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数乘法 人教新课标

绝世美人儿
985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8: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新加坡拉萨尔-元旦作文300字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
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
数学 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
每个人吃__个蛋糕,你知 道这表示的意思吗?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
算 ,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
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第1页共5页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1。____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___ _表示什么。____表示把一个蛋糕平
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
再指名回答。(实际上就是求3个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3个相加的和,也可以列成算式×3,那么×3 样计算
呢?
(2)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观察。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
是 个,2个乘3就是6个,所以就是。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情况进行板书: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
要用直尺画。
4)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
第2页共5页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 程中的分子和分母,分子用“2×3”得来,说明
分子中含有因数3,而分母是“9”,也含有因数3, 所以将“3”和
“9”进行约分,即: ____×3==____(个)
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
(5)提问:如果把算式“×3”的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变成“3×__”
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尝试计算后组织交流。
(6)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
指名回答,多让学生参与交流。
(分 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
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再计算。)
5.练一练。
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交流。
教师强调:分数与整数相乘时,一定是整数与分母约分。
三、反馈完善
1.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这道题是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第三小题是整数乘分数 ,通过这道
计算题,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师也可以借此来发现学生在
计算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
到文章中的甚少 ,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
第3页共5页


底“记死 ”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
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
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
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
可记300多条成语、300 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
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 成章,写作
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教材第6页“练
习一”第1 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分数乘整数
与分数加法之间的联 系,从而体会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
意义相同。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 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
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 是语
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
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 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
“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 的材料等。这
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
积月累,积少 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3.教材第6页
“练习一”第2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kg的衣物就需要5
个洗衣粉。
第4页共5页


四、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 士勋
(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
故谓师为师资也”。这 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
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 教之弗为
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
师”概念的雏形 ,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
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问?
第5页共5页

落脚点-长阳音乐节


青春作文素材-中央领导人名单


2014年元旦放假安排-阜阳教育网


中暑怎么办-河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夏宝龙简历-东华理工大学教务网


华中理工大学分数线-班级管理计划


各高校专业排名-读后感400字作文


新乡事业单位招聘-歌颂祖国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