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温柔似野鬼°
534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4: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荀子大略-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
黄冬云
张继环
曾广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 教材分析
1、 课程目标:
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集思广益 事半功倍

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 。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标研究,
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的落实,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 br>合作,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集体备课机制。
目标任务:加强新课标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加强听课 、评课、说课的力度,做到每课
时都进行集体备课。
主要措施:1、把每一单元的内容落实到 人,以这位老师为主,写出教案,集体修改补
充,形成用集体智慧形成的教学方案。
2、记录每次学习、听课、以及与外校教师交流会议的内容。
3、坚持备课组内互相听、评课制度
4、做到每节课后及时交流课堂上收获。
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 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
类,11——20个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 实践活动。
这一次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 体的个数,回去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
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 0各数。
2、 初步知道加法、减法的含义和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悉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 初步学会根据加法、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6、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分时。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课 题
数一数、比一比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
分类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
处理练习、整理复习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期中复习考试(五个单元拢一遍)
认识钟表
11——20各数的认识(一)
11——20各数的认识(二)
11——20的进位加法(9加几)
中心发言人
沈颖洁
沈颖洁
沈颖洁
沈颖洁
吴吉妹
吴吉妹
吴吉妹
吴吉妹
吴吉妹
沈颖洁

徐峰
徐峰
徐峰
徐峰
11——20的进位加法(8、7、6加几)
沈颖洁

11——20的进位加法(5、4、3、2加几)
沈颖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7
18
19
20
处理练习、整理复习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期末考试复习(一)
期末考试复习(二)
沈颖洁

沈颖洁

沈颖洁

沈颖洁

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 2011.9
内 容
地点 办公室
制定教学计划
参加人员: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
主持人: 沈颖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活动内容简录: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进入校园,他们天 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因此他们的
学习积极性还很高。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和年龄 特点: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为
10~15分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爱表现自己;自控力差等 。而我任教班级人数多;男
生比女生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不少本地的学生都上过幼儿园;而许多 外来务工人员
的子女,由于种种因素,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
因素,已期更好地完成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 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一数,比一
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
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教科书设置小 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
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 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教学总目标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 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 各数。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
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 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认识钟表,会 认识整时
和半时。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措施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选用有 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和数学品质。重 视学生的差异性。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重视
学困生的补课工作。渗透数学思想 方法,体现数学就在生活当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改
进自己的教学设计。


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 2011.10
内 容
参加人员: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
地点 办公室
认数(一)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持人:徐峰
活动内容简录:
本单元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分1~5各数、0、6~9各数、10四段安排。在认识1~
5 各数后插入几和第几的教学,在认识0后插入=、>和<的教学,全单元还编排了两
个练习。
1.把认识1~10各数的教学都安排成四个环节。
学生认、读、写1~10各数并不困难, 但初步形成这些数的概念却不容易,后者是
教学的重点。为此,教材把认数教学分成四个连贯的环节,让 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体
会数的意义。
2.几和第几的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
非“ 0”自然数有时表示物体的数量(一共有几个),有时表示物体的次序(是第
几个)。教学几和第几,在 生活中恰当地应用数,可以加强对数的认识。学生在认识1~5
各数时,已经能够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 数。教学几和第几,要懂得第几的含义,区分
几和第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3.0的含义比较宽广,教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0,在不同场合,0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对此,教材有明确的
要求。
4.在=、>和<的教材中突出两点内容。

=、>和<都是数学里的关系符号。教学 中,除了要帮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
“少”等数学概念,认识和使用这三个符号外,还要培养符号 化思想。
5.教学数10,丰富学生的认识。
认识10的教学仍然按“数物体个数—用算珠 表示个数—用数表示个数—写数指导
与练习”的线索进行。“想想做做”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 学生的认识。
6.培养数感。
数感是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数感强的人,在遇 到与数学有关的具体
问题时,能主动地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进行思考、解释和交 流。
数感是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与具有的数学知识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例。数感要在数学
教学 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尤其要从小培养。
对本单元《10的认识》进行教学设计。

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 2011.10
内 容
参加人员: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
地点 办公室
认识物体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持人: 吴吉妹
活动内容简录:
本单元要求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所谓直观认识是指结< br>合实物对形体的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这几
种形体,了解生活 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不对形体的特征作规范的语言描述。
教材安排一年级(上册)认识“体”, 一年级(下册)认识“形”,这是从
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学科的知识体系。人们认识事物一般是从 粗略的整体
感知开始,然后对物体进行细致观察和局部研究。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是各种形状
的物 体,“面”是附着于“体”上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
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渐 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所以,先认识“体”,
后认识“形”能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 。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开展实践
活动。
1.直观认识“体”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教材选择积木为学具,让学生在玩积木时认识物体。 其好处一是学生有兴趣,
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二是积木形状规则,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表象。教学内容的呈
现顺序大致分成四步: 堆积木的场景—整理出典型的物体—揭示各类物体的图
形和名称—寻找生活中相关的物体。
2.联系教学的四种立体安排实践活动。
《有趣的拼搭》是一次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初 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
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 br>的数学学习情感。

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 2011.11
内 容
参加人员: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
地点 办公室
10以内数的组成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持人:沈颖洁
活动内容简录:
把10以内数的组成从认数里抽出来单独安排一 个单元,并以分与合的思想
为基础教学这些数的组成,是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特点。这样安排有三 点
理由: 一是分与合是重要的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也是学习数学
的一种策略, 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方法。二是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
10以内数的组成,有利于学生比较深刻 地理解数的组成的实质内容。三是以分
与合的活动为载体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地 探索和记忆的
机会与条件。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段编排。
这样编排,是因为较小 数的组成比较简单,也容易记忆,所以教学的容量可
以大一点;较大数的组成比较复杂,记忆需要时间, 所以教学的步子放小一点;
10的组成与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关系密切,所以单独教学,更突出一点。
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
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 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
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 分解体会数的组
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 又是有联系的。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 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
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平。
3.在有趣的氛围中练习数的组成。
10以内各数的组成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地 掌握,练习是主要
途径。教材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避免机械、枯燥地练习,经常变换练
习形式,重情趣、重口答,提高练习的效率。

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 2011.11
内 容
参加人员: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
地点 办公室
加法和减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持人:沈颖洁
活动内容简录:
本单元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包括加法与减法的含义,加、减法口算
以及应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编排上 有两大特点:
一是把运算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落
实 到每道例题和许多练习题里,发挥知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如体
会了运算的意义,就能知道 计算时应该怎样想;应用数的分与合进行计算,又能
加强对运算意义的感受。又如把运算知识的教学寓于 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既
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运算的意义和方法,又能感受学习运算知识的作用 和
现实意义。二是从学生认知水平有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出发,把全单元的教学内容
分成六部分编 排,逐渐提升认知要求和认知深度,揭示加法和减法的内在联系。
1.加法和减法意义的教学分四个阶段进行。
教学加法和减法,首先要教学运算的意义。计算 和解决实际问题,要在运算
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教学。
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是抽象的概念,形成概 念需要很长的过程。根据一年级学
生的认知能力,本单元只要求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经过四个阶段 的教学,
逐步达到这样的要求。
2.教学加法和减法计算,引导思路、发展思维、有效练习。
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这些数的分与合,很多学生还在生活
中进行过简单的加、 减法计算,这些都是教学1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基础。教
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一方面鼓励学生独立思 考,另一方面加强算法引导,通过
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计算。
3.改革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许多现实的、有意义的实际 问题。这些问题题材开放,以图画、
对话、表格等形式呈现生活原型;还给学生收集、表述、加工信息的 机会;引导
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问题或提出问题;关注
学生 解决问题的策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 2011.12
内 容
参加人员: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
地点 办公室
认识钟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持人: 徐峰
活动内容简录: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 生活,认识钟表面上的整
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对接近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
整 时是教学的重点,安排了一道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里多数题
是整时。在认识整时后教学大约 几时,使学生更准确地体会整时,也为以后教学
“时、分、秒”的知识作些准备。
1.调动学生已有的认钟表经验,在交流中提升认识。
教学大约几时从整时切入。在7时的钟 面上,稍改变分钟的位置,使它不正
好指着“12”。首先让学生感到钟面上“不正好是7时”;再联系 经验分辨一个
钟面上7时不到,另一个钟面上7时刚过;然后指出这两个钟面上都接近7时,
都 可以说成大约7时。从而体会大约7时与7时的差别。
2.设计各种练习,巩固教学的时间知识。 < br>“想想做做”里有说钟面上的时间(第2、3题)、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
间(第4题)、给钟面 补画分针或时针(第5题)等练习。这三项活动对思维的
要求逐渐提高。看钟面说时间是最基本的,只要 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就够了。
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要把整时的分针、时针位置规律落实到某个具 体时间
上。
3.结合认识钟表进行思想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

对《认识钟表》进行教学设计


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 2012.1
内 容
参加人员:
地点 办公室
制定复习计划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
主持人: 吴吉妹
活动内容简录:
复习内容:
1、复习认数、认识钟表、认识物体以及简单的统计方法。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3、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
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
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
复习活动中经历、 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
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
3、与生活密切联系。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 中容易
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
5、关注差生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

集体备课体会

转眼 间,一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中,我所在的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组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 工作计划和教科研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
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树立科学发展观,
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将这一学年工作回顾如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
出了新 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我们使用的教材正日益翻新,要想紧扣教材体现新
课标、新理念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本学期我组织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数学新
课标的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 念、全新的框架、明晰
的目标。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教育教学理念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先进思想。
并鼓励教师大量阅读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实践活动。从而 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深入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合我组承担的教研课 题,改革学生
的教学学习行为,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
训 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例如在教学分式时, 上课时我结合新的理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设计情趣横生的生活数学,使学生学的有趣,学的轻 松。在教学用坐标表示轴对
称时,我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便 于
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3、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 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的培养,我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和家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他们自学的
方 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
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 高学习效率。并通过“校训通”常与家长联系,及时
交换意见,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 心和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提
高。
4、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在我的组织下组 内教师积极撰写
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上传研修茶座。每位教师都能按时完成学校规定的
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的撰写。组内教师教学相长,平时积极开展个人间的合作
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 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组内教师齐心
协力,教学成效显著、各教师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 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
工作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承担备 课任
务的教师严格按备课计划,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高效率地完成备
课任务。在 备课探讨时,组内教师做到用心听,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统一
重点、难点;启发引导语言的设计; 上周教学的心得或反思等。每位教师都毫无保
留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在上课前,我再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体现个
人的特色,作好第二次备课。老师们结合研究课题,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认真落实观课、议课活动,在观课、议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使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做每件事都多一点
认真、多一点主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通过集体备课以来,我组教师普遍 认为:集体备课效果不错,收获颇深。每
位教师毕竟能力有限,这样我们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另外 ,这样节省了很
多时间,我们可以来干更多的事。学生好象也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影响下,开始了
一些原来没有的活动:打破班的界限交流,问别班老师题等。总之,我们一年级
好象真的成为了一个整体 ,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向上的整体。

虽然我已做到了很多,但工作中还有许多不 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不 能
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要多思考,多反思。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这将是我永远追
寻的目标。没 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一直努力下去的。



车补-财务部年终总结


环保的作文-行政主管岗位职责


上海交大分数线-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2009高考满分作文-公文范文


高考阅卷内幕-山东二本线


生日感言-广西公务员成绩查询


安徽黄山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合同


植树的好处是什么-高考填志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