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
重庆城市管理学院-爱情公寓2经典语录
2019秋学期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附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
2019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
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
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
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
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
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
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
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
几种角,会比较角
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
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
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
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第1页共6页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
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
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班级情况分析:
四(5)班共有
学生51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2人,总
体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
够
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比较高,对新教材的学
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已经适应,也深
深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
在。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
质等都存在
着较大的差异。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课堂
上思想开小差的现象经常发生,随意讲话,缺少主动参与
的
意识和习惯,课后作业喜欢拖拉,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
在上好课的同时,还要端正学生
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对数
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
信心,增
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
第2页共6页
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
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
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
内容。
四、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1、创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扩展学生
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
求异思维的发展。
3、引
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
生的应用
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扩展练习,课堂上
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发挥他们的
潜力。
6、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7、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
学知识。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各学段课程内
第3页共6页
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 ,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上学期
数学教学安排了
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
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
br>灵活掌握。
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
1亿有多
大?………………………………………………………1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
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
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除法…………………………………………………2课
时左右
2.笔算除法……………………………………………… 12课
时左右
整理和复
习……………………………………………………… 1课时
六、统计(3课时)
第4页共6页
你寄过贺卡
吗?………………………………………………… 1课时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
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
化的、阻碍学生能
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
为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
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
生语文
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七、数学广角(4课时)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
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
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
么?还是
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
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
则名言警句即
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
前的3分钟让学生
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
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
条
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
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
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
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八、总复习(5课时)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
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
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
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第5页共6页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
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
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
代
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
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
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
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
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
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
士”“讲师”,
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