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前、后、左、右”和“数一数”教学设计
第一场雪-关于青春的演讲稿
欢迎新同学
教材分析
本部分有“认识前、后、左、右”和“数一数”两方面的内容。
“认识前、后、左、右”借助
“活跃的课堂”情境图提供丰富的空间资源。儿童在日常
生活中对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
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将需要进行这些基本方位的判断或
表达。因此,本部分集中教学最
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做准备;另一方
面则是通过对空间
方位的体验和对概念的使用,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
般来说,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例如:A在B的前面,也可以说B在
A的后面;要么说“
小汽车在大卡车的前面”,或者说“大卡车在小汽车的后面”。但在学习
“左、右”时,为了降低教学的
难度,不涉及“相对性”,即只有一个“参照点”,或者说只
以一个“物体”作为判断位置关系的“标准
”,这个参照点就是“观察者”或者是参与活动
的“活动者”。
“数一数”借助“可爱的动物
园”情境图提供丰富的计数资源。“美丽的动物园”为学
生提供了可爱的猴子、长颈鹿、小兔子、斑马等
计数资源。并且情境图中提供的每种数量的
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个金鱼喷泉、一名男同学
、一个小猴子、一座小房子等),
学生在计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中,初步感受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
物可以用同一个数表
示,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对学习的新奇
感,逐
步形成喜欢学习、乐于学习的愿望。
本部分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
2.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3.借助“可爱的动物园”情境图提供丰富的计
数资源,并对学生进行与小动物和谐生活
的教育。
4.丰富的计数资源为学生充分计数服务。
本部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空间方位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数数的情况、观察和语言表达能
力、学生
的学习习惯等,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但这里不是正式教学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教学目标
1.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
们的相对性。
2.会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新|课 |标| 第 | 一|
网
3.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4.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
准备。
5.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认识“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数每种小动物的只数。
难点:1.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掌握数数的水平以及数数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建议
本单
元主要是将学生熟悉但并不完全能准确地加以判断的空间方位以及数数经验加以
巩固强化。在教学中要注
意以下方面。
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进行教学。
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
正确地辨别“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
别尚未发展完善。因此,对于“前”“后
”,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对“左”“右”
的辨别,则要进行适当地引导。
2.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
教师应该在教材所提供内容的基础上,
多创设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
辨认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在游戏中感受这三组方位词的
作用。
3.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
容易疲劳,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
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任务、
动物等感兴趣。因此,
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
情境图后,
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应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
br>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事物的
数量。
新|课 |标| 第 | 一| 网
4.采取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5.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的基本经验。
以“数一数”的教学为例,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是
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
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言,以
便做到全面地了解。发
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还
可以继续
帮助。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前、后、左、右
数一数
总计
第一课时
前、后、左、右
教学内容
教材1页 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
活中对前、后、左、右等空间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
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
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位置的相对性,理解知识的
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以生活中有关“前、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前后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探索
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数
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体会用“前、后”“左、右”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在具体情境中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难点:能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卡片、图片、胶棒或胶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作为一个新的班集体,我们互相认识一下吧。
生1:我今年6岁了。
生2:我家有3口人。
生3:我叫红红。
w
W w .x K b 1.c o M
师:想不想认识红红前后、左右的同学呢?
生:想。
师:我们今天一起先认识某一个同学,再依次认识他周围的同学。(板书:前后左右)
设计意图 :刚开学,对于一年级新生,对彼此不太熟悉,在帮助同学熟悉彼此的情况
下导入新
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初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热爱
数学的意识。
二、探求新知,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
(一)认识前后。
师:我看哪个同学坐得直,小嘴巴闭得最紧,课堂纪律最好,我们就先认识谁的名字
以及年龄?
请学生帮忙找出课堂纪律最棒的同学,首先介绍自己。
师:xxx前面和后面
的同学能不能也向刚刚同学一样详细介绍自己呢,首先请前面的同
学自我介绍,再请后面的同学自我介绍
?
生1:我叫xxx,今年6岁了......
生2:我是xxx,今年也6岁.....
师:你们真棒,在你们的刚刚流畅的自我介绍中,老师和同学们认识了你们。其他同
学想不想认
识你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是谁呢?
学生交流各自前面和后面同学的名字、年龄......
师:现在用一个游戏的形式检测同学们是不是认识彼此前面和后面的同学。
(让一组同学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
设计意图:以一个同学为中心,依次认识
其前后的同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快速有序的
认识同学,更好的熟悉班集体;另一方面初步意识到身边处处
有数学。
(课件出示森林运动会)
师: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又开始了。仔细观察情境图,这次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运
动会吗?
生1:梅花鹿、小松鼠参加了这次的运动会。
生2:参加这次运动会的小动物们还有小白兔、小乌龟和小蜗牛。
师:你知道谁得了第一名吗?为什么?小乌龟的前面是谁,后面呢?
生1:梅花鹿得了这次运动会的第一名,因为它跑在最前面。
生2:小乌龟的前面是小白兔,后面是小蜗牛。
师: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并请说一说它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是谁?
学生彼此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以及它前后的小动物。
生1:我最喜欢小松鼠,它的前面是梅花鹿,后面是小白兔。
生2:我最喜欢小白兔,它的前面是小松鼠,后面是小乌龟。
......
师:同
学们刚才很准确地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并描述了它前后的小动物。观
察小松鼠和小白兔的位置,
小松鼠在小白兔的前面,我们也可以说在小白兔的后面。请你先
指出上面两个小动物,再分别用前后描述
它们的位置。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让学生指着情境图说一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生1:小乌龟在小蜗牛的前面,小蜗牛在小乌龟的后面。
生:小白兔在小乌龟的前面,小乌龟在小白兔的后面。
……
设计意图:借助森林运
动会情境图,让学生形象理解前后这对相对的位置关系,能更
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逐步探索出用前
后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
(二)认知左右。
师: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上课发言要先举手。我们发言时,举的是哪只手?
请你举起来。
( 学生举手,个别举手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师:在举手发言时,我们通常都是举右手,另外一只手就是左手。想一想,平时我们
用右手做什么?
生1:举手发言。
生2:写字。
生3:拿筷子。
......
师:请你模仿写字的动作。右手写字时,左手在做什么呢?右手拿筷子时,左手在做什
么呢?
(学生交流,最后汇报)
设计意图:借助左右手,让学生将左右与身体对应起来,借助生活习
惯动作,帮助学生
真正建立左右的标准,从而进行判断)
师:你能用刚刚学到的左右,说一说
坐在你左边的同学的名字吗?和他握握手。右边的
同学呢?和他招招手。
(学生一组一组地做,教师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师:课前准备,我们都要把数学书放在书桌的左面。
(学生摆放数学书,教师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师:起立发言时,我们
应该站在书桌的右面。下面请同学们起立,站在书桌的右面。你
站对了吗?
设计意图:从身体
上的左右扩展到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整理书桌;
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理
解)
三、巩固知新。
1.摆一摆。学生拿出下面的图片和水果(香蕉、菠萝、桃子、西瓜)
卡片,听老师要
求摆一摆。
(1)香蕉摆在小蚂蚁的前面。
(2)菠萝摆在小蚂蚁的后面。
(3)桃子摆在香蕉的前面。
2.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时冲撞在一起,学校
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课件
出示下图)你知道他们应该靠哪边走吗?
设计意图:1.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前后的理解。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
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四、达标反馈。
1.动物园的小动物排成一队。
(1)的( )面是;
(2)的( )面是;
(3)
2.画一画。
在的( )面。
在的左边画3个,在的右边画2个。
答案:1.(1)前 (2)后
(3)后
2.
五、课堂小结:
新- 课 -标-第
-一-网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谁能说说在平面
图上怎么用
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呢?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确定观测中心。
2.再分别针对观察中心,确定它的前后以及左右。
设计意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本节
课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认真
听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六、布置作业。
1.看图填空。
(1)西瓜的左边有( )种水果,右边有( )种水果。
(2)香蕉的左边是( ),草莓的右边是( )。
(3)西瓜在香蕉的(
)边,在葡萄的( )边。
2.画一画。
(1)把左边的第一个涂上绿色,把右边的一个涂上蓝色。
答案:1.(1)2 3 (2) (3)右 左
板书设计
前后、左右
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
(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
我的左边是( ),右边是(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课堂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各自座位的位置导入,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br>验,从认识自己出发分别认识前面和后面位置的同学。再结合左右手,让学生将左右与身体
对应起
来。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学生在观察中理解,
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
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
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
的学习能力。初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
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师: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时冲
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出
示下图)你知道他们应该靠哪边走吗?只要我们认识了
左和右,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左右”。(板书:左右)
师:我们一起听下面的音乐边说边做动作。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出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有的同学反应不及时,与其他同学动作不同,让其表演一个小节目。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边
说边做,一方面可以预防学生因疲劳走神,另一方面考查了
学生的反应能力,加深了对左右的理解。使课
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资源。
在平面图上如何辨别前后左右
1、首先确定观察事物。
2、观察事物正对的面是前面,背对的面是后面。
3、观察事物左手方向是左边,右手方向是右边。
三、资料链接。
一栋楼怎么区分楼前后左右
一般长时间向阳的是前,或者有大门朝向的地方是前,后就
是与前相对的,或有后门
的。左右就是楼的侧面。这都是不一定的。
不要往前后左右看
杰克,是一个有理想
的青年。他喜欢创作,立志当个大作家,像山姆一样。山姆,是杰
克崇拜的大作家。杰克常常在杂志上看
见山姆的名字。杰克发现“山姆非常高产;而且,创
作风格多样化;再有,从作品涉及的内容看,其人的
知识、见识极其广博。以山姆为偶像,
杰克开始了文学创作。慢慢地,杰克也能发表作品了。杰克高兴地
努力写呀写,从趋势上看,
他是进步的。然而,写了几年后,杰克沮丧地发现:自己要赶上山姆,简直是
白日做梦。山
姆酷似一台创作机器,任意翻开一册新一期的杂志,几乎都可以看见山姆的名字。杰克心想
,
我就是每天不睡觉也写不出来这么多的作品。另外,山姆那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可以吸引着
不
同欣赏癖好的读者,而自己,仅有一种创作风格。最可怕的是,山姆犹如一个无所不知无
所不晓的“万事
通”,而自己,相比之下,显得懂得太少了,杰克开始怀疑自己了,怀疑自
己的才气,怀疑自己的学识,
怀疑自己是不是文字创作这块料,怀疑自己能否在这条路上大
有发展......
在种种怀疑
中,杰克信心丧失,慢慢地,他远离了创作。他死心塌地做了一名运输垃圾
的司机,在奔向垃圾处理场的
路上,杰克老了。
这一天,老杰克到一家杂志社去运垃圾,那其实是一些滞销旧杂志。老杰克随手拾起
了
一册翻了翻,又看见了山姆的名字。忽然,老杰克想跟杂志社的人打听打听山姆。事实上,
除
了山姆的名字和他的作品,老杰克对山姆本人是一无所知的。杂志社的人笑着告诉老杰克:
山姆这个人根
本不存在,我们杂志社把作者姓名不详的文章,一概署名为山姆。其他的杂志
社也有这个习惯。所以,山
姆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杂志上。
话未说完,老杰克已然惊得不能动弹了。原来,让他信心尽失、理想破灭
、一生黯然的,
竟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
人,多么喜欢瞎比较啊。在瞎比较中,自己创造出
一个对手。又因为不自信,再用想象
力将对手的能力无限扩大化。继而,让对手来折磨自己,直到将自己
击垮为止。待到有一天,
忽然明白了,其实是自己击垮了自己,可是为时已晚。请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不
要向前后左
右看,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被想象出来的对手所击倒。
第二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教材2页 用数数的方式表示物体的数量。
w W w
.x K b 1.c o M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数已经积累了
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
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数是数(
shǔ)出来的,理解知识的发展过
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计数动物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以及认数
情况。 <
br>过程与方法:认识情境图中动物或物品的过程中,能把自己数的结果表达出来,使学
生初步学会数
数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热爱动物的情
感。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数出情境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图片、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
习很多
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你们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生:有。
师:数数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你会数数吗?
生1:会数数。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生2:我都能数到100呢!
师:你们真了不起
。我们能不能一起大声的从1数到10。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1数到
10。(板书:数一数)
生:1、 2、 3、 4、 5、 6、 7、 8、 9、 10。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求新知,用数数的方式描述物品的数量。
(一)师:你们有喜欢的小动物吗?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呢?
学生交流各自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
生:小兔子、小猴子、长颈鹿、斑马……
师
:你们说的这些小动物,老师也都特别喜欢。于是老师今天带领同学们一起参观动
物园,看看这些我们喜
欢的超级可爱的小动物。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这只是动物园的一个美丽的小角落,在这里
谁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有没有在
里面?还有哪些小动物或者是物品?
(小组同学交流,最后汇报)
师:你能再分别数一数每种动物或每种物品的各有多少吗?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的个
数)
(二)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中里有几只小猴子?
生:图中有1只小猴子。
师:回答问题真完整,你真棒!一只小猴子,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在图的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同时请同学们出示各自的数字“1”卡片)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生1:1个小喷泉。
生2:1座小亭子。
生3:1条小鱼。
生4:1个兔博士。
生5:1个男孩。
生6:1只小象。
……
师:图中有象妈妈和爸爸以及
小象,但是小象只有1只,你们观察可要认真呀!这些
物品的数量均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设计意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
同一动物的
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数字。
(三)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
(
配合学生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2~3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数数量是3
以上的动物或物品时
,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
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
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
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设
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数数的方法,数数的时候,应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顺
序一个一个地用笔点着
数就不容易漏数或多数并适时渗透学生热爱动物,要与动物做朋友的
情感。
三、巩固知新。
1.认读1~10各数。
你会准确并快速地读出1~10各数吗?
(教师先领读并同桌互相读一读;再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认读)
设计意图:一方面了解学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在多次认读中,激发学
生主动认数的积
极性以及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数身边的数。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
示的事物呢?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并给予指导)
生1:我有2只手。
生2:教室有4扇窗户。
生3:我的铅笔盒里有6只铅笔。
......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并结合课上学习
的知识以及数数方法,一方面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给学
生充分观察、
思考的时间逐步探索出用数字表示事物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课后延伸。
新-
课 -标-第 -一-网
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数
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
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对比练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
四、达标反馈。
1.连一连。
2.看数圈图。
答案: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数了非常可爱
的小动物们的数量以及其他一些事物的数量,你学到了哪
些数学知识?X| k |B 1 .
c|O |m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
数数的方法:数数的时候,应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用笔点着
数就不容易漏数或多数
。
2.有几个事物,我们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其中同一种动物,我们还可以根据动物
的不
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数。如情境图中有“4只小白兔”“1只小蓝兔”......。
3.图中小朋友在和小兔子们快乐地玩耍,所以我们也要向图中的小朋友们学习---
热爱
小动物,要与小动物交朋友。
六、布置作业。
1.正确分配奖品。
2.把四条腿的动物圈一圈。
3.先数一数,再涂一涂。把4个气球的那串涂上红色,5个的图上黄色,6个的图上蓝色。
答案:
板书设计
数一数
一只小猴子,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有几个事物,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数数的方法:数数的时候,应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用笔点着数就不
容
易漏数或多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课件把学生带到动物园一角,并结合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并数
出1只小猴子开始,分别让学生按照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
个数。再结合数数
的过程中的数数的方法,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
形成
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
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
培养了学生
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X| k |B 1 .
c|O |m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播放《1--10数字儿歌》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数字歌,你都听到了哪些数字?你也能从1数到10吗?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
从1数到10。(板书:数一数)
(二)请6名同学拿起准备好的小兔的头饰(1只小蓝兔头饰,1只
小绿兔头饰,4只小白
兔头饰)戴在头上并站在前面。
师:我们比一比哪组的同学能快速地说出小兔子的数量,并说一说可以用哪个数字来
表示。
生1:1只小蓝兔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生2:1只小绿兔也是用数字“1”来表示。
生3:1只小兔子站起来了,也是用数字“1”来表示。
生4:4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生5:共有6只小兔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现场表演的形式,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另一
方面直
观地演示给同学们可以把同一种动物按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数,加深了学生用数
字表示物品个数的理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资源包。
数物体个数的方法
1、数数时,从1开始数,按照一定的顺
序(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点数,数到最后一个物
体是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如:1、 2、
3、 4、 5、 6、 7,数到最后一个是7,
这一堆物体的数量就是7。
2、数物体个
数的方法有很多:可以1个1个地数,2个2个数,还可以5个5个地数,10
个10个地数.....
.
三、说课设计。
《数一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数学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册《欢
迎新同学》中的“数一数”。
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大多数儿童在未学习
这一课前,已能
数出100以内的数,甚至会写,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
数,但
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必有1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但是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
小学,对
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
有限。
《课
标》提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
展抽象思维”。教材很
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起始课。主题
图是一幅动物园的情境,表面看起来
好像跟数学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
生会通过观察发现,所看到的一切只有通过数才能
描述清楚,而且要经过组织语言才能汇报
得尽然有序。这正是培养学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创造精
彩的数学素养的开始。
二.教学以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计数动物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以及认数
情况。 <
br>过程与方法:认识情境图中动物或物品的过程中,能把自己数的结果表达出来,使学
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动物的
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数出情境图中事物的个数。
三.教法和学法。
很显然,在教法和学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
手操作学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
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感念的形成由具
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
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四.教学过程。
1.谈话交流,自然过渡。
轻松的谈话交流是拉近师生较好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本节
课开始,我以谈话的方式进
入课程,会显得比较自然有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现在
开始,你们将
和老师一起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数学知识,可
能有同学心里纳闷儿,数学有什么用呢?老师给你们举一两个例子吧,小的比如用钱买东西,
大
的如控制宇宙飞船上天,都要用到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是很有用的知识,学会它,你们
可以知道很多事
情,还能增长本领,会解决很多问题。我们的数学书上有许多有趣的游戏和
活动,那可是一个神奇的数学
天地呀!同学们,你们愿意学好数学吗?只要你们爱动脑筋,
多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讨论,就会发现数
学是多么的生动有趣!当你们感到自己的本领一
天一天地增长时,该是多么愉快呀!
2.层层推进,学习数数。
(1)口头数数。
你会数数吗?(分三个
层次进行)从1数到10,试试看。伸出两只小手。同桌之间
互相数一数有几根手指。集体交流,先请几
个会数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或数得
不好的同学试着数几次。
(2)看图数数。
①观察情境图教科书第2~3页。教师启发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动物园都有谁,请小
组内部
交流,接下来全班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我在这里随时提醒学生:还有什
么?由此自然过渡到
下一个环节。
②数图中的数量。教师在学生随意说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数目从小
到大的顺序数
出图中事物的个数。一次教学数出数量是1的动物和物品;以及其他数量的动物和物品。这
里仅介绍1的教学。1只猴子,1个喷泉,1座小亭子......。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指
出,像这样,1只猴子,1个喷泉,1座小亭子等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同时在猴子
图案旁边
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X| k |B 1 . c|O |m
在教学数其他数时,注意渗透
思想品德教育,如:2个小朋友在与4只小兔子一起玩,
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动物,要与动物交朋友的
教育。
③认读1~10各数。
教师先领读数字卡片上的10个数字并同桌互相读一读;再打
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小
组比赛的形式认读。
④猜数游戏。背对抢答学生出示1~10的卡片
。允许学生提示:“猜得太大了,大了,
小了,很接近了......”学生在帮助下所猜出的数不断接
近目标数,直到猜中。猜数游戏的
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得课堂气氛热烈、愉快。学生的学习
兴趣高涨,使知识在
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巩固。
⑤数身边的物体。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
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
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我设计了这个供学生主动探索
的学习环节,让学生自己寻找
身边的物体,并且用数量来加以描述,使学生的知识及时得到内化,进一步
使学生体会到数
学学习的乐趣。
3.全课小结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完成小结。
五.板书设计。
本课采用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这是依据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优势而设计的,
板书是随
着学习内容的先后出现的。用简笔画画图,图上的字、词是用贴字卡的形式出现,通过可爱的图像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增进学生记忆的加强。
六.说课总结。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3.倡导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做到了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在基
于沟通顺畅的前提下,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在清晰的教学环节里,师生共同拉开
了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
生活。
我相信,有怎样的要求就会有怎样的结果。今天不平凡的开始,明天必然有不平凡的收
获!
四、资料链接。
(一)
古人计数方法有哪些
古时候人们计数的方法有结绳计数,筹码计数(每个筹码代表1,或10,或10
0等,
以此类推)和算盘计数,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等。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
时是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来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
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
(二)民谣:
十字歌
一字壹字像扁担,张飞刘备请先生,三请茅楼诸葛亮,三战吕布虎牢关;
二字壹字桥扛长,当初好汉杨六郎,杨五上山做和尚,乱箭射死杨七郎;(桥扛-
花桥,用两根杠两人抬行)
三字壹字阶座层,山东买马识贤人,三婆良剑薛仁贵,马失土泥李世民;
四字壹字象皮箱,江中搭渡王天章,落江遇着李存孝,铁竹篙挜弯没主张,
五字壹字两平平,十八寡妇进南蛮,拍里南蛮十八座,曹操兵马下江南,
六字壹字头顶当,赵匡胤买剑斩郑纲,郑纲马背约反皇城,幼妃太死半路当;
七字壹字七连连,李铁做细烂脚田,吕洞宾出门爱吃酒,刘海自细喜钓蝉;(李
铁指李铁拐,刘海戏金蟾)
八字壹字八拚邦,贤帝得道五行山,脚踏龟蛇手拿剑,身穿黄袍八卦衫;
九字壹字九挠脚,歹庭找柴转回家,日日赶去当街卖,五十四岁老人中探花。
十字壹字假拦搓,东海洗汤是哪吒,拍死龙王三太子,抽筋剥皮转回家。
注:
1、
该首民谣把“一到十“字形”用生活中常见事物来比喻,并兼以点出历史人物故事。为
朏头五十年代少儿
最爱吟唱的福州话民谣。(朏头宝禅女士遗稿)
2、阶座层,福州话,指像阶梯似的一层层。
3、象皮箱,指这字像皮箱样子。
4、两平平,上下都是平直的,平平的。
5、头顶当,福州话。指头顶当中(意指头顶当中多一点)。
6、七连连,福州话,指向上跷起。
7、八拚邦,福州话。指扒得开。
8、九挠脚,福州话,指跷起一脚。
9、假拦搓,福州话,指垂直交叉。
w
W w . X k b 1.c O m
欢迎新同学 单元测试卷
一、数一数,连一连。(10分)
二、我会分左、右。(14分)
三、小动物运动会。(12分)
1、跑在最( )面,跑在最( )面。
2、跑在的(
)面,跑在的( )面。
四、我会填。(16分)
1、葡萄的右边是(
),左边是( )。
2、梨的左边是( ),右边是( )。
3、香蕉的右边是( )。
4、苹果和草莓一共有(
)个。在下面的横线上画出相同数量的○。
六、看图圈数。(6分)
七、数一数,把缺少的部分画出来。(10分)
八、数一数,照样子用“○”画一画。(14分)
九、看数给它们涂颜色。(6分)
4
5
十、看图填一填。(6分)
1号车前面是(
)号车。
2号车前面是( )号车。
3号车后面是( )号车。
答案
二.1. 2. 3. 4.答案不唯一
三.1.前 后 2.后 前
四.可以画图形,写拼音或汉字1.草莓
香蕉 2.草莓 苹果 3.葡萄
4.通过数数得出苹果和草莓共3个
○○○
五.大拇指在右侧的是右手:①②⑤ 大拇指在左侧的是左手:③④⑥
十. 3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