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玛丽莲梦兔
512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06: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速记培训-关于文明礼仪的作文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 br>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七
律·长征》《狼牙山五 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
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 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
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
2.本单元重点:
(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 叙革
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 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 的。每篇课文中作者
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
体教育资源,用声音 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
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 的写法来写场面。
内容



5.七律·长征
教学要点
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
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 在长征途
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
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
是理解诗句的含义 ,背诵这首
诗歌。
课时




教学建议
1. 利用声像
资源把学生带入
情境。
2. 抓住重点
2 词语感悟诗句描
述的情景,体会红
军的英雄气概和
乐观主义精神。

6.狼牙山五壮士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
五位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
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
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
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 英


1. 引导学生
朗读课文,理清文
2 章结构。
2 .抓重点词
句,体会文章的思


雄气概。重点是体会五壮士的英
雄气概, 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写作方法。


7.开国大典
课文记叙了 新中国成立时
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
感人场面。重点是朗读课文,理
清课文中 描述的典礼的几个环
节,感受典礼场面的宏大和新中
国成立时人民的激动、自豪,感
受 毛主席的领袖风采及人民对
领袖的爱戴。

8*.灯光
读懂课文内容,理 解郝副营
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为此付
出的牺牲。重点是体会郝副营长
舍己为人的高尚 情怀,懂得今天
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
惜。


口语交际
根据演讲内容拟定题目,编
写演讲稿,参加演讲活动展示自
己。重点是掌握演讲技巧。
1
1
2
想情感,使学生受
到爱国主义的熏
陶感染。
1.自读自悟,
领悟思想感情,学
习点面结合的写
法。
2.从语言入
手,深刻体会文本
内涵。

抓住“多好
啊” 和“灯光”这
两个关键词深入
分析,体会郝副营
长的奉献精神。
学生欣赏优
秀演讲稿,学习写
有说服力的演讲
稿,观看演讲视频
学习演讲技巧。

习作
本次习作要求从校内外参
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中,选择一项
写 下来,练习记叙活动过程。重
点是抓住重点写,点面结合。
1
选一次活动
写下来,把印象深
刻的部分写下来,
抓住人物的
动作、神态、语言。




语文园地 < br>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方法,了解运用相同句式写句子
和用不同表达方式表示“说”的
方法,学习说法创作方法,积累
爱国名句。


学生先感知,
增加感性认识,然
2
后学习技巧和方
法,尝试运用。






授课
课题

狼牙山五壮士

课型

讲读课文


2课时

时间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
八、斩钉截铁、坠落、 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
教学

目标

气壮山河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 的
英雄事迹。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
育。

教学

重点

教学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
难点
育,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课件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导入

( )
分钟

1.谈话导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让学生
进犯中国领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日本帝国主义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
大举进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背景,有助于 学生理解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战。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以课文内容,感悟英雄的
中 国的胜利而告终。抗战期间,无数次残酷的战斗让中华内心。另一个作用就是


儿女铭记于 心,其中有一场战斗,给中国人和现在的中国战争故事的话题可以
人以深深的震撼。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
2. 【出示课件2】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
学生集中注 意力,以更
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 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
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在这里,有一座
特别的建筑——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
的动人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1941年的狼牙山,一< br>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
【出示课件1】狼牙山五壮士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4.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壮士?(勇敢的)勇敢到什
么程度才能被称为壮士呢?你觉得是为胜利能牺牲自 己
生命的人。好,把你对壮士的理解读进课题里。
从课题中,我们对壮士的品质有了初步了解 ,相信走进
课文,我们还能了解到壮士们更可贵的品质。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学生朗读、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 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

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

新课

教学

英勇跳崖的事。)
3.自学生字新词。
4.自学检测:

学生用自己喜欢
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
可以锻炼学生的自 学
能力,节省课上的时
间,把时间分配到必要

(1)认读生字与写字。
)分钟

寇:注意与“冠”区分。 “抡”与“抢”区分开。
“悬”不要读成“县”。
(2)请同学们认真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注意词语
的教学环节中去。



我们先看看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情况,检查纠正。

【出示课件3-4】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感情色彩的不同。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




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


日根据地之一,也叫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分别是山西

省、察哈尔省(已撤销)、河北省的简称。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山涧:山间的小水流。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


惊天动地: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十分雄壮,可以使山河壮丽多彩。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本课指口号声豪迈。

我们再来看看词语的感情色彩。
【出示课件5】
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壮烈豪迈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大举进犯 纷纷滚落

按照词语表达的
不同感情给词语分类,
使学生们学到积累词
语的一种方法,将 词语
②这些词语,描写对象有什么不同?(前两行是描写五
放到文中具体的语言
壮士的 ,后面一行是描写敌人的)
环境中去理解对课文
③描写对象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同 学们在学习课
中人物的理解也会更
文的时候,如果能像这样关注到两组词语所表达的不同感加深刻。
情色彩,那你对人物的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刻。来,体会着
这些词语表达的感情, 我们一起来读读。
(第一、二行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
的英雄气概;第 三行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
的愤恨与不满。)
④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来读一遍词语。
三、熟读课文,梳理顺序
1.1941年秋天,敌 人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
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









< p>
们。课文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动人场面,请同学们放声读
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语 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顺.。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





通过读课文,梳
4.本篇课文哪个自然 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
理出文章的记叙顺
情的结果呢? 序,可以使学生更加
(课文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清楚五壮士的英雄壮
的任务是事情的发生 ;第六到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举从每一个环节都可
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果。)
(板书:接受任务 英勇跳崖)
以看出来,学生还可
以借鉴学习作者记叙
5 .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
事情的方法。
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
【出示课件6】
接受任务→ → → →
英勇跳崖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
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文章就是按照这样一个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五部分向我们
展现了五位壮士的英雄事迹。

课堂小
结及拓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理清了课文的

展延伸

记叙顺序,初步读懂了课文,了解了五壮士的英雄壮举。

)分钟
2.请同学们课下再把字词读一读,写一写。把课文再读上
一遍。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辨字组词。
寇( ) 冀( ) 副( ) 抡( ) 沸( )
冠( ) 翼( ) 幅( ) 抢( ) 佛(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 )高( )下 ( )首( )胸 壮烈( )迈 粉身( )骨
全神( )( ) 斩( )截( ) ( )天动地 气( )山河
三、改写句子。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毫迈的口号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转述句)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答案】
一、敌寇 冠军 希冀 双翼 一副手套 一幅画 抡起 抢走 沸腾 仿佛
二、居高临下 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 粉身碎骨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惊天动地 气壮
山河
三、1.山上响起了口号声。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难道不令我们激动吗?3. 班长马宝玉激动
地对同志们说,他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4.听了英雄的报告,我深受感动。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课件

1.复习所学内容,说五壮士的事迹。
2.研读课文,感悟壮士们英勇顽强、毫不畏惧和舍生取义的精神。


教学设计

一、复习上节内容,做好新课衔接
1.指名说说《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
期?
导入

( )
分钟

(抗日战争时期)
2.谁能说一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学生说,教师总结)
3.要想进一步了解五壮士的英雄品质,最有效的方
法就是深 入到课文中,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读,走
进五壮士的内心世界。下面,请同学们对照学习提
示用 心品读课文,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1.师: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

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一步


步去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本色和壮志豪情。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战斗场面的句


子,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好这些句子。
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勇顽强
3.教师指名读
新课

教学


)分钟

【出示课件8】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 br>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
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 学义扔
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
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 紧紧的,全神贯
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让学 生
研读壮士们“痛击敌人”
部分,感悟战士们的英
勇顽强。教师让学生以
换位 思考的方式来想
象当时的情景,深刻体
会战士们的内心世界,
感悟他们的英勇顽强。

4.师:同学们,现在,你就是五壮士中的一员,那些

一拨又一拨冲上来的敌人,用枪用刀杀害了你的亲人


你的同胞,用火烧毁了你的房子你的村庄的敌人,你

准备怎样去报仇?(齐读,读得雄壮有力。)
5.师:同学们,“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


ūn)一个圈”,这里,抡读“lūn”,而不读“lún”,抡是


手臂很用力地旋动的意思,抡一个圈,抡动的是——


(生:是对敌人的仇恨!是战胜敌人的力量。)

师:绷,是一个多音字,不读bēng,而读běng,表示

“强忍,板着”的意思,我觉得更体现出两个小战士的


专注和庄严。谁愿意再读读,可以加上动作读。(指名

读)

6.师:男生们,壮士们,如果你们能够阻击敌人,那


么,主力部队可以安全转移,群众可以安全转移,那

正在转移的人群里,有你的亲人,你的邻居,你的同


胞,你准备怎样去阻击敌人?(生读,读得铿锵有力,

甚至还有情不自禁的动作。)

师:女生们,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生:

我听出了仇恨。听出了消灭敌人的决心。听出了他们
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勇气。)
7 .师: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五位战士活灵活现的
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抓住了五位战士的神态动作进

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这些神态动作中我们就能体会到

五壮士的——(英勇)体会到他们对——(敌人的仇

恨)那英勇的五壮士为什么如此仇恨敌人呢?(生汇

报1-2人,展示收集的资料。)抗日战争期间,日本

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每一个中国人都

感到了刻骨铭心的仇恨。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师生一起配乐读)
9.师小结:作者通过五壮士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让我

们感受到了他们的英勇顽强和对敌人的仇恨。这就是

我们英勇顽强的——(生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三、研读“引上绝路”,感悟毫不畏惧
1.师:五壮士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终于
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摆在他们面前的
有两条路,读——








【出示课 件9】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
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
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
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
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
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2.师:如果我们把这长长的一段,读成两个字,是哪
两个字?(生:选择)










让 学生把课文做
高度概括,抓住“选择”
3.师:是啊,这不是一般的选择,而是生死抉择。面< br>两个字,由此展开议
对生死抉择,班长马宝玉是怎么做的?谁再来斩钉截
论,可以体会壮 士们为
铁、毫不犹豫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了部队和群众宁可牺
4.师:再 看看这两条路。如果你就是班长马宝玉,望
牲自己的高贵品质。

着这两条路你会想些什么?(生答) 师:你是在为人

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着想。好一个顾全大局,不


怕牺牲的班长!一个“走”字斩钉截铁,充分表现了马

宝玉的英雄气概。听了这一声“走”,其他战士怎么反

应?(生:热血沸腾、紧跟)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五壮士一句话也没说,他们和班长想的一样,

他们一样令人敬佩!)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一起


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10】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


把敌人引上绝路。

5.师:在两条路之中,五位战士选择了通往狼牙山顶


峰棋盘陀的那一条路,他们选择了悬崖峭壁,选择了

把敌人引上绝路—— 生:也就选择了把自己逼上绝

路。


6.师:他们选择了把转移的时间留给群众和主力部队

—— 生:也就选择了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


7.师小结:就是这种义无反顾,就是这种毫不畏惧,


感动着我们, 震撼着我们。这就是我们毫不畏惧的—
—(生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
四、研读“顶峰歼敌”,感悟宁死不屈
1.师:战斗渐渐接近尾声,战士们渐渐走上绝顶, 子
弹打完了,手榴弹也打完了,他们能够御敌杀敌的唯



研讨战 士们在子
弹打完后用石头砸敌
一武器,只有那磨盘大的石头。同学们,你们见过磨
人这 一情节,让学生
盘吗?磨盘是用那种很结实的石头做成,大约有这么
大(比划),一块就有一百 多斤重,一般人很难搬起来,
体会到战士们对敌人
可是,班长马宝玉却“猛地举起”,他为什么 战士们的
的刻骨仇恨,体会到
力气那么大?(生:因为他们充满了仇恨。他们想要
为亲 人报仇。)
【出示课件11】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
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向敌人头上砸去。
2.师:把石头比喻成冰雹,这个比喻合适吗?你认为
作者这样比有什么 用意?(生:石头像冰雹一样,说
明了数量多,速度快,力量大呀!这更写出了战士们
的英勇顽 强啊!写出了他们对敌人的仇恨。)
3.师:说得太好了。此刻的石头,也被赋予了生命和
感情,顿时,(生接读)石头像雹子一样……
4.师:像这样体会着人物的感情去读,就会让人有身
临其境的感觉。就用这种方法,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出示课件12】马宝玉抢前一步,夺 过手榴弹插在腰
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
用石头砸!”顿时,石 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
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5.师小结 :壮士们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宁死也要与
敌人血战到底。同学们,这种勇敢顽强,宁死不屈的
精神,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这就是我们宁死不
屈的《狼牙山五壮士》
五、研读“英勇跳崖”,感悟舍生取义
1.师:最壮烈的一幕出现了。师配乐范读“英勇跳 崖”
情况下无所畏惧、宁
死不屈的战斗精神。
























研读“英勇跳崖”一
战士们在敌众我寡的


部分,即第6—9自然段。 部分,使学生明白壮士
2.师:带着崇敬的心情,读一读,想一想五壮士是带
们跳崖时的心理活 动
着怎样的感情跳崖的?完成屏幕上的练习。 和高大形象,心中油然
【出示课件13】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升起一种敬意,体会到
着 ,带着 ,带着 。壮士们对党和人民的
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恨,
(生:填带着“胜利的喜悦”)(师板书:胜利的喜悦) 深化了主题。
3.师:五壮士明明要牺牲了,为什么还要带着“胜利的
喜悦”?
(生:掩护了群众和主力)
师: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生:对敌人的憎恨。)
从哪看出来的?(生:把枪砸烂了。) 师:因为不能
把枪留给敌人。不能让日寇拿着这些枪再来伤害我
们。还从哪体会到了?
(生: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看出对日寇憎
恨。)
(师板书:对日寇的憎恨)
师:从另一句口号,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党和人民
的热爱。)(板书:对党和人民的热爱)
师:所以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胜利
的喜悦),带着——(对日寇的憎恨),带 着——(对
党和人民的热爱)昂首挺胸,相继跳崖。五壮士用他
们的壮举,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 可战胜的,中国人民
是不可侵犯的。所以文章结尾用了这样的语句,大家
一起深情地读: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
地、气壮山河!
4.此时,让我们把这五位壮士的名字深深刻在心里,
他们是:
【出示课件14】狼牙山五壮士: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
义 胡德林 胡福才






请大家起立:举起我们的手,向 五位壮烈豪迈,勇于
献身的英雄致以崇高的敬礼!捧起书,让我们一起深
情地诵读,来表达对他 们的崇敬。
六、谈话拓展升华,再次激发情感
1.师: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彻底征 服了疯狂的日本
鬼子。在五壮士的跳崖处,他们列队向五壮士行了日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 )
分钟

本军礼!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胜利吗?


教师补充日本侵
略者为壮士们行军礼
让我们用朗读来告诉他们: 这就是我们英雄的狼牙山
一事,意在强调壮士们
五壮士!(生齐读此段)
舍己为人 ,宁死不屈精
2.师:五壮士的英雄壮举创造了奇迹:葛振林、宋学
神之伟大,突出了文章义被一棵树卡在半山腰,奇迹般的生还。这奇迹的发
的中心。
生难道不是被五壮士的英雄壮举所感动吗? 让我
们用朗读来告诉世界:这就是我们英雄的狼牙山五壮
士!(生齐读此段)
3. 课后,同学们通过读书和上网,继续去感受英雄
人物们的伟大形象。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胜利的喜悦
板书

内容



痛击敌人 对敌人的憎恨


接受任务 对党和人民的热爱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词填空。
掩护 保护
(1)为了( )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七连决定转移,把( )群众和连队主力安全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悲痛 沉痛
(3)我们( )悼念为革命而献身的战士。
(4)周总理的逝世,使我们感到无限( )。
二、按意思写词语。
1.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
2.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所处的地势有利。 ( )
3.形容气势十分雄壮。 ( )
4.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 )
5.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比喻句,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上“√”。
1.班长马宝玉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终身跳下深谷。( )
2.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 )
3.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

【答案】
一、(1)掩护(2)保护(3)沉痛(4)悲痛
二、1.斩钉截铁2.居高临下3.壮烈豪迈4.昂首挺胸5.全神贯注
三、2.√
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 间饱含着对五
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突出了一个“壮”字。教
学时我先通过谈话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知道五壮士在人们心目中
的位置。激发学生 情感,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
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 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用心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
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在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思想与情感。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
解课文资料。在初读的基 础上,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语句,努力
读出感情。再透过全班交流与教师点拔,明 确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五壮士的伟大精神,并
透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在 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我还抓住重点语句、段落,采用指名读、分组读、
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中,采用创设情境、
渗透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把 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读,动情而读,
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读中记住人物形象,激发爱国情感, 积累精彩语言,到达文道统一
的教学境界。
课文教学的重点在理解描述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上,体会五壮士的思 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本课是对学生进行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
教育的生动教材。文章中的语句体现了 五壮士的爱国情感,透过感情朗读,能够把情感
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我指导学生抓住五壮士的语言和行动 进行感情朗读,学生能朗读出
味道,感受到五壮士的精神。这样五壮士的形象得到了提升,精神得到了升 华,课文的
重点得到了突破。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课 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六班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
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 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
现了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和和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 的精神。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
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 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第三自
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四、 五自然段),讲五


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六一九自然段 ),讲五
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
写。
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
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的壮举 ,又突出
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
明。他们 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 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
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介绍】
沈重( 1915—1986),原名沈绍初,浙江吴兴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
于复旦大学。同年参加 革命。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通讯社科
长,特派员,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等职,抗 战中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
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 作品
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
1941年冀西山区的秋季反“扫荡”战斗中,沈重深入前线采 写了一系列战
场手记,脍炙人口的《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就是其中一篇,作品生动地描写
了狼 牙山上的五位七连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和民众撤退,与敌人周旋在狼
牙山三面绝壁的棋盘陀(悬崖) 上,在弹尽粮绝,敌人被消灭100多人的情况
下,宁死不屈舍身跳崖的壮烈故事。
《狼牙山 五壮士》,是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刊登的一篇通讯,
原名《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同 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首
长,签署的训令中,正式称为《狼牙山五壮士》。从此《狼 牙山五壮士》的英雄
事迹,从晋察冀边区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浴血抗战的中国军民的
楷模。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 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距县城45
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
狼牙山是河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因“狼
牙山五壮士”的事 迹而闻名。2005年12月,狼牙山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


园,2008年4月批准 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葛振林和宋学义获救
1941年秋,河北易县青年抗日救国会 主任余药夫,正在狼牙山附近的村寨
宣传如何搞好秋收秋种。9月24日的夜里,一同开会的同志没有分 散,和衣而
睡,到了次日拂晨时分,日寇三千五百多人已把狼牙山周围所有沟口围得水泄
不通。 在轰轰的枪炮声中,同志们决定往棋盘坨顶峰转移。到了山腰石门时,
敌军越逼越近,几十位同志受到机 枪大炮疯狂封锁,渐渐分散撤离。硝烟弥漫
中,余药夫只身隐蔽到了山背面的崖缝之中。
9月 25日,负责掩护狼牙山地区群众和大部队转移的五壮士马宝玉、葛振
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与敌 周旋一天,逐渐把敌人引到一个名叫牛角壶
的陡峭山峰,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子弹打光了, 粮食也吃完了,
日军冲上来要抓活的。誓死不当俘虏!五壮士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纷纷跳下山崖。
葛振林跳下山崖后,身子不断地挨着树。一种求生的本能使他不由自主地
一次又一次去抓树枝,手被划 伤多处之后,他终于被并排的几棵小树挡住。敌
人胡乱地向崖下放枪,子弹呼呼地从葛振林头上飞过。
敌人走后,已跌成脑震荡的葛振林与另一位幸存者宋学义先后往主力部队
撤退的棋盘坨大庙方向 爬。天黑了,渐渐有了朦胧的月色,此刻两人早已用尽
了几乎最后的一丝力气,而大庙仍然遥不可及。正 像后来葛老对笔者反复回忆
的:狼牙山,野狼多,山中呆一夜,不昏死,也会被狼吃掉。
饿了 一天的余药夫在这时也开始攀崖而上,在一个叫双鞍岭的地方遇到了
行动十分困难的两位壮士。余得知他 们是八路军,在毫不熟悉环境的情况下,
当即冒着坡陡路滑可能摔入深谷的危险为他们探路。探一段,就 回头来扶葛振
林前进一段,再探一段再扶一段。深夜的山风略有凉意,可余药夫的衣服却被
汗水 湿透了。终于到达大庙,余药夫连忙让两位壮士躺下休息,自己却不顾疲
乏,主动到庙外放了一整夜的哨 。
余药夫的援助使两位劫后余生的壮士终于转危为安。第二天,余药夫没有
留下姓名就走了。
此后,这位没留名字的搭救者就一直成为葛壮士刻骨铭心的回忆。两位壮
士也一直令余药夫深深 崇仰着,但他却把自己搭救英雄的义举埋在心底,从不
张扬。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居高临下( )①靠近 ②对着 ③来到 ④将要

身负重伤( )①承担 ②失败 ③遭受 ④享有

引上绝路( )①停止 ②达到极点 ③走不通的

大举进攻( )①提出 ②推选 ③动作 ④抬起

二、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掩护( ) 依托( ) 豪迈( ) 全神贯注( )
反义词:
仇恨( ) 崎岖( ) 沉着( )全神贯注(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记叙的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故事,五壮士分别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 的
记叙顺序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五个部分,表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的 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四、重点段落品析。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
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
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
发现人民群众和连 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
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 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
路。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五壮士怎样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 的
决心和 的精神。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读得 。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 山的顶峰修建了纪
念塔。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
书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参考答案:
一、 ②③③③ 二、近义词:保护 依靠 豪爽 专心致志 反义词:感激 平坦
慌张 东张西望 三、抗日战争 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热爱人
民 勇于献身 四、“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表现
了班长马宝玉坚定果断、 毫不犹豫的品质。(2)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
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 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
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五壮士向棋盘陀走去。(3)坚定不移 不畏牺
牲 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 五、略




授课
课题

开国大典

课型

讲读课文


2课时

时间


1.正确读写“盏、栏”等12个生字。
教学

目标

2.正确理解并读写“爆发、旗帜、检阅、制服、坦克、距离、汇集”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4.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
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1. 学习生字新词。
2. 梳理文章脉络。
3.
朗读课文,感受典礼的盛大。

教学设计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1. 播放歌曲《绣红旗》,请同学们欣赏。
导入


设计意图

播放歌曲创设情
2.这首歌唱的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绣红
境,可以激发 学生兴
旗的情景。歌曲里有这样的歌词:“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趣,尽快进入到课文所
( )
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与其说是悲不如描述的情境中,为理解
分钟

说是喜。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今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天”终于盼来了什么?
3.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4.江姐和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



息,心情万分激动,于是就绣起了五星红旗。他们盼的就
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那一天,就 是1949年的10月1
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课件1】开国大典
(板书:开国大典)
5.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
大 而隆重的典礼。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
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6.多少 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
国大典的那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 情
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
7.过渡: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 开国大典”的
那一天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生字词。
A.出示生字词。【课件2】
生字:盏 栏 汇 爆 宣 帜 阅 制 坦 距 隆 射





学生根据提 示自
学生字词,相互交流识
记方法,互助解词,可
以提高学生学习字词








词语:灯盏、爆发、旗帜、检阅、制服、坦克、距离、
的能力。
新课

教学

汇集
B.分别指名读生字和词语,相机正音。
C.小组内互相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
(学生互助解词)

D.理解疑难字词。
)分钟

E.开火车轮读生词。
三、感知整体,梳理脉络。
1.过渡: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场面大,怎样才能把当梳理文章脉络,可
时那种宏大的场面写出来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
以培养学生从整体 上
学习
么盛大的典礼写清楚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
把握文章的能力,今后
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读后小组讨论。
作者的记叙方法,
【课件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
写较长的记叙文时也

个激动 人心的场面,给每个场面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哪
能写得脉络清晰分明。


几个自 然段是描写这一场面的。
2. 检查各小组完成情况,点拨指导。出示:



【课件4】

入场(1-4)——典礼(5-10)——阅兵(11-13)—


—游行(14、15)

3.指名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介绍经验:说说自己的小组是


怎样划分着这些场面的。(抓段首的中心句)

四、进入会场,感悟“盛大”。

1.请同学们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典


礼的盛大?结合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一说。

2.全班交流,明确:
A.第一自然段:人数众多——总数达三十万人;到
场人物地位重要。
B.第二自然段:会场大——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
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C.第三自然段:会场布置热闹喜
庆。
D.第四自然段:群众急切、激动的心情。
3.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 读课文,指
名交流。(时间、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1)通过读,了解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代表,有……)
(2)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数到工人和农
民,在课文第4自然段中写到他们都来 自哪里?(学生读
相关的语句)(板书:群众进场)
(3)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
(激动、沸腾、难以平静……)
(4)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师指导朗读:要读好关键
词“直奔”“赶”等。)
(5)想一想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们的激动心情
呢?谁来读一读?
学生找出文 中表
现典礼盛大的方面,感
受场面的壮观,了解作
者多方面描写的方法,
学习 借鉴到自己的写
作中去。















< p>
(6)教师评价,小结:读得很好,我听出了人们的心情是
那样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啊!
4.过渡:群众队伍中,许多人都是很早就往这儿赶。到
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已经……(学 生接读)

课堂小
结及拓
五、巧设情境,总结升华。
1.下午三 点整,毛主席走上主席台。现在,请同学们从屏
播放电影片段使
学生将课文中的描述
与 生动的声像结合起
来,有助于学生深入
理解课文,学习作者
的描写方法。
展延伸

幕上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分钟
2. 听着毛主席庄严的宣告、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
肯定有很多的感触、很多话想说,请写下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lán ɡān huì jí bào zhà

qí zhì yuè bīnɡ zhì fú jù lí

二、选词填空。
渐渐 慢慢 徐徐
1.太阳出来了,晨雾( )地散去。
2.我扶着老奶奶,( )地走过人行横道线。
3.清风( )吹来,我闻到了一股茉莉的清香
矗立 肃立 挺立
4.少先队员( )在烈士墓前,缅怀革命先辈创业的艰难历程。


5.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地( )在天安门广场的南面。
6.广场上( )着一根22米高的电动旗杆。
三、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
2.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3.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了 白山黑水,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
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

【答案】
一、栏杆 汇集 爆炸 旗帜 阅兵 制服 距离
二、1.渐渐 2.慢慢 3.徐徐 4.肃立 5.矗立 6.挺立
三、1.夸张 2.比喻 3.排比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课件

1. 分别感受开国大典中五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场面描写中以点带面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衔接新课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的革命者英勇奋战,
导入

( )
分钟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引导学
不屈不挠, 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生了解了课文的背景,
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19 49年10月1日引出课文描写开国大
的开国大典。 典的四个场面,这既是
2.请同学们想一 想这篇课文写了开国大典进行时的
理清文脉,整体把握文
哪些环节?(入场——典礼——阅兵— —游行) 本内容,同时也为本节
3.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融入到天安门广场的群众队伍
课感悟 每个场面张本
中去,去感受大典现场的气氛,去感受人民当家做主蓄势。


的自豪。

二、参加典礼,感受自豪。
(一)出示学习要求
【课件6】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毛主席的言行和群众反应的语
句,认真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作简单批注。
(二)试着把感受有感情地读出来。
1. 自由读一读自己画出的部分。
2. 同位相互读一读,评一评。
(三)分析语言,体会本文内涵




画出主席与群众
的反映的句子,这是
在为后面揭示点面结
合这种场 面描的写作
1.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谁先来把你的感受深的部分汇
手法奠定基础,同
报 一下?
2.品读第一个场面——典礼前,毛主席出场。
新课

教学


)分钟

【课件7】
下午三点整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
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
主席台上 ,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
着有感情地朗读,是
主席台。
(1)读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或哪句话
感受到的?
预设:
段。


生1:我从“爆发”“排山倒海”这两个词感受到人民群众

热爱毛主席。
请你读一读,让同学们听出你的感受好吗?(生读)
生2:我从“一齐”一词也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
主席的热爱。
师引导深入体会 :“一齐”,就是不约而同,这是三十
万人的“一齐”,这三十万人是由不同身份不同职业来
自 不同地方的人们组成的。这三十万人都想第一时间
看见毛主席,所以,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的一刹那,










初步体会感情的手
时,通过简单地批
注,也是学习语言的
一个具体体现。而试


立刻牵动了全场群众的心。作者用词是多么精准,一
个“一齐”就表达了三十万 群众对领袖热爱的不约而
同。让我们用读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欣喜和热爱吧!
抓住毛主席出场< br>的场面,引导学生体
(2)同学们从“爆发、排山倒海”等词感受到了毛主席
会人们急切 想要见到
的伟人形象。那么,这些词语运用的好不好?为什
么?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们那
情。而通过“一齐”这个
种急切想见到毛主席的迫切心情)
(板书:举行典礼)
3.品味第二个场面——典礼中,毛主席的庄严宣布
(6、7自然段)出示:
【课件8】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人物不约 而同的举动
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
态度,起到牵一发而
动全身的作用。各类
词语 的品味,体会作
主席的那种迫切心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
体现出了人们对伟人
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
的爱戴情怀。
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

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自由读课文,读出感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从“欢呼”“欢跃”可以看出人们非常激动、兴奋。


谁能说说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兴奋呢?

(3)学生说,教师引导,(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

了)出示:
紧紧抓 住描写毛主
【课件9】火烧圆明园、1937年日军侵华在南京大屠
席言行和群众反应的
杀、旧中国苦难人民流离失所的图片。
语句,潜移默化地让学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历 经千难万险,在血雨腥风
生感受这些场面描写
中,坚强不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赶走 了
的特点。同时为了让学
侵略者,推翻了三座大山,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
生理解为 什么那次开
代!
国大典是那么的令人
新中国终于成立了,当家做主的人们怎能不欢呼 、欢
激动、兴奋的?——这
跃呢?
是学习这篇文章的难

端午节传说故事-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我爱我的祖国演讲稿-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赏月的古诗-薪资证明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数学毕业论文


北京人大-潍坊学院教务处


韩山学院-开学感受作文


关于植树节的诗歌-宿舍标语


上海大学悉尼商学院-热闹的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