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
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
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
题的策略、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数与代数部分。二年
级下册已经教学“认识万
以内的数”和“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
法”,本册教科书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
br>除以一位数”。结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教材还安排
了“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
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
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一些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
问题。通过
这些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积累
对显示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认识,加深对相关运算意义
的
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
围,从而更好地感受计算学习的意
义和价值。在两、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的教学中,教材除了安排一些可以用除法和加减
法解决的、
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之外,还安排了除法的
验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学习用乘法验算除法,既
有
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从
整体上提高计算的水平,为继续学
习打好基础。
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特色内容。在学生积累了一些用两步计算
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以后,本册教材安排的是从条件出发思
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出发
第1页共8页
展开思考,并在条件与问题之间建立起适当的联系,从而解
决
问题。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原有的用两步计算解
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将得到适当提升,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基本内容之一。本册教材主
要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间隔排列的两类事物数量之间的关系,总
结、归纳其中的规律,经历数学抽
象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推
理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认识分数”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把一
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
分,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借助直观比较两个简单分数
的大小,计算
简单的分数的加、减法。此外,考虑到学习难
度、与一些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学生日程生活经验的积
累情况和认识发展水平,所以把《千克和克》安排在本册教
学。
图形与几何部分。本
册教科书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一共安排了
两个单元。其中,第三单元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简单平面图
形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
征及其周长计算方法。这个单元是学生较为
系统地认识平面
图形、学习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的起始单元。一方面,
学生为后续相关内容
的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积累
一些探索平面图形特征和周长计算方法的经验,从而逐步提
高探索学习的能力。第六单元安排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平移、
第2页共8页
旋
转和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方面使学生进
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另一方
面使他们初
步感受图形运动与变化的一些基本方式和特点,拓展观察、
分析现实空间与平面图形
的视角,逐步增强空间观念。
综合与实践部分。本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
第一
次结合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安排《周长是多少》,
引导学生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
量等操作活动,
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周长及其计算方法的认识,提高测
量、计算和估计不同平
面图形周长的能力。第二次结合第七
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安排《多彩的“分数条”》,以游<
br>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
一、十六分之一等分数的含义,感受这
些分数与1之间的内
在联系,启发他们在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更多有意义的问题,
不断增强问题意
识。
此外,本册教科书没有安排独立的“统计与概率”教学单元,
但注意结合数与代数、图形
与几何两部分内容,择机让学生
经历一些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帮助他们进一步丰富统计
活动
经验,体会数据分析的意义和价值。
二、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与估算;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知道0
第3页共8页
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联系现实情境理解倍的含义,能用“倍”说
明两个数量之间的
关系,能解决倍比关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2)会用“克”、“千克”表示
物体的质量;认识千克与克之间的进
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
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
(4)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运用正确的策
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
问题。
(5)认识物体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
区分、判断平移、旋转
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能识别判断
轴对称图形,能在平面图上将指定物体进行平移。
(6)
能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联系实际说明
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含义,能比较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的
大小。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
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
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与态度方面
第4页共8页
(1)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
用来描述现实生
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三、学生基本情况:
三()班( )人,
经过两年系统的数学学习,学生都拥有一定的
数学基础知识,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
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数学能从已有的知
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
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具
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参
与学习过程,
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
能力。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没有学习积极性,没
有自控能力。本学期教学中,将向全体学生,努力创设愉快
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力
求全面提高他们的基础
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与此同时,重点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让优生吃得饱
,让后进生树立学习信心,爱学习,让全班共
同进步。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
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切实做到以
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
施教,使每
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坚持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
第5页共8页
<
br>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习习惯,利用每周的数学阅读,培养
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
好的学生。
3.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
学的学习方法,使学
生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鼓励他们阅读数学课外读本,拓宽数学的知识面。
4
.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
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简单问
题的能力,优化作业设计,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的课
业负担。
5.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多联系,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同时也让
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
五、教学进度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周次 备注
一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8课时(机动2课时) 1--6
二 千克与克 3课时(机动1课时) 7
三
长方形和正方形 5课时(机动1课时) 8-9
四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5课时(机动2课时) 9-13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课时(机动1课时) 14-15
六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2课时(机动1课时) 15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
4课时(机动1课时) 16-17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
第6页共8页
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
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
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
也
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
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
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
当然不是
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
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
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
师”的必要条件不光
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八 期末复习 5课时 18-19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
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
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
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
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
起伏,抑扬有
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
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
,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
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
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
事,动脑筋,出主意
,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
第7页共8页
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
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
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九 补充下学期内容
8
课时 20-21
十 综合练习 3课时 22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