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英语命题作文-重庆省考成绩查询
2020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整体内容分布:数与代数1.
因数与倍数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分数
的加法和减法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变换
2.长方体和正方体统计与概率
统计数学
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找次品综合应用
1.粉刷围墙 2.打电话
二、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90人,这些学生两
极分化较为严重,学优生和
学困生均占较
大比例,而学困生的转化是一大难题。在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学生
学习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的指
导。
三、教学目标
一单元: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
轴对称,探索图
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
1 13
图形。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
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
在方格纸上把简
单图形旋转90o。3.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
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
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4.
让学
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
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
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单元: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
质数、合数等概念
,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
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
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单元: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
体
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
会进行单位之
间的换算,感受1m3、
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2 13
四单元: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
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
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
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
把假分
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3.理解和掌握分数
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4.理解<
br>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
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
公倍数,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五单元:1.理解分数加
减法的算理,掌
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
算出结果。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
律对
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
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
提高简算能力。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
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六单元: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
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
意义 。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
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
认
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
3 13
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
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和预
测。
七单元: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
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
效性。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广泛应
用,尝试用数学的发来解决实际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
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四、教具学具
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五、课时安排
一、图形的变换
二、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
……………………2
课时左右
、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
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1
课时左右
4 13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
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
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粉刷围墙 …………………………1
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4
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
数 …………………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
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 ……………………………4
课时左右
5.通分 ……………………………4
课时左右
5 13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
时左右
整理和复
习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
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
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
算 ………………2课时左右
六、统计
打电话 ……………………………1
课时
七、数学广角
八、总复习
六、教学措施
1、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
升自己的专
业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学习当今社会最新
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
br>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积极参与
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
6 13
累经验。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
让课堂事半功倍。
2、关注学生非
智力因素,通过表扬、
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
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
惯。开
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数学学习周记”
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3、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
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
,达到手
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4、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
己认真负责
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
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
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
培养。
5、指导学生写数学学习周记并给以
激励性评语,依据学生周记写教师教学周记。2017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
级二班现有学生26人。大部分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
取知识,抽象思维
7 13
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
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
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
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
合作
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
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
识差,上课不认真听
讲,不能独立完成学
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
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只能
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
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
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
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进入最佳学
习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
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
大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
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
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
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
8 13
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
义,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
础上教学分数的意
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
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
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
了观察物体、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
方体三
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
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
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认识图形的轴对
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
之间
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
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
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
方面,教材一方面
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
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
活
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
9 13
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
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
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
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
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
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
活动,让学生通过小
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
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
应用,
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
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
整
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
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
质数和合数、
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
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
大公
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
10
13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会解决有关分数加、
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
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
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
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
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
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
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
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
理解众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
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
的统
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
中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
学
11 13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
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
直观
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
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
由学会向会
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
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
率。
3、教
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
认真的态度来影响
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
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
以激励表扬
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
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
br>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
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
立起学
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
的提高。
12 13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