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别妄想泡我
820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6: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浙江大学招生网-吉林华侨外语学院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 能性》的内容。关于
“可能性”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 ,主要
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
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加深“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不但能用
恰当的词语 ( “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根据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认知水平,本单元 安排的是一些简单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
及用数学语言描述他们获胜的可能性 相等。因此,我不仅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而且
密切关注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根据学生实 际重组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体会及通
过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知识的构 建。例如用“平时批改作
业,用抽签的顺序批改”、“ 抽数字”、“ 猜卡片”等游戏来引导孩子们用 数学的眼光来
研究可能性的大小与游戏的公平性,他们当然会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上
通过精心的组织、策划,在课堂上使得孩子们每一次活动都有深刻的数学内涵,达到让孩子
在快 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领悟,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
人格的形成。
2、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 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
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 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学
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 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
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试验、分析, 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五年级学生已 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
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 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 而乐于探究。
二、活动主体:
1、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本 节课的教学中重点突破体验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游戏的公平性。选择“引导探究法”,创设贴近学 生生活、生动有趣
的情境,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游戏、猜测、验证与交流中真正有效 地理
解和掌握知识。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所 以本节课学生主要采
用以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学习法”,目的是通过丰富 多彩的
小组活动,动手实践,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3、本节课以实物教具为主,通过实 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而自主地获
取新知,从而感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知道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游戏的公平性。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试验与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体会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事件发
生的 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② 通过小组活动,增强小组内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活动过程:
为了能更好的突 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
境教学,并通过游戏、实践操 作、小组合作这些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
中学习,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形成了课堂 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
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环节:
(一)从实际生活着手,激趣引入;
(二)联系实际,体验游戏的公平性;
(三)动手操作,探究可能性的大与小;
(四)巩固知识,游戏反思;
(五)结合教材,巩固新知。

一、从实际生活着手,激趣引入
1、猜麻将,(教师准备麻将九筒、九万、九条各一个)让学 生观察麻将后,交换麻将的位置,
老师从中抽取一个麻将让学生进行猜想。根据回答小结词语“可能”
2、猜麻将,(教师准备麻将九筒三个)让学生观察麻将后,交换麻将的位置,老师从中抽取
一 个麻将让学生进行猜想。根据回答小结词语“一定”、“不可能”
3、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事件的发生
(1)可能: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结果。
(2)一定和不可能是确定的
引导学生 说出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对象,结果是肯定的又研究价值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
一下可能性问题吧!
二、联系实际,体验游戏的公平性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1)在学生兴趣还未下落是继续提出以下问题:(问题要与个人实际相结合)
①老师在改作 业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批改的呢?引导学生回想在操场中批改作业的情
景—抽签批改。
②继续提问,老师这种批改作业的顺序公平吗?不公平


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 起来研究老师这种方法是否公平?请小组长(本班内学习小组设有的
人员)领取教具(数字卡片1、数字 卡片2各一张,密封盒子一个)
④在开始实验之前讲清要求:1、把数字卡片对折3次后放入密封盒; 2、将密封盒交于组长
同桌摇匀后抽取;3、教师示范统计方法,并由组长统计相关数据;4、小组成员 分工协作,
统计人员和摇动盒子的成员不用抽取,其余同学每人抽取5次。
数字卡片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合计
2、分析统计数据,初步体验。
①由统计者口答统计结果,老师将统计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②观察实验数据,发现抽取数字1与抽取数字2的次数相等吗?
③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抽取数字1与抽取数字2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
④引导小结:引导观察数字卡片1与数字卡片2的数量,得出数量相同→抽取到的可能性相同。
那么老师抽学号改作业的方法公平吗?公平
让学生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体验到游戏的公平性,并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对实验过程
进行反思验证,使学生真正认识游戏的公平性。
2

1










三、动手操作,探究可能性的大与小
(1)提问:是不是在每种可能性问题中,数量都是相同的呢?不是
那么我们现在继续来研究,当数量不同时又会发生什么情况?请小组领取数字卡片2(2张)
(2)按照以上方法继续进行实验。
数字卡片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合计
2

1










①由统计者口答统计结果,老师将统计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②观察实验数据,发现抽取数字1与抽取数字2次数的多与少?
③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抽取数字1的次数少,抽取数字2的次数多。
④引导小结:引导观察 数字卡片1与数字卡片2的数量,得出数量多→抽取到的可能性大;数
量少→抽取到的可能性小。
(3)全部齐读可能性结论。
四、巩固知识,游戏反思。
游戏:猜卡片多与少


(1)组长上交数字卡片,领取新的卡片包
(2)在开始实验之前讲清要求: 1、把卡片包打开,将未知卡片放入密封盒;2、交换组员
分工,继续游戏;4、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统 计人员和摇动盒子的成员不用抽取,其余同学
每人抽取10次。
(3)根据小组统计猜卡片中有那些动物?(狗、猪、老虎)
(4)统计汇报,猜动物卡片多与少,并说明理由。
(5)课堂小结
①本课让我们知道可能性也有大与小,那么我们因该如何去判断呢?
数量相同→可能性也相同;数量多→可能性就大;数量少→可能性就小。
②我们要进行游戏要如何才能公平呢?
使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也就是要数量相同,则游戏就会公平。
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这 节课的知识进行反思回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
生深刻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 数学”的道理。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
惯。
五、结合教材,巩固新知。
练习119页例题,独立思考完成后集体订正。
六、作业布置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材五年级上册P121练习二十一2、3、4
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 贯穿其中,有“猜麻将”、“抽卡片”、“猜卡片”等活动,充分体现
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数学教学
活动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中突破重难点。
本课教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知识 知识,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
生的公平、公正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各种能力。

黄山学院招生网-端午节作文400字


典韦怎么死的-治疗白发最好的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成绩查询-潍坊人事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高中生评语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


新年快乐的英语-年会总结


陕西特岗教师招聘-新年畅想


出入境管理局-大学生的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