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编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说课稿

余年寄山水
507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01: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渎职的意思-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 说课模板一 ...................... .................................................. .................................................. ......................................... 4
小学数学 说课模板二 ................................... .................................................. .................................................. ............................ 6
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 .................................................. .................................................. .................................................. . 8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 .................................................. .................................................. ............... 9
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 .................................................. .................................................. ....................................... 10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 .................................................. .................................................. .................. 12
1 大数的认识 ................ .................................................. .................................................. .................................................. ......... 17
1 大数的认识 教案 ...................... .................................................. .................................................. ................................... 17
1 大数的认识 教案二 .............................................. .................................................. .................................................. ....... 32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 说课稿 ............. .................................................. .................................................. .... 54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 说课稿二 ............... .................................................. ................................................ 57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法 说课稿 ..................... .................................................. .............................................. 59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说课稿 ....................... .................................................. ........................................ 61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说课 说课稿 .......................... .................................................. ......................... 65
1 大数的认识:整万数的改写与省略 说课教案 ............................................. .................................................. ............ 68
1 大数的认识:求近似数 说课稿 ............ .................................................. .................................................. ................... 71
1 大数的认识:数的产生 说课稿 .... .................................................. .................................................. ......................... 74
1 大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说课稿 .......................... .................................................. ......................... 75
1 大数的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 说课稿 .............................................. .................................................. ..................... 77
1 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 说课稿 . .................................................. .................................................. .................... 79
1 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说课稿 .............................................. .................................................. ......... 81
1 大数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 说课稿 ............. .................................................. .................................................. .......... 83
1 大数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 说课稿二 ........... .................................................. .................................................. ........ 86
1 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 说课稿 ............... .................................................. .................................................. ............. 88
2 角的度量 ...................... .................................................. .................................................. .................................................. ....... 91
2 角的度量 教案 ......................... .................................................. .................................................. .................................... 91
2 角的度量 教案二 .............................................. .................................................. .................................................. ........... 95
2 角的度量 :直线、射线和角 说课稿 .......... .................................................. .................................................. ......... 103
2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 说课稿 ............... .................................................. .................................................. .................. 105
2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 说课稿二 ..... .................................................. .................................................. ........................ 109
2 角的度量:角的分类 说课稿 .................................................. .................................................. ................................. 113
2 角的度量:角的画法 说课稿 ................................... .................................................. ................................................ 115
2 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画法 说课稿 ...................... .................................................. ................................................. 120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 .................................................. .................................................. ................................. 122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 ....................................... .................................................. .................................................. ........ 122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二 ................... .................................................. .................................................. ........................ 142
3 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 说课稿 .............................................. .................................................. ........................... 150
3 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 说课稿二 ............................................. .................................................. ........................ 154
3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说课稿 .............................................. .................................................. ........................... 156
3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说课稿二 ............................................. .................................................. ........................ 160
3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说课稿 ......................... .................................................. ................ 163
3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说课稿二 ............................................. .......................................... 165
3 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说课稿 .................... .................................................. ......................... 166
3 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说课稿二 ......................... .................................................. ................ 168
3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 说课稿 .... .................................................. .................................................. ........... 173
3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 说课稿 ........... .................................................. .................................................. ............ 177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 .................................................. .................................................. ..... 179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案 ...................... .................................................. .................................................. ..................... 179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案二 ..... .................................................. .................................................. .................................. 187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垂直和平行 说课稿 .............................. .................................................. ................................. 199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垂直和平行 说课稿二 ............................. .................................................. .............................. 202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垂线 说课稿 ................................. .................................................. ........................................ 205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平行线 说课稿 ................................ .................................................. ..................................... 207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画平行线 说课稿二 ............................... .................................................. .................................. 210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说课稿 ............................ .................................................. ......................... 212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梯形 说课稿 .............................................. .................................................. ............................... 213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说课稿 ......................... .................................................. ................ 218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说课稿 .......... .................................................. .................................................. ............................. 224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说课稿二 ............................................. .................................................. ........................................ 226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说课实录 .................................... .................................................. ................................................. 228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 .................................................. .................................................. ........................... 233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案 .................................................. .................................................. ....................................... 233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案二 .................................... .................................................. ................................................. 239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 说课稿 .................... .................................................. .............................................. 253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笔算除法说课稿 ......................... .................................................. ........................................... 256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说课稿一 ........................... .................................................. .................................................. . 258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说课稿二 ..................... .................................................. .................................................. ....... 261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商的变化规律 说课稿 .......... .................................................. ................................................ 263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的变化规律 说课稿二 .................. .................................................. ...................................... 264
6 统计 ............................................... .................................................. .................................................. ...................................... 267
6 统计 教案 ............................................ .................................................. .................................................. ....................... 267
6 统计 教案二 ......... .................................................. .................................................. .................................................. .... 271
6 统计:纵向复式条形图 说课稿 ................... .................................................. .................................................. .......... 277
6 统计:纵向复式条形图 说课稿二 ............ .................................................. .................................................. ............. 280
6 统计:纵向复式条形图 说课稿三 ......... .................................................. .................................................. ................ 282
6 统计: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课稿 ...... .................................................. .................................................. ................. 284
6 统计: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课稿二 .... .................................................. .................................................. ............... 286
6 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课稿 ......... .................................................. .................................................. ...................... 288
6 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课稿二 . .................................................. .................................................. .......................... 291
6 统计:统计的初步知识 说课稿 .............................................. .................................................. ................................... 293
6 统计:你寄过贺卡吗? 教案 .................................... .................................................. ................................................. 295
6 统计:你寄过贺卡吗? 说课稿 ......................... .................................................. .................................................. ...... 297
7 数学广角 ............................ .................................................. .................................................. ................................................. 302
7 数学广角 教案 ................................ .................................................. .................................................. ........................... 302
7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说课稿 .............................................. .................................................. ....................................... 305
7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说课稿二 ................................... .................................................. .............................................. 306
7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 说课稿 .............................. .................................................. .................................................. ..... 309
7 数学广角:田忌赛马 说课稿二 ................... .................................................. .................................................. ............ 312
7 数学广角:排队问题 说课稿 ............. .................................................. .................................................. ...................... 315
7:总复习 教案 .......... .................................................. .................................................. .................................................. ......... 319
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 .................................................. .................................................. .................................... 323
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 ................................. .................................................. .................................................. ..................... 325
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 .................................................. .................................................. ........................................ 325
说课的程序 ........................................ .................................................. .................................................. ............................. 325
关于对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 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 ................................ 327
2



试讲十要点 ............................ .................................................. .................................................. ......................................... 329
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 .................................................. .................................................. .............. 329
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 ................ .................................................. .................................................. ................................. 330
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 .............................. .................................................. ................................................. 331
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 ........................... .................................................. .................................................. ...... 332
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 ................ .................................................. .................................................. . 335
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 .................................................. .................................................. .................... 336
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 ......... .................................................. .................................................. .................................... 337

小学数学 说课模板一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
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 处理信息,
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 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 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 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
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采用学生
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 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
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 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
3



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 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
学生能在原有的 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
其生 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 br>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 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
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 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 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
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 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
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
为“猜 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 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
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 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
小 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 识的
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4



(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小学数学 说课模板二
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
《 》是小学数学第( )册第( )单元的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 ),它是( )
的继续,同时对后续( )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好( )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所
以本课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节课的教 学目标定位如下:
1、理解( ),掌握( )
2、能运用( )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3、经历( )的学习过程,体验( )在生活中应用价值,初步具有敢于尝试、
乐于交流、善欲反思的学习习惯。
依据教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的定位,我把( )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
( )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教学我拟定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利用知识迁移,实现自主构建 ;提供有效材料,鼓励探究发现;及时总结归纳,实现思维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我将适时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渗透:
依托经验,自主建构;尝试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根据教材特点、目标的定位、教法、学法的要求,本课教学程序我打算分( )个部分,一、(情境引入);二、(探
究新知);三、(知识应用);四、( 解决问题);五、全课总结--------------------
一、 情境引入
以 往的学习生活已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一方面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提供
了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原有学习历程的体验可以作为继续学习的经验起着引领作用,本着这个想法我决定创设< br>( )的情境,具体通过以下( )个环节完成:
1、
2、
3、
4、
----------------------
情境不仅是 发现问题的“敲门砖”,而且还要有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以上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激起学
生的认 知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体现知识再造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 探究新知
知识不能简单的依靠教师传授而获得,在新课程下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记忆和模仿, 动手实践、自
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常用学习方式,因此,学习者必须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依 据自己先前经验,在
不断反思、不断思维提升的推动下,构建新知识的意义,从而使自身的知识系统不断 地实现自我完善。这部分我
打算分( )环节来教学:
1、( ),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 )层次来完成。
A、
B、
C、
D、
-------
这样设计是让学生( )
2、( ),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 )层次来完成。
A、
B、
C、
5



D、
-------
这样设计是让学生( )
31、( ),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 )层次来完成。
A、
B、
C、
D、
-------
这样设计是让学生( )
4、( ),这环节我打算通过以下( )层次来完成。
A、
B、
C、
D、
-------
这样设计是让学生( )
通过以上( )个环节,学生经历了( )学习全过程,深刻的理解( ),体验到( ),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开展合作互助、各种交流,在对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方法、习惯等方面获得深 层的发展。
三、知识应用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和强化对法则的巩固,使知识、能 力得到深层的提高,实现知识系统的初步更新。这部
分我设计( )层次的练习,总体思路是:法则理解——法则巩固——反例验证,
第一层次:( 填一填 )
(题目出示), 这里是让学生( )
第二层次:(算一算)
(题目出示) 这里是让学生( )
第三层次:(判一判)
(题目出示) 这里是让学生( )
四、解决问题
知识的积累不是用简单的量的叠加来完成的,而必须把知识放新的情境中进 行检验、应用,才能让学生体验知识
的应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价值,这样知识在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建构得 更加稳固。为此,我设计( )个问题让学生运
用学会的( )来解决。
1、(题目出示) 这里是让学生( )
2、(题目出示) 这里是让学生( )
------------
五、 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你有什么收获?
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通过全课总结,使学生对自 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进行反思、评价,随着对自己的评价,培养了学
生自我激励的意识 ,另外,再次让学生反思学习以后的新问题,从而推动学习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六、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说课结束后把板书从头开始写出来

6



这样设计主要是体现出知识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 对知识学习过程的再次回顾,同时也能体现知识系统的分布
情况,便于学生记忆。


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面试分为说课和考官提问两部分。考试之前会给你一个说课范围, 你可以把范围内所有的篇目都准备一下,如果
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话,可以查看一下有关教学网站,网上 有很多教案或说课稿的。关于怎么说课,网上也很多的。
有一些要点:首先,说课和试讲不一样,试讲面 对的是学生,说课面对的是教学专家,也就是说你是面对专家老师把
你的教学思路讲出来,而不是像上课 一样面面俱到,千万不要把专家当成学生。
一、掌握以下几个步骤
1、说课的内容一般包含教学目标,一般一课有两三个目标就可以了,不要太多;
2、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两三个可以了;教学用具;
3、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重点,你要 把你所设计的所有步骤都说出来,就是说一个思路,怎么上,另外,说完一
个步骤之后还要说一下为什么 要安排这个步骤,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上,在这里可以顺便说下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4、最后是把你的 板书说一下,不需要把你的板书全都写在黑板上的,只要写一个标题什么的,然后就说出来,告
诉底下的 老师,你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区域要写什么就可以了,另外也是让老师看看你的字是什么样的。
二、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说课的话主要是考查你的思路,还有你的表达能力,所以还有 一些地方要注意的,一个是你的口齿要清楚,声
音要响亮,语速不要太快,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在座的专 家老师有目光的交流,不要一直盯着说课稿或教材。
2、考试当天有一定的准备时间,会给你教材,有 时间让你写说课稿,如果你之前把范围内的篇章都准备一下,考
试的时候时间肯定是够的。
3 、考官的提问可能会涉及说课内容,但主要是关于教育教学发展动态啊,政治思想理论啊,或者关于你个人的,< br>比如为什么想当老师等等。总的来说,提问不是重点,说课才是重点,提问只要如实回答,应该不会有太大 问题的。
比如,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职业,另外还会涉及到青少年教育学、心理学 知识等。
一般面试时间约10分钟,面试成绩为合格或不合格。要求:不携带任何资料,即问即答,谈 话式交流。仪表端庄,
服饰得体,行为大方,气质文雅,师德良好。 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流畅、准 确、完整,有感染力。解答针对拟教
学科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有关问题。
7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①说教材。说本教材目的、联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课时安排。
②说教法。说本课选择何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其教育理论依据。
③说学法。说本课拟教给 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④说教学程序。说本课的教学思路课堂结构及板书
设计等。
“说课”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六项:
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 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
们在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中 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关系
十分密切,是阶 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说课者如何认识每一课时教
案在 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说课者就是要说清该课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要点和< br>关键,说清每一课时教案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抓住这些知识关键点来指导学生,从而 达到事半
功倍的教育效果。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每一课时 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重点、难点和要点,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
内容,必须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 ,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掌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
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要 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都需要“说课”者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
清如何在教 学过程中体现。
3、说清本课的课时结构和目标。掌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有限的40分 钟内,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是很有讲究的,如何突出重点、掌握要点,如何化解难点、巩固知识,如何复 习旧课、导入新课,如何演绎示范、归
纳总结,如何提问设问、布置练习,都有一个时间合理安排问题, 一节好的课离不开一个好的课时结构,要使每一课
时的各个教育环节均能恰到好处,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 间就尤为重要。作为说课者,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
说课过程中,体现课时结构,反映各个教学 环节的时间分配。

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 ,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
它要求“说课”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 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并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
强化教学目标的重点、要点,化解难点 ,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
5、说清教学过程状态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状态的 调控,与教和学信息的传递、反馈,
实质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但往往又容易被“说课”者遗忘的环节,在 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虽是相互联系的,
但有主动和被动、先后快慢之分,有时也许老 师讲得快的地方恰恰正是学生一下子不能领悟到的地方;有时学生积极
8



性很高、偏离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信息传递、反馈来适当调控,而教学状态的有机调控必须注意 提问、设问、
练习等信息传递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在“说课”中说课者要充分说明。

6、说清对本节教学过程的预先评估。说课虽不是课堂展现,说课者对说课内容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有一个 预先评估,并
将此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先评估中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中可能“冒出 ”的个别代表性的错误、时
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目标测试的答疑等。
说课者说完 课后,其他教师应围绕这课的教学怎样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怎样提高深堂教学效益,各抒已见,相互交流,
使说课者与参与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得到新的认识、新的提高。说课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突出教法的特 点,
说出与众不同的教学新意,这就是说课的艺术。






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一)说课应注重什么
一般说来,说课应注重以下几点:
1.说课要突出一个“新”字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突出说课的艺术。“新”是说课成功的关键。“新”的要求很高:
方法新——不能平铺直叙。
结构新——要有起伏,高潮迭起。
练习新——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
手段新——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图文并茂。
设计新——从导入新课、展开新课、巩固新课、结束新课等几个怀节,要环环紧扣,具有新意。
开始新——从开讲艺术到结尾艺术要吸引听者,引起共鸣。2.说课要体现一个“美”字
美是艺术的核心,说课要跟讲课一样处处体现美,给人美的享受。
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提示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
语言美——教师语言美是决定说课成败的关键。
情感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强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课说得成功。
板书美——板书是教师的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它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教态美——教态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态美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3.抓住一个“课”字,突出一个“说”字
说课,要用一节课14~13时间说出一 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必须经历完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常规课
课型来说,要经历“铺垫——新授课 ——举例_巩固——置疑——小结——练习”等过程,对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程来
说,要经历“目标呈现 ——揭题展示——反馈矫正——课堂练习”等过程。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
本环节去“ 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无论说什么,都要说得有理有据,
使听者叫好,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目的。
在说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说课”不等于备课,教师千万不能照教案去说。(2)“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 听课对象为学生
去说。(3)“说课”不等于背死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一字不漏地死背 下去。(4)“说课”不等于
9



读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先写好的 材料去读。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突出“说课”的特点,
完成说的过程。
4.遵循“课”路,选准“说”法
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 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讲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思
路进行,教师在说课时,当然也要环环扣住课 堂教学思路展开。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
展开“说”法,无疑是教师授课和 说课成败的关键。诚然,说课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说”。说理、
说实验、说演变、说现 象、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横向说、纵向说,理论联系实际说等。但无
论怎么“说 ”,都要遵循课堂教学思路这一主线去“说”。
5.变换“说”法,找准“说”点
说课的对象是听众,而不是授课的对象学生。这些听众可能自是说课的评委、本学科的教师、本教研室的教师、< br>其他学科的教师及教务科、教育研究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但无论怎样,这些听众都竭力站在学生角 度去对待
说课者所说的课,去审视教法的采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等。因此,说 课者必须置于听众思
维和学生思维的变化处,站在备课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 究“说”法,找准“说”点。
6.把握“说”度,把课“说”活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 说清思路、说清教学过程、说清教学方法;而讲课的重点则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
任务、反馈教 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换句话说,说课重理性和思路,讲课重感情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
成 说课,必须详略得当。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因“材”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选
取“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点和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 动有趣、绘
声绘色,使听众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听众都有“词已尽意无穷”的感觉。这就要求说 课教师认真钻研说“材”
说“案”,灵活选用“说”法,准确实施“说”程,这样,才能把课“说”活。
7、语气得体、内容不失真
听说课的对象是评委,是领导等,都是成人,说的语气、 称呼要得体。虽然听课者是成年人,但他们还ui竭
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说课,去审视说课者的一字一 句、一举一动,包括组织过程、参与过程、教法的采用,因此,
说课时要真是体现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路、 教学的过程、方法的选择,又要注意说课时的语气、称呼、表情要得体。
8、说出特点、说出风格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说课要重理性, 讲课注意感性
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 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
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的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那 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是
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 条理清晰、法度适宜,说得生动有趣,人情人理;其
次是发挥个人的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 说课的度。
(二)说课的艺术
教师,作为说课活动的主体,必须努力使说课的每 个环节到位,做到“说深”“说实”“说准”“说精”,把
握好说课艺术。
1.说标准要“深”。
任何一门学科,都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每节 课的内容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小分枝”。就
语文学科而言,它要求教师在说课前就一节内容出发追本 溯源,找到它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看看课程标准对这节所
在单元及所在课文的要求,然后顺藤摸瓜,准 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至此,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就
可随之确定了。反之,脱离课程标 准的说课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2.说方法要“实”
这个方法既包括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这节课上要掌握的学法。只有教法得当、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施教;只有学法合理,学生也才会兴趣盎然地受教。而要做到教法得当、学法合理,我们教师在备课 说课时必
须要“实”。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由感性到理
性”的认识规律,依据“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及传授
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等教学原则来确定教法、教学手段和学法。作为教 师还要有全局观,树立面向个体学生的思想,
实行分层优化,采取建立帮带小组,实行小组讨论等方法, 促优生提高,帮差生转化。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师必须找准出发点,采取切实可 行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3.说习题要“准”
课堂练习与课 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准”。既要准
确体现该 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又要与考试(中考、高考)题型、难度相吻合。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10



同时,教师设计这些习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 ,做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真正做到使“优生吃饱,
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
4.说程序要“精”
说课堂教学程序与前三项比起来,应说得详细些,因为课堂教学 程序的设计和安排既是说课的出发点,又是落
脚点,是贯穿整个说课过程的一条主线。但说课毕竟不同于 授课,因它面对的是与说课者水平相当的教师,因此说课
堂教学程序时无需将教案全搬出来,而要做到一 个“精”字。具体地讲:一要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二要说
出处理教材、教法和学生实际之间 联系的方法;三要说出对每个环节、每个层次、每个步骤的设想和安排及这样设想和
安排的依据;四要说 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点的理由和方法;五要说出习题设计和板书以及设计的意
图、目 的和理论依据。只要将以上五方面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使人听明白,即可达到教研交流的目的。说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它要求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只要深钻标准,细研方法,优选习题,精琢程序 ,就能
保证说课质量;只要持之以恒,坚持说课,就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改形势。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 ,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
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 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此,我将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 人,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 ,有些学
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 的积极性、主动性,
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 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
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 边形和
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 是两位数的除法,
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 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
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 行表
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 有关数概念的各
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 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
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 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 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 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
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 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
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让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形成统计
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 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
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 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 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11



本册教材根据学 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
寄过贺 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 ”“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
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 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 的度数,
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 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
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课时分配
大数的认识:
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角的度量: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总复习:




第一单元计划 大数的认识
1.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 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
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 的数学知识之一。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
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 安排如下表:
课 题 内 容
出现5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大
亿以
主题图
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内的
数的
亿以内数的北京天坛 图。呈现首都北京市人口数。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
例1
认识
读法 比万大的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
12



级、数位。
例2
例3
亿以内数的
写法
例4
例5
例6
数的产生
十进制计数法
例1
亿以上数的
认识
例2
例3
读含两级的数。
写含两级的数。通过电视新闻呈现亿以内的数,让学生对照
数位表写出相应的数。渗透环保教育。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
的近似数。
介绍古时人们的记数法、记数符号(数字),介绍阿拉伯数
字,自然数。
介绍数位顺序表,由万级数位扩展到亿级数位;介绍十进制
计数法。
读含三级的数。
写含三级的数。
将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将非 整亿的数用“四
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介绍算盘、电子计算器。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计算工具的认识
用计算器计算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 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 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 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
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 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二单元计划 角的度量
1.本单元教材内容:
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画指定度数的角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3.教学重难点
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 动角,用三角板拼角,
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13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本单元教材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口算
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的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
笔算
速度、时间和路程和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估算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 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理解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 习惯。
3、课时划分
9课时
(1)口算 2课时左右
(2)笔算 7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本单元教材内容
例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垂直与平行
例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3.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1.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 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
系。
平行四边形
例2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和梯形
2、重难点、关键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关键: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课时划分
6课时
(1)垂直与平行 3课时左右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课时左右







14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本单元教材内容
口算除法
除数是两位数
的除法
笔算除
用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例1。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例2—例5。
商一位数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例6。
商两位数

商的变化规律
例7。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
(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4、教学难点
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的方法。
5、课时划分
14课时
(1)口算除法 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10课时左右
(3)整理与复习 2课时




第六单元 统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 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
15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 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用。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 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
的应 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 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 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发展 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 大数的认识
1 大数的认识 教案
第一课时 亿以内数的读法(P2-P5 例1、例2 练习一 第1~5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 br>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通过归纳亿以内数的读数规则,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关键:掌握数位顺序及数级
教学重点:整理数位顺序表和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
16



教学建议: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 类推,所以在教学本课时
我们有必要对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可采用口答形式复习数位 顺序及各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对于
万以内数的读法,可以出示一组数据如:2005年路桥区前两个月 共实现农林、渔业总产值17013万元,其中农业产品
6383万元,林业产值94万元,渔业产值7 560万元。在对万以内数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出示第2页主题图,让学生读
一读画面上呈现的6个大数 ,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身边听到,看到的大数。在这环节中我们就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理解运
用旧知识去读数 。这里学生肯定会造成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入新课教学。新课时可以按以下环节进行:
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后, 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用同
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
2、小组讨论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 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
计数单 位。
(2)同桌互相说一说其它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4、学习读数
(1)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可先出示万以内的数2496,让学生读后回答这个数在哪一级,表示多 少?如果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在万级又
该怎么读?引导学生根据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出万级数的读法 。这样使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
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这样就渗透了个级 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然后出示几个如:308、3080000、4007、
40070000 的数让学生读,读后思考讨论: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含两级数的读法
让学生应用刚学的万级数的读法再结合以前学的知识自己读出640700 0、85000300,在读时让学生思考讨论:先读
哪一级,怎么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 下,“0”不读,什么情况下“0”要读?然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 则。
第4页你知道吗?是直观让学生感受1亿有多大,特别是小精灵每秒钟画一个点,一刻不停地 画,1亿个点画3
年2个多月,学生对这个时间感受是不具体的,我们可以让学生想想,如果你从现在开 始画,等画完就过了3年2个
多月,你就读几年级了?这样学生的感知就比较实在,以此培养学生的数感 。


第二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P6-P7 例3、 练习一 6~9)
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正确的写出整万的数和含有两级的数。
2、引导学生总结出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集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中间有“0”和未尾有“0”数的写法
教学建议:
本课时 教材是由电视播放新闻的形式呈现两组数,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听到的数记录下来,引出写数。
并且教材给出个级、万级八个数位,让学生对着数位写数,只给出两个数的写法,其余的两个数由学生自己写,这 样
既给了模仿的样板,同时也留有探究的空间,此外还可以利用此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具体的教学 时,我想可以
同亿以内数的读法类似,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再引出亿以内数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 推能力。
一、出示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1、路桥小学有学生二千一百八十名。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全长六千七百多米,公路桥长四千五百八十九米。
2、你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学生写后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
二、利用信息,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出示例3情境图
a、提问:刚才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特点?
b、试着写出这些数,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交流。
c、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写法,在学生介绍 自己写法的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补充。在同学的争论
中明确整万数的写法。即先按照个级 数的写法来写,再在后面加4个“0”.。
d、教学含两级数的写法
出示一千五百 六十九万三千和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这两个数和P7做一做,让学生尝试去写,写后反馈交
流, 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这些数包含几级,写数时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2)在写数时,什么时候写“0”?
对于“0”的写法,可结合具体数据,如:四万零九十这个数百位和个位为什么写
18



“0”。一百万的十万位、万位为什么写0,以此来使学生明确什么时候写0,最后得出含两级数的写法。
“你知道吗”介绍有关阿拉伯数字的来历,为后面数的基本理论作铺垫,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 文化,这一
块内容也可以与下面“数的产生”一起教学。
练习中的第7、8题,没有数位 表来支撑,让学生直接写出数。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找出计数单位,分清级别再
去写数。第9题是根据 数的组成写数,训练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正确写数的能力。在练习时可借助数位表来写,
特别要提醒 学生0的占位。

第三课时 练习一(P11、P12 10~16)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数。
2、培养学生对大数的分析判断能力及数感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的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建议:
本课时主要是对亿以内数读写的巩固练习。第九题是通过转盘游戏来练习 数的读法,这里可以师转生读,同桌互
转读也可以四人小组。完成之后可以问一下:你们认为怎样读数比 较方便?第11题:写出横线上的数。教材提供了光
的传播速度,2002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蜻蜓的 小眼只数,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有关知识、扩大视野。在练习之
前可让学生思考一下怎样写亿以内的 数?练习之后可以思考一下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第15题,下图中哪
些说法不合理,主要是 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我们可以再增加一些素材让学生去判断合理不合理,如我国陆地面积约96
0平方千 米,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4400米。第16题是读、写数的综合练习,难度比较大,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进行 ,
有困难的可借助数位顺序表,显得直观点。

第四课时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P13 例4 练习二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以上的数比较大小
19



教学建议:
教材是呈现我国面积最大的6个省份的数据, 并配以反映该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由小精灵提出问题,让学生
根据已有的知识,即万以内数的大小比 较为基础,自己探索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具体环节如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收集的万以内数的信息。问:你会比较大小吗?(复习万以内的大小比较)
2、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把你收集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二、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那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三、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把收集的大数和同桌比一比,谁的数大。
学生比后反馈如: 9023000>3467500 85000300>24960000 470050>107070 708000<5690000 30609
008<3070800
板书出示学生比的结果(板书时有意识的把数位相同 的写在一块)后,问:你们是怎么比的?从而归纳数位不同
时,数位多的数就大;当数位相同时,就看最 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相同就看左数第二位,以此类推。
2、出示例4图,呈现各省的面 积数,由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数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将每两个省份面积数
进行比较,并说一说自 己是怎样比较的。
三、巩固学习
P13 做一做

第五课时:改写---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P14、例5 练习二 3、6、7)
教学目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的方法发现问题。
3、体会较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建议:
20



教材提供的素材是有关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和作用的科普知识 。让学生在了解一小滴血液中含红细胞
个数、白细胞个数的同时,学会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 数。本节课具体的设计思路就是出示多个大数,如
例5的数据,也可以是教材中出现的例4,让学生通过 读、写、想三步来学习:想一想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感受到数
字很多写那么多“0”的不方便,,读起 来也不方便。通过读、写之后,再出示实例,进行比较,如:一小滴血液含有
红细胞5000000个和 500万个,通过小组讨论,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特点:两种形式的
结果完 全相同,表达的意思也相同,只不过简写后的形式读写更加方便。再出示白细胞:10000个=( )万个,让 学生
通过讨论得出结果。在讨论时应当引导学生想,万位在右起第几位?整万的数位后面是几个0?最后 得出结论把整万数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可以。

第六课时 求近似数(P15 例6 练习二 4、5、8)
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通过观察,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的过程,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建议:
本课是教学将非整 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教材运用拟人的形式,通过太
阳与地球的 对话,呈现有关地球、太阳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太阳与地球的大小关系。并且结合具体
数介绍“四舍五入”法。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一条信息,如:三峡水库最终蓄水393亿立方米,26台机 组年均
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千瓦时,为修建三峡水库,120余万人从这里迁移到其他地方。请大家看 看,哪些是近似数。最后
说明:393亿和120余万,这些数所在统计时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舍弃 了尾数,这些是近似数,26台是准确数。
再出示教材中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收集并交流图 中提供的信息,描述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再让学生读出
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怎样能很 快看出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使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数
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从而启发学 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显得方便。进而引出怎样将“非整万数”改
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从而介绍“四舍五入”法和如何用“四舍五入”将非整万数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在
学生掌握了“四 舍五入”法后,应该根据具体例子让学生讨论:取近似数为什么用“≈”,改写与取近似数有什么不
同。
练习二第4题,下面画线部分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对比区分练习, 使学生体会
到什么情况下使用准确数,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近似数,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和在实际生活 中的作用。

第七课时 数的产生(P19、P20 练习三1、2)
教学目标:
21



1、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的漫长 历史,以及数的产生和发展是因为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需要,理解自然数概
念的含义和特点。
2、认识亿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3、通过感受数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体验到灿烂的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学建议:
教材出示3幅图来介 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
计猎物的个数 ,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的思想,
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数产生的资料进行。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三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大家在 课前收集了有关数产生的资
料,那谁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资料?
学生汇报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的产生
师小结学生的汇报后出示主题图介绍 远古时候的计数方法,再介绍各国各地区的数字和符号(如有时间可以介绍
一下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 。
2、认识自然数
a. 教学时明确说明:在我们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的 1、2、3、4、5、6……都是自然数。“0”的出现比
较晚,人类开始认识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 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学计算的
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 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b. 自然数的性质、特点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研究:这些自 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
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3、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a. 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 写,如我国人口有1295330000人,这就需要比亿位更大的
数位,猜一猜比亿大的计数单位是什 么?(要求学生填出书本中剩下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在学生填完之后,向学生说明: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位顺序表后面用省略号……
22



b.借助计数器理解进率。可先拨出1亿,边拨珠边数 ,得出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一百亿是
一千亿。.
c. 掌握理解十进制后可出示十二进制计数法,十六进制计数法让学生了解。

第八课时 亿以上数的认识(P21、 P22 例1、例2、例3 练习三3~10)
教学目标:
1、 理解、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并能正确地读写出亿以上的大数。
2、通过亿以上数的读、写规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有能力。
3、进一步理解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
4、掌握把亿以上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数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未尾有0的数是读写法
教学建议:
由于前面学 过亿以内数的读写和改写、求近亿数,学生再来学习亿以上数认识难度一般不大,可以放手让学自己
试做 。
一、教学读法
出示下面信息:
全球人口:6100000000 人;我国有广阔的海域,海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据2001年统计,我国海洋主要
产业总产值 达723400000000元。其中,沿海旅游业已成为海洋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产值约为25元。学
生试读上面的数,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法,在读中体会归纳亿以上数的读法:读亿以上数时只要把“亿级”的数 按照
“个数”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就行。
即时练习,读出P21,做一做,读后提问,哪些零读,哪些零不读。
二、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
(1)教学例2
板书:三亿,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读法,在计算器上拨出这几个数,观察计算器,看拨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并尝试写出这个数,< br>写后互相交流亿以上的数是怎样写的,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出方法。
23



(2)例3是改写,改写成为“亿”为单位数,应强调整亿数去掉后面8 个零后要加上一个“亿”字。对于用“四
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强调最好先分级,看亿位的数 是多少,再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按照“四
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最后注意不能忘写“亿”字 。

第九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P23-P25)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的数学。
教学建议:
本小节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在 教学计算工
具的认识时可以结合25页的阅读材料进行,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了解,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 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
工具,课前 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
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 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
始,人们发 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寸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 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
物有帕 斯卡、莱布尼茨和巴丹心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
则表示任何自然数 ,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
24



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可结合32页你知道吗?更加具体的
介绍算筹)
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 计算技术的发展,在解救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
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 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 。算珠除了圆柱
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算盘可以 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
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 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
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 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
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 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
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 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
脑并用, 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由于用算盘计算
有这么多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 影响
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 字、打算盘列为
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这3500 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子珠算联盟,每年进 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
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 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式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
计算机
1946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 br>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 了很大的
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 脑。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著名代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25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 识算盘吗?
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 动算盘子儿
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 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
算盘的上面剩下1 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支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
(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三、总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 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
去找一找是否具备这 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26



四、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
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第十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P26-P27,例1、例2 练习三11-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规律
教学建议:
例1要使学生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了解运算键的功能,会进行操作,例2是 用计算器进
行大数的运算,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教学 如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1、学习输入数字
提问:28601这个数怎么输的?学生操作
同桌一人说数,另一人输。
2、出示386+179
说说怎样用计算器计算
认识“CE”键的作用
3、学生独立计算,825-138
4、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计算后提问,你觉得使用计算器计算要注意些什么?
27



5、说说做做
要求:合作完成,口头出示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四人小组为单位轮流出题。
一、 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四人小组)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
9999×5 9999×7 9999×9的得数
二、 练习(P27做一做,P30 11~14)

第十一课时:综合练习(练习三 15~19)
教学目标:
1、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比较大小、多 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综合复习课,它应起到提优补差的作用。
第15题是读数练习,先让学生任意写出几个多位数,再读一读,这样更能考察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第16题是写数练习,在写数时应让学生看清计数单位,这个数是两级还是三级。
第17题是写数,改写同时进行,增强了知识的综合性。
第18题比较数的大小,练习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第19题呈现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 情境,可让学生展开关于计算结果的讨论,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也
可用估算方法判断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最后你知道吗?是关于算筹的介绍,这块内容可以放在计算工具的认识中结合计算工具的发展进行教学。
第十二课时 1亿有多大(P33-P34)
28



教学目标:
1、经过探究1亿有多大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 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
多大,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3、通过探究1亿有多大活动,初步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 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
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 “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
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 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
数有多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充分去感受1 亿究竟有多大?这节课我们应该怎样去设计呢?下面是我在
网上看到人教论坛四年级教研室中云老师对这 节课的看法及她的设计。
“在通读教材,研究这节课教学目的后,我觉得这节课如果让学生在课堂 上进行操作,很多的材料准备有些难度,
所以我决定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猜想和制定活动方案两个活动 ,实验过程让学生自己或者是一个小组同学在家里进
行,并且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实验、推理和对 照的过程。第二天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给我的时候,我在心
里喊道:我的学生,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 ,你们真的是一群认真思考,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他们不但收获了数学
知识,也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团结就是力量”“节约每一滴水”“积少成多”“换种思路思考问题”这些都是学生
们完成实验活动后 的感慨,我们教师要真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的空间,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
下面 是学生的数学日记:
四年级四班 某某
我们刚刚学完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但一 亿这个数有多大对于我来说有点茫然,今天我就打算探究一下一亿到
底有多大。我准备算一下一亿滴水有 多少升。我先打来一根针管,吸取2亳升的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原来2毫升
的水有60滴,那么1毫 升的水就有30滴了。我又算了一下,一亿滴水竟有3333333毫升。也就是说总共有3333升。
一亿滴水竟汇成了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运水车,数目有多大啊!真是滴水汇成江河啊,看来我们要节约生活 中的每
一滴水
1亿有多少
小组成员:某某
活动名称:1亿个三鹿牛奶箱横着摞起来有多高。
活动步骤:先用尺子量出一个纸箱有多高,高1 4厘米,按1亿Χ14来算,等于14亿厘米,等于14000000米。
也就是说1亿个纸箱摞起来有 14000000米! 结论:14000000米,多么令人惊讶的数字啊!这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多少
倍啊!所以说,1亿件同样的东西摞起来,不要光看到一样东西多渺小,它们摞在一起就会变得非常硕大。这还说 明了
一个道理,就是:团结力量大。
四年级四班 某某
29



已经开学20天了,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学了大数的 认识,我学会了怎样写大数,读大数,求
近似数。可是老师最后还留给我们一个作业,是:1亿有多大? 我准备来算:口算一道题要用多长时间。我口算一道题
大约要用1分钟,口算1亿道题就要用1亿分钟, 1亿分钟等于几小时呢?我来算一下,1亿分钟除以60分钟等于一
百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个小时四 十分。我再来等一下等于几天?一百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个小时四十分除以
二十四等于六万九千四百 四十四天。现在我终于知道1亿有多大了。
某某 四(4)班
一亿本数学书有多高?
今天晚上,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念头:一亿本数学书有多高? 然后,我就开始动手了。先测量出 一本数学书有
多厚,原来厚一厘米,可别看这一厘米,里面的知识多着呢。知道了一本书的厚度,再乘以 一亿,等于一亿厘米,也
就是一百万米,一百万米也就是一千千米。通过这个小试验,我认识了一亿个一 厘米等于多少米和多少千米,更详细
地认识了一亿,并且亲身体验了它,是啊,生活中地大数真多,让我 们一起去探究一亿
某某 四(4)班
今天,老师让我们用一亿个东西来调查它的重 量、长度、厚度。我调查的是一亿粒大米有多重。我想要调查一亿
粒大米,难道要一粒一粒数出来吗?我 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先秤出一千粒大米的重量是15克,然后,用乘法乘出一
亿粒大米的重量。十五乘 以十等于一百五十克,然后,再把一百五十乘以十,等于一千五百。这是十万大米的重量,
再乘以十,再 乘以十,再乘以十,得出的结果是一百五十万克,也就是一千五百千克。通过这一次调查,我知道事情
一 定要换个思路,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
看了某某老师的设计及学生的数学日记,我想大家是否都 在想,让我的学生去试试,相信他们会有更精彩的活动
方案。


1 大数的认识 教案二

第一课时
课题




重点
难点
教具
教学过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br>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图片和计数器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30



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
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
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
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
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位
1 3 8 1 9 0 0 0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
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 做一做的1题数数
2、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
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
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
十进关系。


数级 说出数位顺序表

数位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表示什
么。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求数数,
互相检查。
学生举例说明


复习所学的数的知
识,为学习新知做准
备。







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
的应用,产生认识大
数的需要,激发学生
探究新知的欲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
数单位“万、十万、
百万、千万和亿”,掌
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
位之间的关系



知道数级、数位。
掌握数位顺序表,理
解位值的概念








理解位值的概念




通过数数,理解并掌
握计数规律。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
广泛应用,培养学生

31




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
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个
板书设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位
1 3 8 1 9 0 0 0

表示8个十万






第二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概括出读写的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以有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例2、例3)
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
教具 卡片和计数器
教学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32



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卡片,读数,说组成
3564、407、1000、570、603、7216、
10000、3003、5400、4009、5800、
6040、5708、40009
读数的方法是什么?
3、 计数器上显示数,学生写出来。
五千零四 八千九百 六千三百四十三、八千零六十
八,九千零一
写数的方法是什么?
4、 这节课我们赖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例2读出下面各数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2 4 9 6
2 4 9 6 0 0 0 0
6 4 0 7 0 0 0
8 5 0 0 0 3 0 0
读作:_______
学生自己试读,讨论怎么读?
问:1)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2)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数位上出现0有该怎么读?
师归纳: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的数表示
多少“万”
4)问:怎么读亿以内的数?
师总结归纳:先度完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
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 连续
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完成做一做
2、例3
2000年有六千八 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
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六千八百五十万:
三千零八十万: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四万零九十
学生试着写数
讨论: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先写哪一级,什么时候写
33


读数说组成 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
法知识,为学习新知
总结读数方法 做准备。


在练习本上写数

说出写数的方法 。



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
2496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的读法,概括出读数
24960000 读作:二千四百九的方法,能正确的读
十六万 数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

85000030 读作:八千五百万
零三十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
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个级

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
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
“万”字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读,
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学生述说读数方法





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读题找出数据






学生尝试写数
写作:68500000










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
的读法,概括出写数
的方法,能正确地写
数。









0?
完成做一做写数
问:怎么写亿以内的数?
师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
有,写0占位。
三、巩固新知
1、练习一的2、3读出数
2、练习一的第7题写数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练习一5、6、9
写作:30800000
写作:15693000
写作:6723113
写作:40090






学生讨论写数的方法



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查。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
深对亿以内读写法的
理解,提高读写数的
能力。
课后

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重点
难点
教具
课型 练习
知识与技能:1、通过练习,巩固 亿以内数的读写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数。2、培养学生对大数的
数感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巩固亿以内读数和写数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正确读写数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题卡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使学生理解计数单
位、数级等数学概
念,掌握亿以内数
的读写法。





通过争当小老师
一、创设情景: (×)
1、你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读作:四千八百七十二 (√)
是“优秀小教师”。 读作:三千一百六十八万
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练习卡。 (√)
2、内容:判断题: 读作:八千六百万零零九十 (×)
(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读作:五百三十万零一千(×)。
千万位。 读作:一千二百万六百零五
2)读出下面数 (×)。
4872 5301000 31680000 写作:42700000(√)
86000090 12000605 写作:1007000 (√)
(3)写出下面各数 写作:7090 (×)
四千二百七十万 一百万七千 写作:1050030
七万零九十 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 ①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二、判断反思: ②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
(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所
反思: 学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34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
教学过



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
② 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④ 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
什么??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③所
学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万、十万、百 万、千万;计数单位与
数位的字面的区别是没有“位”字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
同,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一事,培养学生反
思的意识。
培养学生做事认真
负责的态度。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
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避免错误。
(5)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巩固练习:
要想当一个好老 师光给别人挑出问题是不够的,
自己必须概念清晰。下面请你们自己测试一下自
己。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 4题,P10 8题,P11
11题。
2、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来读
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
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读一个0;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
0。
4.第12页 第12题;第14题;
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四总结: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的感受。
五、作业:第12页的13题
转盘练习读、写数。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数中间
的零只读一个

零占位的问题


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做完回查
学生自己评价








正确读出和写出图下面的数



判断说出原因



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



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











巩固亿以内读数和
写数方法,提高学
生正确读写数的能



培养学生对大数的
数感,训练学生分
析判断的能力







以游戏形式呈现,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35



课后反










第四节课
课题




重点
难点
教具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 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
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题卡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收集生活中的数进行
展示,提高学生收集
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通过迁移类推,使学
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
小比较方法,能正确
比较数的大小

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把收集
学生展示收集的数据

到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2、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


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

例4出示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图。

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

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观察图片,读出数据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师归纳概括
学生尝试在本上比大小,小组交
流。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1210000 〉 72000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
454800 〈 48500
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
1100000 〈 1660000
上的数……
1660000 〉 11720000
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92504〇103600 50140〇63140 28906〇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自己组
28890 620300〇307300
的比较方法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比较大
小的方法
36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




三、巩固新知

书后练习二

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8965〇100000 208808〇99999 70060〇70201
独立完成,说出比大小的方法
30500000〇305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50500 500500 55000 40005

3、写出几个大于99987的五位数?

4、你知道比最大的五位数大,而且比最小的七
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位数小的数共有多少个吗?



通过练习,巩固比大
小的方法,提高学生
的能力。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自主练习比大小的题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黑龙江:4548000 青海:720000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板书设


1210000 〉 72000 454800 〈 48500 位数不同 位数多的数大

1100000 〈 1660000 1660000 〉 11720000 位数相同 看最高位 如果……
如果……






课后小





第五课时
课题




重点
难点
教具
教学过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2、 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题卡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改写和省略
37




一、复习旧知


1、写出下面各题:

二万 六十万 四百五十万

八百零七万 三千六百四时万
2、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为了读数方便,经常将数
学生写数汇报

进行改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改写,板书课题:

改写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改写下面各数:(以万为单位)

出示人体血液的构造图;介绍红、白细胞的作用。

一滴血液中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含有10000

个白细胞。

观察图,了解红白细胞的
1)读出数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2)有时为了读写方便,可以将万位后面的4个0
作用
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
每人读数
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
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小组讨论
红细胞:5000000个=500万个

白细胞:10000个=1万个

3)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 3200000 7580000
尝试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
4)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面
作单位的数。
积约320000平方千米。

5)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

高原,面积约2400000平方千米。

独立完成后交流改写的方法
2、例6、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观察收集图中的信息,描述太阳
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讨论后交流汇报


师: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千米

太阳的直径约为1389000千米

12756≈10000

↑ =1万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1389000≈1390000
叙述求近似数的方法。
↑ =139万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

改写成0。

5)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
说说四舍五入法。
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

1)展示太阳和地球图
2)读出太阳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
3)说一说怎样能很快看出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
少倍。
4)启发学生:用以万做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
方便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
新知识作准备







使学生掌握把整万的
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
的数的方法









巩固改写的方法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
入省略“万”后面的
尾数求近似数的方
法。











38



于5或大于5
6)问: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补
充课题:省略)
7)书后做一做完成
三、巩固新知
练习二第3题改写以万作单位的数
2、练习二第4题:下面画线部分哪些是近似数,
哪些是准确数?
3练习二第5题: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第五次人口
普查: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第6、7、8题





小组讨论汇报
改写和省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完成后说省略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填写表格,交流汇报










通过练习,巩固改写
和省略的方法。进 一
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
用。
改写和省略
例5 红细胞:5000000个=500万个 白细胞:10000个=1万个
例6 12756≈10000 1389000≈1390000
=1万 =139万
第六课时
课题




重点
难点
教具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图片、数位顺序表
教师导学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设问引起学生的注意
力和学习的兴趣。




列举实例,使学生对
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
的认识





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
学生思考

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数的产生

师: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哪组愿意为大家
学汇报
介绍一下数是怎么产生的?生:介绍 师:补充
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要人数、物体
2、记数符号
个数和捕获的野兽数目等等,就产< br>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
生了数。
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

出示: 巴比伦数字:(略)中国数字:(略) 罗
学生看图,古代人的计数方法
看图片,三种古代数字。
马数字:(略)

39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2、培养学生抽象、 概括
教学过



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


2、 然数的认识
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

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

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介绍自然数的含义和特点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

的个数是无限的。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在全班交
二、十进制计数法
流。
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

位表读写。

例如:




使学生知道自然数概
念的含义和特点、性


(!)我国人口:1295330000人
全球人口:6100000000人
(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
数是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
(3)1999年联合国公布世界人口已达到六十
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4)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我国城镇新
建住宅四十七亿五千万平方米。
(5)北京的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三亿七千五
百万吨水。
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能知道这些数
字是多少了,所以要学习比亿还大的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拿出
数位顺序表。(出表)
1、小组合作研究:
(1)观察数位顺序表,个级与万级有什么相同
点?不同点?根 据它们的特点,顺序填上亿级的
数位和计数单位。(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
间的进率是多 少?2、学生反馈
3、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
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 制计数法。4、做一


学生试着读一读
借助数位顺序表试一试。




汇报交流








学生记数位顺序表,互相提问练
习。




相同点:每级都有四位,四位的顺
序是个、十、百、千。






使学会僧掌握十进制
计数法 ,初步认识亿
以上的数。培养学生
抽象、概括和类推迁
移的能力。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
的知识,提高学生的
能力 不同点:每级表示的数目大小不
做:1)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一
同,即计数 单位不同。
个九位数,一个十二位数呢?2)说出下面每个

数中“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探索新的计数单位
353087030431

三、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1、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说出千亿以内的数位

2、回答下面各题:

(1)个级、万级、亿级各有哪些数位?

(2)从个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亿位?
说数位顺序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什么位?
40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


同桌互相回答,再全班交流。


第七课时
课题




重点
难点
教具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2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
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读、写亿以上的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
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题卡
教师导学
一 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帮助学生复习,亿以内
数的读写法,为学习新
知识作准备。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
力。








使学生观察到数级
扩展成是三级数



1.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
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
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用到过的一些数据。
一些搜集的数据
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

读、写写。再说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数的。

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自己
2. 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引导学生看亿以内的
组的比较方法

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读写方法。

二、探究新知
学生说数据的来源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说读写数的方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


是3700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

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
学生读信息,并思考问题
为102000300人。
41
教学过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
同的地方吗?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要求:
(1) 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
组内互相读读。
(2) 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




学生试着读,再在小组内互相读
读。






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
3. 全班反馈: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
方法是什么?
4. 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
如果刚才学生说到的数中有0的可以指着让学
生读读(不管学 生说到0的问题没有,都要着重
处理0的读法。在读数时,0最难读,数中间连
续有几个0都只 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几个练习强化0的
读法)例如:
(1) 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 0000 0000 236 0509 0008
100 4000 2000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
案来了?”(分级了)
(2) 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 7000 65 0006 1500 8000
3040 0000 70 0000 5000
5080 0060 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 哪个0
没读?为什么?)
5、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
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6、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 做练习一:并填反
思表。
(1)读出下列各数:
8300000000 578000000 20700600
1 62



交流说读数的方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边来读
数。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
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
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数
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
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
不读。
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读作:六百一十亿 (√)
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
万零零零八。(╳)
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




指名读数





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42




使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
读数方法,能正确地读
数。



















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感受
到新 旧知识之间的联
系,为下面学习亿以上
数的写法做好知识和方
法的准备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

反思表


1. 六个数,你读对了( )个数?

2. 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 )
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
1人读1人判断。再换过来读。

有争议的可以举手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

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

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 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学生填表
4600800000
( )
①自己看书 ②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
( )
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④ 其他
5.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
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二) 亿以上数的写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含有2级的数。请
同学们打开练习2 ,你能试着写出下面这些数
吗?
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 写作:
四百八十亿 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 写作:
三十亿零六十万 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 写作: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先自己思考,
再小组间说说)
(1). 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
要和同学们交流的?
2. 学生反馈:
(1)首先全班交流数写的对不对,订正。
(2)重点处理写数的方法:以学生交流的形式
进行方法总结。
3. 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
位上用0占位。
43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
4.组间交流。 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充分
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两人间读一条自
己喜欢的大数的 数据,1人读,1人记录。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


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3.亿以上

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

①自己看书 ② 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

( )

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使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
④ 其他
写数方法,能正确地写
(二) 亿以上数的写法。
数。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含有2级的数。请
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

同学们打开练习2 ,你能试着写出下面这些数



吗?练习二


1.写出下面各数。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 写作:



四百八十亿 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 写作:
学生思考方法,小组交流

三十亿零六十万 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 写作: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


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


交流的?
交流数写的对不对,全班订正。

2. 学生反馈:(1)首先全班交流数写的对不对,
学生交流,进行方法总结。


订正。(2)重点处理写数的方法:以学生交流的


形式进行方法总结。


3. 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学生讨论有关0的问题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


位上用0占位。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


个0就写几个0。

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
①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
44


学生选择后填空,全班汇报












教学过



4.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 ,可以充分
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两人间读一条自
生关注学习过程和方
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
的乐趣。








己喜欢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小结:
两个人互相读数

(1)怎么写亿以上数的。(2)自己是怎么解决

新问题的。
三. 巩固练习:

1、读数(1)我国人口总数是1295330000人。
(2)199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94170000


吨。(3)1995年我国城乡新建住宅4300000000

平方米。
独立完成,全班汇
2、先说出下面各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报

位?再读出来。

20700600 4600800000 1

80049020 5000000000
讨论后,交流自己
3007050000 的想法

3、把下面的数读出来。

土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与太阳的平均

距离是1427000000千米,绕太阳一周要用29

年半。我们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至少可看到指名回答,订正

1000000000颗星。

我国自行车社会拥有量为470000000,有“自
教学

过程
行车王国”之称。

4、写出下面各数,再指出各是几位数。

一百万 三亿零七十万 十亿

二十亿零五百零二万 五亿七千八百万

四千零八十亿四千零八万 六十万三千
独立完成,全班汇
一百二十五亿零九万 报。
5、把下面的数写出来。(1)金星和太阳的平


均距离是一亿零八百二十一万千米。(2)地球

和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万千

米。(3)四川省合州县发现的恐龙化石 距今已读题写数,互相交
有一亿三千万年。(4)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吸

收二氧化碳近九百三十六亿吨。(5)1998年
我国在校小学生约有一亿三千九百五十万人。
四.总结:谈谈收获、体会、遗憾 。
五作业;练习三的3——8。


第八课时
45









通过练习,巩
固读写数的
方法,能正确
地读数和写
数。



课题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较熟练的进行改写。
2使学生能正确用四舍五入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应用数学的意识。2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 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
学习乐趣。
掌握改写的方法,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与改写的区别
题卡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150000=( )万 70450≈( )

204000=( )万 296780≈( )

什么叫改写?怎样改写?
什么叫四舍五入到万位?怎样四舍五入到万位?
这节课我们来学: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写旧知识,为学习
新课做准备。









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
数改写 成以亿作单位
的数的方法,并能较
熟练的进行改写。






口答结果
去掉万位后面的4个0,再
加上单位“万”字,“0000”
代表“万”



二、探究新知

(一)数的改写

1、自主学习:
出示:人类用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天空中
学生读数

1000000000颗行星。

(!)谁愿意先读读这个数?
(2)你有好办法一下就读出这个数吗? 这个数怎样改
改写
小组讨论交流改写的方法
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小结并板书:1000000000=(10)亿
注意:只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不要有几个“0”
汇报方法和注意的地方

去几个“0”。

改写后,不要丢掉原题的单位名称。

2、练习:
独立练习,订正结果
69000000000=( )亿

4200000000=42( )亿
去掉万级、个级的8个0,
换一个亿字。
8000000000元=( )亿元
3、小结: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什么

样的数可以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重点
难点
教具
教学过

46





(二)求近似数
1、 出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35000000 284000000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求?怎样求?学生汇报并板书:

出示线段图
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想:这两个数在2亿和3亿之间,哪个数更接近2亿呢?
观察线段图,确定方法。

哪个数更接近3亿呢?

就要看千万位上的数,把它四舍五入,

所以:235000000 ≈ 2亿


284000000 ≈ 3亿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练习:把下面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1276270000≈_____亿

2≈_____亿

3、小结: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
总结省略的方法

省略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还是五入,

并且五入时不要忘记进1,而且有时还会遇到连续进位

的情况。如:29970000000≈_____亿


试着求一求。板书:29970000000≈300亿

省略尾数是按一定的要求去掉尾数,求出的是原数的近

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所以要用≈表示。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独立完成后,同位互查。
500000000 48000000000

7200000000 1
交流方法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65400 ≈ ( )万 452081750 ≈ ( )亿


270400 ≈( )万 1873000000吨≈ ( )亿
独立完成后,同位互查。


3、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交流方法

437000000 2695000000千克

589000000 2049000000米

4、判断下面各题。
判断并说明错因,改正过
(1)795000 ≈ 79万 ( )

(2)5304900 ≈ 530万 ( )
(3)1700000=17万 ( )
(4)449600000 ≈ 5亿 ( )
(5)1000000000=10亿 ( )
(6)952000000 ≈ 10亿 ( )
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
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练习三的10、16、17、18









使学生能正确用四舍
五入方法省略亿位后
面的尾数






理解改写和省略的区








通过练习,巩固省略
和改写的方法,能正
确的解答







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
的能力。

第九课时
47



课题




重点
难点
教具
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结绳记事、算筹等)2、向学 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算盘,及其计算方法。3、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 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算盘、计算器、图片
教师导学
一、 导入:
1、师: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些计算工具。你
知道哪些计算工具?
2、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3、介绍古代计算工具:
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远古时代, 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
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手指、石子、
结绳或在木 棒上刻痕来计数。这种方法只能计
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的是什么事情,
人们开始想一 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
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
介绍算筹:
我国古代 人用算筹计算。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
用十进位制,并且纵式横式交替使用。个位数用
纵式表示 ,十位数用横是表示,百位数再用纵式
表示“……”空格表示零。
二、新授:
(一)认识算盘:
1、介绍算盘的由来: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
算盘作为计算工具 。早在公元15世纪,算盘已
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
它的特点是结构 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
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2、介绍算盘的组成: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下图:
(略)

学生活动


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算筹一般是用十几厘米长的
竹签制成(也可是骨制或木制
的)。用这些算筹摆成不同的
形式,表示不同得数目,并进
行各种计算。用算筹表示数有
纵、横两种形式。


学生介绍算盘由来和特点
教学意图



使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
展和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算盘的由来和特点。











教学过

48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 算工具,其中(1)
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
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 盘有哪些了解?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出示两种不同 的算盘(书
23页图):观察有什么不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
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 5。后来算盘
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
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 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
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
的是十进 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3)
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3、介绍计数方法:
(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
个位(做个记号),从这 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
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
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计数时要拨主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
表示5。请你在算盘上表示出1—9(学生动手)
同样,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 ,就
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
表示。拨珠时,要按照数位从高位拨起。 例如(边
说变操作)10、325、4709、4、练习:
老师说数,请你拨,比比谁拨的快
2468 6890 5632 76890
3456 7894 20948 23098
(二)计算器的认识
1、 导入: 刚才介绍的我国古代的一些计算方法和工具的
使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已经不
再使用这些工具了。我们经常使用计算器来进行
计算,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运
算过程自动完成。这样非常简便快捷。



(1)算盘各部分名称算盘 的
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
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
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 叫算
盘子儿或算珠。常见的算盘是
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
五;五颗在横梁下,每 颗代表
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
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在
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 ,规定哪
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
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学生动手在算盘上拨珠







学生进行拨珠比赛
两人一组,相互出题拨数






介绍计算器






使学生了解算盘的结构和
记数的方法,


























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
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
计算器进行计算。


49



2、 介绍功能键:
计算器的种类很多,我们先来看看这一简单的计算
器。自主学习
Onc: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Off:谁知道这个键有什么作用?。
3、 计算操作:
师:都有谁会使用计算器?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
onc键,显示:0 输入题目
按=键,显示结果 再按onc键,清屏。
4、利用计算器计算
(1)386+179 825-138
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怎样估算?
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
练一练:4468+1792 32010-8925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
26×39 312÷8
估算大约得几?怎样估算?
5、练习用计算器计算
63×7842 365×734 327180÷492
三、巩固练习:
1、 用计算器计算
3849+29563 739×254
24010-18925 297756÷919
6389×74 1572×639
51000-29814 25488÷236
2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再找一找规律。9999×
1=9999 9999×2= 9999×3=
9999×4= 9999×5= 9999×7= 9999×9=
四 、小结: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 br>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
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 的聪
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五、作业:请你拿着计算器与妈妈一起去买一次东西。
你帮助算一算应付的钱。


由学生分小组演示介绍)
这个键叫“开和清除键”,
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计算
的开始和全部清除。

这个键叫做关闭键。作用
是用于停止使用计算器。

学生估计得数
先输入题目,然后按 = ,
显示结果。

独立完成



独立计算,汇报,小组内
互相说怎样算的?你想怎
样验算?





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后交流计算结果






计算后找规律。

使学生掌握科学型计算
器使用的一些初步知
识,满足数学学习和日
常生活的需要。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操
作方法,能正确、迅速
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通过练习,激发学生探
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培
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
力。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计算器:Onc开和清除键 386+179 825-138
Off关闭键 26×39 312÷8



第十课时
课题




“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 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
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 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
50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感知一亿的大小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你们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猜想一下,这节课上一
节实践课:“一亿 有多大”活动设计(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阶段一:确立问题 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一亿张纸
摞起来的高度
4、 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
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
程补充记录在记
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
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
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 活动小结。
A 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 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三、小节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学生活动


猜想一亿有多大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叙说所要研究的课题





学生研究一亿张纸摞起来
的高度。




分别测量100张纸和1000
张纸的高度。

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的环

教学意图


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
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
验、讨论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 中
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
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
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难点
教具
教学过



验证猜想。推出一万张纸和
一亿张纸的高度。

交流感受,进行评价










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
1亿有多大的感受,使
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
培养学生 沟通交流的
习惯。






51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 说课稿
教材解读: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 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
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本册教材先 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
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认识数教 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
内数的认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认 识起承上启下作用。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
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认识 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
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 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突出数概念教学,
从数学的高度把握 十进制原理,培养数感。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
提供了 思路,如: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探究自主过讨论得到。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 充分利
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 的读法后,通过独
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 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
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 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 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
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 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 学与现
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 是学习的主人,教
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 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
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二页到第五页的例1例5,练习一的1-5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 大数,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
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数。
3.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认识,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读法。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CAI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数位表。师生都备计数器。
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52



CAI课件出示我国 行政区划图,用点按热健的方法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
国的人口普 查数,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现什么?(数
很大,很大。)由此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些大数的计数单位 是
什么?怎么样认识大数?等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 探究交流 获取新知
1. 以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为例试读。
2. 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问题:观察计数器你发现什么?老师拨珠,拨上一千,
然后一千一千地 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千位满十向万
位进 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
3. 让学生拿出计数器,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 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认识10个一万是“十
万”,同样的方法,同学们自己同位交流 说说,认识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
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
(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同 学们想一想,以往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万以上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十万、百万、
千 万、亿)
4. 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 吗?你发现这些计数单
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生2: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3: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4:每相邻是什么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生5:我可以告诉你,……
师: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5可以进行证明,如:……
师: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5.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出示数位顺序黑板帖)
(2)拨数,将13819000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3)写出13819000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全班交流,抽查:十万位上的8表示什么?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千万位上是几,计数单位又 是什么?
6. 学习“数级”。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在数位表上增加拦,并标明 数级)从右向左四位一分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
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同时告诉学生分级线。按级 读出北京市人口数。
53



7. 巩固联系完成第4页“做一做”。
(1) 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2)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
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8. 学习“读数”。
(1)CAI课件出示例2,读出 下面各数。继续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表下,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
个数,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a) 让学生在下面与同学说一说并写出读作多少?
b) 集体交流,读出每一个数,并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读法。
c) 课件出示正确读法。
(2)小组讨论。
a) 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b) 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 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样读?
(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
(3) 反馈交流信息,学生归纳总结。
(4) 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读后说说你发现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三、 小结强化,增强自信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四、 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一的1—5题。1题让学生做数位顺序表,加深了学生对数位排 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2题
按排的是4组读数练习,每组都是两个数对比出现,体会同样的数字,放 在个级和万级读法不同数的大下意义不同,
也为后面学习大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作铺垫。3题创设 一个情境,小组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便的读
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4 题5题,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理解,提高读数能力。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 说课稿二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中的 第一课时。
2、教材地位与作用:
调查表明,较大数据在报纸杂志上时常出现,而学生对大数却缺乏体验,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较大的 数值信
息,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所以教材安排了有关大数的感受与表示的内 容,重点鼓励学生
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估计。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 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
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 及其作用。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
54



数认识的一次扩展 ,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能加强学生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会用数
学的眼 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这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3、教学目标:
⑴通过“数一数”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使学生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⑵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数位顺序与数级;
⑶让学生体验更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体会更大数的实际意义
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
5、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的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 生用的计数器、课前和家长共同收集关于大数的信息、100张“一千”的卡片、10张空白卡片。
● 说教学方法
1、分层次安排数数活动,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把数直观的小方块与在计数器上拨数 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抽象和
概括出更大的数。
2、引导学生将更大数与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3、布置学生收集更大数的信息,让学生体会数据在描述或交流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认识更大数的必要性。
1、师:(利用课件 出示夜晚星空图片)你们晚上数过天上的星星吗?晴朗的夜空,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3000
颗,如果用望远镜大约可以看到5万颗,而用天文望远镜大约可以观察到10亿颗。 学生听到后,会哇声
一片,师顺势利导,问:呵呵,你们为什么会哇 呀?
(说明:结合数星星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星星好多呀!为引出更大数奠定基础。)
2、组织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有关大数的资料进行全班交流。
3、师板书这些大数,然后导入新 课:瞧,这些数比二年级学习的万以内的数更大,并且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中的各行各
业,今天我们就来认 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数活动,认识“十万”。
1、用多媒体出示课本第2页第一幅图,让学生看图数一数共有多少个 ?再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写出这个数。
55



(说明: 第一个数一数活动是使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认识,引出“个”“十”“百”“千”的数学模型小方块和计数
器。)
2、用多媒体出示第二幅图,(学生:哇,好多啊!)师:你能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 吗?(大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
3、运用第一个数数活动中:一个大正方体是“一千”的数学模型,指 导学生用100张“一千”的卡片来代替摆一摆、
数一数。
4、全班交流,逐步引导出先数出一万,然后一万一万来数的方法。
(说明:在课堂教学中不 可能直接让学生数这么多的小方块,所以我让学生制作了100张“一千”的卡片代替来完成
这第二个数 一数活动,从而让学生有了“10个一万是十万”的直观体验!)
5、课件动态演示课本第3页第一幅 图: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
是十万。
(说明:通过演示从个到十万的数学模型,使学生感受各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6、拨一拨 :依次从一万拨到十万,当数到9万的时候,提问:再加上一万是多少?再引发讨论:十万在计数器上怎么
拨?
(说明:第三个数一数活动是通过边拨边数数,来加深学生对“满十进一”的印象,体会到十进 制计数法的特点。)
三、联系生活,体会“十万”的实际意义。
1、播放国庆阅兵图片:1 0月1日北京举行建国60周年庆祝大会,十万群众参加游行活动,演绎了新中国60年流动的
发展史, 表达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组织学生进行估算:10万人相当于多少个我们这样的班级?大约组成2000个班
级。)
2、播放录像:今年首批10余万平方米的水葫芦近日已抵达黄浦江上游的闸港至米市 渡之间的水域,直接对黄浦江重
点水域构成威胁,目前管理部门的预警系统已经发出橙色警报。(组织学 生估算:10万平方米大约是我们学校面积的
多少倍?)
3、讨论:10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 有多高?(让学生用我们的数学课本作标准,即100张纸大约是1cm,通过计算得出
10万张纸摞在 一起大约10米,有3层楼那样高。)
(说明:我将课本中说一说十万有多大的素材进行了调整,从人 数、面积和长度三个方面把“十万”与学生生活经验
相联系,通过运算,
加深对较大数的实际意义的体会。)
四、知识迁移,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
1、用 一张空白卡片代表10万,让学生十万十万地进行数数。当数到九十万的时候,提问:再加十万是多少?从而引< br>出“百万”这个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试着从十万拨到一百万。
3、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认识“千万”和“亿”。
56



(说明:学生在前面已有了认识“十万”的操作经验,所以我直接安排简单的 数数推理活动,来达到认识“百万”“千
万”“亿”的目标。)
4、找规律:你发现了每相邻 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倍数关系吗?我们新认识的四个计数单位分别又与“万”之间有
什么倍数关系?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填一填”与第5页第6题。
5、师介绍“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让学生翻开课本第4页读一读。
师提问:从右边起第一位 是个位,第二位是……,每个数位对着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哪几个数位是个级万级亿
级?让学生了解 “十亿”“百亿”“千亿”是比亿大的单位,在生活中还有比亿更大的计数单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
课后 查阅资料。
(说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熟记十进制顺序表,为后面学习亿以内数的读 写打下基础。)
五、全课小结: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同学交 流你课前收集的这些更大数的
实际意义。
(说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法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P1—3的例1、例2 以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
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 一级数(万级)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 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
2、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 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读亿以内数的读法,并且弄清楚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为学习亿以
内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说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引 导学生弄清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和数位表;引导学生正确读亿以内较大的数,特别要
注意纠正学生 在读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时所出现的错误。
4、说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法难点主 要表现在各数级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必须让学生明白哪些情况下读0,哪些情况下不读0。
5、教材编排的特点:
本课教材是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编排的,首先教材列举生活中较中 的数据,如北京的人口数量一千一百零八万,光
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这些都是很大的数,用个级的 计数单位来表示很困难,从而引出万级数的学习,并且让学
生懂得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教材编排时很 注重科学性和合理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记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和
千位,然后引出万级的计数单位: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等计数单位,由于万级数都小于亿,所以教材把此
部分的内容称为亿以内 数,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既有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教材共安排了例1和例2两个典
型内容和一 些相关练习题,不仅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消化及巩固。
6、教具准备:计数器或算盘一个。
二、说教法
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 观察法和发现法,老师要适当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的读法原则,之所
以采用这两种教 法,是针对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懂得了个级数读法而设置的,用原有的经验和
方法 来解决本课的问题,应该是可行的。
2、本课在提问方式上,应多用启发式提问,首先让学生质疑, 然后让学生经过自身的经验寻找解决的方法。
57



三、说学法
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我认为本课的学法,应该是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 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在
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 。为什么采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学生已经有
了个级数读法的经验,移植到本课,用来解决本课问题是 很自然的,大多数的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
四、说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设置问题,巧妙导入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先列举一些比较的大的数,如 :北京市的人口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
万千米等较大的数,然后让学生用口头来描述,学生 觉得用原来学的计数单位(个级)很难正确描述这些数据,从而
引出新的课题,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导入 新课内容。并板书: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复习旧知,先立后破
1、在这一环节中教 师先以复习旧知为基础,先唤起学生对个级(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印象,为达到这个目标,
教学 可以这样设计:
师:我们已经学过个级的计数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 千,十个一千是一万。然后板书:一
万。
由于学生以前学过一万,对这样的知识不会感到陌 生,因而教学可以用步步递进的方法引出后面更大的计数单位。
2、教师接着问学生:十个一万是多少?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结论,知道是十万。根据回答板书:十万。
3、教师可用类似的办法,让学生继续观察,得出后面的更大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主要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新的内容。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 ,是因为学
生已经认识计数单位,在此教师只不过引导他们提升对更高一级计数单位的认识,所以要让学 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
4、引学生看数位表,并说明个级和万级。个级有四个数位(个、十、百、 千),万级也有四个数位(万、十万、百万、
千万)。
(三)通过观察,找出规律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用计数器演示,个级的各个数位,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学生很快从中找 出万级
的计数单位,知道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这时为了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可以通学 习例1和例2 的内
容。
学习例1,教师出示例题内容:470000、3080000、 40500000。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出以上数所占的数位,可以用计数
来帮助,把相应数位相互对齐 。学生经过观察可能发现其中的道理,以470000为例,4对应十万位、7对应万位、后
面全部是0 ,学生很快读出这个数,读作47万。用相似的方法来学习其它内容,学生会总结出这些数的读法。
接着学习例2,情况和教学内容虽然稍有不同,但经过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肯定能够掌握,由于方法相似,在这 里就
不展开讨论。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了,不过由于 0在各种情况下出现,其也有不同的读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在何种情况下如何读中间有0或未尾有0 的数,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必须让学生掌握。
最后要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总结出亿以内数读数的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找出学生补出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最后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 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不管每级未尾有几个0 ,都
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四)加深理解,巧设习题
适量完课后的习题,以加深理解,巩固新知。
五、说板书
例1
470000 读作:四二七万
3080000 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 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例2
24600 读作:二万四千六百
6407000 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10030040 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板书简洁,突出重点,列举了亿以内数的各种情况下的读法,对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有很大的帮助。
58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 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
“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会正确地读写万以内数的基 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亿”,再分别学习万级
数的读法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万级数的写法和含有 两级数的写法,最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
万作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把一 个亿以内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照四位一级的计数特 点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计数知
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亿以内加法和减法,乘数 和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打下基础.本单元教学重点是万级数的
读法和写法,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类 推的方法获取新知,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材1页—3页,例1、例2,2页—3页做一做,练习一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造.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算盘、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1)、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万里面有( )个千.
(2、)( )个一百是一千,( )个一千是一万.
2.复习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师 出示5张卡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教师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
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习: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学生进行读数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复习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法.
4.想一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规则是什么?
59



(引导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后面类推亿以内数的读法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1)、投影出示:
①1993年我国台湾省大约有20944000人.
②人造地球卫星速度是每分钟约474000米.
③某县去年试种水稻新品种,总计增产5471 000千克,增值6705000元.学生自由读一读上面3句话.
(2)、导语: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些比较大< br>的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新授: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①学生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 生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教师板书:十万、百万、千万.
②认识“一亿”: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学生认知有难度,可能会说出,十个一千万是十千万,
在这时,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数,并指明,十千万就是“一亿”.)
教师板书:一亿,并指出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看投影:
自由读一读.(把抽象的数形象化)
③结合板书,教师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①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②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板书: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写一个“位”字.
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③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 br>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
60



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教师出示卡片:数字“5”,把它 放在不同的数
位上,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计数单位.
④认识数位分级:
为了 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
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知识,并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⑤反馈训练:
请同学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完成练习一1、2题.(灯片出示)
(3)、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先读出下面各数:
28、308、4007、3070
这些数都在哪一级?表示多少?
如果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
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
(渗透个级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
②教学例1:
教师在标有计数单位的珠算上分别拨上二十八万和三千零七十万.
学生对照数位表,先写出阿拉伯数字,然后自己试读这两个数.
引导学生根据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出万级数的读法.
同学之间互相汇报试读结果.
③反馈训练:2页做一做.
④思考讨论:
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读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4)、教学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法.
①出示例2:
观察:例2与例1的各数有什么区别呢?
(例1都是整万数,例2是含有两级的数)
像这样含两级的数该怎样读呢?你能不能应用刚学过的知识再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读出这几个数呢?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24600 640700 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61



③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④反馈训练:3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通过此练习,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2.练习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 40805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
(2) 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
(3) 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习: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六、板书设计

1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说课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认识》里的例题4。本节课
的内容是在数数、 读、写数以及10000以内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一开始就联系生活,通过比较我国
面 积最大的六个省份的大小,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然后,教材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练习,意在巩
固和发展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这堂课我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归纳总结出亿 以内数位数相
同和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大的数比较大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 把“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溶
合在学生所进行的“抽数比大小”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掌 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62



三、说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适当的情 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成功体验,增加学习的
信心。
4. 结合现实素材,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多个数的大小比较。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节课中我采用设疑诱导法、游戏激趣法、 发现学习法,把这三种教法融合到整个教
学中。
我还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类比迁
移法、分析发现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开课伊始,我从学生喜欢比赛的特 点入手,出示卡片让学生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借此了解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
小的比较的知识基础,进而 自然的导入到新课。引出课题后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资料,
大家看一看 。”接着出示例4挂图,启发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给学生留下自主提问的空间中,引导学生自觉的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并主动提问,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小组交流,探究新知。
本节课我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从猜测到验证,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①设疑提问
师:请大家想一想、猜一猜: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可能是怎样的?
学生可能说出: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跟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是一样的。
②验证猜想
63



老师从例4图中取出两个数:
黑龙江:454800 内蒙古:1100000
并请来数位顺序表帮忙验证。
(学生对照数位顺序表写下这两个数,可能发现:果然是位数多的数就大。)
再取出两个数:黑龙江454800 四川:485000
将这两个数对照数位顺序表再读一读,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发现:这两个数位数相同,最 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左起第二位上的8比5大,485000>454800)
③尝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再从例4六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④总结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师:比较亿以内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相同的怎么比较?位数相同时,怎么比较?
⑤比较多个数的大小
师:刚才我们针对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中的每两个省份的面积进行了 比较,现在你能将这六个省份的面积按
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学生 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先将这六个数分分类,位数相同的放在一起,位数多的肯定大。再将位数相同的按
从大到小的顺序比较)
通过学生自己猜测并验证的观点,进一步去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意识。
(三)应用新知、拓展练习。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对书 中的练习进行了补充,我设计了基础练习、延伸
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一)基础练习
1.比较大小并圈比较时的关键数。
92504○103600 50140○63140
28906○28890 620300○307300
2、我会比:
①、同桌两人各写一个大数。
②、比较两人写的数。
64



③、说出属于哪种情况,比较方法是什么
基础练习巩固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便于学生熟练的掌握方法。
(二)延伸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有几个答案写几个)
78642=78□42 688310>□98310
( ) ( )
45760<4576□ □6204<57204
( ) ( )
(三)拓展练习
1、排队游戏
请六位同学拿着数字卡片 站在讲台上,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看哪个小组排
得又对又快。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评价、总结延伸。
在本课即将结束时,我让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感受?学生可以说 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可以说情感、态度方
面的,最后我画龙点睛的一句“数学好玩”结束全课,让 每一位学生在亲身经历并感受着“数学好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提升能力,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总之我希望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老师精心预设、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亿以内 数的大小
比较”的方法也水到渠成的、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的“比较数的大小” 的方法。掌握了此方法和规
律,不仅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也会举一反三的比较更大的整数,乃至将来 为学习小数的比较大小奠定基础。以上
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还要在今后的教 学中不断完善。


1 大数的认识:整万数的改写与省略 说课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4-15页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二第3-5题 .
教学目标:
65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 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
确的改写整万的数.
2、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利用资料卡等,让学生观察发现,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改写整万数。
3、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 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教学难点: 改写用“万”做单位的数和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资料卡等。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速记比赛,激发兴趣。
师谈话:同学们,在认识亿以内数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会读、写 比万大的数,还了解到不少知识,增长了许多本领,
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能快速的记录下信 息中的数据。
(信息卡片资料:血液的构造,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 。在一小滴血液中含有红细胞5
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天安门广场能容纳100000 人;雄伟的万里长城长约6700000米等等。)
比赛规则: 一名学生介绍卡片上的信息,师生 记录数据。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在其旁边板书,其他同学记在练习本
上。
2、观察比较,生成问题。
(1)抓住师生用不同记录方式记录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
老师和同学们记录了相同数据,看看一样吗?
生:5000000个;10000个;100000人;6700000米;
师:500万个; 1万个; 10万人; 670万米;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5000000、500万两种记录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
计数单位不同:个、万。
数值相同:大小相等。
师: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教师小结:为了读、写时更方便,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 大数改写或者省略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板书课题:整万数的改
写和省略。
【设计意图:通过 速记小比赛,使生感受到:两种记录形式的结果完全相同,表达的意思也相同,只不过老师简写后
的形式 读写更加方便,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66



1、认识整万的数
(1)让学生观察这些被改写的数,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交流后,发现这些数的末尾至少有四个零,教师介绍什么是整万的数。
(2)学生举例:你还知道哪些数是整万的数?到黑板上写给同学们看一看。
2、探究改写方法
(1) 让学生认真观察黑板上学生和教师所写数据的特点,独立思考怎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组内交流,小组合作寻找最优的改写方法。(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进行个别点拨 指导。)

(3)汇报反馈:小组汇报,并进行师生、生生评价。
学生小组汇代表报结束后,师生优化改写方法。
改写方法:将万位后面的4个
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4)即时尝试。把黑板上学生举例的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学生独立改成 .老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记住写”万”字,并当作要点进行强调。(5)质疑问难。师:根据改写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还有什么问题?
3、探究省略方法
(1)出示例6,让学生观察, 收集信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
试着说一说太阳的 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计算比较麻烦),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2)引导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怎样把这两个数改为整万的数?
(3)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方法在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4)即时尝试:先让学生尝试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对计算结果进行补充,并介 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并强调要写上“≈ ”。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通过练习,一方面是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改写,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一方面回忆过去提供的有关地理知识 素材,使
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知识,扩大视野。
2、课本练习二的第3题。
第 3题的素材介绍了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改写之后还要求学生进行大数的比较,对两部分
知识进行混合练习。
3、课文练习二的第4~5题。
第4题是关于近似数 的联系,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对比,区分联系,题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准确数,在什么情
67



况下使用近似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第5题是关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6个省份的人口数。让学生求出这些数的近似诉,并提示学生在 可能的情况
下通过互连网等媒体了解其他地区的人口数。同时还介绍了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的知 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师生共同评价本节课,以及谈谈感受等)
板书设计:
整万数的改写与省略
5000000个=500万个
10000个=1万个
100000人=10万人
6700000米=670万米

教后反思:
1、改写不改变数的 大小,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2、改写使用直等号,省略使用约等号。此外,题型也有区别,改
写题型有 “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而省略的题型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应根据不同
要求,写出正确结果。
要保证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 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必须做到“一找”、
“二看”、“三用”。“一找”,找到“万”位。“二看”, 看省略部份的最高位上是几。“三用”,采用 “四舍
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1 大数的认识:求近似数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亿以内数的 读、写方法以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这部 分内容不好总结,但是与过去的旧知识联系紧密。由讲故事引入课题,进而渗透
旧知,由复习省略百位、 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类推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这样引导,有利于培养学
生归纳推理的 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8



(三)说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近似数。
(四)说教法 < br>这部分知识与旧知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采用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 出新
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 ,首先由情景引入课题,进而复习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此时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 行四舍五入,帮助学生类推:
1、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那么省略 万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哪一位上的
数进行四舍五入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要强调,只要根据尾数的 最高位,不要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2、千位上不满5怎么办?
3、为什么中间用约等号,而不用等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可以用等号连接吗?
4、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五)说教学设计

(1)师:我们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下面各数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926≈5000 9375≈9000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看百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
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板 书课题:求
近似数)
(2)出示例题6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84380 726310
a.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b.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
c.小组汇报结果:
84380≈8万 千位是4,舍 (不管后面的数字是几)
726310≈73万 千位是6,比5大,入
(3)练习: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63599≈6万 709327≈71万 637000人≈64万人
(4)教师质疑: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69



(讨论交流,引导归纳)
A、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B、不同点:整万 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
小发生了 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三、课堂练习
1.在○里填上“>”、“<”或“=”,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58140○62140 70265○120800
35万人○350000人 20万○199999
410200○409300 85万○850001
质疑:①20万 = 199999,因为199999的个位到万位每位上都是9,四舍五入后都要向前一位进 “1”而万位上是9,
再加上进来的1,是20万,所以这两个数相等,这样想对吗?
学生讨论并归纳①比较大小要用原数比较.
②可把20万写成200000后再与199999比较.
师:那么85万 = 850001对吗?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400 400400 44000 50004 9054
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0000=( ) 280000=( ) 2800000=( )
4050000=( ) 10070000=( ) 76410000=( )
4.写出横线上面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北京西郊大钟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三十万零八十四个字.
(2)一个劳动模范退休后,用十多年的时间为国家栽树三十万七千五百棵.
5.思考题:填空
19□785≈20万 20□968≈20万
问:□内可以填入哪些数字?近似数比实际数大还是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对哪个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400 400400 44000 50004
2.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0000 280000 2800000
4050000 10070000 76410000
3.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70



85079 319000 560890
430820 20114536 697010
板书设计



1 大数的认识:数的产生 说课稿
《数的产生》一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的一节教学内容,它的安排和选择吐出来数学的文化特色,与
学生认识大数、理解整数的意义有一定的联 系。
说教材
《数的产生》讲述了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教材通过列举简单 的事例,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了一
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计数 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
历史。
说教学目的
1.我为本课时设 置的教学目的有三个:A、初步认识数的产生过程及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B、理解掌握十进
制计数 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及相应的计数单位;C、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2.教学 目的设置的依据。通过数字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古代计数方法介绍的探索与学习,对学生进行数学
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渗透,突出教学的文化特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设计的教法为“创设情境、引人课堂、必要介 绍、拓展视野、放开课堂、大胆
探索”,学法为“收集资料、合作探索、归纳学法”。我认为通过师生通 力协作,必定有满意的课堂效果出现。
说 教学流程

一、 数字情景导入
1、 师:老师请你们欣赏几幅有趣的画,想看吗?(课件展示:用数字组成的美丽图画。)
师:这是一个调 皮兔娃娃正朝大家做鬼脸;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鸭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
这是一棵枝 繁叶茂的大树。那你在这几幅图中发现了什么?
2、 实际数字导入(略)。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还真离不开数!
二、 合作探究(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1、 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了解数的产生。
2、 (师小结,演示课件):人类对 数的认识就是从结绳记数开始的,那已经是300万年以前的事了。
随着劳动的进步,各国相继出现了自 己国家的数字,到这时数已走过200多万年了,又出现了我们今天使用的阿拉
伯数字,这个过程又是9 00年。数就是这样产生的。
3、 独立探究,归纳总结十进制计数法。
(1)导入数位和计数单位。
(2)探索十进制计数法
师:同学们
请拿出你的题
数位 …… 万千百十个
纸,试着把这张
位 位 位 位 位
数位顺序表补
数级 …… 万级 个级
充完整。(展示
计数单位 …… 万 千 百 十 个
学生作品)
师:为什么要这样填呢?
指名生说。
71



师: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这说明每4位是一级,那从右数第5位是?第九位是?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强调:两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必须是“相邻”。让学生列举说明什么是相邻。
师:那我们就把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d 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4、读出下面各数
我国人口总数位129 5330000人,而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00000000双,需要砍伐2500000 0棵
大树。
(启发学生把这些数字放在数位顺序表上。)
(1)读了上述三个数,你想说什么?
(2)联系生活,自主学习自然数。
三、课堂小结
自然数师无限的,人类对数的研究也是无限的,从古人结绳记数发展的今天,已 经走过漫长300万年了,但仍然
有无限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神奇的世界 ,去创造更多数的奇迹吧!


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提纲挈领、引人注目”之功效,我采用图表法进行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
用实物记数 结绳记数 刻道记数
自然数
概念
0
教学反思
教学完《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我有如下感受:
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课前,我就布置了学生收集相关的“数”的产生的资料,初步感知“数”的产生历史
及变化过程;上课后,我将数位的产生融入“数的产生”这样大的背景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王国的博大与神奇。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利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如:我在教学“探 索十进
制计数法”一节时,给学生提供一张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让学生填写完整并说出依据。学生通过 自己动脑思考、动
手填写,就会发现“相邻两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既而明白:相邻两单位进率是 十的计数法就是十进制计数法,
课堂效果十分明显。
三、困惑与反思:本节课对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法的设计虽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对于“数位”、“位数”、
“计数单位”这些概念该不该讲? 怎样讲才能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我感到困惑。


1 大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说课稿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只举
了少数例子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 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初步发明各种计数
符号等,直观形象的介绍了数的 产生、发展的历史,并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的历史,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
数做好准备;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 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最常用的一
种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72



二、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 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
尝试新知的研 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数
的 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
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通过学生自己完成数位顺序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十进制计 数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法和教法上谈谈:
四、学法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
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我们在以师生既 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尽
力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应着重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研讨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么多年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其实啊,我们跟数已经成了< br>老朋友了。但是你们有过这样的疑问吗:‘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2、教师应和学生 的回答情况出示准备好的小石子、绳子和木板,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
说明当 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如何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又如何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引出数学一一对应思想。
3、了解古代一些数字符号——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等。
4、教师简单介绍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故事。
(二)、呈现新课
1、建立自然数的概念
(1)、教师边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边在黑板上写数字1,2,3, 4,5,…,10,…,68,…,105,…说明这
些就是所谓的自然数,最后说明“0”也是自然数 。
(教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数物体个数,如:今天早上老师吃了1个苹果; 医生叮嘱小明
饭后吃2粒感冒药;每天上午我们有3节课;奥运会每4年开一次;一只手有5个手指;今 年妈妈给小强过10周岁生
日;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些数我们就叫做自然数;而“ 0”则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2)、请同学们例举更多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数,加深对自然数的印象。
(3)、请小组讨论 研究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教师适当提问,引导学生发现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
的一个数比 前面的一个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十进制计数法
(1)、师提 问:“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到万级为止的数,但是,还有比亿更大的数存在着,(出
示数 位顺序表):
73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推,将已学 过的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扩展到“千亿”。教师在计数器上现场贴上亿级
的数位。(教师向学生说明:还有 比千亿更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为顺序表后面用“…”,表示后
面还有其他数位。)
(2)、教师提问:“那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呢?”
(3)、小组讨论:“每相 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请同学们自己得出结论: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
之间的进率都是 十。最后,教师给出“十进制计数法”的名称,在黑板上板书。
(三)、课堂总结
1、教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教师请同学们接下去说完整:“自然数和十进制计数法。”
2、 全体回忆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全体回忆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 大数的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 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1 页的内容——《亿以上数的认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课堂回眸 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 和写法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进一步学习亿以上数的
写法打基础。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亿以上数的认识 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
的数学基础之一。
通过地球不 堪人口之重负的拟人素材,生动地引入世界人口总数,让学生感受大数、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的同时
了解 到地球上人口太多了,如不控制将要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渗透有关人口知识和环境保护教育。
二、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以上的认识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理解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并能正确的读出亿以上的大数。进一步
理解、掌握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
2、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推理、探究、归纳出亿以上数
的读数方法。
3、让学生 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
自主 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对编者意图的理解,将重难点定为:)
重点:正确地读亿以上的数
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74



(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重难点得以突破,我接下来说说教法和学法。)
在新课导入时, 我运用小游戏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时,放
手让学生 自主探索,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在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
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了解,设计了以下5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学前准备
先请学生做小游戏,回顾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并顺利进入第二环节: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
在这里我先采用学生自学、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例1,在展示环节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疑
惑。学生提出之后学生帮助解决。最后,有学生总结出亿 以上数的读法法则。
(三)练习巩固,检测成效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两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用自己的方法,又快又准地读出下面各数。(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基本题的练习,掌 握快速读
亿以内数的方法。)
(2)综合练习: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49600000 135479600
(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课堂作业
1、读出下面各数(自选4个)
227940000 2870990000 5404000000 1429400000
149600000 108200000 57910000 778330000
选做题
用9、9、9、0、0这五个数字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数。
1) 一个0也不读的数;
2) 只读一个0的数
3)每个0都读的数。
五、课堂小结
一节课快结 束了,“总结评价,交流反思”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对所
学知 识和学习方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从而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新知的印象。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复习旧知——情境导入——探究交流——巩固应用——总结评价为主线贯穿全课。并 以新课
标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力图做到导入新课—新,探究交流—实,分层训练—活,新课总结—精。

75



1 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 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3~25页全部内容
二、编写意图:
“计算工具的认识”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 教
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战士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 在观察和
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
三、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让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 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
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 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
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方面意识,
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算器的外部结构及常用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的 四则运算及同级混合运算,探索一些简单
的规律。
五: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揭示学习内容
首先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 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
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在 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再请学生
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 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的计 算时启发学生
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通过交流计算器的应用场合,让学生感受计算器使用 的普遍性。)
2、 合作学习,探索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
教师首先让学生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 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
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 :显示器,键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然后让学生在小
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接着让学 生说说这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时教师说明:各种不同
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分 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
76



(设计意 图:这里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学,老师的介绍交
流 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层次,探索,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首先提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学生基本会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给予 学生表现的机会)我们来个
比赛好不好?接着教师组织比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及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试一试
765+469 589×76 41600÷128 765+496-296 816÷68×27
1、 10月1日,西山景区接待游客7358人,每人交纳门票费35元,这一天的门票收入有多少元?
2、 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实物投影),有不 同意
见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步计算或同级两步计算只要从左到右依 次按键就可以了,
同级两步计算不必分步操作。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基本上会使用计算器计 算,所以组织比赛活动、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进行计算,然后交流
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让学生教学生,从而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
用,使学生不仅掌握用计算 器进行基本计算的方法,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应用,引导发现规律
①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两题,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②分组 比赛,第1,2小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第3,4小组必须用计算器来计算。看看谁快。
15+20 82-62 1000×5 76549+3568 87×45 1305÷45
(设计意图:比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感受到:对于一 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
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因此, 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
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③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先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求出各题的积,然后观察各题中 相乘的两个数及所得的积,自主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最
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做适当总结:这几道 算式第一个乘数都是142857,,第二个乘数分别是1,2,3,4,5,6,它
们的得数与第一个 乘数一样,都是由1,2,4,5,7,8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不过各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但
如果把这个六位数的乘数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在一个圆面上,可以发现这六个积里各数字的排列顺序是一样的,只不 过
起点不同:乘1的积是从最小的数“1”开始,乘2的积是从第二小的数字“2”开始,乘3的积是从 第三小的数字“4”开
77



始……,乘6的积是从最大的数字“8”开始。
(2)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让学生用计算器各自独立计算出得数,然后再出示
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
让学生再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让学生谈谈遇到的问题(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
最后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后四题的得数,并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
思考过程及依据,确认发现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有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辨 证思维
能力)
4、 后进行全课总结。
整个活动,老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设疑 激趣,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积极思考,讨论交流,给学生提供
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充分发挥了 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又体验了数学问题
的探索性与创造性,以及 成功的喜悦,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有创造,学有发展

1 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说课稿
问题提出
“用计算器计算”,这部分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了大数的认识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可以借助计
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 则运算,并借助计算器来探索有关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 索发现一
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8



2、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 器计算在
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 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 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方面意识,
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设计
一、 创设情境,揭示学习内容
首先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 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又
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 (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再请学生
说说在哪些场 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 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
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通过交流计算器的应 用场合,让学生感受计算器使用的普遍性。)
二、 合作学习,探索计算方法
这一环节,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
教师首先让学生做 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学
生在全班 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显示器,键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然后让学生在小
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接着让学生说说这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时教师说明:各种不
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
(设计意图:这 里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学,老师的介绍交流
中了解 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层次,探索,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首先提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学生基本会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给予 学生表现的机会)我们来个
比赛好不好?接着教师组织比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及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试一试
765+469 589×76 41600÷128 765+496-296 816÷68×27
1、 10月1日,西山景区接待游客7358人,每人交纳门票费35元,这一天的门票收入有多少元?
2、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 br>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实物投影),有 不同意
见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步计算或同级两步计算只要从左到右 依次按键就可以
了,同级两步计算不必分步操作。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基本上会使用计算器 计算,所以组织比赛活动、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进行计算,然后交流操
作的过程和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启 发,相互补充,让学生教学生,从而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
用,使学生不仅掌握用计 算器进行基本计算的方法,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实践应用,引导发现规律
1、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两题,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2、 分组比赛,第1,2小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第3,4小组必须用计算器来计算。看看谁快。
15+20 82-62 1000×5 76549+3568 87×45 1305÷45
比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感受到: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 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
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因此,在实际应用时 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
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3、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先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
5 142857×6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求出各题的积,然后观 察各题中相乘的两个数及所得的积,自主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最后
79



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做适当总结:这几道算式第一个乘数都是142857, ,第二个乘数分别是1,2,3,4,5,6,
它们的得数与第一个乘数一样,都是由1,2,4,5, 7,8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不过各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
同,但如果把这个六位数的乘数按顺时针方 向排列在一个圆面上,可以发现这六个积里各数字的排列顺序是一样的,
只不过起点不同:乘1的积是从 最小的数“1”开始,乘2的积是从第二小的数字“2”开始,乘3的积是从第三小
的数字“4”开始… …,乘6的积是从最大的数字“8”开始。


(2)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让学生用计算器各自独立计算出得数,然后再出示
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
让学生再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让学生谈谈遇到的问题(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
最后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后四题的得数,并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 思
考过程及依据,确认发现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有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辨 证思维能
力)
四、 最后进行全课总结。
整个活动,老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设 疑激趣,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积极思考,讨论交流,给学生提供了
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充分发挥 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又体验了数学问题
的探索性与创造性,以 及成功的喜悦,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有创造,学有发展
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认 识计算器的外部结构及常用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同级混合运算,
探索一些 简单的规律。

1 大数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用计算器计算”及相关练习。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人们解决生活 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
探索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 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和使用了计算器。学好这部
分知识能提高计算为今后学习电子计算机打下基 础。
80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突出以下三个特点:①注重 计算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③注重引导
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①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
②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计 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点,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
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③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主次轻重处理好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初步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生一台计算器。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
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 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 了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提 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 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勤于动手操作和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的能力。其次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神,使他们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团队合作精神。
因此,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本节课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课始时多媒体课件情境引入。教师 根据课件加以叙述,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
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学生自觉进入学习佳境。
2、动手操作,互动合作法。
让 学生在“试一试”“想想做做”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中体会到计算器的优点。还让学生在“找< br>一找”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找出规律。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探究的学 习精神。
3、激趣法。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本课设计了“比一比”的活动,让学 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 课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组织
学 生开展学习活动,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拿 出一个计算器)问:认识这个吗?生:认识!计算器。师:是啊,我们经常见到,那么,你会使用
吗?生 :(异口同声)会!师:那好,老师考考你们。(多媒体展示王叔叔的采购清单情境)。(以上导入设计是根 81



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老师用生动的语言 加以描述,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生动的画面,从而把
学生带入到生活的情境中,这样既能吸引了学生,又 能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
(二)教学认识、使用计算器。
1、师:大家认识计算器吗?你们知道计算器面板上有什 么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介
绍情况,适当小结:计算器面板上有显示器和键盘)
2、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键盘上各个按键是做什么用的?(学生介绍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重点认识 :开机、
关机、清除、数字、运算符号等按键。)
3、师: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归纳计算器的作用是用来计算的)
4、出示一组例题:2818+493= 2800-1798= 2191×35= 56÷7= 1033-6600+76014= 2345-39×21=(4
人小组合作交流,并做好记录 ,然后汇报,最后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在这几道练习中,我重点讲解了
“2345-39× 21=”这道题。由于学生使用的大多是普通型计算器,计算时,为了方便就要用到“M+”键和“MC”键,向 学生
讲清如何运用。
(以上设计,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争强好胜的心理, 通过自主探索,大胆尝试,并通过教师的
有效帮助,让学生自己认识了计算器的各种按键的功能,并会利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也突破了这节课的重点。)
(三)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向学生展示人类伟大的创 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
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四)用计算器探究规律
先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找出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9999×1= 9999×4=
9999×2= 9999×5=
9999×3= 9999×7=
②小组讨论找出式子的规律。
(以上题目,让学生通过利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然后比较得 数找规律填最后三个式子。既能让学生通过动手
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参与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 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五)、联系生活,扩展延伸。
①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多媒体展示)
②学校篮球队12名队员分成两队进行比赛,两队队员身高情况如下:(单位:厘米)
一队: 162 154 140 149 156 139 二
队: 136 157 151 158 150 160
你们知道那个队的身高占优势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体会到计
算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回应了开头的引入 。)
(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
(这样的总结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82



1 大数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 说课稿二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法则及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通 过学习,使学生可以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并借助计算器来探索有关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分两段安排:
第一段,先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再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方法。
第二段, 教学用计算器进行两步混合运算, 并安排了练习十。
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十中,还编排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趣题, 并通过“你知道吗”介绍“改错 键”等常用的功能
键,以及有关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感受人类科技的 进步与发展。最后,教材还安
排了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本 单元分四课时完成,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计算器 是如今
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算工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鉴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 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
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 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
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 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方面意识,
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认识计算器的外部结构及常用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同级混合 运算,
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
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 ,揭示学习内容
首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 确又快
速地算出结果来呢?
(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
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 用计算器计算。
再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 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的计算时启发学生
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 习的内容,通过交流计算器的应用场合,让学生感受计算器使用的普遍性。 )
2.合作学习,探索计算方法这一环节
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教 师首先让学生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
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互相说一说, 再 请一名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显示器、键
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 接着让学生说说这些各不相同的计
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
同时教师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
83



(设计意图:这里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学,老师的介绍交
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层次:探索、学习计算器的操作
首先提问: 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
(学生基本会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
我们来个比赛好不好?接着教师组织比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及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试一试 765+469 589×7641 600÷12 8765+496-296 816÷68×27
1.10月1日,西山景区接待游客7358人,每人交纳门票费35 元,这一天的门票收入有多少元?
2.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 天计算)
要浪费多少千克水?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 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 台演示(实
物投影),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
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步计算或同级两步计算只要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 同级两步计算不必分步操
作。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基本上会使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组织比 赛活动、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进行计算,然后交流
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 学生教学生,从而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
用,使学生不仅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 的方法,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应用, 引导发现规律
1)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 的第 1, 2 两题, 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 全班交流。
2)分组比赛,第1、2 小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第3、4小组必须用计算器来计算,看看谁快。
15+20 82-62 1000×5 76549+3568 87×45 1305÷45
比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感受到: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 而
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 分地依赖计算
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3)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 先出示“想想做做” 第3 题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请学生先用计算器求出各题的积,然后观察各题中相乘的两个数及所得的 积,自主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做适当总结:这几道算式第一个乘数都是 142857,第二个乘数分别是1、2、3、4、5、
6, 它们的得数与第一个乘数一样, 都是由 1、2、4、 5、7、8 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不过各个数字所在的数
位不同,但如果把这个六 位数的乘数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在一个圆面上,可以发现这六个积里各数字的排列顺序是一样
的,只不过起 点不同: 乘1 的积是从最小的数“1” 开始, 乘2 的积是从第二小的数字“2”开始,乘3的积是从第 三小
的数字“4”开始……,乘6的积是从最大的数字“8”开始。
84



(2) 再出示“想想做做” 的第4 题
先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让学生用计算器各自独立计算出得数,然后再出示
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
让学生再用计算器计算,然后让学生谈谈遇到的问题(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
最后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后四题的得数,并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
思考过程及依据,确认发现的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使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有用性,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辨证
思维能力)
4.最后进行全课总结。
整个活动,老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设疑激趣,学生自主探索,动 手操作,积极思考,讨论交流,给学生提供了充
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 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又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
索性与创造性,以及成功的喜悦,学生学得 轻松,学得主动,学有创造,学有发展。
1 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教 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
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 义,建立数感。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
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 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
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 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排一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 合实际,以具体
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
节约的优良品德。
三、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 ,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
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 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
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
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 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
85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法和教法上谈谈:
五、学法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亲历知
识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六、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 为客体的原则下,
尽力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着重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研讨法。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七、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揭示课题:一亿有多大。
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后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由1个亿组成的、由10个千 万组
成的、由100个百万组成的、由1000个十万组成的、由10000个万组成……由10000 0000个一组成的。
谁能说说,“100000000”这个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特别的大)
二.实践操作
(一)称一称
那么100000000到底有多大呢?大家想不想切实感受一下啊?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不知冲倒
了多少房屋,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当刘恩得知这一灾情后,他非常的着急,立刻用了最快的速度写了一 份奏
折给皇帝。皇帝看了刘恩的奏折后就下令让他到灾区去救灾。刘恩到了灾区后,立刻展开救灾工作, 他和老百姓吃住
在一起,同甘共苦,最后终于让老百姓重建了家园,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灾区的人民非 常感激刘恩,家家户户都挂
上了刘恩的画像,可是皇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的嫉妒。他就不愿意奖赏刘恩 ,但是又害怕老百姓会说他的闲话,于
是他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一天他把刘恩找来,先是夸奖 他救灾的功劳,然后对刘恩说:“民以食为天,你在
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奖赏你每月奉禄多加 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刚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
皇帝这哪是在奖赏刘恩啊,1 00000000粒大米才有多少一点点。可是刘恩却是很高兴的谢了皇帝。你能知道刘恩为什么
很高兴 的谢了皇帝吗?
你能猜想出1亿颗大米到底有多重吗?
(学生猜想)
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巧妙的称出1亿大米到底有多重?
(学生讨论)
师引导出设计方案: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
方案1、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100,再 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
量。(或用倍比关系算)
方案2、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亿,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
3、教师 提出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1亿粒大米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以方便后面的
汇报 ,可以用计算器来帮助计算。
4、学生分组计算
5、各组汇报结果,教师板书,感受1亿粒米的多少。
通过刚才活动我们知道了1亿粒米大约有2 500000克=2500千克=5000斤重,现在知道刘恩每月奉禄多加
100000000粒大米 ,为什么很高兴的谢了皇帝吧?
而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米,那么全国一天下 来大约能节省多少克大米啊?如果每人每天
吃400克大米,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 大约合多少年呢?
(学生计算)13×(2500×1000)÷400=81250(天)≈223(年)
知道这些信息后,你有什么感想?
(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
2、数一数。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86



以小组 为单位,每人拿一些练习本,和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
刻 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交流所用时间。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本练习本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书上的表格(可把90秒改成全班认同的秒数),请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推算,并把结果填入表格。
反馈,指名读得数。
(3)进一步探究。
谈话:9千万秒,这段时间 长吗?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
位?(年)怎样换算成多 少年?学生说出方法后看书上的算式。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提问: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3、排一排。
谈 话: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从时间上感受了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其他的方式,再来感受一下一亿
的大小?
(1)实际测量长度。
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师生共同测量出长度。(取整米数)
(2)列表进行推算。
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
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形式,各小组也依据刚才的测量数据列表格填一填,并反馈推算结果。
(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
指名读出推算出的长度。
谈话: 对于这个长度,大家都会感觉到很长,但究竟有多长可能还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长40000000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饶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计算器算一算。如果学生的计算器只能显示8个数位 ,就要
把米换成千米来算。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
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
三、在活动中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读一读下面的信息,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1亿滴水大约可以汇成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1亿张纸叠在一起,约有10000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
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联合国粮农组织周三宣布,爆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
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部。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
(可能的情况:1亿张纸的厚度、1亿个一元硬币的厚度、1亿个人的质量、1亿秒有多长……)
你能把你想研究的有关1亿的问题,设计方案写出来吗?

2 角的度量

2 角的度量 教案
1直线、射线和角
87



月 日 第 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 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 称。●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重点:建立射线的概念。 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下面的板书填在一个表里)
出示线段(长4分米)。提问: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要怎样画?(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
2.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板书:射线)
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射线也是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
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指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度。3.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就得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线有哪些特点?
谁来说一说,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要不要点上点?为什么?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为什么?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5.做“练—练”第1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判断,要求说明理由。
二、认识角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
2.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角是怎样的图形呢?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联系刚才学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看第110页上面的三节。出示小黑板上的三个问题:
角是怎样组成的? 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分别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角用什么符号表示?
提问:角是怎样组成的?
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
谁能来写一个表示角的符号?教师说明角的符号“∠”的写法,并举例写成∠1,领学生读“角一”。
提问:如果写数字2,应该怎样读?
3.做“练—练”第2题。学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课桌上, 一边指顶点和边,一边自己说出名称。出示三角尺,并且
手指每个角的三个部分,学生齐说各部分名称。
三、课堂小结
2、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 道角的
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引入课题。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可以用尺子进行测量线段 的长度,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
88



一量,知 道一个角的大小,那该多好啊。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 br>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
提问:量 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
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领学生读“1’。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 角是10度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
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
(2)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 刻度
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 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180。
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3)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 拉出10、30、90、120、180,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180呢?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
(4)从右边起 ,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现在谁用线来拉一拉,表示出内圈0的刻度线?45呢?80?)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 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再从右边起, 找0、
10、135、180 刻度线。(老师巡视)
三、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 课本。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数。怎样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呢?请大家看课本。
从111页倒数第二行看起,到例1完。看完后告诉老师,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哪两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 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
再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现在知道这个角多少度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为什么要看内圈?
四、课堂小结


3、量角的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第8一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角的量法。
提问:谁来说一说,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两重合一看数)
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用投影仪)
提问:刚才量角用的是哪一圈的刻度?请你们拿出自己 的量器,沿内圈的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再沿外圈,从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为什么?
4.揭示课题。
上面量的角,都有一条边是水 平方向并且向右的,如果把角方向改变一下,像这里图中的角,我们也可以按照“两
89



重合,一看数”的方法量出它的大小,这就是今天量角的练习内容。(板书课 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两重合,
一看数”的量角方法,能正确、熟练地量出各种角的度数。
二、量角练习
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
老师作示范量角,强 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
在学生读刻度时,提问学生要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
指出:量上面这些角的度 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
要看哪一圈的刻度 ,再读出是多少度。
2.练习四第4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练习四第4题,先想一想,每 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
每个角是多少度。
指名学生口答角的度数。
请同学们再看一下,这里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
指出:在把 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3.练习二四第7题。
(1)现在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方法,自己来量下面第9题里的角。量角 器按书上的位置放,注意半圆对着角的“开口”。
量出度数后,写在角的下面。(老师巡视指导)
(2)这几个角是怎样量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再量一遍,看自己量得对不对。
用投影仪投影出第7题,逐个量角,得出每个角的度数。
提问:你能说一说刚才按怎样的方法 量角的吗?摆量角器时,量角器的半圆要怎样摆?读数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三、课堂小结
这 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方法量角,还要注意哪两个问题?(半圆对着“开口”, 读
数看清是哪一圈。)



4、角的分类和画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 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
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投影出示)
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
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
2.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 ,角是有大有小的。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
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和画法。(板书课题)
二、教学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的度数。
(1)提问:你还能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板书:直角)
(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
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 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90



(3)画出下列图形。
提问:这个角多少度?为什么?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
指出:我们已经学过,凡是标有这个符号“司”的角就是直角。
2.认识平角。
(1)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图形叫做角?
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提问: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
(2)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
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较,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小木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旋转成一个平角)它的两条边也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板书:平角)
(3)一个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样知道呢?
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
提问: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是180吗? 指出:平角是180。(板书:平角是180)
(4)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准备的一张纸,先对着折一下,再对着折一下,使刚才折出的边重合。
提问:现在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
现在我们把第二次折的打开,现在以折痕相交的点作为顶点,这是一个什么角?它由几个什么角组成?
提问: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板书:1平角=2直角)
请你们在课本第113页上“1平角=( )直角”的括号里填上数。
3.认识锐角和钝角。
(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角和平角,还知道了直角是90,平角是18 0。请同学们仔细比较下面角的大小,你能不能根
据这些角的大小,把它们分成几类呢?
小黑板出示图:提问:你把这里的角分成几类?你是怎样分的?
(2)同学们分得很好。现在来看一下,∠1、∠5是什么角? ∠2、∠6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3 、∠4有什么特点?
那么,像∠2、∠6这样小于90‘的角叫做什么角呢?像∠3、∠4这样的角,不 光大于90,而且小于180,它们又叫做
什么角呢?请同学们自己看课本第113页最后两节。先量一 量这里每个角的度数,再看一看各叫什么角。
(3)提问:谁来说一说,看书后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锐角钝角)
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读一读。
4.认识周角。
(1)如果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这是不是一个角?这个角从哪条边到哪条边?
把这一条边继续按这样的方向旋转,(演示)当两条边重合时,这还是一个角。(用手势指示:o);提问:想一 想,
从刚才开始到旋转成现在的角,这一边绕端点旋转了多少?
指出:这一条边绕它的端点旋转了一周,所成的也是一个角。这样的角,我们把它叫做周角。
(2)现在我们用这里的两根小木条的角来旋转,如果把每根小木条都看作一条射线,看看每次得到怎样的角。
依次演示出直角、平角,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角。
如果把这条射线继续旋转,(演示)这是不是一个角?(用手势指示:)为什么?
我们继续把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演示)当这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什么角?
(3)根据刚才用小木条角旋转成的周角,周角可以这样画出来。(画图)
指着图说明: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这个角,是周角。
每个同学自己说一说,什么样的角叫做周角,再看一看书上怎样说的,然后告诉老师。
出示周角定义。
(4)说明:周角是360。(板书:周角是360)
请大家把周角的度数与直角、平角的度数比一比,一个周角等于几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 5)用小木条组成的活动角演示,从锐角起,旋转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让学生说明每次是什么角,
为什么。
5.组织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第1题里每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
91



三、教学角的画法
1.自学画角的步骤。我们已经能根据角的度数 判断它是什么角了。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请同学们看书第114页上的内容。看 完后告诉老师,画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2.提问:画角要分几步?哪三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先画射线;(2)两个重合,对准点点;(3)再画射线。
3.画角。
提问:例4的要求是什么?画65 的角要怎样画?(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按步骤画出65 的角)
小结画指定度数角的步骤。
4.组织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
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


2 角的度量 教案二
单元课题
角的度量
安排
课时4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教学目标(知 识与能
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 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
与价值观)
数画角。
重点
难点



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材说明
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材分析

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备 课 组
画指定度数的角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
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学建议
1.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尽管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少,课时也不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教师同样需要
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注意目标的具
体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日常生活中的牛角、羊角,甚至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角”等时常
92



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干扰。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 特点,适时和适度
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
供自主探索的时 间和空间。
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 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数的
计算,形的研究,贯穿始终的恰恰是数学思想方法。在 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数学思想
方法的渗透,抓住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如前面提到的“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就可以渗透
极限的思想、猜想和验证的方法。



课 题 直线、射线和角 第 1 课时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目标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5、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 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体会到数学知识
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
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角的意义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认识射线,直线
1、复习线段的特点。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 ,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2)射线有什么特点?(3)生
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教学流程
预设
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2)学生尝试画直线。(3)线
段和 直线有什么关系?
4、小组汇报: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
学生汇报: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太阳射出的光线等等。
93
重点
难点
教具 教法 观察发现



三、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小组合作填写表格。
全班交流汇报
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
四、认识角
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
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
2、建立角的概念。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
五、巩固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P40、8


板书设计
或习题资料补








作业设计



学情反馈





查漏补缺




94



其 他




2
课题
教学目标
角的度量 第2课时

1 、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会用量角器量角 < br>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
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
成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教具
教学流程预设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一、 布置预习,提前感知。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2、学生汇报研究的 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
让学生来解答。
3、建立1°角的观念。
4、认识几度角。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学生讨论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出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合作完成,完成后让学生反馈)
学生尝试测量,测量后由学生做示范(边量边说明是怎样量的)
尝试练习(量角)
四、比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
教学法

95



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五、巩固练习:
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六、课堂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或习
题资料补充


作业设计








学情反馈



查漏补缺




其 他



3
课题










角的分类
96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 角、平角和周角,
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
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教具
教学流程预设

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角模型
一、 导入: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
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
(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各种角或用一个信封装好各种角,备用)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
么角吗?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
2.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 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出示一个直角
贴在黑板上)
6.认识平角和周角。
1、自学例2.
2、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
板书补充: 1平角=2个直角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师:那我们来看钝角。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
板书: 钝角:大于90°,小于180°
三、巩固认识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教学法

97






板书设计或习
题资料补充


作业设计



学情反馈



查漏补缺







其 他




4
课题
教学目标
角的画法和角的巩固练习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98










第 4 课时



重点
难点
教具
教学流程预设
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一、复习检查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画一个65°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
(2)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3)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2、做一做(P42、2)
分别画出75°、105°的角
再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3、学生小组讨论,尝试总结汇报画角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4、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画指定度数的角,同桌用量角器帮助检查度数是否准确。
三、巩固练习
1、P43、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 45° 60° 90° 105° 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 165°的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P44、7

教学法



99



2 角的度量 :直线、射线和角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 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
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 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学生
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本 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
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
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认 识射线;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
名称、比较角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综合、记忆及动手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教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而
培养学 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 系;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说明角的概念,渗透运动的观
点。
2、难点:角的形成。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
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 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引导
发现、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 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
1 一、 认识射线、直线
1、 教学射线。
教师演示:将红外线手电筒的光线射到教室的墙壁上。
提问: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可以看成什么?(线段)为什么
(灯泡与墙上的光点可以看成线段的两个端点,两个端点间的光线可以看成是线段)
谈话:线段有什么特点?你能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吗?
演示: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天空。
提问:现在我们把光线射向天空,你还能找到另一个端点吗?(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光线的特 点,如:没有尽
头、无限长等)
谈话:像这样的线,我们把它看作射线。(板书:射 线)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个短片。(播放短片:一组大型彩灯
射向天空的夜景)
谈话: 绚丽的灯光把城市的夜空装扮得格外漂亮,你能画出一条射线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再想一想你是怎样
画的。
学生画射线,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把你画的射线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互相评价,并归纳射线的特点。(板书:一个端点,无限长)
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 验,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红外线手电筒,引导学生观察当灯光照在墙壁上
时,光线是一条线段;当光线 投射到更远的窗外、天空时,就成了一条射线;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射线的特点,通过“没
有尽头”等词语 感受“无限”的含义。同时让学生在画射线的活动中,建立正确的射线的表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 、主动性、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2、教学直线。
100

新年伊始-小学生暑假总结


美国留学专业选择-特色专业


情人节送花留言-英语星期一到星期天


四川高校-团结友爱


实习单位鉴定怎么写-幼儿园园长工作计划


换届选举-青岛飞扬职业技术学院


红色经典书籍-学生请假条格式


河南招生网-开学典礼校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