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快乐的杉树林-停薪留职协议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85人,其
是插班生2人。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学习效率较高;一
小部分学生贪玩,上课经常不能注意听讲。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要对少数差生注意个别指导。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1、除法 2、年月日 3、平移和旋转
4、乘法 5、观察物体 6、
千米和吨 7、轴对称图形 8、认识分数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统计 11、认识
小数 12、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能初
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
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
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判断平年、闰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
千克,并能进
行简单换算。
(2)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
合实例感知生活中觉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
把简单的图形平
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
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
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
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善。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发展合
情推理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
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人类历
史的发展是
息息相关。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四、教学措施
1、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
除法 10课时
二 年、月、日 3课时
三 平移和旋转
2课时
四 乘法 9课时
五 观察物体 2课时
六 千米和吨
5课时
七 轴对称图形 2课时
八 认识分数 6课时
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9课时
十 统计 4课时
十一 认识小数 4课时
十二 整理与复习 4课时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
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
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
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的任务:
1、
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
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
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
欲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完成任务的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
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
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形的魅力
第二周:形状的组合
第三周:抽象雕塑
第四周:多样与统一
第五周:静物写生
第六周:喜怒哀乐
第七周:夸张的脸
第八周:十二生肖
第九周:学画山水画
第十周:风的魅力
第十一周:微观世界
第十二周:会亮的玩具
第十三周:电脑美术
第十四周:旅游节
第十五周:舞台布景
第十六周: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第十气周:期末测试
五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一、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所教的教学班级是本校三年级,学生85人,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
无运动技能障碍。
2、技能情况 : 高年级学生喜欢跑、跳、投、跳绳、踢毽子、游戏等活动,但有些学生因
身
体原因如:肥胖等,学习动作显得僵硬呆板。
二、教材分析
根据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以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
地进
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
握科学锻炼身体的
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从小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并在传授中渗透思
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
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
和安全常识,培
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进一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等项目
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
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 “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学校里,学生会获得有助于学生强壮体魄
的
体育运动项目和方法,有助学生身心健康的运动心里小知识和卫生小常识,有助学生于学
生与人成功交往
的各种小游戏和团队活动,有助学生于学生感受成功快乐的体育竞赛游戏。
到操场上,到阳
光下,到大自然中去吧!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学生将获得更多的
新知识、发现更多的新方法、
找到更多的新答案: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
思考、互学与互评,学生将会感受体育运动
带来的乐趣,学生将会发现体育运动增予的益处,
学生将会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同时
学生还可以不断地发展和张扬学生的
个性,充分地展示学生的特长与学生的聪明才智,让
学生的童年生活更绚丽多姿!让学生在
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更加有趣,更美好!
四、教学措施
1、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逐步提高锻炼身体的主动
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
会责任感。
2、运用体育对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
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
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养,启迪<
br>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 学生方面:
1、
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
技能与科学锻炼身
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
六、重难点及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
(1)体育卫生保健基本常识
(2)田径
(3)游戏
(4)技巧
(5)球类
(6)韵律操
2、重难点
在以上六点内容中,(1)(2)(4)(5)为重点内容,其中(2)(6)为难点。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
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
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
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
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
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
识,增长才干,体会
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
爱
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
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
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
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
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
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上
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
至根本就没有开
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
候常常耗时低效
,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
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
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
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
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
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
共安排了“混合”、“空气”、“植
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冷与热”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
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
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
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习对固体混合物
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2、空气单元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
物质的一般
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
生活的关系
。
3、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
特征的观察,
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4、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
帮
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5、沉和
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
来制作
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6、冷与热单元:是由“冷水与热水”、“热胀冷缩”、“温度和温度计”、
“测量物体的温度”4部分组成。本单
元主要引领学生亲历探索科学、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他们将获得
“冷与热”的有关知识和认识温度计、使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一些技能,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
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
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
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
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
(四)、教学难点:
“植物的一生”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
,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种植和养殖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
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
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材内容
1 2.22-2.26 始业教育
混合身边的物质(一)
2 2.27-3.5
混合身边的物质(二)
3 3.6-3.12
分离混合物
4 3.13-3.19
5
3.20-3.26
6 3.27-4.2
7 4.3-4.9
8
4.10-4.16
9 4.17-4.23
10 4.24-4.30
11
5.1-5.7
12 5.8-5.14
13 5.15-5.21
14
5.22-5.28
15 5.29-6.4
16 6.5-6.11
17
6.12-6.18
18 6.19-6.25
19 6.26-7.2
研究土壤
了解空气
被压缩的空气、流动的空气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种子变成芽
芽长成苗、开花了!结果了
果实和种子
迎接蚕宝宝的诞生、可爱的蚕宝宝
蚕宝宝变了新模样、蚕的生命周期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造一艘小船
冷水与热水
热胀冷缩
温度和温度计
测量物体的温度
期末总结和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