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玛丽莲梦兔
869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02: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爬山作文-领导婚礼致辞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课文内容】

《师恩难忘》作者回 忆了自己小学时一位能编故事讲课文的田老师,表现了自己对老师难以
忘怀及对老师无比尊敬和感激之情 。

《陶校长的演讲》是写陶行知先生围绕每天四问的中心议题,要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 、
道德四个方面每天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争取长足的进
步 。

《古诗两首》叙述诗人寻找隐士没能见面的失落、失望之情,还描写了牧童愉快的生活和 活
泼的性格,表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2、学会本单元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 10个字也要求会认读,认识一个
多音字;

3、理解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会运用“即使„„也”等关联词语造句;

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段落和词句学习课文,感受“师恩难忘”的单元主题。
< br>5、学会运用典型事例具体生动地描写自己所喜欢的老师的特点。要求叙述有序,事例具体、
生动 ,有代表性。

6、以“师恩难忘”的单元主题为主线:

①、感受学生对老师的教诲之恩,铭记心田,抒发了尊师之情;

②、感受老师对学 生的关心谆谆教诲,激发鞭策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这四个方面
不断的进步;

③、感受诗人寻找隐士没能见面的失落、失望之情;

④、感受牧童的喜悦之情。

【课时安排】

习惯养成教育 3课时

《师恩难忘》 3课时



《陶校长的演讲》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习作指导与讲评 3课时

练习 3课时

合计16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课文内容】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 姿,激发少年儿童热爱
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

《装满昆虫的衣袋》:记叙了著名 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激励学生
从小培养热爱自然科学的志趣。

《变色龙》:凭借课文的语言,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金蝉脱壳》: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单元23个生字,认读1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熟记成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背诵《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和《金蝉脱壳》
四、五小节。

3 会用“名副其实”、“绘声绘色”说话和造句。

4积累歇后语。

5学习看图说话。

情意目标:1 感觉祖国的美丽,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2知道只要留心观察自然,就可能发现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进而能有所发现,有
所创造。



教学重点:1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意境美。

2 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意。

【课时安排】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课时

《装满昆虫的衣袋》 2课时

《变色龙》 2课时

《金蝉脱壳》 2课时

习作指导与讲评 3课时

练习 3课时

合计14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课文内容】

《成语故事》:学习《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三个成 语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
启示和教育。

《推敲》: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

《嫦 娥奔月》: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
福的品质。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育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伊索寓言》:知道三则寓言小故事,从中获得教益。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单元31个生字,认读18个二类字,掌握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熟记成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背诵《画龙点睛》,复述故事、寓言和《嫦娥
奔月》

3 、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能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4、了解《红灯记》故事,朗读唱词,体会弦外之音。

5 、口语交际《学会拒绝》。

情意目标:1 从故事和各个寓言中得到启发和教益。

2 学习嫦娥追求幸福的精神和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2 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成语和寓言的寓意。

【课时安排】

《成语故事》 2课时

《推敲》 3课时

《嫦娥奔月》 2课时

《读书莫放拦路虎》 1课时

《伊索寓言》 3课时

推荐好书 1课时

习作指导与讲评 3课时

练习 3课时 合计18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课文内容】

《在大海中永生》以“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三个段 落组织全文,讴歌了伟


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教学时要注意:1 、全文的语言像诗歌般整
齐、抒情,内涵丰富,所以课前学生一定要对邓小平的生平主要功绩有所了解; 2、把握课
文的感情基调,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师的语言渲染来带着学生入情入境;3、< br>重点教学段为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要课内外相结合,读懂文字背后的含义,对邓小平的丰功
伟绩有 一个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读好,背好。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通过高尔基何他儿子“ 种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
父子深情以及他的教子有方,全课主题词“爱”。教学时要 注意:1、抓课题题眼“和”,理
解是讲两个人之间的事,两个人之间的感情。2、主要问题:他们两个 的关系怎么样?(感
情很好,深爱着对方)从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分别教学两个事件)第一件事侧重 细节指
导,在读读找找说说中感悟,体会儿子对父亲的感情,父亲赏花时流露出来的对儿子的情感。第二件事重点放在对信中几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与推敲上。

《艾滋病小斗士》写了 一个非洲男孩恩科西坦然面对生活,面对艾滋病,同时又关心他人的
感人故事。全课的思想内容有两个方 面,一方面是小斗士本身,另一方面是通过小斗士拓展
开去,那就是关于人类对天灾的认识问题。教学时 要抓住这样几个关键词:“挺”(与“坚持”
比较,个人品质)“轩然大波”(现实对他们的不理解)“ 坦然”(面对艾滋病关键在于你的态
度)“关心”(这是他的勇敢之处,伟大之处,对自己,更在于通过 自己关心别人)“呼吁”
(在有关场合代表小朋友向全世界全人类呼吁)“梦想未来”“静静地”(面对 死亡的态度,
与前文相联系,进一步体会“坦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单元16个生字,认读13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背诵《在大海中永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3 、会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能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4、科学地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5、努力规范用字,克服错别字。

6 、口语交际《新闻发布会》。

情意目标:1学习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2科学地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2 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难点:学习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课时安排】

《在大海中永生》 2课时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课时

《艾滋病小斗士》 2课时

习作指导与讲评 3课时

练习 2课时

合计11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课文内容】

《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在本单元中起着提纲挈领、举一反三 的示范作用。课文以生
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 章集景色
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黄 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
所闻和所感,描绘 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
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莫高窟》第五单元最后一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 br>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
段介绍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第二、三、四自然段则用浅显的文字具体刻画莫高窟的彩
塑、壁画和藏经洞。 最后一小节总结全文。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单元21个生字,认读8个二类字,掌握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熟记成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背诵《黄山奇松》第2自然段,《莫高窟》2
到4自然段。

3 、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学习写景的一般写法。


4、学习概括与具体的写作方法。

5 、口语交际《设计公益用语》。

情意目标:1 了解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热爱祖国。

2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2 学习写景的一般写法。

教学难点:学习写景的一般写法。

【课时安排】

《黄山奇松》 3课时

《黄果树瀑布》 3课时

《莫高窟》 2课时

习作指导与讲评 3课时

练习 2课时

合计13课时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课文内容】

第六组课文谈的是人们如何坚持不懈地努力进行发明创造的。

《天火之谜》讲的是富兰克林的故事,这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点是分段概括段意,体会的人文< br>思想是富兰克林的敢于发现的精神。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个故事颇为震撼人的 内心,这是因为作者的表达,比如说作者通过
列数字的形式,等等。这篇文章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 关键词语的意思,比如课后作业
第二题。

《诺贝尔》讲述的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

《滴水穿石》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文章通过例举了一些人的事例来证明滴水穿石的精神,
引导学生体会 这样文章的写法。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单元3 0个生字,认读16个二类字,掌握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熟记成语,理解成语及其中的 重点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复述《天火之谜》,能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3 、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4、学习运用课文句子概括段意的方法。

5 、口语交际《健康小顾问》。

情意目标: 培养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概括段意,复述课文。

2 学习写景的一般写法。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天火之谜》 3课时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课时

《诺贝尔》 3课时

《滴水穿石》 2课时

习作指导与讲评 3课时

练习 3课时

合计16课时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课文内容】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本篇课文中的词语,体会鲜明 的人物形象,同时引导


学生读一读水浒。

《少年王冕》是《儒林 外史》中的一篇文章,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描写
体会王冕的为人。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教学时教师要引导注意把握文章和诗歌的链接,什么时候
该链 接,什么时候不链接,教师的教学要有度 。

《清平乐 村居》是辛弃疾所写的少有的一篇 乡村生活的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
所描写出的平静的画面与情致。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单元22个生字,认读12个二类字,掌握二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熟记成语,理解成语及其中的重点字。

2 、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复述《林冲棒打洪教头》,背诵《少年王冕》
第5自然段,背诵《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清平乐 村居》

3 、会解释一些白话文的词语和古诗词的句子。

4、学习欣赏人物鲜明的特点,学会评价人物。

5 、口语交际《水浒故事擂台赛》。

情意目标: 感受人物品质和鲜明的特点,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感受人物品质和特点。

2 复述与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

【课时安排】

《林冲棒打洪教头》 2课时

《少年王冕》 2课时

《黄鹤楼送别》 2课时

《清平乐 村居》 2课时

习作指导与讲评 3课时



练习 3课时

合计14课时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失恋qq签名


十二地支-闲情赋


关于生活的文章-出国留学服务中心


扳手腕作文-恭祝你福寿与天齐


以感动为主题的作文-陕西省建设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


青岛飞洋学院-一周总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重阳节手抄报资料


营改增最新政策-华师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