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二则》教案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教务网
《文言文二则》教学反思
《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
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
《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所作的
一篇散文。用简单的
手法叙述了一件事情,并讽刺了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
言基础,读懂文意。
教学难点是: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音乐渲染,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
,我便以古琴弹奏“高山流水”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
学习古文的意境。在理解“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时,
我精心选取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补充介绍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
子期,
故事以凄婉动人的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
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使学生的情绪达到高
潮,甚至有女学生当场哭
出声音。
2.反复朗读,感受文言之美。
文章不厌百回读
,文言文的读更加重要。在初读环节我就发现学
生能够读通顺,但不会断句,没有节奏。我适时范读,告
诉学生:“这
是一篇古文,与我们现在一般的文章不同,读古文要注意断句,讲究
节奏、韵律的
美感,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就是我们说的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在初读、再读环节,学生的读就已经
达到六遍之多,学
生依然不能读出节奏、感情,更读不出韵味。于是,我把朗读与理解
进行有机
地结合,比如文章的前四句,在理解了意思以后指导学生要
读出高兴、激动、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
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
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读出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
情。
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中提升朗读。最后,
学生的朗读有了质的飞跃。
3.关注过程,指导学法。
整个小学阶段只安排了两篇文言文的学习,如何学习文言文,方
1
法指导显得特别重要。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地总结学法。初
读感知的时候告诉学生:“
读古文不妨多看看注释,这能帮助同学们
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学习古文的一种好办法。”“查字
典理解,
这也是学习古文的方法之一。”在研读环节,通过对“善”字的对比
学习,让学生知道
“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古文里很常见”,使学生
知道“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这在古文中很常见”。在悟
情环节,指导
读书时让学生明白“理解了古文的意思,和文中人物的心意相通就能
够读好古文”
。
4.适时补白,丰富文本。
在品析完“伯牙鼓琴,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
若
太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流水!’”,我让学生
仿照句式进行训练。
“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中一定不只表
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流水,琴声里还会有
哪些场景?”
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
袅袅炊烟……
”这样的场景进行句式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
言文的结构之美,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又在不露痕
迹中理解了“伯牙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接着话锋一转,“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
伯牙,
一直以来都没人真正能听懂你琴声所表达的心声,而钟子期,
不论你弹什么,不论你有怎样的志向和情怀
,他都‘必得知’,这时,
你的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又会有怎样的感慨?”由于前文铺垫
做得充分,此处文章的空白点给了学生极佳的回味和想象空间,此时
的学生已经是不吐不快的状态,写话
练习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为进
一步帮助学生的
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老师相机进行拓展,补充《警世通
言》中的资
料。通过补充资料,使学生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
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
发出了深深感叹,理
解千古知音最难觅。而这也恰恰是此故事流传百世的原因所在。
三、不足之处
一是感觉身为教师的我话还是太多,情绪应该再收敛一些,用文
本打动
学生,而不是用老师的情绪带动学生;二是没有留出时间指导
2
学生背诵——学古文一定要注重积累,背诵就是一种好的积累方法。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揭题激趣,接着
初读感
知,体会韵味:让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好读的
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 。在学
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
学生读书时遇到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困难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文言文
的停顿。教师的范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们读通课文,
从而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为下面的
理解和朗读奠定基础。然后让学
生回忆思考理解古诗文的方法,经过交流,运用看注释、请教老师同学、查工具书等方法自读自悟,揣摩句子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汇报
自己的理解,最后在班上交流感
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体会文
中所蕴含的道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