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玛丽莲梦兔
924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4: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兰溪诸葛八卦村-江苏注协


数一数
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
中了解学生 数数的能力。
能力目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
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
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
二、 学习新课
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
总结 :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
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 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
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 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
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 、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
有多少个吗 (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
掉一个,防止遗漏。) 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XX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
生喜欢先数什 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难数


的数目,要引导 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
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 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
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 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
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 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
个物体。
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
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 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
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 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
数(出示点子图)
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 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
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一个一个 让学生完成)
三、 联系生活,进行实践
1.送小礼物
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
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
2.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
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回家就请
小朋友们找 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四、 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数学与我们的生 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
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 ,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五、 作业设计
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比一比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4页的例题,第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
比较的意 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 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
果,长和短也是比 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
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 示课题。
二、 联系生活比一比。
1、 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
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 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
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 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
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 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
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 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2、 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 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
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 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
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 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


矮等等。
3、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 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
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 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三、 综合运用,发慌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一题。
(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
(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
(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的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慌学生的推理能力。
4、“想想做做”第4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练习。
(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
四、 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
(2)、学生自由交流。
(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
比大小、轻重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6页的例题,第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
较的方法。
2、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场景引入,激发兴趣。
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一天,她家 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小姑
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
二、 尝试比较,主动探索。
叙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办法,现在正在和妈妈在厨房里忙呢
1、 看一看。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场景,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看到什么,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看
得多,说得好。
2、 比一比。
提问: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 看到的比一比(学生讨论,
在小组长内自由发言,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比较交流。)
提问:茄 子老师也从图中找到两种物体进行比较,你能帮它比一比大小吗请打开课本
第6页,在大的下面画 ,小的下面画 。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老师也从图中找出了一些物体,请同学们也帮老 师比一比,谁累谁重。再请一两个同
学上来亲自操作,两手掂一掂比较轻重。
出示土豆和萝卜 (重量相差不大)、让学生想想用掂一掂的办法是不是能比较出土豆和
萝卜的轻重。介绍支架。完成第6 页,在重的下面画 ,轻的下面画 。
小结:用掂一掂的办法或借助支架等工具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
1、
活动深化,拓展应用。
题目一、谈话:瞧,小花猫和一群小鸡在争论什么呢小花猫说:“我重 !”四
只小鸡说“我们和你一样重。”汇报结果,完成第7页相应练习。
2、 题目二:狐狸 想考一考小鸡和小花猫,狐狸说:我这儿有一个气球和一个小
皮球,小花猫重,应拿重的,小鸡轻,应拿 轻的,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样拿呢
3、 题目四:在大象伯伯说话了,你们懂得了这么多的知识,我给 你们买些水果
吃,你们得说出谁轻谁重并说说是怎样想的,再把自己的想法填在书上。
四、 总结评价。
提问:你们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知道了什么吗回家后,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
听,再找一找实物,比一比,好吗
分一分(1)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8页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2、
3、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教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
的。 出示动画,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龄盒里呢你能
把它们分出来 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
1、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 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此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 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
4、 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
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 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
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 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
圈一圈,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三、
1、
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想想做做第2题。
小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顺利整理好了自己的书包。 这时电话响了,妈妈在电话里

说,有客人来,她要上街去买菜让小兰做妈妈的帮手,收拾一下家里,小兰高兴地答应
了,客厅的桌 子上摆着许多东西,把它们放在两个袋子里,该怎样放才合适呢我们一起
和小兰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 又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
类的依据。
2、
3、
都是。
(1)、说说它们各有哪里行驶。 (2)、客人就快来了,我们来帮帮小兰好吗。就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
来分一分。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4、 想想做第4题。当小兰刚把房间整理好,妈妈就回来了,她买了什么呢
想想做做第3题。
整 理好客厅后,小兰来到弟弟的房间,瞧,调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满地
哟,红红绿绿的多新鲜多好看呀! 这些又可以怎样分呢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5、 这时客人来了,在这些客人中你发现藏着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穿着、身高等多种标准来分类。
四、 全课总结,拓展思维。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老师再作概括总结。
认位置(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10页的例题,第10-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能按上 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
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 步的位置观念。
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调疑:它们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出示主题―――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
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小组汇报。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
联系教室内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______在______的前面。
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______在______的上面。
______在______的下面。
简要归纳小结。
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儿歌):上拍手,下拍手,前 拍手,后拍手,你拍手,我拍手,上、下、
前、后认得准。
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先让学生说说,指指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再让学生转换
位置后说 一说,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 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小朋友,
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们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 小朋友到它
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境3: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的摆放的位置,用上、下说一句话吗
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哪些本领。
回家以后,把家里的各种物品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认位置(左右)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第12页的例题,第12-13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在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能按左右的方 位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采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发
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在 熟悉的情境中酷爱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
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 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
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
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 它举起来,好吗你
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接
着举起左手问:“你能猜一猜在身体的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通过 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提问:小朋友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 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
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和小红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二、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
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左边是谁,左边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
指名回答。
同桌两个不朋友,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的三个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摆一摆(想想做做的第2题)
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四人小组合作学 习,先由学生任选一物体,说说它的上,下,
左,右各是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物体的位置。
(2)、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法可以不同,说对就行。
(3)、站一站
请一个小朋友(1号)站到讲台前,2号小朋友站在他的左边,3号小朋友 站在他的
右边,4号站在3号的后面,5号站在2号的前面,6号站在3号的右边,7号站在6号
的左边等。
4、听口令,做动作。 如:举左手,放下左手,举右手,举左手,两手都放下。瘵< br>右手,用右手摸鼻子,用左手摸右眼,用左手摸左耳等。
考考你。
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的图,让学生说说“都是靠右走,谁走错了”
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 感,并
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 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
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几和第几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 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
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 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
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 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 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
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
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
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作业:
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0的认识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
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具准备:
1、三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
2、实物投影仪,活动灯片二张
学具准备: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 猜一猜,为什么会
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
可以)
二、揭谜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 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
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 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
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 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 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
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 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0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要求:


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
3)鼓励不同的排法
六、调查:0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请大家回家查一下资料或问一问家长。
认识“>”、“<”和“=”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 “>”“<”“=”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
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6、7的数数和认数。
教学目的: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
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写数字,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电脑上出示42页认识6和7的主题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1、图上有些什么
2、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多少桌子、椅子。学生报得数。
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还可以怎样数
4、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先数已经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
5、我们刚才都是按照1 、2、3、4、5、6、7的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
5个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 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新授
1、认识6和7
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
朋友6和7,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
2、你能拿出表示6的学具吗你能用它们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吗
(生拿学具,师出示点子图或其他磁性教具,生动手摆,师选有创意的表扬,展示)
你知道6是怎么来的吗5的后面又该是数字几呢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5拨上1是6。
6的后面再加1个,又是多少计数器演示。你能拿出表示4的学具吗并摆出你喜欢的
图形。
3、比较大小,前面我们认识了5,今天又认识了6和7,那你知道谁大谁小吗
5和6比谁多谁少6和7比呢你还能看出谁比谁少6比7小反过来可以怎么说
4、基序数意义
(1) 你能从小到大数到7吗从7开始从大到小数到1呢(2)观察43页金鱼
三、练习
四、6和7的写法
8和9的认识
教学目的: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 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
顺序和位置。
2、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8和9
教学准备:挂图、生备学具,点子图
思维训练点: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的初步形成
一、引入
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派代表汇报
图上有哪些东西是8个


有哪些东西可以用9来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
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二、新授
1、动手操作
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
你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
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形,你知道8是怎样来的吗
那8个再拨上1个是几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7加1等于8
请你拿出表示9的学具并摆一个图形
师出示点子图9
2、出示尺子图
8在谁的后面7的前面是几
9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是几
3、看看点子图,比一比谁多谁少
比较大小
4、基序数
把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给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三、练习
P59 1数一数小兔在第几车厢小猪呢第3车厢是谁
四、8和9的写法
写8的时候要注意写半格,空半格,8像什么
上面的圆要写小点,下面写大点写9,先写圆再竖
10的认识
教学内容: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 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
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器、课件、尺子
一、引入新课
1、猜谜引出已认识的数0—9。
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
(伸出5指)它添上2是谁
7的相邻数是谁
8再添上1是几
2、9再添上1是几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2)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谁有办法
学生回答:一个小朋友站进去就可以了。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3) 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有8的后面,10在
哪里,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
(4)刚才我们 猜了谜底0—9的谜语,你能编谜底是10的谜语吗先在4人小组里说一
说,再选一个最好的给大家听。
2、比大小
(1)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以填什么10○□
9○□,谁来说说。
认物体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实物 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
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引导学生认识相应的图形与名称,初步认识这些形体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积木玩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教学过程:
一、
1、
2、
3、
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上意思。
分一分,帮助学生把积木按形状分成四类:
假 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圆柱和球分在一起,要先肯
定是对的,然后再引导可以细分。
4、
的立体图形
5、
6、
教学各形体的名称。
感知认识:(1)可以由老师说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形体。
看一看,摸一摸:感知每类形体 的特征,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
(2)也可以由老师拿出形体,学生说出名称。
二、 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 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 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
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2) 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朋友。
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再独立地数一数、填一填,然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三、
四、
有趣的拼搭
教学目的:
1、 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总结拓展
能力检验:练习与测试


2、
3、
教学过程:
一、
1、
让学生体会平面与曲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激趣导入(请四位小朋友表演小猴、小狗、小猪、小熊)
小猴和小狗分别选择用乒乓板托正方 体、长方体奔跑。小猪和
小熊分别选择用乒乓板托圆柱和球奔跑。
提出问题:为什么圆柱、球这么快就掉下来
2、
二、
(一)
1、
揭题板书(有趣的拼搭)
实践操作
滚一滚
猜测:如果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物体从同一
高度同时往下滚,哪些物体滚的快呢
2、
下滚”。
3、
4、
(二)
分组体验
交流验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摸一摸
提出活动要求,请一小组示范,强调从“同一高度”同时“往
1、示范摸;2、同桌互摸;3、组织评价。
(三) 猜一猜
1、提出要求;2、学生互编互猜;3、师生评出最佳谜面。
三、
(一)
1、
2、
3、
4、
(二)
1、
2、
3、
拓展应用
堆一堆
提出问题:把四种分别向上堆,想想哪一种物体最难堆
分组体验
交流验证
总结归纳,引入生活
搭一搭
提出问题;
分组体验;
汇报交流


4、
(三)
师生评出最佳作品
数一数
在搭的基础上数一数。左边两图中只含有正方体,容易数 ;右边一图中含有四种形体,
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分别输出四种形体各用了几个,数好一种填一种。
四、
分与合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加深对1
活动小结
0以内数的认识。
2、 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 流中
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共5课时
2-5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2、3、
4、 5的分与合。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数2、3、4、5的组成,加深对
10以内数的认识。
2. 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
索简单规律, 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卡片、圆片、盘子、桃子等。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今天小明带来了几个桃子和两个盘子,他要分给我们几个最听话的小朋友,但他看
到我们这么多听话的小朋友不知道该怎样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二、
1、
2、
(1)
知识探索
出示挂图,结合提问:“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
教学4的组成,可以分这样几个步骤进行:
让学生把4个桃(可以用4个圆片代替)放在两个 盘子里,交


流各人的放法,出现多种放法。
(2) ;带领学生选择其中一种 分法抽象出4的一种组成,再让学生
在小组里按照这样思考,从其他几种分法抽象出4的其他几种组成。
(3) 让学生观察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多种放法,数4分成两部
分也有多种分法,体会数 的组成的学习方法。
(4) 引导学生对应着4的每种分法,认识几和几合成4。悟出4可
以 分成几和几,也就是几和几合起来是4,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及其辨证统一。
(5)
三、
1、
知识应用
组织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来学习5的组成。可以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共 同
可以用对口令等形式,进行必要的练习。
完成“试一试”,从活动中得到5可以分成几和 几、几和几合成5。教学重点放在把5朵
花分成两堆后,从一种分法抽象出数5的两种组成,从5分成几 和几能知道几和几合成5。
2、
四、
五、
练习与测试
6-9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4页
教学课时:2课时。
1、
2、
第一课时:6、7的分与合以及想想做做的1-4题。
第二课时:8、9的分与合以及想想做做的5-8题。
“想想做做”的题目要重视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教学总结
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4、5的分与合,同学们掌握 了(通过实物学习数的组成,从
数的一种组成能联想出另一种组成等)方法,今天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 来学习6-9的
组成。
二、
1、
2、
教学新知
出示挂图,结合提问:“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怎样分”
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有 序地分”。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看教材中的
插图并按插图动手操作。如:把6个气球分在两个手里,书 上画了几幅图为什么只画三


幅从每幅图里得到6的组成虚线框里的组成和框左的组成有什 么联系第一组与第二组有
什么联系第二组与第三组呢
3、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交流,学生能够在学习6的组成中学会有
序的操作和有序的记忆。
三、 巩固练习
1、“试一试”的学习。
7的分与合让学生一边分圆片,一边 想数的组成。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再组织交流。
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序地进行,能不能从7 的一种组成在虚线框里写出相应的
另一种组成。
在7的分与合都找到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怎 样能很快记住这些组成,把学生的注意
力再次引到“有序”和“联想”上。
让学生自己分一分 、说一说、填一填,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分,避免重复和遗漏,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掌握7的组 成。
2、“想想做做”要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以对口令等形式巩固已学的数
组 成。在学习8和9的组成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第7、8题都是巩固8和9的组成的练 习。练习以后,可以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能
记住8和9的组成。对学生说的方法要尽量肯定,鼓励他 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四、
五、
练习与测试
课后练习
10的分与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面 我们已经学习了2-9的分与合,同学们
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10的分与合。
二、知识探索
1、 教学10的组成, 可以先让学生有序地给珠子涂颜色,再根据每串涂
课堂总结
能力检测
色的结果,有条理地说一说10的组成,并从组成的一种说法,联想出另一种说法。
2、 涂色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串已涂了一个红色,思考第二串应涂几


个红 色,第三、四、五串又应涂几个红色,应从哪边涂起。然后独立有序地涂色,并按
涂色的结果依次填写1 0的组成,再联想相应的另一种说法,完整地认识10的组成。
3、
三、巩固练习
1、 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巩固10的组成,体
通过图中的涂色过程,你还能想到什么
会分与合的思路。让学生用不同的话叙述10的组成,如10可以分成9和1、10去掉9
是1 、9和1合起来是10 、9和1组成10等等。
2、 “想想做做”的3道题目。
四、课堂总结
五、能力检测
练习与测试
课堂练习
练习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已经2——10的分与合 ,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数的组成的学习方法。今天老师和
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数的游戏。
二、知识的应用
1、
呢7呢
2、 蚂蚁公园建了一些房子,要分给蚂蚁 娃娃们住,可他们不知道哪两个
看图提问:把蘑菇放在2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5可以分成几和几6能住在一起,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看图游戏)
3、 卡片游戏:一个小朋友拿一张卡片,其他小朋友拿出两张卡片上的数
能合成那张卡片上的数。
4、
填上数。
5、 猜一猜:练习数的组成。游戏时,分两人或三、四人一组,一 人心里
练习有序:先让学生弄清楚叶子的生长顺序,然后再让学生在叶片上
想好7的一种组成, 另一人或两、三人猜,直到猜对为止。还可以猜其他数的组成。
6、 填数练习。这题最后填写的“7 ”的组成,答案很多,要注意发现、鼓


励说的完整、有条理的学生。
7、 拼 一拼。这一题既可以看着图形找哪两块能拼成一个长方体,也可以
从数的组成想。如3和(5)合成8, 所以3块要与5块拼。教学中可以把两种思考结合
起来,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 题的能力。
三、知识的总结
四、能力检测
八、加和减(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家、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
减和加减混 合的式题。
2、
3、
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
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 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卡片、小黑板、投影、加减法表等。
教学课时:共18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
开学了,校园里开了很多的花,一群小朋友为了能使这些花开的更鲜艳,拿着 水壶前
来浇花。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来了哪些小朋友(出示挂图)
二、
1、
知识探索
看图,先让学生表述题意:3个同学在浇水,又走来2人,一共
有5人。把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上。
2、
3、
4、
告诉学生,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
教学加号、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例2,让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体验计算方法,例题是两幅
内容连续的图,要让学生明白图意, 体会1位小朋友和2位小朋友走到一起是3位小朋
友,要用1+2计算。


三、 知识巩固
“想想做做”要让学生自己看图,讨论、交流,或者通过学具操作,学习其余的一些
加法算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对于实际问题,要重视
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相互交流,并列出算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1、
2、
第1题可以指导学生说说图意,列出算式,并在小组里交流。
第2题可以让学生相互合作,摆 一摆小棒并算出得数。摆小棒能
帮助学生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3、 第4题是小兔子采蘑 菇的情境是连续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通
过说一说再写算式,可以加深理解加法的含义,感受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4、 第5题是开放题。要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
符 合图意,都要鼓励,使学生体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多列一些算式,
培养他们仔细观察, 收集信息的能力。在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如2
个小朋友甩绳,3个小朋友跳神;2 只鸟在树上,又飞来1只鸟;路左边有2朵花,右边
有2朵花等。
四、
五、
练习与测试
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
课堂总结
能力检测
昨天我们看到了一些小朋友在校园里浇花,今天他们又来了。你们看……(出示挂
图)
二、
1、
知识探索
看挂图,弄清图意。从连续的两幅图中了解原来有5个同学浇花,
走掉2人后,还剩下3人。
2、 教学减法的一些知识。对5 – 2 =3的含义,要学生从具体情境
里体会、感受。5 – 2 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说说算法,可以联系具体问题想,也可以用
分与合的方法去想。
3、 试一试。多数学生会列出算式3 –2 =1,也有可能一些学生会
列出算式3 – 1 =2。只要解释符合图意,就应该肯定。


三、
1、
知识应用 < br>第1题、第2题要先说一说或摆一摆,再填写算式,并应该组织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 法。
2、 第4题先要说一说图意,弄清条件和问题,再写出算式并计算,
然后交流自己的想 法,体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减法算式的含义。
3、 第5题要让同学之间合作练习。 还要根据班级实际,创设一些学
生喜欢的练习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巩固2——5的加减法 。
四、
五、
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
2、
根据“没有”可用0来表示及加减法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思考、推理,根据0表示“没有”的意义算出得数。
知识总结
能力检测:练习与检测
教学准备:学具、挂图、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出示挂图。
上 一次在校园里浇花的几位小朋友还在那儿呢,小朋友们,你们看:(引导学生看
图)这时侯水壶里的水没 有了,他们都去灌水了……
二、
1、
了。
2、
3、
4、
再让学生讨论一下:没有了该怎样表示然后列式,得数是多少
理解3 – 3 =0的含义。
教学例2。看图、讨论图意,弄清一盆开了“5朵”花。一盆“没有”花,
教学新知
教学例1。提问:图上刚才是几个人现在呢都走掉了,就表示“没有”
提出两盆一共几朵的问题,让学生 小组讨论,用哪两个数相加,相加的结果是几。
5、
6、
三、
1、
理解5+0=5的含义。
着重讨论得数为什么分别是0和5,理解算理。
巩固练习
想一想。这两题离开了具体的情境进行有关0的加、减计算。可让学生


自己先计 算或在小组讨论,然后再组织交流。
2、 想想做做。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巩固有关0的 加、减计算。
其中第6题让学生填数后互相交流、以认识关于0的加、减的规律。
四、
五、
知识总结
能力检测(小黑板出示)
4 – 4 = 2 – 2 = 3 – 3 =
0 + 4= 0 + 2 = 0 + 3 =
4 + 0 = 2 + 0 = 3 + 0=
和是6、7的加法
教学目的:
1、
2、
能正确地计算6、7的加法。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逐步增
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挂图、图片、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二、
1、
系。
1 + 6= 7 6 + 1 =7
这两个算式都是求一共几个同学,都是把1个同学和6个同学合起来,体会两个算
式结果相同的合理性。
2、 教学例2。有括号和问号的题这里是第一次出现。理解后,要让学生
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教学例题
通过生活情境和直观图、让学生认识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
讨论能列 出哪些算式,计算后讨论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还要交流不同的算法,如果能
从3 + 4 =7想到4+3也得7,应该表扬。
3、
三、
让学生自己摆学具,然后遍题。
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6题。先通过摆一摆的操作和直观图,让学生学习其余的一些
得数是6、7的加法,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巩固和是6、7的加法计算,以及


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
五、
课堂总结
课堂能力检测
(小黑板出示)
2 + 5 = 4 + 3 = 3 +3 = 2 +4 =
5 + 1 = 5 + 2 = 1+ 6= 6 + 1 =
6、7的减法
教学目的:
让学生体会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以及用减法算的实际问题里的数量之
间的联系,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挂图、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二、
1、
间的联系。
2、 先可以让学生观察并交流一下图意,弄清要栽的总数是“7棵”。栽好
创设情境(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教学新知
在看图理解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列出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体会相互之
了3棵 ,还有4棵没有栽,再讨论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并算出得数。
7 – 3 = 4 7 – 4 = 3
3、 再让学生联系题意说说两道减法算式的含义,体会相应的减法算式之
间的不同和联系。
4、 教学“试一试”。第一小题要让学生理解虚线表示什么意思,交流算法
时,如果有学生从7 – 2 = 5 ,想到7 – 5 = 2 ,要表扬、鼓励。
第二小题是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可以让学生对自 己的列式作出解释,初步学习表达
问题的大致过程。
三、
1、
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通过直观先学会6、7减几的其余一些算式,再安排不
同形式的练习,巩固6、 7减几的计算,以及学习用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看图写算式,计算结果,然后交流。


3、 第2题先让 学生说一说题意,列出算式,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体会
数量关系和算法之间的联系,逐步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4、 第5题和第6题应该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
善自 己的想法,使认知结构更加全面。
四、
五、
课堂总结
能力检测
(小黑板出示)
5 – 4 = 6 – 4 = 5 – 3 =
7 – 5 = 6 – 3 = 7 – 4 =
练习三
教学目的:
1、
2、
3、
巩固5、6、7以内的加、减法,有关0的加、减法;
一方面重视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注意让学生正确地进行计算;
使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更深一些,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逐步培养发现、提出
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小黑板、圆片、挂图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二、
1、
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计算练习
第1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口算。指导学生做数字卡片,在
小组活动中练习。
2、 第2题从几号房子里抽出的卡片,算式的得数都是几。根据得数说出
其他的加法算式和减 法算式,培养学生逆向思考的能力。
3、 第3题要注意计算的正确,不宜提速要求。计算后,要了解学生都算
对没有,及时帮助他们改错。
三、
1、
交流算法。
2、 第 5题让学生自己确定方法,要求比前面的高了些,可以先让学生说
解决实际问题
第4题列出算 式后要组织学生交流,对自己的算式作简单的解释,并


图意,再列出算式,然后交流自己 的想法,讨论两题的算法为什么不一样,感知实际问
题与数学方法之间的联系。
3、 第6题 先启发学生提出(1)、(2)两个问题并解决,然后引导学生观
察插图,启发他们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并解决。
四、 找规律
第7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第一行各种形体排列的规律:即按“ 长方体、球、正方体、
圆柱”这种次序重复,再看图说出3个箱子里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第二行让学生 独立
观察、思考、回答。
五、
六、
课堂小结
能力检测
(小黑板出示)
3 + 4 = 7 – 1 = 2 + 2 = 4 – 3 =
7 – 2 = 6 – 0 = 6 – 3 = 0 + 4 =
课题: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教材第50——52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 在一图两式的基础上,通过一图四式组织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和
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2、 初步建立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
探索,加深认识相应 的加、减法算式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挂图、数字卡片、圆片、小红花、算式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
二、
1、
2、
算式。
3、
系。
四道算式列出后,让学生比较并与同伴交流,体会相互间的联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知识探索及延伸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
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再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减法


4、 “试一试”让学生半独立地看一幅图列四个算式,让学生联系
图意说说各个算式的具体含义。
5、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学会和是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
法计算,加深认识相应的加 、减法算式间的联系。
三、
1、
(1)
知识的应用与拓展
想想做做的1——6题,都是关于8的加、减法计算的练习。
1题组织学生交流对不同算式的 了解,并从中进一步感知
算式之间的联系。如果有学生能利用一道算式的得数来推算出另外算式的得数, 就要表
扬、鼓励,使其获得成功感。
(2)
(3)
(4)
例。
(5) 第5题可以让学生说图意,说想法,和同伴交流表达解决
第2题让同桌一起用卡片摆一摆,说一说算式。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相互交流。
第4题计算要关注学生是不是全算对了,有没有典型的错
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表达能力。
(6) 第6题是开放题,能帮助学生整理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以
及8减几的减法算式。要引导 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多说几道算式。
2、
(1)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2)
习积极性。
(3) 第11题可以让学生主动帮助每只小鸟找自己的家,激 发
第9题用9减每个泡泡上的数,学生会觉得有趣,激发学
想想做做的8——12题关于9的加 减法计算。
这里的题目要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通过多种练习方式
学生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 第12题是开放性的练习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归
纳和是9的激发和相应的减法。
3、
说含义。
四、
五、
知识的总结
能力的检测
自己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要求学生能按要求说一


(小黑板出示)
1、6 + 2 = 8 – 4 = 7 + 1= 5 + 3 =
4 + 4 = 8 – 7 = 3 + 5= 8 – 5 =
2、( )+ ( )=8 8 -( )=( )
1、9 – 2 = 2 + 7 = 9 – 1 = 3 + 6 =
9 – 6 = 8 + 1 = 4 + 5= 9 – 5 =
2、( )+( )=9 9 — ( )=( )
课题:练习四
教学内容:国标本教材第53——54页。
教学目的: 配合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安排的内容,同时带着练习前面教学的加、
减法,使学生具有必要的 计算能力。
教材的安排:本练习分两个层次安排,
第一层次(1——3题)重点在计算,通过教学使学生能都能算对。
第二 层次(4——6题)重点是解决问题,其中第6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
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并提出问 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投影片、实物图片、学具 等。
教学过程:
一、
二、
1、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计算练习
第1题要让学生仔细看图,相互说说图意,然后根据图意列出四道加、减
法 算式。使学生巩固加、减法的初步概念,进一步领会加、减法间的关系。
2、 第2题摆卡片组成算式,重点练习和是8 、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课前
要指导学生制作数字卡片, 课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每名学生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
3、 第3题通过学生独立计算反馈正确率,要根据学生计算的情况及时调整教
学,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
1、
解决实际问题
第4题在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图意、算式以
及列式时是怎样想的。
2、 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凭经验说说第5题左图中一共有多少人,再


研究怎样 列式计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通过摆学具帮助理解。(第1人 8

△∣△△△△△△△△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右下题图中三角旗上的8人是什么意思。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说出
前面有7人,再研究 怎样列式计算。
3、 第6题是一道开放题,图中画的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根据图意,可以 列出
不同的算式。只要符合图意,就要肯定。
四、
五、
练习小结
知识训练
小黑板出示:
( ) + ( )=8 ( ) + ( ) = 9
8 — ( ) = ( ) 9 — ( ) = ( )
6+3= 9 – 3 = 9 – 8 = 2 + 6 =
9 – 4 = 8 – 5 = 4 + 5 = 8 – 2 =
课题: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的:
1、
2、
通过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得出相应的四道加减法算式。
通过活动可能出现的情况,归纳并学习有关10的所有的加减法算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圆片,数字卡片,小黑板,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场足球赛,好不好(出示挂图)
二、
1、
2、
教学新知,知识探索
联系图,让学生观察图意。
对 于图里的场景,让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描述。(如“从图上看,左边6
人,右边4人”;或“从图上看,黄 队6人,蓝队4人”。)


3、
4、
列式让学生独完成。
列式后,让学生结合图意讲讲四个算式的具体含义,使他们再次巩固
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5、 “试一试”的教学。让学生抛花的圆片,(抛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写
出4道(或2道)加、减法算式。
6、
三、
1、
2、
让学生说一说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分别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知识巩固及应用
想想做做的第一题。让学生合作出示卡片,相互说法加法算式。
第2题可先让学生用手指着右边的数一道一道地算,然后同桌两人合
作,相互各算一遍。
3、
4、
第4题让学生先口算,再把算式和相应的花用线连一连。
第5 题通过直观理解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感知多几、少几的关系,
为以后探索这样的数量关系,学会解决这 样的实际问题作准备。要引导学生理解每次是
谁和谁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的表达也不同。
5、 小黑板出示两道开放题。通过开放题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归纳有
关10的加、减法的算式。
四、
五、
课堂总结
能力检测
8 +2= 10 – 4= 4 + 6 = 2+ 8 =
10 – 8 = 1 + 9 = 10 – 2 = 5 + 5 =
课题:求未知加数
教学目的:通过 实物图出现求未知加数的算式,帮助学生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并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未知加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二、
1、
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知识探索
教学例题,让学生弄清题意。
先让学生看清盒子里如果放满就是10个苹果,提出已经放了8 个,再放几个就是10


个,并列出8+( )=10,读成:8加几等于10。学生可以 从8和2合成10想出括号里应
该填2,也可以根据图里2个空格直接想填2,还可以用10 – 8 想出括号里填2。应该
让学生讨论、交流,鼓励不同的想法。
2、 试一试。出示两道题让学生试着练习。
三、
1、
知识应用
想想做做的 第1题。让同桌的学生相互说说怎样得到括号里的数,然后
在班内交流。通过这道题,使多数学生掌握想 的方法。
2、 想想做做的第2题。(小兔拔萝卜)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地上剩的萝卜和
放在篮 子里的萝卜,想每次是几加几得10。使学生初步体会:( )+( )=10也是一个
简单的数学模型。
3、 想想做做的第3题。式与数比较大小是第一次出现 ,它以数与数的大小
比较为基础。所以第3题用上、下两式为一组题对照出现,既降低了难度,又教给了 方
法。
四、 知识总结及检测
练习与测试
课题:连加、连减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悉加、减
法的口算,学习解 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联系实际情境渗透加减两步
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卡片、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1、 教学例1。
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2、 教学“连加”、“连减”的含义。
连加能解决连续两次“合起来”的实际问题。
连减能解决连续两次“去掉一些”的实际问题。
3、 教学连加、连减。


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运算顺序,要充利用例题插图, 尽力把插图改造成连续“合起来”,
连续“去掉一些”的场景,让学生在理解图意 的同时激活已有的生 活经验,结合加、减
法含义列出算式。在计算连加、连减时,仍然要联系实际问题的打算与步骤,领会先 算
什么,再算什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把连加、连减算式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运算顺
序。
初学连加、连减两步计算时,可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写在算式下面的( )里,再
把( )里的数与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的顺序,以后要学生
逐步习惯把第一步得数 记住,再连贯地算出第二步得数。
三、知识应用
想想做做的题目,要让学生观察、 交流图意,联系图意列式计算,体会连加、连减
的含义,加深理解运算顺序。
1、
2、
第1题中的虚线框表示“去掉”的意思。
第3题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学生作出符合图意的解释就行。可以是9 – 2
– 4 =3: 表示9只鸭子先游走4只,还剩3只;也可以是9 – 2 –3 = 4:表示9只
鸭子,先游走2只,岸上留有3只,近处河里还有4只。
3、 第5题学生可能列连加算式,也可能列连减算式。可以让学生交流、讨论,
体现多样性。
四、知识总结
五、 能力检测
课本第6题。
练习与测试
课题:加减混合
教学目的:通过实际场景,让学生体会、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算术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学挂图)谈话导入。
二、
1、
教学新知,知识探索。
弄清图意,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和发展。


2、 例题用一幅图表达汽车上原有7人,到车站下车2人,上车3人。(引导
学生理解)如有多媒体课件演示更好。
3、
三、
1、
学生列式。
巩固练习,知识延伸。
想想做做的第1题可以先看左边的图,看懂算式6+2;再看右边的图,
接着写算式中的“— 3”;然后让学生把两幅图连贯地说说加减混合算式的意思。
2、 第2题可以让学生结合图意先说说5 – 2 是什么意思,再写方框里的
加数,并说说为什么。
3、 第3题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可以组织学生交流,每小题先
算什么,再算什么。
4、
5、
第4题连线题。组织学生练习。
第5题可以列出连加、连减或 加减混合的算式,让学生体会生活里数学
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6、 第6题引导 学生对比着每组第一题,估计下面两题的得数比8大还是比
8小,让学生体会估算的特点。练习时,要坚 持“不计算”这个要求,让学生说说是怎样
想的。
四、
五、
练习与测试
课题:练习五
教学目的:
1、
2、
复习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安排。
课堂总结
能力检测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二、
1、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练习五)
计算练习
做第1题(出示挂图)通过一图四式,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体会加减法的联系。


2、 做第2题。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挂图。让学生在练习10减几的过程中,
进一步感知采走的越多,剩下的越少。小黑板出示,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做第3题(小黑板出示)
8+( )=10 6+( )=10 ( )+5=10
( )+7=10 5+( )=8 7+( )=9
可以让学生与同桌说说括号里填几,是 怎样想的,然后独立完成。可以适当增加一些
这样的口算练习,为学习“凑十法”打好基础。
4、 做第4题
着重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2+6+2 10 – 4 +3 8 +2 – 6
7 – 2 + 4 5 +5 – 3 10 – 1 – 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 解决实际问题
做第5题,出示挂图。分组讨论。
交流各人列出的算式,并说出列式的理由。
四、 课堂总结
五、 作业
小黑板出示。
10 – 4 +3 10 – 1 –4 2 + 6 +2
8 +2 – 6 5 +5 – 3 7 – 2 + 4
课题:复习(1)
教学目的:
1、 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法计算;
2、 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并在表中寻找一些规律;
3、 通过一图四式复习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明确复习的内容和要求(板书课题)
二、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 做第1题。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2、 做第2题(出示加法表)通过小动物搬砖搭房组织学生对学过的加法
算式进行有序的整理。
提问: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每行1、2、3、4……都是加上相同的数
提问:竖着看,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同一行里每道题得数都是相同的)
提问: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 做第3题
可以组织模拟送信的游戏,仿照 前面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方法,对学过的减法算式进
行有序的整理,引导学生发现排列规律。
4、 做第4题
注意交流列式的想法,对照着看这一组算式,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注意让学 生根据
一道算式,说出其余相应的3道算式。
三、
四、
总结
作业
3+4 4+6 7 – 3 10 – 2
3 +5 2+7 9 – 4 6 – 2
课题:复习(2)
教学要求:
1、
2、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加减口算速度能力;
通过喜闻乐见的练习,使学生产生学习熟悉的亲切感和成功感。
教学准备: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
二、
1、
明确复习内容和要求。(板书课题)
应用练习
做第5题。在做这一题时要鼓励学生 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最后一题是
开放题,可以有多种答案。
2、 做第7题。可以让学生先 计算,再根据要求涂色,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涂
出的图象像什么(绿叶映托的荷花)


3、
4、
的要求。
三、
四、
做帝题。可以用接力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比赛。
做第9题。在学生能正确计算的基础上,可根据班级情况适当提出速度
复习总结
课堂作业
3 +1+6 8 – 2 – 5 3 + 4 – 2
1 +8 – 7 8 – 4 + 3 9 – 1 – 3
课题:丰收的果园
教学目的: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日常生产、生活 里存在
着数学问题,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逐步具有数学的意识。同时复习已经
学 习的数和计算,以及方位等有关内容。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二、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教学基本内容
(看图)运苹果的车有( )辆,是哪几辆运梨的车有( )辆,是哪几辆
西红柿:从这里看,梨树在哪一边
茄子: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小猴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
豆角:小猫的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萝卜:我的右边有5棵苹果树。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 )棵。苹果一共有( )筐,
梨一共有( )筐。
树上有( )只鸟,又飞来( )只,一共有( )只。
三、 引导学生讨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小组和班级里交流。
四、
课题:统计
(一)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8—69页。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
知识延伸


数学在生活里的作用。
2、 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
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
作。
4、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
(三)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等。
(六)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也举行了一个生日宴会。
看,小主人来 了……(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
兴,妈妈告诉我等会儿会有很多 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他们来啦!多媒体显示:小
动物们带着面具边唱生日歌边依次出现)
师: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二、 知识探索
师:是呀,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 他们分别有几只呢我们帮助大象对来的客人作好登
记。一个客人就拿一张相应的动物头像摆在课桌上,看 ……
(多媒体显示:动物客人依次揭开面具)学生摆动物头像。
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学生回答)
师:他们分别有几只(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
师:怎么分(学生回答)
师:有的小朋友说一个 一个地数,有的小朋友说先分一分再数一数,请小朋友讨论一
下,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 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
(学生分组讨论)
师:分一分、排一排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 来试试看,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
怎么排,然后动手理一理。
学生小组讨论、操作,然后 教师把每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有从左往


右和从右往左横排的、从上往 下和从下往上竖排的,还有斜排的等多种情况)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哪一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
(学生回答)为什么
生: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叫我们排队时要横排对齐、竖排对齐。
师:说的真好!奖给你们小组一个图片。(教师把代表他们小组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的得
奖栏中)xx小 组这样从下往上,横里面对齐,竖里面对齐,排得既整齐又漂亮。小红也
是这样排的(多媒体出示第68 页例图)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
里(学生在书上填写)
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你发言很积极,奖给你们小组一个图片。(教师同样随意地贴,下同)
……
师 :小朋友们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这是一种
很好的统计方法(揭示 课题)。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
况。这些客人还给大象带来了好多五颜 六色的鲜花作为生日礼物呢!你们也能这样帮他
统计一下吗
三、 知识应用
学生在 音乐声中把学具鲜花图片分类统计在课本第69页例图上,然后相互交流,有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有的 学生走下座位与别的小组学生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些
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
师:其他小朋友也想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吗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高高举起书本向老师、向同学、向听课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老师大概统计了一下, 我们班大多数同学是这样排的(多媒体显示从下往上竖排
的情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教师为上述学生所在的小组贴上奖品)看,大象他跑来感谢你
们了!
(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谢谢你们的帮助。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爸爸研究种植
的神奇果树 结果子啦!)
师:(四棵“神奇果树”张贴在两旁的墙壁上)看,在这棵神奇果树上结满了苹果、桃< br>子、梨、西瓜、草莓。你们想吃吗


师:好!挑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然后组长 带领大家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纸板上统计
你们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学生在音乐声中摘水果并 统计)
各小组长上台展示,老师将各小组的统计图竖着对齐贴在黑板的左侧。(便于学生观察)
师:(指着竖排的六组统计作品)你们能看出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师:下次大 象请小朋友做客一定要多准备些xx。今天我们帮大象解决了两个问题,每
个小朋友都积极动脑,齐心协 力,在今天的活动中哪一组是冠军呢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结果呢
师:好,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统计一下。
两名学生在喝彩、欢呼及音乐声中统计黑板得奖栏中各组的得奖情况。
师:今天的冠军是“x x”小组!祝贺你们!其他小组的小朋友表现也很出色,来,为自己
鼓鼓掌.
四、 知识的延伸
师:今天学了统计,课后你准备统计什么
学生回答。
……
师:你们想的真多啊。课后选一项进行统计,然后我们再来交流。
11----- 20各数的认识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 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
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 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
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电脑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期天》
(同时)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 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这
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电脑出示主题图)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3、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
么?
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数小棒,感知满十
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
捆成一捆 ,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
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数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几个十2捆呢?
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
(1)认识15
请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把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
问:这几种摆法你最喜欢哪种摆法?
看你摆好的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是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板书:15
教师领读
(2)认识11和20
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法一下摆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操作,并说理由)
反馈汇报,问:11和20是由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 20)


同时领读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
今后在摆小棒 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
3、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 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先学生自由的读,再
同桌互读,蝚后指名读)
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
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电脑出示)
1、比一比,摆一摆
用小棒摆下面的数:12 16 17 20
(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2、连一连,猜一猜(电脑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的点子图)
出示要求:从1到20。按顺序把点子连起来
师: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这很想和大家成为好 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同学们打
开书第71页完成第2题。
3、读一读,排一排
(电脑出示小狗汪汪并配音)
小狗汪汪:同学们,你们爱吃苹果吗今天,我带来一大苹果送缎 带你们,但是你们必须
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才行,你们愿意吗?
这时,老师拿出小狗汪汪带来和 上面有数字的红苹果教具,把它发缎带大家,让学生大
声读出来,并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的最后所有拿苹果的同学上台来按顺
序排好队,找自己的位置站 好,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你们 能找一找,说一
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
11―――20各数的写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位和个位”
教具准备:小棒若干,数位筒,计数器,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一堆有几个十几个一?
一捆加一根 一捆加三根 2捆
4、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数1 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
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 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隹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
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 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再在右边放4
根,这时一共是几根?
问: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
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讦数器


观察:从历边起,每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边起第一档叫个位,右 边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十,
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在个位上写几 。
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4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等待我摆小棒现,地写数。
讨论: “20”个位上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
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 十一 十九 十四 十七 二十
2、听老师读数,学生写
12 11 15 17 16 20
3、给小马虎错误
十一写成101 十八写成81 二十写成2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 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
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教学重、难点: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 br>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客,不
过,听说路 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和我一起去吗学生回答后出,
出示以下复习题。


复习:1)卡片出示: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复习2):汤姆讲述:我带来了一束鲜花作为礼物,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
些已经学过 了,哪些还没有学?
(学生分类) 8+1 10+1 2+6 4+10 7-3 8+10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1、观察例图:吉利的生日晚会上,已准备了好多蛋糕(电脑演示) ,仔细看一看,这些蛋
糕可以分成哪两部分(盒内的10个和盒外的5个),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 ?
2、探究算法
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74页,试着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 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
的关系来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
2、媒体演示:
汤姆:生日 晚会开始了,可吉利家的筷子还没数好,出示做一做1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
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
3、瞧:晚会上还准备了水果,咦,香蕉上怎么有算式,你会算吗完成做一做2。做完问
学生你 有什么发现?
4、我们一起来到智慧宫:9+4 你会算吗?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十几加减一位数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十几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够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电脑出示)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天早上,二只松鼠提着一个篮子上山采 松果,
松鼠妈妈采了14个,松鼠宝宝采了3个,然后就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学生看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图意编一个小故事,比一比,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1、指名编故事。
2、有谁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先同桌互相说,然后再指名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的板书:
(1)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松鼠妈妈比松鼠宝宝多采多少个?
(3)松鼠宝宝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松果?
(4)松鼠宝宝还要采多少个才能和松鼠妈妈采的同样多……………
3、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问:(1)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松果用什么方法计算如何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说一说你的理
由还有谁能 说?
(2)14+3=你是怎样算的同桌互说算法,然后指名说。
(3)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说14+3=?
4、再解决第2--------4个问题:
问:用什么方法计如何列式你是怎样算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二、巩固深化
1、完成第75页的第二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最后教师指名说算法。
2、找朋友。
完成第75页的第1题。
3、比较大小


让学生先在书中完成,然后再全班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要这样填?
4、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学生自由的完成。
课题:认钟表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76~77页。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钟表面,会看钟表面上的整时数,能判断钟表面上接近某个整点时刻大
约是几时。
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珍惜时间的思想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和竞争意识。
4、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会看钟表面上的整时数。
教学难点:能判断钟表面上接近某个整点时刻大约是几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面、小黑板、手表、闹钟、电子表、手机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愿望。
(多媒体演示录音)猜钟表。出示课题:认钟表。
二、
1、
2、
3、
4、
三、
1、
2、
四、
1、
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钟表呢(生答)
看钟表店的录像。请他们来我们班做客。(出示钟表图)
演示钟表面,揭示:时针和分针。
时针和分针有什么不同
依托经验,认识整时刻
认识整时刻数。了解怎样的时刻为整时数。分针和时针各为怎样。
电脑演示整时数的练习。
自主探索,判断大约几时
认识了整时数,再来认识一下大约几时。了解怎样的情况为大约几时。分
针和时针各为怎样。
2、 电脑演示大约几时的练习。


五、
1、
2、
3、
4、
六、
寓练于乐,寓练于生活
讲故事。(渗透时间概念)
提问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
观察土,了解图意。
你还有什么问题
总结拓展,体验创造的乐趣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请你设计一个钟表,送给时间老人。
课题:9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 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二、
1、
2、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教授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教学时,可用图片代 替桃来进行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想想怎
样算出一共是多少,说出是怎样算的。
对“凑十法”可以适当引导、启发:怎样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几让学生先想到凑满
十。
对本题的教学,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适当突出和提倡使用“凑十法”。
三、
1、
2、
四、
五、
实际操作
试一试的教学。
想想做做的教学。(1~5题)
知识总结
能力检测
9+4 9+3 9+8 9+7
9+6 9+9 9+5 9+2
课题:十几减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 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 使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
流的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复习铺垫
口算练习。
9+7= 9+4= 9+8= 9+5=
9+( )=11 9+( )=12 9+( )=15 9+( )=18
三、
1、
2、
(1)
(2)
(3)
加强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创设情境,引出例题。(出示挂图)
加强操作、理解算理。
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
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演示拿桃子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
四、 自选算法,交流体会
1、“试一试”:12 – 9 =( ) 16 – 9 = ( )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尝试做,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摆一
摆,再算 。做好后,任选一题跟好朋友交流算法。接着班内交流。(自己喜欢用什么方法
做就用什么方法做。)
五、 巩固与拓宽
1、“想想做做”的第1题。2、第2题。
3、分组游戏:(1)钻山洞(2)白兔搬家(3)蚂蚁找窝(4)大象摘椰子。


4、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六、 全课总结
课题:练习六
教学内容:国标本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2~83页。
教学目的:通过 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为继
续学习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打好 基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图片、数字卡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
二、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回忆练习。 < br>做练习六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算法。对于9加几的算法要突出
先凑十,再算 10加几的思路;对十几减9仍旧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在学生都能
正确计算的基础上,再次让他 们观察、分析9加几和相应的十几减9间的联系,引导他
们理解利用想9加几来计算十几减9的思路。
三、 口算练习。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形式练习第2题和第3题。这两题都为口算练习配上情 节,在练习
时,要利用这些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里反复练习这
些加减计算。
四、 综合练习。
让学生独立运用9加几和十几减9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做第5、6、7题。第5
题比较一个算式和一个数的大小,第6题是加减两步计算,第7题是观察 象形统计图回
答问题。对这些题,学生都有能力解决,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答,相互交流、教师不做过多的讲解。
五、
六、
练习总结。
能力检测。
9+8= 13 –9 = 9 +4= 16 –9 = 15 –9 = 17 – 9 =
9 +2= 11 – 9 = 9 +9= 9+6= 14 –9 = 19 – 9 =
课题:8、7加几
教学内容:国标本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8加几、7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在 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 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2、复习。3、小结并揭题。
二、 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
(1)
(2)
教学例1。
教师出示小天使带来的喇叭图,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并列出算式8 + 7 =。
学生围绕8 加7等于多少,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用小棒摆一摆、
说一说,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分组讨论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3)
2、
学生讨论后指名小组回答,教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
教学“想一想”8 + 9 =( )
提问:你们会用刚才这些方法来计算8+9=( )吗安排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
再指名回答。
3、
(1)
(2)
(3)
“想想做做”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先与组员讨论,填写空格,再进行组际交流。
小组活动。
组际交流,学生评价。
三、 游戏实践、巩固练习
1、
2、
3、
谈话引入。
说明游戏规则,并设置奖励机制(“智慧星”)。
学生分组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四、 能力检测
课题:十几减8、7
教学内容:国标本一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练退位减法的方法,形成一种学习经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 教学新知。
1、 教学十几减8的例题。先联系实际问题引出15 – 8 ,再组织小组讨论,让
学生主动探究,并交流 自己的算法,算出得数。然后把不同繁荣想法在班内交流,使学
生主动探究,并交流自己的算法,选择自 己喜欢的算法。
要引导学生把对实物的操作抽象成数的运算,特别是喜欢用“破十法”的学生,要抽< br>象成连续的两步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但不再提倡一个一个减。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应该指导 他们用学具摆一摆,探究算法。
2、 教学“试一试”。

三、 巩固练习
1、
2、
3、
4、
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看图解题。
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
做想想做做的其余题目。
创设学生喜欢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计算。
四、 课堂总结
五、 能力检测。
课题:练习七
教学内容: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 使学生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思路和方法,达到能正确
计算的要求。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游戏教具、图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二、 整理计算思路。
前面学 习了9、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教学,一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计算思


路,掌握 了算法。但也有一些学生还存在困难,容易混淆算法,在计算第1题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有困难的学生, 帮助他们选好计算方法,并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形成抽象的
计算思路。
三、 口算练习
1、
2、
创设学生帮助小动物们停车的形式来练习口算。(第2题)
小朋友们,你们敢不敢过独木桥吗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吧!(第3题)
四、 综合运用和解决问题
1、
2、
3、
连线题。(第5题)
组织比赛。比比谁先到家。(第6题)
看图解题。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然后交流 自己的想法。要引导学
生根据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7题)
五、 计算检查
16 – 7= 8 +7= 13 –8= 15 –7 =
7+7= 7+6= 8+4= 12 –7=
10+7= 7+9= 11 –8= 14 –8=
17 –8= 15 – 8= 8+3=
课题:6、5、4、3、2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
教学目的:在 学生对进位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计算来掌握6、5、4、
3、2加几这部分内容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水果图、数字卡片、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挂图,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 探索新知
1、
2、
教学例题,观察图意。
指导学生列出算式。要鼓励 学生算法多样化:可以拆8凑成10或拆5凑10,
也可以想8+5的得数写出5+8的得数。
注意: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指班内的学生算法多样,不是每名学生都会用不同的几种方
法算同一道题。


3、 学生尝试做“试一试”。
学生可以分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 巩固应用
1、 做“想想做做”第一、二题。
可以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算式来计算。
2、 想想做做的第3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这些题目。
3、 想想做做的4、5、6、7题。
采用一些新的形式来练习这些题目。
第6题先让学生在括号里填数,再说说题意,培养学生收 集、表述信息的能力,根据
要解决的问题列式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统计的一些方法。
第7题可以组织学生比一比,看谁能算对,帮助小朋友顺利回家。
四、 课堂总结
课题:十几减6、5、4、3、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93页。
教学目的:在学生对退位减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计算来掌握这部分内
容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二、 探索新知。
1、 教学例题。出示挂图,让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 时,要让学生选择算法自己计算。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再在班内交流。
要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算 法,更要让学生体会到哪种算法既算的快又适合自己使用,引
导学生优化自己的算法,但要注意,说某种 算法最好,不是由老师说了算,而是让学生
在亲身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自觉地去进行比较和选择。优化 算法仍然要尊重学生的选
择,倡导算法多样化。
2、 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自 己算一算,再组织学生与同伴交流,在成功计算的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


自信心。
三、 巩固新知。
1、 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和第2题。
在做第1、2题时可以让学生感受相应算式间的联系,以利于学好减法计算。
2、 做“想想做做”的第3、4、5、6题。
学生分组练习,让学生分别把各组题算一算、比一比,说说自 己有什么发现。可以组
织游戏,或者用线连一连等。
第6题可以让学生看看填好后的统计表,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些什么,还可以想到什么。
四、 课堂总结。
课题:练习八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页。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达到能正确计算的要求。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自制图片、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 练习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1、 练习进位加。做练习八第1题。
第1题分别用3、4、5、6去加圈上的数,可以用开火车的形式练习,也可以组织小组
练习。
2、 练习退位减。做练习八第2题。
第2题分别用11、12、13去减。每摘一个椰子说 一说算式。可以分小组比一比,看谁
摘的对,看哪一组先把椰子摘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计算练习
16 – 7 = 6 + 9 = 7 + 5 = 12 – 3 =
5 + 6 = 12 – 5 = 11 – 2 = 7 + 6 =
13 – 6 = 4 + 9 = 3 + 8 = 12 – 4 =
15 – 6 = 11 – 8 = 6 + 6 = 14 – 7 =
四、 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做练习八第4题 。第4题是选择信息、处理数据的开放题。可以使学生体会问题与相


关信息间的联系,初 步感受这里提取信息的技巧。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也是开放的让学
生联系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想法,体 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五、 课堂总结
课题: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5~97页。
教学目的:
1、 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感知进位加、退位减的实际意义和算法;
2、 再整理、归纳加法表和减法表并应用加法表和减法表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加法表、减法表、苹果图、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 教学加法表和减法表。
1、 做第1题。通过一 图四式,进一步体会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从每道
算式的算法中加深对进位加和退位减方法的理 解。复习时可想让学生看清图意,自己列
出算式计算,把算式对比着看一看,体会联系。然后相互交流, 把列式计算时的想法说
给同伴听一听。
2、 第2题和第3题是整理加法表和减法表。整理好 后,再观察有什么规律。复习
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填算式、找规律,然后集中交流。但对学生语言表 述能力要求
不要过高,只要能有序观察,明白了规律,就要表扬。
三、 计算练习。
做第4、5题。这是加、减法的混合练习,但这时还不要对计算速度提出过高的要求。
四、 综合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
1、 做第6、7、8、9题。看图列式。这些都是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学 时,都要先
弄清题意,再列式解答,然后在同伴中说说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
在做第9题时 ,答案不唯一,能使学生体会结论的不确定性。可以先假设苹果的个数,
再根据苹果的个数算出梨的个数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梨可能有多少个,
这可能引起争论,应当鼓励,使学生在不同的结论 的碰撞中,逐步领悟问题的解决方法。
但要注意从图上可以知道,苹果不会少于5个,梨不会少于2个。
五、 课堂总结


课题:愉快的周末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99页。
教学目的:
1、 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 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逐步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 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
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奖励星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2、
小朋友,谁来说说一星期有几天
是呀 !一星期有7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
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一 星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3、 讲述:按照历法,星期日是一星期的第一天,安排第一天让小朋友在家 休息,
是为了小朋友一星期能更好的学习,星期六是一星期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星期六”,
也就是“周末”。(板书部分课题:周末)
4、
5、
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周末时参加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小朋友的周末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今天 ,我们在数学王国里也来过一个愉快的
周末。(补充课题)
二、 师生合作,获得新知。
1、 我们来玩套圈的游戏。讲述游戏规则:套中第1个圈得1分,套中第2个圈得
2分,套中 第3个圈得3分,套中第4个圈得4分,套中第5个圈得5分。
2、
3、
4、
报)
5、
6、
现在有一位小朋友一共套了9分,他的3个圈套在哪里(同桌讨论,在交流)
教师:小朋友真 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答案。下面,还有4个有趣的活动等
请一位小朋友上前套3个圈。
指名说说图中小朋友一共套了几分你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让你来套3个圈,最多能套几分你的3 个全套在哪里先跟好朋友说,再汇
着我们呢。学生分组组成各小队去不同的兴趣小组活动,然后依次轮流 交换。


三、 组内合作,探讨交流。
每一个“活动场面”由解说员解释图意 并提出解题要求,学生动脑思考后,组员与组
员之间进行探讨、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 刚才小朋友们都观察得很仔细,讨论得非常热烈。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你们讨
论的结果。
2、
3、
4、
5、
6、
汇报“歌舞组”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汇报“美术组”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汇报“过独木桥”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汇报“接力赛”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小结:刚才你们争论得非常激烈。小朋友以后遇到问题 就要这样,要敢于争论,
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五、 全课总结,回归主题。
师: 小朋友,在生活里存在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动动小脑筋,
我们就能用学过的知识来 解决这些有趣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小朋友要努力
做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小朋友,这节数学课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课题:期末复习(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1页的第1—6题。
教学目的:对本学期学过的概念进行复 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加深认识知识
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直尺、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直接揭题。(板书课题)
二、 整理数的概念。
1、
(1)
认数复习。
出示直尺,画一条直线,并标出直线上的点。让学生整理数。让学生在整
理数的顺序的过程中,再次认识直线上的点越往右,它所表示的数就越大。
(2) 数的大小比较。做第2题。学生填写,然后汇报交流。


2、
(1)
(2)
数的组成复习。
复习数位。个位和十位的概念。
做第3题。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2个十是( )。
学生先填写,再交流。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弄清数的组成。
(3) 做第4题。
1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0里面有( )个十。
三、 时间的复习。
做第5题。让学生先认一认钟表上的时间,再相互交流,说说几时在干什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在钟表上认时间的方法。
四、 综合复习。
做第6题。这题综合了认物体、 认位置、分一分、几和第几,以及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复习时,可以分小组讨论、填表,并在小组里相互 说一说,然后集体交流。
对于讨论“还可以怎么分”时,可以按颜色分,按楼层分,或按有无曲面来分 ,等等,
只要说的合理就要肯定。
右面一题的答案是:圆柱上面有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上 面是球;下面是圆柱,左
面是正方体,右面是圆柱。
五、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 复习了数的有关概念和认时间、认物体……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后希望小
朋友能运用所复习的知识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课题:期末复习(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02页第7—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的计算技能更加巩固,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意
识和初步繁 荣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小黑板、口算卡片、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板书)
二、 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
2、
复习1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
做第7题。这题着重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可 以分小组活动。在学生自己找
一找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规律有条理地找卡片说算式,如按加法的数是 1、2、3……
顺次来整理,并进行交流。
三、 计算练习。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6 + 3 = 4 + 5 = 8 — 0 = 3 + 7 =
10 – 8 = 10 – 5 = 2 + 4 = 6 – 1 =
5 + 3 = 2 + 6 = 6 – 6 = 0 + 9 =
1 0 – 6 = 7 – 4 = 1 + 9 = 4 + 4 =
第8题正式对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提出了速度要 求。练习时要除了要注意口算的
正确率外,还要适当注意速度。但速度要求不要太高,一般在2分钟内能 完成这些题就
可以了。
四、 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1、做第9题。把得数是4的每一块涂上颜色,看看像什么
学生涂色,分组练习,然后交流。
2、用小黑板出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
学生分组解决问题,然后交流。
五、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复习小朋友们熟练地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br>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计算中正确运用计算技能正确解题。
课题:期末复习(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的第10—14题。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20以内的的进 位加和退位减,使学生乍得计算技能更加巩固,并
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意识和初步的 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小黑板、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 复习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
1、
2、
学生自己整理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
做期末复习的第10—11题。
这两题着重复习进位加和退位减。让学生在练习中整理、复习 ,这时可分组活动,让
学生合作练习,使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在复习退位减时可让学生像图中 那样
根据被减数拿出两张卡片,说出两个减法算式;也可以同时说出两道减法算式和相应的
两道 加法算式,以加强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三、 计算练习。
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9 + 2 = 16 – 9 = 13 – 4 = 5 + 7 =
15 – 5 = 6 + 8 = 11 – 3 = 8 + 8 =
13 – 6 = 12 – 7 = 9 + 6 = 10 +7 =
17 – 8 = 14 – 8 = 7 + 7 = 18 – 9 =
4 + 8 = 13 – 5 = 8 + 3 = 3 + 9 = 这里对进位加和退位减法也提出了速度要求,可用2分半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这些题,
但仍要把计算正 确放在首位。
四、 综合实践运用。
1、 做期末复习的第13题。(看谁先跑到终点)可 以分小组比赛,看哪一组做的对,
做的快。比赛一次,每组做一条跑道上的题。经过四次,则每组可全部 练完。
2、 做期末复习的第14题。(不计算,比一比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这题
通过比较确定得数的大小,可以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体会每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和
估算的方法。练 习时要强调“不计算”,只是通过已知数的比较得出结论。
五、 课堂总结。 (略)
课题:期末复习(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页。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使学 生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
的提高、发展,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对数 学的自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一张纸、小黑板、挂图、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做期末复习的第15题。用一张纸你能卷出一个圆柱形纸筒吗可以怎样卷(这纸可 以横
着卷,也可以竖着卷,意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三、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做期末复习的第16题。(可以根据树苗大约有多少来估计,也可以按“还差很多 ”来
估计,从而知道选“16个”比较合适。这里重视的不只是估计的结果,更在于估计的过
程 和估计时的思考。)
四、 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做期末复习的第17—19题。
第17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是否放得下的问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尽量
发表意见,说得 在理就要鼓励。
第18题可以先讨论,再交流,要突出“每人发一个面包”。所以买第一、三盒最好,
买第二、三盒也是可以的。
第19题的答案不只能填一个数。让学生讨论□里的数在什么范围内,体会答案不惟一。
五、 课堂总结(略)
期末复习(5)
教学目的:在学生复习了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之后,进行相应的计算练习,加
以巩固强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试卷形式)
计算练习
1、在( )里填数。
9+( )=12 10-( )=0
5+( )=15 ( )+( )=17
2、在○里填上>、<或=。
8+4 ○ 14 17-10 ○ 3+4 7 ○ 13-10
7+4 ○ 7-4 9 ○ 9+3 10-6 ○ 6-6
3、用 6 、 9 、15 组成四个算式。


( )○( )=( ) ( )○( )=( )
( )○( )=( ) ( )○( )=( )
4、填数。
7 +8 → □ – 5 → □ 10 – 3 → □ +0 → □
15 – 9 → □ – 6 → □ 15 – 5 → □+6 → □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 + □ < 14 11 – □ > 7
二、算一算。
1、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7 — 9 = 14 — 5 = 5 + 7 = 14 — 8 =
4 + 8 = 10 + 5 = 9 + 8 = 7 + 9 =
11 — 6 = 13 — 6 = 9+5 = 6 + 7 =
2、 每组题里得数大的算式后面□打√。
9 — 3 □ 9 + 3 □ 8 — 3 □
〈 〈 〈
9 — 4 □ 9 + 4 □ 8 + 3 □
3、连线。
8 – 6 3 + 7 19 – 9
4 + 6 10 – 7 12 – 10
8 – 5 7 – 5 0 + 3
4、看图列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期末复习(6)
教学目的:在学生系统复习之后,进行的综合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综合运用知
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试卷检测)
1、
2、在○
9 11

里填上>、<或=。
8 ○ 14 – 4 17 – 10 ○ 3 + 4 10 – 6 ○ 6
9 ○ 9 + 3 7 + 4 ○ 7 – 4 10 +0 ○10 – 0
3、从大到小排列下面各数,并填入( )里。
13 10 9 15 12 20 18
( )>( )>( )>( )>( )>( )>( )
4、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的数是( )。
20里面有( )个十。
5接着画下去,画满10个。
○△△○△△
□○△□○△
6、☆☆☆☆★☆☆☆★☆☆
一共有( )个☆。从左边数,第( )个和第( )个是★。
请把第1、3、7、11个涂上颜色。

七子之歌教案-师范生见习报告


招标文件范本-锦旗内容大全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


广西财经学院吧-庆十一手抄报


难忘的八个字-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


我爱秋天的作文-中考录取结果查询


明德立人留学-家庭经济困难申请书


安阳工学院分数线-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