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739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8: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宁波财政局-实践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
识负数。
2.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
正确读、写负数。
3.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4.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
习体验。
二、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
量。
三、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
量。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 规则是:
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19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第1页共7页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
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 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
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
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
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 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
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
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
导学要点:
1.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2.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
课件:闪烁0℃)
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
第2页共7页


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0 ℃高,-20℃表示零下20℃,
温度比0℃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
量 。
(三)自学例2
导学单:
1.用例1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2.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
少米?
指导学生看懂例题中的示意图。
全班交流:
+8844.4米和-155米的实际含义。
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海 平面以上高
度和以下高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交流把数进行分类。
如果把这5个数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导学要点:
像+20、+8844.4这样 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
都是负数(板书课题上的负字)。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省 略,
但-一定要写。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第3页共7页


(四)练习。
【基本练习】
1.第2页练一练。
点拨:
表示正数的圈里有0吗?表示负数的圈里呢?进一步明确正
数、负数和0的关系。
2.练习一的第1、2题。
第1题:以0℃为标准,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
温度。
第2题:继续强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
平面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 练习一的第3题。
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正、负数可以是些怎样的数?可以写小数和分数吗?
写正数和负数时要注意什么?
4. 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读一读表中的数。
在教材给出的图中涂一涂。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画法,评讲时展示,纠正学生出现的错
误。
图中的几个温度,哪些比0℃高,哪些比0℃低?-5℃与-10℃
相比,哪个温度高一些?
第4页共7页


5.创编练习。
电梯现在停在6楼,如果升到9楼记作+3,那么-2表示( )。
① 电梯下降到了2楼
②电梯下降了2楼
③电梯下降了4楼
④电梯上升到8楼
电梯是以几楼作为正负分界的?
(五)课作
完成《补充习题》第1页。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
做提高题。
提高题。 < br>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20米,丙地海拔高
度是-10米,哪个地方最高,那个 地方最低?最高的地方比
最低的地方高多少米?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 黑板上,每周一
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引导学生 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
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 、
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
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 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
第5页共7页


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 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精彩段落, 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 技巧方
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 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
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
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 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
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 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 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六)家作
1.《课课练》第 页。
2.上网查阅:了解负数的产生。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 士
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
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 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
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
子 ……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
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 ,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
第6页共7页


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 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
本身明确的职责。
第7页共7页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学生自我介绍


商业合作合同范本-幼儿园学期总结


公务员面试自我介绍-成都人事考试中心


新加坡理工学院-涉外文秘


英语二级成绩查询-南阳人事考试网


全球十大通缉犯-党建带团建工作总结


暮江吟-河北二级建造师成绩查询


周怿-党课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