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难时期
凉面的制作-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班务计划
历史文化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堂论文
题 目:浅析三年困难时期与人口减少问题
姓 名:吕亚婷
学 号:2011410707
班 级:2011级历史三班
指导老师:李先明
浅析三年困难时期与人口减少问题
摘 要:三年困难时期,由于粮食和副食品严重短缺而直接导致了全国性、普遍性的大饥荒,
1
加之国家对城镇地区实行较为倾斜的社会政策,这些对农村人口的生育、死亡及发展
都产生
了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饥荒使人口结婚率下降;大饥荒使育龄妇女的生
育率下降;大饥荒使人口总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这些影响一直
延续到19
70年代中期以后。
关键词:大饥荒; 非正常死亡; 农村人口总量变动
大跃进
时的“浮夸风”和“大炼钢铁”,这些做法导致国家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遭
受毁灭性的破坏。农村地区因缺
少粮食导致饥饿出现全国性的生育率急剧下降。
全国推崇以生产队为单位的人民公社大食堂导致“放开肚
皮吃饱饭”,实行不计报
酬的劳动导致劳动效率急剧低下。在全国范围出现严重的饥荒的情况下,195
8
至1959年,中共政府仍然持续着往年的大量向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
粮食以快速
发展军事工业。例如经济出现困难,农村出现饿死人情形的1959年,
全年出口粮食数量达到历史上的
最高,为415.75万吨。
在大跃进期间,耕作被强制以公社为单位进行,而基于私有土地的生产被
禁
止。这种强制的集体化极大地挫伤了农民认真干活的动力。钢铁生产被认为是经
济发展的核心
要求(以钢为纲)。百万计的农民被号召和命令脱离农业生产而加
入到大炼钢铁的劳力当中。因为土法上
马大炼钢铁,大面积的森林就被砍伐作为
替代燃料,很多铁制农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就被捣毁作为炼钢原料
。而缺乏基本技
术设备的大炼钢铁运动在巨大的人力和物资投入之下产出的只是几乎没有经济
价
值的劣质的生铁或者废铁块。在集体化农业实施这些极端转变的时候,又遇上
了干旱和洪水等恶劣气候。
一、三年困难时期的现状
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195
9—1961
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由于粮食和副食品严重短缺,致使人们普遍营
养
不良,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正常年份,妇女普遍出现妇女病,人口生育率
大幅度下降。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在粮食问题上的“左”倾错误,尤其表现在高
估产、高征购上面,它是三年
大饥荒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本来,这三年间的
农业生产水平是严重下降的。1959年粮食产量仅为
3 400亿斤,比1958年实际
产量4 000亿斤减少了600亿斤;1960年粮食产量为2
870亿斤,比1959年减
少了530亿斤,低于1951年2
874亿斤的生产水平。1959年,农业总产值实际
上只完成475亿元,比上年下降13. 6%;
1960年的形势进一步恶化,该年农业
总产值为415亿元,在1959年下降13.6%的基础上又
下降12.6%。粮食总量的
减少,使得人均消费量大幅度减少。从1957年到1960年,人均消费
量减少19.4%
(其中农村地区减少23.7% ),猪肉减少69.9%,农副产品供应的严重短
缺,使得
人民群众生活陷入了极为困难的境地。与此同时,相对于农村地区而言,我国对
城镇地
区实行较为倾斜的社会政策,城镇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农村地区,因此,农
村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更要困难
一些。
恰恰是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各地普遍进行粮食产量浮夸、虚报,使得粮食
征
购居高不下。1959年,粮食征购量比上年增加173亿斤,达到1
384亿斤,占
到了该年粮食总产量的40. 0%。1960年夏粮产量只有313亿公斤,但1
-7月,
国家就征购粮食244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38.
97%。国家对粮食高征收必然
使农村地区的余粮减少。农村余粮由1951年的2
940亿斤降至1959年的2 052
亿斤, 1960年的1 846亿斤,减少了37. 2%。
农村人均粮食消费量也大幅度下
降。1957年为409斤,1959、1960年分别降为366、3
12斤,分别减少10.5%、
2
14.8%。1960年城市居民人均年
口粮为192.5公斤,而农村人均年口粮仅为156.0
公斤。1960年同1957年相比,城乡人
民平均的粮食消费量减少了19.4%,其中
农村人均消费量减少23.7%。这一时期,棉花、红黄麻
、烤烟、油料、糖料等其
他农副产品和主要轻工业品的产量也大幅度下降。1960年同1957年相比
,植物
油的平均年消费量由1957年的4.8斤下降为1960年的3.7斤,下降了23.0%;<
br>猪肉的平均年消费量由1957年的10. 2斤下降为1960年的3.
1斤,下降了70.0%。
至于禽、蛋等食品,除某些特殊供应外,市场上几乎没有。
一般说
来,人们对食物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增长带来的
粮食需求增长,另一个是膳食结构改
善带来的粮食需求增长。在正常年份,人口
增长与粮食需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1957—1961年
间的农村粮食变化量与人
口变化量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 930,其概率值为0. 07,表明在显著
性水平为0.05
的条件下,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强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农村人均粮
食消费减少量对人口减少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二、对农村人口的影响
“大跃
进”造成的这场全国大饥荒,对同期的中国人口状况发生了直接的影
响,由于国家实行对城镇倾斜的社会
政策,因此,对农村人口的影响要更加严重
一些。
首先,大饥荒使人口结婚率下降。婚姻对人
类社会具有特殊意义。绝大多数
社会成员能否顺利地结婚、成家,对于整个社会能否协调、健康、稳定、
持续地
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各种主观、客观原因所导致的人口婚姻
问题,以
及由此产生的人口、社会、经济后果,人口学研究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对于任何人而言,群体婚姻状况
是否存在障碍,取决于众多因素。一般而言,这
些因素可以大致概括为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学因素和文化
因素三大类。这三大类
因素的影响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适婚人口性别比和婚姻市场的供需状况上。其<
br>中,由于社会经济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起点,它对人类婚姻具有特别的
意义。三年困难时
期的经济困境,特别是面临死亡的威胁时,许多到了结婚年龄
的人无法结婚,其结果是结婚人数减少,结
婚率下降。结婚率的下降直接影响了
人口出生率,因而使该时期家庭数量和规模也呈现下降、停滞不前的
态势。
其次,大饥荒使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下降。饥荒使许多妇女因营养不良而暂时
闭
经,失去了生育能力,造成妇女生育水平的降低。营养不良的另一个后果是怀
孕的成功率下降。据统计,
1957年全国妇女怀孕活产率为95. 31%,1960、1961
年这一比例分别下降到了92.
58%、92. 04%; 1962年后开始缓慢回升,但1963
年也只有94. 66%,低于1
957年的水平。同时,妇女的怀孕死产率在上升,1957
年全国妇女怀孕死产率为1.
52%,1960、1961年分别上升到1. 86%、1. 56%。
妇女流产率主要受到妇女年龄
结构因素的影响,但孕期营养不良也会增加妇女的
流产率。三年困难时期最苦的1961年,全国出生婴
儿死产率、自然流产率和人
工流产率都是三年中间较高的。
再次,大饥荒导致的结婚率、生育
率的下降,必然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
降,从而使人口总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1958年全国人口出
生率是29. 22‰。1959
—1961年间分别降至24. 78‰、20. 86‰、18.
02‰。地区性的出生率也出现了下
降的趋势。这一时期,人口死亡率大幅攀升,达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的最高水平。
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必然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和生育率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1960年,城镇总和生育率大体上高于农村,这和当时实行的压
缩农村粮食供给、基本
保障城镇居民粮食供给的粮食政策有非常大的关系。从此
3
处可以看出,农村人口的数量和那个时期温饱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这一时期,
人口总量出现了大减的局面。1959—1961年间,年自然增加人口数
分别为684.84、-29
5.95、249.61万人。1960年总人口数量较之1959年净减1 000
万,该年人口自然
增长率为-4.5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负增长的年份。1961
年总人口数量比1960年又减
少了348万。
在这三年困难时期里,非正常死亡的人可以说很常见。据老一辈人回忆(农
村
),他们当时都没有粮食,只能远走他乡一路乞讨,当然还是留有人看家的。
他们乞讨到食物像地瓜干等
根本不能果腹的食物,而吃饼子已是奢侈。这一时期
他们称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饿饭年”。
这三年困难时期对中国造成
的负面影响很大,全国的空前大饥荒,商品匮乏,市场紧张,人们陷入了饥饿
的
窘境。这必然会导致农村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 1 ] 胡 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
[ 2 ] 陈吉元.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M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3。
[ 3 ] 中国人口天津分册[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7。
[ 4
] 许涤新.当代中国的人口[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 5 ]
李成瑞.“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J].人口研究,1998(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