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表格教案

萌到你眼炸
614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5: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万圣节时间-年会邀请函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22 )课时
任课教师







吴文博 课题
解决问题

知识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
目标 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教育学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懂得该舍就舍去,该得的就
应当尽力争取。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学生举手回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 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答老师提出的问
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 题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1、出示例12
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案,6.25个、6个、7个)。
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辩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 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论说出自己的看
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法及理由,大胆
同学们 充分 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地与同学进行交
按四舍五 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流
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进一
法)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①先独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




全班交流答
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案学生讨论

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
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去尾法)
3、生谈感受。
师小结:看来,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
情况,在解决问题时 ,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
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点。
4、生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P33“做一做”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
2、P35 6、7
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

说说如何取商的近似值
学 生 活 动
生独立解答,全
班交流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
点,有时要 少一点,进一法、去尾法。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23 )课时
任课教师







吴文博 课题
解决问题

知识 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冷静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
成后交流分析过
基础训练
程,并讨论结果
完成P35 第8题
的处理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
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
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
多少车?

3、P34 5 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









说出理由,
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在交流中,自己
正。

4、P35 9 (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


5、P35 10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


拓展练习
发现不足校正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三.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
学 生 活 动
学生汇报教师引
导学生自己订正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去尾法 进一法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24 )课时
任课教师







吴文博 课题
整理和复习

知识
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概念进一步培
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学生自我
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
1.5×4= 6.4÷0.8= 7.2×0.01= 10÷成后,小组内订
4=
0.36×2= 1÷0.125= 0.25×8= 8.1÷
0.3= 0.1×0.02= 1.6÷16= 2.4×
2.5= 3.2÷1.6=
1.5+0.25×4= 3.5+7.6=
正答案。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学生活动
组内先说说
整理后再在全班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组 内先说说整汇报,互相补充
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有哪些类型?学生 举例说说,你在解
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
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1、0.646÷19= 2、 9.4÷11=
3、70.3÷0.74= 4、 1.5÷11=
5、9.7÷0.33=
3、什么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
下面哪些是循环小数?为什么?
1.3939 2.133…… 0.47878…… 明

1.121212
0.56666…… 0.27…… 1.72
1.4076……
如何将它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学生举例说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出示:把3.25,3.25,3.25,3.255
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
. .. . .
⑴ 出示:把3.25,3.25,3.25,3.255按从大到
小的顺序排列。
⑵ 你有什么好办法?
⑶ 由于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不易看出后面几位
数上的数字,比较循环小数 的大小时,要把循环
学生活动







学生在小组
小数按一般记法写出几位小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内讨论一下,然
小。 4、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
问题。这次解决问题与我们以前学的解决问题有< br>什么不同?你懂得了什么?熟悉进一法,去尾法
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
行练习。
解决问题
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
每个油桶最多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需
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
后派代表汇报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三、课堂小结。
你们进步了,尤其是---- 进步最快。希望继续努
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循环小数 小数除法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25 )课时
任课教师







吴文博 课题
观察问题

知识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讲授法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加强学生之间交流
互助。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比赛: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后
快速抢答。下列照片中分别是什么?(师分别出抢答
示三组物体照片:电话、手机、手电筒。以下是
一组图形照片。)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师:同样一个物体照片,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
出,有的却看不出?(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见了,是谁偷了药?

请学生从不
同方向观察小药

4.“冒险小虎队”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没
个人看了一眼小药箱后说了一句话




1.引入:神探“冒险小虎队”的故事同学们
知道吗?他们就 是靠敏锐的观察力,破了很多大
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们最近在忙些什
么?(板书:观察 )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讲神探小故
事,声色并茂,立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出示例1:一位专家刚刚研制出一种新药,他
把新药放在小药箱里,可是有一天,他发现药 不
3.请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小药箱,问:你观
察到什么?(分小组操作、交流。)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A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画了个红十字。
B 我看到的那面上写:小药箱。
C 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没什么标记。
D 药箱相对的面颜色是一样的。






你认为谁说了谎话,为什么?(板书:推理)

5.如果前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什么
学生汇报结果
学生活动
面?如果右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什么面?
小结:物体的左、右、正面都是相对的。
6.填写观察实验报告:
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
看到的形状画下来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1-2题。
(五):兴趣探索
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
3的对面是几。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三、 课堂小结。
今天我 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还学
会了推理。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
做一个勤于 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学 生 活 动
学生说说学习这
节课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26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观察物体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质疑引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br>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
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 br>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神探“冒险小虎队”最近又在忙什么呢?某
博物馆被盗了两件古董,被盗天门窗都是锁好的。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形状如下)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




“冒险小虎队” 突然发现房梁上有一个小洞。

接着,他们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都
画了古董的形状:




A B C
2.出示例2。

(1)思考:他们谁是小偷?为什么?他们分
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动手操作。
(3)汇报,小结。





学生思考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
想象画出 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
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
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习八第3题。
选择两个物体摆一摆,先确定一个面为正面,
然后分 别从上面、正面、左(右)面等角度观察
所摆物体,在纸上画出所见到的形状。

5.猜一猜:展示作品,其它组同学猜猜这组
物体是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从不同
角度看实物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感受

学 生 活 动
学生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吴文博 课题
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知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质疑引导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
与不同点。
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由若干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正面图形
请学生们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 br>明理由。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看一面是
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较复杂物体的观< br>察(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师出示四个小正方体按例3摆放在讲台上,以同
方为单位,画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
抽生展示并说明其理由。
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1-3题。
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学生按要求完成


学生活动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
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学会自己动手自
是 ,从左边看也是 的情己摆放
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
正面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从左面看也是





学 生 活 动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三、 课堂小结。
四、 布置作业
练习九4-6

学生汇报
板书设计:
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22 )课时
任课教师







吴文博 课题
解决问题

知识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
目标 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教育学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懂得该舍就舍去,该得的就
应当尽力争取。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学生举手回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 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答老师提出的问
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 题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1、出示例12
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案,6.25个、6个、7个)。
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辩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 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论说出自己的看
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法及理由,大胆
同学们 充分 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地与同学进行交
按四舍五 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流
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进一
法)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①先独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




全班交流答
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案学生讨论

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
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去尾法)
3、生谈感受。
师小结:看来,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
情况,在解决问题时 ,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
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点。
4、生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P33“做一做”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
2、P35 6、7
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

说说如何取商的近似值
学 生 活 动
生独立解答,全
班交流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
点,有时要 少一点,进一法、去尾法。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23 )课时
任课教师







吴文博 课题
解决问题

知识 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冷静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
成后交流分析过
基础训练
程,并讨论结果
完成P35 第8题
的处理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
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
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
多少车?

3、P34 5 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









说出理由,
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在交流中,自己
正。

4、P35 9 (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


5、P35 10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


拓展练习
发现不足校正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三.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
学 生 活 动
学生汇报教师引
导学生自己订正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去尾法 进一法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24 )课时
任课教师







吴文博 课题
整理和复习

知识
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概念进一步培
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学生自我
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
1.5×4= 6.4÷0.8= 7.2×0.01= 10÷成后,小组内订
4=
0.36×2= 1÷0.125= 0.25×8= 8.1÷
0.3= 0.1×0.02= 1.6÷16= 2.4×
2.5= 3.2÷1.6=
1.5+0.25×4= 3.5+7.6=
正答案。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学生活动
组内先说说
整理后再在全班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组 内先说说整汇报,互相补充
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有哪些类型?学生 举例说说,你在解
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
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1、0.646÷19= 2、 9.4÷11=
3、70.3÷0.74= 4、 1.5÷11=
5、9.7÷0.33=
3、什么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
下面哪些是循环小数?为什么?
1.3939 2.133…… 0.47878…… 明

1.121212
0.56666…… 0.27…… 1.72
1.4076……
如何将它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学生举例说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出示:把3.25,3.25,3.25,3.255
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
. .. . .
⑴ 出示:把3.25,3.25,3.25,3.255按从大到
小的顺序排列。
⑵ 你有什么好办法?
⑶ 由于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不易看出后面几位
数上的数字,比较循环小数 的大小时,要把循环
学生活动







学生在小组
小数按一般记法写出几位小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内讨论一下,然
小。 4、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
问题。这次解决问题与我们以前学的解决问题有< br>什么不同?你懂得了什么?熟悉进一法,去尾法
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
行练习。
解决问题
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
每个油桶最多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需
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
后派代表汇报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三、课堂小结。
你们进步了,尤其是---- 进步最快。希望继续努
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循环小数 小数除法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25 )课时
任课教师







吴文博 课题
观察问题

知识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讲授法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加强学生之间交流
互助。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比赛: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后
快速抢答。下列照片中分别是什么?(师分别出抢答
示三组物体照片:电话、手机、手电筒。以下是
一组图形照片。)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师:同样一个物体照片,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
出,有的却看不出?(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见了,是谁偷了药?

请学生从不
同方向观察小药

4.“冒险小虎队”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没
个人看了一眼小药箱后说了一句话




1.引入:神探“冒险小虎队”的故事同学们
知道吗?他们就 是靠敏锐的观察力,破了很多大
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们最近在忙些什
么?(板书:观察 )
[设计意图:运用课件动态演示,讲神探小故
事,声色并茂,立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出示例1:一位专家刚刚研制出一种新药,他
把新药放在小药箱里,可是有一天,他发现药 不
3.请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小药箱,问:你观
察到什么?(分小组操作、交流。)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A 我看到的那一面上画了个红十字。
B 我看到的那面上写:小药箱。
C 我看到的是白色的面,没什么标记。
D 药箱相对的面颜色是一样的。






你认为谁说了谎话,为什么?(板书:推理)

5.如果前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什么
学生汇报结果
学生活动
面?如果右面为正面,其它面分别是什么面?
小结:物体的左、右、正面都是相对的。
6.填写观察实验报告:
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
看到的形状画下来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1-2题。
(五):兴趣探索
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
3的对面是几。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三、 课堂小结。
今天我 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还学
会了推理。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
做一个勤于 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学 生 活 动
学生说说学习这
节课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26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观察物体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
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质疑引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br>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
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 br>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神探“冒险小虎队”最近又在忙什么呢?某
博物馆被盗了两件古董,被盗天门窗都是锁好的。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形状如下)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




“冒险小虎队” 突然发现房梁上有一个小洞。

接着,他们找到四个犯罪嫌疑人,他们每个人都
画了古董的形状:




A B C
2.出示例2。

(1)思考:他们谁是小偷?为什么?他们分
别是从哪个方向上看到的?
(2)动手操作。
(3)汇报,小结。





学生思考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
想象画出 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
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
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习八第3题。
选择两个物体摆一摆,先确定一个面为正面,
然后分 别从上面、正面、左(右)面等角度观察
所摆物体,在纸上画出所见到的形状。

5.猜一猜:展示作品,其它组同学猜猜这组
物体是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从不同
角度看实物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感受

学 生 活 动
学生畅所欲言
板书设计:
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吴文博 课题
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知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质疑引导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
与不同点。
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由若干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正面图形
请学生们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 br>明理由。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看一面是
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较复杂物体的观< br>察(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师出示四个小正方体按例3摆放在讲台上,以同
方为单位,画出其左面正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
抽生展示并说明其理由。
巩固练习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1-3题。
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学生按要求完成


学生活动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
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学会自己动手自
是 ,从左边看也是 的情己摆放
况。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
正面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从左面看也是





学 生 活 动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三、 课堂小结。
四、 布置作业
练习九4-6

学生汇报
板书设计:
从不同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 总第( )课时
任课教师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思想
教育




吴文博

课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 时 本课共( )课时,这是第(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告别夏天-哈工大研招办


国际禁毒日是几月几日-造句网


国庆节黑板报设计-全国两会精神


绿色出行口号-热爱祖国的名言


郑州华信-汶川地震感人事迹


李苦禅-黑龙江省财政厅会计管理局


生活随笔日记-我不是懦夫


物流工程就业前景-红领巾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