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4.花之歌

巡山小妖精
558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06: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山东师范大学录取查询-蛇年对联


4. * 花之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的丰富的哲理。
3.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4.感受花积极乐观的 态度,以及花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理解作者笔下的花的形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主学习
在诗人笔下花有生命,有灵气,充满了智慧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
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花 的世界,感受作者那颗敏感而
多情的心,进而体会花的精神。(板书课题:花之歌。齐读课题)
1.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 《泪与笑》《先知》
《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 一首。
2.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交流学习情况,教师适时指导。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简要说一说作 者将花比作什么。(学
生讨论后发言)
(提示: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 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
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默读课 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找出文中体现奇特想象的句子。


(学生自由 说一说)
3.分小组讨论: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小组派代表交流)
预设:(赏 析句子)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
说一遍……(花开花谢,就像 大自然在说话、沉默。)
三、细读品析 ,合作探究
1.师:同学们齐读课文第1~3自然 段。思考:作者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
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现象?(花 在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
一个循环。)
2.思考: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学生合作交流后发言)
3.指名朗读最后一段,思考 :最后一段中“这些哲理”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些
哲理的?(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 ;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体现了花
的精神品质。)
4.师:在这首为花儿唱的赞歌里,花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小结:花儿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它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
四、课堂小结
纪 伯伦的《花之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
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 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
的形象。在《花之歌》里,花的形 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
共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理想追求和信念 。
五、拓展延伸
1.仿写句子,要求写出一定的哲理内涵。例:花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 花是婚礼的冠
冕,花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的其 他四首:《美之歌》《幸福之歌》《浪之歌》《雨
之歌》。

【教学板书】
4*花之歌
花的形象:奉献者和使者
花的精神:渴饮朝露,向往光明,
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教学反思】
学习这类文质兼美,意蕴深厚的散文诗,只有通过反复品读,才 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尤其是作者在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运用生动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花的形象 ,其丰富
的想象力,整齐的句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品析句子,理解文中体现的哲理,进而感悟作者笔下花的形象,学生就能比较深刻地体会作者的理解追求和信念。

老挝签证-澳大利亚出国


无锡中考-主持稿


文秘专业就业前景-搞笑手机短信


日本领事馆-煤矿述职报告


调档线是什么意思-江西师范大学招生网


喂养知识-pop3端口


打破铁饭碗-雷锋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2015高考-良辰美景奈何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