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积累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培养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并能借助笔记回忆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练习和交流,积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并能用其造句。
3.“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通过观察发现说明书写得不清楚的地方,并将其改一改。
4
.能在积累中发现“高山流水”“天籁之音”“轻歌曼舞”“行云流水”“画龙点睛”“笔走
龙蛇”等形
容不同艺术类型的成语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培养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并灵活运用在课堂学习中。
2.能交流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的意思,并选一两个写句子。
3.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积累运用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国粹演绎入课堂,戏曲自绕行云飞
1.京剧表演。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
同学们一起欣赏一段表演。睁大你的双眼,张开你的嘴巴,尽
情欢呼吧!
请班级内京剧爱好者表演《说唱脸谱》。
(提示:在学期伊始的社团活动中可针对性培养几位京剧小演员。)
2.提问引词。
师:观看了这么精彩的节目,老师想请大家用一些关于戏曲的词语介绍或评价你所看的《说
唱脸谱》。
老师举个例子:没有人与京剧小演员唱对台戏。
课件出示:
没有人与京剧小演员唱对台戏。
...
预设:
生:①这些小演员说台词真是字正腔圆。
....
②同学们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唱起京剧也是有板有眼的。
........
……
3.小结入文。
师:同学们不仅唱
得好,总结得也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设计意图】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
握未
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上课伊始,用表演的形式导入新课,快速地
将
学生的注意力拉进文本,充分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自主
性。
二、戏曲词语活运用,大珠小珠落玉盘
1.圈词语。
师:找找看,刚刚同学们在评价时用到了哪些词语,将它们圈出来。
预设:
生:对台戏、字正腔圆、科班出身、有板有眼。
2.解词意。
师:这些词语的意思大家知道吗?
(提示:课前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词语。)
预设:
生:字正腔圆: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韵。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课前的预习非常详细。
(学生边讲,课件边出示部分词语解释)
课件出示:
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有板有眼: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而
同时演出相同剧目的戏。后多以“唱对台戏”来比
喻双方发表相反的言论或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
3.谈词句。
(1)过渡:我们知道了这四个词语的意思,其他的呢?请同学
们四人为一组,交流关于
戏曲的词语的意思,可以是我们课本上的,也可以是你平时积累的,还要用这个
词语说一
个句子,开始吧。
(课件出示讨论要求)
课件出示:
1.交流词语意思。
2.可交流书本外的关于戏曲的词语。
3.用你交流的词语说一个句子。
(提示: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走动巡视,也可直接参与到小组交流里。)
(2)班内交流。
预设:
生:我知道唱白脸的意思是扮演反面角色,它和唱红脸是相反的意思,经常听到家里人
说:
“我们俩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生: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
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比如:历史
的车轮不断前进,随着清朝皇室覆灭,军阀
们粉墨登场了。
生:我还知道与戏曲有关的词语有“余音绕梁”,是形容唱得非常好听。
……
(3)师小结。
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可真多,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积累,与
戏曲又更近了一步,笔
记都做好了吗?(做好了)老师检查检查。
【设计意图】
“
病万变,药也应万变”,语文的学习重在积累后灵活运用。学生在积累与戏曲有关
的词语后,交流词语的
运用,使对词语的学习真正从学过走向了学会。
三、做笔记能知课文,积跬步方至千里
1.过渡: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将你的笔记借给老师看看。
2.指名学生的笔记,放至实物展示台。
师:这位同学将每个词语都写出了意思,还写了一个
句子,真是详细的笔记,以后拿出来
也能知道这些词语是怎么用的。这个方法可真不错。你呢?你在平时
的课文学习中,用的
什么方法做笔记的?
预设:
生:我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3.揭示学习内容。
(1)过渡:你的笔记可真是一本老师语录。这与我们书本上的做笔记方法一样呢。
课件出示:
1.我在课堂笔记本上,记录了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2.有了疑问,需要继续思考,或者需要查找资料,我会认真记下来。
3.我会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2)生齐读做课堂笔记的方法。
(3)师:除了这些方法,你还用了哪些?
预设:
生1:我会在老师让我们默读课文时,碰到喜欢的语句、不懂的语句等,就在旁边做些批
注。
生2:我会把老师的板书抄下来,看到板书我就知道文章的内容了。
……
4.师小结。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方法做课堂笔记,老师感到非常开心。但我也希望大家做完笔
记后,
常拿出来看看,温故而知新。
【设计意图】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
记忆,还能促使我们思考。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
生巩固了做课堂笔记的方法,也让不爱
做笔记的学生萌生了做笔记的兴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说明书写得不清楚的地方,并将其改一改。
2.积累不同类型的成语。
教学过程:
一、玩具台灯展眼前,实践操作出真知
1.制作玩具台灯。
师:上节课,我们进行了视听盛宴,这节课,我们就比比
谁是制作小能手。拿出你准备的
材料,开始做台灯。
(提示:课前请学生准备好材料)
课件出示: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材料:
半个乒乓球,一个瓶盖,一段铅丝,一块橡皮泥。
做法:
1.在半个乒乓球中间钻个小洞,当灯罩。
2.在瓶盖中间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丝,铅丝
一端弯一点儿,
钩住盖底。在靠近洞的盖面和盖底处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
3.把铅丝的另一
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把洞的两边粘牢。铅
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
2.生展示制作的台灯。
3.讨论台灯存在的问题。
师:这盏台灯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生:台灯的灯泡安在灯罩外面了。
4.修改说明书。
(1)过渡
:同学们可真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台灯的问题了,我们是照着说明书做的,
那肯定是说明书不妥,快
找找说明书有哪些地方写得不清楚。
(2)学生交流。
预设:
生:材料和工具制定不全。
生:材料规格交代不清楚。
生:制作过程交代简单。
生:制作的步骤交代不清。
……
(3)寻求修改方法。
师:同学们总结了说明书这么多的不足之处,我们一起来想想解决的办法。
课件出示:
材料和工具制定不全——补充法
材料规格交代不清楚——列数字(如铅丝的长度、粗细等)、作比较(如瓶盖的大小)。
制作过程交代简单——描述法(交代清楚制作时的注意事项)
有的步骤交代不清——图示法
(4)生自主修改说明书。
(提示:师巡视,并加以引导)
(5)(课件出示修改后的说明书)
过渡:许多同学都对说明书进行了修改,老师根据同学们讲的不妥之处,也修改了这份说
明书。
课件出示: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材料:小钢锯、乒乓球、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
瓶盖、针锥、一段长约15厘米的铅丝、
一块橡皮泥
做法:
1.用钢锯将乒乓球锯成两半。
2.在半个乒乓球的中间用针锥钻个小洞,洞口大小与铅丝粗细相当,当灯罩。
3.在瓶盖中
间也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丝,铅丝头上弯一点,勾住盖底。在靠近洞的盖面
和盖底处用橡皮泥把铅丝粘
牢。
4.把铅丝的另一头从半个乒乓球的外面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再用橡皮泥把洞的里外边粘
牢。
5.在乒乓球内、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做一个小灯泡。(以上各步骤均有图示)
(6)生自读范例后,对自己修改后的说明书进行二次修改。
【设计意图】
“实
践出真知”,对于说明书的修改,如果老师直接讲解会非常枯燥无味,让学生自
行操作后发现问题,激起
了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说明书进行修改。
二、日积月累长知识,优美成语助文章 <
/p>
1.过渡:台灯我们能做,说明书我们能改,同学们真是太优秀了。但你们知道吗?不同的
艺术被赞美时,用的成语都是不一样的,让我们赶快进入“日积月累”,体会中国文化的
博大精
深。
2.生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3.赏析成语。
师:我们请××同学说一说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预设:
生:“高山流水”是形容乐曲非常高妙。
生:“妙笔生花”是指杰出的写作才能。
……
4.成语归类。
过渡:同学们的文字积累真让老师感到惊讶,通过这几位同学
的讲解,我们知道了第一组
成语是用来形容乐曲动听的;第二组成语是用来赞叹技艺巧妙的;第三组成语
是用来比喻
文章生动的。
(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课件出示: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高山流水 轻歌曼舞 画龙点睛
天籁之音 行云流水
笔走龙蛇
余音绕梁 巧夺天工 妙笔生花
黄钟大吕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5.师小结。
这些美妙的成语,希望以后会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频频出现。
【设计意图】
周恩来说过:“长年积累,偶然得之。”不断的积累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中直接提
取素材,
下笔如有神。本次的“日积月累”重在积累修饰音乐、技艺、文章的成语,与本单元的学
习目标达到共鸣;体会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