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玛丽莲梦兔
549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4: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党费收缴标准-民考汉



一年级上册教案

2018年秋最新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准备课
第1课时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P2-P5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5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共l 0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
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拉单杠?(2个同学)
1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看书,2个同学在观看踢足球„„它们的数量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3个小朋友)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3个小朋友踢足球,3条凳子,3个女孩跳绳,它们的数量都是3。
(板书“3”,全班跟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5朵花)
(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全班跟读两遍。)
(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
(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小结: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1—10的各 个数。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
(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图形。
5、小结: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
6、巩固认数。
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三、课堂总结
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 真听讲,值得表扬。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
2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3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1单元准备课
第2课时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材P6、P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白兔图、砖图、小猪图和木头图。
【学具准备】
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三只小猪》
二、 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
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
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
3、教学“同样多”。
(1)有几只小猪?几只小兔?
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
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
有多余的兔子吗?
有多余的砖吗?
师: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 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
多)
4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1)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2)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4、教学“多”与“少”。
(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
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谁多?谁少?
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多” 和“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课间活
动。
动手摆一摆
(1)教师摆橡皮和铅笔,学生模仿。(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
学生同桌互相说:橡皮和铅笔同样多。
(2)学生随意摆数个学具。
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
在小组内比一比。
三、 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第4题。
四、发散练习
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5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准备课
(一)教材内容
◇数一数
◇比多少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数一数。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数 数的资源非常丰富。安排一个校园场景,有非常丰富的数数资源,包括数量在1-10的各种
事物,每个 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
在教材中我们给出人物数量是20,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对数数方法进行指导。
·组织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给出了1~10十个数字,了解学生认数字情况
·数字什么时候出示可以灵活把握。
◇把握好教学要求。
·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地学会数数的方法。
·对1~10十个数字,只是了解不是正式教学。不要求学生全部认识1~10各数。
◇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 “比多少”通过一一对应比较两组事物的多少, 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
义,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
◇ 由童话故事引出学习内容。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童话故事,
以此为背 景引出学习内容。
◇提供了丰富的比较素材。如“一张石桌”“三个苹果”“四根萝卜”“四个小凳” “两条跳出水面
张望的小鱼”等等,教材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提示老师可以利用这些东西引导学 生进行
比较,充分地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
·比较的两种事物,尽量能够建立起合理的对应关系。
◇ 练习中安排了不同形式的习题。


6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2单元位置
第1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教材P9及练习二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教具准备】
教材第9页例题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图上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
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卡车在火车的上面,
火车在卡车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是 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思考:
①卡车在轮船的()面。
②轮船在火车的()面。
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完成书本第9页 的“做一做”,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
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区分上 下方位关系。
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位,出示教科书P11第1 题的
图,请学生观察: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
并回答:
①小兵在小玉的()面,小玉在小兵的()面。
②小东的前面是(),小云在小华的()面。
7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学生 讨论并重点叙述小玉的位置关系(教师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
关系的方位词,因 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3)完成练习二第2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
二、巩固练习
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
2.完成教科书P11第三题。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8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2单元位置
第2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及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辨别“左”、“右”。
难点:初步确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1.反动作游戏感知相对性。
师:我们前面认识了“上”、“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 作练习的小游戏,游戏之前谁来说说
什么是反动作?(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做反动作游戏。)
2.谈话:在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要举手。大家举起手来,比一比看谁举得最好!
提问:你们知道你回答问题时举的是哪只手吗?
学生回答:左手。
师:对了,回答问题时我们举右手,那另一只手是?
学生回答:左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两个方位——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二、探索新知
1.找自己身体的左右。
师:我们身体除了左右手,还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并指 出来吗?学生个别展示、汇报。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
2.认识左右。
(1)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用左手和右手分别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个别汇报。
9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2)师:看来我们的左右手平时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这样,让我们一起来运动一下吧。
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
教师喊口令,学生做动作。
3.摆一摆,进一步认识左右。
(1)师:请大家将学具盒里的圆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 和小棒各拿出一个。根据要求摆一摆:
三角形片放在圆片的左边,正方形片放在圆片的右边,小棒放在三 角形片的左边。
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
师提出问题: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最左边的是什么?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2)师:把自己摆的打乱顺序,每个人模仿老师刚才的问题,向同桌提三个问题,看谁回答得
又快又准 确。
学生同桌之间活动。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师: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位同学。
学生观察、汇报。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2题。
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那个同学。
3.了解生活中的“左右”。(教材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
(1)出示少先队员举手的图片(教材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的右图)
师:你知道少先队员敬礼举的是哪只手吗?
学生个别汇报。
师讲述:少先队员在敬礼时举的是右手。
(2)出示标语牌“上下楼梯,请靠右行”。
教师:瞧,这是老师在学校楼梯旁的墙壁上拍到的照片,请大家一起念一念标语牌上的内容。
学生齐读。
教师:你知道这标语牌上字的意思吗?如果随意走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对了,大家在上下楼梯时要按照一定位置,全部靠右行走,就不会造 成上下楼梯拥挤的结
果了。
10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师出示课本第13页“生活中的数学”的左图,提问:那么这个小 朋友现在该走哪边呢?谁能
帮助她。
学生个别汇报。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左、右。
师:对!在生活中,我们要分清“左 ”和“右”,特别是在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这样就比较
安全了。

【板书笔记】:
左、右
在的左边
在的左边
【教学反思】:
“左、右”的 教学内容是排在“上、下、前、后”之后。对于左、右,一年级的学生其实是有一
定生活经验的,但在描 述上学生很容易将左右混淆。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爱动,以游戏形式融入教学 环节中,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来感悟左右的相对性。在教学巩固
环节,发现少数学生对上下楼梯靠右行这 一知识点还没把握好,需要让学生亲自到楼梯上走一走,
亲身体验一下才可能掌握得更好。

11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P14-P16及练习三第1、2、4、5题
知识目标:认识1~5各数,并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出示主题画:
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 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数目,用同样多的小圆片表示出
来。
板书课题:1~5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
2、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再摆1个呢?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2的后面一个数呢?„„
(3)数一数: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
师小结:在我们 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
12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
写一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1 ~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写得好的
上台展示。
(4)练一练
完成练习三的1~2题。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13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比大小
【教学内容】:教材P17及练习三第3、6、7、8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 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
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
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猴子梨桃子香蕉
14 158



一年级上册教案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
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玉米够吗?
三、练一练
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 =”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
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板书设计】










15 158

轻微中暑怎么办-幼儿园园务工作总结


12海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我最尊敬的老师


贵州公务员考试简章-谢师宴致辞


园丁颂-2011年高考成绩


中秋国庆放假-优秀员工演讲稿


黑龙江三支一扶-360教育集团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