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完整教案

别妄想泡我
987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01: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浪漫签名-快乐的六一作文



数学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设计
第二单元主题
主备人
观察物体(二)

备课组成员

备课组长
本单元内 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
单元
教学
在学生学习了从 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
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 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
内容 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 所发
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第二学段安排了两次观察物体的教学,分别安排在




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使得本套修订教材观察物体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
本单 元例1教学内容是从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移过来的内容;例2教学内容
是新编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后续 学习的基础,并且对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
力。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保障数学活动的物质条件。
本单元设计了丰富的观察 和拼搭活动,除了准备必要的教具,还需要让
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比如,每个学生准备2~4个同样大 小的小正方体。一




方面,教师组织学生两人或四人 合作用手中的正方体搭出几何组合体,就能
生成多种观察资源,使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搭成的物体;另一 方面,两人或
四人合作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组合体的形状,用手中的正方体把它搭出来。
学生手 中有“物”,才能实实在在参与操作和观察活动,通过亲历从三维图
形到二维图形和从二维图形到说三维 图形的转化过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
生的空间概念。
2、注重学生的观察活动。





1



首先要调动学生观察的兴趣,其次要选择大小适当的观察物体。同时,
还要知道学生会正确地进行观察 ,将物体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动,学生从各个
方向进行观察。观察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对几何组合体的整体 观察,让学生
获得对组合体形状、大小的整体感知,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表象;要引导学
生注意 对组合体形状特征的观察,切实将在每个方向观察到形状储存在头脑
中;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 ,回顾在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下头脑
中建立起组合体完整表象。
3、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活动方式,对于小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
知识特别重要。 动手操作,需要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参与活动,
还蕴涵猜测、分析、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形成和发
展的基本途径。本单元特别需要组织以下操作活动:①运用多个同样大小的
正方体进行拼搭,拼搭过程中体验各种组合体的形状特征;②画图,请学生
画出从前面、上面和 左面所看到的图形,用正方体把它拼搭出来,经历由二
维图形到几何组合体的过程。通过这些活动,可以 有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
发展。
重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教学

重、难难点:
点 1、在实际观察中,从观察到的物体能抽象出平面图形。
2、在实际观察中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的形状,能辨别异同表
示出来。


教学
时间
安排
从3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例1)………………1课时
从3个位置观察3个不同的几何组合体(例2)…………………1课时
练习课……………………………………………………………… 1课时

2




教学课题
教学课时
观察物体(1)
1 主备教师
1、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学生能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
教学目标
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3、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
教学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与难点
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方格纸。
及手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
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 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
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
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方便全面观察 。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
体?
预设: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
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 br>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
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 ,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
题目: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侧记

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 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
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

3



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追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 看看,我们
刚才的判断对吗?
(7)小结:我们分别 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
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 发现吗?
预设: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
体图形,所看到的 形状是不同的。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 的立体图形,搭建的
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一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教师黑板上贴出学生
对应作品)
预设:
(3)师: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
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4)学生动手操作。
(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3.确定方法。 (1)师: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
同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 应该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吗?

4



同桌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先确定几何体的长、宽、高, 从正面看到的是几
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
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1)学生试连线。
(2)动手拼摆,验证想象。
2.提高练习:
练一练

(四)提炼升华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预设: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
缘身在此山中
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预设: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 峰耸立,从远处、近
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
清庐山真 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4.提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板书
设计



5

观察物体(1)
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




教学课题
教学课时
观察物体(2)
1 主备教师
通过观察 多组由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
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 br>教学目标
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重点
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
与难点
同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正方体、方格纸。
及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手影游戏吗?人们用灵巧的 双手能够变
换出很多活灵活现的影像。让我们欣赏一下。
2.师:在刚才的视频里,你们观察到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预设:人的手没变,影子的形状变了。
3.师:你知道吗?在对图形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存在 类似这种的
变与不变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对物体的观察。
(板书: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四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
形,其实搭建的方法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出示图形:
课型 新授课
教学侧记

2.活动建议:
(1)用4个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立体图形。
(2)想象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并在纸上摆出来。
(3)观察立体图形,验证想象的结果。
(强调:只摆一个立体图形观察)
3.学生活动,师巡视调样。
4.师:哪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到前面来展示?


预设:
第一组展示:
(1)师:他们组摆了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黑板贴图),他们摆
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样吗?

6



(2)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形状有什么
特点吗?
预设: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相同。
3)师:前面我们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
的形状是不同的。”
(4)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你又有什么新想法呀?
预设: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也可能是
相同的。
第二组展示:

(1)师:还有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2)问:这个立体图形,检验一下,他们摆的和观察到的形状一
样吗?
(3)师:比较一下这两组的观察结果,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预设: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到的形状
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5.同时出示三组图形
(1)师:为什么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从同一方向进行观察,所看
到的形状可能相同呢?
(2)师: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
状不同?怎样可以快速判断?

6.学生分组讨论
7.交流信息
预设:看三个物体的长、宽、高,对应两个数据相等时,从对应
角度观察才有可能相等。
8.师:我们还有很多种拼摆的方式,是不是也会有这种现象呢?
我们来看一看。 (展示其他方案,应用观察方法对比)
(三)巩固练习
P14做一做

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结果:
预设:这3个物体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从正面看
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实物验证并说明方法的正确性。

7



(四)提炼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要全面观察
2.师:是呀,观察要全面!请看屏幕,看到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感
受?

3.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总结:人生的起起落落、 浮浮沉沉是难免的。对不同的生活际遇,
我们应以乐观、豁达的态度来看待。时候换个角度看,你会发现 ,
人生原有另一番滋味,另一道风景。正如清·钱泳《履园丛话·水
学·三江》:“大凡治事必 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面论。”

板书
设计
观察物体(二)
从同一个方向观察多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可能是相同的。












8




教学课

教学课

教学目

教学重
点与难

教学准
备及手

1

练 习 课
3

主备教师
1、能较为熟练地分辨较复杂物体从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图形
2、体会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同一 物体、不同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
能不同或可能相同,培养空间观念。
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图形。
多媒体课件、正方体
教学过程
课型 练习课
教学侧记
一、谈话导入
二、基础练习
1、教材第15页练习四第1题
组织学生借助学具先摆出左边的立体图形,再分别从三
个方向观察,然后连线,集体订正。
2、教材第15面练习四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教材第15面练习四第3题 < br>学生小组合作,先摆出这两个物体,然后从三个方向进
行观察。教师指定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集体订正。
三、指导练习
1、教材第15页练习四第4题
1) 教师指导学生摆出这3个物体,并提问:从哪面看到
的图形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2) 组织学生对摆出的物体进行观察,并让学生画出3个
物体众不同方向看到和图形。
3) 小组合作,对组内成员画出的图形进行对比分析,得
出结论。
4) 小组派代表汇报,集体订正。
2、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5题
1) 教师组织学生6人一组,每个同学摆出一个物体,并
分别画出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
2) 学生在组内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9



3) 小组汇报,其余小组指正,教师订正,得出正确
4) 教师强调: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图
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6题。小组合作,摆出图形
四、拓展练习
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7题
1) 课件出示图片,提问:这个物体是由多少个正方体搭
成的?
2) 组织学生根据图片摆出物体,再数一数。
3) 提问:你发现什么规律?如果下面还有一层,那么下< br>一层有多少个正方体?组织学生猜规律,并摆一摆、数一数,
进行验证。
五、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
































10

离骚原文-深圳市中考网


星期一的英文-肄业什么意思


西南大学育才-英文姓名大全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刘公岛导游词


明天会更好串词-陕西会计从业资格证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房地产公司实习报告


运动员代表发言稿-公务员体检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长春外国语学校保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