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冰峪沟导游词-贷款申请书怎么写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
,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
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
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
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体会
到十进制的特点。从数数的过程中,体
会大数的意义,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
的读
写的方法。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
有些数据不需要用
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
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此使学生体会到
近似数的意义及作
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
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
系,并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
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
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
数的近似数。
三、单元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单元教学难点:
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2、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四、课时安排
数一数-------1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1课时
人口普查
------1课时 国土面积-----1课时
近似数-----1课时
从结绳计数说起-----1课时
练习一---------2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主要有: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
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对于这些内容,
教材都加强了操作活动的练习,使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
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直线、射线与线段;掌握线段的量度与表示方法。
(2)、理解与认识平面上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能画平行线与垂线。
(3)、理解与认识几何角的特征;会运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与画角。
(4)、平移——能辩认移动的方向(上下左右);能确定移动的距离(几
格)。
2、能力目标:
(1)、运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2)、在实际情境中,以具体图形为背景,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线段、射线、直线与平行线,垂线、角等
知识的理解,感受到
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2、认识平行线,会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3、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4、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5、建立角的各种概念,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6、辨认各类型的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单元教学难点: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
2、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3、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线的认识-------1课时 相交与垂直----1课时
平移与平行
------1课时 旋转与角-----1课时
角的度量(一)-----1课时
角的度量(二)-----1课时
练习二--------2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
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数数
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此教材编排中删除了以往的机械、
复杂的操练题目,增添了能使学生体验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的韪,
多让
学生尝试一些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
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
些问题。
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有多少观众(估算)、神奇的计
算器、有趣的算
式、数学阅读 计算工具的演变。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
划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
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
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
三、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划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
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
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划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
乘两
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四、课时安排
卫星运行时间------1课时 有多少名观众----
1课时
神奇的计算工具-----1课时 有趣的算式-----1课时
练习三
--------2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学生掌
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
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
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
能力;积累数学思考的活动经验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结合生活实例,认识中括号,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
正
确地进行计算,并能应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提
高运算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步
养成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良好习
惯。
3、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善于猜想、
敢于质疑、举例验证
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能用
字母表示,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难点:
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并能应用加法
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四、课时安排
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认识中括号)----2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2课时
加法结合律------1课时 乘法结合律----1课时
乘法分配律
-----2课时 练习四--------1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描述
简单的路线图。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
、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三、单元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
确定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
置。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课时安排
去图书馆
-----1课时
确定位置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1课时
练一练--------2课时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
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
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
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亿以内的大数,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
义。
4、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会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三、单元教学重点:
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单元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买文具-------1课时 练一练----1课时
参观苗圃------1课时 练一练-----1课时
秋 游
-----1课时 练一练-----1课时
练习五
--------2课时 商不变的规律-----1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1课时 练一练----1课时
练习六----1课时
第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单元教学重点:
单元教学难点:
。
四、课时安排
线的认识-------1课时
相交与垂直----1课时
平移与平行------1课时 旋转与角-----
1课时
角的度量(一)-----1课时 角的度量(二)-----1课时
练习二--------2课时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
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
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
一
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的特点。从数数的过程中,体
会大数的意义,收集一
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
写的方法。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
际情景下进行。
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
表示的仅
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
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
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
系,并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
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
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
数的近似数。
三、单元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单元教学难点:
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2、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四、课时安排
数一数-------1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1课时
人口普查
------1课时 国土面积-----1课时
近似数-----1课时
从结绳计数说起-----1课时
练习一---------2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主要有: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
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对于这些内容,
教材都加强了操作活动的练习,使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
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直线、射线与线段;掌握线段的量度与表示方法。
(2)、理解与认识平面上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能画平行线与垂线。
(3)、理解与认识几何角的特征;会运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与画角。
(4)、平移——能辩认移动的方向(上下左右);能确定移动的距离(几
格)。
2、能力目标:
(1)、运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2)、在实际情境中,以具体图形为背景,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线段、射线、直线与平行线,垂线、角等
知识的理解,感受到
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2、认识平行线,会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3、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4、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5、建立角的各种概念,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6、辨认各类型的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单元教学难点: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
2、利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3、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线的认识-------1课时 相交与垂直----1课时
平移与平行
------1课时 旋转与角-----1课时
角的度量(一)-----1课时
角的度量(二)-----1课时
练习二--------2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
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数数
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此教材编排中删除了以往的机械、
复杂的操练题目,增添了能使学生体验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的韪,
多让
学生尝试一些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
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
些问题。
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有多少观众(估算)、神奇的计
算器、有趣的算
式、数学阅读 计算工具的演变。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
划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
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
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
三、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划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
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
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划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
乘两
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四、课时安排
卫星运行时间------1课时 有多少名观众----
1课时
神奇的计算工具-----1课时 有趣的算式-----1课时
练习三
--------2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学生掌
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
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
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
能力;积累数学思考的活动经验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结合生活实例,认识中括号,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
正
确地进行计算,并能应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提
高运算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步
养成仔细审题、认真计算的良好习
惯。
3、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善于猜想、
敢于质疑、举例验证
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能用
字母表示,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难点:
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并能应用加法
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四、课时安排
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认识中括号)----2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2课时
加法结合律------1课时 乘法结合律----1课时
乘法分配律
-----2课时 练习四--------1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描述
简单的路线图。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
、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三、单元教学重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
确定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
置。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课时安排
去图书馆
-----1课时
确定位置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1课时
练一练--------2课时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
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
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
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亿以内的大数,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
义。
4、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会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三、单元教学重点:
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单元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买文具-------1课时 练一练----1课时
参观苗圃------1课时 练一练-----1课时
秋 游
-----1课时 练一练-----1课时
练习五
--------2课时 商不变的规律-----1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1课时 练一练----1课时
练习六----1课时
第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单元教学重点:
单元教学难点:
。
四、课时安排
线的认识-------1课时
相交与垂直----1课时
平移与平行------1课时 旋转与角-----
1课时
角的度量(一)-----1课时 角的度量(二)-----1课时
练习二--------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