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康乃馨茶-西班牙签证照片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单元备课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
认识等知
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
和因数;2,3,5的倍数的特
征;找倍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
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本单
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
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在
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
与倍数时,限制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内,避免了由此带
来的一些小学生不必研究的
问题.这个单元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与通分,分数四
则运
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
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
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学生有了学习本单元
的知识基础。另外,本届学
生在前几年的使用北师大版教材中,已经积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掌握了最
基
本的探索方法,有了学习本单元的基本技能。这为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重
要的基础,也
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三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
能找出 10 以内某三
教个自然数在 100 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 100
以内
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
.经历 2 ,5 ,3 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 2 ,5 ,3
的倍数的
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5 或 3
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
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
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
或猜想
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四, 教学重点:
1、 认识倍数和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
所有倍数;在
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认识质数、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5 或 3 的倍数。
五 教学难点:
1、在探索活动中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
2、探索并归纳2 ,5 ,3 的倍数的特征。
3、应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内 容
数的世界
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
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
找因数
找质数
数的奇偶性
机动
课时数
4
3
2
1
第二单元《图形面积》单元备课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
积。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上学习的。
2.因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联系比较紧密,本单元教材把
它们编排在一起。教材编排注意突出以下特点。
(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图形面积计算之间
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顺序,
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认识这些图形时是按照四边形和三角
形
分类编排,学习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则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联
系为线索,以
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
安排顺序:
(2)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各类
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
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
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
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个过程。同时按照学习的先后顺
序,探索的要求逐步
提高。
(二)教学目标
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三)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
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难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教学建议
1.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
本单元面积公
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
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做好引
导,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
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
养动手操作
能力。
2. 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五)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正方形、长方形
(六)课时划分
比较图形面积 1课时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1课时
动手做
1课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 1课时
三角形面积 1课时
梯形的面积
1课时
第三单元 <分数加减法>单元计划
一、 教材分析
在三年级下册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
过程,
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
单的同分
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
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公倍数、通
分与约分、分数的大小
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
br>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我们五年三班一
共有学生47人,学生的基础很好,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不
会出现困难,但有几个不爱听课的学生需要特
别注意,在课堂上应给他们多一些
关注,引起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
分数,
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2、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
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
数、整数的互化。
3、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4、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
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0以内两个自
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5、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
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
6、以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主动地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
探索性与挑战
性。
四、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
2、在探索活动中理解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含义,掌握约分与通分的方法。
五、习题处理
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多种多样,在习题上要注重引导学生解题多样化,只
要符合题
意即可。
六、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数
分数的再认识
分饼
分数与除法
6
分数基本性质
1
找最大公因数
约分
3
找最小公倍数
分数的大小
3
第四单元 < 分数加减
法>单元计划
一、 教材分析
<
br>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册教材
中,学生又学习了倍数
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这些知识为本单元的学习打
下了很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探索性,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3个情境呈现:
在“折纸”中,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星期日的安排”中
,则重点
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在“看课外书的时间”中,通过解决不同形式的数
的比较
,引出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与整数加减法相比,分数加减法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运算
,学生在理解运算的
意义、掌握运算的方法等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本单元教材呈现了如下特点:
1、以直观操作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运算方法。
2、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我们五年三班一共有学生47人,学生的基础很好,在这一单元的学习
中不
会出现困难,但有几个不爱听课的学生需要特别注意,在课堂上应给他们多一些
关注,引起兴趣,达到更好的学习的目的。已经是第四单元了,学生容易出现倦
怠情绪,所以应及时
的给他们以表扬,鼓励。
三、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处理,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
2、在探索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运算。
五、习题处理
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多种多样,在习题上要注重引导学生解题多样化,只
要符合题
意即可。
五、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建议课时数
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4
分数与小数
2
第五单元备课 ( 图形的面积)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组
合图形的面积及其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方法,
鸡兔同笼,点阵中的规律。在“组合图形的面积”
中重点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
方法。在“探索活动”中主要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与计算。通过这
些内容,
让学生形成解答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体形的面积,在此基
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
面可以巩固已学过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
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学生是
第一次接触此类内容,所以希
望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学生建立如何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使
他们
会运用这些方法去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目标:
1、 在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归纳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
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
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犯非法计算面积。
四 教学重难点:
1. 从多角度思考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2.
在估计不规则图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方格纸。
六、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组合图形面积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鸡兔同笼
点阵中的规律
课时数
2
2
2
1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单元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
求简
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单元安排的是简单的等
可能性事件
,教科书在编排上采取了由易至难,逐步深入的方式。
二,学情分析
在二
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在三年级时,他们
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
,认识到可能性大小的出现是与相关的条件有
密切的关系,在四年级时,教材安排游戏公平的活动,让学
生认识等可能性。本
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前几个年级学习基础上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认识学习的必要性与提高学习的乐趣,在编写中教材呈现如下的特点。
1.认识可能性大小用分数表示的必要性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在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如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认识,是建立在
学生摸球的活动之中,这是学习比较熟
悉的活动,也是学生具有一定体验的活动。这样,当提出数据表示
的方法后,学
生就能较为顺利建立新的学习结构。又如在第87页的“猜测谁将胜出”的练习中,
这是每个学生都可以猜测的活动,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活动中进行猜测,这
样当每个学生兴味盎然
投入猜测时,则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学习的过程之中。同
样,第88页的“设计活动方案”,也是学生十
分喜爱的活动。因为,根据所提出
的设计要求,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每个学生也
都有能力进行设计,所以,
当学生主动进行设计时,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又将灵活地运用了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过程中,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
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
在活动过程中,体验获得设计方案成功的愉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
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四、教学准备
球、盒子
五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
设计活动方案:按指定的可能性大
小设计方案
建议课时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