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76加几 人教新课标
佛山公务员考试-论坛签名
《8、7、6加几》教学设计
教
学目标:
1、在游公园的情境中,探究出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并
能灵活口算。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迁移推理的能力,
优化算法。
3、激发学习兴趣,感到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迁移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每人一个十只装的针剂药盒、小棒学具、答题卡、练习
纸,
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转盘各3个。
教学设计说明:
本小节的教
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8、7、6加几的口算,这部分教学
的关键是掌握口算方法,能灵活口算。在设计
时,通过教学环节逐层深入,
让学生感受到“多中求异,同中求优”。如,玩“转转盘”游戏中体会到“
凑
十法”的便捷,紧接着“动动脑”中感受到依据题目的不同选择灵活的方法
优化口算方法。口
算教学比较枯燥,在设计时通过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激
发口算的兴趣,同时熟练口算。
第1页共6页
第二部分是“用数学”,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①充
分运用情境
图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体验相同的问题,观察
的角度不
同,列式也会不同;③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进一步体会
搜集信息资料的手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小红出了一题考考你们:9+5=
重点突出“凑十法”想的过程。为什么把5分成1和4?
今天的天气真好,小红和朋友一起去儿童
公园玩,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动态出示课本第103页买票的情境图,)。
你能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估计学生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人买票?由此
引出式子8+5=?)
二、 探究新知
(一)、例讲8、7、6加几(初步感知计算方法)
1、教学8+5。
(1)小组内讨论:怎样能够最快地知道得数。互相说一说,再把思路
写在答题卡上。有困难的可借助针剂药盒。(教师参加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口算方法可以多样,重点突出“凑十法”,指名回答。
8+5=13
为什么把5分成2和3?
10 2 3
(3)小结:
第2页共6页
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了8+5=13,老师真为你们
高兴,同学们真了不起!
2、小比赛:转转盘(教学例2——突出凑十法的优越性)
1、教学7加几和6加几,初感凑十法的好处
(1)你们看一片绿油油的大草地,花儿在向我们点
头,鸟儿在向我们
微笑,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能从这幅图里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怎样解决?
天空上有7只小鸟,又飞来了5只,天空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草地上一边有6朵花,另一边有5朵,草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板书列式:7+5 6+5
(2)现在请你用最快的方法计算出7+5和6+5。
(3)请同学介绍口算方法。
7+5=12 为什么把5分成3和2?
10 3 2
6+5=11
为什么把5分成4和1?
10 4 1
(4)小结:看来凑十法不仅能算9加几,还能算8、7、6加几。
(二)、教学8、7、6加几
1、小组合作玩转转盘。(限时8分钟)
玩法:转盘中间和四周都有一些数,转动圆
盘,转到几,先说出算式,
并写在卡片上,再口算出得数。比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快又多。
(1)转盘有:
3 4
第3页共6页
9 5
8+
8 6
7
4 5
9 5 6
7+ 9 6+
8 6 7
7 8
(2)写得又多又快的小组进行
汇报得数(只要求说8+4和8+8、
7+6和7+8、6+6和6+8的计算方法),
(3)说说用什么方法口算又快又准。
3、动动脑(教学例3)
(1)计算8+9可以用凑十法,你还能想出更快的方法吗?由学生们
自由回答。
①
8+2=10 10+7=17
② 9+1=10 10+7=17
③
9+8=17 8+9=17
重点介绍计算方法③,当两个加数一样时,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
变。
(2)7+9、6+9你能用最快的方法算吗?
三、巩固练习
第4页共6页
1、圈一圈,算一算
课本第104页,第1题
2、说一说,算一算
课本第104页,第2题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
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
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
的一
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
一词也并非有传
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
》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
身
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
之意,倒是与当
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
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
”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
《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
“年
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3、坐火车
“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
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
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
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
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
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
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
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第5页共6页
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
义多指
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
传播者。今天
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每人手中有一张车票(口算卡片),
要先算对了车票上的三个算式才能上车。
然后根据你车票上的得数对号上车(分别有15、14、13和
12四列火
车)。教师在8、7、6加几中各抽一题说说怎样想。
四、拓展延伸
小白兔可以吃哪两根胡萝卜,小灰兔呢?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
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
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热爱生
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
友谊、
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
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
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
翻参考书吗? 学生游戏,设
“智慧星”,教师巡视指导。
五、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8加几、7加几和6加几”,计算时用了什么办法?
(凑十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