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

余年寄山水
808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3: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312植树节-大连航运职业学院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
祝国芳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 br>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
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
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 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 br>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
有趣,对学校、对环境、 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
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 时刻,我得好好把握,但
同时我也认识到良好的习惯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必须打持久战,< br>而急于求成,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
导学生,指导家长, 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 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
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 ”
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
中的学生,听课 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
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 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
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 答问题
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总的来说,学生的基本情况有利因素居多,不利因素也不少,关键在于教
师如何灵 活、正确地利用各种因素,变不利为有利。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导者,
是学生行为的指引者。学生学习成 绩的优劣、学习能力的高低、品质的好坏,
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教育、正面的诱导、不断的培养。我一定 要全面去了解每
一位学生。深入细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园满完成本学
期 教学任务。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 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 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
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 20以内的进位加
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
求和与求剩余的实际问题。.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
物体的个数;知道20以 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知道几和第
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认识数0, 体会0的含义,知道0在生
活中的一些简单应用。
认识符号,“〈、〉、 =”的含义,能够 用符号或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
大小。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受简单的估算方法。.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
求一共多少 或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判断日常生
活中常见的物体轻重。.能探索一些简 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在具体情景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比


读书破 万卷 下笔如有神
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情景中认识上下、前后等
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
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和球,并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他们的基本特征。
(3)联系具体情景,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 过程,认识简单的统
计表和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根据物
体的用途、形状、颜色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初步体会收集、
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
的数据。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
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 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
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 发展初步的抽象、概
括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中发展思
维能力;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
步学会有 根据的思考;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
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 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 等特征,建立
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 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初
步体会统计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
识。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分析、推理,学会用自
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景和问题,发展简单的合理推理和演绎推 理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简单事物。 < br>(2)初步学会从实际生活和显示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并联系已经掌握的数学思 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
有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
(2)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验数学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数学思考的
价值。
(3 )能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
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具有学好数学 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
识的体验。
四、教材重、难点:
这一册的 重难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
退位减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认数和 计算的开始,因此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措施: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创造性
的使用教 材,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教学思路,让
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 有成功感。
1.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
知识与 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开放性。提倡算 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让学
生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学 过程要体现活动性。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
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数学 活动经验。
4.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
问题 、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5.注意学习过程的构建性。让学 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
交流的活动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6.评 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了解
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和 谐的发展。

酒店爱岗敬业演讲稿-师德师风学习计划


新科学院-会计主管述职报告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导购员职责


2011天津中考-西华师范大学录取查询


上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入口-陕西会计


小数点的移动-哈尔滨华德学院


襄阳五中-送花祝福语


假钞识别-大堂经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