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玛丽莲梦兔
866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7: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京联合大学专科-护士入党申请书范文



题目:三角形的面积(第1 课时) 总课时数________
主备教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执教教师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8—59页。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 角形的面积,并能
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是同底(长)等高(宽)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
半。
教具准备
学习方法
课件、各种平行四边形纸片。
动手操作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
复习三角形的分类,为拼接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做准备。
先让学生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根据按角分类和按边分类。
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可以分 为哪些种类呢?按边分可为哪些三角
形?按角可分为哪些三角形?
如果给出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你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二、引入。
1.用数方格的办法判断三角形的面积。
【多媒体演示】屏幕投影出方格图中的三角形。
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分别判断出这3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一个方
格表示1平方厘米)
教师和学生一起先数三角形中整格的小方格有多少;再数锐角三角形中不满
一格的小方格(两个 不满一格的算一格)。
学生判断了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后, 引导学生思考:用数方格的
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好吗?为什么?
教师指出:用数方格的方法求 三角形的面积既麻烦,也不够准确,在图形很大的
情况下,这种方法也不适用。能不能想办法把三角形转 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
来研究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道来探索。
三·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1.寻找思路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师:同学们观 察一下,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
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完全一样)
师: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备注



师:你想用什么办法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提供许多思路,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评价鼓励。) 师: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 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老师出示思考题:)
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
每个三角形与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分组实验,合作学习
(1)提出操作和探究要求。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各两个),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
一摆或剪拼。
屏幕出示讨论提纲: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②拼出的图形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学生:你是怎样拼的?能 说一说你的拼法吗?(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进行演
示,出示一个已作好高的三角形,移出一个与它同 样大小的三角形,再把这个三
角形旋转、移动,和下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让学生模 仿练
习。)

平移

旋转180°


(3)展示学生的剪拼过程,交流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情况汇报)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两锐角三角形) (两钝角三角形) (两直角三角形) (两等
腰直角三角形)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
师:谁能说说,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是三角形面积的二倍。
生: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老师评价、给予肯定)
3.归纳公式
(1)讨论。(屏幕显示提纲)
A.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C.你能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2)归纳交流推导过程,说出字母公式。
(根据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进行如下板书:
因为:三 角 形 面 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所以:三 角 形 面 积=底×高÷2)
师:为什么要除以2?
生:……
师:如果用S表示三 角 形 面 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 角 形的底和高,
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 = ah÷2。)
师:我们刚才是从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 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与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关系中得出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的。你们还能用别的方 法去推
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如果学生想到别的方法,如剪拼的方法可以边讲边演示,只要合理的都要
给予肯定。)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有了公式,下面我们可以帮学校解决问题了。
1、例1: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师:你认为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什么地方容易出错?
(强调“÷2”这一关键环节)
2、做一做:一种三角尺的形状如右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完成后交流、讲评。)
五、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一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
米?
(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着让学生口头列算式,不用
计算。)
2.你能想办法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师:要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数据?要怎么做?
(先让学生想,小组交流,再汇报,最后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评讲。)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如右图),求高。




师:求三角形的面积我们会算了,如果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三角形的高你会

算吗?
(学生讨论汇报,再计算、反馈。)
六、回顾总结、深化提高
1.师:这节课探究了什么?是怎样探究的呢?
(屏幕显示,学生齐答。)

转化

求三角形面积 求平行四边形面积







还原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师:对!今天我们分 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还可以
用折叠、割补)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
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 学们
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






















题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 1 课时) 总课时数________
主备教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课本56—57页
1.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
3.体验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挑战性,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
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利用割补法掌握并会用公式计算平形四边形的面积

难点: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来探索平形四边形面积公式。
教具准备
教师准 备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纸各1张,正方形纸1
张,要与长方形纸不宜区分面积大小,给每个 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纸1~2
张。学生准备剪刀、三角板、练一练第2题用的平行四边形等。

学习方法

一、创设情境
(一)教师拿出不宜直观看出面积大小的长方形 、正方形纸各1张,先估计
哪个面积大,再讨论比较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长 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看老师手里的长方形
和正方形纸,估计一下,哪张的面积大?
生1:我看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2:我认为正方形面积大。
生3:我觉得可能一样大。
师:用什么办法可以检验哪种意见对呢?
生1:重叠在一起比一比。
(教师操作,不宜看出来。)
生2:测量一下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长,用公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再比较。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
生:行。
动手操作 归纳总结
学习过程 备注

执教教师



师:测量出数据用公式计算。一会老师告诉你们数据,我们再计算一下。
(二)教师拿出等底 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纸,先估计哪个面积大?再
讨论比较的方法。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师:再来看这两张纸,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平行四边形。说一说哪个面积
大?
生1:平行四边形纸片大。
生2:长方形纸片大。
生3:它们一样大。
师:意见又不一样,怎么办?
(学生可能说出不同方法,教师进行互动。如:)
生1:比一比。
(教师重叠在一起比较。)
生2:测量出它们边的长。
师:长方形的面积会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会计算吗?
生:不会。
生:如果知道平行四边形公式就行了。
(如果有的学生说到把平行四边形剪下一个角拼在另一边的方法,教师给予
表扬。)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计算公式。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拿出从附页中剪下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剪一刀,然后拼成一个
长方形。
(学生独立剪拼,教师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可能出现的做法:)
生1:我先用三角板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做了一条高,沿高这条线剪开 ,把
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一个梯形,通过平移,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生2:我也是 先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做一条高,然后沿高剪开,分成了两个
梯形,通过平移,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生2的方法没有,不做介绍。教师用教具进行操作,然后粘贴到黑板上。)
师:现在,我们用课件演示一下剪拼的过程。
(教师边操作边解说,最后总结。)
师:我们只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通过平移就可以拼成一个
长方形。
三、总结公式
师:观察我们拼成的长方形,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和拼出的长方形有什么关
系?
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生2: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等。
生3: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等。
师:说得对。那我们看能不能根据长方形的 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学生说,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平行四边 形和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相等,平行四边
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
(教师边说边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高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呢?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教师完成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出示平行四边形。)
出示平行四边形。)

h
a



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用S表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边说边在图中底边标出a,高标出h。板书s=)
师:谁能写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s=a×h=ah
(学生齐读字母公式。)
师: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导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谁来说一说
求平行四边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需要知道底和高各是多少。
师:对。现在我们计算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生共同测量并计算。)
四、尝试应用
师:请同学们观察试一试中的平行四边形,说一说图中数据表示什么?
生1:图1中20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15表示它的高。
生2:图2中16.4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9.6表示它的高。
(学生回答后,自己试做,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师:刚才的两道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
学们计算它的面积。




12cm
10cm
15cm
师: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如果学生有用15乘12的进行指导。)
五、课堂练习
师:刚才我们应用公式计算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接下来我们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看练一练的第1题,自己完成。
(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做法。
生:平行四边形的钢板的底是4.8米,高3.5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



乘高,4.8×3.5=16.8,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
4.8×3.5=16.8≈17m2
师:请同学们拿出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条框,先测量它的 底和高,测量结果保
留整厘米,再求出它的面积。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
师: 拉一拉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否发生了变化?
测量底和高的长度并计算它的面积 。
(学生按要求操作,然后交流。)
生1:拉一拉后,平行四边形的底没变,高变短了,它的面积比刚才的平行
四边形面积小了。
生2: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不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着高的变化而变
化,高增加,面积变 大,高减少,面积变小。
……
六、问题讨论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测量和计算, 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大小,与
它的底和高有关系,请同学们看“问题讨论”中两个平行四边形, 他们的面积相
等吗?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说法:)
生1:左边的平行四 边形的底是2.6厘米,高是1.8厘米,面积是:2.6×
1.8=4.68cm2。右边的平行四边 形的底也是2.6厘米,它的高在平行四边形外,
也是1.8厘米,面积是:2.6×1.8=4.68 cm2。所以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生2:我也同意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底 是同一条线段,高
是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高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这两个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师:底相等,我们称为等底,高相等,我们称为等高,像这样等底、等高的< br>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七:课堂总结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今天学过的内容: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2. 等底、等高的两个平形四边形面积相等






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2. 等底、等高的两个平形四边形面积相等。







题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复习课(第2课时) 总课时数________
主备教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课本56—57页
1.巩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
面积的计算公式解答有关应用题。
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课件
小组合作 师生共评
学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底12米,高7米;
(2)高13分米,第6分米;
(3)底2.5厘米,高4厘米
二、指导练习
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积是多
少平方米?
(1)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2)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
千克?
①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
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0÷10000=1.95公顷,
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3)如果问题改为:“一共 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
少千克?”又该怎样想?
与⑵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
(4)小结:上述 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
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 一环节,否则就会出问题。
2.(1)练习十五第5题:
a、你能找出图中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吗?
b、他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c、生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d、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备注

执教教师
学习重难点
教具准备
学习方法



(2)练习十五6题

让学生抓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 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
高分别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3)练习十五第7题。
让学生观察,讨论什么不变,什么发生了变化(四条边的长度不变, 底边上
的高发生变化)。从而得到它们的周长不变,但面积变小了。
四、作业:
1、求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求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单位:分米)

2
、在两条平行线间画出两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试判断甲和乙谁的面积
大?

3
、一个平行四边形,若底增加2厘米,高不变,则面积增加6平方厘米;若高增加1厘米,底不变,则面积增加4平方厘米,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教学反思














题目:三角形的面积(第1 课时) 总课时数________
主备教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执教教师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8—59页。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 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
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是同底(长)等高(宽)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
半。
教具准备
学习方法
课件、各种平行四边形纸片。
动手操作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
复习三角形的分类,为拼接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做准备。
先让学生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根据按角分类和按边分类。
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可以分 为哪些种类呢?按边分可为哪些三角
形?按角可分为哪些三角形?
如果给出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你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二、引入。
1.用数方格的办法判断三角形的面积。
【多媒体演示】屏幕投影出方格图中的三角形。
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分别判断出这3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一个方
格表示1平方厘米)
教师和学生一起先数三角形中整格的小方格有多少;再数锐角三角形中不满
一格的小方格(两个 不满一格的算一格)。
学生判断了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后, 引导学生思考:用数方格的
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好吗?为什么?
教师指出:用数方格的方法求 三角形的面积既麻烦,也不够准确,在图形很大的
情况下,这种方法也不适用。能不能想办法把三角形转 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
来研究它的面积计算方法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道来探索。
三·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1.寻找思路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师:同学们观 察一下,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
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备注



(完全一样)
师: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师:你想用什么办法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提供许多思路,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评价鼓励。) 师: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 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老师出示思考题:)
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
每个三角形与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分组实验,合作学习
(1)提出操作和探究要求。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各两个),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
一摆或剪拼。
屏幕出示讨论提纲: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②拼出的图形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学生:你是怎样拼的?能 说一说你的拼法吗?(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进行演
示,出示一个已作好高的三角形,移出一个与它同 样大小的三角形,再把这个三
角形旋转、移动,和下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让学生模 仿练
习。)

平移

旋转180°


(3)展示学生的剪拼过程,交流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情况汇报)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两锐角三角形) (两钝角三角形) (两直角三角形) (两等
腰直角三角形)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
四边形。
师:谁能说说,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是三角形面积的二倍。
生: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老师评价、给予肯定)
3.归纳公式
(1)讨论。(屏幕显示提纲)
A.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C.你能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2)归纳交流推导过程,说出字母公式。
(根据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进行如下板书:
因为:三 角 形 面 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所以:三 角 形 面 积=底×高÷2)
师:为什么要除以2?
生:……
师:如果用S表示三 角 形 面 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 角 形的底和高,
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 = ah÷2。)
师:我们刚才是从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 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与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关系中得出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的。你们还能用别的方 法去推
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如果学生想到别的方法,如剪拼的方法可以边讲边演示,只要合理的都要
给予肯定。)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有了公式,下面我们可以帮学校解决问题了。
1、例1: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师:你认为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什么地方容易出错?
(强调“÷2”这一关键环节)
2、做一做:一种三角尺的形状如右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完成后交流、讲评。)
五、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一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
米?
(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着让学生口头列算式,不用
计算。)
2.你能想办法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师:要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数据?要怎么做?
(先让学生想,小组交流,再汇报,最后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评讲。)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如右图),求高。




师:求三角形的面积我们会算了,如果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三角形的高你会

算吗?
(学生讨论汇报,再计算、反馈。)
六、回顾总结、深化提高
1.师:这节课探究了什么?是怎样探究的呢?
(屏幕显示,学生齐答。)

转化

求三角形面积 求平行四边形面积







还原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师:对!今天我们分 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还可以
用折叠、割补)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
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 学们
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






















题目:梯形的面积(第1课时) 总课时数________
主备教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课本62—63页
1、使学生经历操作 、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
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 公式解决实
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 有知识
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1、使
学生经历操作、观察 、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
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 决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学习方法
多媒体课件
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 开始讲新知识之前我先来考考大家,之前我们学过的平行四
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三角形S=ah 平行四边形S=ah÷2
(注意要求学生回答全面,也就是说文字对应公式都说出来。)
师:不错啊!看来大家对于公式都记得很熟了!下面我再来考考大家的运用。(课
件出示练习)
师:请你口算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生:30平方厘米。
生:32平方厘米。 < br>(这个过程不找学生重复的说公式,耽误时间,当学生回答出答案时,问大家和
她想的一样的举手 了解学生情况即可。)
接着进行下面的练习。
生1:12平方厘米。
备注

执教教师
学习重难点



生:9平方厘米。
(当学生出现错误答案时仍然用大家举手来进行否定或肯定,最后都要强调除以
2)
师:看来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啊!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梯形的面积,
看看梯形的面积又是如何 计算的呢?
(二)探索新知:
请拿出我们准备好的梯形。下面就用你们手中两个相同的梯形 摆一摆,看一
看两个相同的梯形能拼出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
生:能得到。。。。图形,请同学上来进行演示,
师:大家拼的种类还挺多,哪种是我们认识,求面积时也比较熟悉的图形呢?
生:平行四边形
师:是不是任意两个梯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讨论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和这个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生:一个梯形的面积就是这个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师: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那梯形的面积=底×高÷2
师:大家同意吗?
生:不同意!(同意,老师追问 大家都没有问题啊!那老师有个问题要问问了,
梯形有上底和下底之分,这里的底×高÷2中的底是那个 呢?引导学生讨论出这
个底其实就是上底加下底的和)
生:不同意的说明理由,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出这个底其实就是上底加下底的
和。
师:如果用字母s表示梯形的面积,a、b、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用字母怎样表示梯形的 面积公式就是S=(a+b)h÷2(领着学生一边说一边板书)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这不错啊!大 家在一起拼一拼探讨探讨就把梯形的面积计
算公式研究出来了!你们还真厉害,那下面我们就做几道练习 ,看看你们是不是
能够很好的运用你们所探讨出来的公式呢?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智力闯关”)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五、 课下作业(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是通过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转化
方法,讨论出了如何求 出梯形的面积。那课下请同学们在一起讨论一下还可以怎
样进行图形转换也能求出梯形的面积呢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表示:S=(a+b)h÷2



教学反思





























题目:四则混合运算测试A(第 课时) 总课时数________
主备教师
练习内容
练习目标
练习重难点
教具准备
学习方法
执教教师
有关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点。
检验学生对近阶段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及时纠补。
1. 重点:能熟练且准确的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 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检测法
学习过程
1.直接写出各题结果。
(1)2.5×0.8×4= (2)1.1×0.6-0.6=
(3)8.7×100+8.7= (4)9.4-1.7-1.3=
(5)0.1×0.9×3= (6)1-0.5×0.4=
(7)8.05×0.2×0.1= (8)8×12.5×0.5=
(9)4.5×2-0.2= (10)0.25×40×0.1=
2.填空。
(1)4.18的2.7倍是( ),0.056是0.8的( )倍。
(2)12.8÷0.13的商是( ),余数是( )。
(3)最大的二位数是最大的一位纯小数的( )倍。
(4)0.4578扩大( )倍是457.8,( )缩小1000倍是0.124。
(5)把0.5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是( )。
(6)19.955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二位小数是( )。
(7)两个因数的积是8.5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6
倍,积是( )。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是( )。
(8)如果两个数的商是6.5,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扩大6倍,商是( )。
3.计算下列各题。
(1)21.28-21.28÷7.6×3.1 (2)1.08÷(3.94+34.3×0.2)



(3)(548+452)×(8-7.48) (4)0.75+(130-0.36×350)
备注




4.简算下列各题。
(1)9.9×8.6+0.86 (2)0.46×7.5+0.46×2.5


5.列式计算。
(1)70.2与56.2的差,乘2.5,与100相减,差是多少?

(2)4.68除以0.9的商,比17.5乘1.03的积少多少?

(3)96.9与86.7的和与它们的差相除,商是多少?

(4)5.7与3.2的差,除0.16,所得的商去乘100,积是多少?


6.应用题。
(1)农场用拖拉机耕地,1辆4小时耕地5公顷,照这样计算,6辆车10
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2)服装厂计划做200套大人服装,每套用布2.5米,结果用这些布改做儿 童
服装,每套比成人服装省0.5米,问能做多少套儿童服装?



(3)某单位定做男女西服套装共用3703.7元,男西服定做24套,每套78.8元,
比 每套女西装贵6.3元,问女西装做了多少套?





(4)有三个护树小组。每一组保护树木500棵。第二组保护树木比第一组的3
倍 少460棵。第三组护树是前两组和的一半。问第三组护树多少棵?


(5)货车和客车同时从两个车站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货车每小时行32千
米,客车每小时行 35千米,两个车站相距多少千米?




(6)甲乙两城相距 7100千米,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5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飞往乙
城,2小时后,另一架飞机以每小时9 50千米的速度从乙城飞往甲城,又经过几
小时后两机相遇?


教学反思

























题目:四则混合运算测试(第课时) 总课时数________
主备教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教具准备
学习方法
执教教师
有关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点。
检验学生对近阶段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及时纠补。
3. 重点:能熟练且准确的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4. 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以练促学
学习过程 备注
一、填空:
( )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 )。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 );如果有中、小括
号的,要先算( ),再算( );
遇到除法的商除不尽时,一般( )。
二、1、口算:
3.6+ 4.4 = 10- 5.2 = 3.4 × 0.2=
7.8÷ 6= 1÷4 = 7.5÷0.3 =
9.8- 8 = 0÷27.9= 6.5 ×0.2=
0.1×0.5= 13.2+6.8= 0.15÷15=
2+3.8= 9-4.5= 0.42×3=
11+0.92= 4÷5= 1.8÷0.03=
0×25.4= 17.2÷17.2= 0.99×0.1=
2、口算:说出下列算式根据什么定律,性质进行简算。
7.5-0.26-1.74+2.5 0.25×13×4 18-2.7-9.3


32×0.125 3.5×3+3.5×7 4.5×20-3.5×20

3、说出下列个题的运算顺序。



82.3-40.5÷0.81×1.2 4.53+19.8÷(26.8-1.2×4)



(9-0.45)÷(2.5+1.5×3) [1-0.98×(3.51-3.51)]÷2




4、用文字叙述下列各题。
15-6×1.5 (1.8+202)÷2.5



5、口头列式。
4.5 除 3 与 1.5 的和,商是多少?
0.5 乘以 4.8 与 3.5 的差,积是多少?
5 个 7.5 除 18 ,商是多少?
6、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75+75×2表示( ), 69×2
表示( ),
75×3+69×2表示( ),
75+75×2+69×2表示( ),
75+(75×2+69×2)表示( )。
四、计算:
0.4×(3.2—0.8)÷1.2 5×〔(3.2+4.06)÷6.05〕


7.4×1.3-4.68÷0.9 [10-(0.2+16.7×0.07)]×0.01





五、只列式不计算
(1)3.6 加上 1.2 的 5 倍,再减去 2.88 ,差是多少?

(2)3.6 加上 1.2 的和,再减去 2.88 的差被 5 除,商是多少?

(3)7.5 乘以 32 除 3.2 的商,所得的积加上 2.5 ,和是多少?

(4)34.8与2.7的和乘以4.02,积是多少 ?

(5)335.7除以0.7的商,加上12.5与4.8的积,和是多少?

(6)310.2减去2.5的差,除以0.3与2的积,商是多少?

六、说出下列数量关系:
(1)每天修的米数×( )=总米数总米数÷每天修的米数=
( )
总米数÷天数=( )
(2)( )×( )=总价 总价÷( )=
数量 总价÷( )=单价
七、应用题
1、水稻专业组有两块早稻田。一块450平 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产1.3千克;
另一块56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产1.45千克。这两块早稻田 的总产量是多少
千克?合多少吨?



2、小红的身高是1. 36米,小强比小红高0.04米,他们两人身高的和是小林身
高的2倍,小林身高是多少米?






3、四年级要为图书馆修补2 44本图书,第一天修补了49本,第二天修补了51
本。剩下的要3天修补完,平均每天要修补多少本 ?



4、先锋小学要用长0.96米,宽0.69米的红纸布置一个 光荣榜,这个光荣榜高
1.92米,长 3.45米。布置这个光荣榜需要多少张这种纸?







教学反思


























宁夏考试信息网-有关母亲的诗句


优秀毕业生主要事迹怎么写-买卖合同范本


十一祝福语-9月放假安排


安徽工程大学教务系统-关于路的名言


湖北省二本院校-520活动


关于安全的作文-山西招生网登录入口


邮政局长-名著读后感500字


云南专科学校-关于成立党支部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