闲
40


时令民子弟入学,以学习《孝经》、《论语》、《孟子》等为内容。明承元制,于洪武八年即< br>1375年下令广为设置,以15岁以下儿童为对象,内容增《御制大诰》、明朝律令及冠、婚、
丧、祭等礼节。清初亦令各直省府州县广设,每乡一所,以通晓文义,品行谨厚者充任社师。
三、简答题
1.简述王守仁“知行合一”学说的主要内容。[华中师大2003研]
答:王守仁是我国明代中叶的一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与陆九渊一样,更重
“尊德性” ,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所谓“知行合一”,不是
一般的认识和 实践的关系,而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
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 行合一”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
王守仁批判 地吸收了朱熹的“知行相须”,“行重于知”的思想,扬弃了朱熹“知先行后”的割裂
知行统一的观点。 他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王守仁把知行合而为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行中有知, 知中有行,行在知在,知在行在,
相互包含,彼此融通。这就混淆了知行界限,否定了知行的本质区别, 否定了知行的对立统一
关系。但从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上的知 行脱节及
“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
王守仁本是反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的,然而实际 上,他的“知行合一”说中也有知决定行的
含义,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 是知之成”。所不同的是,朱熹
主张“行”之前,先须向外求“知”;而王守仁则认为“不假外求”,先 天具备。至于“知”在“行”
的前面,二人则是一致的。
总体而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 实质,是以“良知”为标准,统一于“良知”的内心活动,宣
扬了道德动机论与先验论。他所谓只说一个 知,已自有行在,是以知为行,把行的客观内容
主观化;他所谓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是以行混知, 把知的复杂过程简单化。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结于个体的自觉行动,看到了 道德意识和道德
行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作用,表现了对道德的自我意识感的重视及对道德行为 的
能动性的极大强调。从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上看,他反对“知行脱节”与“知而不行”,在中国
古代教育思想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的“知即是行”、“以知为行”的结论,抹煞了两者的
差别, 混淆了知行概念,而且他的理论体系根本上是唯心主义的,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2.明代科举考试有什么特点?
答:明代科举考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考试科目的特点——重进士科。明代,荐举有贤良方正、孝悌力田等诸科。洪武十八
年后,恢复科举,定 进士为惟一科目,无论乡试、会试和殿试,均为进士科。
(2)考试文体的特点——创设八股。试文格 式呆板,更加注重形式。八股文,又称八比文、
制义、制艺、时艺、时文。因为明代科举考试,题目必须 从《论语》《大学》《中庸》《盂子》
中出,故又称“四书”文。考生答题须按经依传,代圣人立言,导 致教育呆板,思想僵化,学
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附庸。
(3)进士之后的择录——馆选庶常。明 代不同于唐、宋、元三代科举制度的一个特点是:
中试后的二、三甲进士可再参加由翰林院主持的“馆选 庶常”。“庶常”又名之曰,庶吉士。明
制规定,新科进士须将平日所作文字,如论、策、诗、赋、序、 记等15篇以上,送礼部选
考,中者方为庶吉士。
(4)授官程序的特点——观政进士。宋、 元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进士中试后均直接授予
官职,明代有所不同,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这也是其 授官程序上的一个特点。所谓“观政
进士”,是指进士在中试之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配到 中央一些行政、军事机
41


关去观察政治、军事事务,熟悉情况,一段时间之后,方实授官职。
9.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创办“诂经精舍”的是( )。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答案〗C查看答案
2.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 )。
A.国子学
B.觉罗学
C.八旗官学
D.俄罗斯馆
〖答案〗A查看答案
3.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 )。
A.林则徐
B.阮元
C.龚自珍
D.魏源
〖答案〗B查看答案
4.明末清初实学思潮代表人物是( )。
A.王夫之、颜元
B.张居正、张伯行
C.朱熹
D.周敦颐、张载
〖答案〗A查看答案
5.在道德观上,王夫之主张( )。
A.正义明道
B.存天理灭人欲
C.重志明道
D.理与欲统一
〖答案〗D查看答案
6.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进而主张“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启蒙思想
家是(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戴震
D.李举
〖答案〗A查看答案
7.清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中,正式考试之前还有( )。
A.乡试
B.会试
C.殿试
42


D.童试
〖答案〗D查看答案
8.清朝的科举考试中,会试中第者被称之为( )。
A.举人
B.贡士
C.秀才
D.进士
〖答案〗B查看答案
9.清朝时,成为当时支配学术界、教育界的一种潮流的是( )。
A.训诂学
B.考据学
C.实证学
D.自然学
〖答案〗B查看答案
10.下列思想家中,不属于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是(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阳明
D.颜元
〖答案〗C查看答案
11.提出人性“日生日成”观点的是(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颜元
D.王夫之
〖答案〗D查看答案
12.颜元认为传统教育有三大祸害,不包括( )。
A.毁坏人才
B.荼毒生灵
C.灭绝圣学
D.败坏社会风气
〖答案〗B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经世致用[南京大学2005研]
答:经世致用是中国宋代后逐 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
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 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思想,又称
经世致用之学。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 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有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李塨、王源等。早期启蒙思想 家批评理学的空疏,
无裨于国家危亡,强调做学问是为了“经世致用”,而不是为了“游谈”。他们批判 理学家空谈
心性、侈谈伦理的“学为圣人”,提出要以“明道救世”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 和
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这种主张敢于批判传统理学教育的束缚,追求教育变革,在当时
具 有进步意义。
2.岳麓书院学规
答:《岳麓书院学规》是清康熙五十六年李文熠为岳麓书院山长时订立的学规,载《恒斋文
43


集》。它共有八条:①既以读书为业当“竞分寸之阴”,不收“縻廪粟而耽棋 牌者”,禁止醵钱
群饮,猜令挥拳,牵引朋淫,暗工刀笔等行为;②友朋之间当敬而能和,不留一言不合 ,
怒气相加者;③学生应每日于讲堂讲经书一通,须端坐辩难,反复推详,教师所不晓者,
则以 待四方高明;④无论学内、学外者,每月各作三会(三次考核),由师批改,倘或未当,
即携原卷相商, “以求至是”;⑤“四书为六经之精华”,须逐字玩味,对师之讲授,倘有疑处,
可即与之相商;⑥学问 务在身通六籍,然亦当博洽而旁通之,不可画地自限;切忌“摘其堂
皇冠冕之语,汰其规切忌讳之句”, 而“自矜通儒”;⑦学者欲通世务,必须看史;⑧《书》
言“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故学问思辨,必须 以力行为归。《清儒学案》概括为:为人注重
于“立身、敦品、养性”;治业则注重于“博学、审问、慎 思、明辨、力行”。
3.卧碑文
答:卧碑文是清代用以约束在学生员的教条,因其镌刻在卧 碑之上,故名。顺治元年(1644)
二月制晓示生员卧碑,立于太学门外,九年颁发卧碑文于直省儒学 明伦堂。首列序文,要求
生员明白朝廷设学礼士的用心,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使用,诸生皆当上报国 恩,下立人
品。其要目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员当立志学为忠臣、清官,凡利民爱国之事,更宜留心,< br>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②生员不可干求官长,交结势要,希
图进身; ③生员当爱心忍性,凡有司官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己之事,止许家人代告,不
许干预他人词讼,他人亦 不许牵连生员作证;④为学当尊敬先生,为师亦当尽心教训,勿
致怠惰;⑤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 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⑥
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所 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
调官治罪。此外,尚存关于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师考核等规定,参 阅《大清会典事例·礼
部学校典·训士规条》。
三、简答题
1.王夫之主张教师“必恒其教事”,他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复旦大学2002研] 答: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他在对理学
教育批判 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王夫之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并对“教者之事”, 即为师之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必恒其教事”。王夫之认为教师对待教 育工作,应该像园丁精心培育花卉,农夫辛勤
耕耘土地一样,要孜孜不倦,坚持不懈。他指出:“讲习君 子,必恒其教事”,就是要求教师
应该热爱教育工作,乐意精心培育人才。
(2)“明人者先 自明”。教师的责任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讲明道理,“欲明人者先自明”。
只有教师自己具有渊博的知 识,深刻领会了道理,才能胜任教育工作。他写道:“夫欲使人
能悉知之,能决信之,能率行之,必昭昭 然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由来不昧而条理不迷。
贤者于此,必先穷理格物以致其知,本末精粗晓然具著 于心目,然后垂之为教。”否则,若
自己于道茫然未有所得,大义不知其纲,微言不知其隐,“实则昏昏 也”,是不配也不能充当
人师的。
(3)要“正言”、“正行”、“正教”。王夫之非常重视 教师自身的道德行为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
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曾将此称为“起化之原”。他强调教 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即“正言”、“正行”、‘正教”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以扶正世道人心。
由上可知,王夫之要求教师热爱教育工作,具有广博的知识,能为人师表,这是他 长期从事
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确实是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2.简析王夫之的教育思想。[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四、论述题
44


1.论述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北师大2005研]
答:颜元是清代教育 家,一生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生徒教授,他是清朝实学教育思潮的重要
代表。其思想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战 斗性,他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
的批判,认为传统教育有三大祸害:①“毁坏人 才”;②“灭绝圣学”;③“败坏社会风气”。
具体而言,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主要包括:
(1)揭露传统教育存在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端。颜元指出,传统教育一个最突出的弊病就是
脱离实际,把 读书求学误以为是训诂,或是清谈,或是佛老,而程朱理学更是兼而有之,故
其脱离实际更为严重。传统 教育培养出的人既不能担荷圣道,又不能济世救民。所以他认为,
这种教育“中于心则害心,中于身则害 身,中于家国则害家国”,他指出:“误人才,败天下
事者,宋人之学也”。这表示了他对传统教育,尤 其是程朱理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深恶痛
绝。
(2)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颜元指出 传统教育的另一个弊病,就是在伦理道德教
育方面,把“义”和“利”、“理”和“欲”对立起来。颜元 针对这种偏见,继承和发展了南宋事功
学派的思想,明确提出了“正其谊(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 功”的命题。他认为“利”和
“义”两者并非绝然对立,而是能够统一起来的。其中“利”是“义”的基 础,“正谊”、“明道”的
目的,就是为了“谋利”和“计功”,同时“利”也不能离开“义”,而且“ 利”必须符合“义”。颜元的
这种思想,冲破了传统的禁锢,使中国古代对于“义”、“利”等有关问题 的认识近乎科学。
(3)抨击八股取士制度。颜元深刻揭露了八股取士制度对于学校教育的危害,对八 股取士
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认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正当途径,而那种传统的科举制度,以时文
(八股文)取士,是用八股文代替实学,不仅不能选拔真才,反而会引学者入歧途、贻误人
才。所以他 指出:“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
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 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反对八股取士制度的激烈态
度,跃然纸上。
虽然颜元是 打着古人的旗号批判传统教育的,但在当时“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非朱子之家
礼不敢行”的社会条件下 ,他无惧“身命之虞”,而敢于猛烈批判传统教育,尤其把抨击的矛
头集中指向程朱理学,这是一种大无 畏的勇敢精神。这在当时的思想界起了巨大震动。梁启
超说颜元是当时思想界的大炸弹,这是颇有见地的 。
总之,颜元深刻揭露和猛烈抨击了传统教育,尤其是程朱理学教育,并在批判中创立了以“实
学”为特征的教育理论体系。虽然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的基本立场仍以维护封建统治为
目的,唯物 主义观点也有某些不彻底性。但从其主导思想来看,毕竟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出
现后,新的市民阶级的利 益,颜元敢于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向统治思想的理学宣战,
提出了与之相对立的唯物主义教育理论 和主张,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并产
生过深远影响。
2.阐述“经世致用”思想在教育史上的发展,并指出其教育价值。[复旦大学2003研]
答:“经世致用”是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
求经书研究 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思想,又
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 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表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
社会改革。“经世致用”思想在教育史 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1)“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①南宋时浙东学派中以吕祖谦为首的金 华学派提倡经世致用,主张治经史以致用,反对当
时的理学家奢谈心性命理的空疏之学,但金华学派对朱 陆理学的争执却采取了调和折衷的态
度。同一时期,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陈亮 为代表的永康学派,把
经世致用之学与功利之学结合起来,对理学的空谈作了猛烈的批评。
②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
45


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李塨、王源等等。清初学者在总结明亡经验教训 的基础上,深
感明末学风的空疏不实,对国家、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
有不误人国家者”。他们要求学术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
他们学风的特点是:务当世之务,康济时艰,反对脱离社会实际;勇于任事,不务空谈,“生
存一日当为 民办事一日”;致力于创新,绝不蹈袭古人;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他们的
研究范围,几乎涉及社会 问题的一切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国家、民族、法律、边
疆、地理、人情、风俗、自然科学等等 ,“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
他们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在救世济时的思想指导下 ,提出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各种方案:
政治上,猛烈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揭露封建专制君主的罪恶, 并提出了一些带有初步民主
启蒙因素的主张,如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顾炎武“庶民干政”的主张 。经济上,针对封
建的土地兼并,提出了各种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这些办法都贯串着“均田”的精神。 他们提
出的“均田”虽与农民起义提出的“均田”有根本不同,但表现出对农民问题的关心和同情。教< br>育上,他们激烈地批判束缚思想的科举制和八股时文,注重学校教育,要求培养出真正有学
问有实 际能力的有用人才。哲学上,他们各有所宗,各有所创,呈现出思想活跃的局面。
③清末,封建的清政 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加深,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
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经世致用之学 ,再度兴起。其代表人物是魏源、龚自珍以及稍后的康
有为。他们以今文经学为主干,继承和发展了明末 清初的经世致用精神,借经书的所谓“微
言大义”宣传自己社会改革的主张,在救亡图存的旗帜下,揭开 了历史的新篇章。
(2)“经世致用”思想的教育价值
①经世致用教育思潮使中国传统教育 所潜伏的适于社会转型的变异基因更为明朗,为中国
教育实现由旧而新的历史转型开启了道路。中国封建 传统教育,受着儒家教育思想的支配与
制约,表现为一种与西方教育完全不同的独立的发展体系。因此, 以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的中国传统教育,在其外型上,呈现出一种自我完善的封闭型模式,而在其内 部,却蕴藏
着十分活跃的变动因素。这种活性因素,不仅能使教育处于历史的转变或转型时期,因政治< br>和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对外来文明进行适度的融合和包容,而且也能根据社会的变异而
自我调 整、推陈出新,激发和引动自身对现实做出一定的批判和反省,不断地为适应变化着
的社会而转化。 < br>②明清之际出现的启蒙教育思潮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相应反映,就显示出了这种转化的趋
势。其时 西学伴随传教士来华而催发中国教育领域形成一股重视研习西方科技的“实学”之风,
为中国教育向近代 转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国当时的传统观念和文教领域高压
政策过于厚重,后来又转而闭关 自守,使已东渐的西学发展中断,已兴起的实学教育思潮受
到了阻滞而转为潜流,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 转化也随之停滞。然而,已经转为潜流的实学
教育思想并非完全消失,而是一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重新 萌发,并以一种新的态势表现出
来。
③从对自身民族的教育传统的态度来看,无论其否定的内 容还是勇于批判、反省的精神,
经世致用教育思潮都是对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尤其在扬 弃传统教育时,它
沿续了实学教育思潮对于“实学”的注重,对于西学“科技”的讲求,对于“义理”、 “考据”、“词
章”等学问的非议,以及对于八股取士制度的批判等等,都体现了由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 新
型教育的自我转化,使传统教育中适于社会转型的变异基因更为具体而明朗。
④经世致用教 育思潮,因其在中国教育思想领域中开始注意对西方文明的认同,故此成为
中国教育实现由传统而转入近 代即由“旧”转而为“新”的模式之转型起点,中西两大文明就在
这一教育模式转型起点之处开始了历史 的汇合,所谓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道路也就由此而
在思想认识上得以开启。
3.试述王夫之的教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天津师大2006研]
46


答:(1)王夫之的教学理论
王夫之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既有
善教、乐施的教师,必有善学、乐受的学生。当然,学生也不 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是教学活
动的主体,教学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他们的自觉。因此,王夫之又认为,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只是向学生指明如何“进善”,而“进善”的实现,则完全依靠学生的“自悟”。在 王夫之看
来,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的学习过程。他的这一思想,正确地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本质,值得重视。鉴于上述认识,他提出了若干关于教学的具体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因 人而进”。王夫之指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质有不齐”,有刚有柔,
有敏有钝;“志量不 齐”,有大有小;德性不同,有优有劣;知识不等,有多有少。因此,教
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 针对性地施教,即“因人而进”。正因为要“因人而进”,所以
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各种不同 的方法。王夫之还认为,实施“因人而进”的关键在
于熟悉、了解学生。他的这些观点为在实际教学当中 因材施教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现实中,
作为教师,应通过平时考察学生的品质,询问他的志向,观察他的 行为等途径了解学生的特
点,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施教。
②“施之有序”。王夫之认为,事和 理都有序,人的能力也是逐步发展的,因而教学也应该
按顺序进行,即所谓“施之有序”。他把“立教之 序”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分
别为:第一阶段是教学如洒扫、应对等粗小之事;第二阶段 是教学如洒扫、应对等粗小之理;
第三阶段是教学如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大之事 ;第四阶段是教学如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大之理;第五阶段是教学大小精粗之理 的综合
和统一。在实际教学当中,作为教师,应当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教育学生。
③学思“相资以为功”。王夫之指出,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即学与思。对于学与
思 的关系,他的主张是:第一,学习必须虚心,要尽量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以丰富自己的
学识;思则不应 墨守古人的陈规,而要敢于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二,“学”
和“思”两者不可偏废, 必须紧密结合,学与思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实
际教学当中,作为教师,既要督促、 勉励学生努力学习,也要启发、诱导他们养成勇于思考、
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王夫之教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很 有价值,除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外,辩证法特色也非常鲜明。古代多数教育观点都是仅从一个方面而言, 而王夫之则注重同
时对教学双方提出要求或原则。例如学者当自勉,教者不俯从;学者立自修之心,教者 因导
之以顺;善教者必有善学者,欲人明者先自明等等,都是很值得认真地加以领会和汲取的。
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绝不能降低标准迎合学生的苟安心理;学生更不能
迁就自己, 放任自己,一味让教师“俯从”自己的“易为”,而应立志自勉、主动自得,否则,
只能陷入“不知不能 ”的悲境之中。而他那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孜孜不倦、勤勉自得的
求学精神,居茅屋、处荒凉不畏 险恶的刻苦教学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10.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海国图志》一书中,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部书的作者是( )。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冯桂芬
〖答案〗C查看答案
2.“不拘一格降人才”是( )提出来的。
47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冯桂芬
〖答案〗A查看答案
3.指出民生日用的知识都是世人应当学习研究的是( )。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冯桂芬
〖答案〗A查看答案
4.下列不属于改革派教育主张的是( )。
A.倡导“经世致用”
B.主张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C.引进西方教育制度
D.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
〖答案〗C查看答案
5.( )被誉为“清末看世界的第一人”。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冯桂芬
〖答案〗B查看答案
6.太平天国的教育具有什么性质?( )
A.政治性
B.世俗性
C.军事性
D.宗教性
〖答案〗D查看答案
7.在中国设立的第一所西式学校是( )。
A.马礼逊学堂
B.徐汇公学
C.崇信义塾
D.格致书院
〖答案〗A查看答案
8.美国利用庚款兴学在中国兴建了什么学校?(
A.京师学堂
B.清华学堂
C.天津学堂
D.福州学堂
〖答案〗B查看答案
9.1880年创办的( )是我国最早的军事学校。
A.天津水师学堂
B.天津武备学堂
48



C.旅顺口鱼雷学堂
D.江南水师学堂
〖答案〗A查看答案
10.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90年
B.1990年
C.1900年
D.1862年
〖答案〗D查看答案
11.洋务留学教育中共派遣留欧学生6批计约130名,其中绝大多数来自( )。
A.京师同文馆
B.北洋水师学堂
C.江南水师学堂
D.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D查看答案
12.( )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是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
开端。
A.1870
B.1872
C.1877
D.1880
〖答案〗B查看答案
13.洋务学堂的创办类型中,不包括( )。
A.方言学堂
B.军事学堂
C.政治学堂
D.技术学堂
〖答案〗C查看答案
14.京师同文馆在建立之初,仅设了( )。
A.英文馆
B.法文馆
C.俄文馆
D.德文馆
〖答案〗A查看答案
15.京师同文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了( )。
A.导师制
B.个别讲授制
C.班级授课制
D.导生制
〖答案〗C查看答案
16.( )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
A.学海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49


D.万木草堂
〖答案〗B查看答案
17.( )被称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摇篮”。
A.天津水师学堂
B.江南水师学堂
C.浙江船政学堂
D.福建船政学堂
〖答案〗D查看答案
18.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其目的地是(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答案〗C查看答案
19.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是在谁的提议下进行的?(
A.张之洞
B.李鸿章
C.沈保桢
D.容闳
〖答案〗D查看答案
20.《劝学篇》是由谁所作的?( )
A.张之洞
B.李鸿章
C.沈保桢
D.容闳
〖答案〗A查看答案
21.《劝学篇》中对于中西学的关系,提出了什么观点?( )
A.中学为体
B.中西学兼用
C.西学为体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答案〗D查看答案
22.下列哪项不属于西学的内容?( )
A.西经
B.西艺
C.西政
D.西史
〖答案〗A查看答案
23.对于西政的解释,正确的是( )。
A.西方各类科学技术
B.西方各国历史
C.西方的学校、通商办法、赋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D.西方各类政治制度
〖答案〗C查看答案
50



24.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
A.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B.福建船政学堂
C.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
D.福州电报学堂
〖答案〗B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马礼逊学堂[华中师大2004研]
答:马礼逊学堂是美国基督教徒布朗为纪念英国传教 士马礼逊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是外国
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最早的学校。1839年,布朗在澳门创办了 马礼逊学堂,属小学程度。
1842年,该校由澳门迁至香港,发展为中小学,采用英语教学。校长为布 朗,教师除布朗
夫妇外,还聘请一个中国人教中文。课程除宗教外,还有中文、算术、生理学、地理、历 史、
英文、化学等。开办初期,颇受各方人士重视,校务发展顺利。1849年,马礼逊学堂因受
到官方和教会的双重压力而停办。
2.京师同文馆[山东师大2013研;北师大2012研;华中 师大2003研,华中科技大学2002
研,东北师大2006研]
答: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 一所新式学堂。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中外交
涉以及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先后在全 国的一些地方开办了一批学习“西文”和学习“西艺”的
新式学堂。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这是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
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最 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京师同文馆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同文馆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 语的学校,
学生都是从满族亲贵中选取的十三、四岁的少年。初创时只有英文馆,后又增添了法文馆、< br>俄文馆、东文馆和德文馆,又在1866年增加天文算学馆,讲习天文、算学。自增设算学馆
开始 ,同文馆变为综合性学校,学生仍从满族贵族中挑选,但条件有所提高。1900年八国
联军攻占北京时 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的主要特点有:①课程中外语
居于首位,后课程有所增加 ,又开设了算学、化学、万国公法、生理、天文、物理等科目,
此外,汉文经学贯穿始终;②特别重视对 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此外还向学生灌输殖
民主义思想;③在学校管理上,受外国列强的控制,学校 的经费、校长教员的聘请以及管
理大权都由外国人控制。
京师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地 性,是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在教育上相互结合的产
物,同文馆和它以后出现的一批洋务学堂是我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它不仅具有了
新的办学形式,而且在由外国语学校演进为综合性学校以后,增 设了一系列自然科学课程,
使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制度之中,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京师同 文馆和其他的
洋务学堂在教育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洋务教育
答:洋务 教育是19世纪60年代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洋务派推行洋务运动过
程中举办的教育, 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方面。其主要活动分两部分:一是兴办新式学堂;二是
办理留学教育,派遣学生往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军事、技术和自然科学。洋务派举办的学
堂,无统一的学制,未形成学校系统。教学内 容除“四书”、“五经”等外,主要是“西文”和“西
艺”,比旧学堂讲求实用,并开始将近代天文、数 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学
科作为课程,有些学堂还学习万国公法、外国史地等人文科目。 洋务教育建立了一套有别于
封建主义的学校管理制度,对招生、考试、学习的年限、经费来源以及学生毕 业后的任用等
都有详细规定。它提出“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突破了传统中体中用的思想框架,对于促 进
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51


三、简答题
1.试述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落及向近代教育转型的历史趋势。 < br>答: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与此同时,封建传统教育日益空虚
无用。 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1)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落
鸦片战争 前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老的封建帝国,教育仍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各种
矛盾加深。
①科举制度的腐败。清末科举流弊百出。“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于是便硬编出
很多偏题、怪 题,甚至把经书上毫无相关的词拼在一起命题作文,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
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 楷。士子即使是考上了进士,亦多无真才实学。而不学无术,花
钱买取功名的现象也很常见。
②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也空疏腐化。清末在教育制度上,中央设国子监,地方有府学、
州学、县学、 书院,此外还有义学、社学、私塾。但这些学校,大多徒具其名。并且学校与
科举紧密相连,只有府、州 、县学的生员,才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官学成为科举的附属。
当时,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形式的私塾 ,倒是清代士子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地方,但教育内容
仍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士子苦读多年,同样无真才实 学。
③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政府极端顽固守旧,闭关
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不允许有任何新思想产生。他们大兴文字
狱,强调读书 士子必须遵守“圣谕广训”、“卧碑”等。在学术上,极力推崇义理学、考据学、
辞章学,把这些定为学 术正统,其他黜为异端。尤其推崇义理之学,将之视为儒家正宗,成
为统治阶级的代表思想,特别提倡程 朱学说,朱熹注的《四书》和程朱一派解释的《五经》,
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也是学校教学的依据,其 他学派均视为邪说。考据之风沿续到清末也
很盛行,专讲古代训诂名物,校勘古典经籍,引导学者专钻故 纸堆,脱离现实,保全自己。
(2)封建教育向近代化转型的历史趋势
①中国社会政治、经 济的变化,是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的最根本的社会原因。
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 大门。中国社会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个经过长期
缓慢发展的古老的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变成了 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社会进入
了近代时期。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被打破;经济上自给自 足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宗法家族制度的经济基础被破坏;思想观念上占统治 地位的儒家思想
体系失灵,无论怎样“克己复礼”、“忠君重道”均无法抵制洋枪大炮;只通过科举选取 封建士
大夫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符合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
②传统教育的空虚无用是其向近 代教育转型的直接原因。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变,传统的教
育日益显示出其不合时宜。封建的教育制度和教 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
也不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 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制度、
内容、方法等都将受到难以避免的冲击,它必然也必须向近代教育转型。
2.为什么说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新教育”的开端?[复旦大学2002研]
答:京师同 文馆是中国第一所培养熟谙外国语译员的新式学堂,它是近代中国“新教育”的开
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京师同文馆是为了培养外国语译员而设立的专修外国语的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 br>式学校。初创时只有英文馆,后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馆,1866年增设算学
馆, 这标志着同文馆开始变为综合性学校。此外,京师同文馆还增设了不少自然科学和实用
技术科目,相互衔 接。
(2)京师同文馆的课程,外语居于首位。规定馆中功课以洋文、洋语为要,洋文、洋语已
通,方许兼习别艺。以后课程有所增加,儒算学馆设外语、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
52


生理、天文、物理。此外,汉文经学一致贯穿始终。
(3)学校的 课程计划中注重外国语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学习,前3年侧重外国语的学习;后
5年偏重科学技术知识的掌 握,没有“四书”、“五经”等传统科目。自开馆后,即以译西书为
要务,先由外国教习翻译,后由学生 襄助或自译。京师同文馆为戊戌变法前国内译西书的重
要场所,另附设翻译处、藏书阁、天文观察台等。
(4)京师同文馆在重视学生传统封建道德习惯培养的同时,还向学生灌输殖民主义思想。
如由 外国教习讲的万国公法课,其中就有宣传强国压迫弱国的强盗逻辑,帝国主义分子还以
宗教麻醉学生的思 想。外国教员课上、课下向学生自由谈论基督,以兜售他们的“基督文明”。
(5)同文馆在学校管理 上,受外国列强的控制。学校经费多由海关拨款,而海关则由海关
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掌管,同文馆从学校 经费到聘请校长教员都由赫德一手包办。管理学校的
大权也逐步落到外国人手中,总教习为洋人,教员也 以洋人居多。
(6)京师同文馆既具有封建性,又有殖民地性,是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在教育上相 互
结合的产物,同文馆和它以后出现的一批洋务学堂,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它
不 仅具有了新的办学形式,而且在由外国语学校演进为综合性学校之后,增设了一系列自然
科学课程,科学 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制度之中,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京师同文馆
和其他的洋务学堂,在教育的 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四、论述题
1.论述清末科举制的特征及其弊端。[北大2004研;中山大学2006研]
答:科举制 度是封建王朝的选士制度,它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发展到清
末,已经日益腐败,失去 其应有的功能,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潮流。
(1)清末科举制的特征
①科举考试的 步骤更加繁琐,清代科举制度大体因袭明制,然而其考试办法比较前代更为
繁杂而周密。正式科举考试仍 为乡试、会试、殿试,但在正式科举之前尚有“童试”,这是参
加科举考试的前提。考试主要分为以下四 个步骤:
第一步称为“童试”,也可说是预备性考试,考生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先 参加
州县级考试,由州县长官主考,通过后称为“生员”,又名“庠生”,俗称“秀才”;
第 二步称为“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叫“大比”,一般在子、卯、午、酉
年举行,因 为考期定在农历八月,故又称为“秋闱”。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
第三步称为“会试”,是中央级 的考试,由礼部主持,在乡试后的第二年,即丑、辰、未、戌
年在京城举行。会试录取后被称为“贡士” ;
第四步称为“廷试”或“殿试”,会试之后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参加殿试的贡士均能获取进士资格,出榜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
身若干名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清代科举考试,除上述正科之外,还曾开设不定期的特科,如“博学鸿词 科”,“经济特科”,
“孝廉方正科”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清朝科举考试名义上是为满汉选取官 员而设,但
实际上满人做官靠特权或单独进行的八旗满蒙翻译考试,科举只是为汉官铺设的一道参加政< br>权的阶梯,所谓八旗满蒙翻译考试,形式类似科举但要求较低。
②采用八股取士,愈发空疏、形 式,命题更不合理,明清科举考试采用排偶文体,称为“八
股文”。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 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专取《四书》、《五
经》内容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 不得自由发挥。
清代考试自小考到会试,试文均重在八股,八股文题必须取之于“四书”、“五经”, 然而到了
清末可出题都已出尽,为了避免士子剿袭成文起见,所以硬编了许多偏题、怪题。甚至把经书上毫无相关的词拼在一起命题作文,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
楷。
53


③科举制度的腐败舞弊司空见惯,清末科举考试制度达到了空 前腐败的程度,科举制度营
私舞弊现象非常严重。许多士子不读书、不作文、不写字,采用各种舞弊手段 或干脆出钱买
个监生、贡生甚至举人。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
种情况下,请托、重门第、通关节、贿赂、科场舞弊以及私门谢恩等等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
泛滥 起来,这严重地毒害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了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2)清末科举制的弊端
清末科举制日益空疏、腐败,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导致各种矛盾加深,流弊百出。
①清末科举制度摧残人才,很难选拔到真才实学之人。清末科举制度订立了一整套非常繁
琐的考试步骤和 程序,广大出生贫寒的知识分子要想做官,就必须沿着这条道路向上爬。复
杂而周密的考试方法使想要以 此作为进身之阶的知识分子把一生的宝贵时光都投入到准备
和参加科考之中。
科举考试的内容 是八股取士,而且命题越发不合理,这使广大士子只能以应付这些形形色色
的题目为务,不仅经世致用之 学不能顾及,就是四书五经经义及文史书籍也不能基本弄懂。
即使考中科举者,也多无真才实学。 而科举制度的腐败营私舞弊,又使一些家境优越但却不学无术的人通过金钱交易或凭借门第
出身取得 功名,这进一步阻碍了有用人才的选拔工作。
②清末科举制度使学校教育完全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考 什么,学校教育也跟着注重什么,
这使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的要求,在学校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 的情况下,科举制度
本身的种种缺点和弊端,也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 于儒家
的几部经典章句,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
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这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
知识和新的 教育教学形式的引进,阻碍了中国学校教育的近代化过程。
同时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 密联系起来,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
阶梯,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权势的最好门路。这种人生 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
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③清末科举制度败坏了社会风气,科 举考试的最终取舍权是由封建统治阶级所决定的,录
取标准又多少以权势门第为转移,这使科举制度在其 最初产生之时就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
打开了大门,而到了清末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严重败坏了整个社会 的风气。广大士子为了能
够被录取,想尽一切办法去打通关节、抄袭作弊,这使得科举考试、整个官场和 全社会都弥
漫着这样一种贪污腐化之风,对社会的发展极为不利。
2.分述洋务教育思潮与改 良教育思潮主要代表人物(两个以上)的教育主张,进而比较这
两种思潮异同,并论述它们对推进中国教 育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及局限。[华中师大2005研]
答:洋务教育思潮和改良教育思潮都是中国近代 的重要教育思潮,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的影响。
(1)洋务教育思潮与改良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主张
①洋务教育思潮代表人物张之洞的教育主张
洋务教育思潮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 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关于教育变革方面的主
张,主要代表人物是张之洞。他的教育主张包括以下几方面的 内容:
第一,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称“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这个
思想集中地反映在《劝学篇》中。这一思想,也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又成为中国半殖民
地半 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
第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是指教育首先要传授经史之学,这 是一切学问的
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他把中学的内
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其中,他尤其强调“明纲”。
54

第三,西学包括西史、西艺、西政,西史亦即西方各国历史,西政并不是指西方的政治,而
是指西方 兴办学校、赋税管理和通商办法等方面的制度,西艺主要指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②改良教育思潮代表人物康有为的教育主张
改良教育思潮是希望在不触动封建统治基础的前提 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发展教育,增
强国力,康有为和梁启超都是改良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康有为 的教育主张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他认为历史是变化发展的,中国要实现由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向 资本主义的君主
立宪制转化,转化的关键是变法,变法的第一步在教育。他强调教育在国富民强中的重要 作
用,还认为学习可以改变人的善恶;
第二,他主张变革科举,废除八股,强调要“立废八股 ”、“罢试帖”、“勿尚楷法”,以中国文
学、策论、外国科学代之。武试要停止弓刀步石及旗兵弓矢, 用武备学校培养人才;
第三,他强调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性的教育制度,他认为只有遍设各学,才 能才艺足用,
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2)洋务教育思潮与改良教育思潮的异同
①二者的相同之处
洋务教育思潮和改良教育思潮,都非常重视教育对国家富强和个人发展的重 要作用,并希望
通过教育的改革能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二者都强调在不动摇原有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对 教
育进行变革,二者的教育主张都强调向西方学习,包括开设新学堂,引进西方先进的自然科
学 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②二者的不同之处
第一,资产阶级改良思潮要求打破封建地主阶级一个 阶级的专政,要参与政权,实现君主立
宪。为此,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努力输入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道理 观念,以西方某些民主观
点,来反对封建专制思想,特别是君权思想。
洋务教育思潮代表人物 张之洞反驳资产阶级改良派对三纲五常的批判,他坚持三纲五常是国
君立国、教师立教之最根本的原则, 他认为如果放弃三纲五常而提倡民权,社会将大乱。
第二,改良思潮主张学习西学,包括西方资产阶级 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他们批评“宋
学义理”、“汉学考据”和“词章”之学,认为这些被封建统 治者提倡的“中学”无实无用,只能培
养俗儒、鄙夫。
洋务思潮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其基本思想仍然是要维护旧学中学。洋务派的“中学”
包括中国经学与史学,核心内容则为三纲五常。 他们也讲西学,但其含义与资产阶级改良派
不同,其内容是西文与西艺,而对西方的政治学说是反对的。
第三,资产阶级改良思潮指出欲救中国,必须开民智,培养人才,这就必须废除八股,改变
科举 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的教育体系。
洋务教育思潮虽然也主张兴办新式学校,但其目的在于培养体用兼备 的“通儒”,对于资产阶
级维新派要培养新政人才,是坚决反对的。
(3)洋务教育思潮与改良教育思潮对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及局限
①洋务教育思潮对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及局限
洋务派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 为办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
的一种教育思潮,是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走向近 代化的教育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
际上就是传统的经史儒学教育思想,吸取了西方近代的科学 技术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引进
了“西学”和“西艺”,因此,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一次大变动,对 中国教育史有不可忽视
的重大影响。把“西学为用”作为办学宗旨,给僵化的封建传统文化打开了一个缺 口,在客观
上对封建制度的解体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洋务教育思潮根本上是要维护当时日益 腐朽的封建统治,并希望通过教育改革来达成这一目
的,这在当时是不现实的。
55


②改良教育思潮对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贡献及局限
维新派竭 力联合社会上层力量,以教育为改革突破口,在文教领域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维新
运动。以康有为、梁启 超、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在猛烈抨击洋务派的教育思潮的同时,却
又自觉地成为洋务派学习西方教育的 传人。他们比洋务派高明的是,不再偏于专业技术教育,
只重视培养专门人才,而大力提倡开发民智,普 及教育,培养新民;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文”、
“西艺”,更要重视学习“西政”,提出在全国建立相互 衔接的三级学校教育制度等。维新派的
教育思潮颇具特色,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教育史的思想内容,起到 了一种启蒙、解放思想的
作用,它为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良教育思 潮也是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的,其对民权的要求是有限度的,只是在保留君主
的情况下,允许资产阶级 参政。他们对三纲五常的批判也不彻底,多数人不敢直接攻击封建
纲常伦理,并且往往还会附会古代典籍 。
3.比较中国近代教育的“中体西用”与日本教育的“和魂洋才”之差异。
答:“中体西 用”与“和魂洋才”分别是中国和日本对待外来文明总的态度,体现在教育方面尤
为显著。洋务派与日本 维新派在教育方面都花了较大的力气,然而,起点不同,具体的政策
不同,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相差也很大 。
(1)“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涵义
“中体西用”是指在保存或维护中国古老的精 神文明的前提下学习或仿效西方的物质文明。
“和魂”即以日本大和民族精神为特征的民族文化,“洋才 ”即以西方国家文化、科技为特征的
现代西方文化。简言之,就是东洋精神、西洋技术。
(2)“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在教育上的差异
尽管中日两国当时提出了类似观点,但具 体贯彻在教育上却有着差别。“和魂洋才”与“中体
西用”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①“中体 西用”中,“中体”和“西用”在本末、主辅、重轻地位上是不同的,“中学其本也,西
学其末也,主以 中学,辅以西学”;而在“和魂洋才”中,“和魂”与“洋才”二者处于平等地位;
②“中体西用”只局限于引进西方技术器物;“和魂洋才”能兼取西方文化器物及制度;
③“中体西用”意在“护体”;而“和魂洋才”意在“变体”。
④“中体西用”是一种文化道 德论,强调文化的优越性和正统性;“和魂洋才”是一种民族血统
论,强调民族的优越性和正统性,主张 应当区别文化和民族两个概念;
⑤“中学为体”之“体”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共同体;“和 魂洋才”的内涵是日本传统
精神文化与西方近代物质文化的结合,它相当于西方“资本主义精神加近代科 学技术。
⑥二者在对待西方与本国社会制度上的态度不同。日本认同并吸收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废除本国的封建制度;中国则拒斥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本国的封建制度。
(3)“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不同的历史作用
因为以上种种差异,才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在两国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不同的历史作用:
中国 的洋务运动半途而废,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最终使中国陷入了半边缘化和衰败化深渊;
日本的明治维新 则获得成功,成功地抵制了边缘化趋势并发展为独立的工业国。
11.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查看答案
56


2.1905年清政府设立(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A.教育部
B.学部
C.国子监
D.大学部
〖答案〗B查看答案
3.从制度上首次确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是( )。
A.新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B查看答案
4.癸卯学制是以( )学制为蓝本制定的。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答案〗A查看答案
5.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答案〗A查看答案
6.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B查看答案
7.清末癸卯学制中规定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
A.蒙学堂
B.蒙养院
C.蒙养园
D.幼稚园
〖答案〗B查看答案
8.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是( )。
A.梁启超
B.康有为
C.张之洞
D.严复
〖答案〗A查看答案
9.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是(
A.严复
57

)。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有为
〖答案〗A查看答案
10.早期改良派人物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的轮廓的是( )。
A.王韬
B.薛福成
C.马建忠
D.郑观应
〖答案〗D查看答案
11.下列哪项不属于早期改良派所提出来的措施?( )
A.提倡教育平等
B.改革科举制度
C.建立近代学制
D.倡导女子教育
〖答案〗A查看答案
12.下列维新学堂中,专为维新运动培养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的是( )。
A.北洋西学堂
B.南洋公学
C.经正女学
D.湖南时务学堂
〖答案〗D查看答案
13.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维新运动时期的( )。
A.燕京大学堂
B.北洋大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北平大学堂
〖答案〗C查看答案
14.维新运动时期,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废除八股取士之后,另外设了什么特科?
( )
A.法律
B.经济
C.政治
D.数学
〖答案〗B查看答案
15.康有为《大同书》中,实施胎教的是哪个教育阶段?( )
A.育婴院
B.小学院
C.人本院
D.中学院
〖答案〗C查看答案
16.下列不属于严复所提出的教育作用观点的是( )。
A.鼓民力
B.兴民权
58


C.开民智
D.新民德
〖答案〗B查看答案
17.下列不属于梁启超教育思想范围的是( )。
A.女子教育
B.师范教育
C.儿童教育
D.平民教育
〖答案〗D查看答案
18.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
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
C.设立学部
D.创设京师大学堂
〖答案〗C查看答案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末“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是( )。
A.废除八股考试
B.颁布近代学制
C.设立京师大学堂
D.书院改学堂
〖答案〗B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癸卯学制[北师大2005研;北大2004]
答: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 二个规定学制系统的文件。清管学大臣张百熙和荣
庆、张之洞拟定。1904年1月(清光绪二十九年十 一月)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史称“癸卯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目标、年限、入学条 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
癸卯学制从纵的方面可分三段七级,儿童从7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全部 学习时间共25~
26年。其中,小学教育9年(包括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两级);中学堂 5年(一
级);高等教育11~12年(包括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5
年三级)。横的方面有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和优级;实业学堂分为初等、
中 等、高等。此外,还设有实业补习普通学堂和艺徒学堂及译学馆。
该学制突出体现了“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的思想,其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各自成系统,增
加了幼儿教育机构,系统更周密完备,对以后学 制的组织形式影响较大。癸卯学制虽然具有
资本主义教育的形式,但并没有脱离封建教育的精神。而且这 个学制从学校体系、课程设置、
教育行政组织都抄自国外(主要是日本),不符合中国实际,并特别重视 外语教学,所以它
又具有半殖民地教育的特性。
2.万木草堂[北师大2004研;大连理工大学2005研]
答:万木草堂是戊戌维新运动 的主要领导者康有为于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创设的一座新式
学堂,是他讲学的场所。康有为采取个别 谈话甄别的办法,招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有志于
维新的青年入学。办学宗旨是培养兼通中西学说,德智 体多方面发展的人才。著有《长兴学
记》以为学规。康有为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开设义理之学、 考据之学、经世之学和
文字之学四种课程。学生除听讲外,主要靠总结读书、写笔记、记功课薄,每半月 呈交一次。
康有为对功课薄反映的问题或做批示、或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康有为自任总教授,另从学< br>生中选出若干名高材生作为学长,带领学生读书。还要求学生练习演说、做体操和假期“游
59


历”。
万木草堂是一所由旧式书院向新式学堂过渡的学校。康有为 在万木草堂讲学前后历时7年,
期间他完成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包括《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 ,同时他还继续撰写
《大同书》。这些著作也成为万木草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维新运动的重要理论依据。 康有为
在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变法维新骨干,如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人,他们都成为戊戌变法中的重要人物。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逃亡日本,万木草堂于
1898年 9月被清政府查封停办。
3.《大同书》
答:《大同书》是康有为在晚年出版的一部向西方 寻求真理的代表作,全书约20万字,共
30卷,分为10部。在书中,康有为构造了一个大同式的社会 理想蓝图,没有国家、没有阶
级、没有家庭,全世界人类尽为平等,是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的社会。在大同
社会中,设“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分阶段进行教育,男女 平等接受教
育。全书从大同社会的政治原则、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以至社会道德风尚等方面,详细而系< br>统地描绘了康有为理想中的未来人类社会的美景。《大同书》里的教育理想,虽然也反映了
一些封 建主义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德育方面,含有封建主义的色彩,但是总体来说,其实质
是以资本主义教育制 度为蓝本而加以理想化,甚至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虽然在当时不
可实现,但是也包含着一些合理的 成分和科学的内容,如男女平等教育、义务教育、注重年
龄特征、强调校舍的选择等。
三、简答题
1.清末所创设的各级各类新式学堂例举。[华中师大2004研]
答 :清末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洋务教育、戊戌变法中的教育改革和清末新教育制度的确立
等几个阶段,在 不同的阶段都开办了不同类型级别的新式学堂。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
自19世纪 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了一系列“自强”、“求富”的洋务事业,史称“洋
务运动”。洋 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洋务运动中遍设洋务学堂,主要有三
类。
①方言学堂 即外国语学堂。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如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上海的广方言馆、广州同 文馆、湖北自强学堂等。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它逐渐从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发展为综 合性学校。
②军事学堂。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主要有: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 br>天津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以及天津创办的
军医学 堂、湖北设立的武备学堂等。
③技术学堂。培养会使用和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讯人员等。主要包 括:上海江南制
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设立的电报学堂、上海设的电报学堂以及湖北 省
矿务局附设的采矿工程学堂等。
(2)戊戌变法时期建立的新式学堂
①维新派在 变法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校。资产阶级维新派办的重要学堂有万木草堂、时务
学堂、通艺学堂、浏阳算学 馆、时敏学堂、务本女学、经正女学等,影响最大的是万木草堂
和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由康有 为在广州长兴里设立,是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形成变法理论,培养变法人
才的重要阵地。时务学堂由熊 希龄等人在湖南长沙创办,梁启超被聘为中文总教习。
②“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百日维新中,在 北京设立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的任务,
不仅在管理自身,还要成为各省学堂的表率,而且还有统辖 各省学堂的大权。此外,清政府
在此期间还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
60


(3)清末新学制建立中设立的新式学堂
“癸卯学 制”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其中对新学堂的建立
做出了一系列规定:
在直系教育中,设立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和通儒
院。 在师范教育中,分设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在实业教育中,分实业学堂、补习
实业学堂和实业师 范学堂三类。实业学堂分初、中、高三级。每级又分为农业、商业、工业
和商船四个种类。其中初级实业 学堂相当于高等小学堂程度,中级实业学堂相当于普通中学
堂程度,高等实业学堂都相当于高等学堂程度 。此外,还有实业补习普通学堂、艺徒学堂和
实业教员讲习所。
2.概述近代康有为变法主张中的教育思想。[中山大学2006研]
答:康有为是戊戌变法 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在维新变法中提出教育改革的主要 措施包括:①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学校普遍开设
后,再废科举;②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 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
为了更快更有效地学习西学,他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 议。
作为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的上述建议直接影响了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通过这些
变法主张,可以看出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 康有为对教育改革的迫切愿望源于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在维新运动中,他无论上书还是呈折,
都常将 兴学育才作为维新救国的基本保障加以强调。他从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出发,认为要解
决亡国灭种的危机, 根本之策在教民,变法的起点在于“开民智”。变科举,兴学校,是康有
为反复强调的维新变法的重要内 容,也是他改革传统教育的重要主张。
(2)关于“变科举、兴学校”、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思想
“变科举、兴学校”是康有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以他为首的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文
教 领域实行变法维新的基本思想。康有为认为八股取士,导致读书人不研究现实,不研究世
界各国情形,也 放弃了真正的中国传统学问。这样选拔的官吏不能应变,不能做实事。并指
出清政府在军事上失利实源于 八股。变科举、废八股,目的在于否定传统的封建主义的教育
制度和选拔人才的制度。兴学校的目的,则 在于建立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
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设计了一个学校系统:在乡间设立小学,时 间为8年,7岁以上
儿童必须入学。县立中学,儿童14岁入学。中学分初等和高等两个阶段,各2年。 中学初
等科毕业后可以升入专门学校。专门学校或中学高等科毕业的学生可以升入省府设立的专门
高等学校或大学。康有为力图仿照西方建立近代中国学制。
(3)派游学、译西书的思想
对于人的培养,康有为认为除了兴学校之外,还应派人到资本国家去考察留学,“以通世界
之识,养有用 人才。”1898年5月,他在《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中,力陈派游学,译西
书的重要性,他指出, 当今的形势,必须是顺应历史潮流,广译西书,以了解欧美、日本的
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情况。派游 学、译西书的思想,对变法维新,发展我国的资本主义
有积极作用,对以后留学制度的建立也有较大影响 。
12.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61


〖答案〗B查看答案
2.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D查看答案
3.南京国民政府曾使用“大学院”和“大学区”的教育管理制度,它是由( )提出来的。
A.黄炎培
B.陈鹤琴
C.陶行知
D.蔡元培
〖答案〗D查看答案
4.蔡元培所主张的五育并举原则上不包括( )。
A.军国民教育
B.实利主义教育
C.公民道德教育 D.民族主义教育
〖答案〗D查看答案
5.清末所颁布的教育宗旨中,不包括( )。
A.尚公
B.尚武
C.尚美
D.尚实
〖答案〗C查看答案
6.“壬子癸丑学制”中,有关实业教育体系有( )学校。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答案〗B查看答案
7.蔡元培在改革北大时,提出了什么办学原则?( )
A.尚自然、展个性
B.五育并举
C.教育独立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答案〗D查看答案
8.下列哪项不属于蔡元培改革北大所提出的措施?( )
A.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B.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
C.设立校董,确立校长负责制
D.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答案〗C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独立议》[华中师大2003研]
62


答:《教育独立议》是我国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蔡元培论 述教育问题的一篇文章,写于
1922年。他认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 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
会的影响。”教育事业须超然于各派政党、各派教会之外。为实行超然教育,他提出 下列办
法:①“分全国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立一大学”,凡区内各项教育都由大学办理;②“大学的事务,都由大学教授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学校长也由委员会举出”,“由各大学校
长,组 织高等教育会议,办理各大学区互相关系的事务”。教育部“不得干涉各大学区事务”,
“教育总长必经 高等教育会议承认,不受政党内阁更迭的影响”;③大学不设神学科。“各学
校中,均不得有宣传教义的 课程,不得举行祈祷式”,“以传教为业的人,不必参与教育事业”。
这些观点成为1927年一度试 行“大学区”制的思想依据,蔡元培关于教育脱离政治、脱离政
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但反映了他反对军阀分子控制教育,希望按照教育
规律办好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的主张更 含有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革命意
义。
2.壬子癸丑学制[华中师大2003研,华中科技大学2003研]
答:壬子癸丑学制是1 912至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制定公布的学制系统。这两年分别称壬
子年、癸丑年,因此得名。设普 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3个系统。其中普通教育分3
段4级;初等教育7年,初小4年,男女同校 ;高小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4年,男女
分校。高等教育6至7年,大学预科3年,本科3至4年; 专门学校预科1年,本科3年(医
科4年)。学前儿童入蒙养院。大学毕业后可入大学院,肄业期限不定 。儿童7岁入学至大
学毕业,共18学年。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两极,程度分别相当于中 学、大
学。实业教育分设乙种、甲种实业学校,均3年毕业,分农、工、商、商船4类,程度分别
相当于高等小学、中学。另有实业补习学校、补习科等。沿用至1922年。
壬子癸丑学制在摒除癸 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作了努力,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的要
求,是资产阶级新教育反对封建主义 旧教育的一次重大胜利,有着历史进步意义。但对教育
与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与儿童身心发 展等问题尚未能顾及。这一方面因时间较
仓促,另一方面也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尚未 全面展开,解决这些问题的
社会条件还未成熟。
三、简答题
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 宗旨(教育方针)是什么?它与清朝末年的教育宗旨相比,有什么
明显的变化和进步?[北师大2003 研]
答:(1)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宗旨(教育方针)
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 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对清朝政府颁定的教育宗旨进行批判,
主张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 、军国民教育和美育。同年7月,教育部召开了
临时中央教育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并于9 月2日正式公布实行。民国初年确
立的新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
道德”。
在新教育宗旨中:①道德教育就是德育,蔡元培认为德育是完善 人格的根本,德育就是要
培养青年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念;②实利教育也就是智育, 是进行生
产和知识技能的教育,它既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也包括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 br>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③军国民教育,后来也叫体育,是要健全学生体魄。这是基于两方
面的考虑 :一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之制,必须有这种教育;一是体育又是培养完全人
格所必需的;④美感教 育也就是美育,包括美术、音乐等与之配合的思想陶冶,美育是特
别为蔡元培所提倡的,他认为美育可以 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人格。
(2)清末教育宗旨
清末制定的教育宗旨与民国初年制定的教育宗旨有本质的差别。19世纪末随着洋务学堂的
63


兴办,张之洞在《劝学篇》中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概括了办学的指导思 想,这成为清末
教育宗旨的雏形。在此基础上,1904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指出立学的宗 旨在
于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然后以西艺练其艺能。
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 布是在1906年,当时科举制废除,学制已推行,中央学部已建
立,为形势所需,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 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清政府认为
忠君、尊孔是中国政教所固有的,应该予以发挥, 并以此来批判其他异说;尚公、尚武、尚
实就是要学生热爱大清帝国,要学习操练,学习一些科学技术, 以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军事、
经济的要求。
(3)民国初年确立的新教育宗旨比清末教育宗旨的变化和进步
①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存 在本质的不同。新教育宗旨体现的是资产阶级关于人的德、
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而清末教育宗旨 则反映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明显
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旧学,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
②二者的性质和意义、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根本不同。新教育宗旨的确立在于培养资产阶
级 新人,从而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否定了君权的绝对权
威和儒家思想的 独尊地位。新教育方针的颁定,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是中国教育
的一个进步,是资产阶级反对 封建主义旧教育的一个重大胜利,民国初年确立的教育方针是
中国近代第一个实行了的资产阶级国民教育 宗旨。

四、论述题
试析我国近代三大学制的合理因素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答:(1)中国近代三大学制是指“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也是我国近代学制发展的三个阶段。现就其合理因素进行分析:
①1902~1903年,“壬寅癸 卯学制”成形出台,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以法令形式公布的
学制系统。虽然这个学制带有明显的封建性 ,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它注重国民基本素
质的提升,重视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这无疑是教育在浓 重封建气氛中的一大进步,也是符
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促进了中国教育由古典向近代化的转轨,极大地促 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
最终使中国教育步入近代化的道路。
②与“壬寅癸卯学制”相比, 壬子癸丑学制缩短了修业年限,给了女子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也使以教授农工商等实用知识技能为目 的的实业教育得到了加强。它是一个对传统的封
建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学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新学制,在中国
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除旧布新、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③“壬戌学制”缩短了小学修业年限,这有利于提高小学入学率和升入初中的升学率;它
延 长了中学修业年限,这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向更高阶段的学习迈进做好准备;
在高中开设职业 科,既适应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又解决了一些学生毕业
的后顾之忧。分科制和选科制 的实行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学四年
一贯制改为三三两级制,改变了过去学校衔 接不合理的现象。
(2)从我国近代学制的演变历程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①学制 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适时变革,学制必须适应一定的社会状况和教育的现实要
求。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 度,政治经济有了重大的变革,新思潮风起云涌,而旧的教育与之
不相适应,在制度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 碍、束缚时,学制的改革就成为一种客观必然。中国
近代三部学制的产生背景尽管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 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是社会变革、政
治经济发展和一定社会思潮下的产物。
②学制改革 既要学习借鉴又要参酌变通。近代学制演变为我国当前的学制建设乃至整个
教育改革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 启示,即在处理外国先进经验和本国实际情况的关系时,既要
64


积极地学习借鉴,又要理智地参酌变通,充分考虑本国的具体国情,把一切有利于我们的先
进经验和有效 做法,都经过甄别精选变成自己的东西。中国的国情复杂,各地发展极不平衡,
所以无论是学制改革还是 教育的整体改革,抑或是其他领域的改革,处理好学习借鉴与参酌
变通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③学制的制定要多方参与,力求民主。学制的制定过程中,是否注重多方参与,是否实
现民 主决策,对它的科学性以及在实践中的生命力是有影响的。要制定一个通行全国的学制,
并且保证它的科 学性和适用性,不仅要倾听各地的声音,以了解教育实践领域不同的状况,
还要征得理论工作者、实践工 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多方参与,充分发挥民主精神,群策
群力,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13.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壬戌学制的中学阶段采取( )。
A.三三分段
B.四年一贯制
C.五年一贯制
D.六年一贯制
〖答案〗A查看答案
2.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D查看答案
3.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答案〗A查看答案
4.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下列哪项措施不是教育部所采取的?( )
A.废除教会学校,将教会势力驱逐出中国
B.废除读经,恢复民国元年教育宗旨的精神
C.开放女子教育,教育普及有一定发展
D.白话取代文言,改革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答案〗A查看答案
5.蔡元培提出的教育独立思想是指教育从( )中独立出来。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社会
〖答案〗A查看答案
6.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
A.“癸卯学 制”
B.“壬子癸丑学制”
65

)。


C.“壬戌学制”
D.“戊辰学制”
〖答案〗C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壬戌学制”[华中师大2003、2004研]
答:“壬戌学 制”是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提到的学制系统,是年为
旧历壬戌年,故称壬戌 学制。为区别于民初的“壬子癸丑学制”,亦称“新学制”。新学制以下
列七条标准为依据:适应社会进 化的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
济力;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 地方伸缩余地。新学制在学校系统总说明中提
出:学制分期大致以儿童身心发展为根据,采取纵横活动主 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顾及学
生个性及智能,高等、中等教育之编课采用选科制,初等教育之升级采用 弹性制。壬戌学制
采用美国学制的一种,即“六三三四”制,规定初等教育6年(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 学2年);
中等教育6年(初级和高级中学各3年,师范学校6年,其中后期师范3年);高等教育3~
6年(大学4~6年,专门学校3年以上),入学年龄为6岁。学制《附则》还规定:注重天
才 教育,得变通年限及教程,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对于精神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
相当之特种教育 。
新学制注意到了制定学制与中国的国情、经济发展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民生活水平
之间的关系,是前一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综合成果。但学制的主要缺点是在移植美国综合中
学制上脱离了 当时中国的实际,因而在实行中困难很大,本欲加强的方面,如职业教育、师
范教育反而被削弱。
2.工读教育思潮[华中师大2005研]
答:五四运动时期的工读教育思潮有勤工俭学、半 工半读、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工读互助、
手脑并用等多种提法。它主张通过读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 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
实现改造不合理社会的目的。工读教育思潮的提倡者有共产主义者李大钊 、毛泽东、周恩来
等人,也有无政府主义者李石曾、王光祈,还有一些寻求改良社会道路的青年。提倡工 读的
人还组织过一些工读团体进行实验。工读教育思潮特别是其中的勤工俭学思想,对中国教育
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三、简答题
1.简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教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表现。[全国统考2009研]
答: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教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表现包括:
(1)提倡在学校中加强科 学教育,这是科学的教育化趋势。主要包括:传授科学的知识、
技能,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养成科学 的态度。在这一方面,中外许多教育家都为此做出
了贡献。1922年起,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陶行知 主持开展了实际教育调查,以期改进中
小学的科学教育。1923年,孟禄介绍美国科学教育家推士来华 帮助发展科学教育。推士在
华两年,先后调查10省24城市200多所学校,讲演200余次,并撰文 提出改进中国科学
教育的建议,给中国科学教育以一定的促进。
(2)提倡用科学的原理和方 法研究教育,开展教育工作,这是教育的科学化趋势。主要包
括:注重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研究;广泛开 展教育教学方法、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等研究;
重视教育实验、心理与教育统计和测量。以俞子夷、廖世 承、陈鹤琴等为代表,以南京高师
和北京高师为基地,形成南北两个研究工作中心。1921年,廖世承 、陈鹤琴合编《智力测
验法》,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智力测验方法。1922年秋,测验编制进人高潮 。美国教育心
理学家麦柯尔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邀,来华帮助编制量表和培训专业人员,并成立了由陶行
知负责的编制测量委员会。委员会与东南大学和北京各大学合作,编制了智力与教育测量量
表约 30多种,在全国各地进行试验。同时,为各省县视学、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师范
66


学校教育心理学教员举办讲习班,还公推陆志伟订正“比奈—西蒙量表”,1924年出 版说明书,
共包括65个测验。除理论研究、量表编制外,不少学校将此应用于学校教育,为教育教学< br>的改革提供了帮助。
在科学教育思潮和运动的推进下,当时教育界和学术界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 育蔚然成风,教
育及心理测量、智力测验、教育统计、学务调查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教育界成为流行的研 究
手段;各种新教学方法的试验广泛开展,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蒙台梭利教学法、自学辅
导 主义等方法,为人们所耳熟能详;高校中培养教育学科专门人才的学科和专业开始设置。
2.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前后, 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一次启蒙运动,它的基本内
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对当时的学校教育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
(1)学校改用白话文教学。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学,提倡平民的、写实的、通俗 的新文
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起着深刻的变革。出现了大量采用白话文的优秀新文学作品,为学校
提供了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白话文教材的普遍使用,对普及教育、普及文化科学知识都有
很重要的意 义。
(2)促进女子教育的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抨击男尊女卑,< br>主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开放女禁,男女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不但要求兴办女学,还
主张男 女同学。北京大学、南京高师相继招收女生,一些进步的中学也开始男女合校,甚至
同班,1922年的 新学制取消了男女中学之间的差别,从制度上肯定了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
权。
(3)学校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民主”、“科学”精神的影响下,排除了封建性
的内容,在中小学加强自 然科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学增设一些自然科学系,大中小学的教
材增加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个人奋斗 以及研究现实问题的内容;引进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
学方法,如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及设计教学法、 道尔顿制等,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启
发式教学方法。
(4)学校行政管理改革。取消了学监、舍监,设训育主任,实行导师制,中等以上学校
设学生自治会。
(5)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发展。体育在此时期主要表现为:以兵操为主的军国民体育思
想的 衰退和以欧美运动的田径、球类、游戏类活动方式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的开始兴起,
这表明中国体育 已经由模仿德国,日本转向了模仿欧美。最典型的是篮球运动,最早的就是
由西人通过基督教青年会带来 和推广的,随后棒球、垒球、网球、乒乓球等也相继传入。这
场思想解放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的学校 体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
A.黄炎培
B.晏阳初
C.梁漱溟
D.陈鹤琴
〖答案〗D查看答案
2.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
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
67


〖答案〗A查看答案
3.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
A.陈鹤琴
B.梁漱溟
C.晏阳初
D.黄炎培
〖答案〗B查看答案
4.《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撰写的?( )
A.杨贤江
B.陶行知
C.鲁迅
D.蔡元培
〖答案〗A查看答案
5.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村问 题千头万绪,但基本可以用“愚”、“弱”、“穷”、“私”这四个字来
代表,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 四大教育”理论,其中,解决“愚”这一问题的是( )。
A.生计教育
B.卫生教育
C.文艺教育
D.公民教育
〖答案〗C查看答案
6.下列哪位教育家参与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
A.晏阳初
B.梁漱溟
C.黄炎培
D.陶行知
〖答案〗B查看答案
7.在下列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中,他认为哪一种教育最为根本?( )
A.文艺教育
B.生计教育
C.卫生教育
D.公民教育
〖答案〗D查看答案
8.与同时代教育家相比,杨贤江的独特建树表现在( )。
①致力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②撰写了《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两部著作
③提出了“全人生教育”的青年教育思想
④创造性地阐述了教育本质问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查看答案
9.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 )。
A.专任制
68


B.导生制
C.导师制
D.辅导制
〖答案〗C查看答案
10.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对教育采取了什么政策?( )
A.不抵抗政策
B.放弃政策
C.取消政策
D.战时须作平时看
〖答案〗D查看答案
11.国民党在成立之初,在教育上主要采用什么政策?( )
A.国民教育
B.三民主义教育
C.党化教育
D.平民教育
〖答案〗C查看答案
12.在实行的大学区制中,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是( )
A.教育部
B.北京大学
C.科学院
D.大学院
〖答案〗D查看答案
13.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
B.梁漱溟
C.黄炎培
D.陶行知
〖答案〗B查看答案
14.在教育本质的问题上,杨贤江认为教育是( )。
A.社会的经济基础
B.劳动力再生产手段
C.不偏不倚的公正事业
D.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
〖答案〗D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晓庄师范[华中师大2005研]
答:晓庄师范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一所乡村师范学校。1927年他在南京
创办试验 乡村师范学校,自任校长,1929年这所学校更名为晓庄学校。陶行知提出师范学
校总的培养目标是要 求师范毕业生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
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在晓 庄学校试验期间,他将“教学合一”发展为“教学做合一”,
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要求乡村教师要能真
正关心农民,为农民服务;强调学校与社会打成一 片;指出教育内容和治学方法与农村生活
密切结合。1930年,晓庄学校遭当局查封,至1951年, 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复办南京晓庄学
校。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 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
69


师范学校组合新建南京晓庄学院。
2.乡村教育思潮[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华中师大2004研]
答:乡村教育思潮是中 国20世纪20年代中期兴起的教育思潮。其基本观点为:主张把教育
活动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致力于 农民教育和农村社会改造;要求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
系,改善农村的经济与生活,加强教育的社会化 、社会的教育化,提倡教学做的统一。主要
代表人物有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和梁漱溟等人。它的出现 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极端尖锐
化的反映,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农民革命的一种反应。它冲击了中国 传统的教育教学
理论,但乡村教育运动的失败也证明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是行不通的。
三、简答题
1.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东北师大2006研]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陈鹤琴“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现实意义何在?[复旦大学2003研]
答:陈鹤琴是 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他主张中国儿童教育要适合国情,符
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课程 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是儿童的
朋友;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 任。他的“活教育”理论是其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
而“活教育”的目的对当今教育工作更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1)“活教育”的目的
陈鹤琴把“活教育”的目的规定为:做人、做中国人、做 现代中国人。甚至提出“要做世界人”。
陈鹤琴这一思想的出发点在于:旧教育只重视读读书,“活教育 ”则重视做人。特别是当国家
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的时期,应当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一个符合现代
中国的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人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①要具备健全 的身体。陈鹤琴认为一个人身体的好坏,对于他的道德、学问及从事的事业
有很大影响。中国人身体素质 不好,一向被人讥笑为东亚病夫,因此具备健全的身体,更为
重要。
②要有建设的能力。当时 中国凡百俱废,急切需要的是各种建设,而过去的教育培养的人
不重视建设的能力,所以“活教育”则重 视建设的能力,以便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
③要有创造的能力。陈鹤琴认为中国人本来有很强的创造能 力,只是近几百年来因循苟且
不知创造。时至今日,非常亟需培养儿童这种创造能力。他认为儿童本来就 有很强的创造能
力,只要善于启发诱导、教育和训练,创造能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④要有合 作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人个性强,往往各自为政,在团体活动中,常缺乏合作的
态度。所以对于儿童要从 小就训练他们能合作团结,才能使他们配做一个新中国的主人翁。
⑤要有服务的精神。陈鹤琴指出:如 果我们训练的儿童,熟知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
服务,不知如何去帮助人,那这种教育可以说全无意 义。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
儿童知道应该帮助别人,知道为大众服务,具备服务的精神。
(2)“活教育”的现实意义
抗战期间,陈鹤琴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 育目的,体现了他热爱祖国的
精神。抗战胜利之后,他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体现了他具 有“世界的眼光”。
他提出做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他的“活教育”目的体现了爱国主义 的精神,
也反映了他具有世界的眼光,对后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教育目的的制定要适 应中国国情的需要。陈鹤琴在构建中国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中,并没
有盲目地模仿外国的先进经验,而是根 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有选择有鉴别地加以吸收,不再以
模仿为基本手段。他的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原则的 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都是以当时中
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为前提和基础,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②教育活动要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陈鹤琴的“活教育”是针对当时传统教育的弊端而提出
70


来的。他的“活教育”重视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儿童各种实践能力 的培养。他采用
各种活动的方法,强调学生的“做”。他指出教师不应将儿童禁锢在学校、局限于课堂上 而应
该鼓励儿童在探索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世界。
③教育活动要重视教育实验的地位。陈鹤琴一 贯重视教育实验,他通过在鼓楼幼稚园的一
系列实验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 特点的中国化幼儿园途径。学
习陈鹤琴重视教育实验的重要经验,把陈鹤琴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付诸实践 并加以发展完善,
这对当今的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四、论述题
1. 试述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内涵,并比较其异同。[全国统考2007
研]
答:(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内涵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生活 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
即教育”的内涵是:①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就是教育 ,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
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用生活来教育;③教育是为了改进生活。
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教育与生
活具有一致性 。陶行知认为教育与生活是融合的,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②教育对生活具有从属性。这 就是指生活决定教育,包括生活决定了教育的目的、内容、
原则和方法。③教育对生活具有改造性。即教 育绝不是被动地适应生活,而应当对生活起
巨大促进作用。
(2)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内涵
杜威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教育即生 活”是杜威关于教育的本质的认识之一。
其基本内涵是:①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 形式。②学校生活应与儿
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使儿童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得到 乐趣。③
学校生活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异同
陶行知的“ 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
“翻了半个筋斗”, 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相异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①两者相同点:二者都承认教育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 切的联系,反对将教育与生活分离;
认为生活含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教育对生活的改造也起着重要作用。
②两者相异之处:
第一,理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不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形成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为推进和巩固“五四”以来新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做了大量的工 作,教
育改革也进一步深化,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形成了规模空前的乡村教育运动,各种教育
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就包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杜威的教育理论形成于19世纪
90年代, 而这一时期正是美国社会变革的分水岭。这一时期在美国,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
和技术的进步,却使社会 精神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失调,物质力量不仅
没能为社会服务反倒成为社会进步的异 化物。杜威的教育思想就是建立在丰厚的文化成果和
对现代问题的关切之上的。
第二,对“生 活”的理解不同。陶行知强调的是现实社会生活,他认为生活含有对人的教育作
用。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 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杜威强调的是体现社会精神的学校生 活和儿童生活,他认为学校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
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同时学校生活也要 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
71


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对教育的理解不同。 陶行知强调的是社会意义上的教育,他认为教育不只是限于学校
教育,整个社会就是教育的大场所。教育 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社会生活无时不变,教
育也随之发展,教育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杜威强 调的是学校教育,他认为教育要合乎
儿童需要亦要符合社会需要,学校教育应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对 于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
和学校生活要加以改造,使之更富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 和社会改
造。
2.请以下述材料为背景,叙述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并比较 他们乡村教
育理论的异同。[全国统考2008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全国范围内 广泛兴起了以改革农村和农民现状为宗旨的乡村教
育运动,不少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晏阳初认为: 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题,即愚、
穷、弱、私。“愚”指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穷”指人民生活的极 度贫困;“弱”指缺乏医疗保
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私”指人民缺乏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梁漱溟则 认为:上述问题只
是中国社会的表面现象,其深层原因是文化失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解决中国问题 必须
从乡村建设入手,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以创造新文化来救活旧乡村。
答:(1)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
①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a.“四大教育”。晏阳初认为,中国乡村存在 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这些问题
如不得以解决,任何建设事业都将谈不上。而要根本解决此 四大问题,必须从事“四大教育”,
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第一,以 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要解决愚的问题,具体做法是“从文字及艺术教育着
手,使人民认识基本文 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以为接受一切建设事务的准备”。凡关于文
字研究,开办学校,教材的编写,教 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乡村教育制度的确立都包括在
内。其首要工作是除净青年文盲,将农村优秀青年 组成同学会,使他们成为农村建设的中坚
分子。
第二,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它从农 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各方面着手,以
达到农村建设的目标。在农业生产方面,注意到选种、园艺 、畜牧各部分工作,应用农业科
学,提高生产,使农民在农事方面,能接受最低程度的农业科学;在农村 经济方面,利用合
作方式教育农民,组织合作社、自助社等,使农民在破产的农村经济状况下,能得到相 当的
补救方法;在农村工作方面,除改良农民手工业外,还提倡其他副业,以充裕其经济生产力。 第三,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它注重大众卫生和健康及科学医药的设施。使农民在
他们现有 的经济状况下,能得到科学治疗的机会,以保证他们最低程度的健康。具体措施是
要创建农村医药卫生保 健制度,由村到县组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个县单位的保健体系:县设
保健院,区设保健所,每村设一个保 健员,由平民学校的毕业生经过短期训练后担任,负责
全村的医疗保健工作,使每一个农民都有得到科学 医药治疗的机会。
第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它是要“激起人民的道德观念,施以良好的公 民训练,
使它们有公共心、团结力,有最低限度的公民常识,政治道德,以立地方自治的基础。
b.“三大方式”。针对过去教育与社会相脱节,与生活实际相背离的弊端,在强调发挥教育
的整体功 能作用时,晏阳初提出了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的“三大方式”。
第一,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对象设置初级、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
第二,社会式教育:以一般群众和农民团体为对象开展读书、演讲等活动。
第三,家庭式教育:以家庭中各成员为对象的生活、生产常识教育。
②梁漱溟提出建立行政系统与教育机构合一的乡农学校。
a.学校由学众、教员、学董、学长 组成。学长和学董是“乡村领袖”,是乡农学校的领导;
72


由众 学董组成学董会,由乡村中推选有资格德望者三五人至十人组成,为乡村的办事机构;
学董会推举“老成 厚重”、“品学最尊”者为学长,作为一村一乡民众的师长;教员是在乡村建
设研究院受过专门训练的乡 村建设者,是乡农学校的教师和乡村建设的指导者;学众则是乡
村中的一切人,主要是成年农民。 b.学校按自然村落和行政级别分村学与乡学两级;实行“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将
学校 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合一。从教育程度上分,文盲和半文盲入村学,识字的成年农民入
乡学;从行政功能 上分,村学是乡学的基础组织,乡学是村学的上层机构。乡农学校的组织
结构,按农村自然村落及其行政 级别形成。其组织原则是:其一,“政教养卫合一”,“以教
统政”,即乡农学校是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 的合一,以村学代村公所,乡学代乡公所,乡村
建设的政治、经济措施都通过乡农学校、借助教育的力量 来实施。其二,学校式的教育与社
会式教育“融合归一”。在乡农学校中成立儿童部、成人部、妇女部和 高级部。儿童部以实施
学校式的普通教育为主;成人部、妇女部则主要是社会式的教育,多在农闲进行; 高级部是
为了培养乡村建设的骨干人才。其中,尤其注重成人的社会教育。
c.学校课程分两 类,其一为以知识教育和“精神讲话”为内容的共有课程,其二为各校根据
自身生活环境而设的个别课程 。
(2)晏阳初和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
①相同点:
晏阳初与梁漱溟均注重 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将教育与乡村经济、文化、道德等
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在方式上均 注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
②不同点:
第一,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不同。晏阳初对中国 农村问题的分析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病”具体
表象的归结;梁漱溟着力从中国文化寻找中国乡村问题的 病因。
第二,乡村教育的理论和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晏阳初更注重乡村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引进现代民主意识和西方社会治理模式;梁漱溟则主要借鉴中国古代乡约制度并加以改造,
更注重弘 扬传统道德。
1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一、选择题
1.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
A.湖南自修大学
B.鲁迅艺术学院
C.平民女学
D.农民运动讲习所
〖答案〗B查看答案
2.西南联大、西北联大是哪个时期我国著名的两所高等学校?( )
A.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查看答案
3.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抗日根据地的文教政策规定,将( )放在第一位。
A.国民教育
B.干部教育
C.士兵教育
D.儿童教育
73


〖答案〗B查看答案
4.西南联大合并的学校中不包括( )。
A.燕京大学
B.北京大学
C.清华大学
D.南开大学
〖答案〗A查看答案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中,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的学校是( )。
A.陕北公学
B.延安大学
C.华北联合大学
D.抗日军政大学
〖答案〗D查看答案
二、名词解释
1.陕北公学[北师大2005研]
答:陕北公学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干部的学校,1937年成立于延安。其
任务是对于 知识青年给予“对抗战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训练,主要是培养行政干部、
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 部,学习期限为2~3个月,校长是成仿吾。陕北公学的课程是三分
军事七分政治,科目有社会科学概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游击战与军事常识、
时事讲演等。1941年与女大等校合并成立延安 大学。陕北公学从1937年到1941年四年之
中培养了一万多名干部分赴华北、华南、华东各抗日前 线。
2.民办公助
答:民办公助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发展小学 教育的一项基本政
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普及教育过程中沿用此政策。《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于1 997
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最核心的精神实质是“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也即确立了“民办公助”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所谓“民办公助”,就
是利 用公众和政府资金适度地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公助又可分为显性资助和隐性资助。显
性资助就是通过对 民办学校办学方向及其社会效果等实施检查、评估后,以注册的学生数为
基本依据,给予民办学校直接的 拨款资助,而隐性资助则指对民办学校于合法范围之内的经
营所得、学校房产、社会捐物捐款等方面给予 减免税收。
3.西南联合大学
答: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由内迁的3所大学联合 组建的国立大学,简称“西南
联大”。七七事变后,教育部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湖南长 沙,联合组成临
时大学。1937年8月临时大学筹备会在南京成立,11月1日,在长沙正式上课,共 设文、
理、工、法商4个学院,17个学系。校本部设在原圣经书院德涵女学旧址,文学院设在南
岳,校务由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校长张伯苓组成常务委员会主持,年底
战火逼近长 沙,又西迁云南昆明。1938年4月抵达昆明后,改“西南联合大学”名,5月4日
正式开学,同年秋 增设师范学院,附设师范专修科,增设航空工程学系以及电讯专修科,1939
年又设立先修班和进修班 。1940~1941学年,发展为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学院,
26个学系,2个专修科,1个 先修班。有教师350多人,学生3000多人。西南联合大学在
抗日战争期间被誉为大后方的“民主堡 垒”,发生过震惊中外的“一二·一”反内战、反暴行、争
取民主运动。1946年5月,联大宣告结束 ,各校分别返回平、津原址复校。
三、简答题
试述中国近现代普及义务教育的历程。
74


答: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
体分析如下:
(1)清末普及义务教育的萌芽
①太平 天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奠都以后,在其占领区废除了
清朝的教育制度, 实行了文教改革。太平天国实行普遍的平等的教育,其规定太平天国施教
的对象包括所有的群众。 ②戊戌变法时期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维新变法派主张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性的教育
制度。康有 为在《大同书》中阐述了他的普及义务教育思想,他攻击了社会不平等现象,主
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 提出去国、去家,实行男女平等的主张。康有为的《大同书》描述
了理想的学制,并指出这一教育制度是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的,并且皆为公费。
③清末学制中的普及义务教育思想。清末颁布了《奏定学 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中
国第一个经政府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其中对义 务教育有一定的规定。
癸卯学制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分为蒙养院四年,初等小 学五年,
高等小学四年,其中义务教育的年限是五年,仅限于初等小学。
(2)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义务教育的普及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南京临时 政府开始了一系列教育改革。1912至1913
年间,“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实施,其中对普及义务教 育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壬子癸丑学制规
定整个教育期限为十七年或十八年,共分三段四级,其中初等教育 二级,初小四年,男女同
学,高小三年,男女分校,其中初等小学四年是义务教育,但未真正实行。
(3)国民政府时期义务教育的普及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叛变革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武装斗争,开始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出现了两种政权,两个区域。
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教育的总精神是:实行普及教育,培养革
命干部,提高群 众觉悟,建立劳动人民的新教育。在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
宣布“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 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教育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管”
等内容,在苏区还开展了全民的识字运动 。
②国民党政府统治地区的教育。国民政府废除综合制度,分设中学、师范、职业三种学校,
其在1929年、1936年、1939年几次提出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制定扫盲机会,但均“由于经
费 困难,未能实施”。
③陶行知关于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陶行知毕生大部分精力都是为普及教育而奋斗 ,它提
出必须采用新的办法来普及义务教育。他认为最有效的新的方法就是利用“小先生制”。他还指出,普及群众教育一定不能妨碍生产,而要适应群众的生产生活,他曾拟定过一个相当详
细的“中 国普及教育方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务教育的普及
1982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规定列入其中,1985年《中共中央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 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7月1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九年制义务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
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并详细规定了义务教育实施的相关内
容。至2009年,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经 达到95%。


75

中考查分网站登录-四川大学招生网


事业单位改制政策-离任述职报告


上火牙龈肿痛怎么办-教育部综合查询网


电脑维修学徒-制药技术


投掷垒球-广东省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仓库盘点报告-滨州学院录取分数线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各省大学排名


市场部经理-月工作总结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