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玛丽莲梦兔
720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7: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艾青诗集-项目负责人简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新授课)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79页本单元教学主题图;课本P80-81页的教学
内容。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1)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获得成功
的经验,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知识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 br>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
题。
3、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观 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
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
方 法,培养空间观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 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
确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 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面积?
2、请同学翻书到80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
如 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二、导入新课
根据长方 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
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 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
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三、讲授新课
(一)、数方格法
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
1、 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 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
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这 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 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
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 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
怎样数的。
2、 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0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
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
面积相等。
(二)引入割补法
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
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 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方法。
(三)割补法
1、 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
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
图形?
2、 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
3、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 ,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
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
换图 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
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
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
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 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
底边向右慢慢移 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
便于比较。)
① 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 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
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 来的平行
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5、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
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
6、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告知S和h的读音。
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 以记作“·”,
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
写成S=a ·h,或者S=ah。
(6)完成第81页中间的“填空”。
7、验证公式
学生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用
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相比较“相等” ,加以验证。
条件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
(四)应用
1、 学生自学例1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四、体验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五、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六、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S=a·h或S=ah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课)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2)通过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
切联系。
2.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3.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巩固
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技 能和技巧。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答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底12米,高7米;
(2)高13分米,第6分米;
(3)底2.5厘米,高4厘米
二、指导练习
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2)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
可收小麦多少千克?
①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
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0÷10000=1.95公顷,
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3)如果问题改为:“一共 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
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
与⑵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
(4)小结:上述 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
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后才能进入下 一环节,否
则就会出问题。
(2)练习十五6题


让学生抓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平
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3.练习十五第3题: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如图),
求高。
分析与解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是28平方米,底是7米,求高就用面积 除以底就可以了。
三、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7题。
四、作业:练习十五第4题。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
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知识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 等数学活动,进
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
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
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
样的)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激发:1.出示平行四边形
提问:(1)这是什么图形?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3.既然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 们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
二、指导探索


(一)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
大小.
2.启发 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
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讨论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
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
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
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
关系?
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6.讨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7、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板书)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
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 角形的底和高,那
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二)教学例1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学生独立解答.
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
三、质疑调节
(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教师提问:
(1)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
(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四、反馈练习
(一)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
的面积.
(二)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底是4.2米,高是2米;
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
3.底是1.8米,高是.1.2米;
(三) 判断
1、 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 )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
( )
五、作业:85页做一做和练习十六第1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例1… …
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100×33÷2=1650(cm)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课后反思:

第4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1)在交流 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意义和乐趣,并产生主
动与他人合作的心理倾向;
(2)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2.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 的面积公式,并
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量一量、 算一算、比一比、分一分、议一
议等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用字母表示是 :S=ah
÷2 。
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
(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
是2.8米,高是1.5米。三角形的面积 是( )平方米,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2、练习十六2题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十六第6题: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相等?(两条虚
线互相平行。)你还能画出和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⑴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搞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关
系?
⑵看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⑶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试
着画出来
2.练习十六第7题
(1) 让学生尝试分。
(2) 展示学生的作业
可能有 : a、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结论,只要
把原三角形分成4个等底等高 的小三角形,它们的面积就必然相
等。而要找这4个等底等高的小三角形,只需把原三角形的某一
边4等份,再将各分点与这边相对的顶点连接起来即可。
b、也可把原三角形先二等分,再把每一份分别二等分。
3、练习十六


让学生抓住涂色的三角形的底只有平行四边形底的一半,它的
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底×高,三角形的面
积=(底÷2)×高÷2,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48÷4
4.练习十六第3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让学生列方程解和算术方法解 ,算术方法176×2÷22,要让学
生明确176×2是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课堂练习:练习十六第8*题。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教学目标:
1.是学生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
积。
2.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3.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供正确率。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具准备: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1)三角形的面积= ,用字母表示
是 。
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
(2)一个 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底
是2.8米,高是1.5米。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2、练习十六2题
二、指导练习
让学生抓住涂色的三角形的底只有平行四边形底的一半,它的高
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
(底÷2)×高÷2,所以三角 形的面积等于48÷4
4.练习十六第4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学生列方 程解和算术方法解,算术方法176×2÷22,要让学生明
确176×2是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了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课堂练习:练习十六第8*题。


课后反思:

第5课时 梯形的面积(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
2.知识目标:(1)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并能应用 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以及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
决新问题的能力。
3.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
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 初步的推理能
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梯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
“÷2”的道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
这 是一个三角形,怎样求它的面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
推导得到的?学生回答后,指名学生操作演 示转化的方法。
(2)展示台出示梯形,让学生说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厘米。
(3)教师导语:我们已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
式,那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呢?这 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
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
2.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推导公式
(1)操作学具
①启发学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 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
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②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③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操作:梯形(重叠) 旋转 平移 平形
四边形。
(2)观察思考
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a.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
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 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反馈交流,推导公式。
①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②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③字母表示公式。 教师叙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
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 下底和高,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的计算
公式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b)h÷2”。
第二层次,深化认识。
(1)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①提问:想一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到的?
(2)引导操作。
①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
方形。能否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方法,把一个梯形转化成已学过
的图形,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
②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讨论,教师作适当指导。
(3)信息反馈,扩展思路。
说一说你是怎样割补的?教师展示各种割补方法。
第三层次,公式应用。
(1)出示课本第89页的例题,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横截面”。
(2)学生尝试解答。
(3)展示台出示例题的解答,反馈矫正。
(4)完成例题下面的“做一做”。
3.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第1、2和3题。
(2)讨论完成练习十七第4和6题。
4.全课小结。 (略)
课后反思:





第7课时 组合图形的面积(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1)结合具体的题例, 感受计算组合图形的必要
性,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知识目标:
(1)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
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
问题。
3.能力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例举中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在尝试、交流
中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会用分割法和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第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口答,教
师在长方形图的下面板书:S=ab
“第二个图形呢?”……
学生分别口答后,教师在每个图的下面写出相应的计算面积的公
式.
教师:计算这些 图形的面积我们已经学会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
有些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
内容,板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二、 认识组合图形
1、让学生指出92页页的四幅图有哪些图形?
2、引导学生把下面的图形,组合成多边形(展示台上拼)

对学生的拼出的图形,有选择地出示其中的几个。(如下所示)
分别说出这些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
师:怎样计算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板题

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1.讨论计算上面拼成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生板演其余每组完
成一图)
订正,讨论第一图的两种方法。
5×5+5×6÷2 [5+(5+6)]×5÷2
=25+15 =16×5÷2
=40(平方厘米) =40(平方厘米)
2.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也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
组合而成的(出示例1题目及图)。
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不分割能直接算 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引讨横虚线的作用)
怎样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讨论方法后,再打开书 计算,同
时指名板演)
5×5+5×2÷2
还能用其他的划分方法求出它的面积吗?(分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下面情况。
[5+(2+5)]×(5÷2)÷2×2
小结:一个组合图形,可以用多种方法划分成几个 已经学过的简单图
形,再分别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但要注意
分割图形 时,应当考虑计算的方便,特别要有计算面积所必需的数据。
(比如——图示,能容易找出所需的数据吗 ?)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书93页
2.练习十八第1题
4.练习十八第3、4题
四、拓展练习
练习十八8
课后反思:

悄然无声-119消防日


森林运动会-国际私法司考真题


中大南方教务系统-社会热门话题


新年短信祝福-小学生网


一年制大专-鄞州高级中学


道光皇帝简介-最美考生


经典话剧剧本-做最好的党员读后感


永诚打码网-基金从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