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教学计划进度表

温柔似野鬼°
688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14: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歌咏比赛作文-舒婷神女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 为基础,提供学
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
为学生了 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
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
方式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教材的基本内容
是: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
(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 br>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其中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
内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训练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
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 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因此,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
并使不同的学生得 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 厘米的长度观
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 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
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 的多
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
画线段、角和直角。
4、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
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
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 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
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 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
=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 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
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 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
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 都作统一的教学
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


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 师不要包办代替
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
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
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 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
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
学内容的理解。
6、要 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
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 ,教师在教学时,要
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
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
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进度表

时 间

9.28
9.915
1
2
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二)

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


备 注


9.1622
9.2329
9.3010.6
3
4
5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一)期中测评
观察物体表内乘法(二)
表内乘法(二)
表内乘法(二)











10.710.13 6
10.1420
10.2127
7
8
10.2811.3 9
11.410
11.1117
11.1824
10
11
12
11.2512.1 13
12.28
12.915
12.1622
12.2329
12.301.5
1.612
1.1319





14
15
16
17
18
19
20

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
认识时间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总复习
总复习
复习迎接测评
复习迎接测评
测评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
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 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
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
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
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
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
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
米的长度观 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
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 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
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
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


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 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
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 米
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
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 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
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 统计知
识的掌握。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
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
路。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
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
的理解。
单元课时安排: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
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
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 物体上都有角。教
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


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
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
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 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
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 br>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
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 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
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
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
尺画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单元课时安排:
约2课时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单元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
解、认识 。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
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 出几个相同加数求
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
的意义于头 脑之中。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
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 步沟通同数相加
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


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
学生能够加深 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课时安排:
(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 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 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 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
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 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
什么物体。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 br>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
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 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
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学会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
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 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学生通过观
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
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
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课时:
大约2课时。


第六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 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
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 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
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
口诀 、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
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 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2、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 ,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
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单元课时安排:
大约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3课时
左右
8的乘法口诀 ………………………………………………4课时
左右
9的乘法口诀…………………………………………………5课时
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





















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认识时间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面,认识整时和几时半
高年级:名数的化聚、时分秒的认识、年月日等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单元评价要点:
1、读、写几时几分(5分5分数的方法和1分1分数的方法)。
2、1时=60分
单元课时安排:大约3
课时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
以提 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
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 ,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
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
容 ,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 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


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
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
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
2课时左右


除夕真热闹-和谐社区


同学之间-对联大全带横批


张治中简介-英文祝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


英雄的事迹-细节决定成败心得体会


怎样放风筝-七一什么节日


彩铃业务-班组长工作总结


湖南大学排名-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