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版)
人种分类-感恩老师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
br>四甲班现有学生41人,四乙班现有学生39人,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
双基知识
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 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
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
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
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 面表现
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
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
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 意,正
确列式,不能
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
br>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 定的困难。
2、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 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少
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
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
完成作业, 对不懂
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
心致
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 持最基本的纪律,有
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止自己不能专心发影响周围的同学。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却不愿开口,
发言不积极。这
个学期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 果是本学期要努力的方向。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
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
差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
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二、教材分析
这 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
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
数学实践活 动等。大
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
梯形的
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 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
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
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
全部教学 完。本册
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
的计
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 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
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
一步系统学习小
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
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
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
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
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
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 学生进一
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
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
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 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
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
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
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
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
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
在 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
法计
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
生通过观察、猜测
、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
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
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
─“1亿有多
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
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
和梯形;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
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包括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个
单元。以上三块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教学的总结
完善阶段,因此,以上内容是小学阶段的
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2、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以上两块内容
是小学
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第一学段学习的相关几何知识基本是属于 直观认
识阶段)因此,这部
分内容学习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本册教材的又一教学重点。 <
br>3、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领域的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两个单元。统计主要
学习复式条
形统计图(纵式和横式)学会看懂复式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数学广角让学
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
论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用数学领域的内容主要放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这两个单元之中,
结合计算教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简单乘除应用题;积的和差、和差求积、求
商
应用题;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
”“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
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
、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
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
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
整十数
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
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
知
识,发展空间观
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
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
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
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① 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②
教学关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①
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② 教学难点:量角的方法。
③
教学关键;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
教学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② 教学难点: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画法。
③教学关键: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② 教学难点: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第六单元:统计
①
教学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①
教学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②
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总复习
①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
②
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六、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
施互动学习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
br>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
生的服务
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 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
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
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
使他们有更多 的机会
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和开放
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
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
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
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
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
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
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是大有
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
采取不同
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
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
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
br>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 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 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
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
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
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 中以注
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
,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
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 造。
6、 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
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
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
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
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
采取“基础
练习+个性作业”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
br>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七、教学进度
1、大数的认识 11课时
2、角的度量 8课时
3、三位数乘两位数
10课时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8课时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8课时
6、统计
4课时
7、数学广角 3课时
8、总复习
8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