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玛丽莲梦兔
939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5: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工业工程专业-新疆大学生村官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准












认识负数(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
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
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多媒体课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1. 引入



教 师 活 动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
度计显示。

学 生 活 动

观看多媒体


2. 新授



























三、练习

1、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
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摄氏度
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摄氏度
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摄氏度
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
呢?

2、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规定零上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或3摄氏度,规
定零下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
个“+ ”——正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
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3。
(板书)
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
的气温是-3℃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19摄氏度



3摄氏度

0摄氏度


















做练习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
-30℃)
哈尔滨:零下12摄氏度,漠河:零下30摄氏度,
海口:零上30摄氏度
学 生 活 动












四、延伸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
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气象记录员
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
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
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
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
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两种说法都成立

听写练习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
盆地比海平面低。
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
平面以下的高度。

学 生 活 动




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做练习
(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
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
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
五、总结 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
处海拔-11034米



六、课堂作(电脑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
业 以下,海平面以 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
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
涨和下跌等 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
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
用的资 料,下节课来交流。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认识负数(第二课时)



新授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 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
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
准备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1. 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二、新授


回顾复习




观看统计图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


计图。


月 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盈 亏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1、2、4、6
(元)
月盈利
3、5月亏损
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

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根据数据,
试一试
完成表格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元; 八月份:亏损8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 十月份:盈利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十二月份:亏损250元;

月 份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根据表格数
盈 亏(元)
据,表达盈
亏情况
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正数 负数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三、延伸























四、练习
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
什么地方?
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
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
米可以记作什么?
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
2100米记作什么?
3、试一试:
(1) 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5 -2 -1 0 1 2 4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 -2接近2,还是接近0?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4、练一练
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
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
2、(1)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
西走52,记作( )米。
(2)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
米”,表示他向( )走了( )米。

练习一 第6题。
某市2004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平均气温(℃)-10 15 20 -5
你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
练习一 第7题。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 )
米。
(2)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小华如果向
东走2100
米,到达邮
局。



-2100米














巩固练习

















五、总结







六、课堂
作业
第3层记作+3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 )层,
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 )层。
(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
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一题扣10 分。如
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10分应记作
( )分。
练习一 第8题
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处的数各表示什么吗?
妈妈于6月10日又存入2000元,在存折上应
记作( )元;6月25日取出400元,在存
折上应记作( )元。

像零摄氏度以 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
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
赛的得分 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
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
们搜 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
流。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课 型
新授
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
学生初步知道 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 新图形
割补、剪拼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
求?

3、(1)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
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
等?在 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
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
交流)
(2)出示例1中的第2组图
要求:不用刚才的方法还能比较这两个
图形的大小吗?(学生交 流,教师适当
强调“转化”的方法。)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 有关知识运用
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
算公式。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
成学过的图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
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
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③到斜边重合。
第二种:
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
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学 生 活 动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
形、平行四边形、梯
形……
长方形、正方形



把他们移动一下




把左边部分剪下移到右









动手操作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延伸
















四、练习
教 师 活 动
③道斜边重合。
(4)教室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小结。
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
再通过 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
成一个长方形。
(5)小组讨论:
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
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
关系?
③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
关系?
(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X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X 高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 行四边形
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能推导出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教科书第
123页上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
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并填写
下表。
转化后的长方形







宽 面积






平行四边形




高 面积



学 生 活 动






相等

相等

相等






动手操作







填写完成表格








完成练习
(2)学生操作,反馈交流。


(3)用字母表示面公式:S = a h(板书)

1、指导完成试一试:明确应用公式求平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五、总结

六、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
底和高。
2、指导完成练一练:强调底和高的对应
关系。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学 生 活 动





回顾所学,感知收获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课 型
练习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教学准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练习


















二、总结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练习二:
第1题:使学生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与图中长方形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底
与高的乘积为15。所画平行四边形的底
和高分 别为5和3、3和5或15和1。
第2题:学生在测量时一定要注意底和
高必须是对应的一组。
第3题:要告诉学生用 途中标出的数据
计算出来的面积是近似值。这种近似的
测量和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 < br>第5题:可以让同桌两人分别准备一样
大小的长方形框架。操作时,一个长方
形不动,另 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
通过观察、比较后要明确两点:
1、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没
变,面积变了。
2、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它
的高就越短,面积就会越小

通过 今天的练习我们对平行四边形面积
计算方法的运用就更加熟练了,在以后
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要 多用它去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课 型
新授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 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
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 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 识解决新
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 新图形
拼摆
因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 高 ÷ 2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2. 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 br>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先自己
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为什么可以 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
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 关系?三角
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
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
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1)出示例5:
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都要齐全)
(2)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
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
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如何计算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
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
怎样的关系?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
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
学 生 活 动


学生讨论后汇报(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2)












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


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 等于 三角形的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 等于 三角形的高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
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4)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h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练习





四、延伸

五、总结



六、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完成试一试: 完成练习
2、完成练一练:
(1)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
(2)要让学生说清是如何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1 — 3题:

介绍第16页“你知道吗” 阅读“你知道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回顾今日所学,总结自
我收获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课 型
练习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

教学准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练习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第5题 做练习
可以通过计算解决,也可以把 三角形的
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进行比较。教
学时,重点放在后一种方法的比较上。

二、第6题
要使学生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
厘米,三角形底和高的 乘积应是18。因
此,方格纸上画出的三角形可以分别是:
底6cm,高3cm;底3cm,高 6cm;底
9cm,高2cm;底2cm,高9cm;底1cm,
高18cm。

三、第9题
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
巾对折后再测量。

四、第10题
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
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 个涂色
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
积的一半。

五、思考题 < br>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
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
三角形的 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
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二、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对三角形面积计算
方法的运用就更加熟练了 ,在以后的学
习生活中我们还要多用它去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梯形面积的计算

课 型
新授
1、使学生经历操作、 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
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 式解决实际问
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 解决新
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










梯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 新图形
拼摆
因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所以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 高 ÷ 2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回顾三角形面积计算方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
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1、教学例6:
(1)出示例6:
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小组交流
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小组交流
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
的关系?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
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
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
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
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高÷2
(4)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三、练习
+b)h÷2

1、完成试一试: 完成练习
2、完成练一练:
(1)学生计算后提问:用上、下底的和
乘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 ?
(2)结合直观的图形或教具演示,简单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介绍横截面的含义,再让学生结合公式
进行计算。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学 生 活 动



回顾今日所学,总结自
我收获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课 型
练习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准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练习

























二、总结
教 师 活 动
练习四
一、第2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
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 的高相等,
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
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 br>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二、第3题
右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 论使学生
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
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三、第5题
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
讲清楚数量关系。

四、第6题
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
是指图中的哪个部 分,分别是什么形状,
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对梯形面积计算方
法的运用就更加熟练了,在以后的学习
学 生 活 动


生活中我们还要多用它去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认识小数(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
1、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
的意义, 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 )元 1分米=( )米
2角=( )元 1厘米=( )米
1分=( )元 1毫米=( )米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
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橡皮的单价0.3 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
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
4角8分或48分。
2、教学小数的读法:
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鼓励学生大胆
尝试。
0.05 读作:零点零五 0.48读作零点四八
方法是什么?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
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



提问:为什么:
思路: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
学 生 活 动

填空



指名回答问题,回答问
题时要完整。







从左往右依次读出各位
上的数。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
分之三。0.05元是1元
的百分之五。



1

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
100





1

0.05元是5分,是5个
100
,也就是1


5

100
元的。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48
1元的
100

学 生 活 动
1元=100分,1元平均
分成100份,1份是1
1
分,1分就是1元的
1 00











观察板书:
0.48元是48分,是48
1

100
,也就是1元的
48
100




5
0.05元是1元的。

100

48
0.48元是1元的。

100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
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试一试”

11
(1米=100厘米,1米
A、理解:1厘米是
100
米 ,
100
米可
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


以写成0.01米。
1
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
100
米。
是1厘米,1厘米也就 是
11
1米的
100
,就是
100



重复回答,弄清为止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延伸
教 师 活 动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
厘米与9厘米。

C、观察板书:
149
米 米 米
100100100

0.01米 0.04米 0.09米

米。)
学 生 活 动








百分之几的分数
两位小数

百分之几


正方形











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
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

1、出示例2:
把什么看作“1”?
11
看着图形将
10

100
写成小数。
提问:0.1表示什么?0.01又表示什么?
2、试一试:
在下面每个正方形中 涂上颜色,分别表
9752

10

100

10 0
,并把它们写成小数,
填在括号里。
3、思考: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小组交流
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自己的观点。
结论:
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
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百分之几……
4、想一想: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四、练习

五、总结


六、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29

1000
写成小数是多少?
1000
呢?你能
练习
写一写、读一读吗?

练习五的1—5题。 完成练习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回顾所学,体会自己的
收获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认识小数(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
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个
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知识过程的能力。

4、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记数单位的理解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卡片0、0、1、2和小数点•

















认识小数

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提问:小数分为哪几部分?
整数部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
二位……?
记数单位是什么?

出示例3:你能举例说说1和0.1的关系
吗?
1、引导学生把1和0.1都看成相同单位
的数量。
如:1米和0.1米,0.1 米是1分米,1
米=10分米,也就是1米是10个0.1米,
或者说10个0.1米是1米。
1元和0.1元、1分米和0.1分米等。
可不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探索1和0.1的关
系?
2、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0.1和0.01有
什么关系?0.01和0.001呢?
3、小结: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关
系都是10。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
学 生 活 动













学生自主画图探索
结论:1里面有10个0.1

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
内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0.1之间的进率也 是10,同整数一样,小
数的记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
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 位。
4、教学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记数单
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记数单位
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记数单位
是百分之一(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记数单位
是千分之一(0.001)。
……
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5、提问:
(1)小数部分有一个数位,叫几位小
数?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2)小数部分有4个数位,叫几位小数?
小结: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叫做几位
小数。
提问:(1)0.7表示什么? 指名回答问题
(2)0.26表示什么? 指名回答问题
(3)0.008表示什么? 指名回答问题
反复口答练习,增强识记。
结论: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一位,
这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是几表
示几个十分之一,十分位的记数单位是
十分之一(0.1)。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
有两位,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
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位
的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6、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填完
后,交流。
提问:
(1)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各位起
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 指名回答问题












三、练习
(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
一位呢?
(3)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
第几位?
(4)1个千是几个百?10个10是几个
百?
(5)0.1是几个0.01?10个0.001是几
个0.01?
(6)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1、练习五第6题。



2、练习五第7题。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指名回答问题

指名回答问题

指名回答问题

指名回答问题
指名回答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独立完成,订正时注意
十二秒九 一,联系上下
文应该写作12.91秒,不
要忘记写单位名称。
内 容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3、练习五第9题。



4、练习五第10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学 生 活 动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时,板演的同
学阐明观点。

学生拿出准备的卡片,
老师读要求,同学们在
课桌上拼摆。
让摆的又快又对的同学
说说自己的小窍门。

回顾所学知识,体会自
己的收获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认识小数(第三课时)

课 型
新授
1、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对小数的性质作出抽象概括。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小数的性质
0.30.30
添上小数部分末尾的0
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
2.80元 2.8元
10.50元10.5元

0.30

4.00元 4元

0.3


0.100米0.10米0.1米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 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
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
数化简。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1、准备题
(1)1元 =( )角=( )分
(2)在下面( )里填适当的小数。
3角 =( )元
30分=( )元
100毫米=( )米
(3)0.4里面有( )个0.1
0.40里面有( )个0.01
2、引入:今天继续研究小数。

1、课件出示例4:


为什么?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
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
也就是30个0.0 1,0.30也是30个0.01,
学 生 活 动

回顾复习旧知








读题
分组准备,讨论
说出结果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所以0.3=0.30。
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
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
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 )
0.100米米( )毫米
( )
( )
0.10米 =米( )厘米

( )
( )
0.1米 =米( )分米
( )
0.100米
d
0.10米
d
0.1米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延伸
















教 师 活 动
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1、 课件出示例5: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
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
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
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
三位小数。
0.4=( ) 3.16=( ) 10=( )
交流:
(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
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
没有变

填空

学生自主填空
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
明观点
汇报自己的结果
学 生 活 动


学生自主填空。










学生自主改写









四、练习
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
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
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练习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
解,突出去掉或添上“ 0”必须是小数末
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
小数,其中有去 掉末尾“0”化简小数,
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
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 的单价。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回顾所学,体会进步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课堂作业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认识小数(第四课时)

课 型
新授
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
在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比较小数的大小
0.6>0.48 7.96<8.32 0.13>0.19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 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
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 的数,以此类推.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1.演示动画“小数大小的比较”.
提问:三角尺和练习簿,那个贵一些?你是
怎么想的?
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
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 的?(当整数
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
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3.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
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1.提问: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
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
的?
(1) 9.7元 和5.9元
(2)6.79 米和6.85米

学 生 活 动

通过显示生活中的实
例比较大小





比较大小







学生汇报
(1)9.7元是9元7
角,而5.9元是5元9
角, 9元7角大于5


2.





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的?
(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 部分
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
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3.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
现? (例6)
0.6元和0.48元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延伸





四、练习


教 师 活 动
元9角,所以9.7元 〉
5.9元;
(2)6.79 米是6米7
分米9厘米,而6.85
米是6米8分米5厘
米,
因为6米7分米9厘
米<6米8分米5厘
米,所以6.79米<6.85
米.

学生汇报
(1)0.6元是6角,
0.48元是4角8分,
所以0.6>0.48。
学 生 活 动
(2)0.6是60个0.01,
0.48时48个0.01,所以
0.6>0.48。
4.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总结方法
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
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5.我们归纳 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回顾自己的猜测,对比
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总结后的方法

1、完成“试一试”的练习,在小组里说完成练习
说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尝试比较
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
的位数不超过四位。

1、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完成练习
2、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 比较大小
7.9○8.2 0.51○0.509














五、总结
1.374 ○ 1.3 5.7 ○5.8
0.6 ○ 0.60 1.23○1.32
2.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排列顺序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3、判断: 判断正误
(1)6.809>6.799( ) 指出错在何处
(2)5.1>5.1002( ) 如何改正
(3)38.748<38.75( )
(4)0.009>0.010(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
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六、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
1、通过“逛超市”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
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1、创设情境:超市购物
出示几件物品的标价
钢笔、笔记本、讲义夹、记号笔、书包、
铅笔盒、美工刀、………;
2、根据自己的需要挑其中两件商品然后
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
先列出算式。
1、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先把竖式写下
来,列举部分同学的竖式
你们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下
还是刚才的几位同学上去板演。
逐个点评,纠正计算中的一些问题。
2、小结加法的计算法则。
3、同桌的两人比较一下,谁用的钱多
些?
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
并列出竖式
你会计算吗?要注意些什么?
试着计算出来,并投影一些同学的计算。
学 生 活 动







根据自己的喜好列出算
式,并尝试计算





根据同桌实际情况列出
算式,并尝试计算














三、练习
逐个点评,表扬做得较好的同学。
4、小结减法的计算法则。
5、归纳小结
比较整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
和比整数加减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数位对齐,都要从低位算起;
计算小数加减法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
算,最后在得数里还要点上并对齐小数
点。

1、你们同桌两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
一下计算结果。
2、你买的两样东西价钱一样吗?哪种多
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
3、谁最会花钱,花了多少?谁用得最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完成下列练习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少?他们俩相差多少元?
4、每个同学如果都有10元钱,售货员
还应找回你多少元?
5、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先说计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
么?
几位学生上去板演,集体订正。
6、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7、做49页试一试题目
让学生观察与例2中的计算有哪些 相似
的地方。启发学生利用例2的计算经验
先独立完成这里的计算,再学习小组内
交流 。
8、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题
四个小组各做一题,比一比哪一小组的
正确率高。
学 生 活 动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有哪些
收获?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
1、使学生在练习的 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
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基本练习
















教 师 活 动
复习上节课所学习内容47页的例1和48
页的例2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 0.65-0.25 6+0.34
1.6-0.4 4.5+0.5 0.82-0.42
0.83-0.5 9.2-6 2+2.8
3.4-3.1 17.6+3.9 3.6+2.4
0.45+2.85 0.73-0.23 14-3.9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
么, 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
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7.5-3.18 0.51-0.37 4-0.82
5.26-4.75 13-3.9 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
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4、练习八的第3题

学 生 活 动
回忆复习


完成基本练习
















三、提高练习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
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习八 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
后,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
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 时间病人体
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
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 br>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
答前 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
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
行解答。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四、延伸





五、总结



六、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练习八的思考题 思考提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 两位小数得
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
2.34。再用5.1加上2.34,然 后可得到正
确的结果。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加强了对小数的计
算能力,在 以后的计算中我们要细心,
不犯错误。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三课时)

课 型
新授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
小数加法 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
运算

2、使学生在探 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
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 意识,体验学习数学
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的迁移
教学准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
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
数吗?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
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
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8.93.66.41.1

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
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注 意选择学生
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
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
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学 生 活 动
复习回顾














独立计算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
算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整数 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
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
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 。这就是
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这里的字母 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
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 些字母公式里字
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
括小数。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练习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学生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
算简便
2、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
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
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完成练习九的3~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
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
意义。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评价?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四课时)

课 型
新授
1、让学生简单了解 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
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 法,接受数学事
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 、小
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
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 规律。
教学准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 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
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
更是人山人海。当顾 客推着满满一车物
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
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
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
器计算”。

1、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
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
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
你手中的 这款计算器的构造?让学生了
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
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
学 生 活 动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
再全班交流






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
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
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
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
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练习
















四、延伸


教 师 活 动
1、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
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
我们要来 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
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
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
鼓励。
2、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
额,使学生明确计算 每次收支后余额的
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
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
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
吗?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
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准备好计算器




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
计算器计算的


试着求出结果
学 生 活 动
完成下列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
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










五、总结



六、课堂作业
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2÷333334=
111…122…2÷333…34=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
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五课时)

课 型
练习
1、使学 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 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准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复习回顾











二、练习
教 师 活 动
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
容。
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
齐?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
点?
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
法也同样适用吗?

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
点和计算方法 ,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
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
尾是0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 问题的过
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
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学 生 活 动
复习回顾











完成下列练习


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
的一些,然后集 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
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
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 的体
会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 数据特
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
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
的 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
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
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
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怎样求池水的深度?
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题:
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
中的作用,
再让学生看着统计表说说各种食品
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
意;
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
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
方法;其中 “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
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 br>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
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
少则是负数 。
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
学 生 活 动
集体订正





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
并提出问题











集体订正





三、总结






四、课堂作业
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增长了哪些知
识?
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
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
用吗?课后去 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小数加法和减法(第六课时)

课 型
新授
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
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
知识的应用价 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3、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 贴父母工作的
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
教学准

让学生提前收集: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1、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
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
< br>1、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之间
有什么样的关联,你能写出他们之间的
数量关系 式吗?
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
合计数。
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


××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
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
来帮他 算算。
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
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
合计数,看看谁家的哪项费用最少?
①家庭支出较低者:
②家庭支出中等者:
学 生 活 动
小组交流,分组汇报








小组交流一下谁家的电
话费最多,各自的余额
又是多少呢?








③家庭支出较高者:
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
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
较多的 同学考虑一下能不能减少一些不
必要的开支呢?
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
会?
3、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
余情况。
你的收入是从哪儿来?
你的支出合理吗?必要吗?
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
钱?
4、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延伸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自由讨论发言
学 生 活 动
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
况,并用计算器算出 合计数。并对家庭
支出的各种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给父
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初步学会理财 。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
个连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的人,更谈不
上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具备了治理
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个“大
家” ,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同
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整理家庭收入与
支出情况,已具备了 初步料理家务的能
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财技巧,相信经过
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
国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找规律(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 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
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
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
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找规律



画 想 算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1、 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
映衬下更加迷人。
2、 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
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3、 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
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
么?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 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
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
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
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
色的?自己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
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
交流。
学 生 活 动







彩灯、彩旗、宣传卡的
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2.全班交流。 交流思考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
的 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
给全班同学?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
●○●○●○ (○表示蓝花,●表示红
花)第15盆是蓝花。
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例举的策略:左起,第1、3、5……
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
第1 5盆是蓝花。
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
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 br>双数的都是红花)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练习
教 师 活 动
(3 )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
15÷2=7(组)……1(盆),第15盆是
蓝花。
提问:为什么把2盆花看作一组?算式
中的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根据余数是
1为什么 可以确定第15盆是蓝花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
的图解释。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
盆花相同?
3.比较反思:对于这几种方法,你有喜欢
哪一种,为什么?
(初步淘汰画图,学生可能比较倾向于
列举的方法,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口答练
习。)

1. 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
尝试解答。
“第1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学 生 活 动
















完成练习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
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
没有余数说明什么?


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余下的两个是什么颜色的?
和每组的第几个颜色相同?
(3)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
法比较简便?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
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
色的 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
方法。
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四、延伸





教 师 活 动
算的方法进行解答。强调余数与红旗黄
旗的对应关系。
问:余数是几时是红旗?黄旗呢?
3、 练一练第1、2题
4、 小组自由练习
5、 先圈一圈,再算一算:
(1)▲○○▲▲○○▲▲○○▲▲
○……
排列在第19个的是( ),第200个是
( )。
(2)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
学…第99个字是( )
6、课本62页第2、3题。

1、拿出每组两种形状或两种不同颜色的
纸片各10个。
根据自己设计的规律摆一摆。
展示并提问,照这样摆下去,某一个是
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自己判断。
2、元旦要到了,同学们准备用26个灯

15÷3=5(组),
正好分了五组,最后一
个是第五组的最后

17÷3=5(组)……2(个)

学 生 活 动














讨论思考












五、总结

六、课堂作业
笼来布置教室。如果按2红1黄的规律
排列,应该准备几个红灯笼,几个黄灯
笼? < br>3、用计算器计算1÷11,计算器会显示
0.09090909…,你能知道小数点后面第100个数字是几?( )
4、用计算器计算1÷7,计算器会显示
0.7…,你能 知道小数点后面
第21个数字是几?( )

今天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呢?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找规律(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
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
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
的体验,增强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找规律



画 想 算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三、练习
教 师 活 动
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

“每3只兔为一组”,“每组中有1只灰
兔、2只白兔”
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18只兔刚好排成“这样的6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共有6组,每组有1只灰兔,2
只白兔。
所以灰兔一共有6个1只,1×6=6(只)
白兔一共有6个2只,2×6=12(只)。

1、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
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
20÷3=6(组)……2(只)
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
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学 生 活 动

学生自主交流观察所得




学生交流结果

学生讨论,交流结果





小组内讨论你是怎样想





方法:20÷3=6(组)……2(只) 余
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
所以20只兔里有13只白兔,7只灰兔。
2、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每4枚棋子一组,每组有3枚黑子,1
枚白子。)
26÷4=6(组)……2(枚) 余下的2
枚为2枚黑子。
黑子:3×6+2=20(枚)
白子:1×6=6(枚)
3、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
(每2块一组,每组有1块正方形瓷砖
和1块长方形瓷砖。)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
方形瓷砖?
35÷2=17(组)……1(块) 余下的1
块为正方形瓷砖。
正方形:1×17+1=18(块)
长方形:1×17=17(块)
4、第4题
5、第5题:
明确:信号灯亮的顺序依次是红灯、绿
灯、黄灯;从10时到10时1 5分,信号
灯一共亮了42次。
每3个为一组,每组中有一个红灯,一
个绿灯和一个黄灯。
42÷3=14(组)
所以红灯、绿灯和黄灯各亮了14次。
6、第6题
提示:通常把7天看作一组,11月份共
有30天。
每7天为一组,每组中为2天休息、5
天工作。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

学 生 活 动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思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30÷7=4(组)……2(天) 余下的2
天为休息日。
休息:2×4+2=10(天)
工作:5×4=20(天)
7、第7题: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计
算结果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
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
计算。
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
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 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创设情
境,引入新课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
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
在 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
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
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 要求“夏天
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
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 加
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
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
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
×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算出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后继续提< br>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 生 活 动














学生各自思考、计算,
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
么方法。
交流、汇报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
算。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
“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
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
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
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
说 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
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
呢?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练习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尝试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
算。

交流


猜想
学 生 活 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完成练习
集体交流、纠正。 校对答案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
要进行化简。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
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
指名交流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
1、使学生理解并掌 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
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 …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
能 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1、口算。
5×10 50×10
5×100 50×100
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
4.53 45.3 0.7 0.07
3、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
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
呢?
揭示课题:小数点享有移动引起小数大
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例2
(1)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
各是多少?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5.04×10=50.4
5.05×100=504
5.04×1000=5040
学 生 活 动

口算


比较大小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504和5.04
比,小数点像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 :把一个小数乘10,就是把这个小数
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
小数乘100、1 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
一个小树,分别把它乘10、100、1 00,
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
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 你认为我们的猜
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
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 br>怎么说?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3. 练习

教 师 活 动
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
中能知道什么, 结合学生的交流是适当
介绍“蛋白质”的含义。
(2)提出“每千颗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
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 351千克改写
成以“克”做单位的数。
板书0. 351千克=( )克
(3)提问:你会把0. 351千克改写成以
“克”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
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0. 351
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可以
用把0. 351乘1000,计算0. 351乘1000
是,可以直接把0. 351的小数点向右移
动3三位。

试一试和练一练
(1)指导完成试一试



猜想


交流
学 生 活 动









交流


交流



















四、总结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
空。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
的?把“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可 它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
理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讨论:3 6乘10、100、1000时,你是怎
样想的?如果把36看成小数,小数点应
该在什么位置 ?
把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要先做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
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交流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
内 容
五、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三课时)

课 型
新授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
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上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
点对齐。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1、同学们,在买东西时顾客经常讨价还
价,下面讲一个关于还价的真实的事情:
商 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
钱一斤?”“一块五一斤”“太贵了,这
样吧,5块钱3 斤卖不卖?”
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既可以用小数乘
法 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小数除法解决问
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除法。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4情境及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这三种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能求出妈妈买的这苹果的单价吗?
列式:9.6÷3
(2)能算出是多少元吗?试试看
(3)全班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小组
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竖式计算时,追问:为什么要把上的小
学 生 活 动
















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
法,尝试计算。小组交


数电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香蕉和橘子的单价会求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12÷5得出商2后,组织讨论:除的余数
2以后 要不要继续往下除?为什么可以
在余数2后面添0再除?
提示:商的小数点应点在哪里?
5.7÷6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总结法则:
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 除法的计算
法则去除,求出商,再对齐被除数的小
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练习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错题医院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69页练一练,指名说一说
促在哪里,怎样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比较每组两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应注意什么,你有
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4、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什么知识,你有哪些
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组里议一议,
再在班里交流。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小数乘法和除法(第四课时)

课 型
新授
1、使学 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
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 、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的
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1、口算。
90÷10 900÷10
900÷10 900÷100
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 能能]
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
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
下 。
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
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
也 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
下。

教学例5
(1)出示例2:21.5除以10、100、1000
各是多少?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21.5 ÷10=2.15
21.5 ÷100=0.215
21.5 ÷100=0.0215
(3)引导观察比较:21.5和2.15比,小
学 生 活 动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 位?21.5和
50.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
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 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
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
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
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
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
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 为我们的猜
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
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
怎么说?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练习



教 师 活 动
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
中能知道什么。
(2)提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
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
题就是让我们把 500米改写成以“千米”
做单位的数。
板书:500米=( )千米
(3) 提问:你会把500米改写成以“千
米”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
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500米
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可以用
把5 00除以1000,计算500乘1000是可
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三位。

1、指导完成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
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
学 生 活 动



















交流















四、总结
把“3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可它
的整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
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讨论:0.8除以10、100、1000时,你是
怎样想的?
把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时要先做什
么?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小组交流怎样想的。
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5题。
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
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独立填表
讨论
内 容
五、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小数乘法和除法(第五课时)

课 型
新授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
能力。

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被除数(除数)变化,除数(被除数)不变,
商也随着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

多媒体课件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口算练习


二、计算练习










三、解决实际
问题



四、总结
教 师 活 动
4.8÷2= 7.2÷9= 3.5÷5= 0.56÷7=
4.8÷8= 7.2÷6= 0.35÷5= 0.56÷4=

1. 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
生计算 中的错误,并帮助其分析原因,
及时纠正。
2. 完成练习十二第10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全班交流订正。
3. 完成练习十二第1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
观察每一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你能发现什么?

1、出示练习十二第12题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有什么
学 生 活 动
学生先心算再指名口算


计算练习


好的方法响介绍给大家。

五、课堂作业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
1公 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 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
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
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

















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学生回忆说一说
常用的面积单位。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
积单位比较合适?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
大?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2、出示例1图片
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自己读一
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
这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1、认识公顷的含义
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
说吗?想象一下,边 长100米的正方形
土地有多大?指出:这样大的正方形的
面积是1公顷。
2、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
算,再与同桌交流。
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
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
(来到 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
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 想多少个这样的
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来到草坪)让学生观察并推算大约多
少个草坪的面积是1公顷。
4、单位换算 < br>出示试一试,提问:你能计算这块平行
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请同学们自己用
计算器算一 算,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
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
流。
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练习















教 师 活 动
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
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的小数点
向左移动四位。

1、“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
面积是不是1公顷。
2、完成第2题
先让学生分组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
出面积,统一数据后再用计算 器算一算
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
3、练习十三第1、2题
(1) 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
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学
生在进行单位换算的时 候,要根据不同
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第2题,学生完成后交流。
小结: 进行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清楚这
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把高级单位
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 ,把低级单位
学 生 活 动














四、总结
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4、练习十三第3、4题
(1)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结果和
过程。
(2)第4题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 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将已知道的面积1公顷
和底80米写在相应的字母下面,高用
“□ ”
表示,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用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除以底,求出高。提醒先要把1
公顷 换算成10000平方米。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五、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公顷和平方千米(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
1、帮助学生认识平 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 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
探索的习惯。
教学准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谈话: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一起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认识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通过上
节课的学习,你对公顷有了哪些认识?
2、今 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
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投影出示例2
图片)
3、学生看图,并读一读其中的数据和文
字。
同学们,图中计量四川九寨沟,三峡水
库、杭州西湖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
积单位啊?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
识平方千米。

1、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占
地面积都非常大。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
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板书: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
吗?
介绍: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
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
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
际说一说。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
积,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练习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学生计算
等于多少公顷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
4、交流反馈。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1平 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
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
1000=10000 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
=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试一试
学生理解题意。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
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
单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
么?
指出: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
方千米。
学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结果。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计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换算


成平方千米。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
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换算
成公顷。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江苏省的估计其他
四个省的面积。
学生讨论并交流。
5、练习十三第6题
学生讨论,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
6、练习十三第7题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 生 活 动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统计(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
1.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 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
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 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
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
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3. 导入














二、新授
教 师 活 动
出示教科书第101页例1的场景图。
提问:同学们,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
个 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
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四个兴趣小组的人
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提问: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
生最少?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 一
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
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
显得不 很方便。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
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
再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
思?
提问:(指航模小组男生格)你知道这一
格该填哪个数吗?(指航模小组女生格)
学 生 活 动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
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学生观察、交流


这一格又该填哪个数?(指航模小组合
计格)这一格呢?(分别指男、女生总
计格)这两格分别应该怎样填?
出示“表头”,提问:“表头”被分成了
几个部分?“性别 ”代表的是哪几个栏
目?“组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表
中所填的数据都叫-?(人数) < br>2、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
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合在这张统计表
中.会不会? 学生尝试填写,指名板演.
3、提问:(指总计格)谁来说说"总计
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提问: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吗?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三、练习
教 师 活 动
4、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
能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
比较,有那些特点?
5、小结:刚才的每张统 计表都只能反映
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
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 br>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
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6、引导:如果把刚 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
“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该叫
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 书课
题)
7、提醒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
数据,并写上填表日期。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
在指名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
学 生 活 动
















完成练习


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
里。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 分别说说金牌
合计数、银牌合计数、铜牌合计数以及
总计数吗?“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br>还有不同算法吗?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
还能了解些什么?
2、指导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
话”“移动电话”的含义。
提出填表的要求,并提醒学生用计算器
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
讨论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
别解答。
3、指导学生分小组调查小组里同学家中
拥有的电话数量。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四、总结



五、课堂作业
教 师 活 动
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小组收集的
数据,并完成统计表。
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先让
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组织交流。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
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
些收获?











学 生 活 动


















教 案
年 月 日
课 题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统计(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
1、生熟 练的认真填写复式统计表,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

2、感受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一、课前调
查活动
的内容





教 师 活 动
1. 本校各年级男生、女生人数。
2. 调查本小组同学达到《国家体育锻炼
标准》的情况,优秀、良好、及格、
不及格的各组人数。
3. 调查自己所在年级的两个班,学校田
径运动会班机的得分情况。


学 生 活 动
二、完成练习
1. 小组分工合作,整理调查到的有用的
十九第3题

数据。

2. 小组分工合作,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

完整。

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合计 男 女
人数


年级



总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三、完成练习
1. 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数据适当进行整
第4题
理,然后全班交流。
2. 明确这里所说的体育达标是指最后
的一次。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3.
小组分工合作,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
学 生 活 动

完整。

五年级------同学体育达标情况统计表
年 月
成绩
人数
组别
总计
第一
小组
第二
小组
第三
小组











合计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



第四

小组

4、
你还了解到你们班同学体育达标的哪


些情况?


四、完成练习
你们学校最近一次田径运动会是什么时
十九第5题
候召开的?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学校田径运动会班级得分情况统计表





教 和 学 的 过 程
内 容


















班级
得分
项目
总计
短跑
长跑
跳高
跳远
投掷


















合计 ( )班 ( )班 ( )班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1、
2、
从表里你知道些什么?
你们班得分情况怎样?对你们半
的体育老师和体育委员你有什么
建议?
3、
分析哪些项目有优势,哪些项目

春季幼儿保健知识-新年作文


731部队电影-安徽中考试卷


2017年七夕-反四风心得体会


艾奥瓦大学-大连海关


郑州十九中-我的老师作文开头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安利中国奖金制度


质量月-情人节活动主题


行政能力测试技巧-工作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