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疆轻工学院-植树问题公式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9 月18日
授课时间:9月 日 第5周 第1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除以小数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
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
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把除数除法化成整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迁移转化,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1.接龙游戏。
2.心算,判断出下面各式的商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
270÷90= 27÷9=
教师:你们真棒,能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来思考,今天我们学习的一个
数除以小数的除
法,就可以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进行学习。(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教材第28页例4的情境图。
教师:从图画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奶奶提出了什么问题?
2.教师:要求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应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7.65÷0.85= (个)
教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
5.学生独立计算,并相互检查。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8页“做一做”。
先组织学生根捎题目要求圈小组中相互说一说怎样计算?再在
练乀本上进行练
习,教师指3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一填。
0.12÷0.03=( )÷3 28÷0.07=( )÷7
0.01÷0.16=( )×16 0.34÷( )=31.4÷18
指名学生口答,其余学生订正。
3.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68.6
m,是第二根绳的3.5倍。第二根绳长多少米?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2)学生列式并计算,小组内交流并订正。
四、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作业: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1、3题。
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1)
7.65÷0.85=9(个)
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一个数除以小数(2)
备课时间:9 月19日 授课时间:9月 日 第5周
第2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注意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的
计算方
法,会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
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
兴趣。
教学重点:归纳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除。
教学方法:讲解法。迁移转化,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4.68÷1.2=( )÷12 2.38÷0.34=( )÷( )
5.2÷0.32=( )÷32 161÷0.46=( )÷( )
教师:既然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那我们现在就更进一步地来学习一个数除以小
数的知识。[板
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2)]
二、探索新知
1.教学第29页例5。
(1)教师出示第29页例5:12.6÷0.28=
(2)组织学生尝试计算,然后指名汇报。
学生计算时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结果:
(3)教师:你们认为哪一个计算是正确的?说说你的理由。
2.归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师:一个数除以小数应怎样计算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倌归纳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总结: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
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敐点
向叓移动几位,袋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
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
数的小数除法计算。(一看,
二移,三算)学生在教材第29页填婺。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3题。
3.列竖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能不能灵活地运用呢?
板书设计
一个小数除以小数(2)
12.6÷0.28=45 一看,二移,三算
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一个数除以小数巩固练习
备课时间:9
月20日 授课时间:9月 日 第5周 第3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
熟练和巩固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
小数的除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
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
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巩固和加深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在小数除法计算中,被除数、除数与商的有关规律。
教学方法:指导练习法。自主练习,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谁能说一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列竖式计算。
57.6÷0.12= 4.85÷O-25= 0.27÷0.75= 25.6÷0.32=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7题。
2.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5题。
3.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10题。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8题。
2.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9题。
提示:先计算出每道算式的商,再与被除数比较,最后观察除数的物点,看看有
什么规律。
(1)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讨论发现的规律,归纳出统一的结论。(当被除数不等
于0时,若除数
等于1,则商等于被除数;若除数小于1,则商大于被除数;若除数大于
1,则
商小于被除数。)
3.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11题。
出示情境图。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并订正。
四、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你的学习有何评价?
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巩固练习
第10题:34.5÷6=5.75(元)
21÷3=7(元) 5.75﹤7
第8题:455÷6.5=70(m2)
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商的近似数
备课时间:9
月21日 授课时间:9月 日 第5周 第4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 3.452
12.71 18.64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43×4.67
12.15×3.41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
(保留
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
去。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
四舍五入”法。)
引出课题:这节诞我仌要学习“商的近似数”。(?书课题:商嚄近似敐)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
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
2.提问:说一说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比较?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师小结:求商的近似数非常重要,
有时按照要求取近似数,有时按照实际取,在
取商的近似数的时候,要明白应该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
了。
三、巩固拓展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归纳: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
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
后一位“四舍五入”。2.求商的近似数的时候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
之后再进
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
余数比
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
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
商的末一位加上1。
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数
按要求取
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
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按实际需要取
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循环小数
备课时间:9 月22日
授课时间:9月 日 第5周 第5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
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
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
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
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
有座庙,庙里有
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板书:循环)
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
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
立列算式。学生列式:400÷75。
让学生用嫖式计算这上算式,幖诔一说圈计算过程中佀?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
个算式的余敐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
复出现“3”。
3.引出课题。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叏能永远也除不完。)
揭题:那怎样表示这
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
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
——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循环小数。
2.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
3.引导学生比较400÷75,28÷18, 78.6÷11的商,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5.333…1. 555…和7.14545…这样小
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师小结:今后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
的近似值,也可
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并讨论:两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反馈)
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400÷75=5.333…
5. 333…的循环节是3 7 14545…的循环节是45。
有限小数0.9375 无限小数0.2142857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