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精品教案

别妄想泡我
979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17:3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九年级化学教案-感动中国10大人物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快乐的夏天 ”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古诗二首》《荷叶
圆圆》《要下雨了》。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 ,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
的乐趣。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学习本组教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大 自然
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展
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单元内容简说:
《古诗二首》 《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
情景。从诗的小主人 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
有色,有动作描写,有心理刻画,让我们体会 到童真童趣。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
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小池》这首诗 描绘了一个
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这些景、物构
成了 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荷叶圆圆》 是一篇轻快活泼的 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 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课文文字
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
适合背诵。
《要下雨了》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
出水面、蚂蚁搬家这 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
趣。
4.会读会背有关天气的谚语。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1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
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五、单元课时安排:
12.古诗二首………………………………………………………………2课时
13.荷叶圆圆………………………………………………………………2课时
14.要下雨了………………………………………………………………2课时
语文园地六……………………………………………………………….2课时

现在 的很多孩子难得去亲近大自然,对于夏天的认识也只是止于电视、书本
之中,因此,教学本单元的课文, 首先必须制作好贴近夏天的实物和课件,为孩
子们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上一定 要抓好有限的时间让
学生去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边欣赏美丽的画面边学习课文中,去体会夏天的美好和乐趣。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加
强了语文与生活、语 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12、古诗二首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古诗《池上》< br>和《小池》时,我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地探究,生动活泼
地发展。本课设计 力求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提高学生的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
文学的海洋里,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 诗歌的魅力。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2课时
2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池上》,会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诗中儿童的机灵活泼,
天真可爱。
学习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
古诗。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思考:“池上”是什么意思?
3.出示课文插图课件,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说出图画大意。
二、初读课文,自学质疑。 < br>1.按照学习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识记字形,轻声读文,画出
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生字。
(1)自己练读、开火车读。
(2)同桌对读,检查。
首 踪 采
( ) ( ) ( )
迹 浮 萍
三、再读感悟,解决疑问。 < br>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过渡:《池上》这首诗,写的就是图上的事情。让我
们看看图,请大家用 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3.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4.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2.给下列生字注音。
( ) ( ) ( )
一、回顾引入。
3


5.组织全班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6.指导朗读:全诗语速平缓,语气轻松活泼。要读出小娃天真机灵、调皮可
爱的形象。
7.指导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
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小池》,会认诗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
好事物的情趣。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教师引导背古诗《池上》。
2.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引出课文题目。
3.板书课文题目,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二、初读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组织同桌合作读古诗,相互纠正字音。
3.组织展示读古诗。
一、情境导入。
4


4.出示生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三、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引出诗 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2.引导图文对照,理解第一、二句诗意。
3.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插图,你看看池塘里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引出
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4.引导图文对照,理解第三、四句诗意。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背诵古诗。
1.组织全班比赛背。
2.引导学生说说: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
3.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心中小池的样子。
五、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字词。
2.指导写字:“立”字共五 笔,要写得舒展、立体,一横短,二横长,中间
的点和小撇要立起来。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六、板书设计

12、古诗二首

池上 小池

唐白居易 宋杨万里

教学反思









5


13.荷叶圆圆

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从而帮助他们学习、积
累、感悟语言,正确运用语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摇、珠”等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
学习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文。
1.课件出示:荷叶配乐的美丽画面。指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荷叶是什么样
的?
2.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3.揭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
顺。
2.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3.全班汇报认读情况。
4.交流识字方法。 1.我会填。
“荷”是( )结构,部首是( ),可以组词:( )、( )。
6


三、再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文中有四个小伙伴愿意和荷叶交朋友,你能
找出它们吗?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组织齐读课文。
4.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荷叶是小水珠的( ),是小蜻蜓的( ),是小青蛙的( ),是小
鱼儿的( )。
四、读第2自然段。
1.读第2自然段,正音、评价。
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课文。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做眨眼睛的动作边朗读课文。
(2)读出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快乐、舒服的心情。
(3)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预设:小水珠会对荷叶说:“谢谢您,荷叶妈妈,躺在您的怀里好舒服啊!”)
(4)带动作、加表情练习朗读第2自然段。
3.自由练背。
4.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对荷叶说:“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背诵第2自然段。
五、指导写字。
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和词语。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诵课文。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
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
7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开火车认读生字。
2.组织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
1.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第3自然段。
(2)再读思考: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3)想象一下:小蜻蜓会对荷叶说什么?
2.指导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3)引导学生想象小青蛙和荷叶的对话。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一读最后一段。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它的心情怎样?
(3)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
青蛙、小鱼儿带来了欢乐。想想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呢?
2.启发思考:读了课文,你们想对荷叶说些什么?
3.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小组合作想象说话。

教学反思







8



14、要下雨了

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旨在通过儿歌、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 训练语
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创造出种形、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
有效地参 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 初读课文,认识“坡、沉”等13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认识“坡、沉”等13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 交加的动画情景。引导学生说说看
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2.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并标清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组织开展“识字交流会”: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4.引导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组织开火车认读生字。
6.送生字回家,引导齐读课文。
9


自由读课文,圈画出生字,并标清自然段的序号。
三、再读课文。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织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4.启发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5.组织全班交流。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布置作业。
1.组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规范地书写“吧、吗”等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的三种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
的兴趣。
学习重点:
会书写7个生字,了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头饰和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读。
二、品读课文。
1.(1)练习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
(2)看图,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
号。
(3)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燕子着急的心情。学习生字“边”。
2.(1)讨论得出小白兔不肯定是不是要下雨,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
(2)他看到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
(3)戴头饰分角色朗读第4~6自然段。
3.(1)讨论,可以换成“立刻、马上、赶紧”等。
(2)自主学习第7~9自然段,朗读后回答问题。
(3)汇报朗读,学习生字词。
(4)“消息”指人或事物的动向或变化的情况。文中指“要下雨了”的信息。
(5)想象说话,演一演。
10


(预设:小兔子说:“ 小蚂蚁,要下雨了,你快回家吧,你这么小,会被雨
水淹死的。”)
4.填一填。
要下雨了,( )忙( ),( )忙( ),( )忙
( )。
5.“消息”原指关于人或事物的动向或变化的情况,本文指( )这件
事。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下雨了,小鱼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下雨了,蚂蚁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下雨了,天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要写的7个字。
2.组织全班交流,掌握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强调要点。
4.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5.展示作品,交流评议。
6.辨字组词。
马( ) 巴( )
吗( ) 吧( )
牙( ) 尼( )
呀( ) 呢( )
四、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自然现象吗?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索:要 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天要晴了自然
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引导学生练习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反思





11



语文园地六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展示台”,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字词句运用”,知道怎样把句子说具体,怎样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
表达不同的意思。
3.会读会背关于天气的谚语,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热爱观察生活的兴趣。
学习重点: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展示台”,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字词句运用,知道怎样把句子说具体,怎样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
不同的意思。
学前准备:
制作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识字加油站

一、导语引入
1.夏天到了,天气炎热,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做什么呢?
2.指名说。
3.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关于夏天的词语。
二、初识生词
1.课件出示园地识字加油站,指名带拼音读。
2.翻开课本P77页,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边读边画出生字。
3.认读生字“棍、瓜、汤、蚊、蒲、扇、椅、萤、牵、织、斗”。
4.小组读、带读、齐读。
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重点认读生字“棍、汤、扇、椅、萤、牵、织、斗”。
三、认读生词
12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拓展识词,全班交流。
3.全班齐读,并说说这样的字词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四、展示台
过渡:除了前面识字加油站外,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识字途径,比如:商店名称,商品广告,食品品称等等。请看:
(一、)展示台识字
1.课件展示食品图片。
2.自由读图片上的字,不认识的同组帮忙。
3.指名读,全班交流。
4.思考:这些词你在哪些地方见过?
5.指名说。 < br>师总结:商店里,超市里,小卖部,家里都可以见到这些字,看来,我们想
认识字宝宝,有很多途 径呀!
(二、)拓展识字
1.你在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字?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小组交流自己识字的途径,并拿出卡片汇报自己认识了哪些字。读音有误
的互相更正读音。
3.全班交流汇报。共同评价。
4.再次齐读展示台上的生字词。
【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1.课件出示句子:小白兔割草。
2.指名读,说说这个句子是怎么组成的。
3.生汇报交流,指名回答:谁在干什么?
4.指名说几个类似的句子。
5.课件出示句子: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6.指名读,这个句子又是怎么构成的呢?你能举个相同的例子吗?
7.分别齐读两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8.师总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第二句多了 个“在山坡上”,这个句子的
意思就比第一个句子说得完整一些,具体一些。师举例。
9.课件出示句子: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10.指名读句子,思考:三个句子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11.生回答,师总结:第三句说得更清楚更具体,今后我们在说话时,也应
13


该像这一句一样。要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白,就要学会把句子说具体。
12.分组读三个句子,比比哪个组读得好。
二、完成相关练习
1.课件出示P78页句子:
小鸭子游泳。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能把这两个句子仿照例句写具体呢?
3.生完成以上句子。
4.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三、布置作业
1.把自己课外认识的生字写进自己的“词语篓”里。
2.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形式写一句话,读给同桌听。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的“词语篓”里有多了哪些词语宝宝。
2.指名交流,并读给大家听。
3.全班交流。
二、导语引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说话或者和别人交流 时,如果要表达不同的意思或
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就要用上不同的标点符号。那么,我们见过的标点有哪 些呢?
2.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标点“,”“。”“?”“!”
4.师简单介绍四种标点的基本用法,并举例,例句用课件展示。
5.指名读例句,并说说每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包含的思想感情。
6.师读以下例句,让学生认真倾听每句话的朗读语气。
(1)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呀!
(2)你吃饭了吗?
(3)我们在玩丢沙包的游戏。
(4)放学了,我背着书包高兴地回家去。
14


7.再次指名朗读,体会每句话的朗读语气。
8.全班齐读。
三、完成加标点练习
(1)小鸟飞得真低呀( )
(2)你写作业了吗( )
(3)天安门前的人非常多( )
(4)爸爸看到我来了( )高兴地笑了( )
1.生完成以上句子。
2.展示交流,并读一读。
【日积月累】
一、课件出示P79页谚语
1.师范读,生边听边圈出生字读音。
2.生自由读,同桌互读互评。
3.指名读,全班交流评价。
4.再指名读,讨论交流每句的意思。
二、背诵,拓展含义
1.组内尝试背诵。不会背的其他同学帮忙。
2.师指导背诵,指名背。
3.全班进行背诵比赛,获胜者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4.全班齐背,师总结四句谚语所包含的 意思,教育学生要多观察,激发学生
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三、布置作业
1.把P79页的谚语背给家长听。
2.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 。

教学反思

15

前瞻性-推免服务系统


南昌航空科技学院-临海教育网


航天知识-中国医学院校排名


一件难忘的事400字-童年的读后感


人间有真情-护照夹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女生节短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坚强的个性签名


台风作文-感恩父母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