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3研究生报名-正能量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赵冠利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课题
第一单元
《三峡工程》——小数乘法
个性化
修改
单 元 备 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
值、解决问题。
本单元
主题图呈现生活中应用小数计算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数乘整数是学生借助整数乘
法的有关知识探
究小数计算方法的开始,学生通过探究,初步感知小数乘法的计算
方法;然后通
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深化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的理解,归纳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将
掌握的计算方
法灵活应用于解题实际,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在此基础上,
再通过积的近似值的学习,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积的近似值以及
如何处理积的近
似值;解决问题是学生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
中,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整理和复习,沟通本单元知
识与知识之间
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质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
乘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
1
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
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
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
积的小数点位臵。
教学课时:
7课时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赵冠利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课题
第一课时 小数乘整数(一)
个性化
修改
教学内容 :例1,自主练习 1、2、3。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2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
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
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
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
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3) 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 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
72,被乘数0.72
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
来
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
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 2
2. 7
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 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②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专项练习 自主练习
4
二、运用
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4
( )
1 3 5 ( ) 1 4 8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自主练习 1、2、3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赵冠利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课题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小数乘整数(二)
个性化
修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
得进行计算。
2.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1)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0.37 〓10
0.37 〓100
0.37 〓1000
2.5〓4 25〓4 0.25〓4
(2)看谁又快又准。
4.8 〓9 0.12 〓3 5 〓5.8
5
0.28 〓3 0.165 〓4 7.96 〓7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解决问题二: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
元。应付电费多少元?
1.指导学生独立计算。
2.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
化简。
3.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三、拓宽应用。
1.课本第4页第6题,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情境题
2.课本第4页第5题,掌握算法熟练计算。
3.课本第5页第9题,根据提问解决生活问题。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解答。
(3)你的步长是多少,你也找段路测一测。(课下实践)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赵冠利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课题
课型:新授课
第三课时 小数乘小数
个性化
修改
教学内容: P6页的例2,自主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
br>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
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6
教学难点:小数乘
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
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2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怎么列式?(板书: 53.5
〓0.5)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生: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
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53.5 ×0.5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53.5
扩大到它的10倍 535
〓 0.5 扩大到它的10 倍 〓
5
26.75 缩小到它的1100 2675
3、53.5
〓0.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53.5扩大10倍变成535,积就
扩
大10倍;再把乘数0.5扩大10倍变成5,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
积就扩大了10〓
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2675
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2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
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
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1)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7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
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你会计算0.483〓0.06吗?
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
怎样点小数
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是怎样的?
(3)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
3、P.8页1、2题。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8
五、作业 :P8 4、5题。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赵冠利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课题
第四课时 小数乘小数练习
个性化
修改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2.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发展同学们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忆算法。
谁来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二、基本练习。
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8〓7=
0.24〓0.2= 3.5〓0.1= 0.2〓
0.4=
0.7〓8= 1.5〓6= 1.3〓0.07=
10.3〓2
9
=
2.根据算式填空。
134〓3= 402 56〓15= 840
13.4〓3=( ) 56〓1.5=( )
1.34〓0.3=( ) 5.6〓1.5=( )
0.134〓0.03=( ) 0.56〓1.5=( )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错在哪里?注意区别小数乘法和小数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提高练习。
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0.01= 5.8〓1.2=
3.15〓1.4=
4.9〓1 = 5.8〓1=
3.15〓1=
4.9〓0.99= 5.8〓0.9=
3.15〓0.6=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
一个因数
小?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
315〓0.9○315
0.98〓1○0.98
315〓0.9○0.9 5.42○5.42〓3.8
4.16〓1.1○4.16 4.16〓1.1○1.1
32.5〓1.4○3.25〓1.4 5.42○5.42〓3.8
0.58〓0.99○0.58 0.58〓0.99○0.99
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赵冠利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课题
第五课时 小数连乘
个性化
修改
10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结果。
2.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
想。
3.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
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
的联系。老师先看看大家前面的
知识掌握得如何,我们一起来做练习检验一下:(出示)
1.口算练习。
0.7〓 0.7 1.1〓10
0.24〓0.2 3.5〓0.1
0.2〓0.4
0.6〓5
2.计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2〓5〓3
30〓7+85
250〓4-320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在
计算整数连乘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在计算整
数乘加、乘减运算的时候,一般是先算乘法,
后算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
出示下表)
11
运输线路
运输里程
运输物品
万里—忠县
88千米
小麦6.4吨
运输费用
每吨每千米0.035
元
重庆—涪陵
120千米
大豆6.3吨
每吨每千米0.042
元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小组讨论: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
样的?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小组交流并进行展示:第一种计算方法:先算这些小麦运1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88千米需要多少钱。
0.035〓6.4〓88
=0.224〓88
=19.712(元)
第二种计算方法:先算1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需要多少钱,再
运算6.4吨小麦需要多少钱。
0.035〓88〓6.4
=3.08〓6.4
=19.712(元)
师: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是用小数的连乘进行计算的。在计算
的时候,都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现在,如果是你来付钱,需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
收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把19.712保留两位小数,取
近似值19.71。
2.将6.3吨大豆从重庆运到涪陵共需要运费多少
12
四、拓宽应用。
1.计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1.4〓0.8
(保留一位小数)
0.43〓2.5(精确到百分位)
2.(1)光明小学的
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
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
可榨油多少千
克?
(2)甜瓜每千克7.15元,妈妈买了2.8千克,付出20元,应找
回多少钱?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进行小数连乘的时
候,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赵冠利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第六课时 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乘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
想。
3.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不计算,直接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并且
13
说一说这样连的理由。
7〓12 8〓(5〓4)
(24+36)〓5 (8〓5)〓4
24〓5+36〓5
12〓7
2.在整数乘法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分别说一说什么是乘法
交换律、乘法结合
律和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
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乘法的计算简便。整数乘法里
的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适用吗?如果适用,该怎样用?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仔细观察表格,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运输线路
运输里程
运输物品
万里—忠县
88千米
小麦2.5吨
重庆—涪陵
120千米
大豆63吨
玉米137吨
运输费用 每吨每千米0.04
元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1将2.5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比较两种计算方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解决问题2将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共需运费
多少元?
思考:计算时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比较
两种方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出示补充题:
0.25〓4.78〓4
0.65〓21+0.65〓179
说说每道题都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提问:在运用运
每吨4.2元
14
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时候,步骤是什么?
归纳:一看、二想、三算的基本方法。
三、拓宽应用。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4.2〓1.69 = □〓□
2.5〓(0.77〓0.4)=(□〓□)〓□
6.1〓3.6+3.9〓3.6 =(□+□)〓□
2.用简便方法计算:(教材14页第八题
第一竖行)
3.用不同的简便方法计算:32〓1.25
提问: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的方法运用了什么运
算定律?
4.拓展练习:
用三个数4、0.8、1.25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编式题,并说一说
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课堂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赵冠利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课题
第七课时 小数乘法单元练习
个性化
修改
一、填空题。
1、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 ),用( )计算比较简单。
2、的积是(
)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
不变,必须把0.5改为( )。
3、4.0320.8的积是( )位小数,的积是( )位小数。
4、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
),将它
精确到十分位是( )。
15
5、
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
( )倍。
6、在 里填上”>:”,”<”或者”=”。
4.71.02 4.7
3.44 3.42 7.612 761.2
0.480.9
0.48 0.251.01 0.25 750.13
0.137.5
7、根据,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4分)
4.42.1=( )
0.440.21=( )
0.924=( )〓( )
92.4=( )〓( )
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
是(
),最小是( )。
二、判断题。
1、7.6
( )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 )
4、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 )
5
、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
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三、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
80.12=
1.93.5= 2.31.29= (验算)
0.4010.3=
0.450.96= 0.170.71
2、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71.40.05 720.81+10.4
1.425+3.45
1.5102 1.250.70.8
2.73.7+0.3773
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
16
8.799 0.8(12.5 – 1.25)
1.250.4802.5
四、按要求保留小数。
0.387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8.0195
40.9996
五、应用题。
㈠只列式不计算。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加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1.5
倍,
?
列式: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减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1.5
倍,
?
列式:
3、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连乘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
一台拖拉机一天耕地2.5公
顷,
?
列式:
㈡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小院,长18.8米,宽7.6米。这个小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2、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3.5倍。
⑴长颈鹿有多高?
⑵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3、
⑴面包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7
⑵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菜站运来1.2吨黄瓜,运来的土豆是黄瓜的1.5倍,运来土豆和
黄瓜一共多少吨?
5、
(1)百货店进了五双手
套和两条围巾共需多少
钱?
(2)爸爸带了25元钱想买这三样东西(各买一件),够买吗?
物品 手 套 围 巾 帽 子
单价 5.8元双 10.2元条 8.4元顶
教
后
反
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徐常来
执教人 学年 上 学期
18
课题
第二单元《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
单元备课
个性化
修改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学内容: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
轴对称的定义);
(2)、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
对称图形;
(4)、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
把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等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与研究
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
。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因此本单元教学是
以前教学内容的继续
和发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
活动的重中之重,应做好以下几点:
1.
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
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现象;
2.
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掌握图形变换
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3、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简
单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19
2、通过观摩,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确定
轴对
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
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
图形沿水平(左右)方向、
竖直(上、下)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
行旋
转。
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
称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
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
情趣。
三、课时安排:
对称
2课时
平移与旋转 3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共六课时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徐常来 执教人 学年上 学期
课题
第一课时 对称(1)
个性化
修改
20
课型:
新授
知识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3、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
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
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
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
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
、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
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
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
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情境引入 小组合作 质疑问难 实践操作
教具准备:
国旗图片及各种图形纸片(
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
等腰梯形和一些不符合轴对称特点的纸片)
学具准备:
剪刀、纸片
21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一提到2008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
师述: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出示图片:信息窗1的图片和一些不符合轴对称特点的
图片
提问:你能把它们按
图形的特点分类吗?(学生可以自己动
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
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
究对称图形。对
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
形。(板书课题)
前面我们已确认的对称的旗臶图片,都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
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
形。(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
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
交流剪的方法。(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
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探究:先判断一组图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
自己前面
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
么特征?
小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解对折、完全重合;
在交流中指认对称轴。)
22
3、总结概念: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明确:
轴对称图形
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
线)
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画对称轴一般画成虚线。
在信息窗所呈现的轴对称旗臶中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
称轴。
4、研究平面图形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回答,说出长
方形、正方形比较容易。说三角形、梯
形时注意引导是什么三角
形、什么梯形,表述要准确。也有可能把平行四边形当成轴对称
图形,
引导学生动手验证一下,明确结论。)
找出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借助准备好的图形纸片动
手者看看。)
追问: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吗?
交流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的?
明确: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等边
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注
意让每个学生都
动手,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才能印象深刻。)
(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打开课本第19页,自己动脑想一想,动笔
画一画(只完成
左边一题即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画图的方法。
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1、找关键转折点;
2、点出其对应点(对应的一组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等);
3、连线(对应线所占格数相等)。
按照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右边一题。
(三)看书质疑
今天我们所学内容是课本第17-19页,看一看,有什么疑
23
问写到问题口袋处,然后小组内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
来,我们大家共
同解决。
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
(一)完成自主练习1—3题。
1、第1题: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增加一部分:中
国银行标志、联通标志、汽车徽标标志等的判断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尽可能的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订正答案,明确图形1有两条对称轴,图形2有一条对称轴,
图形3有无数条对称轴。
3、第3题:想一想、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问:本题就像是在做什么?(照镜子)
(二)欣赏轴对称图片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很多,你在哪见过轴对称图形?(学生
举例)
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请大家
欣赏。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P
20
自主练习4、5题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徐常来 执教人 学年上 学期
课题
第二课时 对称(2)
个性化
修改
24
课型:
练习
知识点: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
对称轴。 <
br>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
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
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
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
正确、完整画出一组图形的多条对称轴。
教学难点:
1、找规律,写出数字的对称数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质疑问难 实践操作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学具准备:
剪刀、纸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25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
轴对称图
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
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
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
去找一找。
二、自主练习
1、学生自主解决第6题。
(1)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讲一讲。
(2)学生自己做并总结。
(3)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总结:
有的图
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如图1),有的图形有两条(如图
2)或多条对称轴(如图3),我们都要画出来。
2、学生自主解决第7题。
(1)学生做完,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每组图形的对称轴,
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交流反馈信息后小结:
a、有的对称轴经过了圆心。
b、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
(3)验证学生所发现的第2条规律:
第6题中
“每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学
生反思认识到:运用这一规律可以使对称轴画得更精确
些。
3、指导学生完成第8题。(找规律,接着往下写)
(1)学生同位间尝试找一找、说一说规律,并试着写一写,
画出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2)交流方法:1:蒙纸法。2、照镜法。3、左右握笔法。
(3)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一写,相互交流,
比一比看谁写的漂亮。
4、欣赏与回忆。(自主练习的第9题)
(1)师:不光数字有对称现象,有些汉字的形状也
是近似
轴对称的,例如“日、田、金、美”等汉字。你能再写出几个这
26
样的汉字吗?
古、丰、喜、申、甲、天……
(2)师补充:在英文字母中,你能找到轴对称字母吗?
学生独自写,并交流。
W、E、T、Y、U、I、O、A、D、H、K、X、C、V、B、M、
同位间相互指一指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5、创作与欣赏。(自主练习的第10题)
(1)每个学生准备几张正方形彩纸,拿出一张,按照课本
方法对折3次,成为一个三角形,再剪一次展
开就会得到一个轴
对称图形。
(2)你还会剪哪些轴对称图形?试着剪一剪,比一比看谁
是剪纸小能手。
(3)展示交流,评出剪纸小能手。
三、全课总结
1、你都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
2、你用这些知识都解决过哪些问题?
四、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的对称知识设计一幅图画,比一比谁设计的有创
意。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徐常来 执教人 学年 上 学期
课题
第三课时 平移与旋转(1)
个性化
修改
27
课型:
新授
知识点: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
2、图形的平移方法。
3、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由平移得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
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
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掌握平
移要点,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进行分步
骤的斜向平移,进
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
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质疑问难
实践操作
教具准备:
有关平移和旋转的图片
学具准备:
方格图、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和旋转,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
28
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
2.出示:信息窗2的6幅图片。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漂亮的图形。看这些图
形是用什么方法变出漂亮图案的?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用一个简单
的图形通过平移变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呢
?
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出示例题图:(5个小正方形的图案)
提问:怎样用平移的方法得到这个图案呢?你能把中间的
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吗?
(适当提示方法:先向哪儿移、再向哪
儿移)
2.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小组交流平移过程。
教师巡视,对学困生适当指点、帮助。
3.集中交流:怎样才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
(视学生汇报情况,只要合理即可)
4.提问:你是怎么知道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2格,
或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
格的?(有困难时适当提示)
其他点可以这样观察吗?只能观察一个点吗?
还可以观察几个点或其他部分。
揭示:平移时要选取一个点或一条边,以此为基准数格平
移。
提示:为了清楚地表示
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
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5.小结:将一个图形平移到指定地点要注意什么?
6.画其它的平移,完成图案。
师:同学们用平移的方法画出了这个美丽的图案,真不错,
请大家在观察信息2,看那些图案还可以用
平移的方法画出来?
29
7.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当设计师,用平
移的方法,设计美丽的图案。
三、实践操作应用深化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平移的方法,你都学会了吗?
让我们一起检验一下吧!
1、出示第23页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4、完成第24页第4题。
你明白题目的意思吗?要我们怎么做?
学生独立画图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巡视,
对学困生适时帮助。
在交流
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移的方法:先选择图形中的
某个点或边,以此为基准来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
,再改换
方向平移几格。
四、课堂总结
1、谈你印象最深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通过平移可以创设出很多美丽的图案,用来美化我们
的生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美
丽的图案。(出示25页第
8题的图案)
最后两幅图片是图形平移后得到的吗?(不是)那是
通过
旋转后才能得到,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五、作业布置
用平移的方法设计几幅美丽的图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徐常来
执教人 学年 上 学期
课题
第四课时 平移与旋转(2)
30
个性化
修改
课型:
新授
知识点: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2、图形的旋转方法。
3、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由旋转得到。
4、旋转三要素。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
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度。
2、通过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
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
行表达。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难点:
说出图形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质疑问难 实践操作 情境引入
教具准备:
纸蜻蜓,有关旋转的图片,三角形
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纸蜻蜓,一张放大的插图,一个基本图形纸卡(硬
纸),一个小三角形,一张练习纸,
教学过程:
31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每个人带来一份小礼物——纸蜻蜓,
就藏在桌洞里,快找一找,拿出来,看一看,玩一玩吧!
师:好,先玩到这,玩得怎么样?高兴吗?发现什么了?
生:飞出去了、可以看到一个圆形、像螺旋桨、旋转。
师:旋转了,你们细心观察了。对,一
个简单图形旋转后就
可以看到一个复杂图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
)
二、观察操作,验证猜想
1、玩中学——再玩纸蜻蜓观察旋转
师:一起拿好纸
蜻蜓,这次我们慢一点旋转,同学们仔细
观察,纸蜻蜓是怎样旋转的,形成了一个什么图案?
生:它是绕中间的一个点旋转的。
生:它可以从左往右旋转(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逆时针
旋转。(师相机板书)
师:
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在玩蜻蜓中发现了它是绕中间的
一个点旋转的。而且旋转是有方向的,可以顺时针或
逆时针旋转,
旋转后能看到一个美丽的图案。
2、学中乐——观察图案想象旋转
师
:老师这就有一个图案,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案是
怎样得到的?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课本23页图。
同桌交流交流。
生:三角形绕一个顶点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0度,再旋
转90度
,再旋转90度得到了这个图案。(生汇报师演示)
师:谁能也象他这样再完整地说一遍,你能自己边操作边
说说旋转过程吗?
3、乐中做——自己动手操作验证
下面大家在方格纸上把刚才旋转的过程画一画吧。
学生动手画图,师巡视指导。
32
组内交流,班内展示。
师:那同学们看看旋转后的图形和旋转前的图形相比,有
没有变化?
同桌交流。
师:也就是位臵改变了,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
师:其实这也是一种对称图形。我们在以后的
学习中会继
续学习,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实践、验证了自己的想
法,你有什么收获?
旋转时应注意什么呢?
生:一个简单图形绕一个点,按照一定的方向,一定的角
度,旋转后就
会得到一个美丽的复杂图案。
师:在这里,旋转时围绕的点、旋转的方向、旋转的角度
被称为旋转三要素。
三、欣赏图案,积累创造
欣赏一组精美的图案。(教师出示搜集的一些图案)
看看这些图案是由哪个简单图形旋转后得到的?
生相互交流后回答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2、请你利用这节课学习的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
设计一个图案,我们一起来欣赏、评价好
不好?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徐常来 执教人 学年
上 学期
课题
第五课时 平移与旋转(3)
个性化
修改
33
课型:
练习
知识点:
平移与旋转判断与操作。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移与旋转。
2、能够准确地画出平移与旋转的图案。
3、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由平移或旋转得到。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地画出平移与旋转的图案。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地画出平移与旋转的图案。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质疑问难 实践操作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学具准备:
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练习
师: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点、方向、角度
前面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
二、自主练习
1、出示第24页第2题。
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平移能够重合?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折扇和手掌由于图形的方向发生了改
34
变,不能通过平移重合。
2、出示第24页第3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鹅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
了几格?汽车呢?
你是怎么数的?(让学生选择一个点详细说)
提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臵?同桌各选一
题互相说说。
3、出示第25页第5题。
学生先说一说再在书上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问:分针是绕什么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旋转了多少度?栏
杆是绕什么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旋转了多少度?
4、出示第25页第6题。(画一画)
问:你打算怎样画?
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己画在方格纸上,指名在小黑板上完成并展示,师
针对做的情况进行点评与指导。
5、出示第25页第7题。
说一说怎样通过平移或旋转由图形1、2分别得到图形3、4。
小组内说一说,班内交流。
对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点评与指导。
6、出示第26页第8题。
问:上面的标志哪些是轴对称的?找一找你身边还有那些
标志也是轴对称的?
三、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2、请你利用旋转或平移的方法为自己的学校设计一个独具
创意的标志。
35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徐常来 执教人
学年 上 学期
课题
第六课时 我学会了吗?单元复习
个性化
修改
36
课型:
复习
知识点:
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认识与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平移、旋转运动和对
称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2、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和审美能力。
3、通过
丰富的旋转、平移、对称的感性资料,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教学难点:
确定轴对称图的对称轴,用平移或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案。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质疑问难 实践操作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学具准备:
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
这单元我们学了很多美丽的图案,通过学习这一单元你知道了
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适当板书。
二、基本练习
1、同学们,看这座宫殿漂亮吗?它是由
很多的图形组成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宫殿。课本27页图
37
(1)提出问题
教
学
反
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2010 - 2011学年上学期
课题
三峡工程(二)——小数除法(单元备课)
个性化
修改
3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小数除法。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8——54页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学
生
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运算等
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知识
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
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小数的小
数除法,求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带中括号的)。
教学重点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小数四则混合
运算中中括号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小数
除法
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
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球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会用“四舍五
入法”求商的近似
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3、在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
方法,
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4
、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
创造,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
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
法。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课时划分】
信息窗1————————————2课时
39
信息窗2————————————2课时
信息窗-2课时
信息窗4————————————2课时
回顾整理及综合练习———————3课时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三峡工程(二)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一课时)
4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
书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除的意义,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能
够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
br>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知识点】
1.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
2.掌握并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理解当被除数的个位数比除数小,个位不够商1时,就要在商
的个位写“0”补位。
4除到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5、掌握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并成验算的习惯。
【教法】:
创设情境、尝试法、分析法、合作交流法、迁移法、归纳整理法、
【教具、学具准备】:
信息窗一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被除数 150 1500 15
1.5
41
除数
商
30
300
3
0.3
先让学生填写并观察上表,再提出问题:
①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怎么样?
②第三组与第二组比较,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呢?
③第三组与第一组比较,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被除数呢?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了解三峡工程,我们这次去参观五级船闸
出示信息:2003年6月1日,三峡大坝正是蓄水,蓄水3天,水
位共上升9.84米。
学会读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9.84〔3=__________
师:
在这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请大家开
动脑筋,想想办法,谁能解决这个新问题?
学生估算结果是多少?指生说明估算方法,确定商的大体范围。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各自在演草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并找出不同的做法
的学生,让他们把做法板演在黑
板上。
第一种做法: 9.84米=984米 984〔3=328厘米
328厘
米=3.28米
第二种做法:用竖式计算
3.28
3
)9.84
9
8
6
24
42
24
0
(2)讨论分析:
比较两种做法:
①第一种做法是怎样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的?
②第二种做法在商上怎样点的小数点?
根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先根据整数除法去做,然
后根据
整数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因为被除
数扩大了100倍,所以商就要缩小到它的11
00,从而发现商的小
数点正好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③哪种做法方便,为什么?
师小结:第一种做法是把题目的米数都改写成厘米数,这种做法
是对的,但每次都要这样改写,比较麻
烦,把米数改写成厘米数,
实际上是间接地把被除数扩大100倍。
第二种做法实际上用竖式上直接计算这样做比较方便。
(3)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思考:9
表示9个一,除以3,得3
个一,商3写在各位上,8表示8个十分之一,除以3,商是2,
商
2写在什么位臵?引导学生理解应该把2写在8的上面,并且
在3的后面点上小数点,这样才能表示2个
十分之一,也就是商
里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启发学生继续想:余下的2
个十分之一
看成20个百分之一,与百分位上的4个百分之一合
起来是24个百分之一,再用3去除,商是8.思考
8表示什么?
应写在哪一位上?
三、拓展交流,内化提升
1、出示“长城号”豪华游轮通过五级闸需要2.5小时。
学生读题,提出数学问题。(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43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全班订正,针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商的个位
为什么要商“0”呢?
学生交流明确当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个位不够商1时,
就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补位。
学生验算验证商的结果;交流验算方法。
2、2003年12月6日至2003年12月31
日,三峡电厂25天发电
24.9亿千瓦时。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
指生板演。
全班交流总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可以在余数后面添
“0”继续除。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学生计算13〔2,思考: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计算?
学生交流,小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方
法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
的小数点对齐。
2、自主练习1到4题
第一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看图了解图意,然后想办法解决问
题。
第二题:指生板演
全班订正,交流时,要抓住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
纠正。
第三题:学生读题,列式解决问题。
第四题:学生口算
3、全课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应如何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44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三峡工程(二) 练习课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
书31页——33页5到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能够熟练正确计
算。
2.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
创造,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的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
法。
3、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难点是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知识点】
1.进一步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
2.熟练掌握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准
确应用。
3、当被除
数的个位数比除数小,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个位
写“0”补位。在计算过程中要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法】:
练习法、合作交流、比较辨析、迁移法、画图法
【教具、学具准备】:
表格
45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自主练习4:口算
6.4〔4 7.5〔5 12.5+0.5
16〓0.5
1.2〔3 0.3〓0.7 24.8-8 7.2〔4
0.24〓3 4.8〔6 5.6〔7 0.25〓4
开火车进行,其他同学进行判断。选择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
样想的。
2、引入课题。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节课,大
家一起来
进行练习。(板书课题:小数除法练习)通过练习,我们
要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
比较熟练地进行
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3.5〔5= 77〔35=
4〔16=
初练三种类型除法题,指名板演,揭示练习重点。
(1)看黑板,谁能结合我们
前两节学过的小数除法的知识来
说一说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那谁又能说一说在计算这三种题型时分别需要注意些什
么?
引导学生回答:除
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整数除法来计
算,关键是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被除数比除数
小,整数部分不够商1要商0;如果末位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
0继续除。
三自主练习5-13题
1自主练习5
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练习题
。练习时,先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问题。交流时,抓住普遍存在的
46
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2、自主练习7
练习时,先复习除法的
验算方法,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验
算,指生板演。交流时通过发现错题,让学生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3、自主练习8
蓝鲸的体重约是126吨,大象的体重约是5吨,蓝鲸的体重
是大象的多少倍?
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探讨计算方法。
4、自主练习9
第一道题小数点点错位臵
,第三道题忘了点小数点,第四道
题十分位上不够商1应继续写“0”补位,这些都是学生容易出
现的错误。练习时,除了要求学生说出错误以外,还要让学生说
出错在那里,应如何改正,以提高学生
的计算水平。
四、拓展练习:
第33页聪明小屋: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组内交流,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正确分
析问题,并得出规律。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课,大家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
计算方
法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
以后都能像这节课一样这么认真、这么仔细,争
做学习中的有心
人。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三峡工程(二)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第三课时)
4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
书第三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
计算
方法,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解
决问题的策略,理解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理。
2、让学生经历算法的比较、分析过程,体会算法的优化并学会
进行选择,进而使学生在理解的
基础上,初步学会并掌握除数是
小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交流的态度与能力,同时
体验学习活动带来的成功愉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初步学会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
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的能力。
【知识点】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
2掌握被除数与除数同时向右移动小数点,被除数位数不够,需
要补“0”的情况。
3、自觉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法】:
创设情境、迁移应用、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尝试练习、转化
猜想、验证、比较、归纳
【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情景图
48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口算卡片)1.342〓10= 0.5〓1000= ……
2、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
数点怎样移动?
1.2 0.67 0.725 0
.003
3、填表
被除数
除数
商
56
7
560
70
5600
8
(1)请同学们看这个表,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
4、计算:27.82〔13 38.5〔14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
话:通过上面的练习,老师了解了大家对除数是整数的除
法计算以及商与被除数、除数之间的规律掌握得
很好。今天老师
将继续给大家带来三峡的有关介绍,并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新的知
识。(出示情境
图)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除法计
算的问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板书:闸门的高是“我”身高的
多少倍?
三、自主探索,解决新知
(一)学习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相同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刚才的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38.5〔1.4=
观察、比较这个算式的除数和刚才
练习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
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来计算。
49
(揭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2、解决问题,引发思考。
同学们,我们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请大家想一
想,除数是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
我们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这个想法不错,那怎样将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呢?请
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可以同组同学讨论。
⑴
学生交流想法,汇报讨论结果,说说各自的理由。学生
中可能出现的答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一种情况:将单位“米”化成“分米”来计算。
38.5米=385分米
1.4米=14分米 385〔14=27.5
第二种情况: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38.5和1.4同时扩大
10倍计算。
385〔14=27.5
第三种情况:竖式计算(可能没有,有的话,方法不一
定正确)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变化后
的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除
数都转化成了整数)也就是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了除数是
整
数的除法。(出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其实,同学们刚才在
思考的过程中用到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
——转化的思想。
(板书:转化)就是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从而来解决问
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在以后的学
习中要不断地应用。
⑵ 交流算理。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利
用商不变的规律转化,或通过改写单位
)
在转化的时候,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是由哪个
50
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除数,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你认为哪一种比较方便呢?(让学生随意选择,但必须说明
理由)
教师小结:同学们
,其实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般根据商不
变的规律,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可以了,这样数据比较小,容易
计算。当然,在变化过程中,除数转化成了整数,被除数也要跟
着扩大相同的倍数。
⑶这种转化的思想如何在竖式中体现出来呢?下面我们一起
用竖式计算这个题目(边说边写好横式、竖式
)
首先我们应先把除数转化成什么?(整数)把1.4转化成整
数,我们把小数点划去就可以
了。把小数点划去,1.4就转化成
了14,这个数就扩大了10倍。扩大10倍,其实就是把小数点向
右移了一位。
被除数怎么办?(也要扩大10倍)扩大10倍把小数点向右
移一位。
我们把原来的小数点划去,移过一位点上一个新的小数
点。
现在把这道题变成几除以几了,我们会算了吗?怎么算?
教师引导学生将竖式书写完整。提问“商的小数点为什么点
在这儿?”
通过我们刚才
这个题目的计算,你认为(1)怎样计算除数
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
除
法)追问:(2)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
除法?(根据商不变的规律)
4、指导看书,教材34—35第一个红点的内容。并让同桌再
次说一说竖式中的问题“小数点
为什么点在这儿?”
5、巩固练习竖式上直接转化的方法,明确以除数为标准进
51
行转化。
⑴学生尝试完成自主练习4中的两道题目。2.46〔0.06
4.56〔1.9
⑵学生反馈常用列竖式的方法,提醒小数点。
①关键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
计算。
②转化中以除数为标
准,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但是被除数并<
br>不一定也要变成整数。
⑶教师小结: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
使
它变成整数。看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
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法则进行计算。
四、拓展交流、内化提升
学习被除数小数位数比除数位数少的计算方法 <
br>谈话:上面我们以“闸门的高是小男孩身高的多少倍?”为
题学习掌握了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
相同的除数是小数的除
法计算方法。如果老师再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我们的书桌高
0.77米
”,你能求出“闸门的高是书桌高的多少倍”吗?
1.列出算式,38.5〔0.77=
并尝试用竖式计算。
2.教师巡视,请算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
3. 集体交流反馈。
刚才在计算时顺利吗?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
52
发现?
(预设:1、学生会说出在计算时发现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
少,教师借势引导学生共同研究
重点问题。2、学生没有说出,
或者学生没有计算障碍,教师提出疑问组织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根据学生的板演,教师提出问题:
⑴
在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后,除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
右移动几位?
⑵
此时被除数应随着进行怎样的转化?
⑶
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应随着向右移动两位,但现在的被除
数只有一位小数,你们说该怎么办?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说清补“0”的情况。
教师小结:在计算此类题目时,我们仍要根据商不
变的规律,
将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
点也向右移动几位,
位数不够的,要用“0”补足。
4. 巩固练习:自主练习4的10.5〔0.21
9〔0.45 学生
独立计算,两人板演,集体订正。尤其注意被除数位数不够补“0”。
五、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一)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算?
同位互相说一说。
2.出示课件,讨论填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 )
的小数点,使它变成 (
),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
53
数的小数点也( )移动(
),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 ),然
后按照除数是( )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提炼并板书: 一看……二移……三算……
(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填一填。
0.36〔0.9= 〔9
1.19〔1.7= 〔
0.2〔0.25= 〔25
4.2〔0.28= 〔
1.3〔2.6= 〔26
8〔0.16= 〔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请同学们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
数,并想想你是怎么填的?”
学生独立完成,出示课件集体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
行纠正。
2.
自主练习2. 巨嘴鸟身长0.66米、嘴长0.22米,它的
身长相当于嘴长的几倍?你还了解哪些有
关巨嘴鸟的知识?与
同学交流一下。
读题审题,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第二个问题可以放于
课后学生搜集资料之后再做交流。
3. 自主练习4剩余四道题目,学生可任选一道进行计算。
自主练习5,课堂时间充足可在课堂进行,否则可留作家庭
作业。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或体会。
根据学生回答结合板书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
要学习了——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我们可以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
——除数是整数的
除法,在转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商不变的
规律。
54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三峡工程(二) 练习课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
书36——38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进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时,进一步体验
转化
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理解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算
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
行计算。
3、在学习
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交流的态度与能力,同时
体验学习活动带来的成功愉悦。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
习惯。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知识点】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
2熟练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3、自觉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小数除法的意义。
5、通过计算发现被除数、除数与商三者的关系,并利用规律进
行比较。
【教法】: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小组学习、比较练习、观察发现法、应用
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情景图
【教学过程】:
55
一、创情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学习了除数是小
数的除
法计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比一比看
谁的知识掌握的最扎实好
吗?
二、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
1.口算:(自主练习6)
2÷0.5= 0.24〔0. 2= 0.4÷8= 6〔0.02=
1.3〓0.2= 7.2〔0.8= 8〓0.5= 2.8+8=
0.39〔0.03= 0.1〓0.1= 3.2-2.9= 21〔0.3=
计时,反馈时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 填表(自主练习9)
出示题目:不用计算,你能将表格填写完整吗?
被除数
除数
商
2.56
0.32
8
25.6
3.2
256
8
2560
320
8
学生独立填写之后,交流时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填的,根
据是什么?
3. 竖式计算:
0.654÷0.06= 9÷3.6=
0.0456÷0.15=
(单纯移动小数点) (被除数末尾添0)
(商个位是0,
添0继续除)
(1)独立计算,个别板演
(2)指名讲计算过程,根据实题巩固计算法则。
(二)探究应用
1.
探究规律:(自主练习8)
出示题目:计算下面各题。(可用计算器计算)
56.8÷8
4.4÷2.2 35.56÷12.7
56.8÷0.8 4.4÷0.22
35.56÷0.127
56
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大,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
除数小?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三组题目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
回答将题目及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观察算式及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相互补充。
根据自己的发现,你能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大,
在什么情况下商比被除数小?
教师根据学生叙述出示规律并板书:
在除法中,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大于零,那么
当除数>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1时,商>被除数。
2. 运用规律:(自主练习10)
出示题目:在 里填上“>”、“<”或“=”。
48.5÷16 48.5
32.4÷0.45 32.4
210÷1.4 210
1.8〓2.9 1.8
7.26÷1 7.26
0.25〓3.6 3.6
学生根据自主练习8所掌握的规律,判断并填空。
集体交流时,学生说出自己所填答案,并说明判断理由。
师小结: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养成良好
的习惯,学会运用我们
学到的规律对计算结果进估测和检验。
(三)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自主练习7
蜜蜂 20千米时
蝴蝶 7.5千米时 仙鹤 72.6千米时
(1) 仙鹤飞行的速度是蜜蜂的多少倍?
(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
对小组合作完成情况进行比赛,第一个完成的上来交流。(注
57
意不同类型题目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 自主练习11
出示题目:散海栈多味鱼的购物小票 单价 46.00元kg
总售价
27.60元
同学们,看老师的购物小票被弄脏了,你能帮助我算出多味
鱼的净含量吗?
学生思考,交流想法。
什么是“净含量”呢?(就是所购物品的数量)那怎样求数
量
(数量=总价〔单价)算是可以列成?(27.6÷46)
你能自己完成计算吗?交流结果。
师小结:谢谢大家,运用所掌握的数学本领帮我解决了一个
难题。愿意继续接受挑战吗?
3. 自主练习12
出示题目: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情况统计如下。
地形名称
面积
(万平方千米)
(1)我国的山地面积约是丘陵面积的多少倍?(可用计算器
计算)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问题(1)中的“约是”是估算吗?对,不是。所以结果
仍然要求准确值。
4.
自主练习13
出示题目:不会飞的鸟
鸵鸟
身高:2.5米
体重:150千克
速度:70千米时
鸸鹋
身高:1.6米
体重:50千克
速度:60千米时
几维鸟
身高:0.3米
体重:2千克
速度:16千米时
山地
316.8
高原
249.6
平原
115.2
盆地
182.4
丘
58
蛋重:1.4千克 蛋重:0.7千克 蛋重:0.42千克
(1)鸵鸟的身高是鸸鹋的多少倍?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读题、审题。从此题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
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
课上进行问题交流,解题留作家庭作业。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三峡工程(二)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求商的近似值(第五课时)
5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
入”的方
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
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2、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
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
力。
【教学重难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增强应用意识、提
高应用能力。
【知识点】
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
2、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
3、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正确区
分。
【教法】:
创设情境、合作交流、观察讨论、归纳总结体验法、举例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
息,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除了三峡大坝之外,
我们国家
还有很多水利工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情境图)
2.提出问题
60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
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
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
把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课后再解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1)谈话: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
盘峡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你能列出
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185〔33
谈话:该怎样用计算器计算呢?先想一想,再算一算。
(2)将你的结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发现:
(1)由于学生计算器不同,显示的小数部分位数可能不同,
也有的计算器上显示字母E。
谈话:怎么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不同呢?究竟是怎么回事,你
知道吗?
学生明确因为除不尽,小数部分有无数位,而计算器只显示
小数部分的前几位。
(2)小数部分数字总是“60、60”重复出现。
谈话:你们很善于观察,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3.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
br>谈话:遇到商除不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
法”求出商的近似值。什么是“四舍五
入法”呢?
(可以请知道的同学讲一讲,有学生知道四舍五入法,要给
予肯定。)
谈话: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保留
整数,结果各应是多少?自己写一写,再和同
位交流一下你是怎
么想的。
61
4.尝试笔算
接下来我
们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
倍?”这个问题,你能笔算出结果吗?在计算的过程中
,有什么
重要的发现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5.汇报交流
谈话: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
(1)
除不尽,商从百分位开始后面都是6;
(老师给予肯定,可追问,为什么你确定后面的数位都商6呢?)
(2)
继续除下去,余数都是“5”,商也都是“6”
(给予表扬,不仅善于观察,更善于思考。正是因为发
现了余数
重复出现数字“5”,我们才确定后面的数位上都商“6”。)
6.练习求近似值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保留整数呢?
三.拓展交流,内化提升
1、计算8.05〔3.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集体订正。
2、概括循环小数概念。
谈话:5.606060……,2.4666……,2.……这3个数有什么
共同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适时概括出循环小数、无限小数
和有限小数的意义。
小数
部分的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
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学生举例说明。
交流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的联系。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1
62
23〔7
46.4〔13
51.5〔29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上表。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 自主练习3
名称
鳁鲸
长须鲸
抹香鲸
旗鱼
箭鱼
速度(千米时)
55
50
22
120
130
名称
飞鱼
鲨鱼
速度(千米时)
65
40
枪乌贼 41
金乌贼 26
短蛸 15
(1)
箭鱼的速度约是鲨鱼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笔算解答,集体订正。
3. 自主练习5
用计算器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0.4〔6 2.772〔2.1
3.95〔0.27
10〔7 16.65〔3.3
1.792〔0.14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有错误的要说说错误原因。
4. 自主练习7
先用计算器计算,再将得数是有限小数的涂上红色,得数是
无限小数的涂上绿色。
10〔3 5〔8 1.1〔7 37.1〔2.9
9.8〔0.6 4〔9 66.1〔0.9 4.16〔1.3
四、课堂小结
63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自主练习2、4、9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三峡工程(二) 练习课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求商的近似值(第六课时)
6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42——44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熟练的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知
道循环小
数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的意义。。
2、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增强应用意识、提
高应用能力。
【知识点】
1.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
2、会判断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3、会根据得数的排列现象发现规律
4、初步了解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以及循环小数的写法。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法】:
创设情境、合作交流、观察讨论、归纳总结体验法、举例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
(出示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提出并解决了有关于我国各水利
工程大坝
高度的问题。看,问题口袋里还有好多问题呢!你想知
65
道吗?(出示问题口袋里的题目)
(1)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葛洲坝的多少倍?
(2)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老虎哨的多少倍?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集体订正。
用什么方法取得近似值?
二、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自主练习6
根据生活实际想一想,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适?
(1)为了绿化校园,学校买来2.2千棵草种,每千克草种
9.28元。买草种花了多少钱?
(2)保管员要把2.2千棵草种放进小玻璃瓶中保存,每个
小玻璃瓶最多只能盛0.35千克
,准备6个这样的小玻璃瓶够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集体订正。
第(2)小题会出现
分歧,引发学生讨论,6个小玻璃瓶到底
够不够?为什么不用四舍五入法呢?
学生明确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2.自主练习8
中国银行人民币牌价 20070703
1美元兑换人民币
1港元兑换人民币
1欧元兑换人民币
1日元兑换人民币
7.59元
0.97元
10.34元
0.062元
(1)一个书包标价为25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2)800元人民币大约能换多少日元?(得数保留整数)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谈话:说说你对表格里信息的理解。
在学生正确理解兑换问题后,独立尝试解决问题,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10
66
2000年中国、俄罗斯、加拿大三国陆地面积和人口情况统计。
人口情况统计图 陆地面积统计图(单位:平方千米)
中国俄罗斯加拿大
(1)中国人口数约是加拿大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可用计算器计算)
先出示(1)(2)小题,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交流。用
什么方法求的近似值?
(3)知道了这些信息,你想说些什么?与同学交流一下。
4.自主练习11
邮件
种类
质量级别
20克和20克以内
信函
20克以上每增加10
克或其零数加收
印刷
品
20克和20克以内
20克以上每增加10
克或其零数加收
100克和100克以内
小包
100克以上每增加
100克或其零数加收
普通国际资费(元)
4.00
0.50
3.00
0.40
7.00
4.50
小力给国外的姑姑寄信花了4.5元钱,他的信可能重多少
克?
谈话:谁愿意把你理解的题意和大家说一下?要用到哪些相
关信息?
67
学生尝试解答,集体订正。注意“20克以上每增加10克或
其零数加收”的理解。
小强的礼品(重360克)如果以小包的形式邮寄,需要花多
少元?
找到相关信息,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并解答问题,集体交流。
5.自主练习12
(1)让学生先读题,分析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
(3)全班集体交流。
6.自主练习13
找规律,填得数。(可用计算器计算)
1〔9=0.1111…… 2〔9=0.2222……
3〔9=0.3333…… 4〔9=0.4444……
5〔9=
6〔9=
7〔9= 8〔9=
可以根据规律填数,再用计算器检验。
谈话:发现有什么规律?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
位听。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三峡工程(二)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带[]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七课时)
6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信息窗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
含有小、
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
习的
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
算的应用价值,增强
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知识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感受中
括号的作用;
2、明白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正确应用中括号,进一步
体会中括号的作用。
【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法、感受体验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从三峡工程几个重要的水库的建设
学到许多数学知识,其实水库的建设还有赖于对三峡区域内移民
的搬迁工作的合理规划,那我们国家又
是如何规划的呢,我们一
69
起去看看好吗?(出示情境图)观察
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第一、二期移民共有多人万人?第三、四期
还剩多少万人
二、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从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二期安臵的移民人数接近,那第三、
四期
平均每期移民有多少万人呢?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该怎样计算呢?
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题目的分析与对比。
2.交流汇报。(通过学生对题目的分析,阐述算式的含义)
①分步计算先求前两期有多少?
②综合计算从总数中连续减去。
3.对比异同。
(1)对比这两种思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对比算式又有什么不同点?
4.列综合算式。
学生思考,尝试列式,学生可能出现:
算式1:113-(34.15+38.25)〔2
算式2:(113-34.15+38.25)〔2
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想出很多类似中括号的方法,
如113-(34.15+38.25)〔2。
5.认识中括号。
(1)分析综合算式的错误原因,明确运算顺序。
怎样列式才能先算113减(34.15+38.25)呢?
(2)介绍中括号的写法读法,明确作用。为什么要用[ ] ?
引导学生感受到中括号的使用改变了原来先乘除的运算顺
序,符合解题思路。
(3)学生计算验证结果。
独立尝试计算。
70
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检验运算顺序。
[113-(34.15+38.25)]〔2应该如何计算?
三、拓展交流,内化提升
中括号与小括号有什么区别?学生交流。
归纳运算顺序。
今后的算式中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我们又该如何计
算?
四、回顾整理、拓宽应用。
1.自主练习2。
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引导学生
明确运算顺序,然后再
独立完成。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3。
这道题与例题相似,让学生弄清楚条件之间的关系。
列综合
算式独立解答。(对个别学生可以先列出分步算式再综合)
列综合算式独立解答。集体交流,从思路分析上让学生体会
中括号的作用。
3、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三峡工程 练习课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带[]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八课时)
7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自主练习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中括号的写法、
作用及含
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在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
积累数学学
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
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
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知识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中括号的作用;
2、明确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正确应用中括号,进一步
体会中括号的作用。
【教法、学法】:
合作交流、练习法、感受体验法、小组学习法、联系实际
【教具、学具准备】:
10题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形成技能
1、口算训练基本功
出示自主练习1
计时口算,检验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掌握情况。
集体订正时重点交流小数计算方法的运用,同
时对个别题目
可适当增加简便方法的渗透,如2.8〓0.5可利用2.8〔2来计算,
72
80〔0.5相当于80〓2
2、混合预算中注意简便算
出示自主练习8
谈话:在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有哪些要求?
引导学生归纳完整的运算顺序要求
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应该如何计算
含有两级的呢?有括号的怎么办?
注意:有简算的要尽量用简便运算。如4.8〓12-4.8〓2
二、应用练习,训练思维
1.两步应用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解答问题理顺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今天我
们就利用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
出示自主练习4
学生分析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自主解答。
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有什么不同的解决
办法?
教师讲学生列式板书:
(51.5+60.5)〓3.5
51.5〓3.5+60.5〓3.5
对比算式感受解题思路的改变对运算顺序的变化,同时明确
小括号的作用。
2.三步应用题
(1)出示自主练习9
用综合算式解答,复习中括号的实际应用。
(2)自主练习7
学生自主审题。
集体汇报解题思路或分析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独立解答。
对比
谈话:同样是三步应用题,一题有中括号和小括号,一题只
有小括号,二者有什么不同?
73
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与运算顺序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
3、开放题目
自主练习10
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提问。
三、拓展延伸,灵活应用
1.自主练习第6题
理解题意,重点明确0.1mg〓100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
0.2 mg
学生独立做,然后班内交流不同做法。
2.自主练习11题
此题是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题目
(1)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出租车计费情况的认识。
(2)再利用现实数据,分析李老师共付23元包含几部分内
容。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三峡工程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回顾整理(第九课时)
7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49页回顾整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
算小数除法。
2、在探索中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
要的运算技能。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算小数除法。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知识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熟练
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
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实际
问题,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熟练应用
“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循环
小数‘
3、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通过独立思
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会自主整理知识的方法。
【教法、学法】:
合作交流、练习法、感受体验法、归纳总结、回顾整理
【教具、准备】:
10题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一些知识,这
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首先我们来一个口算小练习,看谁算
的又
75
快又对。
口算:
1.6〓50
0.52+0.15 0.9〔0.15
3.8+4.7 0.6〓0.04
8-5.7
7.2+0.6 2.6-0.52 1.4〓60
二、自主探索,巩固算理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笔计算这样一道题:21.45〔15
①
学生根据题意列式并用竖式计算。教师逐步提出以下问题,
让学生边思考边做: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21够不够除?商几余几?
余下的6除以15不够除,怎么办?用15除64个十分之一商
多少?
求出的这一位商表示多少?应该对着被除数的哪一位写商?
求出十分位上的商以后,被除数的十分位还余4,应该怎么
办?
用15除45个百分之一,商多少?应该把这一个商写在被除
数哪一位的上面?
4 3
个 个
十 百
分 分
之 之
一 一
↑↑
1 . 4 3
15 ) 2 1 . 4 5
1 5
6 4 →64个十分之一
76
6 0
4 5 →45个百分之一
4 5
0
②
学生观察除法竖式,小组讨论:
A商的小数点的位臵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臵有什么关系?
B 每一位商各应该写在被除数哪一位的上面?
C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
同点?
③
全班交流,逐步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
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
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
位的上面
。
④练习:
42.84〔7 117〔36=3.25
1.69〔26=0.065
3 . 2 5
0 . 0 6 5
36 )1 1 7 . 0 0
2 6 ) 1 . 6 9
1 0 8
1 5 6
9 0
1 3 0
7 2
1 3 0
1 8 0
0
1 8 0
0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
除数是整
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商中间有零是怎样处理的?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解决运算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1、学生独立计算: 58.6〔11
77
谈话:所得到的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小数。
大家看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
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
者几个数字(指着上题的数字2和7)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
样的小
数叫做循环小数。并让学生思考循环小数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循环小数的特点:
⑴重复出现的数字是接连依次不断的;
⑵小数的位数有无限多;
⑶用省略号来表示无限多的小数位数。
2、解决除不开的问题。
在复习时,我们已
经求过积的近似值,大家想一想:求商的
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同点是,
求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
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
以了;而求积的近似值要算出乘得积以后再取近似值。)
教师让学生按要
求取近似值,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
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
求,
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
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
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师:今后做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通常保留<
br>一位、两位或三位小数。商是循环小数的也可以根据需要取它的
近似值。例如,上题的商,可以保
留两位小数,也可以保留三位
小数。板书:
保留两位小数,商的近似值为5.33
保留三位小数,商的近似值为5.327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 75.6〔13.5-(3.6+1.78)
(2) 2.3+3.91〔(22-19.7)
(3)
18-(1.4+1.25〓2.4)
78
(4)
[15.2+(8.4-4.5〓0.8)]〔1.6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
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三峡工程 (二)练习课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综合练习(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50-52页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
算小数除法。
2、在探索中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理解运算的意义形成必
要的运算技能。
79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算小数除法。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知识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熟练
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
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实际
问题,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熟练应用
“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循环
小数‘
3、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通过独立思
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会自主整理知识的方法。
【教法、学法】:
合作交流、练习法、感受体验法、归纳总结、回顾整理
【教学过程】:
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回顾整理了本单元的所有知识
,
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练
习。
口算:
25+5.28 3〓1.6 1〔0.01
4.8〔0.8
1.5〔0.5 0.26〔0.2
8-7.96
0.125+0.875 1〔0.25
1-0.4〓1.3
3.4〓99+34 80〔1.6
0.7〓16-16〓0.2
4.8〓0.2〓0.5 0.3〔0.15〔2
二、综合练习
第4题
小数加减乘除的相关计算。指生板演,集体交流时说说小数
80
加减法及乘除法应注意的事项。
第5、6、7题
学生读题,明确题中信息,说明解题思路。学生列式解答。
第8题
一组巩固简便运
算的计算题目。练习时,引导学生先观察算
式的特点,在进行计算。教师应启发学生自觉选择简算方法,
培
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第9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练习时,应引导学生在“怎样
买最合
算”上动脑筋。学生可能想到的购买方案有:50*2+3.50*15=152.5
(
元)或50*3=150(元)。这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方案二更合适。
第13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练习时,首先让学生弄清每套纪念邮
票共两张,每张
的面值分别是2元和80分,再独立解答。通过
解答此题,使学生增长一些集邮的知识。
第14题
应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该题数量关
系比较复杂。练
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明
白数量关系后,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解答后,通过
交流,
相互学习。
第15题
解决现实问题的选做题。此题信息较多,数量关系比较
复杂。
练习时,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弄清题中的数据及相互之间
的关系,再列式解答。解
答时,学生可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不必要求过高。
答案妈妈的乘车费多花了30.4元,小明的乘车费少花了3
元。
聪明小屋设计的是分析算式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教师要
81
引导
学生观察前后数据的特点,并计算出结果,从中发现规律,
然后根据这个规律写出几个算式,进行验证。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三峡工程 练习课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我学会了吗(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53页我学会了吗及丰收园。
【教学目标】:
1、会综合的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根据情境图选择合适的信息解
决问题。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
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
1、熟练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
2、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熟练应用“四
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能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4、能根据自己的表现正确评价自己。
5、正确熟练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法、学法】:
82
合作交流、练习法、联系实际、归纳总结、练习法
【教具、准备】:
超市食品价格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学习了小
数乘除法,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今
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二、基础练习。
(一)说一说,看谁说的准。
①小数的乘除法都是怎样计算的?
②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③在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二)比一比,看谁算的快。
4.8〔0.06 72〔0.8 6.3〔0.09
1.3+2.8
3.2-1.9 0.49〔0.7 0.04〓1.2 3.2〓0.6
(三)填一填,看谁学的牢。
(1)27〓32=864,那么2.7〓3.2=□;0.27〓3.2=□
(2)0.25〔0.5=□〔5 4〔0.25=□〔□
(3)不计算,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287〓0.98○287
2.5〓57○5.7〓25 0.23〓1.01○0.23
98〔25○98
28.6〔0.4○28.6 32.8〔0.2〔5○32.8
(4)下面的说法对吗?
①一个数的1.02倍比原来的数要大。( )
②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
③除法运算中,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
④2.5〔0.01与2.5〓100的结果相等。( )
(四)算一算,看谁算的巧。
(1)竖式计算。(带※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1.3〓2.06 ※0.037〓11.8
83
※9.62〔0.158 57.76〔15.2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26+3.14+4.74+4.86
0.9+99〓0.9
4〔0.8-0.8〔4 8.59-4.1〓0.1-4.59
1.5〓[1〔(2.1-2.05)] [16.7-(6.2+9.5)] 〓8.3
三、拓展延伸
谈话: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学校学生平均每人每天的零用钱约为
2.5
元。根据这条信息,你想进一步了解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①一个人一年的零用钱大约是多少2.5〓365=912.5(元)
②全班同学一年的零用钱大约是多少。2.5〓50〓365=45625(元)
…… 谈话:看到我们得到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如果我们能够每天节
约1.5元,你能算一算我们全校同
学一年能节约多少钱吗?(按
1000人计算)
1.5〓1000〓365
=1500〓365
=547500(元)
如果这些钱用来买数学书捐给希望小学
,可以买到多少本呢?
(学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547500〔5.93≈92327(本)
你有什么感受?
四、丰收园。
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小数除法,你自己的表现如何?小组内先
自己评价一下,再互相评价。
评价标准: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是否能与组内同学合作学习,会
想会问会用。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84
三峡工程 (二)
课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算小
数除法。
2、在练习交流中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比较熟练的口算、笔算小数除法。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知识点】
1、熟练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则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并能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熟练应用“四
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
【教法、学法】:
合作交流、练习法、小组学习、辨析比较、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小组内交流一下。
进行小数除法计算应注意什么?怎样求商的近似值?
二、自主尝试,探索知识
谈话:仔细推敲每一部分中的概念,认真加以辨析。
1、9.749保留一位小数是9.8。
( )
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乘数。( )
85
个性化
修改
单元复习课(第十二课时)
3、两个数相除商是7.2,如果把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
则商是 (
)。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5倍,则商是
( )。
4、
在除法中,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除数乘以0.1,
则所得的商不变。 ( )
5、0.63〔0.5商的位数是( )。
A.二位 B.三位 C.四位
D.五位
6、妈妈用0.8元买了4千克白菜,每千克白菜( )元。1元
能买(
)千克白菜。
A.0.2 B.5 C.3.2
7、小毅上周练习了4天
慢跑,他一天中最远跑了3.3千米,最
短跑了2.4千米,那么4天中,小毅一共跑了(
)千米。
A.4~8千米 B. 8~13千米 C.于16千米
8、15.78〔3.3的商与( )的商是相等的。
A.157.8〔3.3
B. 1578〔33 C.1.578〔0.33
9、在( )里填上“‡”“†”或“=”
4.59〔4 ( )4.59
9.5〔0.92 ( )9.5
0〔18.2 ( )0〓18.2
71.4+0.999 (
)71.4+1
1.54〔(1+0.01)( )1.54
(4.05+4.5)〔2( )4.05
5.08〓1.01( )5.08
3.9〔0.98( )3.9
三、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谈话:想想有关小数计算的法则和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注
意审题,细心计算。
15〔0.06 0.054〔3.6 0.6〓[(5 -
0.68)〔1.2 ]
15.4〔[8〓(6.34-4.59)] (6.02
+ 2.8 )〔0.4 - 2.05
86
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谈话: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以下
问题,要仔细读题。
1.
对比练习:
原计划8次运煤9.6吨,实际每次比计划多运0.4吨,照这
样计算,几次可以运完?
原计划8次运煤9.6吨,实际要求6次运完,这样实际每次应比
计划多运 多少吨?
请一名学生做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道题。
教师:“谁能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指名请两、三个学
生说,教师提示、补充。
2、王老师为学校购买一些篮球,第一次买回15个,第二次
买回同样的篮球29个,
两次付的钱数相差641.2元,王老师第
一次付了多少元?
3、推销员每工作1小
时可以挣6.5元,另外,每做成一次
交易他可以得2.5元的奖金。某个星期他共收入212.5元,
其中
做成了7次交易,他这个星期工作了多少小时?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练习,你还有哪些问题不会?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主备人 刁玉华 执教人 学年 上学期
综合应用
课题
个性化
修改
聪明的测量员
8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
科书54页
聪明的测量员
。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小数的运算,长度、质量、
面积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
2、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并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
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用整体求个体的思考方法
综合应用长度、面积质量的计量知识。
【知识点】
1、用整体求个体的方法测量一页纸的厚
度、一粒花生米的质量
一根铜丝的直径、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
2、综合运用所学的质量、长度的测量方法、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表格、天平、
字典、一盘铜丝、一些花生米、一块长方形蚊帐
【教法、学法】:
动手操作、发现并提出问题、举例、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特
殊的物体。教师出示一张
纸、一根铜丝、一粒花生米、蚊帐上的一个网眼,看到这些,你
发现了
什么?
(他们很微小),那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一页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
一根铜丝的直径怎样测量?(教师简单介绍直径的含义)
88
一粒花生米的质量是多少?如何测量?
蚊帐上一个网眼的面积是多少?怎样测量?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
学生先分组交流,并尝试测量 。
全班交流:
发现一页纸的厚度很薄,可以测量一本字典的厚度,
再用一本字典的厚度除以总页数。但应注意两张封面
的厚度去
掉。
2、学生小组交流:那一根铜丝的直径、一粒花生米的质量、蚊
帐上一
个网眼的面积应怎样测量呢?
学生交流,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测量多个物体
来完成。
3、学生分组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质量、面积,吧测量方法和
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被测物体 字典一页的
厚度
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
一根铜丝的
直径
一粒花生米
的质量
蚊帐上一个
网眼的面积
4、全班交流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
重点关注孩子的测量和计算过程。
三、比较和拓展
1、引导学生比较,通过测量、计算,你发现这些物体都有什么
一样
的地方吗?(这些物体过于微小、薄、细,要测量一个计量
单位)
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测量的?(测量多个来计算一个)
教师简单介绍:用整体求个体的方法,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
些问题需要用这种方法?
2、地球和月亮之间的举例很远,那你知道这种很长、很大、很
远的物体又是怎样测量的呢?
89
学生尝试猜测。
教师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再来查阅资料,验证猜想,事
项方法上的歉意与拓展。
四、全课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获得了什么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什
么样的情况?
教
学
反
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 主备人 李文英 执教人 学年 上 学期
课
题
第四单元 珍稀动物
—— 简易方程
个性化
修 改
90
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学内容:
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
br>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
上进行学习的。由学习用字母表
示数到学习方程,是学生又一次接触初
步的代数思想,这既是对所学四则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深
化,
又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在知识衔接上具有重要作用。
3、本单元重点、
解简易方程
4、本单元难点: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
简易方程。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
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应
用意识。
三、课时安排
信息窗一 2课时
信息窗二 2课时
信息窗三 3课时
信息窗四 1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共
计 9课时
学科 数学 年级五 主备人李文英
执教人 学年 上 学期
91
课
题
信息窗1: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
——方程的意义
一、课型:新授课
二、本课知识点
1、理解方程的意义。
2、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
3、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
个性化
修 改
索性。
四、教学重点:
方程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
列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六、教学方法
:
情景创设法、引导讲解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法。
七、教具准备
:
课件、天平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
家
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
图片)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
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
就以这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92
(1)提问: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
息?
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1980年约有400
只,比2004年多300只。
(2)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
提出:根据“1980年约有40
0只,比2004年多300只”这
句话写出等量关系式。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2004年只数 +
300只=1980年只数
1980年只数 - 2004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
(4)教师板书“2004年只数+300
只=1980年只数”这个等
量关系式,并提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
系吗?
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汇报:如用a表示2004年的白鳍豚只数,上面的等
式就可写成a+300=400。
(5)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其
实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字母x来表
示未知数。上面的等式就
可写成x+300=400(板书)。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
根据“x+300=400”:等号左边求得是哪一年的只数
?
(1980年的只数)等号右边是哪一年的只数?(1980年的只
数)
像上面这
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等式有哪些特点呢?下
面,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出示天平)
(
1)提问: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如果学生对天平的用途、
构造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教师可以做简单的
介绍。)
(2)天平的左盘放了一个正方体,右盘是100克的砝码。放
正方体的一头重。
93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天平平衡吗?
右盘加上5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
(3)天平左盘放入10克砝码,右盘放入20克砝码。
三提问:观察天平平衡了吗?如何使它平衡?(左边再
加上10克的砝码就平衡了。)
提问: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这个
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
10+10=20(板书)
(4)天平左盘放入一个20克砝码和一个小正方体,右盘放
入50克砝码。
谈话:
小正方体的重量我们不知道,可以用X克来表示。
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可以怎样写。
20+x=50(板书)
(5)出示两台平衡的天平:一台左盘放两个50克砝码,右
盘放一个100克砝码。另一台左盘放4个x克的小方块,右
盘放一个200克砝码。
要求: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
50+50=100 4x=200(板书)
(6)谈话: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天平平衡的现象
可以用等式来表示。像前面我们研究的
“x+300=400”借助天
平就容易理解了
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1、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
等式。
(1)提问:继续看大熊猫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004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
猫数量的10倍。
(
2)你能用含有字母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猫2004年人工养
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吗?
94
师生总结:
人工养殖的只数〓10=野生的只数
10x=1600
如果用x表示人工养殖大熊猫的只数,那么x〓10=1600
(3)学生打开教科书57页,结合图示进一步理解以上等
量关系。
2、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
等式。
(1)提问: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计到2010年,全国最大的东北
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
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03年的3倍还多100只。
(2)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先用文字表示出东北虎200
3年的只数与
2010年只数的等量关系,再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最后画一
画,在天平上表示
出这个等式。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汇报:
2003年的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
列式为: 3X+100=1000
(板书)
画图为:天平的左盘是3个X和一个100,右盘是1000。
提问:这里的X表示什么?(x表示2003年的只数。)
3、揭示方程的意义。
(1)提问: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像x+300=400
10+10=20
20+x=50 50+50=100 4x=200 10x=1600
3X+100=1000,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分成两类:含有字母的是一类,不含字母的是
一类。
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这类等式叫做方程。(板书)
(2)组织学生讨论:X+5是不是方程?2+3=5是不是方程?
95
说明理由。
(3)组织学生交流: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必须符合什么
条件?
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出示自主练习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让学生说说判断的
依据是什么。
2、出示自主练习2,看图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出示自主练习3,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
五、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这节课我们以国家保护动物为话题,认识了方程,
方程可以为我们的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附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像x+300=400、0x=1600、x+100=1000,
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第二课时)
一、课型:练习课
二、本课知识点
1、方程的意义。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学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从
而理解方程的意义。
2、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感受方程与
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96
四、教学重点:
方程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
列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引导讲解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启发式
教学法。
七、教具准备:
情境图
八、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说说方程的含义?
说说等式与方程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可举例说明。
二、练习设计。
基本练习。
1.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6+x=14 36-7=29
60+23>70
x+4<14 y〔18=3 3x-12
8+x
5x+2x=63
2、写一个方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什么是方程。
3.自主练习4。
(1)出示第一幅情境图,学生读题。
(2)出示第二、三幅情境图。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列出方程的等量关系。
4.自主练习5,学生读题。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
然后进行交流,
交流时,重在沟通找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和由等量关
系列出方程的过程。
97
综合练习。
1.自主练习6。
2.自主练习8。
(1)
在解决第二问时,教师可提示学生,从表格中寻找
数量间变化的规律,根据规律找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即大
豆数〓3=豆腐数,然后再列出方程。
(2)出示补充习题:一种铅笔的单价是0.8元。将表格
填完整。
数量枝 1 2
3 4 5 6 ……
总价元 0.8 1.6 3.2 ……
X枝铅笔用去7.2元,列出方程。
3.自主练习9题。
是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周
长计算公式列出方程的题目。
练习时,可完全让学生独立列方程。练习之后,应让学生通
过交流
获得根据公式列方程的一般思路。
4.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编一道含有未知数的题目,说
出
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比如:小明今年x岁,老师今年33
岁,是小明年龄的3倍。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课,大家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意义了,并能
应用这些知
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像这
节课一样这么认真、这么仔细,争做学习中的有心人。
在这节课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交流。在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时,要先找出数量间
的相等关系,然后才能列方程。
学科 数学 年级五 主备人 李文英 执教人 学年 上 学期
98
信息窗2:黔金丝猴
课个性化
——解方程
题
(第一课时)
一、课型:新授课
二、本课知识点
1、等式的性质。
2、解简易方程。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
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的方程并会检验。
3、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4、培养学生理解和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的能
修 改
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理解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学会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
五、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引导讲解法、讨论交流法、质疑问难法、启
发式教学法
。
六、教具准备:情境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老师很喜欢动物,这是
老师喜欢的一种动物(课件出示——黔金丝猴
的图片)你们
认识吗?
生:金丝猴
师:对,它是金丝猴的一种,是我国的一级保护
动物,也
是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在世界上仅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的名
字叫“黔金丝猴”。
99
师:知道为什么叫“黔金丝猴” ?
生:不知道
师:因为贵州省的简称是“黔”,并且这种金丝猴只在贵
州有,所以叫做
“黔金丝猴”。你还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吗?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据央视
国际频道2004年6
月1日报道,贵州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黔金丝猴数量已
从1993年
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只。)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993年有600多只,2004年有860多只。
师:经过人类的保护,黔金丝猴的
数量有所增加,从1993
年的600多只,增加到2004年的860多只。看到这组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1:增加了多少只?
师:你会解答吗?
生1:
=260(只)
师: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解答吗?
生2:600+x=860.
师:这是用什么方法呢?
生:方程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操作体验,理解等式的性质。
(课件出示一架空天平。)
师:现在天平怎样了?
生:平衡
师:也就说明了什么?
生:左右两边是相等的
师:大家继续看,(课件出示:这时左盘放上一瓶啤酒)怎样
了?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