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

玛丽莲梦兔
964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18: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成功格言-党风廉正建设责任书


1、掷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
教徒冲入王宫 ,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
称“掷出窗外事件”,是捷克民族起义的信号, 也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2、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 主义时代跨
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
战争 ,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
中体现。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
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战争从德国内部 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
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一方是以法为首的新教联盟,包括瑞典、丹麦 以及德
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是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包括西班牙、奥地
利以及德 意志天主教诸侯。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
优势。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 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
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 会,在欧洲建立了一
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 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
列和约,主要包括《闵斯特和约》和《奥斯纳布鲁克和约》。1648年
10月24日签定的《奥斯纳布鲁克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
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 争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
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
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和约创立
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 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


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 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
进作用。
4、《乌得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吸 引了欧洲
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与奥地利结成同盟乘机与法作战,哈布斯堡王
室的神圣罗马帝国 也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加入反法同盟。后来
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 得不妥协,终
于在1713年4月,英国和法国等在荷兰的乌德勒支签订和约。

5、 北方大战: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
进行了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 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
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 丹
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
订了《尼斯塔得和约 》。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
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 ,俄国步入
欧洲强国行列。
6、1756年外交革命:
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奥 地利首相考尼茨根据当时欧洲大
陆的形势进行了外交策略上的调整。 由于面对日益强大起来的普鲁 士的威胁,奥地利
寻求同昔日宿敌法国结盟,同时加强了与俄国的同盟关系,与这两个近邻强国结盟使奥 地利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也成为了奥地利重新从普鲁士手中夺取西里西亚地区的 后盾。
在与法俄结盟后,奥地利发动七年战争,试图重新从普鲁士手中夺回西里西亚地区。

7、七年战争(1756-1763):1756~1763年间,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的两大交战集团(英国与法国,以及普鲁士的侵略政策与奥地利和俄
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在 欧洲、北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
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这次战争对于18世纪后半期国
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战争改变了
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 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8、 武装中立同盟:北美殖民地进行反英独立战争期间,俄国联合丹
麦、瑞典结成以武装保护中立国船只在交战国海岸自由航行进行贸易
的同盟。1778年 2月法国同美国签订同盟条约,次年法国又同西班
牙缔结联盟,共同反对英国。英国在同 3国(后增加荷兰)作战时,
实行海上封锁,拦截中立国船只。1780年 2月,俄国为保护战时与< br>交战国进行贸易,宣布如下原则:中立国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战国港
口之间及其沿岸航行。除战时 禁运物资如武器、弹药、造船器材等外,
交战国不得夺取中立国船舶上的货物。后来,欧洲列强除英国外 都加
入了武装中立同盟,英国孤立之势形成,客观上有利于美国人民争取
独立的斗争。
9、大陆封锁政策:大陆封锁政策是拿破仑对英斗争中,企图从经济


上拖垮英国,从政 治上孤立英国,以达到争夺欧洲大陆商业霸权和美
洲大陆殖民地霸权而采取的一个政策。拿破仑企图以“ 大陆征服海
洋”,对英国进行战时封锁、战略封锁、双重封锁和有实效的封锁,
从而达到其称霸 欧洲的野心。1806年拿破仑多次颁令,禁止隶属于
法国的各国同英国进行贸易,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 船一律没收。这一
政策造成法国及其盟国经济日益恶化,引起广泛不满,而英国经济并
未瘫痪。 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大陆封锁政策被取消。
10、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是指1772~1795
年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波兰的事件。从17世纪开始,波兰
开 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
利和俄罗斯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瓜分 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1,772、1793、1795,而第三阶段的进行导致了波兰的灭亡。俄普 奥
三分波兰,是欧洲强国在扩张中玩弄的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牺牲弱
国利益的典型例子之一, 俄普奥的欧洲大国地位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
的巩固。
11、莱茵同盟:于1806年7月12日由21个德意志小联邦参与组成的同盟,

12、 神圣同盟: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一个松
散的政治组织。神圣同盟 是1815年9月,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
议下,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三国君主--奥地利皇帝弗朗 茨一世、


俄过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威廉三世--打败拿破
仑 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
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想。 < br>13、四国同盟:是一个军事同盟,于1815年11月20日在维也纳签
约,是维也纳会议的组 成部分,其组成国包括奥地利、英国、俄罗斯、
普鲁士四个列强。

14、最后议定书 :维也纳和会于1815年6月通过了“最后议定书”,
主要内容是: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如法国、西 班牙、那不勒斯都恢
复了波旁王朝。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P40)
(1)1815年6月9 日列强通过
《最后议定书》,结束了维也纳会议。
(2)《最后议定书》依据正统主义、 遏制和补偿三原则重新规划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
重建欧洲的均势和和平,并对诸多国际问题作了广泛 而细致的安排,包括国际河流的自有通
航、外交人员的位次和待遇等问题。

15、 东方问题:
近代欧洲列强为争夺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的领土和权益所引起的一系
列国际问题。从 欧洲来看,奥斯曼帝国地处其东,故统称为“东方问题”。



16、《门罗宣言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向
国会提出了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 内容被称为“门罗
宣言”,即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基本
原则: 即“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
“美洲体系”原则。《门罗宣言》成为 美国用来反对美洲以外的国家干
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进一步排斥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使美洲和欧洲“脱离接触”,从而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扫清道
路。
16、克里米 亚战争: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
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土耳其、英国 、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
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
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18、三皇同盟:三皇同盟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皇与俄、奥两皇结成的同盟。1799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取
得了法国领导权,此后法国 人横扫欧洲大陆,控制了西班牙、德意志、


意大利、荷兰,击败了普鲁士、奥地利、俄国 ,这引起了欧洲大陆的
恐慌。在法国大敌的面前,欧洲三位最强势的君主普鲁士国王弗里德
里希 三世、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结成同
盟,史称“三皇同盟”。
19、法俄同盟:法国和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于1891~1893年间形成
的秘密军事同盟。 法国自普法战争以来长期陷于德国的外交包围中,
急需结束这种孤立困境。1887年德、俄关系急剧恶 化,沙皇政府购买
军火,推销公债,都指靠法国。法国利用俄国这种财政依赖性,促成
法、俄结 盟。德、俄《再保险条约》的终止,三国同盟条约的再次续
订,英国同三国同盟的接近,都迫使沙俄政府 向法国靠拢。1891年 8
月27日,俄国驻法大使与法国外交部长里博达成一项政治协定,提
出法、俄两国中的一方受到侵略威胁时,双方应立即同时采取措施。
它为法、俄结盟奠定了基础。18 92年 8月17日,法、俄两国在彼得
堡签订军事协定。法俄同盟使欧洲大陆形成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 对峙
集团,即三国同盟与法俄同盟。
20、光辉孤立: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英国 政府所奉行的外交
政策。“光辉孤立”一词由财政部长福斯特于1896年就英国外交政策
发表 的演说时提出。 其涵义是,英国在和平时期为维持欧洲大国之
间的均势,不愿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 盟,以保持行动自由,扮演一
个均势平衡者的角色。
21、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第一次摩洛哥 危机又称为丹吉尔危机,在
1905年3月至1906年5月发生,是欧洲列强因为摩洛哥作为殖民


地之事而引起的国际危机。
22、世界政策: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意志帝国 的外交政策。随着
实力的膨胀,从谋求欧洲霸权转变为谋求世界霸权,抛弃“大陆政策”,
开始 推行“世界政策”。德国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在整个世界跟英国争
夺。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变成帝国主义 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并导致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3、阿尔几西拉斯会议:1906年1 月16日~4月7日,欧洲列强在西
班牙南部海港城市阿尔几西拉斯举行的谋求平息德、法两国关于摩洛
哥冲突的国际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一是摩洛哥警察权问题;
二是对摩洛哥银行实行监 督问题。 4月7日,会议通过《最后议定书》,
共123条,声称承认摩洛哥独立,但规定:摩洛哥的 警察组织和治安权
力交由法国和西班牙管理;对摩洛哥财政实行国际监督。这次会议实
际上是欧 洲几个大国以牺牲摩洛哥主权为代价,推行帝国主义强权政
治的一次交易。


24、意土战争:又称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是意大利为
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省份—— 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今利比
亚)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战争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
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航
空事业的发展。
25、波斯尼亚危机:1908年,由于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


维那而引起的一 次国际冲突。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
俄等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尖锐矛盾。波斯尼 亚危机使沙俄与
德、奥以及塞、奥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
尔干的争夺 ,使巴尔干成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26、七月危机:从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 件发生到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这段时间在外交史上被称为“七月危机”。
“七 月危机”是一战前夕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危机的延续,并最终酿成
了世界大战。在这段日子里,英国玩弄 了一种狡猾的外交阴谋,把德
国诱入战争的深渊。先前英国一直伪装恪守中立状态,以诱使德国挑
起战争。
27、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发生在巴尔干半
岛的 波斯尼亚,此日为塞尔维亚的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
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枪杀。这次 事件致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
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8、威尔逊的十 四点原则:1918年1月8日,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快
结束时,在对国会所发表的著名演说中,美国总统 威尔逊提出十四点,
认为这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唯一可行”的计划。随后,这十四点被采
用作为 和平谈判的基础。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1)签订
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2)平时和 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3)取
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4)裁减军备到同国内安全相
一致的最低点;(5)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
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 益和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6)外国军队撤


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 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
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7)德军撤出比利时,并恢复其主权;(8)德军撤出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9)根据民族分布
情况,调整意大利疆界; ⑽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11)罗马
利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12) 承认奥斯曼帝国
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
的基础上 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
为自由航道;(13)重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 的波兰,以国际条约保证其
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14)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1918年10月,
美国官方对“十四点”作了 注解,将美国的意图说得更加明确。
29、《国际联盟》——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组成
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
水平。国际联盟标榜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则
被英法操纵,是帝国主义对战后殖民地进行再分割的工具 。国联对德
意日侵略政策的纵容、姑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46
年4月解散, 后被联合国所取代。


30、贝尔福宣言:

贝尔福宣言是英国政 府支持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的
最早的政策性文件。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部长贝尔福代表英王政府以通知的形式致函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副主席莱昂内尔·沃尔
特。政治地位不受到损害,英国则 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
族之家”。这一宣言得到所有协约国政府的支持,宣称只要巴勒斯坦< /p>


现存的非犹太团体的公民利益和宗教权或其他国家犹太人民所享有
的权利的得到确 认,成为1920年圣雷莫会议上国际联盟委任英国统
治巴勒斯坦的主要依据。《宣言》为犹太复国主义 者在巴勒斯坦建立
犹太国提供了依据,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纠纷
和冲突的 祸根。
31、鲁尔危机: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
赔款义务为 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
危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 。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
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
字 ;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就是鲁尔危机。危机对德
国的打击是惨重的。英美两国害怕德国 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
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
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
题上丧失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 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向英美手中,开
始受英美的摆布。
32、道威斯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协约国于1924年制定的
德国赔款支付计划。1924年4月9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拟定的一项
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经同年7月16
日~8月16日的伦敦会议 (英、法、意、日、比、希、葡、罗、南、
美参加)讨论并通过,同年9月1日生效。该计划企图用恢复 德国经
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1930年为杨格计划所取代。
33、热那亚会议:1 922年4月10日~5月19日在意大利热那亚城讨


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亦称 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参加会议的
有英、法、德、意、日、苏俄等29国代表,美国派观察员列席会议。

34、《洛迦诺公约》:又称为罗加诺公约,是1925年10月16日英、
法、德 、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的会议上通过的
8个文件的总称。协议在该年10月5日至 10月16日签署,并在12
月1日于伦敦获得确认。一战中的欧洲协约国与中欧及东欧新兴国家
尝试确认战后领土界线,并争取与战败的德国恢复正常关系。德国是
重要受益者,获得与法国对等的位 置,为其复原政治大国奠定根底。
希特勒上台后,于1936年3月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并公布不再
受《洛迦诺条约》的自由,1939年4月正式公布废止《洛迦诺条约》。
35、非战公约: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
《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或《巴黎非战公约》。 1927年由法国外长
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倡议,1928年8月27日由比利时、捷克
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
1929年7月25日生效。至1 933年,共有6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主
要内容是: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 作为在
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 ,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
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非战 公约》是在
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了
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中高


涨的和平主义倾向。
< br>36、三国轴心: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通过一系列双
边或多边国际条约而构成 的法西斯侵略扩张体系。1936年10月,德
国和意大利在柏林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史称“柏林-罗 马轴心”协
定。此后,日本不断向德国靠拢,并于1936年11月25日与德国在
柏林缔结了 《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在此基础上,意大利于
1937年11月6日宣布加入《日德关于共产国 际的协定》,从而最终
形成了所谓“柏林-罗马- 东京轴心”。此轴心的形成、使德、意、日
三国的关系更趋密切。“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标 志着法西
斯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势力和侵略性国家集团,它己使战争不可避
免。此轴心的形成 是30年代国际关系中的严重事件,对其后国际关
系及战争进程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3 7、集体安全政策:集体安全政策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为制止法西
斯国家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 安全而提出的重要外交政策。
38、五月危机:又称苏台德危机。从1937年开始,希特勒指使苏台
德地区的德意志人党向捷克政府提出自治要求,并挑起德意志人和捷
克人的流血冲突。1938 年5月,希特勒向捷克边境增调部队,准备
进攻捷克。英法和苏联都采取比较强硬的对策,声称准备介入 ,这就
是“五月危机”。在国际压力下,希特勒收敛了武力行动,但后来英法
又继续执行绥靖政 策,主张把苏台德地区让给德国。


39、《中立法案》:1935年8月31日和19 36年2月29日,美国曾先
后颁布《中立法案》。由于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在上述法案的基础
上作了进一步修改,并于1937年5月1日颁布了罗斯福总统签署的
新《中立法案》。
该法案规定:只要总统宣布在美洲以外存在战争状态,就禁止向
交战国出口武器弹药;经总统指定可以出 售的某些物资,在从美国出
口前必须把款付清,并必须用外国船只运载;交战国向美国购买所有
其他商品都必须现金交易,但可以用美国船只运载。此外,该法案还
禁止美国公民乘交战国船只旅行,禁 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9年11月4日修订了中
立法,允许交战国购买美国武器和军用物资,实际上支持了英、法两
国。
40、慕尼 黑协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
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 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
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地区割让
给纳粹德国。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1、掷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 起义的新
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
称“掷出窗外事 件”,是捷克民族起义的信号,也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2、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 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
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 的第一次大规模的
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
中体现。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
件”成为“三十年战 争”的导火索。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
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一方是以法为 首的新教联盟,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
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是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包括 西班牙、奥地
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
优 势。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
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 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
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
3、《威斯 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
列和约,主要包括《闵斯特和约》和《奥斯纳布 鲁克和约》。1648年
10月24日签定的《奥斯纳布鲁克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
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
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 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
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


主权、国家领土 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
进作用。
4、《乌得勒支和约》:170 0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吸引了欧洲
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与奥地利结成同盟乘机与法作战,哈布斯 堡王
室的神圣罗马帝国也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加入反法同盟。后来
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 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
于在1713年4月,英国和法国等在荷兰的乌德勒支签订 和约。

5、北方大战: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
进行了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
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 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
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俄国与瑞典 签
订了《尼斯塔得和约》。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
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 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
欧洲强国行列。
6、1756年外交革命:
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奥地利首相考尼茨根据当时欧洲大
陆的形势进行了外交策略上的调整。 由于面对日益强大起来的普鲁士的威胁,奥地利
寻求同昔日宿敌法国结盟,同时加强了与俄国的同盟关系 ,与这两个近邻强国结盟使奥地利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也成为了奥地利重新从普 鲁士手中夺取西里西亚地区的后盾。
在与法俄结盟后,奥地利发动七年战争,试图重新从普鲁士手中夺回西里西亚地区。

7、七年战争(1756-1763):1756~1763年间,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
的两大交战集 团(英国与法国,以及普鲁士的侵略政策与奥地利和俄
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在欧洲、北美洲、印 度等广大地域和海
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这次战争对于18世纪后半期国
际战略格 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战争改变了
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 权的新格局。
8、 武装中立同盟:北美殖民地进行反英独立战争期间,俄国联合丹
麦、瑞典 结成以武装保护中立国船只在交战国海岸自由航行进行贸易
的同盟。1778年 2月法国同美国签订同盟条约,次年法国又同西班
牙缔结联盟,共同反对英国。英国在同 3国(后增加荷兰)作战时,
实行海上封锁,拦截中立国船只。1780年 2月,俄国为保护战时与< br>交战国进行贸易,宣布如下原则:中立国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战国港
口之间及其沿岸航行。除战时 禁运物资如武器、弹药、造船器材等外,
交战国不得夺取中立国船舶上的货物。后来,欧洲列强除英国外 都加
入了武装中立同盟,英国孤立之势形成,客观上有利于美国人民争取
独立的斗争。
9、大陆封锁政策:大陆封锁政策是拿破仑对英斗争中,企图从经济


上拖垮英国,从政 治上孤立英国,以达到争夺欧洲大陆商业霸权和美
洲大陆殖民地霸权而采取的一个政策。拿破仑企图以“ 大陆征服海
洋”,对英国进行战时封锁、战略封锁、双重封锁和有实效的封锁,
从而达到其称霸 欧洲的野心。1806年拿破仑多次颁令,禁止隶属于
法国的各国同英国进行贸易,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 船一律没收。这一
政策造成法国及其盟国经济日益恶化,引起广泛不满,而英国经济并
未瘫痪。 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大陆封锁政策被取消。
10、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是指1772~1795
年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波兰的事件。从17世纪开始,波兰
开 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
利和俄罗斯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瓜分 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1,772、1793、1795,而第三阶段的进行导致了波兰的灭亡。俄普 奥
三分波兰,是欧洲强国在扩张中玩弄的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牺牲弱
国利益的典型例子之一, 俄普奥的欧洲大国地位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
的巩固。
11、莱茵同盟:于1806年7月12日由21个德意志小联邦参与组成的同盟,

12、 神圣同盟: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一个松
散的政治组织。神圣同盟 是1815年9月,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
议下,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三国君主--奥地利皇帝弗朗 茨一世、


俄过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威廉三世--打败拿破
仑 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
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想。 < br>13、四国同盟:是一个军事同盟,于1815年11月20日在维也纳签
约,是维也纳会议的组 成部分,其组成国包括奥地利、英国、俄罗斯、
普鲁士四个列强。

14、最后议定书 :维也纳和会于1815年6月通过了“最后议定书”,
主要内容是: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如法国、西 班牙、那不勒斯都恢
复了波旁王朝。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P40)
(1)1815年6月9 日列强通过
《最后议定书》,结束了维也纳会议。
(2)《最后议定书》依据正统主义、 遏制和补偿三原则重新规划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
重建欧洲的均势和和平,并对诸多国际问题作了广泛 而细致的安排,包括国际河流的自有通
航、外交人员的位次和待遇等问题。

15、 东方问题:
近代欧洲列强为争夺奥斯曼帝国及其属国的领土和权益所引起的一系
列国际问题。从 欧洲来看,奥斯曼帝国地处其东,故统称为“东方问题”。



16、《门罗宣言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向
国会提出了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 内容被称为“门罗
宣言”,即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基本
原则: 即“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
“美洲体系”原则。《门罗宣言》成为 美国用来反对美洲以外的国家干
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进一步排斥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使美洲和欧洲“脱离接触”,从而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扫清道
路。
16、克里米 亚战争:在1853年10月20日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
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土耳其、英国 、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
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从而
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
18、三皇同盟:三皇同盟德意志统一后,俾斯麦为了孤立和打击法国,策划德皇与俄、奥两皇结成的同盟。1799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取
得了法国领导权,此后法国 人横扫欧洲大陆,控制了西班牙、德意志、


意大利、荷兰,击败了普鲁士、奥地利、俄国 ,这引起了欧洲大陆的
恐慌。在法国大敌的面前,欧洲三位最强势的君主普鲁士国王弗里德
里希 三世、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结成同
盟,史称“三皇同盟”。
19、法俄同盟:法国和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于1891~1893年间形成
的秘密军事同盟。 法国自普法战争以来长期陷于德国的外交包围中,
急需结束这种孤立困境。1887年德、俄关系急剧恶 化,沙皇政府购买
军火,推销公债,都指靠法国。法国利用俄国这种财政依赖性,促成
法、俄结 盟。德、俄《再保险条约》的终止,三国同盟条约的再次续
订,英国同三国同盟的接近,都迫使沙俄政府 向法国靠拢。1891年 8
月27日,俄国驻法大使与法国外交部长里博达成一项政治协定,提
出法、俄两国中的一方受到侵略威胁时,双方应立即同时采取措施。
它为法、俄结盟奠定了基础。18 92年 8月17日,法、俄两国在彼得
堡签订军事协定。法俄同盟使欧洲大陆形成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 对峙
集团,即三国同盟与法俄同盟。
20、光辉孤立: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英国 政府所奉行的外交
政策。“光辉孤立”一词由财政部长福斯特于1896年就英国外交政策
发表 的演说时提出。 其涵义是,英国在和平时期为维持欧洲大国之
间的均势,不愿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 盟,以保持行动自由,扮演一
个均势平衡者的角色。
21、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第一次摩洛哥 危机又称为丹吉尔危机,在
1905年3月至1906年5月发生,是欧洲列强因为摩洛哥作为殖民


地之事而引起的国际危机。
22、世界政策: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意志帝国 的外交政策。随着
实力的膨胀,从谋求欧洲霸权转变为谋求世界霸权,抛弃“大陆政策”,
开始 推行“世界政策”。德国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在整个世界跟英国争
夺。世界政策使英德矛盾变成帝国主义 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并导致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3、阿尔几西拉斯会议:1906年1 月16日~4月7日,欧洲列强在西
班牙南部海港城市阿尔几西拉斯举行的谋求平息德、法两国关于摩洛
哥冲突的国际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一是摩洛哥警察权问题;
二是对摩洛哥银行实行监 督问题。 4月7日,会议通过《最后议定书》,
共123条,声称承认摩洛哥独立,但规定:摩洛哥的 警察组织和治安权
力交由法国和西班牙管理;对摩洛哥财政实行国际监督。这次会议实
际上是欧 洲几个大国以牺牲摩洛哥主权为代价,推行帝国主义强权政
治的一次交易。


24、意土战争:又称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是意大利为
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省份—— 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今利比
亚)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战争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
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航
空事业的发展。
25、波斯尼亚危机:1908年,由于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


维那而引起的一 次国际冲突。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
俄等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尖锐矛盾。波斯尼 亚危机使沙俄与
德、奥以及塞、奥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
尔干的争夺 ,使巴尔干成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26、七月危机:从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 件发生到7月28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这段时间在外交史上被称为“七月危机”。
“七 月危机”是一战前夕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危机的延续,并最终酿成
了世界大战。在这段日子里,英国玩弄 了一种狡猾的外交阴谋,把德
国诱入战争的深渊。先前英国一直伪装恪守中立状态,以诱使德国挑
起战争。
27、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发生在巴尔干半
岛的 波斯尼亚,此日为塞尔维亚的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
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枪杀。这次 事件致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
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8、威尔逊的十 四点原则:1918年1月8日,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快
结束时,在对国会所发表的著名演说中,美国总统 威尔逊提出十四点,
认为这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唯一可行”的计划。随后,这十四点被采
用作为 和平谈判的基础。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1)签订
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2)平时和 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3)取
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4)裁减军备到同国内安全相
一致的最低点;(5)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
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 益和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6)外国军队撤


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 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
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7)德军撤出比利时,并恢复其主权;(8)德军撤出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9)根据民族分布
情况,调整意大利疆界; ⑽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11)罗马
利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12) 承认奥斯曼帝国
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
的基础上 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永远开放
为自由航道;(13)重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 的波兰,以国际条约保证其
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14)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1918年10月,
美国官方对“十四点”作了 注解,将美国的意图说得更加明确。
29、《国际联盟》——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组成
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
水平。国际联盟标榜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则
被英法操纵,是帝国主义对战后殖民地进行再分割的工具 。国联对德
意日侵略政策的纵容、姑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46
年4月解散, 后被联合国所取代。


30、贝尔福宣言:

贝尔福宣言是英国政 府支持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的
最早的政策性文件。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部长贝尔福代表英王政府以通知的形式致函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副主席莱昂内尔·沃尔
特。政治地位不受到损害,英国则 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
族之家”。这一宣言得到所有协约国政府的支持,宣称只要巴勒斯坦< /p>


现存的非犹太团体的公民利益和宗教权或其他国家犹太人民所享有
的权利的得到确 认,成为1920年圣雷莫会议上国际联盟委任英国统
治巴勒斯坦的主要依据。《宣言》为犹太复国主义 者在巴勒斯坦建立
犹太国提供了依据,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纠纷
和冲突的 祸根。
31、鲁尔危机: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
赔款义务为 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
危机”。对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 。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
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
字 ;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就是鲁尔危机。危机对德
国的打击是惨重的。英美两国害怕德国 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
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此时,德、法双方也都难以坚
持原来的政策。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
题上丧失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 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向英美手中,开
始受英美的摆布。
32、道威斯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协约国于1924年制定的
德国赔款支付计划。1924年4月9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拟定的一项
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经同年7月16
日~8月16日的伦敦会议 (英、法、意、日、比、希、葡、罗、南、
美参加)讨论并通过,同年9月1日生效。该计划企图用恢复 德国经
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1930年为杨格计划所取代。
33、热那亚会议:1 922年4月10日~5月19日在意大利热那亚城讨


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亦称 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参加会议的
有英、法、德、意、日、苏俄等29国代表,美国派观察员列席会议。

34、《洛迦诺公约》:又称为罗加诺公约,是1925年10月16日英、
法、德 、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的会议上通过的
8个文件的总称。协议在该年10月5日至 10月16日签署,并在12
月1日于伦敦获得确认。一战中的欧洲协约国与中欧及东欧新兴国家
尝试确认战后领土界线,并争取与战败的德国恢复正常关系。德国是
重要受益者,获得与法国对等的位 置,为其复原政治大国奠定根底。
希特勒上台后,于1936年3月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并公布不再
受《洛迦诺条约》的自由,1939年4月正式公布废止《洛迦诺条约》。
35、非战公约: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
《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或《巴黎非战公约》。 1927年由法国外长
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倡议,1928年8月27日由比利时、捷克
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
1929年7月25日生效。至1 933年,共有6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主
要内容是: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 作为在
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 ,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
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非战 公约》是在
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了
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中高


涨的和平主义倾向。
< br>36、三国轴心: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通过一系列双
边或多边国际条约而构成 的法西斯侵略扩张体系。1936年10月,德
国和意大利在柏林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史称“柏林-罗 马轴心”协
定。此后,日本不断向德国靠拢,并于1936年11月25日与德国在
柏林缔结了 《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在此基础上,意大利于
1937年11月6日宣布加入《日德关于共产国 际的协定》,从而最终
形成了所谓“柏林-罗马- 东京轴心”。此轴心的形成、使德、意、日
三国的关系更趋密切。“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标 志着法西
斯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势力和侵略性国家集团,它己使战争不可避
免。此轴心的形成 是30年代国际关系中的严重事件,对其后国际关
系及战争进程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3 7、集体安全政策:集体安全政策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为制止法西
斯国家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 安全而提出的重要外交政策。
38、五月危机:又称苏台德危机。从1937年开始,希特勒指使苏台
德地区的德意志人党向捷克政府提出自治要求,并挑起德意志人和捷
克人的流血冲突。1938 年5月,希特勒向捷克边境增调部队,准备
进攻捷克。英法和苏联都采取比较强硬的对策,声称准备介入 ,这就
是“五月危机”。在国际压力下,希特勒收敛了武力行动,但后来英法
又继续执行绥靖政 策,主张把苏台德地区让给德国。


39、《中立法案》:1935年8月31日和19 36年2月29日,美国曾先
后颁布《中立法案》。由于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在上述法案的基础
上作了进一步修改,并于1937年5月1日颁布了罗斯福总统签署的
新《中立法案》。
该法案规定:只要总统宣布在美洲以外存在战争状态,就禁止向
交战国出口武器弹药;经总统指定可以出 售的某些物资,在从美国出
口前必须把款付清,并必须用外国船只运载;交战国向美国购买所有
其他商品都必须现金交易,但可以用美国船只运载。此外,该法案还
禁止美国公民乘交战国船只旅行,禁 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9年11月4日修订了中
立法,允许交战国购买美国武器和军用物资,实际上支持了英、法两
国。
40、慕尼 黑协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
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 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
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地区割让
给纳粹德国。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最新时事-表扬信范文


家长指导-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分数线


重阳节对联-克雷洛夫


我心中的黄河作文-换枫叶卡


文科状元-企业网络营销策划书


当幸福来敲门经典台词-大连国税


老师绩效工资-关于童话的手抄报


三八妇女节活动-国务院法制办