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别妄想泡我
976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7: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法律关系的要素-个性的自我介绍


《积的近似数》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页例6及“做一做”,练
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根据实际需要和题目要求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运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
力。
3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
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地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是小数时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求积的近似数往往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
1.计算下面各题。
1.5×24 0.37×2.6 4.02×8.3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2)说一说小数乘法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2.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一位小数:3.12;5.549;0.3814。
保留两位小数:4.036;7.7963;8.42378。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7.7963的近似数为什么是7.80?
(3)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用这种方法求小数的近
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学习内容涉及小数乘法计算和用“四舍五入”法求近
似数的应用,而学生 对“四舍五入”法已经有较长时间没有接触了,所以通过简
单复习,帮助学生唤起对已学知识,特别是对 “四舍五入”法的记忆,为后续学
习做好知识准备。
1 4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
这时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 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PPT课件呈现谈话内容。)
2.揭示课题: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二)了解信息,解决问题
1.出示情境图(PPT课件)。
小狗正在做什么?人们训练小狗缉毒是利用了小狗的什么特 点?小狗嗅觉
灵敏与嗅觉细胞的数量多少有很大关系,下面请看一个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出示例6(PPT课件)。
(1)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怎样解答?
(3)题目中对解答这个问题有什么特殊要求? < br>(4)这里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要求出积的近似数,那么条件中的
“0.049亿”是近 似数还是准确数呢?为什么不用准确数?
3.学生独立尝试,指名两名学生演板。
4.组织学生观察、评价黑板上两名演板同学的解答过程。
5.组织学生交流、反馈自己的解答过程。(教师适时演示PPT课件。)
(1)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3)你是怎样将“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的?
(4)写横式的得数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除了通过例题中对得数的要求来揭示求“积的近
似数”的教学内容外,还有意 识地引导学生判断已知条件中“0.049亿”是近似
数还是准确数?为什么不用准确数?进一步让学生 体会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准确
数既无必要又不可能,而用近似数就可以了。至于例题的具体解答过程,难度 并
不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只是在重点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交流、反
2 4


馈,突出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和过程,强调书写时应注意的 细
节。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一)求“积的近似数”的基本练习
1.第11页“做一做”第1题。
(1)出示题目(PPT课件)。
1.计算下面各题。
0.8×0.9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全班齐练,指名两人演板。
(3)集体订正。
2.补充题。
(1)出示题目(PPT课件)。
补充题:
将“1.35×0.96”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所得的近似数是( )。
A.1.29 B.1.30 C.0.13
(2)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判断和选择。
(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自己是怎样做 出判断和选择的。(教师强调:用“四
舍五入”法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时,所求得近似数末尾的“0”必 须保留,不能
随意去掉。)
(二)求“积的近似数”的实际应用
1.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1)出示问题(PPT课件):一种大米的价格是每千克3.85元,买2.5 kg
应付多少钱?
(2)全班齐练,教师巡视。(选择两名同学演板,一人的得数是准确数,
一人的得数是近似数。)
(3)集体订正,追问质疑。
3 4
< /p>


质疑一(对得数是准确数的同学):这节课学习的是求“积的近似数”,你
为什么 用准确数表示求得的积?
质疑二(对得数是近似数的同学):这一题的问题没有保留几位小数的要求,
你为什么用近似数表示求得的积?
2.集体讨论。
(1)再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2)通过这道题的解答,你感受到了什 么?(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需
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用“做一做”的第1题和补充的选择题来巩固求积的近似数的
方法。而在“做一做”的 第2题中,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
有的求的是积的准确值,有的求的是积的近似数, 甚至求出的近似数也可能不完
全相同,可能保留的是两位小数,也可能保留的是一位小数,还有“舍”与 “入”
的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生成的教学资源,及时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在比较
和争论中 积极思考,让这些丰富的资源引发出精彩、自然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从
实际例子中体会求积的近似数往往 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练习
1.课堂作业:练习三第1题第(2)小题、第3题。
2.家庭作业:练习三第1题第(1)小题、第2题。

4 4

台湾通行证-大学社团工作总结


小石潭记导游词-读书心得范文


眉山市教育局-淄博人事网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暑期实践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党的认识


夫妻笑话大全乐翻天-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孙子兵法全集-暑假趣事


宾馆广告语-塞维利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