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开封大学-污水处理厂工作总结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李德智
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1人,从整
体上来看,五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
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
br>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
经基本掌握了
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
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
理特征及思维发展(山上和山下的同学也就不一致,这
就需要我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
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
数四
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
化的数
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
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
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学
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
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
,2、5、3 倍数
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
习
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
习,学生将
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 以内
的自然数中找出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
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
3、5
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 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
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
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
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
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
br>3、第五单元“分数”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
读、写简单的
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
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
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
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
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
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
通过本单元的
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
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
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
比较;能找出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
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
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能运用
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结合实例,感知平移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
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
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
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
br>2、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
较方法、平行四
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
方法等。
3、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与生
活中
各种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
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
,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
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这
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可能性”本
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
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
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联系。以下内容本届学生先前已经学习:
1.小数除法(11课时:四年级已学。
2.可能性相等(2课时:四年级已学。
3. 运用方程解决问题(邮票的张数(1课时四年级已学。
4.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2课时:四年级已学。
需要补充学习的内容
1.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1课时。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体会“数”中,体会
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猜测、验证等过程,进一步培养
学生数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
索性和挑战性。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
展空间观念,体会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
小,渗透“化整为零”的策略。通过操作、旋转、平移等探索
活动,体会“转化”思想,并
能用符号和语言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
的问题。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信息收集、处理、建立模型和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增
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5、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图形与数的关系,发展归纳与概括能力。
6、通过
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并能获得解决问题方法和与他人
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
验。充分把远
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
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
质量打下基础。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
活性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梳理所学内容;对错
题或活动过程的进一步反思,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新
的问题;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
进一步分享算法多样化;进一步追问算理的解释;
5.遵循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注重让学生参与小
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
交流意识。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
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
进全班教学质量的
提高。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时间教学内容计划课时数实际进度
1
9.2——9.5 一、小数除法4
2 9.10——9.12 一、小数除法4
3 9.15——9.19 一、小数除法5
4 9.22——9.30
二、轴对称和平移9
6 10.8――10.11 三、倍数和因数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5
7 10.13――10.17 三、倍数和因数5
8 10.20――10.24
三、倍数和因数5
9 10.27——10.31 期中测试5
10
11.3――11.7 整理和复习5
11 11.10——11.14 四、多边形的面积5
12 11.17——11.21 四、多边形的面积5
13 11.24——11.28
五、分数的意义5
14 12.1——12、5 五、分数的意义5
15
12.8——12.12 六、组合图形的面积5
16 12.15——12、19
六、组合图形的面积、数学好玩 5
17 12.22——12、26 七、可能性5
18
12.29――12.31 总复习3
19 1.5――1.9 期末总复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