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数学教案

萌到你眼炸
756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4: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京二建报名-踏青节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数一数》
《比一比》
《分一分》
《认位置》
《认数(一)》
《认识物体》
《分与合》
《加法和减法》
《统计》
《认数(二)》
《认识钟表》
《加法》
《9加几》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
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 条理地观察的习
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讲述 :小朋友们,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哪玩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 !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
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 些什么?
(二)思索探究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
2、结合 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
物体 ,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看小图与之下面的圆点,它 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圆点与物体有一一
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第七、八 、十这三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
中找相应的 物体。(三)交流共享
1、数数练习
(1)教室里有几扇窗?几扇门?
(2)教室的第一排坐着几个小朋友?
(3)小朋友拿出10根小棒,一边数一边拿,并摆在桌子上,让同桌同学检查对不对。
(4)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地数,不能漏掉,也不能重复多数。
(5)连一连
(6)画一画
2、 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 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
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如:我有10个手 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3、 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 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


几,后面接 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四)检测完善

1、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开心吗?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 手,真不错,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
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课堂作业。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比较长短、高矮。课本第4~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
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 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
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
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
(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 X比XX矮、
XX和XX同样高。)
4、练习P4。
(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
(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5、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 、高矮的,比较长短
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


四、巩固练习。
1、课本P5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
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六、作业。
1、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2、预习P6比一比。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会分数的读写,从中感受分数与平均数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
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用具:
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为别人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板书:分一分)
现在,我们来帮助鼠妈妈、淘气、笑笑分东西,要分得公平合理。
1、出示情境图。(课件)
(1)鼠妈妈分饼:鼠妈妈做了4张饼,整分给两只小老鼠,要这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一样多,应该 怎么分
呢?你来帮帮她好吗?
生汇报,师板书:4÷2=2(张) 师指出:当我们分东 西分得一样多的时候,我们就叫平均分。如果一只鼠
分1张饼,另一只鼠分3张饼,是平均分吗?
(2)淘气、笑笑分苹果。
a、(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看淘气、笑笑在分两个大苹果,他俩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2÷2=1个)
b、(课件出示第二幅图)现在少了一个苹果,现在淘气、笑笑平均分几个苹果?怎样列式?(1÷2= )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表示这一半的苹果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在本子上画一画,写一写。
指名汇报,上前展示自己表示一半的不同方法
3、引入。
用了这么多方法来表示这一半的数,我们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生看完后,师指出:一半可以用表示,并说明所表示的意义。
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学生举身边的事例来说明。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几分之一。
(1)涂一涂,感受。
(课本53页下)提示:涂之前要先找出什么?生试着涂,师巡视指导。
(2)折一折,加深理解的含义。
生汇报不同的方法,师相应点拨。
2、认识几分之几。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把他平均分成4份,然后按54页的要 求去做,看看你又认识了哪些
分数。


生边涂色边做书上的填空题,然后集体汇报交流。
3、加深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课件出示)
(1)把一块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面包的三分之一,写作。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 )。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它的( )。
4、分数的组成及读写法。
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叫什么名字?快到书上找一找。
学生看书后,指名汇报,板书的各部分名称,并指导读。
你还能举例说出几个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吗?
5、师小结。
三、知识运用
1、(书上54页下方)
(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
(2)联系实际,体会分数就在我们身边。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分数。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55页第1题)。
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3、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55页第2题)。
4、判断:(55页第3题)全班讨论订正。
5、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55页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请同学们做个细心人,多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分数。
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4÷2=2 2÷2=1
1÷2= (一半)
分数:,, ,,……
3 …… 分子
—— …… 分数线
4 …… 分母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位置》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 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懂得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想发言的时 候应该
先怎么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谈话 :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
好 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小游戏: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二)探索交流
1. 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谈话:小朋友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 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
在 小明的右边”。
如果有的学生说“小明坐在左边”,则启发:这样说不够完整,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坐在谁的左边吗?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桌互相说后汇报。
2. 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
让每个学生自由说 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
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或竖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所处的位置。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而不能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
3.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可以用前、后的关系进行表达)
(三)反馈完善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星期天,小熊买了好多好吃的来招待好朋友(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小熊都买了什么?
提问:每个小朋友可以选一样,但是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让大家
来猜一猜好吗?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 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
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 具盒是
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3. 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第5题可让学生先看图说,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说。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提问: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揭示课题:认位置)
谈话:课后,请小朋 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
说一说,好吗?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数(一)》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认识11~2 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初步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到超市了解哪些东西是10个10放在一起的。
课件、每个学生小棒单根20根,橡皮筋1根、2片1捆的小棒图、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大屏幕出示文具店背景)
师:我们小朋友认识这个地方,对了,这是我们学校附近的文具店。 瞧,店里有好多铅笔呢。我们小朋友
有没有在店里面买过铅笔?买了几枝?(点击课件出示柜台上若干铅笔,其中整捆2捆,另有一个大笔筒里面单
枝铅笔若干。)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1)提供探索机会。
师:老师前两天也给我儿 子去买铅笔了,我准备买10枝铅笔。谁来当当小老板,帮老师拿一下铅笔。(出
示实物:两捆和一个笔 筒放10枝铅笔)
指名到讲台前来拿,估计有两种情况。
①从笔筒中一枝一枝地数出10枝铅笔。
②直接拿一捆铅笔。
(无论学生先出现哪一种,师:还有不同的拿法吗?)
(2)比较中体会新知。
刚 才,有一个小朋友是从笔筒中数出10枝,还有一个小朋友是直接拿一捆。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呢?(多指名几人说一说)
师:大家都喜欢直接拿一捆,那一捆是不是10枝呢?我们一起 来数一数。(拿出一捆铅笔,展开两个学生
到台前来一起数一数)
师:果然是10枝,知道为什么要把10枝铅笔捆成一捆吗?(这样拿起来很方便。)
(3)抽象建立新知。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吗?边捆边想,这 一捆里有几个一根?(生动手捆,师贴出


10根小棒。)
师:捆好了就举 起来。(比比谁的动作快的,老师看看第一第一在哪里?)把小棒放在桌上坐直,(师手拿生
的一捆)谁 来说说这一捆里有几个一根?(10个一根)板书:10个一
我们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这1捆就是1个十。几个十呀?(板书:1个十)
(任意拿学生的1捆)师:他的这一捆是几个十?(另外一捆)这一捆呢?
我们小朋友刚才捆的一捆都是几个十呀?
(出示一捆教具)看,老师的这个也表示1捆小棒,这一 捆也是几个十呀?我们小朋友身边也有这样的1
捆吗?想想里面有多少个一呢?
对,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完善板书)齐读。
追问:那反过来,1个十里面就有几个一呀?
小结:以后我们看到这样的一捆小棒,不用一根根地数,就知道一捆有10根,就是1个十。
2.认识“十几”。
(1)实践操作,初步体会。
师:老师买铅笔的时候,有一个 家长带着小朋友也过来买铅笔了,她们要买12枝铅笔。想一想,老板会怎
么拿给他。
师 :这次谁愿意当小老板,来拿呢?这么多小朋友都愿意,那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在你的桌上摆出来,不
过老师有个要求,比比谁摆的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摆好的小朋友就举手。(点幻灯片:我会摆)
投影展示
①单根和一捆带两根的情况。
比较:这是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摆法,你觉得哪一种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为什么?
②只出现一捆带两根。
师:他摆得对吗?你是怎么看出来有12根的?(一捆是10根,再添上2 根就是12。)为什么不一根一根
地摆呢?
小结:哦,象这样左边摆1捆,右边摆2根,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
(2)摆摆说说,深化认知。
①师摆生说。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个好办法来试试看。老师摆小棒,小朋友们说是多少根。不用举手,抢答!比比谁快!
(师摆11)生答。
师:这么快,怎么看出来的呀?(板书:11)
再摆13、16,分别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生摆生说。
师: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你想不想也用这样的方法摆出一个十几呢?老师说一个数,比比谁摆得快。
14 17 15
每次要求学生摆好的就举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左边摆一捆,右边摆几根,合起来是十几。
③同桌活动。
师:下面要请小朋友来做小老师,听好要求,左边的小朋友先说一个十几让右边的小 朋友摆,然后右边的小
朋友再说一个十几让左边的小朋友摆,同桌两人都摆好了就坐直,比比哪桌的小朋 友合作得最好。
汇报:指名一桌汇报。


现在咱们反过来,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其他的小朋友来猜你摆的是多少?
(3)提炼升华。
师:你发现了吗,刚才咱们摆的十几,都是怎么摆的呀?
小结:对了,一捆和几根合起来就是十几。
3.认识“2个十是20”。
师:现在 以最快的速度把小棒收到抽屉里面,比一比,谁最快?第一第一在哪里?看黑板,刚才摆了16根
小棒, 现在继续抢答,再添1根是多少根?(17)再添上一根呢?……(20根)
怎样摆就能让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把10根再捆成一捆)
师(2捆):这时候有几个十?你怎么知道是20的?(一捆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
师:对,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齐读。
4.总结。
师:前段时间我们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些数?(板书课题:认识11~20各数)
课间操:请你像我这样做。请你像我拍拍手,请你像我拍拍肩,请你像我手放好。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
1.我会读。
开火车,读数。师:刚才我们学习了11 -20各数,你们会从0读到20吗?2个2个数,从2数到20,再
反过来从20数到0。
猜猜我是谁?比12多1的数是几?和18相邻的数是几?10和12中间的数是几?15在几和几的中间?
2.我会跳。
朵拉也来凑热闹了,她说我会两格两格跳,我们小朋友帮她数一数。朵 拉还会5格5格跳呢!10的后面跳
5格是几呢?15后面呢?
3.我会数。
做83页,第4题。
师:大象伯伯看见朵拉跳得很辛苦,拿来了一些草莓,你能估计一下,大概有 多少个?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
先把82页的两句话填好。然后做83页,第4题。数一个打一个钩,满 十个就用一个大圆圈圈起来。一共有多
少个?数好把数写在下面。
后面的小雨伞图,你们估计大概有多少把?
数一数,一共有几包面纸?一共有几只拖鞋。 文具店里面老师还发现有心型的橡皮,老师一共拿了多少块
橡皮?数一数,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数的?
做83页。第6题。
4.我会读。
读一读生活中的数。
在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很多十几二十的数。如公交站牌上的公交线路编号、日历上面显示的日期、米袋上
的千克数、电子表上显示的时间、交通信号灯显示的秒数以及电梯上的楼层号、一箱牛奶有16包、彩色铅笔、
油画棒等。
生活中的数真多呀!你看到过吗?谁来说一说。
课后请小朋友们留心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我们今天学的11-20这些数。
最后,让我们在拍手歌中来结束今天这节课。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初步感知其特征,会
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 课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形象: 小朋友,你们认识我们吗?你们想想在哪儿见过我们
呢?
2. 小朋友,你带来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带来的物体,能说出名称的就说出来)
3. 小朋友带的物体真多呀,看了这些物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 看来,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揭示课题: 认识物体)
[说明: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动的画面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唤起学生主动探
究的欲望,并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动手探究,体验领悟
活动一: 看一看、摸一摸。
导语: 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1. 学生认真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外形。
2. 学生用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特性。
3.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说说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说明: 理解数学知识首先要“观 察”数学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为
进一步探究物体的特征建立感性基 础。]
活动二: 分一分、比一比。
导语: 刚才小朋友观察了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小朋友能不能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呢?
1. 以小组为单位将物体进行分类。
2. 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3.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教师相机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
4. 各小组分别拿出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桌面上滚一滚、堆一堆,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说明: 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再通过实际的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能进一步感知几种
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三: 认一认、找一找。


导语: 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电脑把这四类物体的形状画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 们吗?(课件呈现几种
立体图形)
1. 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形,说图形的名称。
2. 请四名学生头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头饰,其余学生在桌面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并举起来,以示响应。
3.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朋友仔细看看我 们的教室,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快找找看。
4. 要求学生想一想: 在哪些地方也见过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说明: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四种形状的物体后及时进行必 要的抽象,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在
找一找的活动中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 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又注意把学生引入更为广阔
的现实情境中进行充分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的已有 认识更为丰富、生动。]
活动四: 搭一搭、数一数。
导语: 小朋友,你们玩过 搭积木吗?现在我们就用刚刚认识的这些物体作积木,搭一件你最喜欢的东西。
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 好,搭得最好!
1. 明确要求后,学生动手搭积木。
搭好后,学生可以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并进行评价。
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指名说说这件作品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搭成的。
2. 数数自己的作品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用了几个,把数的结果填在表格里。
[说明: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设计开放的教学,让学生自
己进行设 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这样做,还能有效地
培 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 总结延伸
1. 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学到了哪些知识?
2.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课后,大家再去找找吧!
[说明: 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的方法和学到的知识,体会互相合作、主动探究是学习的好方法。]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数学教案
目的要求
1、在操作、游戏、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
2、在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
3、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学习让学生爱学、乐学并在合作中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灵活的、创新的思维。
重点难点
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能熟练运用。
培养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开门见山
这些天我们主要学了2-10这些数的分与合,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玩玩,摆摆,练练,来复习一下。
二、摆一摆
练习四第1题
可以让学生用圆片或小棒来代替蘑菇。
摆完后,可以让学生按顺序说一说,记一记。加深印象。
三、猜一猜
1、师生做: 老师先用手指分好,再让学生猜,如,请你们猜一猜,我把10分成了几和几?直到学生猜到
为止。
2、同桌玩这个游戏。
让学生熟悉10的分成及用手势表示1-9的的数。
3、想想做做3。看谁找得快
每人拿出1-9的数字卡片,准备好。
老师出示一个要分成的数,学生从数字卡片里取出两个可以分成的数,起来回答。
如,老师出8,学生拿出5和3 ,然后请他回答,8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成8。
四、练一练。小明种的智慧树长大了。你知道树叶的秘密吗?
想想做做4。出示图,看第一题,找 出两片叶子和花上的数字的关系,然后按这个规律填写其他花或叶子上
所缺的数。
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五、游戏:蚂蚁找家
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后,全班交流。
提醒学生不要漏掉。合作时声音要小,只有2人听见。
六、开放题。
想想做做6。把9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个数各不相同。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桃分一分,交流不同的分法。
师教给学生有序的分。可以第一盘分1个,第二盘2个,剩下的全放在第三盘里,还可以2、3、4。
让学生养成遇事多思考的好习惯。
七、书写练习。
想想做做6。看谁写得又好又快。展示优秀作业。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
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
教学难点:
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学习“比一比”时 ,先比较哪根跳绳长,再比较哪个小朋友高,我们用“√”和“○”来表示比
较的结果,这比用文字表示 方便多了。
2、导入:使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我们数学上经常使用符号。这节课,我们就学 习如何用符号表示图
画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学习如何通过计算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小黑板出示苹果图。
(2)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得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如果把刚才的问题写下来,这
些字要写好长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3)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 (出示括线)这叫括线,括线对着哪里,就表示哪里的东西,这里的括线就表示左边和右边的苹果总数。“一共有多少个?”不知道,要我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 出
示“?”) 你们看,这样表示简单吗?
(4)了解已知条件和问题。
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呢?已经知道了什么就是已知条件,要求什么 就是问题。
(5)提问:这道题谁会列式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包括括线的问号)
(2)提问:在这道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谁能说
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在书上列算式计算。
(4)反馈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
(2)提问:左边一题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完成第2题。
(1)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
(2)提问:左边一题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统计》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体验自己换牙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据的整理,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统计结果。
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统计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的意识。
3、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简单的统计,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 学们,看照片上的女孩笑的多开心,你能猜猜他有几岁呀?(6岁)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根据什么猜
的。
(因为他的牙齿掉了,所以和你差不多大。)
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
2、介绍乳牙、恒牙的有关知识。
同 学们,你知道吗?每个人一生中能长出两副牙齿,从你一出生,就长出的牙齿,叫乳牙,大约2岁半就长
齐了。可是这副牙伴随咱们的时间可很短,从6岁开始,乳牙就一个个脱落,大约12岁左右,乳牙会全部掉光,
长出一种新的牙齿,谁知道这种牙叫什么?对,叫恒牙。所以刚才同学说根据牙齿猜他的年龄是6岁是很 有道理
的!告诉你们,这个女孩今年啊,还真是6岁。
来,露出你最灿烂的笑容,让我看 看你的小牙齿,同桌之间互相看看换牙了没有?找找哪是乳牙?哪是恒牙?
有谁换牙了大声告诉老师—— 我换牙了!(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
(1)师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听出来了:换牙了,让你感觉很自豪,很高兴!是啊,换牙也是一种成
长的标 志!
师:那你现在换了多少颗呢?
哦,你换了1颗牙,你换了两颗,你换了三颗, 还有换了四颗,五颗牙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
颗、2颗、3颗、4颗、5颗……)
可是呢,老师又特别想知道换2颗牙的有几人,还想知道换3颗牙的有几人。你还想知道什么?
这么多问题可把老师难住了。
……
你们快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不少同学有了自己的想法。你们看这样行不行:一会儿,你把你想到的调查方法先说给你小组里的同 学听,
比一比谁讲得最明白;谁听的最认真。
(3)集体交流。


师:刚才只有几个人有办法,现在这么多了!哪个小组先来说说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a、你觉得可以让你们组的小朋友换1颗牙的坐在一起,换2颗牙的坐在一起……
师:就是按照种类分一分是吗?(教师板书:分一分)
b、可以问小朋友谁没换牙,举手数一数, 再问谁换了1颗牙再举手数一数,就这样一直问下去。(问一问,
数一数)
c、黑板上不 是写的“0颗”、“1颗”、“2颗”……的吗?可以在上面做记号,换了几颗牙就在“几颗”
的上面做 个记号。
师:这个方法真不错,能把换牙的情况清楚明白地在黑板上表示出来。
师 小结:刚才只有几个人有办法,小组一交流,就有这么多同学想到了办法;你说,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法
好不好?
师:就是啊,人多力量大嘛!在以后的学习中,咱们碰到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3、选择合理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
师:瞧,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 法!都可以调查出换牙的情况。那么到底用那一种方法能又快、又准、又
清楚地表示出每种情况的人数呢 ?(记一记,记下来。)
都喜欢这种方法?
2、小组交流。
那好, 老师也准备了几种办法,把他们绘制成表格发到了各个小组长那儿,请同学们,一组一起想办法整理
一下 。
师巡视指导学生真确填写、涂画表格。(表格为课本所提供的三种表格)
3、课堂讨论。
下面请小组汇报一下。(预设小组可能出现的答案)
一组:我们用的是这个表格,从左向右画笑脸。每一个笑脸就代表一个人。画三个笑脸就代表有3个人。
二组:我们从上向下涂表格。每一个格代表一个人。每行中途了三个格就代表环2颗牙的人就有3个人。
四组:我们在3颗牙后写4就代表有4人换了3颗牙。
师: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像这样整理的办法就叫做统计 生:统计。
教师板书课题:统计
师:看了小朋友们整理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a、我知道我们组有几人换了2颗牙,有几人换了3颗牙,有几人换了4颗牙。
b、换2颗牙的比换3颗牙的同学多几人?
c、换4颗牙的比换3颗牙的同学少几人?
d、一共几人换过牙?
师:通过统计小朋友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小朋友,你知道吗?在换牙期间,一定要保持好口腔清洁,要经常刷牙。不要用舌头舔刚刚长出来的新牙,
更不要咬铅笔头,咬嘴唇,啃指甲,不要偏食,这样才能使你的牙齿更整洁、更漂亮!
(引导学生了解换牙期间的卫生常识)
4、教师小结。
师:看,本来咱班的换牙情 况让我们觉得很乱、很糊涂,后来大家这么一统计,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你说, 统计的作用大不大?
师:以后,咱们想要了解个什么情况,就可以用咱们这节课学到的统计方法。 比如:咱们可以统计一下8
岁小朋友的换牙情况,还可以统计一下小朋友喜欢看什么动画片,你还想到哪 些情况也可以用到统计?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还可以统计小朋友喜欢吃什么水果。
生:还可以统计小朋友喜欢上什么课。
三、应用总结
1、巩固练习:做课本练习第一题。
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可以用到统计。我们学校的大同学在海边捡 到一些贝壳,打算用来做手工,瞧!他们也统
计了一下自己捡到的贝壳,并把它们排起了队。看这个统计 图,你能知道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
能把你知道的填到旁边的统计表里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答案。
2、拓展延伸。
同学们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看到你们学得这么棒,老师想请你们用这节
课学到的知识棒老师解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看,课间休息时间到了。瞧!操场上多热闹啊 !虽然热闹,可是看起来有点乱是吗?如果咱们能统计一下各
小组的人数,划分一下场地,那多好啊!同 学们,你们能根据图上画的,统计一下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吗?
学生填完后集体订正。
根据大家统计的情况,我们学校就可以合理地安排活动场地了!小朋友,谢谢你们了!
3、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啊?统计。
四、课堂检测
下面同学们试着来完成119页的第8题,比一比看一看谁做的对。
交流答案,都做对了举手。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数(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认识整万数和掌握万以内数读写法的基础上,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 成的数,会根据数级
读、写亿以内的数。
2、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感。
3、在生动 、活泼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
目的自信 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万级和个级末尾、其它数位有关0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搭桥铺路。
出示反映今年春节黄金周太姥山旅游情况的数据信息。
1、今年春节,仅大年初一太姥山接待游客达9000多人次。
2、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有4603辆车辆进入景区,其中浙江车辆有2005辆。
学生读信 息,复习万以内数的有关0的读法: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
“零”。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认、读不含0的数。
(出示情境图)
(1)师:今年“五一”小长假,尽管受到雷雨天气影响,我市旅游依然火爆,据 统计,三天来,我市实现
旅游收入约这么多元。(课件出示计数器和数据39560000)
(全班读)(课件出示读法)。
师:这四个0在什么级上?3956在?(万级上)
师:万级上的3956是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出示:3956个万)
(2)数据3956。(出示空的计数器)
师:如果把这些珠子拨到个级上,这个数是多少?(出示3956)
师:个级上3956表示什么意思?(课件:3956个一)
(3)说数的组成。(课件演示合并两个计数器成39563956)
师:(课件演示合并两个计数器)组成的这个数谁会读?
师:谁发现了我们刚才是怎样读这个数的?
(4)区分个级数和万级数读法的异同。
师:谁发现我们在读个级数和万级数时有什么不同呢?(多了个万字)
(5)读的顺序。
师:我们读这个数时,是先读哪一级,再读哪一级?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出示课题:认数)
3、教学认、读含0的数。
(1)强调“每级”。
师:同学们,在这 巨额的旅游收入中,其中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门票收入大约是这么多元(在计数器上
出示算珠320 5000)
师:请个同学帮忙摆这个数?
师:再请个同学给这个大数分分级?
师:你能看出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指名说组成)?
指定几名学生读一读。
师:我知道这3个0在末尾,末尾的0不读,(指着板书说),而320这 个0怎么也不读?它在万级的什
么位上?(万级末尾的0不读,)
(板书每级。)
生齐读。
(2)万级数中间0的读法。
师:老师来变个小戏法,给数 字搬搬家,大家认真看,老师把哪些数字搬家了?(交换数字卡片,成:3025000)
(拿走计数器 )
师:哪里变了?
师:你会读吗?请你读。
师: 前面这个0不是不读吗?现在怎么要读了?
师:看来万级数中间0的读法和万以内数中间0的读法是一样的。中间的0要读。
生齐读。
(3)刻画“其它数位”,突破连续0的读法。
师:我们再来给0搬搬家,认真看,这次 又是哪些地方搬家了?(再次交换数字卡片的位置,成:3020005)
师:哪里变了?
(多请几名读)
教师遮住万级,问:我们来看看这些0都是在个级的中间吗?这个0 是在个级中间吗?(是)也就是不在
末尾要读零,这个0呢?(是)不在末尾要读零。这个0也是在个级 中间吗?(个级的前面)
师:这个位置虽然很特别,但是我们发现它与中间的0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些0都不在末尾。为了方便,
像这样,凡是不在每级末尾的0,就叫做其它数位的0,(指着数字3 020008中其它数位的0,让学生说,强
化其它数位的0的认识。)要读出0.(板书:其他数位)
全班读?(多请几名读)
教师快速交换数字卡片成:3020080,3020800生齐读。
师:刚才这几个数的其他数位上0的个数都不同,为什么你们都只读一个0.
师:这就是含有万级和个级数有关0的读法。
师:它和咱们以前学的知识差不多。会读了吗?全班读。
(4)加强0 的读法练习。
问:谁也能做小老师,改变0的位置考考大家?
如:学生出示30000280。


师:你想请谁读?他读对了吗?他读出了几个0,请你指出来。追问:后面“0”要 读吗?为什么?(末尾
的0不读)
快速交换几个学生读。
师:我们读了这么多数,都是先读哪一级,再读哪一级?(板书: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4、教学写数。
师:随着福鼎旅游业的发展,其它产业产量也随之提高。
(1)八千六百万四千。
师、福鼎是中国最大的化油器生产基地,占全国化油器产业的“半壁江山 ”,2009年化油器的产量是八千
六百万四千台。
师: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师:如果我请2名同学合作写这个数,你觉得应该怎样分工?
生写。
(2)四百零二万零七。
师:福鼎也是中国最大的白茶产区和出口基地,2011年福鼎白茶的年产量达4020007千克。
师: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生写万级,师写个级成:40207。
生1:7要写在个位上。
生2质疑:中间添2个0。
师:为什么要添2个0,
问:我们在写数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要分级写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要写0占位。)
师:我们读数时是先读万级,再读个级,那写数呢?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读数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做为福鼎的小主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福鼎的其它信息吧?
(1)福鼎白琳玄武岩的储量为38029000立方米;
(2)2011年福鼎水产品总产量达210300万吨。
师:看到大数目,要想读得准,读得快,咱们可以在心里给它们分分级。
2、写数练习。
请你拿出练习纸,把看到的数据记录下来。想一想,写数前我们应该先观察什么?
课件:福鼎市2010年人口普查总计五十八万一千三百二十三人;581323
全市耕地面积二万零九十公顷;20090
海水可养殖面积九千一百零七万八千公顷。91078000
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电脑核对,课件预设2090,让学生找错误。
四、游戏。
1、游戏。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玩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 的小卡片。首先观察一
下你卡片上的数有什么特点?数一数有几个5和几个0?
下面与你的同桌相互轻声读一读,看看你读出了几个0.
师:我们来看屏幕,我们把上面不停滚动 的编码看作我们今天学的数,你们说停,老师就让它停。如果谁手
中的数与电脑上显示的数一样,说明你 是今天的幸运之星。只要你能正确地读出这个数,就会得到老师的礼物。
第1次:教师抽奖。55005500。
大家欢迎第一位幸运之星上来领礼物。。
第2次 :学生喊“开始与停”。50055500。
师:他读对了吗?
2、听令就坐。
师:还想玩吗?请再次将你手中的数读一读,看看你读了几个0,记在心中。
师:好了吗?请问你读出了几个0,你呢?全体起立,现在我们改变游戏规则,听口令坐下,看谁反 应快?
手中的数一个0也不读的请坐下,同桌看看他坐对了吗?
师:只读一个0的请坐下,举起手中的数,让大家检查一下坐对了没有。
师:读2个0的请坐下,自己再读一遍,看看坐对了吗?
从剩下站着的小朋友中抽一个,问:你是读几个0的?
师:你能想象出这四个0分别在哪些数位上吗?自己动笔先写一写。(请读出3个0的坐下。)
师:谁来摆一摆这两个数。
师:要想读出三个0,咱们得把3个0或四个0放在什么位置?
师:孩子们真棒,不仅会读会写大数目,而且会创造大数目,
师:今天认识的这些含 有万级和个级的数,在生活中也是经常能看到的。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课后去观
察,收集咱们身边的 数吧。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 养爱惜
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三、教学难点:
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
四、教学准备:
钟面教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
(二)思索探究
1、初步认识钟面
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
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
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
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1)出示7时的钟面,让学生猜猜是几时?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 指着什么数?再出示5时的
钟面,让学生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引导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 共同点?时针呢?
(2)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再指名说。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1)继续拨时间,让学生说是几时。
先拨7时,再拨7时不到一点,最后拨7时过一点。
(2)7时不到一点
提问:这时是几时呢?小组商量,学生汇报。


(3)7时刚过一点
提问:这又是几时呢?
(4)小结:像这样接近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
(5)巩固:分别出示4时不到一点和平8时刚过一点的钟面,提问:你能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大 约是几
时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并适当追问是怎样想的。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 桌互相
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 ,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
学生注意:画时针应该比分 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第一幅图钟面上是几时?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第二幅图呢?
追问:怎么都是10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出示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四)全课总结
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 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
能根据 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圆片5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先来做一个填数抢答游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5的分与合)?
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
(1)观察图意。
师: 学校欢庆十一国庆节,校园里一群小朋友也为此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咱们去瞧瞧他们在干什么呢?你
看 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
师:你说得很完整。
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呢?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还会说?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他说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
你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2)认识加法
师: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刚才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大声响亮地说清楚?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 ,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
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师:你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加法算式,出示课题)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 )(请
小朋友先说一说)老师做一个动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
教师板书(3+2=5加号)
这个算式你会读吗?(学生读、齐读)
(3)理解算法
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
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那谁来说说3 +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谁来说一说?反复请学生说,同桌说3
+2=5表 示的含义。
师: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
生:3和2合成5。
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一共是5。
2.教学试一试。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你们非常熟悉的儿童乐园。出示情境图
你能看懂图的意思吗?儿童乐园里有?又来了?会说吗?自己小声说一说。
师:谁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生:儿童乐园里有1个女孩在玩荡秋千,又来了2个男孩。
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现在有几个人?
师:要求现在一共有几个人?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你会算吗?
指名说,教师板书。翻开 课本第40页,找到这幅图,自己在课本上填上得数。填完的小朋友轻声地将算式
读一读。
师:得数是3,你是怎样想的?(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提问:那1+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和2合起来是3。)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把2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三、练习巩固、拓展思维
1.摆一摆,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摆圆片游戏吧!(动手操作)拿出5个圆片。


请学生上台来摆。我来说,你来摆,边摆边说。
(1)左边摆2个,右边摆3个。一共有几个呢?谁来报算式?
(2)左边摆4个,右边摆1个。一共有几个呢?算式是?
老师这还有2道算式,你能照样子边摆边说吗?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
(学生口报,教师板书)
2.说一说,填一填。
师:瞧!可爱的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第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图意?你会列式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我这还有2幅图画,你能看懂图意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完成算式。
(请学生说图意、报算式)
追问:4+1=5表示什么?(4和1合起来是5)
(2)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老师读算式)(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呢?)
生1:每次多加一个,又多一个。
生2:加号后面的数都是1。
生3:加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越来越大。
小结:一个数加1后,得数比原来这个数多1。
讲述:刚才我们看图写算式,现在没图,你会算吗?
3.算一算,写一写。
直接报得数。
2+1=3和1+2=3观察这2道算式中的数。哪里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呢?
生1:我想到3的分与合,1和2,2和1合成3。
生2: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加交换的手势)
师:通过几个小朋友的观察,我们知道 了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他们的位置不一样,交换了,
得数呢?都是3。)
师: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
4.连一连。
讲述:瞧!一个绿色的身影正在 忙碌着,他是谁呢?(出示一张邮递员投信的照片)原来是邮递员叔叔,他
在为四面八方的人们送信呢, 我们去帮帮他,好吗?
师:怎样把信准确送进邮箱?谁知道?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剩下的信都送到邮箱里吗?自己连一连。
(发信封,请手上有信的邮递员,把信准确地送到上面的邮箱里)自觉排队。
听同学报算式,检查自己的连线对不对。学生汇报,开火车。
师:瞧!这些邮递员的信送的对吗?(这些都是合格的邮递员,不简单,他们能把信准确地送进邮箱。)
讲述:只是看起来有点乱,请小朋友们动动脑。把他们有序地重新排一排吗?(学生排)
师:他的速度很快,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的,是什么顺序?
生:加号前面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按数的大小)。
(这个小朋友真能干,他这种排法就能一个不漏地把得数是2、3、4、5的算式记清楚,思维真灵活)


四、拓展延伸
1.这个算式中括号里填什么数,会吗?你能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都报出来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 )
=5
讲述:他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有序地报一报,我们还可以从大到小地排。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习分与合的时候?(看到4+1=5就能想到?)
讲述:像这样根据数的分与合一组一组地报,也能找到得数是5的算式。
2.( )+( )< 5
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报一道,教师翻一道。)
师:这些算式得数小于5,也 就是我们刚刚找到的得数是2、3、4的算式。瞧!我们现在又可以把得数在5
以内的算式分成两类。一 类是得数小于5的算式,另一类得数是5的算式。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新符号,会读会说加法算式,我们以后会学习 更多的知识,同学们会有更多
的收获。














歌手第五季-有关好人好事的作文


诗歌散文-宣城中考成绩查询


汇报材料结束语-关于语文的作文


赣南医学院分数线-工作总结发言稿


郑州市四中-核舟记译文


手抄报花边图片-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真心英雄串词-天猫抢红包


亿万商学院-爱岗敬业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