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玛丽莲梦兔
528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02: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留学在线咨询-爱祖国演讲稿



2019—2020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陈金兰
一、学情分析
根据上学年的情况;总体上看学生比较爱学、会学;爱动脑筋 ;思维活跃;善于质疑问难;
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 能灵活地运用;
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接
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一些。因此;在本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
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
方法;养成善于思 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并
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与指 导;对学困生实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
促使其自觉学习。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第
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可能性”。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 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
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 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
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 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
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
以内 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
数;知道质数、 合数;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
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 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
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 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
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 性。
3.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 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
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 以内两个自然数
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
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图形与几何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 在方格纸上
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知道 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
的过程;并能运用计算的 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
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1 5



在探 索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正确运用
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 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
同方法计算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可能性” 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
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安排了“设计秋游方案”、 “图形中的规律” “尝试与猜测” 三个内容;
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并能进一步认识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体会“数”“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比
较、归纳、猜 测、验证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 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体会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 的大小;渗
透“化整为零”的策略。通过操作、旋转、平移等探索活动;体会“转化”思想;并能用符< br>号和语言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
题。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信息收集、处理、建立模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增强数 学应用的意识。
5.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图形与数的关系;发展归纳与概括能力。
6.通 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并能获得解决问题方法和与他人合作交
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注重体现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注重数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习结果。
3.多角度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与学生的学习特点。
五、教学措施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
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1)加强对小 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
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 ;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
用数学的意识;(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 的关系。数学教学
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 的
“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的
创造 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
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 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和教
师精讲例题学生 大量演练习题的所谓“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转变角色;便数学知
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2 5



和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肯钻研、善思考、勤动手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实验、
猜测 、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感受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
一个观念是如何形 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
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 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关注学生的
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 、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
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 数学与现实世界的
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 能力。
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 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
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 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
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 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对
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 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
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 。如本册应用题教学要
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教学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 多样化、
教学活动实践化。
5.改进教学评估方法。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在评 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
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 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
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 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 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
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 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
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六、课时安排


















3 5



周次
一(星期一)








三(星期五)
四(星期一)




五(星期二)
单元







课题
一、小数除法
精打细算
打扫卫生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练习一
人民币兑换
除得尽吗
调查“生活垃圾”
练习二
机动(单元测试)
二、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再认识(一)
轴对称再认识(二)
平移
欣赏与设计
练习三
机动(单元测试)
三、倍数与因数
计划课时
共15课时
1
2
2
2
2
1
1
2
2
共7课时
1
1
1
1
1
2
共9课时
1
1
1
1
1
2
2
共5课时
共10课时
1
1
2
2
1
1
2

实际课时




































五(星期三)



国庆节
中秋节


七(星期五)
八(星期一
----星期五)
九(星期一)






十(星期五)














倍数与因数
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

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
找因数
找质数
练习四
机动(单元测试)
整理与复习
四、多边形的面积
比较图形的面积
认识底和高
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
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练习五
机动(单元复习)
中期考试

4 5






第十一周



十二(星期一)










十五(星期一)


十五(星期二)



十五(星期五)
十五(星期一)




十六(星期四)
十六(星期五)



十七(星期四)
十八---二十














五、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再认识(一)
分数的再认识(二)
分饼
分数与除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
练习六
找最大公因数
约分
找最小公倍数
分数的大小
练习七
单元复习(机动)
六、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公顷、平方千米
共16课时
1
1
1
2
1
2
1
1
1
1
2
2
共3课时
1
1
1




































数学好玩 共9课时
设计秋游方案2
图形中的规律1
尝试与猜测2
练习六2
机动(单元测试)2
七、可能性 共5课时
谁先走 2
摸球游戏
机动
总复习

1
2
共10课时






5 5

德保罗大学-中学生作文大赛


座谈会发言稿-泰山医学院教育在线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养老保险亏空


负隅顽抗造句-故乡读后感


我爱科学作文-银行会计述职报告


汉字的魅力-新年祝福语图片


江苏二级建造师挂靠-管理学排名


流性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