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玛丽莲梦兔
692次浏览
2020年08月10日 18: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澳大利亚人口-海伦凯勒的资料


.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


一、指导思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 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
作,在数学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自觉性较高,让老师很放心;一部
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觉性差,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成
绩不理想;还有少部分学 生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理解力差,导致成绩很不理
想。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前四册教学的基础上,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容标
准的要求和这套教材的整体编 写规划,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四个领域安排了如下容: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在现实背景中感受估算的意义和价值。
组织例2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要突出单位的选择 ,二要强调对
上、下界的把握。把48看作50涉及单位的选择,可以把48个一看作5个
十, 根据4乘5个十得20个十,即200,来判断4乘48的结果一定小于
200,即200是4×48的 上界,而确定4×48的上界就足以解决相应的问题了。
另外请关注例2的试一试、第3页的第7题、第 10页的第10题和第11题、
第15页的第7题的教学,都要注意思考过程的交流,以促进学生解题方 法和思
路的清晰化。
(2)通过对比促进计算方法的主动迁移。请关注例7的教学、第16页 的
第8题和第19页的第6题的教学。
.


.
(3)依据 已有计算经验适当总结计算方法。教学例6和试一试后应引导学
生从乘的顺序、积的定位方法、进位的处 理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两、三位数乘一
位数的笔算注意点,另外教师要注意笔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方法的专 项练习,
像“8×6+4”这样的口算。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质量单位 都比较抽象,它们不能依靠观察得到,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
来困难。教学时要将抽象观念具体化,让 学生在多种操作过程中,将质量单位
与相关物体之间建立起恰当的联系,从而逐步建立起千克和克的质量 观念。在
介绍质量单位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选取相应的实物拎一拎、掂一掂、称一
称、数一数 ,初步感知1千克和1克物品的实际轻重,建立起相应的表象,再
以此为参照物估计生活中一些物品有多 重,培养估计和推理的能力,例如根据
自己的体重估计父母的体重,根据一个鸡蛋约50克,估计一个鸭 蛋或鹌鹑蛋大
约多少克等等。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通过量 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特点。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时,可以 让学生联系周长含义和长方形特
征,形成自己的计算周长的思路和算法,再引导他们在交流和比较中优化 长方
形周长的算法,从而初步掌握相对简便的算法,再通过围一围、描一描、量一
量等活动,掌 握测量物体某个面或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解决为
一面或几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围篱笆的实 际问题。
(2)要重视图形分割和拼组过程中周长的变化。例如,用两个边长1厘米
的正方形 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6厘米,而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
总和是8厘米。
(3)综合实践活动“周长是多少”,教师要注意突出图形转化在解决问题的
.


.
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图形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和
分析问题的意识。课堂结尾处启应发学生感悟得出:大小(面积)相等的图
形,周长不一定相 等;周长相等的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 )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算法。例如,计算120÷
3,因为120可以看作12个 十,而12个十除以3得4个十,所以120÷3=40。
又如,计算45÷3,因为45可以看作30 和15的和,所以口算时可以先算30÷
3=10,再算15÷3=5,最后把两次除出的得数加起来, 10+5=15。
(2)除法的验算可以用乘法(或乘法和加法)进行验算,要指导验算过程
的书写,一般要在竖式计算的右面先写“验算:”再列竖式写出验算的过程。当
然,如果题目没有验算的 要求也可以采用逐步检查的方法来提高笔算的正确
率。
(3)通过估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的商几十多还是几百多,或商是几位
数,有利于判断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例如,因为316÷3的商是 三位数,所以
算出的结果一定不是12。
(4)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结合生活 经验进一步思考。例
如,把100米的长绳剪成3米长的短绳,最多可以剪成多少根?列式计算100÷
3=33(根)……1(米),由于剩下的1米达不到3米的要求不够再做1根,所
以答案是最 多可以剪成33根。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的解题策略教学关键 是什么?是善于发现已知条件之间存在的
数量关系,从能够求出的问题逐步推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 这个单元时,
还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合理使用列表、画图等方法辅助思考,例如第73页的第
2 、3、5题。
.


.
教学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时重点应放在规律的 探索上,使学生通过观察、
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中探索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体会发现规
律的基本方法,在此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这部分容的教学要求比过去降低了
很多,作为教师要 适时调整,不宜随意提高要求。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学时可以结合 典型的实例初步感知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学习用手势比
划,表达对平移现象、旋转现象的体验,主动接受 “平移”“旋转”等数学术语,建
立有关表象,从物体的对称现象引出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具体形象地 描述轴
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画画、剪剪,做出轴对称图形,深入体验“轴对称”的含
义。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本单元初步认识 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
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 br>大差异,因而教学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时,要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
一折、涂一涂、画一 画、说一说等活动,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降低对分数
概念理解上的难度。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应借 助直观图理解比较的方法,而
不是记住比较的规律。
综合与实践活动“多彩的分数条”既有较 强的趣味性,又有极大的挑战性,
让学生用不同的分数条“抢1”和“清0”,关键是在活动中进一步理 解各个分数之
间的关系,“清0”活动的难点是对分数条进行等量的替换,既要合理又要灵活。
为保证活动的效果,课前要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例如材料的准备,以及不同
分数条之间的相等关系的理 解。


.


.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⑴通过对教具的观察、在计数器上拨珠,并联系实际加深对千和千位的认识,初步认识一万和万位,认识万以的数位顺序表,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四位
数的意义,掌握四位数 的组成。掌握10000以数的读写方法。能用10000以的
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 流。经历探索比较10000以的数大小
方法的过程,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加法中和不超
过10000),会口算几千加几百及相应的减法。
⑵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 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会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以 及两位数除以一位
数(被除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能估算出两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商是几十多。经历探索除法验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乘法验算除法,会验算
有余数的除法。认识单价、 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解决与此数量关系
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先求总数或剩余部 分再平均分的实际问
题。
⑶会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中和不超过100),会口算整百数 加整百
数(和不超过1000)及相应的减法。会解决已知两数间的倍数关系求两数和或
差的实 际问题及其变式问题。
⑷经历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
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会口算
整百数乘一位数,会口算 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不进位),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
数积是几位数或几千几百。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会用连乘计算解决实
际问题。
⑸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只限于把一个物体 或一个图形平
均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能结合观察图形比较两个分
子都 是1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以及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简
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⑹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千克与克
的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⑴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 br>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
法的探索过程,掌握 其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解决有关
的一些实际问题。
.


.
⑵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根据观察者的位置,确定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 br>面,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能看到不同个数的面,但最多只能同时看
到三个面。
⑶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能根
据视图摆出物体。

五、教学重难点
1、先求总和或剩余,在平均分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3、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 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
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5、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 。围绕周长问题进行制作、
拼摆、测量计算以及估计等数学活动。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2、充分利用电器,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
3、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笔算训练,又要加 强口算训练,严格要求、刻苦训
练,笔算口算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题做到大面积丰收 。
4、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5、注意辅导差生,提拔优生,平时课上提问要有 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
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做到一帮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质水
平,提高教学质量。
6、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
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7、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
头表达能力。
8、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
七、教学进度: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日 期
8.28-9.3
9.4-9.10
教 学 容 和 课 时 安 排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时
4
4
4
4
4
0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备 注





国庆节调















9.11-9.1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9.18-9.24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9.25-10.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0.2-10.8

10.9-10.15
千克和克、长方形和正方形
10.16-
10.10.22
长方形和正方形
10.23-10.29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
10.30-11.5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1.6-11.12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1.13-11.19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1.20-11.26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1.27-12.3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
题的策略
12.4-12.10
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
12.11-12.17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2.18-12.24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12.25-12.31
分数的初步认识、多彩的分数条
2018.1.1-1.7
期末复习(4)
20
2018.1.8-1.14
考试 放假


.


.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


一、指导思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 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
作,在数学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自觉性较高,让老师很放心;一部
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觉性差,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成
绩不理想;还有少部分学 生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理解力差,导致成绩很不理
想。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前四册教学的基础上,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容标
准的要求和这套教材的整体编 写规划,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活动”四个领域安排了如下容: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在现实背景中感受估算的意义和价值。
组织例2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要突出单位的选择 ,二要强调对
上、下界的把握。把48看作50涉及单位的选择,可以把48个一看作5个
十, 根据4乘5个十得20个十,即200,来判断4乘48的结果一定小于
200,即200是4×48的 上界,而确定4×48的上界就足以解决相应的问题了。
另外请关注例2的试一试、第3页的第7题、第 10页的第10题和第11题、
第15页的第7题的教学,都要注意思考过程的交流,以促进学生解题方 法和思
路的清晰化。
(2)通过对比促进计算方法的主动迁移。请关注例7的教学、第16页 的
第8题和第19页的第6题的教学。
.


.
(3)依据 已有计算经验适当总结计算方法。教学例6和试一试后应引导学
生从乘的顺序、积的定位方法、进位的处 理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两、三位数乘一
位数的笔算注意点,另外教师要注意笔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方法的专 项练习,
像“8×6+4”这样的口算。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质量单位 都比较抽象,它们不能依靠观察得到,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
来困难。教学时要将抽象观念具体化,让 学生在多种操作过程中,将质量单位
与相关物体之间建立起恰当的联系,从而逐步建立起千克和克的质量 观念。在
介绍质量单位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选取相应的实物拎一拎、掂一掂、称一
称、数一数 ,初步感知1千克和1克物品的实际轻重,建立起相应的表象,再
以此为参照物估计生活中一些物品有多 重,培养估计和推理的能力,例如根据
自己的体重估计父母的体重,根据一个鸡蛋约50克,估计一个鸭 蛋或鹌鹑蛋大
约多少克等等。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通过量 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操作活动,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特点。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时,可以 让学生联系周长含义和长方形特
征,形成自己的计算周长的思路和算法,再引导他们在交流和比较中优化 长方
形周长的算法,从而初步掌握相对简便的算法,再通过围一围、描一描、量一
量等活动,掌 握测量物体某个面或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解决为
一面或几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围篱笆的实 际问题。
(2)要重视图形分割和拼组过程中周长的变化。例如,用两个边长1厘米
的正方形 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6厘米,而原来两个正方形周长的
总和是8厘米。
(3)综合实践活动“周长是多少”,教师要注意突出图形转化在解决问题的
.


.
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图形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和
分析问题的意识。课堂结尾处启应发学生感悟得出:大小(面积)相等的图
形,周长不一定相 等;周长相等的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 )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算法。例如,计算120÷
3,因为120可以看作12个 十,而12个十除以3得4个十,所以120÷3=40。
又如,计算45÷3,因为45可以看作30 和15的和,所以口算时可以先算30÷
3=10,再算15÷3=5,最后把两次除出的得数加起来, 10+5=15。
(2)除法的验算可以用乘法(或乘法和加法)进行验算,要指导验算过程
的书写,一般要在竖式计算的右面先写“验算:”再列竖式写出验算的过程。当
然,如果题目没有验算的 要求也可以采用逐步检查的方法来提高笔算的正确
率。
(3)通过估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的商几十多还是几百多,或商是几位
数,有利于判断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例如,因为316÷3的商是 三位数,所以
算出的结果一定不是12。
(4)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结合生活 经验进一步思考。例
如,把100米的长绳剪成3米长的短绳,最多可以剪成多少根?列式计算100÷
3=33(根)……1(米),由于剩下的1米达不到3米的要求不够再做1根,所
以答案是最 多可以剪成33根。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条件出发的解题策略教学关键 是什么?是善于发现已知条件之间存在的
数量关系,从能够求出的问题逐步推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 这个单元时,
还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合理使用列表、画图等方法辅助思考,例如第73页的第
2 、3、5题。
.


.
教学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时重点应放在规律的 探索上,使学生通过观察、
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中探索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体会发现规
律的基本方法,在此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这部分容的教学要求比过去降低了
很多,作为教师要 适时调整,不宜随意提高要求。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学时可以结合 典型的实例初步感知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学习用手势比
划,表达对平移现象、旋转现象的体验,主动接受 “平移”“旋转”等数学术语,建
立有关表象,从物体的对称现象引出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具体形象地 描述轴
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画画、剪剪,做出轴对称图形,深入体验“轴对称”的含
义。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本单元初步认识 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
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 br>大差异,因而教学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时,要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
一折、涂一涂、画一 画、说一说等活动,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降低对分数
概念理解上的难度。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应借 助直观图理解比较的方法,而
不是记住比较的规律。
综合与实践活动“多彩的分数条”既有较 强的趣味性,又有极大的挑战性,
让学生用不同的分数条“抢1”和“清0”,关键是在活动中进一步理 解各个分数之
间的关系,“清0”活动的难点是对分数条进行等量的替换,既要合理又要灵活。
为保证活动的效果,课前要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例如材料的准备,以及不同
分数条之间的相等关系的理 解。


.


.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⑴通过对教具的观察、在计数器上拨珠,并联系实际加深对千和千位的认识,初步认识一万和万位,认识万以的数位顺序表,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四位
数的意义,掌握四位数 的组成。掌握10000以数的读写方法。能用10000以的
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 流。经历探索比较10000以的数大小
方法的过程,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加法中和不超
过10000),会口算几千加几百及相应的减法。
⑵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 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会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以 及两位数除以一位
数(被除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能估算出两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商是几十多。经历探索除法验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乘法验算除法,会验算
有余数的除法。认识单价、 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解决与此数量关系
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先求总数或剩余部 分再平均分的实际问
题。
⑶会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中和不超过100),会口算整百数 加整百
数(和不超过1000)及相应的减法。会解决已知两数间的倍数关系求两数和或
差的实 际问题及其变式问题。
⑷经历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
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会口算
整百数乘一位数,会口算 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不进位),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
数积是几位数或几千几百。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会用连乘计算解决实
际问题。
⑸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只限于把一个物体 或一个图形平
均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能结合观察图形比较两个分
子都 是1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以及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简
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⑹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千克与克
的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⑴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 br>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
法的探索过程,掌握 其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解决有关
的一些实际问题。
.


.
⑵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根据观察者的位置,确定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 br>面,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能看到不同个数的面,但最多只能同时看
到三个面。
⑶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能根
据视图摆出物体。

五、教学重难点
1、先求总和或剩余,在平均分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3、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 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
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5、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 。围绕周长问题进行制作、
拼摆、测量计算以及估计等数学活动。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2、充分利用电器,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
3、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笔算训练,又要加 强口算训练,严格要求、刻苦训
练,笔算口算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题做到大面积丰收 。
4、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5、注意辅导差生,提拔优生,平时课上提问要有 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
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做到一帮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质水
平,提高教学质量。
6、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
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7、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
头表达能力。
8、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
七、教学进度:
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日 期
8.28-9.3
9.4-9.10
教 学 容 和 课 时 安 排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时
4
4
4
4
4
0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备 注





国庆节调















9.11-9.1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9.18-9.24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9.25-10.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0.2-10.8

10.9-10.15
千克和克、长方形和正方形
10.16-
10.10.22
长方形和正方形
10.23-10.29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
10.30-11.5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1.6-11.12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1.13-11.19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1.20-11.26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1.27-12.3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
题的策略
12.4-12.10
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
12.11-12.17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2.18-12.24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12.25-12.31
分数的初步认识、多彩的分数条
2018.1.1-1.7
期末复习(4)
20
2018.1.8-1.14
考试 放假


.

礼貌用语大全-谈话心得


亚当斯密-留学的利弊


叙事作文-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知识银行-白酒代理协议


扶老奶奶过马路-预算员工作总结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园中班评语


货币化改革-保护绿色家园


吉林分数线-新员工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