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端午节的习俗-株洲市教育网
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
,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
位加法,用数学
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教学目标:
(1)熟练
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
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
加法
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这册实
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
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
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教材
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
特征,关注
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
动活泼
、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
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
,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
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
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
能力。
8.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
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
等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
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我们面临的是刚刚入学的新生,学生年龄比较小,对小学的学习生活还不
了解,加上学生的学前教育各不相同,又面临城乡结合部,学生情况比较复杂,
所以,一开始面临的困难
有不好。
首先,要让这些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
活,会上课
,会听课,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其次,让一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能主动的获取知识。
再次,改掉学生的不良习惯,拜托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和同学友好相处。
最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进度。
教学准备:
教师:
实物图画卡片、识字卡片、符号、图形卡片,口算卡片。20以内加法和
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数的
组成练习卡片,计数器,绒板,钟面,方木块,
小棒,数位表。
学生: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学具袋、数字卡片、口算卡片。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注
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
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
考,相互交流,
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
动机。
4、联系儿童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儿童接受的练习题。
5、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6、及时了解每一
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适当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
学生。
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2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认识……………………………………………………… 6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课
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2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7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3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
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课时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9加几……………………………………………………………… 3课
时
2.8、7、6加几……………………………………………………… 2课
时
3.5、4、3、2加几………………………………………………… 4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九、总复习…………………………………………………………… 4课时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数学集体备课安排表
组别:数学组年级:一年级上册
时间
9.2
地点
数学组
活动内容
一单元准备课
主持人 主讲人
9.2
数学组
二单元位置
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四单元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9.12
数学组
9.22
数学组
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
10.11
数学组
法
10.31
数学组
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11.25
数学组
七单元认识钟表
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2.8
数学组
12.30
数学组
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 准备课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数一数比多少(删去了比高矮、比长短)
二、课时安排(共约3课时)
三、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第一、二课时:数一数(P2、3、4、5,P8练习一第1、2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学前数数、认数、读数情况,并使学生初步
学会数数的方法。
2、在数数中,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
教育。
(二)数数的资源非常丰富。教材安排了一个校园场景,有非常丰富的数数资
源,包括数量在1-10的
各种事物,每个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如:1面国
旗、1位老师、1个足球、2个单杠、3条凳子、4
个垃圾桶(2绿2黄)、4
朵向日葵、5朵花、5个大字、5颗星(1大4小)、6盆植物、7只鸽子、
8
只大雁、8棵树、9个女生、10个男生、20个人。在教材中人物的数量是20,
以便老师
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三)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然后对数数方法进行指导
;最
后组织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四)课外观察作业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
同学们交流。
(五)教学注意点:
1、在教学中,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在教学数一数中,全面了解每一个学
生的
数数情况,灵活出示1~10十个数字。
2、对1~10十个数字,只是了解而不是正式教学。
3、教师可补充有关数数的素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在数数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第一单元 准备课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准备课----数一数
课
型
新授
总第 1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一
课时
主备
人
使用
人
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
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
教材简
为规范,通过学生计数图中人、物的数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观察事物
析
的方法、语言表述的能力,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奠定基础。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
目标
教学重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
难点
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多媒体课件
教具
板书设
计
数一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随 记
学
习
过
程
1、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
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
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
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
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
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
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
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
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
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
们有信心吗?
2、出示书中第2——3页的挂图。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让学生自由的观察,再同桌一组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当学生说完一种时,老师启
发提问:“还有什么?”
3、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1)数量是1的人和物
师:图上有几位老师?
生:一位老师
一位老师可以用数字1表示,师领读,学生自己读一读,认识数
字1.
还有那些物体的数量是1?
(一面国旗、一位老师……)
2、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
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
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老师可以让数
出来的同学到前边数给大家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
见。说说他数的对不对。然后让
学生再自己指一个数一个,重数一
遍。注意口、手要一致才能数对。
3、数其他数量的人和物
4、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老师逐一板书1~10各数。
先让学生自由读读这些数。
同桌互读。
集体交流,先找学生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最后师指一
个读一个。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数周围的实物
2、数字卡片玩读数游戏
3、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教学
反思
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应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
画面资源,指导学生
看图数数。同时应该培养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教
育。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2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二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准备课——比多少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教材简
富的教学资源。利用情节,让学生直观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的
析
含义。初步感受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
教学
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材从“小猪帮助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丰
目标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
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具
个正方形。
多媒体课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
比多少
板书设
计
……和……同样多
……多
……少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随 记
学
习
过
程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
,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
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出示小免、小猪的多媒体课件。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
?(放录音:小朋友,我
和小兔子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
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7页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兔子去搬
砖,有几只小兔子,有几块砖,小兔子和砖
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
: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子和砖的
块数怎么样?(一样多)学生齐读
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兔子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
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兔子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问:你能自己说一说
吗?
师:图中有几个苹果?1只小猪吃一个苹果,够不够?
两人合作用教具摆一摆,得出答案。
E还可以谁和谁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说一说
问:请你再
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
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
2、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
是
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
到猜对为止。
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
反思
引导学生用“同样多”“多”“少”来
描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轻松
自如地参与到教学中,能主动的学数学。
第二单元 位置
一、教材内容
上下前后
左右(删去左右的相对性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位置”。)
二、课时安排(共约3课时)
三、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P9,P11练习二第1、3、4题。)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和
前、后描述物体
的相对位置。
2、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同时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
到一定的发展。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先认识上下前后,再认识左右。心理学的研究表
明:儿童6岁能完全正
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在日常生活中,“上下”“前后”的方位儿童基本上已建立起来了,所以我们先认识上下前后,并且把它们安排在一个例题中
(去掉了原来专门教学
前后的例2,在例1中加入了“前后”的认识);而左
右相对于前两对方位难一些,所以后认识,并且专
门安排一个例题进行教学。
(三)结合情境和活动认识上下前后。
1、教材以一座大桥为
背景,有2层加上水面共3层,每层都有交通工具,这
些交通工具都有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2、教材通过先示范如何用上下、前后来描述两种交通工具的位置,再让学生
自己选两种交通工具像这样
进行描述,以进一步明确上下方位。
3、接着通过“做一做”的活动和练习,让学生充分地说,进一
步巩固“上
下”“前后”方位概念,感受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4、描述的语
言不要过分单调、机械。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谁在谁的上
(下)面”“谁在谁的前(后)面”,也
可以说“谁的上(下)面是什
么”“谁的前(后)面是什么”。要鼓励学
第二单元
位置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3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一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位置------上、下、前、
后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
、右等方位已
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
教材
简
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
析
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坐在第几组第几个。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
相对位置。
教学
目标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
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
难点
的相对位置。
多媒体课件、彩笔、纸
教具
板书设
计
学
上下前后
1 2 3 4(判断谁在谁的哪个方位)
师
生 活 动 随 记
习
过
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
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
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
(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
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
很清楚,
(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
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
②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
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
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
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
位置
关系呢?
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⑦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
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
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
在这个同学的 在另一个同学
的
(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
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
位置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
四、整理回顾,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师指着板书)
教学
反思
应该利用教室的场景,组织学生观察、交流、正确描述其他人或物与自己的
位置关系。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4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二
课时
课题
位置
------左、右
主备
人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
、右等方位已
教材简
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
教
析
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
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坐在第几组第几个。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
教学
式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
目标
2、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
重点: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难点
难点: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
教具
左右
板书设
计
前1 2 3后
4 5 6
7 8 9
学
习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游戏导入:
上课时,老师对同学们有一个规定:“要发言,先举手”。
活动一:
想一想:你喜欢举哪只手?你写字、画画用哪只手?我们现在来玩
一个小游戏(举手游戏)老师
说举哪只手,你们就举哪只手,看谁
举得又对又快。
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同学分不清左和右,今天我们就来学
随 记
习“左、右”(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
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
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生1:左眼和右眼
生2:左耳和右耳
生3:左脚和右脚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说出这么多。
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
br>1、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
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好不好?
2、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
,说哪
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3、放“找朋友”的音乐,有慢到快,又有规律到
无规律:右
手、左手、左腿、右腿、左眼、右眼。
师: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同学们做的真好,老师相信接下来同学们的表现会更精彩。
参与实践
探究学习物体的左右位置与顺序。
师过渡:小朋友,你们都爱吃水果吗?老师这里有一些大家
爱吃
的水果,请小朋友呀,仔细观察这些水果,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件出示:“水果图片”(香蕉、桔子、西瓜、苹果、梨)
1、图中有哪些水果?
生1:略
2、从左起,西瓜是第几个?
生:从左起,西瓜是第3个。
师:你回答的太好了,把你们的掌声送给他。
3、从右起,苹果是第几个?
生:从右起,苹果是第2个。
4、桔子的左边有什么水果?右边有什么水果?
生:桔子的左边是香蕉,桔子的右边是西瓜。
师:你说的真棒,你们真聪明,那么老师说你们能摆一摆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动手摆
师:下面呀,把你们的卡片拿出来,根据老师的要求
摆一摆,小组讨论交流
要求:1、先摆○
2、在○的左边摆△
3、在○的右边摆□
4、在□的右边摆☆
5、在△的左边摆◇
◇△○□☆
让生根据要求在下面摆,师巡视,然后找生到展台摆。
同桌交流:在你们摆的图形中,从左起,第二个是什么?从右
起,第三个是什么?
小组讨论:
生:从左起,第二个是△,第三个是○。
看一看,说一说
⑴同桌互相说一说:坐在你左边的是谁
⑵指名说
感悟左右的相对性
师:现在教师和学生都举起右手。
师问: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
谁做错了?
<
br>下面请大家观察一下,如果老师和你们一样面积大屏幕,那你们
看老师和你们一样吗?
生齐答:一样。
师说明:由于老师刚才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
手刚
好相反,也就是说,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板书),现在大
家对左右都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让我们在
歌曲中在感悟下左右
吧?(放音乐:健康歌,全体站立,让生唱并表演)
练习
师: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四、整理回顾,反思提升。
出示图:找朋友
师:小龙到好朋友家去玩,只知小朋友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
呢?他
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出示:全家福照片,看图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马路上的汽车要靠哪边走吗?
生:靠右边走。
师:你真聪明。
师:小结:平时上下楼梯,走在马路上都要靠右边。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你们喜欢这节课吗?在我
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可以给我们
提供很多帮助,就让我们在生活中
去体会吧!
教学
反思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本节课我安排了各种
形式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1~5各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及计算;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
物
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
、“=”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
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
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年
年级
级
总第
5 课时
学科
数学
课时第一
编号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1~5的认识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通过“农家小
院”这一主题图,用集合圈圈出各种食物的数量,让学生数
教材
一数,抽象出数。通过认、读1
-5各数,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
简析
什么。
1、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
教学
正确读写1~5各数。
目标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教具
板书
设计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1、2、3、4、5
1-5的写法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
br>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房门前,院子里有着许许多多的小动
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
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
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1-5的认识
(1)、找一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找一找图上画了什么?
各有几个?
(2)、小组内说一说。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
(3)、摆一摆。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
学
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4)、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5)、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
习
示。
2、教顺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
过
(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
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程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
几?(全班回答)
3、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
一想
,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师示范“1”、“2”笔顺。
(2)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
4、教学4、5的写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圈
中是什么动物,然后数一数有几只就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几。写数时,要认真、工整。教师巡视,发现好<
br>的及时鼓励。
随 记
2、引导学生先看第一幅图,提问:
“有几只哨子?用数几表示?
然后让学生完成其余三题。连线时,应要求学生用尺画线。
3、使学生明确应根据下面给出的数来涂色,
4、引导学生先想一想1—5的排列顺序,然后在小旗上填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学生对数的顺序需要多加练习。
一年
年级
级
总第 6
课时
学科
数学
课时第二
编号
课时
课题
比多少
主备
人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利用主题图中的素材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故
事情节中很
教材
自然地去比较猴子的数量和各种水果的数量,进而让学生认识三种数学符号,<
br>简析
再通过练习逐步掌握它们的用法。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教学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
目标
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知道他们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
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
课件、图片学具、﹤、﹥、=和1-5数字卡片
3=3 读作:3等于3
板书
设计
3﹥2 读作:3大于2
3﹤2 读作:3小于2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出示课本情境图:小猴子分水果 <
br>师:今天,小猴子们摘了很多水果,忙坏了。我们看看有几只猴
子?它们摘了什么水果,各有几多
少?
(1)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
吗?
(2)让
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摘了这么多的水
果,到底哪一种水果比较多,哪一种水果够分,
哪一种水果不够
分,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
么?
(1)、独立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比较大
习
小。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
过
多;比少。
2、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
程
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数的方法来比较。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
(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
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课件出示)
(3)、认识“=”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
br>量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
都能说出“等号”)出示3=3
读作:3等于3
等号
(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
吗?根据汇报,师板书。(
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
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
3、认识“>”、“<”(猴和香蕉比、猴和梨比......)
随 记
(1)认识“>”。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②引出大于号。
师:3比2多,在3和2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
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
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
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
(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③这个式子3>2怎么读?(3大于2)。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
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
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小于号。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师: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
4少,应用什么符号
表示?课件动画演示:把大于号转个180度就是小于号。
“<”的
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4(3小
于4)。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
指和大拇指,“大
口朝右小于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课件演示
师:小白兔分萝卜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
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课件逐一出示
(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观察这些算式,用大于
号和小于号时你发现了什么?(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同用等号”。)
(3)揭题: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三个好
朋友。(出示课题)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猴子,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讲评。
(5)游戏:排排队。请5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
4、5,小朋友们,你们能
给它们排排队吗?
①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
流)
②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
学生用“﹤”“﹥”摆摆看,看
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
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
一年
年级
级
总第 7 课时
学科
数学
课时
第三
编号
课时
课题
第几
主备
人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教材
简析
教材通过一幅旅游窗口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
程中感知自然数的
另一个含义——序数。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能准确表达
几和第几的意思。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
不
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
教学
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目标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
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
重难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次序。
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板书
自然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几。
设计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生交流 <
br>星期日,科技展览馆有一个大型展示会,其中,有很多模型是
中、小学生设计制作的,你们想去看
吗?(想)
2、出示排队买票图
随 记
学
吴
老师带小朋友们到科技展览馆去,但是在进入科技展览馆之前,
先得买票,你们看,展览馆一大早就有人
来排队买票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习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进去?你是怎么知道的?
过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呢?
(3)你是怎么知道小朋友排在第2的?
程
(4)请你说一说: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
第5的是谁?
(2
)穿蓝衣服的阿姨买了票已经进去了,后面的人上前。问:有
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3、小朋友排第几
?解放军阿姨呢?
4、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说一说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
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 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5、过渡:轻松一下,我们来玩“点灯笼”的游戏,试一试吧!
(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那如果从右边开始数呢?
是第几个?
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
(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叫一位学生上来涂色。
左边第3个,左边3个
右边第2个,右边2个
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
“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 一共有多少个,
“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板书)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2、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投影出示水果课件
说:告诉同学你喜欢吃的东西是第几个,让同学们猜猜你喜欢吃
的是什么?
教学
反思
在深化对“第几”的认识时,老师可组织相关活动,丰富学生对“几个”
和“第几个”的认识。
年级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课时
第四
编号
课时
课题
分与合
主备
人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总第 8 课时
学完认数后集中学习分与合,其目的是将各数的分与合进行综
合训练,为
教材
学习10以内加减法做准备。在教学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数的分与<
br>简析
合,我为学生创设了游戏情景,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营造民主、和谐的氛
围,从
而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
地渗透有序的思
教学
想。
目标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
重难
点
教具
板书
设计
重、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多媒体课件
2、3、4、5的组成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
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随 记
学
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
习
过
程
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学生自主尝试解决。
自主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4 4 4
︿ ︿ ︿
1 3 2 2
3 1
4、读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二)、5的组成
1、小朋友都有5根小棒,你能把5根分成2部分吗?
2、学生独立操作。
3、小组交流,把组内意见记录下来。
4、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5、全班讨论得出:
5 5 5 5
︿ ︿ ︿ ︿
1 4 2 3 3 2
4 1
读一读。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应用
游戏,猜一猜。
共有3个圆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4个圆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3个圆片,左手有1个,右手有几个?
……
先由老师和学生做游戏,再由同桌互做。
2、综合应用
今天小动物狒狒也来到我们班,他来看一看,我们班哪些小朋友
最聪明?哪些小朋友最守纪律?
今天我们一起练习了5以内的组成,小朋友的表现真好。但
是狒狒说,我们小朋友的题目算得
不错,还不知我们小朋友的字
写得怎样,我们有没有信心把数字写好呢?加油!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你学会了什么、学到了那些本领?
把今天学的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
反思
通过猜数字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在玩中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年级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课时
第五
编号
课时
课题
加法
主备
人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总第 9 课时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
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
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
步尝试选择恰当
教材
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打
简析
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
3、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难
点
教具
板书
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小棒、三角形和圆片。
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
读法:3+1=4
读作3加1等于4。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在桌上依次摆出2根小棒,3个三角形,5个圆片。边摆边说一
说用数字几表示,并在学具下面书
写。
2、将摆好的三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
之间互相说一说3和5
的组成。
随 记
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感受和体验再在全班交流。
习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直观
过
程
师引导说:把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放在一块儿,左手和右手放
到一起都是“合
起来”的意思。(反复说几次)2、 学习加法算
式
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3和1合起来,用
符号“+”表示。
板书:3 + 1 = 4
: ∶
加号等号
怎样写加法算式呢?
3、结合第24页的气球图,进行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的含义。
4、发散联想,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并
会口头列加法算式表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第24页做一做要求一边看一边说过程。
2、练习五的第1题。先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说图意,然后在
方框里填得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密切了数
学与生活的练习。
一年
年级
级
总第 10 课时
学科
数学
课时第六
编号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1~5的加法
王丹丹
使用
人
课型
练习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
学的开始。在这
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
教
材
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
简析
下扎实的基础。
1、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
2、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目标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
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
重难
点
教具
教学重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小棒。
2+3=
4+1= 2+2= 1+2= 3+1=
板书
1+2= 4+1=
1+3= 3+2=
设计
师 生 活 动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看图填数
○○○○○○○○○
随
记
学
习
过
程
()()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出示25页主题图
仔细看,图中画了什么内容,说出图意,同座同学互说。
根据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怎样列算
式?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3+2得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小组交流,
探讨多种算法,代表汇报。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3和2组成5来计算
的,
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先看图说图意,再在
全班交流,说算
式,你是怎么算的?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使学生
初步感知:交换
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完成做一做第3题:边摆边列算式
3、游戏:找朋友
3 4 5
2+3 4+1 2+2 1+2 3+1
1+2
4+1 1+3 3+2
4、完成练习五的2题。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今天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谁能谈谈自己的收获?
教学
反思
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年级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课时第七
编号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减法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总第 11 课时 王丹丹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
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
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
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
教材
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
学学习的乐趣打
简析
下扎实的基础。
1初步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组成正确口算
教学
5
以内的减法。
目标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的兴趣。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
重难
点
教具
板书
设计
学
习
过
程
教学重点:会计算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确定被减数。
数字卡片和算式卡片。
- 读作:减
4-1=3 读作:4减1等于3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2、对口令:5以内数的组成。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出示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随 记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小丑手里拿着4个气球,飞走了1个)
师:像这样,从4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
面去掉一
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
飞走了一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飞走一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
像这样飞走了、去掉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4-1=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
有没
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
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第26页的第2幅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2)问:谁知道虚线圈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2、第26页最下面的做一做
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吗?
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3、巩固反馈
1、P28页的第3题
(1)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和
鼓励。
(2)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
个人写出的算式
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情况下要用减法?怎样计算减法?
教学
反思
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年
年级
级
总第 12 课时
学科
数学
课时第八
编号
课时
课题
5以内的减法
主备
人
王丹丹
使用
人
课型
练习
这部分教材,
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
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
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
教材
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
简析
下扎实的基础。
1、进一步了解减法的意义,熟练口算5
以内的减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
教学
系。
目标
2、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3、
结合课堂教学渗透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教学
重难
点
教具
板书
设计
教学重点: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挂图
○○○○△△△△
4-1= 4-2=
师 生 活
动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对口令:5以内数的组成
2、看图说图意,列算式
随 记
学
习
过
程
○○○○△△△△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出示第27页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完整题意。
2、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启发提问:要求还剩几只松鼠,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算式是怎
样的?
5-3得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师:同学们有的用5的分解来算的,有用5的组成来计算的,
有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计算的。你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方
法来计算减法。现在请同学们再
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5-3
的?
3、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
第1题: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要求还剩
下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为什么
?得数是怎样算出来
的?
独立完成第2、3题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练习五第4题先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练习五第5题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说说本节课自己学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在计算减法时,我们可以
根据数的组成和算减想加的方法来计算。
教学
反思
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
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年级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课时第九
编号
课时
课题
加减法的练习
主备
人
王丹丹
使用
人
课型
练习
总第 13 课时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
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
当
教材
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
简
析
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
重难
点
教具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卡片,小棒。
1+3
4-2 5-1 4-3 2-1 1+1
板书
2+1 3-2 3-1
2+2 3+1 4-1
设计
1+4 2+3 5-2 5-3 5-4
3+2
师 生 活 动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按数的顺序填数
1 ( ) 3 4
5 ( ) (
( ) ( ) 3
(学生口答)
2、数的组成
□
5 □
( )
) 2 1
( ) ( )
随 记
学
习
过
程
5
2 3 1 □ 2 2 3 □
3、5以内加法练习
出示 1 2 3 4
把数字卡片放在方格的上面并移动,做口算1+1,1+2,
1+3,1+4。再把卡片放在
下面并移动,做口算2+1,3+1,4+1,
将数字卡片换成其他的,分别练习5以内的加法。
4、5以内减法练习
分别用5减去比它小的数,依次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P29页的第6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把算式补充完整。
2、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
地方?
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9页的第7题。
全班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
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
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
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
100分。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教学
反思
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
体验数学学
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年级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课时
第十
编号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王丹丹
0的认识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总第 14 课时
教材
简析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
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
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能较工整的书写0。
2、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
重难
点
教具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能正确的书写0。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
0读作:零
板书
设计
0的含义:1、表示什么也没有
2、表示起点。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
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同时出示挂
图。
学
随 记
习
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盘子里有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盘子里有1个桃,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盘子里有1个桃也没有,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程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
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
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3、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1)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
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
远)
利用这个原理
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
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
西就
越长。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
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
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4、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
在书中第30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
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31页的第1题
2、完成第31页的第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教学
反思
本节
课的特点在于能够把数学知识的学习溶于有趣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
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年级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第十
课时
一课
编号
时
课题
有关0的加减法
主备
人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总第 15 课时 王丹丹
教材
简析
数字0在生活中
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
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1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
教学
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计算。
目标
2培养学生观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难
点
教具
教学重点: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道理。
数字卡片
板书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设计
学 师 生 活 动 随 记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习
昨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
过
程
示什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师:既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没有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板书课题:0的加减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小鸟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出示第2幅图: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
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4)要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青蛙图,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
息)
2)出示第二张荷叶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6)完成想一想:5-0=□
3、观察上面的三个算式:3-3=0
4+0=4
5 -0=5
你发现了什么?(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
于任何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
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30页的做一做(全班集体评价)
3、第31页的第3题
要求:同桌的
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评价要
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
1、P31页的第5题,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
2、第31页的第4题
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最后集体
评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相同的数相减得0,一个
数和0
相加,还得这个数,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教学
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但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差,今后应该多培
养。
年级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第十
课时
二课
编号
时
课题
主备
人
整理和复习
课型
复习
总第 16 课时
王丹丹
使用
人
教材
简析
1~5各数的认
识。集中编排,从数概念的不同方面:基数、数的顺序,书
写,大小比较,序数、数的组成等几个方面进
行认识。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正
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1、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利用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自己的计
算水平
,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2、通过整理复习,探索发现加法表和见发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感受加减法
目标
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拓展合理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
学习习惯,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与
人合作,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
重难
点
教具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加法表减法表口算卡片
1+3 4-2 5-1 4-3 2-1
3+2
板书
2+1 3-2 3-1 2+2 3+1 4-1
设计
1+4 2+3 5-2 5-3 5-4 3+2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节复习课,复习0~5的认识及加减法,
大家高兴吗?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复习序数
出示情境图,放学啦三位好朋友一起回家,看他们在说什么呢?
小绿说:我家住在第三层,到我家去做作业吧!
随 记
学
小蓝说:我家在他家下面一层,到我家去吧!
习
小红说:我家在他家上面一层,到我家去吧!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红小蓝分别住几层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小组交流汇报
(2)复习数的组成
上台展示,师板书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加法表
1、小朋友喜欢游戏吗?我们来做小小邮递员的游戏,谁来当邮递
员呢
?先算出得数是几,再把信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吧
2、小朋友们看,黑板上的信都是5以内的加法算式,这些算式排
在一起你有什么感觉呢?
怎样排列比较好?(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新整理)
观察整理好的加法表,说一说横看竖看斜看,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算式特点和规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2)减法表
过
我们已经学过5以内数的组成,你们还知道哪些数的组成呢?指名
程
投影减法表,遮住部分算式
1、补充表格
表中出现了一些减法算式
,还有一些没有写出来。大家仔细观察,
看他是怎样排列的,然后按表中的顺序把其余的算式补充完整
2、寻找规律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的排列规律。顺着算式某
一行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
算式的得数
3熟练计算减法
教师任意指定算式让学生接得数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1)口算
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出示5以内加减法算式卡片学生抢答
(2)完成练习七的习题
五、拓展思维,课堂小结
()+()=5 ()+()=3
课
堂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会解决真么多的问题。老师相信你
们不仅能学好数学,还能用好数学,解决
好生活中的数学问
题。
教学
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巩固的以前学习的内容,加深了印象,对今后的
练习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一、教学内容
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二、课时安排(共2课时)
三、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P34、35,练习八第1、3、4、6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
它们的
名称;初步感受其特征。
2、通过设计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环节,使
学生能够进行辨认和
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初步建立几何的空间观念。
3、从现实生活中引出
数学内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学生
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教学建议
分析及课时安排
1、从实际生活引入,出示了学生熟悉的一些实
物,让他们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
起,分成四类,引出四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认识。
2、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巩固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
3、在初
步认识了四种立体图形后,“做一做”安排了两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
中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注意点
教材中做一做的活动素材,老师们可以利用,也可以加以改造,可把它改造成
摸实物---
猜形状的活动。总之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立体
图形的特征,以便建立清晰的表象。
第二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P36,练习八第2、5、7、8题及自我评价)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活动,进一步体会所学立体图
形的特
征,并初步体会各种立体图形的之间的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人合作。
第四单元数学备课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17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一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材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
教学
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目标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具
板书设
计
学
习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
br>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
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
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
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1
随 记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
br>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
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
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
观揭示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
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
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
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
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
认,
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
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
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
学生进行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
实物。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在教学时,我如果能够多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更好了。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18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二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认识平面图形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教科书第34、35页做一做,练习五1、3、4、5题
教材
教学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目标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
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
板书设
计
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师 生 活 动
学
习
过
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小朋友们上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随 记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小结
派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小
结
不同点
共
同点
长方形
的
正方形
开的
圆
角
闭的)
三角形
角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
没有
(即封
有三条边 三个
方法
总结,提
升认识。
游戏
中巩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五第一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
吗?
小组讨论合作
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
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
全班交流展示。
5.数一数由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个
( )个 ( )
个 ( )个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独立完成练习五第五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
形状来。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所以教学时多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
内容。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
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
的组成。 <
br>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
表示数的
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
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
育,促进学生在情感
、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加减法
改变了“一图几式”的编排
注意把数的组成和计算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解决问题
1、阅读,理解提题意,,明确信息和问题;
2、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从问题入手,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设计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体验,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不要求学生写单位名称和答。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结合动态展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情境图,帮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含义。
作为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生的操作和观察活动。
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所以在教学
中应高度重视学生
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
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数概念和相应加减
法计算方法。
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在每一小节之前都安排了一幅主题图,除了供学生数数、抽象数
概念和理解计
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
时老师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
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例如,
在教学6、7的认识的时候,老师可充分挖掘画面
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
面的教育功能,在学生
认识6和7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编写数的认识时,教材都是从数数、认数、数的顺
序、相邻两数的大小的比较、
数的序数含义、写数、数的组成这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认识的。教学当中老师
应
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逐一认识、理解数概念的内涵,感受数的含义。而且应采取
有效的措施,创
设适当的情境,把学习活动变成一种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积极
主动地参与到数概念的学习活动中,让他们
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br>在教材当中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通过学具拼摆计算;通
过实物、图形的观察
计算;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在教学时老师应一方面让学生
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应允许学生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充
分贯彻《课程标准》中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他们
用
自己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
第五单元数学备课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20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一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6、7的认识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6和7的认识包括数数、认识数字6和7、7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
教材简
数之间的大小、写数字6和7、6和7的组成等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5的
析
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6和7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6和7的
意义,体
会数学符合的价值和作用,为使学生形成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
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
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
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
目标
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
表
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会用这两
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
教学重
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难点
2、数字6、7的书写,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具
多媒体课件,直尺图、点子图、小棒、练习格等。
6和7
板书设
计
5<6 6<7;
6>5 7>6;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数数和认数。
①出示第39页的主题图。
随 记
结合
实际勾起
回忆,复
习旧知。
在数
数中初步
感知。
紧密
联系生活
实际。
学
习
过
程
②观察思考。
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多少?(小组交流)
③交流、汇报。
④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问: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
板书:6
问: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
板书:7
2、教学数序。
①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颗
)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
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颗)
②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③教师将直尺图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
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
观
察、操作
中加深认
识。
通过
讲授加深
认识
“<”
“>”。
3、比较大小。
①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6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板书:5<6 6>5
②先摆6个圆片,在下面再摆7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板书:6<7
7>6
4、教学6、7的序数。
①看书第43页。从左数第6瓶里有几条金鱼。
②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几瓶。
③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5、指导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像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拐杖
等。)
②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③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
眼与书之间
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抢答练习。
①5后面的数是几?
②6后面的数是几?
③7前面的数是几?
2、完成练习九第1-3题。
①第1、2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完成题目。
②完成第3题。教师引
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适当
引导学生对“6只”和“?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
和序数
意义的理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在教学时,我如果能够多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更好了。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21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二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6、7的组成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6和7的组成是在学生掌握了1~5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
教
材简
了一定的基础,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而且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析
教学
目标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
难点
掌握6、7的组成
教具
多媒体课件、7根小棒、7个小圆片、7朵花、7个三角形等学具等。
6和7的组成
板书设
计
7 7 7
6 1 5 2 4 3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
7来表示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
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
种。
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
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
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
是几个吗?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
随 记
方法
总结,提
升认识。
游戏
中巩固。
学
习
过
程
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和7。
4、对口令。
5、完成练习九的第4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所以教学时多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
内容。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22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三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6和7的加减法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有关6、7的加减法,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摆圆片的两幅直观图,让两个小
教材简
朋友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很自然地得出5+1=6、1+5=6和7-1=6、7-6=1两组算析
式,从而引出用一幅图可以表示两个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
的学习
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准备。
1、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教学
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目标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
计算方法,并能
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
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等。
6、7的加减法
6的加法 6减几 7的加法 7减几
1+5=6
6-1=5 1+6=7 7-1=6
板书设
计
2+4=6
6-2=4 2+5=7 7-2=5
3+3=6 6-3=3
3+4=7 7-3=4
4+2=6 6-4=2 4+3=7
7-4=3
5+1=6 6-5=1 5+2=7 7-5=2
6+1=7 7-6=1 6+1=7 7-6=1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
2+l= l+2= 3+1= 1+3=
4+1= 1+4= 2+3=
3+2=
随 记
情景
中激发学
生的学习
兴趣,感
受6的大
小。
学
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习
过
程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
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
求两个学生都按照
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 1+5=
2、对口令。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
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
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规范
算式的书
写。
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
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
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3、学习第42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
(1)让学生自由摆学具,并说出加减法算式。
(2)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
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
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
来的。
(3)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
4、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
(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
6-3=3。
5、学习写算式。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
领和要求。
(2)学生练习写算式。
(3)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42页“做一做”的练习。
2、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
3、完成练习九的第6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4、做第8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5、第5题。出示点子图。
问: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相加得6?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相加得
7?
6、第7题,完成后评价时特别注意学生对等号的处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
反思
算出算式的结果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出来的,这很重要。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23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四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6、7加减法的练习
使用
人
课型
练习
有关6、7的加减法,教材一开始就安排了摆圆片的两幅直观图,让两个小
教材简
朋友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很自然地得出5+1=6、1+5=6和7-1=6、7-6=1两组算析
式,从而引出用一幅图可以表示两个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
的学习
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准备。
教学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目标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教学重
难点
练习重点:有关6、7的加、减法计算。
练习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7以内加减算式卡片、0—7的数字卡片、6、7的点子图等。
教具
口算:
7-3 6+1 7-1 6-3 3+4
板书设
2+2 1+6 4—3 7-4 5-4
计
2+5 2+4 3+3 2+3 7-7
学 师 生 活 动 随 记
习
过
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口算:
7-3 6+1 7-1 6-3 3+4
2+2
1+6 4—3 7-4 5-4
2+5 2+4
3+3 2+3 7-7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练习九第10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九的第12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练习九的第9题。
出示数字卡片。
你能摆出几种算式?将算式填在书上。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让学生自己用小方块摆一摆,再填一填。(教科书第45页思考题)
教学
反思
经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对6、7的加减法比较熟练的掌握。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24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五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用数学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本节课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并用大括号表示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要
教材简
求的问题。教材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一种用情景图反映的数学问
析
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
数学问题,从而
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教学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
目标
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
生活中。
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的题意。
教学重
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练习用题卡
图画式应用题
板书设
计
图略
5+2= 2+5=
4+3= 7-3=
学 师 生
活 动 随 记
习
过
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
情景,激
发兴趣。
明确
括号及问
号的意
思,理解
图意。
看图
列算式,
提高列算
式的能
力,为以
后学习奠
定基础。
师:看,游乐场有这么好玩的游戏。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到滑滑梯
上去玩,而且还要
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
题,你们能做到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有关6、7的加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①观察图画。
师:我们先看一下小兔子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
②认识大括号和?号并解答。
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个场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就代表了我们同
学提出的问师:(巡
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师: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
2、教学有关6、7的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现在老师带你们小河边游船,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
师:看这幅画与刚才小兔子的图比较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课件出示书本企鹅图)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大家快来看,这是要我们干什么?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写算式,集体订正。)
2、课堂练习
师:你们还想不想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师出示课本第47页做一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
欢做的一题,同桌之
间互相说题意,再独立完成。分别让学生说想法,对做对的及时表
扬。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48页第1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总结:
师
:同学们真聪明,帮助老师解决这么多问题,非常感谢大家。那
么通过今天的游玩,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吗
?
师: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
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
好它。
教学
反思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大部分能看懂图意,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当多
加练习。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25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六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用数学练习课
使用
人
课型
练习课
<
br>本节课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并用大括号表示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要
教材简
求的问
题。教材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一种用情景图反映的数学问
析
题,有利于学生将所
学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
数学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
目标
1.
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水平。
3、学生发现生活中充满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迅速地口算6、7的加减法;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
难点
教具
6点子图、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投影等。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
草地上有4只兔子,又来了3只。一共有多少只?
计
学
师 生 活 动 随 记
习
过
程
一、 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吗?
(学生可能会说:我今年7岁了;我家有五口人,我是一年级5班的
学生)
师:是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出示投影。(小兔图)
(1)引导学生口述图意:草地上有4只兔子,又来了3只。一共有
多少只?
(2)问同学们,要求一共多少只,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的算式写在自己的随堂作业本上。
(4)让学生相互交流。
最后告诉同学们在解题时要先看清题意,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再
列式。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让学生看大屏幕,老师问:看一看,我们这一次要玩什么游戏
?
(看点子说减法算式)。多媒体课件出示点子卡片(7个点子),接
着又盖住了几个点子,只
露出3个点子。问学生:看明白了吗?谁
能看点子图说一个减法算式?引导学生说算式:6-5=1。让
同桌互相
出示点子图,相互说说算式。
2、卡片游戏
拿出0-7八张数字卡片。从
八张卡片中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去
小数。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两人一组互相交流,一人拿卡
片另一人算。集体交流。
3、口算比赛
完成练习十第5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完成练习十第4题
引导学生先说图意,交流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5、投影出示第六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
br>课堂小结:同学们已经能够根据图意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题
时,要弄清题意,想想计算的方
法,然后在列算式。
教学
反思
能让学生说的,教师不要说。学生说不出来的,教师引导后再说。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26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七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8和9的认识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教材简
析
8、9的认识与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6、7的要求要高一些。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教学
目标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O一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
序数含义。能规范正确的书写8和9。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
教学重点:会比较O—9各数的大小,数数量是8、9的物体。
难点
教学难点:能规范书写8。
多媒体课件、生备学具,点子图等
教具
8和9的认识
板书设
计
7<8 8<9 7<9
(田字格中书写8和9 )
8>7 9>8 9>7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数数:从1数到7,再从7数到1。
2、口答。
问:6后面是几?与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问:你知道7后面的数是几?8后面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
随 记
初步
认识8和
9.
借助
计数器和
尺子等帮
助学生掌
握8和9
的序数及
大小。
可让学生
学
习
过
程
(板书课题:8和9)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教学主题画。
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数“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
序的,教师小结
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
外到里、从大
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
引导同学按一定
顺序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2、
3、
你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或9?
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
摆什么图形。
4、教学8、9的顺序
①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
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
珠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
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②出示直尺图。
0 1 2 3 () 5 6 ()()()
学生填空。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5、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①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
子数的方法。
②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
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 8<9 7<9 8>7 9>8
9>7
③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6、教学8、9的序数含义
打开书第51页。
①
②
③
1、
把左边的8只小动物圈起来。
给从左数第8只小动物画上帽子。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指导书写8和9。
给这些数
字找位
置,激发
学生兴
趣。
问:8和9分别像什么?
教师范写8和9,并说明书写技巧。
学生书空。
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上练习描写。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十一的第1、2、3题。
1、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2题。
先让学生明确要求,再数数并填表,最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书写8和9。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如果我能多设计一些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可能会更好。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27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八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8和9的组成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8、9的组成与6、7的组成基本上一样,只不过其要求比6、7的要求要高
教
材简
一些。要求学生自己摆出8和9的组成,老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去摆,教学的起
析
点比6、7有所提高。
1、使学生掌握8、9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目标
教学重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教具
8个小五星,9个小圆片,多媒体课件
8和9的组成
板书设
计
8
1 7 等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问: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
2、师: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
○
8
8
○
9 8
○
6 9
○
5
3、猜一猜。
随 记
学
习
过
程
①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②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4、 揭题。
借助
学具动手
拼摆,从
而掌握8
和9的组
成。
游戏
师: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
这节课
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9,了解8和9分别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9的组成)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㈠教学8的组成。
1、创设情境。
一天,老师买了8个小西瓜,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
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
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8
个小西瓜吗?
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
:请你拿出8个五角星来代替8个小西瓜,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
们分成两堆。分分看,看
看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①同桌合作,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②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所有组成。
③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五角星,
知道8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
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8的组成,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互相讨论一
下。
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
两个,看到
师:通
过大家的一致努力,我们可以由l和7组成8,想到7和l组
成8,由2和6组成8,想到6和2组成8
,由3和5组成8,想到5
和3组成8。我们只要记住1和7组成8、2和6组成8、3和5组成
8、4和4组成 8就可以了。你们觉得这样记忆好吗?请同桌互相合
作一下,试着用这个办法来迅速
记住8的组成,看谁最先记熟。
④ 请几位最先举手的小朋友来背8的组成。
中巩固新
知。
㈡教学9的组成
1、让学生自己试着将9个小圆片分成两堆,并根据自己动手实践,
将书上
9的组成补充完整。
2、指名反馈,教师板书,集体订正。
㈢看书答疑: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书上52页,请同学们看一下,还有什么
问题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生举数字卡片来对8、9的组成。
2、同桌两人打手势来对8的组成。
3、完成课本第52页的做一做。
4、练习八的第4、5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努力,找到了8是怎样组成的,并
且学会
了只要记住一组,就会联想到另外一组。
教学
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观察数的组成,发现其中的规律。相信那样,
学生更方便记忆。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28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九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8、9的加减法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有关8、9的加减法,教材提供一幅图有八个笑脸的图,可
让学生亲身经历
教材简
根据一副图写出四个算式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一图四式”与实际
生活的
析
联系。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教学
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目标
2.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及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
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难点: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多媒体课件、算式卡片及算式图画。
教具
板书设
计
8、9的加减法
2+6= 6+2= 8-2=
8-6=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抢)
2+4= 1+5= 6-1=
2+2=
3+2= 4+3= 6-3=
7-2=
2、看图列式。
随 记
通过
抢答提高
口算兴趣
及速度。
借助
图画或操
作理解一
题4式的
列式方
法。
学
习
过
程
○○○○
●●● ○○○○|●
●●
问:你们能根据一幅图列出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你们喜欢恐龙吗?(电脑出示)
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同桌听(6只蓝恐龙,2只红恐龙)
2.看到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
学生提,学生解答(可以小组组合解决)
3.汇报结论
4.让学生摆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请看圆片图,试着写四道算
式。
问: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请讲给同桌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巩固
一题四式
中四式之
间的联
系。
1、出示: 5+3= 8-3= 3+5= 8-5=
请学生说出这四道题的得数,并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你是
怎么知道的?
2、游戏
信:6+2= 8+1= 9-1= 4+5=
1+7= 7+2= 3+6= 8+1=
师:老师
有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另一个是9号邮箱,拿信
的要算出信上的得数,投进几号邮箱。
3、完成习题册中的相关习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换方
式计算,
激发学生
的计算兴
趣。
教学
反思
教学加减法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认真摆学具
,通过操作,一方面得出结果,
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摆学具算得数的过程,从中发现计算方法。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29 课时
课时
编号
第十
课时
课题
8、9的加减法的练习课
课型
主备
人
使用
人
练习
通过本节课教学,加深对数的组成和分解的认识和应用及序数基数的含义。
教材简
使
学生用9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析
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渗透统计初步知识。
1、通过本节课教学,加深对数的组成和分解的认识和应用及序数基数的含义。
教学
2、使学生用9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
目标
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渗透统计初步知识。
3、进行书写指导,使学生正确而工整地写算式。
教学重
用9以内的
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简单问题,进一步巩固8、9的加减
难点
法。
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等
教具
()+()=8
板书设
计
()+()=9
()+()=()+()=()+()=()+()
师 生
活 动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出示第1题。请小朋友说说图意,再分别说说每个小动物在第几
号车厢。最后填写完整。
2.按从1—9的顺序连线。
随 记
连线
巩固序
数。
物数
结合比较
数的大
小。
学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习
过
程
1.插花。
讨论:将8朵花插入两只花瓶,可以怎样插?再将方法填入方框。
2.想一想,假如有9朵花呢?完成第4题。
3.找朋友。
将1—9各数分发给学生,根据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得8来找朋友。
4、练习十一第10题。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练习十一第12、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练习九的第11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练习十一的第14题。
出示数字卡片。
你能摆出几种算式?将算式填在书上。
2、完成第5题。
引导学生看懂题意,再数数并填表,最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加减练习。
(1).看图计算,完成7、8两题,巩固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
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2).算式书写指导,完成第9题。
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让他们一开始就能正确而工整地写算
式。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加减法的计算,更熟练了。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课时
编号
十一
课时
8、9的加减法的应用
(用数学)
使用
人
课题
主备
人
课型
新授
总第 30 课时
本课教学时,
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根据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
教材简
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
式并计算。
析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数学探求
教学
知识的兴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题。
目标
2.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
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
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
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8、9的加减法的应用
板书设
减法:共有9只小花鹿,跑了3只,还剩几只? 9-3=6
计
加法:左边有2个苹果,右边有6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 2+6=8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大森林图。
师:快乐的大森林里都有些什么?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出示蘑菇图)。
随 记
借助
先进的教
学手段,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
说出
图意再列
式。
综合
语文、数
学解决问
题。
学
习
过
程
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问:小问号问我们什么?
师:谁来帮小蘑菇算一算:一共有几个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6+2=8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一起去小鹿们在干什么吧!
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出示:小鹿图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你看到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座听。
师:根据这幅画,你能提出一个合适的数学问题吗?请先自己想想,
然后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强调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
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教师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
发。
3、汇报结果。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准备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你能完整的把这幅图说一说吗?
问:要求还剩几只小鹿,怎样列式呢?(板书:9—3=6)
师:你是怎样想的?
4、尝试小结。
师: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着重启发,引
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5、联系生活,整体感知。
师:根据
小鹿图,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
题。像这样加、减的例子,生活中还有许多。想
一想:你能试着举
出几个吗?
师:看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
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大声的说图意,并在书上列式计算。
2、练习十一的第3题。
要求:互说图意,独立填空。
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指名汇报,并结合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教学
反思
本课教学时,应该注意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
乐趣。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31 课时
课时
编号
十二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10的认识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教材简
析
认识10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与认识8、9基本相同。
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教学
目标
2、
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
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
教学重点:学会lO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
难点
教学难点: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教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水果图、卡片等
10的认识
板书设
计
10○9 9○10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
①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②能与O做邻居的又是谁?
③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
随 记
故事
导入,激
发学生兴
趣。
编排
游戏,让
学生参与
活动,
学
2、师: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
习
过
程
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
不
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l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
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
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
一个什么办法?
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lO”,10比9大。
1、 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①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
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②出示主题图。
数一数,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示?
师:同学们
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总人
数、气球个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
③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lO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
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④出示计数器。
老师拨珠子,学生数数。
问:9再添上1是几?10在几的后面?
⑤10的位置与大小。
出示尺子,学生观察。
让学生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⑥出示点子图。
学生数数点子的个数,完成课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
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填法。
10>()()<l0
2、10的写法。
1个10在格上书写时左边写1,右边写0。
在第65页的田字格练习写10。
3、lO的组成。
①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分,然后将分得
结果填在书上。)
②想一想,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③汇报不同的分法。
通
过
各种形式
的练习,
进一步提
高学生学
习兴趣,
使学生的<
br>认知结构
更加完
善。
老师板书10的组成。
④师:
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组成,将
来对你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
⑤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打手势。
2、生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对口令。
3、课本60页做一做的。
4、练习九的第1、2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总结,谈收获:
师:这堂课,老师感到很高兴,不知大家觉得怎样?那这节课你有
什么收获呢?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10有了更深的认识。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32 课时
课时
编号
十三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10的加减法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
教材简
析
能够,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培养数学能力。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
习,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
趣,激发同学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1、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
教学
乐趣,激发同学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目标
2、能够,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培养数学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l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运用10的组成,完成10的加减法。
多媒体课件、圆圈图片、数字卡片。
教具
10的加减法
板书设
计
1+9=10 9+1=10
10-1=9 10-9=1
2+8=10 8+2=10 10-2=8
10-8=2
3+7=10 7+3=10 10-3=7
10-7=3
4+6=10 6+4=10 10-4=6 10-6=4
5+5=10 10-5=5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复习10的组成,师生对口令。
1、说得数比赛
分成2大组,一组看算式说得数,另一组要认真听,看他们算得对不
对.如果对了就做一个“胜利”的
手势,如果不对就做“停”的手势,
请一个小朋友帮他纠正.
引导学生评价.(声音是否洪亮,坐姿是否端庄……)
随 记
说数
游戏和出
数游戏,
体现师生
互动、生
生互动。
课内
总结,学
生汇报,
儿歌结
尾,增强
学
2、出数游戏
习
过
程
老师出示1个数,同学们出1个数,合起来凑成10,(贴出卡片10)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圆圈图:9个白○,1个蓝○。
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问:你能根据你说的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9=10、9+1=10
10-1=9、10-9=1
学生齐读算式。
2、出示圆圈图,8个白○,2个蓝○。
问:你们会用四道算式表示呢?
学生写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8+2=lO
2+8=10
l0-2=8 10-8=2
学生齐读算式。
3、问:你们能看图写出四道算式吗?试试看!
打开书61页,将剩余两幅点子图的算式补充完整。
①写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别人写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样,并
且说说自己的理由。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独立完成,然后下座位与别人进行交
流)
②请两位学生把算式写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7+3=10
3+7=lO l0-7=3 10-3=7
6+4=10
4+6=10 10-6=4 10-4=6
4、想一想。
出示:5+5=口 10一5=口
请全班同学用手指来表示出得数。
将书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游戏“找朋友”:用数字卡片组成l0。
让学生随便出一张10以内的数字卡片,自由的
和其他同学组合,使
两张数字卡片的和为10。看谁最快找到自己的朋友?
2、教科书第61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
4、
练习九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九第4题。教师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将两张卡片上
对本节课
的掌握。
的数相加,使结果得10。
5、 练习九第5题。孔雀开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高兴吗?都有哪些收获呀?学生汇报。
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们就用一首儿歌结束这节课。
投影出示:《凑十歌》
一九九一好朋友,二八八二手拉手,
三七七三真亲密,四六六四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教学
反思
通过看图,动手拼摆,游戏等形式,使学生较容易的掌握了10的加减法。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33 课时
课时
编号
十四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填未知加数
使用
人
课型
新授课
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教材简
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析
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填未知加数的方法。
难点
教学难点:不看图,能正确填出未知加数。
多媒体课件
教具
()+()=10 ()+()=10
板书设
计
()+()=10 ()+()=10
()+()=10
()+()=10
()+()=10 ()+()=10
学
习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
3+3 8-5 7+8
10-6 6+6
9-8 10-8 5+5 10-2 5+3
2+2 5-1 7+2 6-0 0+10
10-10
4+2 7-4 4-4 1+8
随 记
通过
儿歌、对口令复习
10的组成
为加减法
计算作铺
垫。
2、看卡片说组成。
10 10
10 10
/\/\/\/\
2 □ □ 4 7
□□ 1
6 9 8 7
/\/\/\/\
□ 2 4 □□ 3 5 □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63页第6题。
问:左边是什么意思?
问:怎么填写呢?
板书:1+( )=10
问:这个算式和原来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这里的括号表示什么数还不知道,也就是要填的
未知加数。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出示课题)
师:这里括号读作几,因此可以读作:1加几等于10。
带领学生读算式:1加几等于10(两遍)。
问: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那么你认为哪种想法最简
便呢?
利用
多形式的<
br>练习,巩
固学习对
10的加减
法的掌
握,培养
学生认真
读题、细
心计算。
2、出示63页第7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启发生思考。
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问:我们要再画几个圆片呢?
问:方框里要填几?(填空后齐读算式两遍。)
问:这道算式如果不看圆片,你怎样想括号里的数?(3和7组成
10,所以括号里填7。)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习十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总结收获:这节课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
今天的练习,相信大家对10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
解,希望同学们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
中的问题,老师相
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的。
总结
法,变相
鼓励学
生。
教学
反思
通过今天的练习,学生对10的加减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总第 34 课时
课时
编号
十五
课时
课题
主备
人
10的加减法练习
使用
人
课型
练习课
有关10的加减法,教材省去了学具摆拼等内容,而是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
教材简
接利
用10的组成进行计算。
析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关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教学重
难点
练习重点:有关10的加、减法计算。
练习难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看一幅图列两道算式的方法。
图
教具
()+()=10 ()+()=10
板书设
计
()+()=10 ()+()=10
()+()=10
()+()=10
()+()=10 ()+()=10
师
生 活 动
学
习
10-3 9+1
10-1 10-3 5+5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口算。
随
记
让学生又
快又准确
的计算。
过
1、练习十三第9题。
10-4 3+7 2+8
4+6 10-8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程
指定时间,看谁能够一次做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第11、1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三的第10题。
学生独立看图思考,将算式填在书上。
指名学生说图意和解答方法、算式,集体订正。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练习十一的第12题。
说说那些可以用7+3=10表示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6+()=8+()=2+()=3+()=4+()=7+()=5+()
教学
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能吸引学生的问
题情境,使学生能积
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