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通告是什么意思-关于黄河的作文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在数学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观念、新
思路。新观念的形成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路,而且
包含一
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学会数学的学习方式,
只有不断学习,获取
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形成新的数学认识。在
八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对概念的演化、推理的要求、思维的
全面性、深
刻性、严密性、创造性方面都提出了比七年级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
教学中对进一步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观念、新思路提出更高的要
求。
二、学生情况本班学生有23
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上
学期在全镇统考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
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几个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
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
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
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
以提
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
的意义
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
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
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
的基
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
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
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
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
第 1 页 共 6 页
经验的
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
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
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
体
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
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
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
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
教学众数。平均
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
一组数据的
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
端数据的影响;众数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
据变动
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
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另一
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
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
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
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
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
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
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
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
用,感
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第 2 页
共 6 页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
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
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
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比
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
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
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
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
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
转90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
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
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
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
计量表示数
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
据。
9.经历从实际
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
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第 3 页 共 6 页
10.体会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
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
的数学的意识,初步
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
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
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3.其他教
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
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m3
、1dm3
模型,容纳1L、100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
书上的图
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
具。
五、课时安排根据《义务教育阶
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
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
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
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
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二、因数与倍数(
6课时)
倍数2课时左右、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因数和
质数和
合数……1课时左右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长方体和正方<
br>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
第 4 页 共 6 页
1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
0课时)
右
左右
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约分……4课时左右
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
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分数与小数的通分……4课时左右
互化……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
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左右异分母分数加、减
法……3课时左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六、统计(3
课时)
打电话……1课时七、数学广角(2课时)八、总复习(4课
时)。
第 5 页 共 6
页
模板仅供参考
祝您工作顺利!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