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全册)

别妄想泡我
570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05: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推广普通话-上海财政网官网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2019.08
周次 时间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8.26—8.30

9.2—9.6

9.9—9.12

9.16—9.20

9.23—9.27

教学内容
《草原》(3)《丁香结》(3) 书法(1)
课外阅读(1)
《古诗词三首》(2)《花之歌》(1)习作(2)
《语文园地》(2)
《七律·长征》(3)《狼牙山五壮士》(3)
书法(1)课外阅读(1)
《开国大典》(3)《灯光》(1)《口语交际》(1)《习作》
(2)课外阅读(1)
《语文园地》(2) 《竹节人》(3)
《宇宙生命之谜》(3)
《故宫博物院》(1)《习作》(2)书法(1)
备注


9.13中秋
节放假



10.1—10.7
国庆节放








9.29—9.30
10.8—10.12
10.14—10.18
《语文园地》(2)《桥》(3)《穷人》(3)
《在柏林》(1)《口语交际》(2)《习作》(2)
《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
10.21—10.25 《夏天里的成长》(3)《盼》(2)《习作》(3)
10.28—11.1
11.4—11.8
11.11—11.15
11.18—11.22

12.25—11.29

12.2—12.6

12.9—12.13

《古诗三首》(3)《只有一个地球》(3)
书法(1)课外阅读(1)
《青山不老》(1)《三黑和土地》(2)
《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
《文言文二则》(3)《月光曲》(3)书法(1)
课外阅读(1)
《京剧趣谈》(2)《口语交际》(1)
《习作》(2) 《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
《少年闰土》(3)《好的故事》(3)
书法(1)课外阅读(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1)《习作》(2)《语文园地》(2)
课外阅读(1)
复习(8)






12.16—12.20

复习(8)
12.23—12.27

复习(8)



1 草 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
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
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以读为本,通过自主读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 导学生抓关键词,结合
画面去体会作者描写的草原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2.制作课件:草原分布图;中国画欣赏图片;草原风光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
的家》。
学生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去过草原吗?在你的印象中,草原是怎样的呢?
2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草原吗?出示“草原分布图”,使学生了解草原主要
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 疆及西藏地区。
3.讲述:很多年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参观访问记——《草原》。今天,就让我
们与老舍先生 一起去欣赏那儿的美景,结识蒙古族同胞,一起感受草原独特的风情。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呈现情境 ,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产生“走进”大草原的
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提示: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读词语,拼读加点字,然后在括号里写出拼音):
绿毯( ) 陈巴尔虎旗( )
..
衣裳( ) 彩虹( )
..
马蹄( ) 豆腐( )
..
羞涩( ) ( ) 微笑( )
...
(2)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读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蒙古包 好客 同行 似乎
....
指导:读准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再给多音字扩词。
重点理解“同行”的不同读音、不同意思并举例说明。
同行

xínɡ:一起行路。
同行

hánɡ:行业相同;同行业的人。
3.再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 主要写了什么,理清作者参观访问的经过,试着概
括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草原的。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归纳。(板书:景物美、人情美)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扫 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作者参观访问的“行
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发展学生整体把握课 文的能力,也使下面的学习过程有物可
寻,有章可遵。
三、品读感悟,共同鉴赏
1.过渡: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展现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第1自然段。
2.引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的哪些景物让你
感受到了草原 的景美?边读边作批注,想好后可以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学生交流品味。
(1)课件 出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先抓住“清鲜”“明朗”感受 天空之美,再换词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
那么明朗(晴朗)”,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 具匠心。
(2)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板书:一碧千里)先 理解“一碧千里”中“碧”的意思,然后猜测“一碧千里”的
意思,再引导学生想象大草原“一碧千里” 的画面;联系本段第二句话,理解“并不茫
茫”的意思,体会并读出草原无边无际的绿与美。



(3)课件出示:“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给无边的绿
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图文结合,体会作者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的好处。引导
引导学生体会比喻修辞方法的妙处。
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绣”字的妙处,从而感受羊群给草原带来的 生机,感受草原的动
态美。指导学生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体会草原的景色美、作者的语言美。
(4)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的中国画那样,到 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感受“渲染”与“勾勒”的意思,多媒体呈现“中国 画”和“小
丘图”,两相对比,体会比喻之妙,小丘之美。抓住“翠色欲流”“流入云际”感受草
原绿得油亮,仿佛与天融合的美好意境。指导学生通过个别读、齐读等方式表达阅读感
受。
4.以情激情,感受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1)过渡:面对一碧千里的草原,作者不仅以 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的美景,而且
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尽情抒发了当时的感受。请找出相关句子,一 起来读一读。
(2)交流出示,引导点拨。
①假如你就是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呼吸到那 么新鲜、干净的空气,看到那么晴
朗、明净的天空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又会怎么做呢?课件出示句子:“ 使我总想高歌一
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等到学生和作者有了相同的感受以后引导朗读,表达愉快、< br>赞美之情。
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 br>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引导探 究:联系上文,这种境界指怎样的境界?抓住关联词语“既……又……”体
会作者初见草原时的惊喜、激 动之情。抓住“回味”,感受草原风光的如诗如画,让人
沉醉的美景。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 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配乐朗读,以轻缓的语调读出回味的感觉,读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5.理清文路,指导背诵。
(1)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这些景物的?
(2)交流小结:作 者是按从上(天空)到下(草地)的顺序来描写的;每写完一处景物,



即时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
要关注描写顺序,学习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 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感受景物之美以及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与
赞美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 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
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四、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欣赏了草原景色之美, 感受到作者的
语言美、情感美,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2.抄写生字新词。要求:字迹工整,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毯”字。 注意“毯”是半包围结构,先写“毛”,后写“炎”,
“炎”的末笔改为点。“毛”的竖弯钩要长,托住 “炎”。
3.背诵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到写字要求时特别指出: 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本课 作为第
一单元第一课的特殊地位,理应考虑到这一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美景
1.齐读课题。
2.朗读词语。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勾勒 渲染 迂回
洒脱 拘束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3.课件播放草原风光图 ,引导学生回忆:初入草原,我们就被草原的迷人风光深
深吸引了,回忆一下,作者抓住哪些方面向我们 展现了草原的美景?板书:景物美、人
情美。
4.背诵第1自然段。
5.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草原,去见见草原的人民,感受那里的
另一番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激活学生对美的认知,在复习巩固中积累文中优美的片段。



二、扶放结合,感受人美
1.默读第2~5自然段,思考:草 原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
方面来写的?学生交流。(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联 欢、话别)
2.导学引路,细品“远迎”场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默读课 文第2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圈出重点字
词,简要写写阅读感受。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教师适时点拔引导。
①“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 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
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 来。”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感悟:从“男女老少”体会迎宾的人之多;从“各色衣裳”
体会 蒙古族人民对客人的尊重;从“风吹来似的”“群马疾驰”“飞”感受蒙古族人民
迎客心情的迫切,性格 的豪放,待客的热情,作者的激动情怀。
理解“襟飘带舞”。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因为“男女老少” “ 各色衣裳”再加“群
马疾驰”,才有“襟飘带舞”,将此情此景,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既表达 出
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又表达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②“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 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 什么感受。在“远迎”前板书:
热情。
(3)指导抓住重点词读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3.扶放结合,合作探究后四个场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
情厚谊。 < br>(1)小结学法,布置自学要求:默读下面四个场景,先圈画最能表现蒙古族人民热
情好客的词句 ,写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再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将你的感受在四人学习
小组内交流,最后试着通过朗读 将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2)学生自学,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 br>①相见。“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
心可是一样。你 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交流从哪些词句感受
到主人的热情好客以后引导学生即 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客人”和“主人”:“刚才
你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吗?为什么握 住手不放呢?为什么笑个不停



呢?”在“相见”前板书:激情。
②款待。“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
坐下,谁都有礼貌, 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
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 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
我们再回敬。”师生先共同介绍,奶茶、奶豆腐、手抓 羊肉的相关知识,了解民族特色,
再交流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 谊。结合句子理
解“拘束”的意思。在“款待”前板书:盛情。
③联欢。课件出示,欣赏歌舞 、套马、摔跤等民族风情,如临其境,感受蒙古族人
民的热情、奔放、多才多艺的特点。在“联欢”前板 书:尽情。
④话别。“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先从字面理解句子的意思,再联
系上文,说说“蒙汉情深”体现在哪些方面,“天涯碧草”又是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
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指导学生深情朗读。在“话别”前板书:深情。板书:蒙汉情深何
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课文的主体,作者分别从五个场景来表现人情 之美。如果
逐一解读,学生无新鲜感,所以在教学中,以其中一个场面为例,引导学生围绕重点词
句,进行品读赏析,然后让学生自主读文、合作探究,以交流、朗读、表演的形式表达
自己的个性化解 读,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
三、回顾全文,感受情感
1.让学生选择其中自己最想读的一个场面朗读,读出各自的感悟。
2.讨论:作者先写草原 的风光,再写蒙古族人民。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仅写了
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什么?(再读抒情的句 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草原美
景的热爱,对蒙古族人民的热爱。)
3.小结:是的 ,草原的景是美的,蒙古族人民更是可爱的,他们热情好客,性格
豪放,能歌善舞。作者短短的一次访问 ,增进了两族人民的情谊,也让作者深深地爱上
了这美丽的大草原。
设计意图:第三学段的语 文教学不但要重视段的教学,而且要体现一定的篇的意识。
通过两部分内容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文本有了 更加完整的认识,也更好地与作者的情感
产生了共鸣。



四、再现美景,激发深情
1.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小练笔:再次步入 美丽的草原,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蒙汉情深何忍别,天
涯碧草话斜阳!”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 汉情深”?生活中你有过与人“惜别”的
经历吗?仿照课文写一写。
要展开想象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再写一写自己的“惜别”经历。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风光美 、人情美、语言美的基础上,借助视频,让学生一吐
为快。这样的设计,既给学生提供了一次积累运用文 中语言的实践机会,又升华了学生
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巧用媒体,引导学生走进美的意境。利用多媒体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 br>生动形象。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多次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使音乐、图片、文字融为一
体,既调动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受到冲击,自然而然地陶醉
于草原美的意境之中,从而不 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升华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立足文本,在诵读中“言”“意”兼得 。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把着力点放在“写
什么”和“为什么写”上,还应关注“怎么写”和“用什么写”; 不能只在理解内容、
体会感情上用力,还应担当起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任务。尤其像这类文质兼美的文 章,
更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读悟中积累文中的优美语段,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如在学
习草 原风光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体会关键字词的独到之处,揣摩比喻句的用法之妙,
感受作者情景交融的表 达方式,让学生在内容与表达之间走几个来回,真正做到
“言”“意”兼得。
不足之处:第一 课时内容含量较足,以致教学中时间比较仓促,最后有些“草草收兵”
的感觉,对一些重点语句的引导感 悟,稍显粗糙,对一些可模仿学习的小练笔也未能适



时安排。
2 丁香结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篇散文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 味,分别从视觉、嗅觉的角度描写丁香花
的幽雅、香甜。作者由丁香结展开联想,开始了对人生的体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单元学习要素,引导学 生在
阅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时,体会作者从多角度、多感官描写丁香花,从而学习多角度描
写的 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到身边的植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丁香的诗句,观察自己喜欢的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图片引入
1.课件出示下面几种花木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牡丹、莲花、菊花、梅花、松
柏等。 引言: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被赋予某种品格。象征富贵的牡丹,高洁纯净的
莲花,坚强乐观的 梅花,坚贞不屈的菊花,毅然挺立的松柏。丁香,作者又赋予了它怎
样的情怀呢?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细 细体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欣赏图片导入,引入创设的情境。在感 受其他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
时,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同时也为理解课文内容设下疑问,为理解新的内容 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词语,检测学生词语掌握的情况。
缀满 朦胧 幽雅 伏案 笨拙
单薄 模糊 恍然 宅院 浑浊



参差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印象 愁怨 顺心
平淡
3.重点指导“幽”“薄”的写法。
幽:共九笔,第一笔为竖,第一笔写得稍长一些,第八笔竖折起笔稍矮。整个字左
右匀称。 < br>薄: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第八笔是竖。整个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
些。“艹”要写 得宽一些,“甫”写得小一些,“寸”要支撑住上面的“甫”。
4.理解重点词语。
朦胧:不清楚;模糊。
笨拙:笨;不聪明;不灵巧。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设计意图:给予学 生充分的读书时间,通过自读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时,
理解重点词语,重点指导易错难写的字 。把练习写字的任务,落到实处。
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划分结构,理清脉络。
第1~3自然段:从颜色、形状、气味多角度描写丁香花。
第4~6自然段:由诗词和雨中的丁香花想到丁香结,感受到人生的乐趣。
3.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香图。
课件出示:①城里丁香花图,②城外丁香花图,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图,
④雨中丁香图。
4.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画出描写优美的词句。
5.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其他同学听。
对于找到的优美语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引导学生 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这四幅丁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 路,从
而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喜欢的语句,能够对优美的词句有感

< p>

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重点词语,指名读词。
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参差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印象 愁怨
顺心 平淡
2.回顾课文,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哪几幅 与丁香相关的图片。(①城里丁香花;②城
外丁香花,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④雨中丁香)
3 .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品悟优美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的美感,体会作
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 br>设计意图:回顾词语,巩固对词语的掌握。交代本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感受语
言美感的兴趣。
二、品析丁香花特点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画出描写丁香花的语句,看看作者是从哪 几个方面描
写丁香花的?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归纳。(作者是从丁香花的形状、颜色 、气味三个方面
来描写丁香花的。)
3.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品析。
重点语句一: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 过
了还要回头望。
(1)从哪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丁香的美?体会一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运用 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探出”“窥着”都是描写人的神态和动作
的,作者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地 刻画出丁香花的娇俏灵动、惹人怜爱。此外,还把枝
头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丁香花的小巧 、繁密、耀眼的特点。)
(2)出示丁香图片,指导朗读。
重点语句二:
最好的 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
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 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



香。
(1)找出描写丁香的词语,再仔细读读句子,说一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引导学 生关注“十多棵”“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这些
词句,作者从颜色、数量、姿态 、气味几个方面描写了丁香花,赋予了丁香灵动、幽雅、
洁白无瑕、芬芳、可爱的品格。)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重点语句三: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 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
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照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照耀”一词既写出了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光辉 晕出;又写出花与人的联
系之深,将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人对花的依赖巧妙表达出来。)
(2)指导朗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花对作者的影响。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品悟丁 香花的特点,感受作者赋予丁香花的品格。在品析、
朗读中,体会丁香花的可爱之处。
三、解读丁香结情怀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
2.了解丁香结的本义。
课件出示盘花扣的图片和重点语句:“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
盘花扣。”
3.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1)出示课文中引用的诗句,指导朗读诗句。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2)体会丁香结在古人心中的意象。(古人发现 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苞,极似人
的愁心,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表示愁思的一种情结。)
(3)理解重点语句:“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
的,如同印 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
微雨连在一起。”
①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读一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丁香的美丽、高洁、 愁怨在雨
中形神毕现。将丁香结化入雨中境界,使象征愁心的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
4.作者对丁香结有什么态度?
(1)出示语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 完的,不然,岂不太平
淡无味了么?”
(2)“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 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人
生如丁香一样美丽芬芳,也像丁香一样有解不开的愁怨,因为每个人都有 许多不顺心的
事,一件完成了又有一件,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之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
折。
(3)小结: 作者赋予丁香结新的含义,发出如此超然物外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困
难忧愁无惧无畏、平常心看待的品 格。
5.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先写“丁香花”,后写“丁香结”?(由“赏花”到“悟
花” ,借物抒情,将自己对生活的小体会、大感悟融入眼前的丁香花中,深化主题。)
设计意图:品读重点 语句,由丁香结的本义到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同时,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感受作者豁 达、积极、从容的人生态度。
四、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1.出示阅读链接中的诗句,配乐指导朗读。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纱》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2.小练笔。
(1)课件出示小 练笔要求: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发挥想
象,写一个小片段,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
(2)展示小练笔,共同评议。
3.总结全文。
本文展现了作者看到的城外、 城里和自己家中的丁香花,由古人诗词联想到丁香结
并悟出丁香结的说法,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显露 了作者对人生的洒脱。



设计意图:在拓展丁香结的相关诗句中深入体会 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同时,进行小
练笔,提供语用实践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板书设计
颜色美



丁香花

姿 态美

气味甜香
丁香结



正视生活挫折

人生充满乐趣


古人眼中——解不开的愁怨

丁香结



作者眼中——豁达乐观

教学反思
教学中,努力落实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品析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时,引导学生关< br>注作者是从描写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味的角度来写的,从而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
活经验想开 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气味。在阅
读理解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对如何联想到生活中的事物的方法进行指导。学生能够
由课文中的丁香花想开去,联系到了其他花,阅 读方法得以运用。在感悟古人眼中丁香
结的愁怨时,在理解作者眼中丁香结的积极豁达时,学生的思想变 得深刻,体会了丁香
结中的象征意义,也有了更多的个性化解读。
3 古诗词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词,分别是《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 湖楼醉书》《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三首诗词都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
中寄情,是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诗词佳作。《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
段阅读学 习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
情感。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通 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有感情诵读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读懂
诗词,感受诗词的魅力,从而陶冶审美的情趣 、享受审美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诗人资料及诗词的背景资料。
2.诗词作者图片与文字资料课件;江中小块陆地图片课件;三首诗词意境图片课
件。
学生准备:熟读本课三首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人诗句连连看
1.出示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与诗人对应连一连。
2.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相关诗句连连看的游戏形式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还夯实了学生的古 诗文积累。
二、课前预习成果展
1.借助拼音读好三首古诗词。
(1)读准字音:“蝉”是翘舌音。
(2)指名读三首诗词。
2.交流作者资料。
孟浩然: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大部分作品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
隐居的逸兴以 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的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词的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 沉雄豪迈又不乏
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自主 预习的引领下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尝试用
自己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教材内容。对作者进行了解 ,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的理解,感悟
其写作风格。
三、品析字词悟诗情
(一)《宿建德江》
1.释诗题。
宿:住。建德江:浙江省新安江的一段。
宿建德江:诗人乘船路过建德江,傍晚停船靠岸休息。
2.明诗意。
过渡:同学们 ,此时留宿在建德江的孟浩然,能安然入眠吗?不能入眠的诗人,在



干什 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静静地默读这首诗,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想一想,这
首诗大概在讲什么,诗 里的哪个字、哪些词在向你传递诗人的感觉和情绪,可以做做记
号。
(1)自由读诗,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①说一说诗句中这些词语的意思。
移舟:划船。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此处应利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理解“渚”的意
思。
客:指作者本人。
②交流诗句意思。
傍晚,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 旁,看到了空旷的原野,天空比树还要低。
江水清澈,月亮倒映在水里,离我很近。
(2)小结:第一二句告诉我们诗人在做什么,第三四句写了诗人看到的江边月夜美
景。
(3)小组之间交流:诗中的哪个字或哪个词传递了诗人的情绪?带着你的理解,再
读诗句。
3.悟诗情。
(1)请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诗
中哪一个字最能代表孟浩然此刻的心境?(愁)
(2)(愁)找得真准,看来你们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读读这行诗。
(3)“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寂寞之愁、孤独之愁、思乡
之愁)
(4)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是从这行诗的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
①诗人把自己说 成是客,是因为他身处异乡。此时,是什么景物触动了孟浩然的思
乡之情呢?(烟渚)(日暮)
②“日暮”是日落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背着书包回家去)还有人在干什
么呢?(一家人坐 在一起吃饭、聊天等)
③现在我们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 想
到什么呢?(我们看到空旷的原野和江面上只有诗人一个人,他可能在想,如果我能和
家人在 一起多好啊!)



(5)诗人独身夜宿建德江,面对茫茫四野、悠悠江水、明月孤舟,想到了自己的处
境。
出示课件,补充资料: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自洛之越》
①诗人仕途不顺,离开洛阳,借旅行来排解自己的苦恼。那一时间,诗人满怀的愁
绪涌上心头。 来,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
②指导朗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思乡之愁。
(6)满 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一个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孤寂,如果你是诗
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 ?
引读: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
他想起 了从前,想起了家乡,想到了亲人朋友,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①想起昨日刻苦求学之时,纵然辛 苦,却斗志昂扬,奋发向前,可是,这里却只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②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③看不到熟悉的山水,听不到亲切的乡音,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过渡:忆 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是呀!这
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7)带着对作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全诗。
4.小结学法:
(1)综合诗意,释诗题。
(2)理解字词,明诗意。通过注释、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用 自己的话连起来说
说古诗的意思。
(3)联系背景,悟诗情。
(4)朗读感悟,多积累。
(二)学法迁移,自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小组合作,运用学习《宿建德江》的方法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四环节学习法。
2.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
(1)诗题交代了诗人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了什么。(诗人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这 天,
在望湖楼喝醉了以后写了这首诗)
(2)古诗的意思:天快下雨了,天空里乌云密布,就 像打翻的墨水一样,但是还没
有把山遮住。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像蹦跳的珍珠一样噼噼啪啪落到船里。 忽然一阵大
风吹来,顿时云开雾散,雨也停了,望湖楼下的西湖水一碧如洗,水平如镜。
(3)有感情朗读全诗。
4.教师指导,深入理解。
(1)都说苏轼的诗歌极具画面感。你看到了怎样画面?
(黑云翻墨、白雨入船、卷地风来、碧水如天)
(2)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骤雨。那乌云还没来得及把山遮起来雨就下 了,雨又大又急,胡乱入了船。雨来
得快去得也快)
(3)诗人的写作风格你感受到了吗?
①诗人苏轼的风格是豪迈的,我们从这一场疾风骤雨中能感受到。
②诗人善用比喻。(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碧水如天)
5.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 br>设计意图:古诗是古代汉语的典范,它用凝练的语言描写画面,表达情感。我们要
教会学生一般的 学习古诗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然
后学以致用,自学第二首诗,这样 做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诗歌鉴赏能力。
四、指导写字求美观。
1.出示生字“德”“鹊”“蝉”。
2.仔细观察,说说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1)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德”字右边中间一横不要丢;“鹊”字左下部是“日”,不是“目”。
(2)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如:鹊是一种鸟,所以是鸟字旁。蝉是一种昆虫,所以是虫字旁。
(3)指导书写,注意左右两个部件要避让。
3.生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各写一遍。教师强调“三个一”。
4.反馈交流。师生点评。



5.生再练写。
设计意图: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并 不是重点,但是也需要留出一定的时
间进行练习。正所谓:“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适时、适当的总结和回顾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为进一步的学习奠
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激发兴趣
1.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3.释题:西江月(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 题目:晚上走在黄沙岭的山路上
的所见所闻。
4.介绍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子,叫做“词牌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 长短句”。
5.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词牌名。(如:如梦令、清平乐等)
6.介绍黄沙岭及 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市西面,那儿风
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本文作者辛弃 疾遭贬职后在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
悉。
7.小结引导:本课三首诗词都写了自然风 光,那么辛弃疾的词是如何描写的呢?
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到辛弃疾怎样的诗词风格?
设计意图 :由诗及词,学生由自己的学习储备进入新的学习领域,把了解诗词风格
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富有 挑战性,能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试着画出节奏。
2.照着老师的样子朗读这首词。
3.品读上阕:
(1)出示内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自读自悟:
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你所有的感觉器官,欣赏这美丽 的夜景,
把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
(3)交流:
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稻子。
闻到的:稻花香。
想象丰收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丰收的图片,图文对照,理解诗句意思。
②听到的:蝉鸣、蛙声。
(4)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夜?(清幽、静谧的夏夜)
(5)配乐有感情朗读,前一句读出“幽”,后一句读出“喜”。
句语气轻一些,后一句语调上扬,突出 欣喜之情。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 br>设计意图:“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交流自己的 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品读
悟情,媒体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 如画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与词产生共鸣。
4.品读下阕。 (1)过渡: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如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
然发生了变化。 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
可以相互讨论。
(2)出示内容: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4)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忽然,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5)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质疑引读: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小客舍去哪里了
呢?——路转溪 桥忽见。(拐个弯转过小溪上的小桥,顿时发现它就在眼前。)
朗读时,前一



(7)想象作者看到熟悉的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作者的喜悦心情。
(8)指名读,比赛读。
(9)配乐朗读。
5.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 稼轩)“稼”就是种庄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
重农事,关心农民忧乐,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让我们再来读全词,体会作
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
6.有感情朗读整首词。
设计意图:该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 体会词人的心
境,又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三、诗词对比,感受不同
1.回顾《宿建德江》,读一读。
2.说说同样写的是月夜景色。这两首诗词中作者的情感一样吗?结合诗句说一说。
3.《宿 建德江》表达的是旅人的寂寥之感,主要体现一个“愁”。《西江月·夜行
黄沙道中》这首词表现的是词 人面对美丽月夜,丰收之景的愉悦之情,对田园生活的怡
然自得。
4.分别朗读这两首诗词,感受作者的不同情感。
5.交流其他描写月夜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对弟弟的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对亲人的思念)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悲怆郁愤)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来 感悟不同诗词。即使写是的同样的意象,由于所
处的环境不同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心境。本环节以这首词作 为一个生长点,引发学生去搜
集其他具有相同意象的诗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 拓展了学生
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朗读本首词并背诵默写。
2.搜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读一读。
设计意图:适时、适度拓展阅读课外相关古诗,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进行积累。
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记事)
日暮客愁新(抒情)
野旷天低树


(所见)


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





比喻
白雨

诗中有画


疾风

静水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夏夜 清幽 静谧
丰收景象的喜悦 峰回路转的惊喜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 是诗词,教学应该努力在朗读、感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
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诵读吟 唱中升情。“诗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教学
过程中,我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
导,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品读悟情,画面煽情,把学 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
好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与诗词产生共鸣。
朱熹说过 :“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备课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
受和体验诗词的优美意境,体会 诗人的心境,我设计了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
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 的情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学生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诗词的感悟,再一次促进学生与课 文的对话和沟通,
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以《西江月·夜
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导学生去搜集词,吟诵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
子由课内 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4
*
花之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花之歌》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首散文诗。文 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
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也展现出纪伯伦“平易中发掘隽永,以美妙的比喻 启示深刻
的哲理”这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



生的图画。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 来寄
托自己的伟大情操。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探
究的 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以课文前导读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感受大自然中的“花语”,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纪伯伦的图片及介绍资料,作者的图片及介绍资料。
2.课件:不同情境中花的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描写花的其他文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预设:
生1:花会唱什么歌?
生2:这里的“花”是什么花?
生3:作者是谁?
2.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作者的了解:纪伯伦,黎巴嫩著名的诗人 ,是黎巴
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纪伯伦的散文诗轻柔、凝练、隽秀、清新,
“平易中发掘隽永,以美妙的比喻启示深刻的哲理”,这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被称为
“纪伯伦风格” 。他的作品以散文诗为主,通过奇特大胆的想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根据这段文字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学习课文。
预设:
生1:我想通过课文前的提示去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人的想象。
生2:我想通过多读来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生3:我想了解诗里有没有蕴含什么哲理。
生4:我想把它背下来,感受纪伯伦语言的美。
……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怎样学 习课文,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有了目标,
就会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感受到如果阅读目的不 同,就要选用不同阅读方法。



二、自学课文
1.小组合作,进行自学。
初读:
(1)借助拼音读准课文中注音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的
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给组内同学听。
品读:
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自主读文,并在书上圈画出关键词句,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
(1)把 课文中看出“我”是花的语句画出来,说说理由。
中找一找相似的情境,感受“花”的存在。
(2)找出课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多读几遍,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
(3)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2.交流。
(1)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苍穹 冠冕 旖旎 婆娑起舞
(2)读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3)相机指导理解:
①“我”是花:
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
花绽放在草丛里,就像是一颗颗星星。
花是大自然的产物,花开花谢。
花可以有很多用处,花最终也是要凋谢的。
……
②“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指的就是太阳。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感悟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在作者的笔下,花是怎样的,从哪里读到的?你最喜欢哪种类型
的花?
2.交流:(欣赏各种鲜花的照片)
联系生活实际,在文



花是美丽的: 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花是芬芳的: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花是乐观的: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
花是谦虚的: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3.有感情朗读,读出节奏,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
4.小结:诗人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诗人 把花开花谢想象成大自然在说话,星星坠落;
想象花的乐观谦虚,富有人的情感。
5.阅读课 后“阅读链接”中的文章,找出阅读链接中想象丰富的地方。
诗中的“你”指的是风。
作者想要通过这样的想象、这样美妙的文字抒发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风的赞美。)
6.男女生合作,有感情朗读全诗,体会情感。
7.小组合作,多形式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疑惑,读出感悟,读出
韵律,读出作者的情感 ,又在交流中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推荐阅读
读纪伯伦的(《美之歌》《浪之歌》《 雨之歌》《幸福之歌》),感受诗人的写作风格
以及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教师推荐的这些纪伯伦的作品,要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具体情况,不做
统一的检查。
板书设计
花之歌
纪伯伦
(散文诗) 富有韵律
想象丰富
富有哲理
教学反思
朗读想象,身心融入悟真情
有人说:“散文的真面目是以情感人。”作者所展现出来的情和我们师生所感悟到
注意

芬芳



乐观

谦虚
美丽



的情是学习散文的关 键所在。而散文“形散神不散”,是不适合多做分析理解的。我引
导学生朗读文字,根据文字展开想象。 图文结合欣赏花的美丽。学生的情绪逐渐被感化,
逐渐由“形”体会到“神”,由“景”体会到“情”, 充分感受到作者对花充满着喜爱
与赞美。
语言美是散文的一大特点。因此,指导学生通过多种 形式的读,进行反复读,才能
逐渐走进作品的意境中去,才能感受到文字的韵味。

习作指导方案
“变形记”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一篇想象作文, 让学生想象自己变成任意一种东西之后会有怎样的奇妙
经历。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大胆想象,可以运用 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来描写,把自
己的经历写具体。
教学目标
1.大胆想象,想象出自己变成其他东西后的奇特经历,把这个经历写具体。(重点)
2.学习本单元的写法,展开大胆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重点)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ppt。
学生准备:课前与同学玩游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假如你有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生交流。
预设:
生1:我想变成一棵树,因为它能给小动物们遮风挡雨。
生2:我想变成一朵云,因为我想在天空里自由自在地飘着。
生3:我想变成一匹马,因为我想在天地间自由奔驰。



……
3.过渡:是啊,假如真的有这项本领,我们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
一粒石子; 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多有
意思啊!
设计意图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通过谈话,给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自由自在
地任意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天性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习作做好准备。
二、组内交流,确定选材
1.想象:如果你变成了一只蚂蚁,你会做些什么呢?
2.交流:
生1:我想到地底下,看看蚂蚁王国。
生2:我想去昆虫世界进行探险。
生3:我想跟着树叶去流浪,看看不同的地方。
……
3.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想 象是飞翔的翅膀,将带你走进梦想中的世界。变成小
蚂蚁,你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可是如果你变成了不 会移动的事物,你的生活还会快乐
吗?比如一盏路灯。我想路灯虽然无法移动,但每天都会看到形形色色 的人从身边走过,
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路灯的世界一定也很有趣。
4.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交流自己的变形经历。相互评价,看看同学对自己的“世
界”是否感兴趣。
5.小组评价,评价要点:
(1)说一说:交流同学的经历有意思吗?
(2)有意思在哪里?
(3)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进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而
其他学生的点评,能让交流的学生了解自己介绍得是 否符合要求,为习作的构思打下良
好的基础。
三、例文引路,明确思路
1.过渡:让我们来写一写自己变形之后的故事吧!你准备怎样写呢?
2.出示例文。
3.学生交流写作构思。



(1)可以把自己变形的原因写一写 。可能是偷吃了一粒药丸,也许是被一道闪电劈
中后拥有神奇的法力。
(2)写一写:自己变形后到了哪里?有什么奇遇?
(3)变形后的经历要讲具体,写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写写自己的
内心活动。
4.明确本次习作关键:本次习作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具体,
要写得有意 思,吸引人,题目自拟。
5.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1)出示备选题目,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进行习作。
(2)可以自拟题目。
设计意 图:学生习作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有一定的借鉴。
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写作构思 实际上是打腹稿,而打腹稿是写好习作的重要一步,这标
志着学生进入了“二级语言表达阶段”,给自己 的习作定出一定的框架。
四、反复阅读,自主修改
1.学生反复朗读,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要求:
(1)一读,读出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
(2)二读,读出用词是否准确,有没有写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
什么?
(3)三读,读习作中是否有丰富的想象。
(4)再读,看习作的结构是否合理。
2.在自己修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合作修改。
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对照要求互相评一评,改一改。
3.学生独立修改。
4.誊写作文。要求:认真书写,誊写清楚。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 完善自己的习作。在与他人的交流
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进行学习,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范文引路
我变成了一滴水珠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我和爸爸在公园的荷花池边散步 。那荷叶上晶莹的水珠吸引



了我,我盯着它们看哪看。忽然,它们变得和 我一样大,离我那样近,怎么回事?原来
我也变成了荷叶上的一滴水珠啦!


此时,我感觉自己正在一片比学校操
大好几倍的荷叶上。它绿得真耀眼,表面
的、滑滑的,摸 上去舒服极了。

周围弥漫
香的气味。远处有四五颗胖嘟嘟、圆滚滚
珠同伴, 它们正往这边滚过来。我想迎上
场还
软软
着清
的水
去,
却发 现自己没有脚。于是,我学着它们的样子滚动,可是它们是在“下坡”,我是要“上
坡”。几次尝试失败 后,我只好傻傻地等着它们过来。谁知,一阵调皮的清风吹过荷花
池,大荷叶摇摆起了伟岸的身躯。这下 我和伙伴们可倒霉了,我们被晃得头晕目眩,一
下子撞在了一起。我们抱在一起,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瞬间 变大了,不由自主地沿着荷叶
的纹路滚了下去。


“啪”的一声,我们摔在 了另一片荷叶上,又都分开了。我晃晃头,看看周围的伙
伴,嘿!不但一个没少,还多出了好几个可爱的 水珠娃娃。我们沐浴着清晨温暖柔和的
阳光,高兴地随着荷叶的抖动舞蹈,一会儿聚集,一会儿分开……
不知不觉照在身上的阳光有些火辣了,我感觉身体似乎在慢慢地缩小。伙伴们惊慌
地喊道:“快 躲到荷叶的影子下面!”我听了,拼命地往荷叶的阴影下挪动。可是我没
有脚,不借助风的力量我根本走 不动。就这样,我的身体越变越小,我感觉自己慢慢飘
向了天空,离白云越来越近……“闺女,你发什么 呆呢?”爸爸的喊声把我吓了一跳。

啊,我这不是还站在荷花池边嘛!
这场似梦非 梦的变形之旅可真有趣呀!我想即使如水珠这样柔弱易消散的小东西,
也会有精彩的生活。
⑤< br>



行文写法赏析
❶创设情境,交代“我”变成了荷叶上的水珠。
❷自然地衔接开头的情境,并通过描写荷叶进入了“我”变形后的世界。
❸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描写了“我”变形后的经历,生动逼真。
❹变形之旅在爸爸的喊声中结束,逻辑性强,情节完整。
❺结尾写出了变形经历带给自己的感悟。
总评:1.习作开篇交代“我”变成了水珠,主体部 分对“我”变成水珠后的所见及
经历进行了详细描写,结尾写明了获得的感悟,全文结构合理,思路非常 清晰。
2.习作在写水珠的经历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比如没有风,荷叶不动,水珠也无
法 移动等细节就很真实。这样的写法令变形后的故事情节更加真实,能引发读者的联想。
教学反思
指导想象,打开思路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学生习作常常是困难重重,教师就应该给 予指导,帮助学生
克服困难。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打开思路,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指导学生从不
同的方面进行想象,帮助学生搜集整理习作素材,可以是变身为动物、植物。我细致地
指导学生 怎样去写自己神奇的经历,揣摩人物当时的动作、心理,指导学生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进行生动的 叙述。我体会到这是把习作写生动的关键之处。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
阅读文章的能力。 (重点)
2.引导学生体会排比句的特点,感受运用排比手法对语言起到的表达效果。(重点)
3.引导学生了解分号的用法。(重点)
4.能借助路牌拼音,学会在生活中认识地名,并能用拼音拼写自己的名字。
5.通过诵读与 积累古诗《过故人庄》,感受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体会诗人和朋友
之间真挚的友情。(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表格ppt,制作自学资料ppt。
学生准备:搜集田园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走进大自然,触摸了山 川湖泊的心跳,领略了自然界的奇妙。行走
在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丰富大胆的想象,体会到了语 言的魅力。这节课,我们
就这个话题,谈谈怎样阅读文章。
二、交流平台
1.过渡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课文《丁香结》,了解到这篇文
章写了丁香花的样子、颜色和 气味,这是我们读懂了主要内容,我们还可以据此从生活
经验想开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 ,如杏花、梨花、梅花、栀子花等,这
些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又是什么样子的?试着填写下表。

花名
丁香花
杏花
梨花
梅花
栀子花
样子 颜色 气味















2.阅读的时候还可以联系作者、文章内容,从文章内容想下去。
(1)以《草原》为例,还 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阅读老舍的《草原》,能联想
到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 堂》;或者联想到其他作者写的关于草原的
作品,如《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撒满珍珠的草原》《茫茫的 草原》等优秀作品。
(2)读懂了《草原》主客聚会的欢快场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置身于这个场 景
中会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场景应该如何进行描写?例如过年过节时,亲朋好
友齐聚 一堂的欢快场景该如何描写?
3.(1)出示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草原
欢快场景 如何描写



过年过节
(2)根据表格所填内容,交流学习收获。
4.学会了写景时融入感受的写法,可以在今后自 己的习作中灵活运用,也可以再
思考,自己动笔写一写。
5.《丁香结》和《草原》这两篇课 文的学习,我们都是首先要读懂课文,把握文章
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从文章的内容想 下去。《丁香结》主要写了作
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 现一柄柄花
蕾好似一个个“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产生了新的人生感悟。
《草原》主要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及蒙古族同胞的热
情,表现了大草原 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
边疆的热爱及对民族情谊的歌颂。
6.小结:我们既可以从作者想下去,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想下去。阅读的时候既
要读进去,更 要想下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
造力。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应该 多在这方面下功夫。
三、总结收获
同学们,其实我们刚刚进行的学习是一种联想阅读,是一 种层次较高的研究型阅读。
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本上所写的内容,往往把它们和别的事物联系起来 ,人们把
这种思维活动叫“联想”。
联想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有时候是把书本上所写的事物 和道理与现实生活相联
系。比如,我们读了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会由野草的顽 强的
生命力联想到革命事物也是压迫不倒,摧折不了的。比如,我们读了陆游的诗:“死去
元知 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也许会联想到文
天祥的诗句:“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阅读会伴你一生,请你自觉进行这样的 阅读,你一
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目标明确,直入主题
本节 课的学习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二是了解分号的用
法;三是能通过路牌上的拼 音,认识地名;四是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过故人
庄》,感受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



二、学习词句段,能准确运用
(一)读一读,学一学。
1.出示例句,读一读:这几组句子都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句子,注意要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说说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从中读到了什么。
4.学生交流:
(1)用到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第一句选自课文《花之歌》,通过排比,强调了花的用途。
第二句选自《桂林山水》,写出了漓江的水清、静、绿的特点。
第三句选自《七月的天山》,通过排比写出了天山的美。
(2)这几组句子,句式整齐,在结 构形式上有一种匀称美,读起来觉得句子条理清
晰、层次分明。
5.小结:我们在写风景的时 候,不妨使用排比句式,可以强调自己想要表达的意
思,增强表达的效果。
(二)读一读,说一说。
1.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想一想:这里的分号有什么作用?
2.学生认真思考,交流所得:
第一自然段中讲了花的使命。第一句讲白天,花有两种使命, 使原野更加旖旎,使
清风芬芳馥郁。两种使命都是花白天完成的,分号就起到并列的作用。第二句讲花在 微
睡时和醒来时的两种情况,中间用分号告诉我们这两种情况是并列的。
第二自然段中讲了风 的形成离不开冷热空气的对流。第一句讲了形成热、冷空气的
两种条件,用分号表示并列关系。
(三)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书上的两个路牌,引导学生自己试着拼一拼音节,认一认地名。
2.指名读,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这个地名的读法的,借助拼音该怎样读。
3.观察一下,路牌上拼音的写法有什么特点?找同学说一说路牌上拼音的书写特
点。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自己的名字用拼音应该怎样拼写,正确拼写自己的名
字后,再试着拼写同 学或亲友的名字。(试着自己拼写自己的名字)
5.鼓励学生试着拼一拼、写一写家乡的地名。



三、诵读田园诗,体会朋友情
1.过渡:在本单元的学习中, 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景的文章,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
大自然。在古代,美丽的大自然也让诗人留下了许多著 名的诗篇。有一首诗被人称之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平淡却见功力。(课件出示:古诗《过 故人庄》)
2.教师简介诗人。
3.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4.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5.学生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6.提供下面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己试着理解诗句内容。
过:访问。 故人:老朋友。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邀:邀请。 郭:古代城墙有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轩:窗户。 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
把酒:饮酒 话桑麻:闲谈农事。
还:返回。 就菊花:饮酒赏菊。
7.图文对照试着学习这首诗。
(1)老朋友请孟浩然到他家去,孟浩 然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翠绿的树木环
绕着小村子,城墙外的青山连绵起伏,就像一幅清淡的水 墨画。打开窗户,看到了丰收
的打谷场,菜园里蔬菜长势喜人。)
(2)两个老朋友在谈些什 么呢?(谈谈这段时间的农事,庄稼长得怎样,会不会丰收。
孟浩然说,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再 来一起饮酒赏菊。)
8.小结:这首诗不仅让我们读到了自然恬淡的田园风光,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9.交流课前搜集的田园诗。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陶渊明的《归田园居》
等。
10.熟读成诵。
四、布置作业,巩固积累
背诵《过故人庄》。




5、七律•长征
设计说明: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 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 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
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 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
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 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
为全篇的纲领。“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 对长
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
对“ 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
以艰难险阻为主体, 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 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
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 ”的手
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
了 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
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 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
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 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
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 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
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 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
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 ”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
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纵观全诗 ,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
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 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 川的夺人之气,
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 br>语。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 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



的领导下战胜艰难 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
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 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
的难点是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
教学目标:
1、认读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读通全诗。
2、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3、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
的气概。
2、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课前预习,了解长征及毛泽东。
教学流程:
一、了解背景,知诗人解诗题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指名学生说一说。
2、简介时代背景:
对长征你有哪些了解?可以结合资料袋的信息说一说。
(时间、经历的省份、山、水、一些重要的战斗等) 指名学生说一说。
(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师小结。
师: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被迫
进行长征,其间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11个省,跋山涉水,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四渡赤水、冲破乌江天险、抢渡大渡河、飞夺泸
定桥、巧渡金 沙江、翻越千里大雪山、穿越茫茫的荒无人烟的草地,共翻越了18座大
山,跨过了24条大河,行程二 万五千里,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即将胜利的时候,毛泽东回顾了长征的路程,心 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一首壮丽的诗
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七律·长征》。
板书课题。
3、了解毛泽东主席:



对本诗的作者 毛泽东主席,同学们并不一定熟悉,但也不会很陌生,谁能用简
练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一下伟人毛泽东。指 名交流。
师: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指点江山、
激 扬文字的诗人,今天我们就走近诗人毛泽东,来学学这首诗。
二、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通、读顺、读正确。看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2、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认读生字、新词:逶迤、磅礴、泥丸、岷山。
指名朗读。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七律:就是七言律诗,每行有7个字,共8行。
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
同学们再读读,全诗共有几句?
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七律长征,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全诗,注意读通、读顺、读正确。
指名读─ ─齐读──教师范读。陈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你觉得陈老师读得怎么
样?想超越我吗?那好,相信在 理解完诗意之后,你们一定能超越我。
三、了解诗意,感知精神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全诗 ,借助工具书、教材中的注释,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意。
如果遇到自己难理解的诗句,可以在旁边画个“? ”。
想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和学习伙伴交流。
2、交流:
出示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读一读,你能理解这句诗的意思吗?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师:长征难吗?这句诗 告诉我们,难在何处?他们要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条条
河,诗中的“万水千山”就表示山水很多,这 个词还可以怎么说?(千山万水)。红军
长征除了要征服千山万水,还难在何处?(时间呢?敌人的围追 堵截,遇到数不尽的艰
难险阻)艰难险阻很多,可以用千?万?来形容?(千难万险 千辛万苦)
你知道红军长征走过了多少路程吗?嘉兴到北京够远吗?近4个来回,8个单趟。



师:面对这样的千山万水,面对这样的千难万险,毛泽东主席和红军将士 们的态度
如何呢?你能把这样的词语圈出来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也可以通过朗读来表达你
的 理解。
(不怕 只:极 等闲:平平常常) 不怕困难 勇往直前 乐观豪迈
指导朗读。
(理解的真好,相信通过你的朗读一定能让我们更深刻的领会。试一试吧!──
齐读) 师:让我们也随着毛主席和将士们一起去征服这千山万水吧!请同学们快速地找一
找,诗中写了哪些 山?哪些水?圈一圈划一划。
交流,板书:
五岭 乌蒙 金沙 大渡 岷山
出示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你了解五岭和乌蒙吗?请同学 们看,这就是弯弯曲曲连绵起伏,长达数千里的
五岭,这弯弯曲曲连绵起伏的样子可以用诗中的那一个词 语来形容?
那乌蒙山又是怎么样的呢?(山很高,气势很雄伟,那么险峻)你能不能读好?读
出你理解的逶迤和磅礴。
师:这样的高山要征服它,一个字“难”可将士们只等闲。你能从这句诗句中 找到
理由吗?说一说。
板书:
细浪 泥丸
(说一说诗意)弯弯曲曲连 绵起伏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跳动的细浪,高大雄伟的
乌蒙山在红军的脚下就像滚动的泥丸。
要知道这些山可都是海拔在3000米左右的高山峻岭啊!这样连绵起伏的群山,
这样气势雄伟的高山 怎么就变成了细浪、小泥弹?(英雄 乐观)
说得真好,我更想听你用朗读表达出来好吗?──齐读。
回读总起句:面对这样的高山峻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出示颈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翻过了山,又要涉水了,毛主席在诗中写到了两条河:金沙江和大渡河,齐读。



(出示图片)这就是金沙江,你看到了什么?(理解水拍和云崖)金沙江 水浪滔滔,
不停拍打着两岸直插云霄的峭壁。如果让你过这样的江,你会有什么感觉?请你读一读,你有什么疑问吗?(怎么会是暖的呢?板书:暖)请同学们联系一下曾在这里发生过的
那次著名的战 斗想一想?为什么暖?因为什么暖?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敌人想凭着这个天险阻挡我 军北上。但是红
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六十多名敌兵。不费一枪一< br>弹,夺取了主要的渡口,使大部队巧渡成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具有
历史意义的 伟大胜利。)
除了天气的温暖,还写出了心里暖,高兴、喜悦。请你也带着这样的语气读好它。
红军和敌人的战斗有智取也有恶战,让我们看一看飞夺泸定桥的壮烈场面吧!
(出示图片)这就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你看到了什么?
大渡河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泸定桥高 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
掉,只剩下13根铁链高悬在湍急的河流之上。这样的桥, 让你过去,你心里会感到怎
么样?你能理解寒了吗?
说说诗意。
学到这里,我不禁 想起了飞夺泸定桥的22名勇士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
枪林弹雨前进。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 了泸定桥。
此时此刻,你又怎么理解这个寒字?
板书:寒
(再现了强渡大渡河惊心动魄的悲壮场面。)
谁愿意用朗读来表达这种智取的喜悦,面对恶战的勇往直前?──齐读。
回读总起句:面对这样的险山恶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5、出示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红军将士翻五岭,越乌蒙,巧渡金沙,飞夺泸定,之 后又翻越了5座大雪山,
8月渡过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9月来到了高4000米左右的岷山,即将踏上 长征最
后的征程,翻越这座雪山后,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指读──齐读。
谁已经理解这句诗的大意了?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
笑逐颜开。



这里的三军就是指什么?
看来翻越岷山对红军将士们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吗?同学们请看:
出示录像:
岷山终 年积雪,红军冒着刺骨的寒风,脚穿草鞋,踏着冰雪勇往直前,多少红军战
士长眠在这里,化成了一座座 晶莹的丰碑。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面对牺牲,面对死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诵诗文,悟诗情
1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长征,它撤出中央苏
区踏上长征路途时,有近 10万之众。而到达陕北时人数已不满8000人,但是这支
部队经过了长征的洗礼,已构成了一道钢铁 长城,毛主席正是为这一座钢铁长城叫好,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这一座钢铁长城是用什么构筑起来的 吗?
2、自己放声赞颂吧──谁也愿意来赞颂一下,朗诵一下这首诗──齐诵。
五、拓展提升
1、毛主席的这首诗还被作曲家谱成了曲子,久唱不衰,曾让我们的祖辈、父辈 为
之热血沸腾。让我们也来听一听,感受一下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
主义精 神。
2、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仔细听,并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这首诗引起了我 们无尽的遐想,红军战士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面对千山万水,
面对千辛万苦,面对千难万险,却始终保 持着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终于完成了史无前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种精神深深地震 撼着我们,让我们一起来朗
诵这首诗吧,把你的感受尽情地发挥出来吧!
配乐朗诵。
4、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毛主席的诗有了初步的了解,陈老师在这里再
向大家推荐两首词,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读读背背。《忆秦娥·娄山关》这诗是毛
主席在遵义会议后,长征途上取得的第 一个大胜利后写的词。《清平乐·六盘山》诗人
毛泽东率众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 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
主峰。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期待·失望·感动·回味
上完了《长征》一课,不甚理想,感慨万千,希望反思一下,于失意中总结一点有
用的收获。
期待
在这次公开课讲课中,我选择了《七律·长征》这一课,因为我觉得毛主席写 的这
首诗实在是太有气势了,我很喜欢。但全诗仅有五十六个字,这么短短的一首诗,怎么
才能 教好来?我有些许担忧。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长征的背景,设计出
了详细教案,还精心制 作了课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是第一次教高年级,而且这次
活动是同课异构,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压 力。我期待着通过我的努力,这次教学能取得
预想的效果。
失望
上完这 节课我自己感觉很失望,并不是对我的学生失望,而是对我自己很失望。尤
其是我讲完之后,紧接着听了 苏晓丽老师讲的《七律长征》,我更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我从对比中得知:自己对教案还不熟悉,尤其是 自己对长征了解的还不够彻底,所以讲
解的时候不能讲出感情,更没讲出气势,没有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 生,自己讲得还是较
多。但是我觉得“失败是成功之母”,今后我一定要仔细钻研教学,多读,多学,多 思,
自己的教学会上一个台阶的。
感动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今 天上课时,我看到了令我激动不已的一幕幕:课堂
上,全班学生都深深地沉浸在文本里,他们朗读是那么 充满感情,他们的神情是那么专
注,情到深处,看到他们全体配着音乐背诵全诗时激情满怀、壮志凌云的 样子;听到有
的孩子稚气地说:长大了我也去参军……我知道长征精神已经深深震撼着他们幼小的心灵,《长征》这一课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心里,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回味
看着教案,回想这节课,我觉得我主要做了:
1.资源整合 创设情境
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电视剧《 长征》的片头给他们看,片中雄浑的歌声,悲壮的
画面,立刻把大家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理解 “铁索寒”那句时,我请他们观
看了一段电影《飞夺泸定桥》的片段,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那浴血攀 链的红军勇士



令孩子们揪心不已,有的孩子还流下了眼泪,发言谈感受时都还在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还有那配合诗内容,随着或激昂或凝重的背景音乐展示的一张张图片:金沙江、终
年积雪的岷山……学生 仿佛身临其境。
2.以读代讲 读中悟情
我注重了朗读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使学生由读生情。
指导他们读诗 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七律的押韵规律后,就一句一句地带他们读;学习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 寒。”一句时,我进行了引读、分男女读、齐读等,
快结束本课的学习时,还请他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起立 背诵……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
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领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感情不断升 华。
3.利用资料 巧解难点
我通过 “资料袋”,巧妙地将学生陌生的时代 背景、七律的特点、巧渡金沙江的故
事、长征的结局等情况穿插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 与文本的距离,为
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
回味着这节课,欣慰之余也生几许遗憾,教学中放手仍然不够大胆,自己的指导过
多,时间 的把握也不够科学。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再上这课,我一定会修改一些环节,
努力压缩,让精华凝缩在四 十分钟里,仅用一课时,使这首诗的教学一气呵成,呈现出
更加完美的姿态!

6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崔峦老师说过:“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 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
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先 教后学,以教导
学”的设计思路,运用“读文——勾画描写人物的词句——品读人物品质——朗读——< br>总结表达方法”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品悟语言的同时,习得阅读方法。在感受五壮士
英雄气概的 同时,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了表情达意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狼牙山五壮士》影视片段课件;搜集狼牙山相关图片。
2.搜集抗日背景资料、抗日英雄故事。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搜集狼牙山五壮士资料,读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导入,激发情感
1.多媒体出示狼牙山风光图片。(板书:狼牙山)
2. 教师深情介绍: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这里峰峦叠翠,奇峰林立。抗日战争时期,
五位八路军战士在这里 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出示狼牙山
五壮士的图片,同时补全课文题目)
3.学生齐读课题。
4.引导思考:题目中哪个字应重读?(“壮”字重读,读出豪迈之情。)
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1941年秋,日军集中兵力进犯晋察冀根据地的 狼牙山地区,由于我军主力部队转移
到敌后打击敌人去了,只留下一个连的兵力防守狼牙山,这个连就是 七连。七连经过一
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我军决定转移,由这
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任务。《狼牙山五壮士》这个可歌可泣、传诵至今的英雄故事就是
在完成这 次掩护任务的过程中发生的。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激情导入和背景简介,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敬爱,调 动学生的
情绪,激发其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情境。通过解读课文题目,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豪迈之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2)在小组内自学生字,交流会写字的读音、字形、字义。
(3)小组内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进行理解,学做必
要的笔记。
(4)阅读重点段落,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同桌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卡片)
①文中带音节的词语:
绷得紧紧的(běnɡ) 崎岖(qí qū)
...
叽里呱啦(ɡuā) 嗖的一声(sōu)
..
②会写字中的关键字:
日寇(kòu) 一副(fù) 手榴(liú)弹(dàn)
....
抡(lūn)一圈 全神贯(ɡuàn)注 坚强不屈(qū)
...
晋察冀(jì)

(2)认清字形。
区分:“副”与“幅”,“寇”与“冠”,“抡”与“伦”。
(3)课件出示词语: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全神贯注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昂首挺胸 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①以接龙的形式读词语。
②联系课文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这些词语。
③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类理解词语,感受词语的感情色彩。
(前7个词语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使我们感受到了 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后5个
词语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④齐读词语。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学与合作 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
合作能力,为学生创建自主、和谐、平等的学习平台。分 类出示词语,让学生读出不同
感受,既是词语积累的需要,也是深刻感悟文字、培养语感的好方法。
三、梳理脉络,概括小标题
1.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准确,句子读得是否 通顺。(相机点拨
评价学生的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 事?(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



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和敌人 英勇作战,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英勇跳
崖的故事。)
3.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哪 些段落叙述得比较详细,哪些段落叙述得比较
简略?(这篇文章是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的顺序记叙 的。经过部分详细,发生和
结果部分简略。)
4.指导学生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试着概括小标题。
导学:(1)一段围绕一个意思。(2) 段中一般会有概括这段意思的关键句或关键词。
(3)确定小标题。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归纳概括小标题的方法。
例: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 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
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小标题: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小标题: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
路)——(顶峰歼 敌)——跳下悬崖。(板书小标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从 整体上把握课文
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概括小标题的规律,有效突破难点,准确概括小标题,同时培养学< br>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四、整理课文,布置作业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画出令自己 感动的内容,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再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提升学生思想感悟;搜集相关资料,丰
富学生的积累,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词语,激情导入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词语。
(课件出示以下词语,引导学生品读。)
奋不顾身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赴汤蹈火
面不改色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无所畏惧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正气凛然



2.课件呈现课题及五壮士顶峰歼敌的画面。
导学:你能运用积累的成语,说说画面上的人物吗?
预设:班长马宝玉正气凛然地站在狼牙山上,他昂首挺胸,无所畏惧。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再次走进那场激烈残酷的
战斗。(板书课题)
3.课文题目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
引导学生带着“壮士”是否可以改成“战士”的问题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搜集的词 语为本节课写话做铺垫。通过“壮士”与“战士”两
词的留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进而深刻感悟 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也可
以帮助学生感悟到五位战士的精神品质。
二、研读课文,感悟精神
(一)自主学习第1自然段——接受任务。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设疑:五位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
引导学生抓住词语“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来谈。
2.教师出示资料帮助学生体会五位壮士在危难之时,主动请命的壮士情怀。
课件出示:9月 25日,三四千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进
犯。整个狼牙山地区顿时烈火熊熊, 浓烟滚滚。当时被包围在狼牙山上的群众达三四万
人。
3.师生交流当时的危急情况,进一步 体会五壮士临危受命的历史意义在于挽救连
队,挽救群众。
(二)合作学习第2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导学:在五壮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 过程中有许多精彩的场面描写,让我们细细
地研读课文,去体会那种痛快淋漓和热血沸腾。
1.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时的表情、动作的词句。
(2)自主品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做出批注。
2.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点拨。
(1)出示填空练习,并体会所填词语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________。(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____ ____。(满腔
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________,好使出浑身的力气。(把胳膊抡一个圈)
胡德 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________地瞄准敌人射击。(全
神贯注)
(2)汇报交流:
满腔怒火(心理描写)、把胳膊抡一个圈(动作描写)、全神贯注(神态描写)。
(3)分角色朗读,全体读括号中的词语。在朗读中,渲染战斗的气氛。
3.课文中描写战士 用的是赞美的词语,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敌人的呢?请找一
找,对比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贬 义词“横七竖八”,即有的横着,有的竖着。
形容杂乱无章。说明敌人伤亡惨重。同时也说明五壮士的英 勇顽强。)
4.写法总结:
要点一:本段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的刻画突出了五壮士的英 雄形象;要点二:
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
(三)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引上绝路。
1.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直接描写五壮士的词句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句表现了
五位壮士怎样的品质。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质疑、指导。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 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
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 山的顶峰
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1)“;”这可不是一般的分号。如果他们走的 是分号前面的那条路,就意味着选
择了什么?如果走分号后面的那条路,又意味着选择了什么?各用一个 字来表达。(生、
死。)换成成语呢?(舍生取义。)
(2)舍生取义,这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浩然之气。
出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指导学生浅释并诵读。
3.多媒体出示:为了不让 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
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 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1)描写班长的是哪个句子?说明了什么?(班长坚决果断。)



(2)引导学生抓住“斩钉截铁”一词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精神。
(3)指导朗读: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
(4)写战士们的是哪个句子?他们的想法 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吗?从哪些词语可
以看出来?(“热血沸腾、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 的。)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透过词语推测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
4.过渡:生路就摆 在战士们面前。可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他们毅然选
择了绝路。多么勇敢的选择啊!真不愧为 壮士!
5.指导朗读。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走哪条路呢?”(学生接读)
6.总结写作方法:五壮士的品质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人物的语言、动作。)
(四)自主学习第4、5自然段——顶峰歼敌。
1.师生总结前文学习的方法。读文——勾画 描写人物的词句——品读人物品质——
朗读——总结表达方法。
2.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适时引导质疑。
(1)五壮士是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壮士是英勇顽强的人 。从班长受伤了,子弹也打光了,他们举起石头向敌人砸
去可以看出来。)
(2)“顿时,石 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
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 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把“石头”比作
“雹子”说明了什么?这两句话体现了五壮士怎样的品质 ?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了砸下去的石头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
这两句话 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中华儿女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引导学生联系历史资料来理解“中国人民的仇恨”指什么?
4.指导学生把这种仇恨的 情感读出来。(“砸”要重读,两个“带着”,第一个语
气要强烈。)
5.小结:这一砸,砸 出了五壮士的满腔怒火,尽管此时弹尽粮绝,但是五壮士仍不
屈服,就是用石头砸,也要同敌人血战到底 。这又是怎样的五壮士呢?——这是我们顽
强不屈的——(生齐读课文题目)狼牙山五壮士。



6.总结写作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
(五)研读第6~9自然段——英勇跳崖。
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用哪 些词语能概括他们的英雄行为?(视
死如归、宁死不屈、英勇壮烈。)
2.默读课文,引读指导。(课件出示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图片)
(1)找出文中描写这幅图片的语句。
(2)利用画面理解词语“屹立、眺望”。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
(3)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他们为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人
民群众和 连队主力已经平安转移而高兴,表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
3.播放五壮士跳下悬崖的视频资料。
导学:五位壮士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带着战斗胜利的喜悦,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纵身跳下了 深谷。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五壮士啊!看到他们一个个纵身跳下悬崖的身
影,你们想说什么呢?
(学生进行交流)
4.教师引读:听,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 国主
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
然段 )
5.“惊天动地”和“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惊天动地”形容(斗争等)声势浩
大、 (事业等)意义或影响极大。也形容声音极大。“气壮山河”的意思是形容气势如高
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
6.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更是在赞颂中国人民的
爱国 主义精神,不屈服于任何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
7.小结:五壮士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8.写法总结: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
间对话的过程。本环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 默读思考、汇报交流、品读
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通过视频、图片及教师的激情导语 等手段,
帮助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对话中,感悟五壮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领悟表达



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三、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课文几次写了战士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重点写了哪一次?为什 么这样写?(写
了两次。第3自然段有一次,第6自然段有一次。重点写了第二次。这样写更突出了五< br>位壮士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突出了他们高大的形象。)
2.课文在表达上还有什么特点?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把内容写得很具体,
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表 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多个人物出
现时既要突出重点人物,又要兼顾其他人物。)
设计意图:通 过回顾课文,再次感悟五壮士的英勇气概,总结本课的写法是为了教
给学生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做到学以 致用,提高写作能力。
四、图片激趣,拓展写作
1.课件出示图片: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五壮士及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过渡:同学们,为了 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
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元帅题写塔名“狼牙 山五勇士纪念塔”。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
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你们想说些什 么?请同学们写下来。
2.学生练笔。
3.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及聂 荣臻题写的塔名,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写话的欲望。
读写结合,交流评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丰富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课文及了解狼牙山五壮士更多的资料,提 升学生思想感悟;搜
集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板书设计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
2019.08
周次 时间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8.26—8.30

9.2—9.6

9.9—9.12

9.16—9.20

9.23—9.27

教学内容
《草原》(3)《丁香结》(3) 书法(1)
课外阅读(1)
《古诗词三首》(2)《花之歌》(1)习作(2)
《语文园地》(2)
《七律·长征》(3)《狼牙山五壮士》(3)
书法(1)课外阅读(1)
《开国大典》(3)《灯光》(1)《口语交际》(1)《习作》
(2)课外阅读(1)
《语文园地》(2) 《竹节人》(3)
《宇宙生命之谜》(3)
《故宫博物院》(1)《习作》(2)书法(1)
备注


9.13中秋
节放假



10.1—10.7
国庆节放








9.29—9.30
10.8—10.12
10.14—10.18
《语文园地》(2)《桥》(3)《穷人》(3)
《在柏林》(1)《口语交际》(2)《习作》(2)
《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
10.21—10.25 《夏天里的成长》(3)《盼》(2)《习作》(3)
10.28—11.1
11.4—11.8
11.11—11.15
11.18—11.22

12.25—11.29

12.2—12.6

12.9—12.13

《古诗三首》(3)《只有一个地球》(3)
书法(1)课外阅读(1)
《青山不老》(1)《三黑和土地》(2)
《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
《文言文二则》(3)《月光曲》(3)书法(1)
课外阅读(1)
《京剧趣谈》(2)《口语交际》(1)
《习作》(2) 《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
《少年闰土》(3)《好的故事》(3)
书法(1)课外阅读(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1)《习作》(2)《语文园地》(2)
课外阅读(1)
复习(8)






12.16—12.20

复习(8)
12.23—12.27

复习(8)



1 草 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
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
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以读为本,通过自主读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 导学生抓关键词,结合
画面去体会作者描写的草原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2.制作课件:草原分布图;中国画欣赏图片;草原风光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
的家》。
学生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去过草原吗?在你的印象中,草原是怎样的呢?
2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草原吗?出示“草原分布图”,使学生了解草原主要
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 疆及西藏地区。
3.讲述:很多年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参观访问记——《草原》。今天,就让我
们与老舍先生 一起去欣赏那儿的美景,结识蒙古族同胞,一起感受草原独特的风情。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呈现情境 ,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产生“走进”大草原的
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提示: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读词语,拼读加点字,然后在括号里写出拼音):
绿毯( ) 陈巴尔虎旗( )
..
衣裳( ) 彩虹( )
..
马蹄( ) 豆腐( )
..
羞涩( ) ( ) 微笑( )
...
(2)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读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蒙古包 好客 同行 似乎
....
指导:读准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再给多音字扩词。
重点理解“同行”的不同读音、不同意思并举例说明。
同行

xínɡ:一起行路。
同行

hánɡ:行业相同;同行业的人。
3.再读课文,说说每一自然段 主要写了什么,理清作者参观访问的经过,试着概
括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草原的。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归纳。(板书:景物美、人情美)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扫 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作者参观访问的“行
踪”,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发展学生整体把握课 文的能力,也使下面的学习过程有物可
寻,有章可遵。
三、品读感悟,共同鉴赏
1.过渡: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展现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第1自然段。
2.引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的哪些景物让你
感受到了草原 的景美?边读边作批注,想好后可以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学生交流品味。
(1)课件 出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先抓住“清鲜”“明朗”感受 天空之美,再换词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
那么明朗(晴朗)”,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 具匠心。
(2)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板书:一碧千里)先 理解“一碧千里”中“碧”的意思,然后猜测“一碧千里”的
意思,再引导学生想象大草原“一碧千里” 的画面;联系本段第二句话,理解“并不茫
茫”的意思,体会并读出草原无边无际的绿与美。



(3)课件出示:“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给无边的绿
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图文结合,体会作者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的好处。引导
引导学生体会比喻修辞方法的妙处。
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绣”字的妙处,从而感受羊群给草原带来的 生机,感受草原的动
态美。指导学生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体会草原的景色美、作者的语言美。
(4)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的中国画那样,到 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感受“渲染”与“勾勒”的意思,多媒体呈现“中国 画”和“小
丘图”,两相对比,体会比喻之妙,小丘之美。抓住“翠色欲流”“流入云际”感受草
原绿得油亮,仿佛与天融合的美好意境。指导学生通过个别读、齐读等方式表达阅读感
受。
4.以情激情,感受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1)过渡:面对一碧千里的草原,作者不仅以 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的美景,而且
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尽情抒发了当时的感受。请找出相关句子,一 起来读一读。
(2)交流出示,引导点拨。
①假如你就是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呼吸到那 么新鲜、干净的空气,看到那么晴
朗、明净的天空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又会怎么做呢?课件出示句子:“ 使我总想高歌一
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等到学生和作者有了相同的感受以后引导朗读,表达愉快、< br>赞美之情。
②“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 br>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引导探 究:联系上文,这种境界指怎样的境界?抓住关联词语“既……又……”体
会作者初见草原时的惊喜、激 动之情。抓住“回味”,感受草原风光的如诗如画,让人
沉醉的美景。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 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配乐朗读,以轻缓的语调读出回味的感觉,读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5.理清文路,指导背诵。
(1)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这些景物的?
(2)交流小结:作 者是按从上(天空)到下(草地)的顺序来描写的;每写完一处景物,



即时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
要关注描写顺序,学习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 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感受景物之美以及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与
赞美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 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
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四、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欣赏了草原景色之美, 感受到作者的
语言美、情感美,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2.抄写生字新词。要求:字迹工整,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毯”字。 注意“毯”是半包围结构,先写“毛”,后写“炎”,
“炎”的末笔改为点。“毛”的竖弯钩要长,托住 “炎”。
3.背诵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到写字要求时特别指出: 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本课 作为第
一单元第一课的特殊地位,理应考虑到这一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美景
1.齐读课题。
2.朗读词语。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勾勒 渲染 迂回
洒脱 拘束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3.课件播放草原风光图 ,引导学生回忆:初入草原,我们就被草原的迷人风光深
深吸引了,回忆一下,作者抓住哪些方面向我们 展现了草原的美景?板书:景物美、人
情美。
4.背诵第1自然段。
5.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草原,去见见草原的人民,感受那里的
另一番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激活学生对美的认知,在复习巩固中积累文中优美的片段。



二、扶放结合,感受人美
1.默读第2~5自然段,思考:草 原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
方面来写的?学生交流。(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联 欢、话别)
2.导学引路,细品“远迎”场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默读课 文第2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圈出重点字
词,简要写写阅读感受。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教师适时点拔引导。
①“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 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
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 来。”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感悟:从“男女老少”体会迎宾的人之多;从“各色衣裳”
体会 蒙古族人民对客人的尊重;从“风吹来似的”“群马疾驰”“飞”感受蒙古族人民
迎客心情的迫切,性格 的豪放,待客的热情,作者的激动情怀。
理解“襟飘带舞”。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因为“男女老少” “ 各色衣裳”再加“群
马疾驰”,才有“襟飘带舞”,将此情此景,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既表达 出
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又表达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②“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 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 什么感受。在“远迎”前板书:
热情。
(3)指导抓住重点词读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3.扶放结合,合作探究后四个场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
情厚谊。 < br>(1)小结学法,布置自学要求:默读下面四个场景,先圈画最能表现蒙古族人民热
情好客的词句 ,写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再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将你的感受在四人学习
小组内交流,最后试着通过朗读 将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2)学生自学,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 br>①相见。“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
心可是一样。你 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交流从哪些词句感受
到主人的热情好客以后引导学生即 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客人”和“主人”:“刚才
你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吗?为什么握 住手不放呢?为什么笑个不停



呢?”在“相见”前板书:激情。
②款待。“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
坐下,谁都有礼貌, 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
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 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
我们再回敬。”师生先共同介绍,奶茶、奶豆腐、手抓 羊肉的相关知识,了解民族特色,
再交流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 谊。结合句子理
解“拘束”的意思。在“款待”前板书:盛情。
③联欢。课件出示,欣赏歌舞 、套马、摔跤等民族风情,如临其境,感受蒙古族人
民的热情、奔放、多才多艺的特点。在“联欢”前板 书:尽情。
④话别。“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先从字面理解句子的意思,再联
系上文,说说“蒙汉情深”体现在哪些方面,“天涯碧草”又是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
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指导学生深情朗读。在“话别”前板书:深情。板书:蒙汉情深何
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课文的主体,作者分别从五个场景来表现人情 之美。如果
逐一解读,学生无新鲜感,所以在教学中,以其中一个场面为例,引导学生围绕重点词
句,进行品读赏析,然后让学生自主读文、合作探究,以交流、朗读、表演的形式表达
自己的个性化解 读,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
三、回顾全文,感受情感
1.让学生选择其中自己最想读的一个场面朗读,读出各自的感悟。
2.讨论:作者先写草原 的风光,再写蒙古族人民。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仅写了
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什么?(再读抒情的句 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草原美
景的热爱,对蒙古族人民的热爱。)
3.小结:是的 ,草原的景是美的,蒙古族人民更是可爱的,他们热情好客,性格
豪放,能歌善舞。作者短短的一次访问 ,增进了两族人民的情谊,也让作者深深地爱上
了这美丽的大草原。
设计意图:第三学段的语 文教学不但要重视段的教学,而且要体现一定的篇的意识。
通过两部分内容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文本有了 更加完整的认识,也更好地与作者的情感
产生了共鸣。



四、再现美景,激发深情
1.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小练笔:再次步入 美丽的草原,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蒙汉情深何忍别,天
涯碧草话斜阳!”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 汉情深”?生活中你有过与人“惜别”的
经历吗?仿照课文写一写。
要展开想象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再写一写自己的“惜别”经历。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风光美 、人情美、语言美的基础上,借助视频,让学生一吐
为快。这样的设计,既给学生提供了一次积累运用文 中语言的实践机会,又升华了学生
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巧用媒体,引导学生走进美的意境。利用多媒体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 br>生动形象。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多次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使音乐、图片、文字融为一
体,既调动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受到冲击,自然而然地陶醉
于草原美的意境之中,从而不 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升华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立足文本,在诵读中“言”“意”兼得 。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把着力点放在“写
什么”和“为什么写”上,还应关注“怎么写”和“用什么写”; 不能只在理解内容、
体会感情上用力,还应担当起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任务。尤其像这类文质兼美的文 章,
更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读悟中积累文中的优美语段,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如在学
习草 原风光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体会关键字词的独到之处,揣摩比喻句的用法之妙,
感受作者情景交融的表 达方式,让学生在内容与表达之间走几个来回,真正做到
“言”“意”兼得。
不足之处:第一 课时内容含量较足,以致教学中时间比较仓促,最后有些“草草收兵”
的感觉,对一些重点语句的引导感 悟,稍显粗糙,对一些可模仿学习的小练笔也未能适



时安排。
2 丁香结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篇散文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 味,分别从视觉、嗅觉的角度描写丁香花
的幽雅、香甜。作者由丁香结展开联想,开始了对人生的体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单元学习要素,引导学 生在
阅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时,体会作者从多角度、多感官描写丁香花,从而学习多角度描
写的 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到身边的植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丁香的诗句,观察自己喜欢的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图片引入
1.课件出示下面几种花木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牡丹、莲花、菊花、梅花、松
柏等。 引言: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被赋予某种品格。象征富贵的牡丹,高洁纯净的
莲花,坚强乐观的 梅花,坚贞不屈的菊花,毅然挺立的松柏。丁香,作者又赋予了它怎
样的情怀呢?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细 细体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欣赏图片导入,引入创设的情境。在感 受其他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
时,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同时也为理解课文内容设下疑问,为理解新的内容 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词语,检测学生词语掌握的情况。
缀满 朦胧 幽雅 伏案 笨拙
单薄 模糊 恍然 宅院 浑浊



参差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印象 愁怨 顺心
平淡
3.重点指导“幽”“薄”的写法。
幽:共九笔,第一笔为竖,第一笔写得稍长一些,第八笔竖折起笔稍矮。整个字左
右匀称。 < br>薄: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第八笔是竖。整个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
些。“艹”要写 得宽一些,“甫”写得小一些,“寸”要支撑住上面的“甫”。
4.理解重点词语。
朦胧:不清楚;模糊。
笨拙:笨;不聪明;不灵巧。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设计意图:给予学 生充分的读书时间,通过自读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时,
理解重点词语,重点指导易错难写的字 。把练习写字的任务,落到实处。
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划分结构,理清脉络。
第1~3自然段:从颜色、形状、气味多角度描写丁香花。
第4~6自然段:由诗词和雨中的丁香花想到丁香结,感受到人生的乐趣。
3.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香图。
课件出示:①城里丁香花图,②城外丁香花图,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图,
④雨中丁香图。
4.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画出描写优美的词句。
5.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其他同学听。
对于找到的优美语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引导学生 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这四幅丁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 路,从
而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喜欢的语句,能够对优美的词句有感

< p>

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重点词语,指名读词。
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参差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印象 愁怨
顺心 平淡
2.回顾课文,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哪几幅 与丁香相关的图片。(①城里丁香花;②城
外丁香花,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④雨中丁香)
3 .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品悟优美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的美感,体会作
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 br>设计意图:回顾词语,巩固对词语的掌握。交代本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感受语
言美感的兴趣。
二、品析丁香花特点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画出描写丁香花的语句,看看作者是从哪 几个方面描
写丁香花的?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归纳。(作者是从丁香花的形状、颜色 、气味三个方面
来描写丁香花的。)
3.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品析。
重点语句一: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 过
了还要回头望。
(1)从哪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丁香的美?体会一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运用 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探出”“窥着”都是描写人的神态和动作
的,作者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地 刻画出丁香花的娇俏灵动、惹人怜爱。此外,还把枝
头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丁香花的小巧 、繁密、耀眼的特点。)
(2)出示丁香图片,指导朗读。
重点语句二:
最好的 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
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 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



香。
(1)找出描写丁香的词语,再仔细读读句子,说一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引导学 生关注“十多棵”“白的潇洒”“紫的朦胧”“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这些
词句,作者从颜色、数量、姿态 、气味几个方面描写了丁香花,赋予了丁香灵动、幽雅、
洁白无瑕、芬芳、可爱的品格。)
(2)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重点语句三: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 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
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照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照耀”一词既写出了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光辉 晕出;又写出花与人的联
系之深,将花对作者心灵的鼓舞与慰藉、人对花的依赖巧妙表达出来。)
(2)指导朗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花对作者的影响。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品悟丁 香花的特点,感受作者赋予丁香花的品格。在品析、
朗读中,体会丁香花的可爱之处。
三、解读丁香结情怀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
2.了解丁香结的本义。
课件出示盘花扣的图片和重点语句:“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
盘花扣。”
3.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1)出示课文中引用的诗句,指导朗读诗句。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2)体会丁香结在古人心中的意象。(古人发现 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苞,极似人
的愁心,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表示愁思的一种情结。)
(3)理解重点语句:“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
的,如同印 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
微雨连在一起。”
①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读一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丁香的美丽、高洁、 愁怨在雨
中形神毕现。将丁香结化入雨中境界,使象征愁心的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
4.作者对丁香结有什么态度?
(1)出示语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 完的,不然,岂不太平
淡无味了么?”
(2)“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 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人
生如丁香一样美丽芬芳,也像丁香一样有解不开的愁怨,因为每个人都有 许多不顺心的
事,一件完成了又有一件,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之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
折。
(3)小结: 作者赋予丁香结新的含义,发出如此超然物外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困
难忧愁无惧无畏、平常心看待的品 格。
5.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先写“丁香花”,后写“丁香结”?(由“赏花”到“悟
花” ,借物抒情,将自己对生活的小体会、大感悟融入眼前的丁香花中,深化主题。)
设计意图:品读重点 语句,由丁香结的本义到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同时,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感受作者豁 达、积极、从容的人生态度。
四、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1.出示阅读链接中的诗句,配乐指导朗读。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纱》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2.小练笔。
(1)课件出示小 练笔要求: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发挥想
象,写一个小片段,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
(2)展示小练笔,共同评议。
3.总结全文。
本文展现了作者看到的城外、 城里和自己家中的丁香花,由古人诗词联想到丁香结
并悟出丁香结的说法,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显露 了作者对人生的洒脱。



设计意图:在拓展丁香结的相关诗句中深入体会 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同时,进行小
练笔,提供语用实践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板书设计
颜色美



丁香花

姿 态美

气味甜香
丁香结



正视生活挫折

人生充满乐趣


古人眼中——解不开的愁怨

丁香结



作者眼中——豁达乐观

教学反思
教学中,努力落实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品析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时,引导学生关< br>注作者是从描写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味的角度来写的,从而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
活经验想开 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气味。在阅
读理解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对如何联想到生活中的事物的方法进行指导。学生能够
由课文中的丁香花想开去,联系到了其他花,阅 读方法得以运用。在感悟古人眼中丁香
结的愁怨时,在理解作者眼中丁香结的积极豁达时,学生的思想变 得深刻,体会了丁香
结中的象征意义,也有了更多的个性化解读。
3 古诗词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选编了三首古诗词,分别是《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 湖楼醉书》《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三首诗词都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
中寄情,是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诗词佳作。《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
段阅读学 习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
情感。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通 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有感情诵读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读懂
诗词,感受诗词的魅力,从而陶冶审美的情趣 、享受审美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诗人资料及诗词的背景资料。
2.诗词作者图片与文字资料课件;江中小块陆地图片课件;三首诗词意境图片课
件。
学生准备:熟读本课三首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人诗句连连看
1.出示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与诗人对应连一连。
2.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相关诗句连连看的游戏形式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还夯实了学生的古 诗文积累。
二、课前预习成果展
1.借助拼音读好三首古诗词。
(1)读准字音:“蝉”是翘舌音。
(2)指名读三首诗词。
2.交流作者资料。
孟浩然: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大部分作品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
隐居的逸兴以 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的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词的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 沉雄豪迈又不乏
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自主 预习的引领下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尝试用
自己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教材内容。对作者进行了解 ,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的理解,感悟
其写作风格。
三、品析字词悟诗情
(一)《宿建德江》
1.释诗题。
宿:住。建德江:浙江省新安江的一段。
宿建德江:诗人乘船路过建德江,傍晚停船靠岸休息。
2.明诗意。
过渡:同学们 ,此时留宿在建德江的孟浩然,能安然入眠吗?不能入眠的诗人,在



干什 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静静地默读这首诗,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想一想,这
首诗大概在讲什么,诗 里的哪个字、哪些词在向你传递诗人的感觉和情绪,可以做做记
号。
(1)自由读诗,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①说一说诗句中这些词语的意思。
移舟:划船。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此处应利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理解“渚”的意
思。
客:指作者本人。
②交流诗句意思。
傍晚,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 旁,看到了空旷的原野,天空比树还要低。
江水清澈,月亮倒映在水里,离我很近。
(2)小结:第一二句告诉我们诗人在做什么,第三四句写了诗人看到的江边月夜美
景。
(3)小组之间交流:诗中的哪个字或哪个词传递了诗人的情绪?带着你的理解,再
读诗句。
3.悟诗情。
(1)请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诗
中哪一个字最能代表孟浩然此刻的心境?(愁)
(2)(愁)找得真准,看来你们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读读这行诗。
(3)“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寂寞之愁、孤独之愁、思乡
之愁)
(4)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是从这行诗的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
①诗人把自己说 成是客,是因为他身处异乡。此时,是什么景物触动了孟浩然的思
乡之情呢?(烟渚)(日暮)
②“日暮”是日落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背着书包回家去)还有人在干什
么呢?(一家人坐 在一起吃饭、聊天等)
③现在我们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 想
到什么呢?(我们看到空旷的原野和江面上只有诗人一个人,他可能在想,如果我能和
家人在 一起多好啊!)



(5)诗人独身夜宿建德江,面对茫茫四野、悠悠江水、明月孤舟,想到了自己的处
境。
出示课件,补充资料: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自洛之越》
①诗人仕途不顺,离开洛阳,借旅行来排解自己的苦恼。那一时间,诗人满怀的愁
绪涌上心头。 来,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
②指导朗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思乡之愁。
(6)满 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一个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孤寂,如果你是诗
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 ?
引读: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
他想起 了从前,想起了家乡,想到了亲人朋友,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①想起昨日刻苦求学之时,纵然辛 苦,却斗志昂扬,奋发向前,可是,这里却只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②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③看不到熟悉的山水,听不到亲切的乡音,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过渡:忆 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是呀!这
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7)带着对作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全诗。
4.小结学法:
(1)综合诗意,释诗题。
(2)理解字词,明诗意。通过注释、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用 自己的话连起来说
说古诗的意思。
(3)联系背景,悟诗情。
(4)朗读感悟,多积累。
(二)学法迁移,自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小组合作,运用学习《宿建德江》的方法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四环节学习法。
2.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
(1)诗题交代了诗人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了什么。(诗人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这 天,
在望湖楼喝醉了以后写了这首诗)
(2)古诗的意思:天快下雨了,天空里乌云密布,就 像打翻的墨水一样,但是还没
有把山遮住。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像蹦跳的珍珠一样噼噼啪啪落到船里。 忽然一阵大
风吹来,顿时云开雾散,雨也停了,望湖楼下的西湖水一碧如洗,水平如镜。
(3)有感情朗读全诗。
4.教师指导,深入理解。
(1)都说苏轼的诗歌极具画面感。你看到了怎样画面?
(黑云翻墨、白雨入船、卷地风来、碧水如天)
(2)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骤雨。那乌云还没来得及把山遮起来雨就下 了,雨又大又急,胡乱入了船。雨来
得快去得也快)
(3)诗人的写作风格你感受到了吗?
①诗人苏轼的风格是豪迈的,我们从这一场疾风骤雨中能感受到。
②诗人善用比喻。(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碧水如天)
5.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 br>设计意图:古诗是古代汉语的典范,它用凝练的语言描写画面,表达情感。我们要
教会学生一般的 学习古诗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然
后学以致用,自学第二首诗,这样 做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诗歌鉴赏能力。
四、指导写字求美观。
1.出示生字“德”“鹊”“蝉”。
2.仔细观察,说说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1)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德”字右边中间一横不要丢;“鹊”字左下部是“日”,不是“目”。
(2)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如:鹊是一种鸟,所以是鸟字旁。蝉是一种昆虫,所以是虫字旁。
(3)指导书写,注意左右两个部件要避让。
3.生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各写一遍。教师强调“三个一”。
4.反馈交流。师生点评。



5.生再练写。
设计意图: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并 不是重点,但是也需要留出一定的时
间进行练习。正所谓:“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适时、适当的总结和回顾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为进一步的学习奠
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激发兴趣
1.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3.释题:西江月(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 题目:晚上走在黄沙岭的山路上
的所见所闻。
4.介绍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子,叫做“词牌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 长短句”。
5.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词牌名。(如:如梦令、清平乐等)
6.介绍黄沙岭及 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市西面,那儿风
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本文作者辛弃 疾遭贬职后在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
悉。
7.小结引导:本课三首诗词都写了自然风 光,那么辛弃疾的词是如何描写的呢?
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到辛弃疾怎样的诗词风格?
设计意图 :由诗及词,学生由自己的学习储备进入新的学习领域,把了解诗词风格
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富有 挑战性,能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试着画出节奏。
2.照着老师的样子朗读这首词。
3.品读上阕:
(1)出示内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自读自悟:
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你所有的感觉器官,欣赏这美丽 的夜景,
把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
(3)交流:
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稻子。
闻到的:稻花香。
想象丰收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丰收的图片,图文对照,理解诗句意思。
②听到的:蝉鸣、蛙声。
(4)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夜?(清幽、静谧的夏夜)
(5)配乐有感情朗读,前一句读出“幽”,后一句读出“喜”。
句语气轻一些,后一句语调上扬,突出 欣喜之情。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 br>设计意图:“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交流自己的 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品读
悟情,媒体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 如画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与词产生共鸣。
4.品读下阕。 (1)过渡: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如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
然发生了变化。 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
可以相互讨论。
(2)出示内容: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4)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忽然,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5)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质疑引读: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小客舍去哪里了
呢?——路转溪 桥忽见。(拐个弯转过小溪上的小桥,顿时发现它就在眼前。)
朗读时,前一



(7)想象作者看到熟悉的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作者的喜悦心情。
(8)指名读,比赛读。
(9)配乐朗读。
5.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 稼轩)“稼”就是种庄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
重农事,关心农民忧乐,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让我们再来读全词,体会作
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
6.有感情朗读整首词。
设计意图:该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 体会词人的心
境,又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三、诗词对比,感受不同
1.回顾《宿建德江》,读一读。
2.说说同样写的是月夜景色。这两首诗词中作者的情感一样吗?结合诗句说一说。
3.《宿 建德江》表达的是旅人的寂寥之感,主要体现一个“愁”。《西江月·夜行
黄沙道中》这首词表现的是词 人面对美丽月夜,丰收之景的愉悦之情,对田园生活的怡
然自得。
4.分别朗读这两首诗词,感受作者的不同情感。
5.交流其他描写月夜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对弟弟的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对亲人的思念)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悲怆郁愤)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来 感悟不同诗词。即使写是的同样的意象,由于所
处的环境不同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心境。本环节以这首词作 为一个生长点,引发学生去搜
集其他具有相同意象的诗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 拓展了学生
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朗读本首词并背诵默写。
2.搜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读一读。
设计意图:适时、适度拓展阅读课外相关古诗,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进行积累。
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记事)
日暮客愁新(抒情)
野旷天低树


(所见)


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





比喻
白雨

诗中有画


疾风

静水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夏夜 清幽 静谧
丰收景象的喜悦 峰回路转的惊喜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 是诗词,教学应该努力在朗读、感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
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诵读吟 唱中升情。“诗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教学
过程中,我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
导,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品读悟情,画面煽情,把学 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
好的意境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与诗词产生共鸣。
朱熹说过 :“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备课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
受和体验诗词的优美意境,体会 诗人的心境,我设计了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
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 的情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学生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诗词的感悟,再一次促进学生与课 文的对话和沟通,
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以《西江月·夜
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导学生去搜集词,吟诵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
子由课内 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4
*
花之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花之歌》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首散文诗。文 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
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也展现出纪伯伦“平易中发掘隽永,以美妙的比喻 启示深刻
的哲理”这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



生的图画。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 来寄
托自己的伟大情操。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探
究的 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以课文前导读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感受大自然中的“花语”,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纪伯伦的图片及介绍资料,作者的图片及介绍资料。
2.课件:不同情境中花的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描写花的其他文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预设:
生1:花会唱什么歌?
生2:这里的“花”是什么花?
生3:作者是谁?
2.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作者的了解:纪伯伦,黎巴嫩著名的诗人 ,是黎巴
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纪伯伦的散文诗轻柔、凝练、隽秀、清新,
“平易中发掘隽永,以美妙的比喻启示深刻的哲理”,这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被称为
“纪伯伦风格” 。他的作品以散文诗为主,通过奇特大胆的想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根据这段文字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学习课文。
预设:
生1:我想通过课文前的提示去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人的想象。
生2:我想通过多读来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生3:我想了解诗里有没有蕴含什么哲理。
生4:我想把它背下来,感受纪伯伦语言的美。
……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怎样学 习课文,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有了目标,
就会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感受到如果阅读目的不 同,就要选用不同阅读方法。



二、自学课文
1.小组合作,进行自学。
初读:
(1)借助拼音读准课文中注音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的
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给组内同学听。
品读:
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自主读文,并在书上圈画出关键词句,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
(1)把 课文中看出“我”是花的语句画出来,说说理由。
中找一找相似的情境,感受“花”的存在。
(2)找出课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多读几遍,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
(3)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2.交流。
(1)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苍穹 冠冕 旖旎 婆娑起舞
(2)读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3)相机指导理解:
①“我”是花:
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
花绽放在草丛里,就像是一颗颗星星。
花是大自然的产物,花开花谢。
花可以有很多用处,花最终也是要凋谢的。
……
②“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指的就是太阳。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感悟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在作者的笔下,花是怎样的,从哪里读到的?你最喜欢哪种类型
的花?
2.交流:(欣赏各种鲜花的照片)
联系生活实际,在文



花是美丽的: 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花是芬芳的: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花是乐观的: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
花是谦虚的: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3.有感情朗读,读出节奏,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
4.小结:诗人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诗人 把花开花谢想象成大自然在说话,星星坠落;
想象花的乐观谦虚,富有人的情感。
5.阅读课 后“阅读链接”中的文章,找出阅读链接中想象丰富的地方。
诗中的“你”指的是风。
作者想要通过这样的想象、这样美妙的文字抒发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风的赞美。)
6.男女生合作,有感情朗读全诗,体会情感。
7.小组合作,多形式朗读全诗。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疑惑,读出感悟,读出
韵律,读出作者的情感 ,又在交流中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推荐阅读
读纪伯伦的(《美之歌》《浪之歌》《 雨之歌》《幸福之歌》),感受诗人的写作风格
以及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教师推荐的这些纪伯伦的作品,要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具体情况,不做
统一的检查。
板书设计
花之歌
纪伯伦
(散文诗) 富有韵律
想象丰富
富有哲理
教学反思
朗读想象,身心融入悟真情
有人说:“散文的真面目是以情感人。”作者所展现出来的情和我们师生所感悟到
注意

芬芳



乐观

谦虚
美丽



的情是学习散文的关 键所在。而散文“形散神不散”,是不适合多做分析理解的。我引
导学生朗读文字,根据文字展开想象。 图文结合欣赏花的美丽。学生的情绪逐渐被感化,
逐渐由“形”体会到“神”,由“景”体会到“情”, 充分感受到作者对花充满着喜爱
与赞美。
语言美是散文的一大特点。因此,指导学生通过多种 形式的读,进行反复读,才能
逐渐走进作品的意境中去,才能感受到文字的韵味。

习作指导方案
“变形记”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一篇想象作文, 让学生想象自己变成任意一种东西之后会有怎样的奇妙
经历。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大胆想象,可以运用 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来描写,把自
己的经历写具体。
教学目标
1.大胆想象,想象出自己变成其他东西后的奇特经历,把这个经历写具体。(重点)
2.学习本单元的写法,展开大胆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重点)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ppt。
学生准备:课前与同学玩游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假如你有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你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生交流。
预设:
生1:我想变成一棵树,因为它能给小动物们遮风挡雨。
生2:我想变成一朵云,因为我想在天空里自由自在地飘着。
生3:我想变成一匹马,因为我想在天地间自由奔驰。



……
3.过渡:是啊,假如真的有这项本领,我们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
一粒石子; 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多有
意思啊!
设计意图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通过谈话,给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自由自在
地任意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天性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习作做好准备。
二、组内交流,确定选材
1.想象:如果你变成了一只蚂蚁,你会做些什么呢?
2.交流:
生1:我想到地底下,看看蚂蚁王国。
生2:我想去昆虫世界进行探险。
生3:我想跟着树叶去流浪,看看不同的地方。
……
3.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想 象是飞翔的翅膀,将带你走进梦想中的世界。变成小
蚂蚁,你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可是如果你变成了不 会移动的事物,你的生活还会快乐
吗?比如一盏路灯。我想路灯虽然无法移动,但每天都会看到形形色色 的人从身边走过,
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路灯的世界一定也很有趣。
4.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交流自己的变形经历。相互评价,看看同学对自己的“世
界”是否感兴趣。
5.小组评价,评价要点:
(1)说一说:交流同学的经历有意思吗?
(2)有意思在哪里?
(3)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进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而
其他学生的点评,能让交流的学生了解自己介绍得是 否符合要求,为习作的构思打下良
好的基础。
三、例文引路,明确思路
1.过渡:让我们来写一写自己变形之后的故事吧!你准备怎样写呢?
2.出示例文。
3.学生交流写作构思。



(1)可以把自己变形的原因写一写 。可能是偷吃了一粒药丸,也许是被一道闪电劈
中后拥有神奇的法力。
(2)写一写:自己变形后到了哪里?有什么奇遇?
(3)变形后的经历要讲具体,写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写写自己的
内心活动。
4.明确本次习作关键:本次习作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具体,
要写得有意 思,吸引人,题目自拟。
5.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1)出示备选题目,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进行习作。
(2)可以自拟题目。
设计意 图:学生习作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有一定的借鉴。
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写作构思 实际上是打腹稿,而打腹稿是写好习作的重要一步,这标
志着学生进入了“二级语言表达阶段”,给自己 的习作定出一定的框架。
四、反复阅读,自主修改
1.学生反复朗读,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要求:
(1)一读,读出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
(2)二读,读出用词是否准确,有没有写出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
什么?
(3)三读,读习作中是否有丰富的想象。
(4)再读,看习作的结构是否合理。
2.在自己修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合作修改。
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对照要求互相评一评,改一改。
3.学生独立修改。
4.誊写作文。要求:认真书写,誊写清楚。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 完善自己的习作。在与他人的交流
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进行学习,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范文引路
我变成了一滴水珠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我和爸爸在公园的荷花池边散步 。那荷叶上晶莹的水珠吸引



了我,我盯着它们看哪看。忽然,它们变得和 我一样大,离我那样近,怎么回事?原来
我也变成了荷叶上的一滴水珠啦!


此时,我感觉自己正在一片比学校操
大好几倍的荷叶上。它绿得真耀眼,表面
的、滑滑的,摸 上去舒服极了。

周围弥漫
香的气味。远处有四五颗胖嘟嘟、圆滚滚
珠同伴, 它们正往这边滚过来。我想迎上
场还
软软
着清
的水
去,
却发 现自己没有脚。于是,我学着它们的样子滚动,可是它们是在“下坡”,我是要“上
坡”。几次尝试失败 后,我只好傻傻地等着它们过来。谁知,一阵调皮的清风吹过荷花
池,大荷叶摇摆起了伟岸的身躯。这下 我和伙伴们可倒霉了,我们被晃得头晕目眩,一
下子撞在了一起。我们抱在一起,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瞬间 变大了,不由自主地沿着荷叶
的纹路滚了下去。


“啪”的一声,我们摔在 了另一片荷叶上,又都分开了。我晃晃头,看看周围的伙
伴,嘿!不但一个没少,还多出了好几个可爱的 水珠娃娃。我们沐浴着清晨温暖柔和的
阳光,高兴地随着荷叶的抖动舞蹈,一会儿聚集,一会儿分开……
不知不觉照在身上的阳光有些火辣了,我感觉身体似乎在慢慢地缩小。伙伴们惊慌
地喊道:“快 躲到荷叶的影子下面!”我听了,拼命地往荷叶的阴影下挪动。可是我没
有脚,不借助风的力量我根本走 不动。就这样,我的身体越变越小,我感觉自己慢慢飘
向了天空,离白云越来越近……“闺女,你发什么 呆呢?”爸爸的喊声把我吓了一跳。

啊,我这不是还站在荷花池边嘛!
这场似梦非 梦的变形之旅可真有趣呀!我想即使如水珠这样柔弱易消散的小东西,
也会有精彩的生活。
⑤< br>



行文写法赏析
❶创设情境,交代“我”变成了荷叶上的水珠。
❷自然地衔接开头的情境,并通过描写荷叶进入了“我”变形后的世界。
❸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描写了“我”变形后的经历,生动逼真。
❹变形之旅在爸爸的喊声中结束,逻辑性强,情节完整。
❺结尾写出了变形经历带给自己的感悟。
总评:1.习作开篇交代“我”变成了水珠,主体部 分对“我”变成水珠后的所见及
经历进行了详细描写,结尾写明了获得的感悟,全文结构合理,思路非常 清晰。
2.习作在写水珠的经历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比如没有风,荷叶不动,水珠也无
法 移动等细节就很真实。这样的写法令变形后的故事情节更加真实,能引发读者的联想。
教学反思
指导想象,打开思路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学生习作常常是困难重重,教师就应该给 予指导,帮助学生
克服困难。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打开思路,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指导学生从不
同的方面进行想象,帮助学生搜集整理习作素材,可以是变身为动物、植物。我细致地
指导学生 怎样去写自己神奇的经历,揣摩人物当时的动作、心理,指导学生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进行生动的 叙述。我体会到这是把习作写生动的关键之处。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时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
阅读文章的能力。 (重点)
2.引导学生体会排比句的特点,感受运用排比手法对语言起到的表达效果。(重点)
3.引导学生了解分号的用法。(重点)
4.能借助路牌拼音,学会在生活中认识地名,并能用拼音拼写自己的名字。
5.通过诵读与 积累古诗《过故人庄》,感受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体会诗人和朋友
之间真挚的友情。(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表格ppt,制作自学资料ppt。
学生准备:搜集田园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走进大自然,触摸了山 川湖泊的心跳,领略了自然界的奇妙。行走
在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丰富大胆的想象,体会到了语 言的魅力。这节课,我们
就这个话题,谈谈怎样阅读文章。
二、交流平台
1.过渡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课文《丁香结》,了解到这篇文
章写了丁香花的样子、颜色和 气味,这是我们读懂了主要内容,我们还可以据此从生活
经验想开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 ,如杏花、梨花、梅花、栀子花等,这
些花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又是什么样子的?试着填写下表。

花名
丁香花
杏花
梨花
梅花
栀子花
样子 颜色 气味















2.阅读的时候还可以联系作者、文章内容,从文章内容想下去。
(1)以《草原》为例,还 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阅读老舍的《草原》,能联想
到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 堂》;或者联想到其他作者写的关于草原的
作品,如《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撒满珍珠的草原》《茫茫的 草原》等优秀作品。
(2)读懂了《草原》主客聚会的欢快场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置身于这个场 景
中会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场景应该如何进行描写?例如过年过节时,亲朋好
友齐聚 一堂的欢快场景该如何描写?
3.(1)出示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草原
欢快场景 如何描写



过年过节
(2)根据表格所填内容,交流学习收获。
4.学会了写景时融入感受的写法,可以在今后自 己的习作中灵活运用,也可以再
思考,自己动笔写一写。
5.《丁香结》和《草原》这两篇课 文的学习,我们都是首先要读懂课文,把握文章
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从文章的内容想 下去。《丁香结》主要写了作
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 现一柄柄花
蕾好似一个个“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产生了新的人生感悟。
《草原》主要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及蒙古族同胞的热
情,表现了大草原 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
边疆的热爱及对民族情谊的歌颂。
6.小结:我们既可以从作者想下去,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想下去。阅读的时候既
要读进去,更 要想下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
造力。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应该 多在这方面下功夫。
三、总结收获
同学们,其实我们刚刚进行的学习是一种联想阅读,是一 种层次较高的研究型阅读。
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本上所写的内容,往往把它们和别的事物联系起来 ,人们把
这种思维活动叫“联想”。
联想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有时候是把书本上所写的事物 和道理与现实生活相联
系。比如,我们读了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会由野草的顽 强的
生命力联想到革命事物也是压迫不倒,摧折不了的。比如,我们读了陆游的诗:“死去
元知 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也许会联想到文
天祥的诗句:“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阅读会伴你一生,请你自觉进行这样的 阅读,你一
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目标明确,直入主题
本节 课的学习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二是了解分号的用
法;三是能通过路牌上的拼 音,认识地名;四是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过故人
庄》,感受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



二、学习词句段,能准确运用
(一)读一读,学一学。
1.出示例句,读一读:这几组句子都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句子,注意要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说说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从中读到了什么。
4.学生交流:
(1)用到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第一句选自课文《花之歌》,通过排比,强调了花的用途。
第二句选自《桂林山水》,写出了漓江的水清、静、绿的特点。
第三句选自《七月的天山》,通过排比写出了天山的美。
(2)这几组句子,句式整齐,在结 构形式上有一种匀称美,读起来觉得句子条理清
晰、层次分明。
5.小结:我们在写风景的时 候,不妨使用排比句式,可以强调自己想要表达的意
思,增强表达的效果。
(二)读一读,说一说。
1.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想一想:这里的分号有什么作用?
2.学生认真思考,交流所得:
第一自然段中讲了花的使命。第一句讲白天,花有两种使命, 使原野更加旖旎,使
清风芬芳馥郁。两种使命都是花白天完成的,分号就起到并列的作用。第二句讲花在 微
睡时和醒来时的两种情况,中间用分号告诉我们这两种情况是并列的。
第二自然段中讲了风 的形成离不开冷热空气的对流。第一句讲了形成热、冷空气的
两种条件,用分号表示并列关系。
(三)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书上的两个路牌,引导学生自己试着拼一拼音节,认一认地名。
2.指名读,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这个地名的读法的,借助拼音该怎样读。
3.观察一下,路牌上拼音的写法有什么特点?找同学说一说路牌上拼音的书写特
点。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自己的名字用拼音应该怎样拼写,正确拼写自己的名
字后,再试着拼写同 学或亲友的名字。(试着自己拼写自己的名字)
5.鼓励学生试着拼一拼、写一写家乡的地名。



三、诵读田园诗,体会朋友情
1.过渡:在本单元的学习中, 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景的文章,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
大自然。在古代,美丽的大自然也让诗人留下了许多著 名的诗篇。有一首诗被人称之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平淡却见功力。(课件出示:古诗《过 故人庄》)
2.教师简介诗人。
3.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4.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5.学生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6.提供下面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己试着理解诗句内容。
过:访问。 故人:老朋友。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邀:邀请。 郭:古代城墙有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轩:窗户。 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
把酒:饮酒 话桑麻:闲谈农事。
还:返回。 就菊花:饮酒赏菊。
7.图文对照试着学习这首诗。
(1)老朋友请孟浩然到他家去,孟浩 然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翠绿的树木环
绕着小村子,城墙外的青山连绵起伏,就像一幅清淡的水 墨画。打开窗户,看到了丰收
的打谷场,菜园里蔬菜长势喜人。)
(2)两个老朋友在谈些什 么呢?(谈谈这段时间的农事,庄稼长得怎样,会不会丰收。
孟浩然说,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再 来一起饮酒赏菊。)
8.小结:这首诗不仅让我们读到了自然恬淡的田园风光,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9.交流课前搜集的田园诗。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陶渊明的《归田园居》
等。
10.熟读成诵。
四、布置作业,巩固积累
背诵《过故人庄》。




5、七律•长征
设计说明: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 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 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
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 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
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 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
为全篇的纲领。“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 对长
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
对“ 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
以艰难险阻为主体, 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 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
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 ”的手
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
了 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
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 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
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 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
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 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
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 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
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 ”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
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纵观全诗 ,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
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 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 川的夺人之气,
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 br>语。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 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



的领导下战胜艰难 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
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 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
的难点是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
教学目标:
1、认读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读通全诗。
2、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3、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
的气概。
2、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课前预习,了解长征及毛泽东。
教学流程:
一、了解背景,知诗人解诗题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指名学生说一说。
2、简介时代背景:
对长征你有哪些了解?可以结合资料袋的信息说一说。
(时间、经历的省份、山、水、一些重要的战斗等) 指名学生说一说。
(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师小结。
师: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 围剿”,被迫
进行长征,其间途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11个省,跋山涉水,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四渡赤水、冲破乌江天险、抢渡大渡河、飞夺泸
定桥、巧渡金 沙江、翻越千里大雪山、穿越茫茫的荒无人烟的草地,共翻越了18座大
山,跨过了24条大河,行程二 万五千里,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即将胜利的时候,毛泽东回顾了长征的路程,心 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一首壮丽的诗
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七律·长征》。
板书课题。
3、了解毛泽东主席:



对本诗的作者 毛泽东主席,同学们并不一定熟悉,但也不会很陌生,谁能用简
练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一下伟人毛泽东。指 名交流。
师: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指点江山、
激 扬文字的诗人,今天我们就走近诗人毛泽东,来学学这首诗。
二、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通、读顺、读正确。看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2、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认读生字、新词:逶迤、磅礴、泥丸、岷山。
指名朗读。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七律:就是七言律诗,每行有7个字,共8行。
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
同学们再读读,全诗共有几句?
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七律长征,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全诗,注意读通、读顺、读正确。
指名读─ ─齐读──教师范读。陈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你觉得陈老师读得怎么
样?想超越我吗?那好,相信在 理解完诗意之后,你们一定能超越我。
三、了解诗意,感知精神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全诗 ,借助工具书、教材中的注释,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意。
如果遇到自己难理解的诗句,可以在旁边画个“? ”。
想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和学习伙伴交流。
2、交流:
出示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读一读,你能理解这句诗的意思吗?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师:长征难吗?这句诗 告诉我们,难在何处?他们要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条条
河,诗中的“万水千山”就表示山水很多,这 个词还可以怎么说?(千山万水)。红军
长征除了要征服千山万水,还难在何处?(时间呢?敌人的围追 堵截,遇到数不尽的艰
难险阻)艰难险阻很多,可以用千?万?来形容?(千难万险 千辛万苦)
你知道红军长征走过了多少路程吗?嘉兴到北京够远吗?近4个来回,8个单趟。



师:面对这样的千山万水,面对这样的千难万险,毛泽东主席和红军将士 们的态度
如何呢?你能把这样的词语圈出来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也可以通过朗读来表达你
的 理解。
(不怕 只:极 等闲:平平常常) 不怕困难 勇往直前 乐观豪迈
指导朗读。
(理解的真好,相信通过你的朗读一定能让我们更深刻的领会。试一试吧!──
齐读) 师:让我们也随着毛主席和将士们一起去征服这千山万水吧!请同学们快速地找一
找,诗中写了哪些 山?哪些水?圈一圈划一划。
交流,板书:
五岭 乌蒙 金沙 大渡 岷山
出示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你了解五岭和乌蒙吗?请同学 们看,这就是弯弯曲曲连绵起伏,长达数千里的
五岭,这弯弯曲曲连绵起伏的样子可以用诗中的那一个词 语来形容?
那乌蒙山又是怎么样的呢?(山很高,气势很雄伟,那么险峻)你能不能读好?读
出你理解的逶迤和磅礴。
师:这样的高山要征服它,一个字“难”可将士们只等闲。你能从这句诗句中 找到
理由吗?说一说。
板书:
细浪 泥丸
(说一说诗意)弯弯曲曲连 绵起伏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跳动的细浪,高大雄伟的
乌蒙山在红军的脚下就像滚动的泥丸。
要知道这些山可都是海拔在3000米左右的高山峻岭啊!这样连绵起伏的群山,
这样气势雄伟的高山 怎么就变成了细浪、小泥弹?(英雄 乐观)
说得真好,我更想听你用朗读表达出来好吗?──齐读。
回读总起句:面对这样的高山峻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出示颈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翻过了山,又要涉水了,毛主席在诗中写到了两条河:金沙江和大渡河,齐读。



(出示图片)这就是金沙江,你看到了什么?(理解水拍和云崖)金沙江 水浪滔滔,
不停拍打着两岸直插云霄的峭壁。如果让你过这样的江,你会有什么感觉?请你读一读,你有什么疑问吗?(怎么会是暖的呢?板书:暖)请同学们联系一下曾在这里发生过的
那次著名的战 斗想一想?为什么暖?因为什么暖?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敌人想凭着这个天险阻挡我 军北上。但是红
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六十多名敌兵。不费一枪一< br>弹,夺取了主要的渡口,使大部队巧渡成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具有
历史意义的 伟大胜利。)
除了天气的温暖,还写出了心里暖,高兴、喜悦。请你也带着这样的语气读好它。
红军和敌人的战斗有智取也有恶战,让我们看一看飞夺泸定桥的壮烈场面吧!
(出示图片)这就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你看到了什么?
大渡河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泸定桥高 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
掉,只剩下13根铁链高悬在湍急的河流之上。这样的桥, 让你过去,你心里会感到怎
么样?你能理解寒了吗?
说说诗意。
学到这里,我不禁 想起了飞夺泸定桥的22名勇士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
枪林弹雨前进。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 了泸定桥。
此时此刻,你又怎么理解这个寒字?
板书:寒
(再现了强渡大渡河惊心动魄的悲壮场面。)
谁愿意用朗读来表达这种智取的喜悦,面对恶战的勇往直前?──齐读。
回读总起句:面对这样的险山恶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5、出示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红军将士翻五岭,越乌蒙,巧渡金沙,飞夺泸定,之 后又翻越了5座大雪山,
8月渡过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9月来到了高4000米左右的岷山,即将踏上 长征最
后的征程,翻越这座雪山后,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指读──齐读。
谁已经理解这句诗的大意了?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
笑逐颜开。



这里的三军就是指什么?
看来翻越岷山对红军将士们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吗?同学们请看:
出示录像:
岷山终 年积雪,红军冒着刺骨的寒风,脚穿草鞋,踏着冰雪勇往直前,多少红军战
士长眠在这里,化成了一座座 晶莹的丰碑。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诗,你体会到了什么?
面对牺牲,面对死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诵诗文,悟诗情
1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长征,它撤出中央苏
区踏上长征路途时,有近 10万之众。而到达陕北时人数已不满8000人,但是这支
部队经过了长征的洗礼,已构成了一道钢铁 长城,毛主席正是为这一座钢铁长城叫好,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这一座钢铁长城是用什么构筑起来的 吗?
2、自己放声赞颂吧──谁也愿意来赞颂一下,朗诵一下这首诗──齐诵。
五、拓展提升
1、毛主席的这首诗还被作曲家谱成了曲子,久唱不衰,曾让我们的祖辈、父辈 为
之热血沸腾。让我们也来听一听,感受一下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
主义精 神。
2、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仔细听,并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这首诗引起了我 们无尽的遐想,红军战士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面对千山万水,
面对千辛万苦,面对千难万险,却始终保 持着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终于完成了史无前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种精神深深地震 撼着我们,让我们一起来朗
诵这首诗吧,把你的感受尽情地发挥出来吧!
配乐朗诵。
4、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毛主席的诗有了初步的了解,陈老师在这里再
向大家推荐两首词,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读读背背。《忆秦娥·娄山关》这诗是毛
主席在遵义会议后,长征途上取得的第 一个大胜利后写的词。《清平乐·六盘山》诗人
毛泽东率众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 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
主峰。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期待·失望·感动·回味
上完了《长征》一课,不甚理想,感慨万千,希望反思一下,于失意中总结一点有
用的收获。
期待
在这次公开课讲课中,我选择了《七律·长征》这一课,因为我觉得毛主席写 的这
首诗实在是太有气势了,我很喜欢。但全诗仅有五十六个字,这么短短的一首诗,怎么
才能 教好来?我有些许担忧。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长征的背景,设计出
了详细教案,还精心制 作了课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是第一次教高年级,而且这次
活动是同课异构,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压 力。我期待着通过我的努力,这次教学能取得
预想的效果。
失望
上完这 节课我自己感觉很失望,并不是对我的学生失望,而是对我自己很失望。尤
其是我讲完之后,紧接着听了 苏晓丽老师讲的《七律长征》,我更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我从对比中得知:自己对教案还不熟悉,尤其是 自己对长征了解的还不够彻底,所以讲
解的时候不能讲出感情,更没讲出气势,没有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 生,自己讲得还是较
多。但是我觉得“失败是成功之母”,今后我一定要仔细钻研教学,多读,多学,多 思,
自己的教学会上一个台阶的。
感动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今 天上课时,我看到了令我激动不已的一幕幕:课堂
上,全班学生都深深地沉浸在文本里,他们朗读是那么 充满感情,他们的神情是那么专
注,情到深处,看到他们全体配着音乐背诵全诗时激情满怀、壮志凌云的 样子;听到有
的孩子稚气地说:长大了我也去参军……我知道长征精神已经深深震撼着他们幼小的心灵,《长征》这一课已经深深烙印在他们心里,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回味
看着教案,回想这节课,我觉得我主要做了:
1.资源整合 创设情境
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电视剧《 长征》的片头给他们看,片中雄浑的歌声,悲壮的
画面,立刻把大家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理解 “铁索寒”那句时,我请他们观
看了一段电影《飞夺泸定桥》的片段,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那浴血攀 链的红军勇士



令孩子们揪心不已,有的孩子还流下了眼泪,发言谈感受时都还在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还有那配合诗内容,随着或激昂或凝重的背景音乐展示的一张张图片:金沙江、终
年积雪的岷山……学生 仿佛身临其境。
2.以读代讲 读中悟情
我注重了朗读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使学生由读生情。
指导他们读诗 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七律的押韵规律后,就一句一句地带他们读;学习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 寒。”一句时,我进行了引读、分男女读、齐读等,
快结束本课的学习时,还请他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起立 背诵……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
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领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感情不断升 华。
3.利用资料 巧解难点
我通过 “资料袋”,巧妙地将学生陌生的时代 背景、七律的特点、巧渡金沙江的故
事、长征的结局等情况穿插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 与文本的距离,为
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
回味着这节课,欣慰之余也生几许遗憾,教学中放手仍然不够大胆,自己的指导过
多,时间 的把握也不够科学。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再上这课,我一定会修改一些环节,
努力压缩,让精华凝缩在四 十分钟里,仅用一课时,使这首诗的教学一气呵成,呈现出
更加完美的姿态!

6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崔峦老师说过:“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 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
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先 教后学,以教导
学”的设计思路,运用“读文——勾画描写人物的词句——品读人物品质——朗读——< br>总结表达方法”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品悟语言的同时,习得阅读方法。在感受五壮士
英雄气概的 同时,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了表情达意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狼牙山五壮士》影视片段课件;搜集狼牙山相关图片。
2.搜集抗日背景资料、抗日英雄故事。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搜集狼牙山五壮士资料,读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导入,激发情感
1.多媒体出示狼牙山风光图片。(板书:狼牙山)
2. 教师深情介绍: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这里峰峦叠翠,奇峰林立。抗日战争时期,
五位八路军战士在这里 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出示狼牙山
五壮士的图片,同时补全课文题目)
3.学生齐读课题。
4.引导思考:题目中哪个字应重读?(“壮”字重读,读出豪迈之情。)
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1941年秋,日军集中兵力进犯晋察冀根据地的 狼牙山地区,由于我军主力部队转移
到敌后打击敌人去了,只留下一个连的兵力防守狼牙山,这个连就是 七连。七连经过一
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我军决定转移,由这
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任务。《狼牙山五壮士》这个可歌可泣、传诵至今的英雄故事就是
在完成这 次掩护任务的过程中发生的。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激情导入和背景简介,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敬爱,调 动学生的
情绪,激发其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情境。通过解读课文题目,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豪迈之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2)在小组内自学生字,交流会写字的读音、字形、字义。
(3)小组内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进行理解,学做必
要的笔记。
(4)阅读重点段落,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同桌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卡片)
①文中带音节的词语:
绷得紧紧的(běnɡ) 崎岖(qí qū)
...
叽里呱啦(ɡuā) 嗖的一声(sōu)
..
②会写字中的关键字:
日寇(kòu) 一副(fù) 手榴(liú)弹(dàn)
....
抡(lūn)一圈 全神贯(ɡuàn)注 坚强不屈(qū)
...
晋察冀(jì)

(2)认清字形。
区分:“副”与“幅”,“寇”与“冠”,“抡”与“伦”。
(3)课件出示词语: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全神贯注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昂首挺胸 大举进犯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①以接龙的形式读词语。
②联系课文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这些词语。
③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类理解词语,感受词语的感情色彩。
(前7个词语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使我们感受到了 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后5个
词语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④齐读词语。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学与合作 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
合作能力,为学生创建自主、和谐、平等的学习平台。分 类出示词语,让学生读出不同
感受,既是词语积累的需要,也是深刻感悟文字、培养语感的好方法。
三、梳理脉络,概括小标题
1.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准确,句子读得是否 通顺。(相机点拨
评价学生的朗读)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 事?(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



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和敌人 英勇作战,把敌人引上绝路,最后英勇跳
崖的故事。)
3.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哪 些段落叙述得比较详细,哪些段落叙述得比较
简略?(这篇文章是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的顺序记叙 的。经过部分详细,发生和
结果部分简略。)
4.指导学生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试着概括小标题。
导学:(1)一段围绕一个意思。(2) 段中一般会有概括这段意思的关键句或关键词。
(3)确定小标题。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归纳概括小标题的方法。
例: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 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
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小标题: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小标题: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
路)——(顶峰歼 敌)——跳下悬崖。(板书小标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从 整体上把握课文
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概括小标题的规律,有效突破难点,准确概括小标题,同时培养学< br>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四、整理课文,布置作业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画出令自己 感动的内容,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再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提升学生思想感悟;搜集相关资料,丰
富学生的积累,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词语,激情导入
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词语。
(课件出示以下词语,引导学生品读。)
奋不顾身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赴汤蹈火
面不改色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无所畏惧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正气凛然



2.课件呈现课题及五壮士顶峰歼敌的画面。
导学:你能运用积累的成语,说说画面上的人物吗?
预设:班长马宝玉正气凛然地站在狼牙山上,他昂首挺胸,无所畏惧。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再次走进那场激烈残酷的
战斗。(板书课题)
3.课文题目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
引导学生带着“壮士”是否可以改成“战士”的问题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搜集的词 语为本节课写话做铺垫。通过“壮士”与“战士”两
词的留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进而深刻感悟 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也可
以帮助学生感悟到五位战士的精神品质。
二、研读课文,感悟精神
(一)自主学习第1自然段——接受任务。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设疑:五位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
引导学生抓住词语“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来谈。
2.教师出示资料帮助学生体会五位壮士在危难之时,主动请命的壮士情怀。
课件出示:9月 25日,三四千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进
犯。整个狼牙山地区顿时烈火熊熊, 浓烟滚滚。当时被包围在狼牙山上的群众达三四万
人。
3.师生交流当时的危急情况,进一步 体会五壮士临危受命的历史意义在于挽救连
队,挽救群众。
(二)合作学习第2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导学:在五壮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 过程中有许多精彩的场面描写,让我们细细
地研读课文,去体会那种痛快淋漓和热血沸腾。
1.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时的表情、动作的词句。
(2)自主品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做出批注。
2.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点拨。
(1)出示填空练习,并体会所填词语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________。(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____ ____。(满腔
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________,好使出浑身的力气。(把胳膊抡一个圈)
胡德 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________地瞄准敌人射击。(全
神贯注)
(2)汇报交流:
满腔怒火(心理描写)、把胳膊抡一个圈(动作描写)、全神贯注(神态描写)。
(3)分角色朗读,全体读括号中的词语。在朗读中,渲染战斗的气氛。
3.课文中描写战士 用的是赞美的词语,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敌人的呢?请找一
找,对比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贬 义词“横七竖八”,即有的横着,有的竖着。
形容杂乱无章。说明敌人伤亡惨重。同时也说明五壮士的英 勇顽强。)
4.写法总结:
要点一:本段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的刻画突出了五壮士的英 雄形象;要点二:
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
(三)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引上绝路。
1.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直接描写五壮士的词句 ,读一读,想一想这些词句表现了
五位壮士怎样的品质。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质疑、指导。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 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
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 山的顶峰
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1)“;”这可不是一般的分号。如果他们走的 是分号前面的那条路,就意味着选
择了什么?如果走分号后面的那条路,又意味着选择了什么?各用一个 字来表达。(生、
死。)换成成语呢?(舍生取义。)
(2)舍生取义,这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浩然之气。
出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指导学生浅释并诵读。
3.多媒体出示:为了不让 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
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 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1)描写班长的是哪个句子?说明了什么?(班长坚决果断。)



(2)引导学生抓住“斩钉截铁”一词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精神。
(3)指导朗读:读班长的话要读得坚定、果断。
(4)写战士们的是哪个句子?他们的想法 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吗?从哪些词语可
以看出来?(“热血沸腾、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 的。)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透过词语推测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
4.过渡:生路就摆 在战士们面前。可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他们毅然选
择了绝路。多么勇敢的选择啊!真不愧为 壮士!
5.指导朗读。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走哪条路呢?”(学生接读)
6.总结写作方法:五壮士的品质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人物的语言、动作。)
(四)自主学习第4、5自然段——顶峰歼敌。
1.师生总结前文学习的方法。读文——勾画 描写人物的词句——品读人物品质——
朗读——总结表达方法。
2.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适时引导质疑。
(1)五壮士是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五壮士是英勇顽强的人 。从班长受伤了,子弹也打光了,他们举起石头向敌人砸
去可以看出来。)
(2)“顿时,石 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
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 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把“石头”比作
“雹子”说明了什么?这两句话体现了五壮士怎样的品质 ?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了砸下去的石头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
这两句话 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中华儿女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引导学生联系历史资料来理解“中国人民的仇恨”指什么?
4.指导学生把这种仇恨的 情感读出来。(“砸”要重读,两个“带着”,第一个语
气要强烈。)
5.小结:这一砸,砸 出了五壮士的满腔怒火,尽管此时弹尽粮绝,但是五壮士仍不
屈服,就是用石头砸,也要同敌人血战到底 。这又是怎样的五壮士呢?——这是我们顽
强不屈的——(生齐读课文题目)狼牙山五壮士。



6.总结写作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
(五)研读第6~9自然段——英勇跳崖。
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第6~9自然段。用哪 些词语能概括他们的英雄行为?(视
死如归、宁死不屈、英勇壮烈。)
2.默读课文,引读指导。(课件出示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图片)
(1)找出文中描写这幅图片的语句。
(2)利用画面理解词语“屹立、眺望”。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
(3)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他们为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人
民群众和 连队主力已经平安转移而高兴,表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
3.播放五壮士跳下悬崖的视频资料。
导学:五位壮士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带着战斗胜利的喜悦,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纵身跳下了 深谷。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五壮士啊!看到他们一个个纵身跳下悬崖的身
影,你们想说什么呢?
(学生进行交流)
4.教师引读:听,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 国主
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
然段 )
5.“惊天动地”和“气壮山河”是什么意思?[“惊天动地”形容(斗争等)声势浩
大、 (事业等)意义或影响极大。也形容声音极大。“气壮山河”的意思是形容气势如高
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
6.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更是在赞颂中国人民的
爱国 主义精神,不屈服于任何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
7.小结:五壮士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8.写法总结: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
间对话的过程。本环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 默读思考、汇报交流、品读
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等多种阅读方法,通过视频、图片及教师的激情导语 等手段,
帮助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对话中,感悟五壮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领悟表达



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三、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课文几次写了战士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重点写了哪一次?为什 么这样写?(写
了两次。第3自然段有一次,第6自然段有一次。重点写了第二次。这样写更突出了五< br>位壮士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突出了他们高大的形象。)
2.课文在表达上还有什么特点?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把内容写得很具体,
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表 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多个人物出
现时既要突出重点人物,又要兼顾其他人物。)
设计意图:通 过回顾课文,再次感悟五壮士的英勇气概,总结本课的写法是为了教
给学生写作方法,帮助学生做到学以 致用,提高写作能力。
四、图片激趣,拓展写作
1.课件出示图片: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五壮士及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过渡:同学们,为了 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
修建了纪念塔。聂荣臻元帅题写塔名“狼牙 山五勇士纪念塔”。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
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你们想说些什 么?请同学们写下来。
2.学生练笔。
3.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及聂 荣臻题写的塔名,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写话的欲望。
读写结合,交流评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丰富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课文及了解狼牙山五壮士更多的资料,提 升学生思想感悟;搜
集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板书设计

甘肃招生-军歌歌词


五一劳动奖章待遇-南宁人事考试网


生日祝词-围巾编织方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方向-新年贺词大全


大连市财政局网-革命英雄


早上好短信-山东证券业协会


节日贺卡-石河子大学分数线


南通农业技术学院-四个意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