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别妄想泡我
739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07:2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健身俱乐部策划书-班级文化标语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第3单元
9竹 节 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豁、凛、屉”等生字,理解“威风凛凛、疙瘩、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词语。
(2)在感受美好童年的过程中,掌握读书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阅读和集体交流,品味生动有趣的童年生活故事。
3.情感与价值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童年的时光是美好
的,童年的生活是绚丽多彩、自由快乐的。
【教学重点】
在感受美好童年的过程中,掌握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童年的生活是绚丽多彩、自由快乐的。
【教学准备】
学生:参照课文中竹节人的做法做一个竹节人。
教师:《童年》歌曲;生字、新词卡;以学生平时的生活照片为背景做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潜心交流
1.播放歌曲《童年》,背景为学生平时的生活照片。
师:看到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你们是否想起美好的童年?光阴似箭,一

教师批注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晃,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近6年的童年时光。童年,是那么美好!在你
们的童年里有哪些有趣的事赶快和大家分享分享。
2.学生交流。
3.回顾概括。
童年藏在作家的笔下,童年藏在泛黄的照片里,童年还藏在孩子们的游
戏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 9课《竹节人》,跟随作者去看看,
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的年代,孩子们玩什么,怎么玩?请同学 们自
由阅读文章,画出最打动你的句子,并加以思考。
二、检查预习,自学本课生字
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
同桌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疙瘩 疲倦 冰棍 跺脚 沮丧 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大步流星 怒气冲冲 暴露无遗 念念有词
(2)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 设计。
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技高一筹:技,技术;筹,筹码,这里是量词。略微超过一个 码。形容双
方比较,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
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轻手轻脚:手脚动作很轻,尽量少发出响声。
三、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竹节人》这篇文章的。 读课文
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课文按照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竹节人被 没收后的顺序生动地叙述了
“我”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
四、布置作业
你喜欢竹节人吗?参照课文中的做法,也试着做一个吧!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校园的生活丰 富多彩,难以忘怀。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竹节人》,
和作者一起走进多彩的童年,享受童年的快乐吧 !
二、品读“做竹节人”部分,交流分享
1.“竹节人”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
(毛笔杆。把毛笔杆锯成……就成了。)
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竹节人”风靡全班,以至全校?
(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生意特别好。)
3.师:课下大家都尝试做了 竹节人,现在请把你做的竹节人拿出来和同
学们交流一下,看谁做的竹节人比较成功?你们在做的时候有 什么技巧
和心得?
4.学生交流。
三、学习“玩竹节人”部分,感悟读书方法
1.学生用心品读。
2.读后自由交流,教师相机评价,总结读书方法。
(1)“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
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 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
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①你们见过竹节人是什么样的吗?文章的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②出示句子,这就是描写竹节人的。
③指名朗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④总结 方法:你看到了怎样的竹节人?(生说)语言文字就像一幅灵动的
画面,我们在读书时,边读边想象画面 就能加深对句子的理解。这也是
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板书:想象画面)
(2)“下课时, 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
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 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
作鸟兽散。”
①同学们,你们课下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感觉怎么样 ?带着这种感觉
再来读读这部分。(出示句子)
②再次读句子,你又有什么感受?
③总结方法: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也能加深我们的读书感悟。这
又是一种读书方法。(板书:联系 生活)




教师批注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3.总结:走进《竹节人》,我们不但分享了快乐,还收获了两种读书方
法:想象画面和联系生活。
4.师:作者将玩竹节人的场面描写得生动、传神,你最喜欢哪部分内< br>容?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吧!
5.学生自由朗读。
6.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相信大家 在读的时候一定也手心发痒,想让自
己做的竹节人也一展身手。现在,让我们开始一场斗竹节人大战吧!
7.学生斗竹节人,教师巡视。
8.师:玩得开心吗?谁想把自己刚才玩竹节人的过程、感受 讲一讲?斗
竹节人时,你都使用了哪些招数?
9.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评。
四、学习“竹节人被没收后”,领悟重点语句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1.竹节人如何被老师发现并收走的?(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看出
了破绽。)
2.“我们”以为老师会怎样处置竹节人?结果呢?
(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老师自己在办公桌上玩竹节
人。)
3.为什么“我们”会把“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呢?
(“我们” 怨恨老师是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把“我们”辛苦做的心爱
的竹节人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从而导致“ 我们”只能眼巴巴看别的
同学玩得欢,自己只能沮丧得要命。“化为乌有”是因为看到老师也
和 “我们”一样投入地玩竹节人,骤然明白:老师收走竹节人并不是因
为“我们”玩竹节人,而是不想让“ 我们”在课堂上分心、耽误学
习。)
4.师:从小到大,我们遇到过许多位老师,哪一位让你 印象最深刻?讲一
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吧!讲的时候注意要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哦!
5.学生自由讲“有关老师的故事”。
五、升华情感,推荐阅读
师:童年是多么令人向往!童年,是一首绮丽的小诗。(指名有感情地朗
诵。)
童年,就像五彩缤纷的梦,醒来还是那样清晰,让人回味无穷;童年就像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放声歌唱的小鸟,带着无限的希冀展翅高飞……
走进童年,我们充满 了美丽的梦想;走进童年,我们享受着无穷的欢乐!
校园的生活丰富多彩,难以忘怀。走出校园,走进大 自然,我们的童年
更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课下,让我们继续走进童年,读读高尔基的
《童年 》,林海音的《童年乐事》,不让童年的欢乐悄悄溜走,愿你们
在快乐阅读中,继续享受童年!

【板书设计】

做竹节人
竹节人
玩竹节人
→绚丽多彩、生动快乐
竹节人被没收后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以歌曲《 童年》引入,以学生平时的生活照片为背景,将学生的思绪快
速带入童年生活,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 的情感基础。
2.在学习中,抓重点,抓体验,以“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竹节人被没收后”为顺 序
来品读、学习,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3.课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竹节人,既是对课文内容 的进一步学习,也激发了学生对下一
个学习内容的兴趣。课堂中让学生玩竹节人、交流玩的过程,将生动 有趣的文字描述转化为
现实中的游戏,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
4.在学习课文中,结合课文内容及时、有效地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事半而功倍。
[不足之处] 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简单,课堂时间充裕;而第二课时涉及的内容多,时间
紧迫 ,导致有些环节仓促收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今后安排教学时,应充分考虑
教学内容的多寡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加高效。
10 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谜、氧、盗”等生字。理解“发达、理论、类似、猜测、起 源、适当、
提供”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相关词语的意思。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 讲了些什
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2.过程与方法
引 导学生自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而后在老师的点拨下,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
学生查找资料。
3.情感与价值
搜集有关宇宙中除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搜集有关宇宙中除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 学生爱
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内 容,注意生字新词,有目的地查找相关资料,并且对查找的资料进行初
步的整理、分析。
教师:制作辅助教学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
1.解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板书 ),在你
的脑海里,“宇宙”是什么样子的?“谜”又是什么意思?(谜:还没有
弄明白的或难 以理解的问题。)
2.导入:我们一起来探索宇宙生命之谜,看今天能否解开这个谜?
二、初读课文,明确问题
1.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科学家们至今没有弄明白的是怎样的一个 吸
引人的问题。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师课件出示句
子:“地球之外的太空 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
题。”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2.你认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吗?


教师批注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三、探究阅读,寻求答案
1.质疑问难。
(1)播放有关 宇宙的视频,看过视频,你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教师在课
件上出示语句:“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
在的唯一天体”。指导学生读出肯定的语气。)
(2)明白了这一结果,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呢?
(3)带着自己心中的疑问,再去读一读课文,思考心中问题的答案。
2.突出重点讨论的问题。
(1)同学们提出了不少问题,我们一起重点讨论两个:
①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②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上有无生命存在?
(2)请同学们研读课文内容,思考问题的答案。
(3)全班交流研讨。
①有生命 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在学生朗读课文第3
自然段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天体上 生命存在的条件:一是适合
生物生存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
够的光和热。)
②你们能根据天体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
行星上 有无生命存在吗?(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
述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
行 星上有无生命存在。结合学生的回答,组织学生了解水星、金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火星的资料,查找这些天体
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3.播放有关探索火星生命的视频,观看视频片段,加深认识。
四、小结延伸
1. 人们至今未能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为什么科学家仍然相
信那里存在生命呢?(指名读课文第9 、10自然段。学生补充课外查找
的相关资料。)
2.播放有关陨石分析的视频,观看视频片段,加深认识。
3.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 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
谜。但是,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人类对太阳系乃至对整个宇宙的探 索
一直是欧美科学家的事,我国科学家很少介入,在这个领域我们相对落
后。今天我看到了你们 ,仿佛看到了希望,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解开宇
宙生命之谜,但是我希望将来解开宇宙生命之谜的是你们 ——中国未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来的科学家。
4.请同学们借助网络,浏览、查阅“最新研究成果” “其他探索成
果”等资料,继续探索宇宙生命之谜,并且合作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
告。
五、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搜集、整理资料,尝试着合作完成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板书设计】

宇宙生命之谜

火星上到底有无生命存在
↙ ↘
有 无
自转时间 干燥、水汽少
有昼夜 氧气少、大气稀薄
有四季 温度低,无磁场
↘ ↗
不断探索→解开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准备充分。课前,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了银河系、太阳系、火星、
生命 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制作了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图片的课件,在每周两节的阅读课上,
安排学生阅读有 关宇宙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内容作了准备。
2.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一上课,我便用了多媒体 课件展示了宇宙图片,引起学生
注意,用问题“在茫茫宇宙中,除了地球,在不可计数的星球里还有没有 生命存在呢”激发学
生的兴趣。学生引用课文和课前了解的资料,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加深了对课文 内容的
理解。
3.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在学习中,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投入,兴趣盎 然,思维活
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下课铃响过,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不足之处] 1.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了,以后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课文、去找资料。
2.对课文中出现的科学术 语,如对学生理解课文没有太大影响的,教学时可不涉及;如对
读懂课文有较大影响,或学生要求解释的 ,教师可作通俗的解说。
3.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古今中外人 类探索宇
宙奥秘的文章、图片,以“宇宙的奥秘”为主题举办一次文章、图片展览,激发学生学科学、< br>用科学的兴趣。
11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了解行踪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3)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4)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2.过程与方法
课前自学,课中师生互动、讲练结合,课后完成有针对性的校本作业。
3.情感与价值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
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2)学习空间说明顺序,了解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1.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
2.查找有关故宫的资料、图片。
教师:故宫的相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呈现故宫的相关图片)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图片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宫 ——故
宫,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如果你去参观,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
它规模的宏大、建 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
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参观者们不 仅能从中深刻地
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同时更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
才智惊叹不 已。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
下这座宏大壮丽 的古代建筑群吧!
二、预习交流
1.简要介绍故宫博物院。
2.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鳌头(áo) 金銮殿(luán) 额枋(fāng) 蟠龙(pán) 攒(cuán) 磬
....
(qìng) 镏金(liú) 迥然不同(jiǒng) 中轴线(zhóu)
...
三、整体感知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
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的?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
语句证明。
A.规模宏大: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 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
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 十多平方米,是故宫
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
辉煌 。……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上的白
色栏杆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
B.建筑精美: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教师批注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栏杆上面刻着龙凤流
云……
方台 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
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
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
美。
C.布局统一: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
四、合作探究
活动一:(小组合作学习)
1.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填好故宫博物院平面图。
(1)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
“走进……”“进了……就来到……”“从……出来……”
(2)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2.全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分说时,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 和殿、中和
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
→顺贞门→神 武门→景山
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
1.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太和殿。)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学生小组讨论。)
A.台基——修建得很高( 三层台基高七米)、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
千多个圆雕鳌头),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
B.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内部装饰
庄严富丽。
C.位置和功用(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3.课文怎样安排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4.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太和殿是“前朝”以至 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
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 外,它在整个
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分清主次,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
色的地方 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课文以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作
为重点,详细介绍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 以及功用,使读者既对故
宫的“心脏”——太和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又能由点到面,对故宫的
整体特点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五、拓展延伸
1.认真阅读“材料二”“材料三”,结合“ 材料四”说说哪个宫殿给
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出理由。
2.学习本文对你以后学习说明文有什么启示?
3.同学们,从你家到学校有几条路,最近的路如何走?向同学们介绍,欢
迎大家到你家做客。
六、课堂总结
1.小结:北京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
独特风格。本文详略得当地选择了材料,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用不长的
篇幅,鲜明地介绍了规模宏大、结 构精美、布局统一的故宫。学习本
文,我们要明确介绍建筑物,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还要学习运
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学以致用,把握方位词语。
2.评选最佳小导游。
七、布置作业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板书设计】


总写 概貌

太和殿(详)→空间顺序
故宫博物院
分写

中和殿(略)→先总后分

保和殿(略)→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成功之处] 1.通过一组故宫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让学生能够深入课 堂情境,激
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实现了本篇说明文语言准确而生动的特点的教学。
2.文 章向读者介绍了故宫建筑群的规模、特点、布局等,详略得当。在对学生的口头介
绍中我对叙述的详略进 行了知识的梳理,学生掌握较好。
3.在不枯燥、不呆板的授课过程中能够兼顾对于说明文基础知识的 巩固,例如:说明方
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温故而知新。
4.设置了适当的讨论环节和课 后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各个
课堂环节间穿针引线的语言运用还算得体,导入 和小结有一定的文采和思想性。
[不足之处] 1.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得不太好, 在学生自主探 究这个环节中,学生从
很多角度谈论太和殿,当超过我规定的时间时,为了能尽快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我并没有针
对一些很好的想法而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而是直接过渡,没有做到“教学生之所需要”< br>的课改思想,从整节课来看,在一定层面上对课文的挖掘缺少深度。
2.时间安排上应更有条理 ,本节课前面在自主探究上花费时间较多,以至于后面的讨论
题目没有充分展开,前松后紧。
习 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根据题意,补充题目,选择恰当、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它使生活更美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例文的评改和例段的欣赏,尝试运用细节描写,在丰富叙事内容的同时表达情感。
3.情感与价值
在表现生活的同时,抒发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能选择恰当、典型的事例来表现出为什么让大家觉得生活更美好。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细节描写,在丰富叙事内容的同时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能展现生活、学习中美好的照片、物品、故事。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教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珍珠鸟》课文片段,能体现美好生活的图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既像一首诗,又像一首歌,还像一个五味瓶,包
含了酸、甜、
苦、辣、咸。那些生活的美好总会带给我们快乐、感动。你有没有想
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板 书: 让生活更美好)
二、审清题意,补充题目
(一)浏览“习作要求”,明确学习任务。
1.多媒体出示习作内容。加红、放大“习作要求”部分。
(习作要求:1.是什么让你的生 活更美好?2.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
可以通过写哪件事来体现这样的影响?)
2.请学生读后交流“习作要求”要求了什么。
(二)回忆美好,补充命题。
1.捕捉脑海中的事件与画面,把题目补充完整。
2.交流补充后的题目,教师点评、提炼。
师:题目有一个很大的范围。哪一次享受美食?哪一次快乐阅读?哪一
次难忘旅行?我们在明确 题目后还得寻找最典型的那一件事。
(三)选择事件,简要交流。
引导学生相互之间简要地交流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三、选取“镜头”,表达美好
(一)美文引路,回忆“镜头”。
师:美事、美景,说来话长!让我们先选择最能让我们感受 到美好的镜
头或画面来分享吧。关于“镜头”,我们在课文中就读到过很多。
出示片段:渐渐 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
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 上,俯下头来喝茶,再
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
到 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
嚓”的响声。




教师批注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师:这个镜头,我们是不是比较熟悉?
师:这也是一个“镜头”,还 记得吗——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
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 质朴之
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
晖染红窗棂,院里 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
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 气。
(二)写下“镜头”,记录美好。
1.多媒体出示配乐图文。
师:其实在我 们心中,也有许多这样的“镜头”和美妙的画面……同学
们,请拿起笔,写下你心中的美好吧。
2.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享习作,组织交流
(一)分享习作:分发复印件,请小作者读片段。学生自读片段,想想感
受到怎样的美好。小组交流。
(二)讨论“修改建议”。
1.师:如果文章中没有“美好”“快乐”这样的词语,却能让人感受到
美好,就更好了。 < br>依次出示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珍珠鸟》的片段。引导学生发
现作者是如何表达当时的那种 感受的。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画线、圈画,并批注“环境”“动作”。
2.师:环境展开了 ,动作细化了,就有了我们常讲的“细节”。细节描
写除了可以关注环境、动作,我们还可以关注哪些?
3.请学生给同伴支招,提几条修改建议。
4.学生读片段,想建议,做修改记号。
5.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引导说明这样修改的原因。
二、修改习作,分享成果
1.修改自己的文章。出示“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
①修改自己的片段,让细节描写有情感。
②修改后,小组交流分享。师巡视,对学生在“补充”和“细化”中遇
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学生呈现修改成果,分享修改后的内容。


教师批注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2.师生评价:
(1)根据习作的要求,从“更”“美好”等角度展开。
(2)与教学目标“运用细节描写,在丰富叙事内容的同时表达情感”对
接。
(3)从语言、内容的角度推敲。
三、学习延伸与课后作业
1.选择相关的其他“镜头”展开描写,进一步表现自己在事件中情感
的变化过程。
2.合理构思,将镜头串联成文,完成整篇文章的习作。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晒晒“旧照片”,让美好瞬间重现心头。我通过网络收集了小学的校园
生活 图文,利用课前谈话进行了重温。学生们看着,聊着,感受着,回顾着,情绪放松,兴致盎
然。从课堂补 充命题的情况反馈,他们的话题丰富了:有心爱难舍的“物”;有记忆深刻的
“事”;有念念不忘的“人 ”;还有植根心底的“感受”。很显然,学生的记忆闸门打开了,
美好的感受被唤醒了。
2. 镜头聚焦,让美好的瞬间化为特写。改变信念让生活更美好、梦想让生活更美好、科
技让生活更美好、美 食让生活更美好……显然,学生的命题补充是与表达主题密切相关的。
但是,这些命题的表达范围相对较 大,更何况这样的命题极易引起学生“贴标签式”的表达。
必须让宽泛的话题聚焦成动人的瞬间,只有这 样,文章才有灵魂,才具感染力。教学中,我引
导学生根据话题说事件,抓住一位学生谈吃油炸汤圆的这 个契机追问:在这件事情中,你最难
忘的瞬间是什么?是炸汤圆的时候,还是尝汤圆的时候?由此,瞬间 出现了,镜头感有了。在此
基础上,我通过范文支架辅助,让习作视角不断微观化,细节也得以不断凸显 。
3.切磋琢磨,让语言表达更具情味。本节课上,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我设计了多重范例
支架。首先通过同学的典型示例触发思考,其次结合范文达成共识,接着通过两次修改举一
反三。从课堂 成效来看,通过这一系列支架,学生的文字由就事论事走向了主题化的表达,由
机械的叙事走向了有温度 的描述。
[不足之处] 1.在引导学生语言表达更具情味的过程中多了些匠气,习作的章法过于显< br>性,教学多了一分强势;与前一环节学生的命题相比,原本丰富的习作话题渐渐狭隘,窄化为


第3单元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单一的写事。40分钟时间是常量,囿于个人教学调控能力的不足,若放开来写 物、写景、写
人,实在担心难以驾驭。不得已,只能以写事“举一”,希冀在之后的教学中能够“反三” 。
2.在融情表达环节还有进一步增效的空间。有情有味的细节描写有众多的方式、方法,
本 想让学生通过环境、动作、心理等多种层面展开,但由于自己对学生片段的审视与把握不
是非常精准,导 致大家更多地关注了环境描写,趋向了求同。浓浓的“学味”才是课堂的
“真味”,教师需要怀着一颗柔 软之心体察学生,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支架,让他们
能拾级而上。

弘扬传统美德-山西对口高考成绩查询


苏州大学本科招生网-年度考核个人述职


法定假日有哪些-毕业小结


郑州中招录取分数线-深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系统


安徽2013高考作文-搞笑爱情对联


生活祛斑小妙招-农业银行实习报告


刘备玄德-风景优美的地方


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